毛概论述题
国家开放大学毛概期末论述题

国家开放大学毛概期末论述题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有: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结合实际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微观到宏观、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改革。
我国经济运行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迅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选择这一目标,是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
3、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应该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虽然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然占优势,并且通过改革,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
国有经济比重尽管有所减少,但始终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控制力增强。
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同时也为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公有制经济的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并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毛概15道论述题及其答案解析(个人整理)

3.论述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论、现实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2.论述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原因、注意问题)
原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微型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问题: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借鉴国外文化以适合中国的国情);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
4.论述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适当缩略)
A.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毛概》论述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述题1.如何理解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之所以说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是因为:邓小平是新时期党在政治上和思想、理论上的杰出代表。
(1)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是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概括、总结者。
(3)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中主要科学论断的提出者。
2.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伟大创造,它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
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胜利前进指明了现实途径。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

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A、性质相同。
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毛概简答题 论述题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答:党在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发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考试论述+简答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毛概论述题,题目及答案

毛概论述题,题目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意义及特点。
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意义: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中国特色。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
2、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功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
3、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成功实践,给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特点:1、鲜明的民族性2、强烈的时代性3、内容的科学性和一脉相承性。
2、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基本经验。
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并不表明历史的后退,恰恰是历史的伟大进步。
因为我们的认识在发展,社会实践在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向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造是触及千家万户和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不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而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在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五”建设计划,较好地处理了改造与发展的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平稳发展。
3.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精神基础上,深刻理解市场积极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

1、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主要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贯穿于这些组成部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这些理论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的正确总结,它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的结论,并勇于抛弃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经过艰辛的理论创造而代之于适合中国情况的新原理和新结论。
毛泽东思想从以上这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迪?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创立,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和光辉典范。
(1)这一道路理论的创立,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
它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是找不到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无先例的。
它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的光辉。
(2)这一道路理论的创立,是建立在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深刻分析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正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深刻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斗争策略,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3)这一道路理论的创立,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统一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之中。
(4)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本问题,指引着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最新毛概论述题(打印版)

1、简述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答:(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2)这条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答: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 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5、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答:(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提出了新要求;(3)从党的自身情况看,目前,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患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6、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答: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
毛概论述题终极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积极争取外援。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概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毛概论述题题库及答案第一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分别阐述以下几个方面:•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如何进行阶级斗争?•如何进行党的建设?答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革命的根本任务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
他主张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 阶级斗争的方式毛泽东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
他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他主张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开展阶级斗争,逐步消灭剥削阶级。
3. 党的建设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建设,他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原则。
他主张党的建设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同时注重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他强调要培养一支忠诚、纯洁、有理论水平和斗争本领的党的干部队伍。
第二题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有哪些?请分别阐述以下几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对中国农村的影响答案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主张在决定革命对象和动力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在充分揭示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基础上,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实践经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这一理论和实践指导下,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毛泽东提出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政策的实行,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完整版)毛概论述题整理

论述题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4,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
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7.试结合邓小平理论精髓分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9、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10.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12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和所学理论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13、试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14联系实际,试析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主要内容。
15.试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之间的关系.16.试述邓小平关于“先富”和“共富”与“共富”思想的内容以及“先富”的关系.17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9.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的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0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21请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2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3 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
2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25试结合邓小平理论精髓分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6试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2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28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29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30联系实际,试析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主要内容。
毛概考试论述题整理版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答案: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阐述了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原因: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
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对革命进行武装镇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敌人力量对比悬殊,帝国主义之间、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马克思、列宁使用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衔接革命和建设的各阶段。
(长期的适应性)人民民主专政不仅适应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实际和历史阶段,而且适应我国现在和将来很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扩大人民民主范围。
(民主的广泛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包括了一切革命的阶级,特别是包括了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则是包括了一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建设者。
第三,概念表述更科学准确。
(概念的科学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直接表达了其中两方面的内容,即民主与专政。
有利于在实践中防止误解和片面性,有利于防止再发生过去破坏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答:①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上,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作为专政对象。
②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时期,并承担不同的任务。
③人民民主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毛概期末考试题库2023论述题

毛概期末考试题库2023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思想贡献和影响。
毛泽东被公认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导师,他的思想贡献和影响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提出了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的思想,这一观点在中国革命形势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要人口的国家,农民阶级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
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逐步实现了对城市的夺取和全国政权的建立。
其次,毛泽东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强调要始终把群众放在中心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他认为,只有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真正了解并满足群众需求,确保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毛泽东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毛泽东提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认为,革命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他提出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强调革命要坚持不懈,要不断革命,避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产生。
综上所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思想贡献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他提出的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群众路线以及继续革命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论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首先,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他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毛泽东思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如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实践方向。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1.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毛概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 解放思想B. 实事求是C. 与时俱进D. 求真务实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民主革命B. 社会主义革命C. 改革开放D. 现代化建设4.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政治思想B. 军事思想C. 经济思想D. 以上都是5.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7.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经济思想D. 文化思想8.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A. 人民战争B. 游击战C. 持久战D. 速决战9.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民主集中制B. 党的领导C. 群众路线D. 统一战线10.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经济思想的核心是()。
A. 自力更生B. 艰苦奋斗D. 独立自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政治思想B. 军事思想C. 经济思想D. 文化思想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经济思想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民主集中制B. 党的领导C. 群众路线D. 统一战线5.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经济思想的核心是()。
A. 自力更生B. 艰苦奋斗D. 独立自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 简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论述题(从下列题目中选取,每题都要准备,每题至少200字)1.结合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及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
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
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并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就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作了根本性的政治定位,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向前推进。
沿海意识的核心就是率先改革开放,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思维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培育更多更活的市场主体作为着力点,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取更实际更有效的措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2.结合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理论,谈谈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现象存在的原因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国个人消费品的产出总量还没有达到可以满足所有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程度。
2、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
二元经济结构作为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能够较好的说明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的方法(一)实施积极的政策增加就业。
我国有着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价格在世界上非常有竞争优势。
因此,应以优先就业作为今后发展的最重要选择,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努力创造适宜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从而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收入。
(二)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
规范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制止收入失控的根本保证,既要发挥市场对初次分配的作用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要发挥政府对二次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
其中,税收无疑是一个最重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三)加强打击非法收入力度。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10%。
当前应以反贫困和调节高收入为重点。
(五)力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和中西部地区经济。
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根本上还是要改进和完善分配机制。
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注重效率,反对平均主义,也要讲求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要坚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3.在台湾问题上,我国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
请结合台海局势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变化及最近台湾局势发生的积极变化和两岸关系呈现出的良好发展势头,谈谈新阶段应如何做好对台工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
我们要继续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也要继续努力争取恢复和进行两岸协商谈判。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
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通过谈判,寻求解决两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重要问题的办法,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进行规划。
我们期待,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真心诚意关心台湾同胞,充分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切实维护和照顾他们的正当权益。
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
我们要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团结的人越多越好。
只有实现大团结,才能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
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也要努力争取团结,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贻祸两岸同胞。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
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我们再次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
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和现实的意义。
试论述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中国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
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着眼于回答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二,作任何决策,都应立足于决策所涉及的各阶层、各群体、各地域人员的实际状况、实际利益和现实需求,特别应注重研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的实际状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考虑所作决策对他们的切身利益可能产生的影响。
其三,在贯彻执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决策的具体行为中,善待每一位当事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合法权益,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既严格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决策办事,又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情味、亲和力,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简而言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注重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又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和系统论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与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落实“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把“五个统筹”落到实处。
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建立有利于克服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区域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不平衡与平衡的关系,建立区域之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和互动机制,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快后进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趋利避害,既发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又防止由于对世界经济的过度依赖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5.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中国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
它的精髓是,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首先,和谐世界理念与我们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
中国外交的根基是独立自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谐世界的提法来源于这一根基,同时又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
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
换句话说,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
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
第二,和谐世界理念是迄今我们提出的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
建国以来,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根据不同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我们根本利益的需要,相继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战略思想。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
我认为,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涵盖了更多的普世价值,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