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合集下载

社区青少年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倾向培育研究——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青少年空间”的个案

社区青少年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倾向培育研究——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青少年空间”的个案

少 年需求 为主 , 体 开设的 项 目主要包括 延续教育 、 书借 阅等 传统 内容 , 侧重 技 能训 练 而非 能 力培 具 图 且
养, 短期性 、 时性项 目多 , 临 长远性 、 可持续 性项 目少 。社 区 中开 展最多 的活 动形式 就是清 洁劳 动等志愿 服务 活动 , 与青少 年 、 家长 的期望相 去甚远 , 这是 部分青少 年和 家长觉得 社 区活 动没 意义 , 进而找 托词不 愿 参加活 动的 主要原 因 。 树人 大学“ 况 、 状 问题 、 定位—— 浙 江省 ‘ 少年空 间 ’ 青 服务 需 求研 究 ” 查组 的 调研 结果 为 “ 少 年 调 青 空 间” 提供 了客 观数 据与现 实依据 。研究 显示 , 青少年及 家长对 社 区青 少年 服务 的需 求 呈现 出多元化 的

意亲 近和接 纳的 , 进而 为“ 青少 年空 间” 可持 续发 展 提供 可 能 。俗话 说 “ 步 近 , 步 远” 是这 个 道 的 一 两 便
理。
( 青 少年 及 家长对社 区青 少年 日常活动 场所的 需 求是 “ 少年 空 间” 以存在 、 展 的 第一推 动 三) 青 得 发 力和要 素 。在社 区活动 场所 的硬件设 施 中 , 浙江省各 城 乡社 区通 过小 区 配套 、 街道 自建 、 物业 借 用 和辖 区 内单 位 租借 等方 式 , 本配 备 了室 内活 动场所和室 外活动 场所 , 青少 年享受 到的有 针对性 的社 区设 基 但 施很 少 , 针对性 的服 务也很 少 , 力劳动 和经验性 的服 务远 多 于知识 和 技 能含量 高 的 专业 化 服务 , 有 体 诸 如 问题青 少年 的行 为矫 治与 辅导 、 会 闲散青少 年的权 益保 护 、 力 家庭 与单 亲 家庭 的辅 导和 治疗 、 社 暴 知 识 含量的专 业化 服务 , 至今则 没有 或 很 少开 展起 来 。社 区 现有 活 动场 所 提供 的服 务 , 在项 目、 内容 、 深 度、 广度上 都远不 能满 足青 少年 的需 求 。社 区在 活动项 目安 排上 , 多是 以完成 任 务为 主 , 大 而不 是 以青

专业化,还是去专业化-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两种话语论述

专业化,还是去专业化-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两种话语论述

“专业化”,还是“去专业化”?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两种话语论述(2011~)一背景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立执业规范和从业标准”,我国的社会工作[1]“专业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中央组织部等18个部门于2011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央组织部等,2011)。

2012年,中央组织部等1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这个文件为“专业化”进程设定了战略性目标: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其中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5万人,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万人。

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

(中央组织部等,2012)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首先,提供社会工作教育的高校由2000年前的28所增加到2010年的258所;招生人数也由2000年前每年千人左右的规模扩张为一万多人。

另外,全国还有60所院校提供专科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目前已有60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教育,每年共招生2000多人(柳拯,2012)。

其次,截至2013年,专业人才总量有36万多人,其中12.38万人已通过初级或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

最后,2013年全国用于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达17.3亿元,比2012年增长38%。

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扶持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蓬勃发展:2013年全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有2000多家,比2012年增长一倍多(新华网,2013)。

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

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

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我国的社区工作发展存在着政府工作“基层化”、社区工作“机关化”、社区工作者的“非专业化”等问题,在今后的社区发展中需要政府走出“善政”走向“善治”,社区的服务理念需要从“机关型”转向“服务型”,同时培养专业技能与专业服务兼备的社区工作者,使社区工作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标签: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发展;社区工作者我国社区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社区安全、清洁、社区文娱、社区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社区工作专业化道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政府干预、工作的机关化、社区工作者的非专业化等。

本文将对社区工作发展专业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社区工作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及其意义1.社区社会工作对于社区社会工作(简称社区工作)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界定,从而使社区工作这个概念包含越来越多的内容。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

狭义的社区工作则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1]。

本文则重点研究狭义的社区工作。

2.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所谓社区工作专业化,指的就是社区工作从目前比较普遍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走向专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工作者主要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担任[2]。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包括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人员及机构的专业化。

1972年香港正式宣布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化是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和里程碑。

香港社会福利工作的发展由此进入了“提供多元服务,引进社工专业”的新阶段[3]。

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在建设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及专业服务的道路上,可以借鉴西方及香港在社区工作中的服务模式和理念,结合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工作专业化道路。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思考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思考
学 术 论 坛
S — 2 0 1 3— N O . 3 2 ci en ce e n d Tech no l osy I n n ov at i on Her a l d
圈臣嚣圃 ■ ■ 一 置 ■ 置 ■ 一 _ 一
社 区矫 正 社 会工 作 专业 化 与职 业 化思 考 ①
名 科 学 、 合 理 的薪 酬 标 准 的指 导 意 见 , 努力 将 社 区矫 正 社 区矫 正 社 会 工 作 者 面 向 社 社 区矫 正社 会工 作主 要 是司 法局 的 社 工 ,
会 公开 招 聘 , 由具 有 社 工资质 或者 相 当专 业 为 社 工 , 但 所 学 专业 大 部 分 是其 它 专业 , 他 专业 社 区矫 正 社 会 工作 者 纳 入 到现 行 的 职
有差别, 以福 建 省为 例 , 现 有 社 区 矫正 社 会 标 准 开展调 研 , 根 据注 册社 区矫 正社 会工 作
工作 只 能算 是 半 专 业化 水 平 , 第 一 当前 从 事 者 的从 业 领 域 、工作 岗位 和 职 业 等级 , 提 出
第 二 章第 十二条 规 定 :
( 2 ) 舶 来 品社 会 工 作专 业 本 土 化 过 程
任重道远, 暂 时 没 有很 好地 与中国 国情与 福 法 所 人 员编 制 、 人 员 素 质 和 教 育 资 源 的 影
区矫 正 机 构 领 导 及 社 区 矫正 机 构 工作 队 伍 不 了解 社 会 工作 , 对 社 区矫 正社 会 工作专 业 性理 解不深 , 从 而 没 有 很 好 借 鉴西 方 社 会 上 升 到理 论 高度 。
成为社工的职业 , 因此 , 在 长 期 的职 业 实 践 的 注 册 权 、 监管权、 考核权等, 以 促 进 行 业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摘要: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下,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

为此,应从既有国情和社区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建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措施,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路。

关键词: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中图分类号:C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9-014-004一、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职业化,就是指人们从事的某项社会活动由非职业到准职业再到正式职业的演变历程,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某职业逐渐拥有了较固定的工作岗位、特定的工作对象,有异于其它职业门类的活动内容、以及日益明确的职责范围,并获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的认可。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社区工作职业化理解为在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萌生出来的社区工作职业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入职资格,并拥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

自某一职业开始萌生,该职业即具备了向专业化拓展的可能,但并非所有的职业都可以成长为专业。

“专业化”这一术语反映了一个职业争取并最终享有排它性权利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通过国家、社会(客户和公众)、大学和“该活动本身”多主体互动,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确定的人类活动发展成长,经由“次级专长”、“准职业”、“形成职业”、“出现专业”等阶段,最终达致“成熟专业”的身份。

与此同时,与该活动相应的人群组织和自治程度、科学知识体系和知识获取系统、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和社会对该活动的规范和保护程度,也逐步从低级形态进化至高级、发达状态。

基于“专业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社区工作专业化是在职业化的基础上向更高层级迈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的不断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及工作技巧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工作专业机构通过制定相关工作章程和伦理法规,规定从业者职业操守和业务规范,来维护社区工作职业活动的排它性权利,保证社区工作的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包括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客户、公众在内的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关于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于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于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作者:宋洁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9期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对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建立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提出新的要求,以及社区事务和矛盾的复杂化,传统的社区工作也面临着冲突的反复性呈现和专业性不足的困境,就如何进一步发揮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招聘机制,夯实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机制是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水平的源头保障。

作为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第一道校验关口,从社区工作者的招聘名额、招聘专业限定和招聘考核标准等细则入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招聘机制。

首先,在招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前期准备阶段,对实际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需求量和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招聘名额进行科学统计、全面分析,合理匹配工作量与招聘量两者间的供需平衡,为社区社会工作的高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对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知识储备的综合性。

因此,从招聘者的专业背景来说,应包含社会工作本专业及其他的社会学、管理学及心理学等相关专业。

最后,建立统一的社区社会工作者招聘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报考标准、严格保守考试内容、及时公布考试成绩,保障“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考试环境,为更好地激发社区社会工作者全身心投入社区社会工作、多方位地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敲门砖”。

二、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有效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

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是有效激励人们从事社区工作的方法,可有力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和文化结构,也能同时对队伍结构的其他方面的完善起到一定作用。

国家对社会工作者的规划多元化和专业化

国家对社会工作者的规划多元化和专业化

国家对社会工作者的规划多元化和专业化国家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等1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的规划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通过强化社会工作顶层设计、健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等措施,实现社会工作服务于加强党的领导、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目标,不断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规划多元化和专业化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筑牢社会工作行业党建基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打造成为让党放心、可靠可信可用的专业力量。

坚持专业化方向。

牢固树立专业化发展理念,将专业化作为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机构培育、专业服务开展,推动社会工作在服务群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关键领域发挥专业作用。

坚持统筹推进。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统筹机制,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高效顺畅的工作格局。

坚持服务基层。

健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网络,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激发基层社会活力,放大各项惠民政策实效,为各项改革创新提供更大空间。

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建成一支数量足、结构优、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服务网络完备、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健全、“社会工作+慈善+志愿服务”共融互通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社会工作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服务“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中的专业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推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局(一)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特点,让社会工作成为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送党和国家温暖、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拓展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在党的群众工作中进一步融合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有效提升群众工作水平。

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论文

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论文

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论文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明确社会工作的职业领域、健全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工作的法律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对策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所谓社会工作职业化,一般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社会工作则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

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的民政工作主要是救济型救助和服务型救助;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

从服务功能看,现在我国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性功能,而国际流行的社会工作更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在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职业化水平不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迎接挑战,需要政府机关、事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社会工作职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现代社区管理的运行中,社会工作者起着策划、组织、协调、控制的重要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实践表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成正相关的关系。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服务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加快,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运用专门的理论与方法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成为迫切需要。

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三篇

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三篇

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三篇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者公开招聘程序,由各街道镇、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拔出来的人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身份和来源。

全市(区)共有个街道个社区,社区工作者共人,主要包括通过选举担任社区两委成员且在社区坐班的居民干部人;全省统一招录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人(含担任社区两委成员人);有关部门招聘并下派到社区工作的劳动协管员、计生协管员、民政事务助理、残疾人专干、养老照护员等各类协管员人;还有个别街道、社区根据工作需要聘用的临时人员名。

_sbq年龄和学历。

社区两委成员多数是社区居民和离退休、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45岁以下人占%,45岁以上人占%,其中55岁以上人占%;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占%;大专人占%;本科以上人占%。

社区专职工作者,35岁以下占到%,本科以上学历占%。

各类协管员普遍学历较低,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占%。

_fnof;专业资格和从业年限。

目前,社区两委成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占%;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占%,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名,社会工作师名;各类协管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占%。

社区两委成员普遍任职时间较长,社区专职工作者35年居多,各类协管员5____年居多。

④补贴待遇。

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待遇按大专、本科、研究生每月分别为2500元、2800元、3300元,担任社区正职、副职、委员的,分别每月再增加1100元、800元、600元。

居民被依法选举为社区两委成员的,担任社区正职每月元、副职元、委员元;已享受退休待遇,仍在社区担任职务的两委成员,正职元、副职元、委员元。

各类协管员及公益性岗位每月补贴10002800多元不等。

注:其他未列举出的现状,如在本地区比较突出,可单独列出。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选、育、管、激全链条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为民服务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一、概述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不仅关系到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和服务质量,更对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福祉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涉及到政策环境、教育体系、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

在政策环境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职责范围、资格认证等,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在教育体系方面,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人才支持。

在实践平台方面,应推动社会工作机构建设,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实践基础。

同时,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社会工作职业认知度不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不平衡等。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策略。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教育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专业教育、推动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我们可以期待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福祉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1. 阐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性定义简要介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概念,即社会工作从一种志愿性、非正式的活动转变为一种正式职业的过程。

内涵指出职业化包括专业教育、资格认证、职业道德、专业组织等方面。

增强社会信任通过职业化,社会对社工的信任度提高,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促进社会稳定专业社工在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中发挥关键作用。

挑战指出职业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如专业人才缺乏、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

试论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试论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试论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社区作为社会的微观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区社会工作,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专业与实务的桥梁,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是回应现实需求的紧迫任务。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其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文章首先界定了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社区社会工作在职业发展、专业教育、实践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后,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推动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策略与路径。

文章还强调了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社区社会工作者自身在专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增强等方面的努力。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重要性的认识,也为相关部门和从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推动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我们有望构建更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社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主要指的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旨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推动社区发展和实现社区和谐的实践活动。

这一领域的工作,不仅涵盖了居民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涉及社区整体的结构、功能和发展。

地域性:社区社会工作以特定的地理区域——社区,为工作范围,其服务对象、工作内容和效果评估都紧密围绕社区进行。

综合性: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广泛,涉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参与性:社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

互动性:社区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之间,以及社区居民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1 社 区工 作 职 业 化 与 专 业 化 的 基 本 内涵
所 谓 职 业 化 , 是 指 人 们 从 事 的 某 项 社 会 活 动 由 非 职 业 就
到 准 职 业 再 到 正 式 职 业 的演 变 历 程 。 经 历 这 样 的 一 个 过 程 ,
段 , 终 达 致 “ 熟 专 业 ” 身 份 。与 此 同 时 , 该 活 动 相 应 最 成 的 与 的人 群 组 织 和 自治 程 度 、 学 知 识 体 系 和 知 识 获 取 系 统 、 科 经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 及 国 家 和 社 会 对 该 活 动 的 规 范 和 保 护 程 以 度, 也逐 步 从 低 级 形 态 进 化 至 高 级 、 达 状 态 。1 于 “ 业 发 [基 ] 专
第 2 第 4期 4卷
21 0 1年 O 7月
唐山学院学报
J u n l fTa g h n Colg o r a n s a l e o e
Vo1 2 o . 4 N .4
J 12 1 u. 0 1
论 社 区工 作 职 业化 与 专 业 化
王 勇 , 王淑 卿
化” 的理 解 , 们 认 为 , 区工 作 专 业 化 是 在 职 业 化 的 基 础 上 我 社
某 职业 逐 渐 拥 有 了 较 固 定 的 工 作 岗 位 、 定 的 工 作 对 象 , 特 有 了 异 于 其 它 职 业 门类 的 活动 内 容 以 及 日益 明确 的 职 责 范 围 , 并 获得 到 社 会 大 众 的普 遍 认 可 。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 以 将 社 区 可 工 作 职 业 化 理 解 为 , 社 会 结 构 日趋 复 杂 和 社 会 分 工 越 来 越 在 细 化 的 基 础 上 , 适 应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而 萌 生 出 社 区工 作 职 业 为 的过 程 。 经 由 这 个 过 程 , 区 工 作 从 业 人 员 具 备 了相 应 的入 社 职资格 , 拥 有 自己独特 的工作 对象 、 作 条件 、 作 内容 、 并 工 工 职 责 范 围 、 入 水 平 及 职业 声 望 等 。 收

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

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
3 . % , 研究 生学 历和初 中学 历人 数 比例 很少 。 18 而

5 12 囊 能力、 知识结构等方面远远不够, 已成为各社区教育 高 中学历 或相 当的人 有 1% ;兼 职人 员 中 ,6 . % 机构 深入 推进社 区教 育 的障碍 ,尤 其是专 职人 员 和 拥 有 大 专 以 上 学 历 ,高 中 学 历 的 人 所 占 比例 为 - 兼职人 员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 、能 力素 质 已无 法 满足 当前 的教育 需求 , 以应对 社 区教 育 发展这 一热 潮 , 难 已成 为社 区 教育 发展 的瓶颈 。 社 区教 育工作 者现 状 20 0 7年 由上海市 推进学 习型社会 建设指 导委员 会办公 室 主持 、上海 市学 习型社 会 建设 服务 指导 中 心组 织 的一次关 于上 海市 社 区教育 状况 的大样 本调 查 ,其调查对象 覆盖 了上 海全市 1 区县 的所有社 9个 区学 院 、 区学 校 , 发放 问卷 2 9 , 社 共 2 份 回收 2 9份 , 2 有效率 10 。调查 发现 , 0% 上海各社 区学 院一般依托 各 区业 余 大学 和 区县 电大 分校 成立 ,社 区学 校则依 托全市 各街道 、 乡镇 的成人 文化学校 等机构 。由于各 区县社 区教育 发展的差异性 , 各社 区学 院 、 区学 校 社 的人 员队伍配 备也有一定 差异 , 其具 体情况 如下 : 1 .各社 区学 院 ( ) 职人 员配备 的数 量不 一 , 校 教
图 1 社 区 学校 平均 每 校 专 职 人 员 的 区 县分 布
一 —
2 .各社 区学 院 ( )教 职人 员 的学历 与职称 参 校

- 之多样, 从事社区教育的工作队 包括专兼职 专门 伍, 在 本科 大 l 管理人员、 教师、 技术人员以 及志愿者不论在数量、 差不 齐 。 专职人 员 中 , 、 专学历 占绝 大多 数 ,

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作者:潘春华来源:《学习月刊》 2020年第2期潘春华当前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许多过去由政府和单位办理的事情逐步移交给社区。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职能和任务不断扩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不断适应城市基层管理职能变化的需要,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推进“服务型、自治型、学习型、数字型、生态型”社区建设,实现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目标的需要。

一、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长期无身份编制,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城市社区工作者既不属公职人员,也非企业用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没有编制、待遇很低的临时工而已”。

岗位缺乏吸引力,门槛设置低;社区工作者大都缺乏系统专业知识学习或培训,知识更新较慢,熟知运用法律政策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协助能力较差,整体文化层次和专业水平低,社会认同度不高。

岗位标准职责模糊,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难以提升。

目前国家层面对社区岗位的职业认定还不成熟,缺乏一套科学的从业标准。

实践中,岗位职责不清,政社职能不分,社区实际成了“准政府”,行政化倾向严重,过多承担了区和街道布置的大量行政事务,理应承担的社会救助、慈善扶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等社会服务职能却难以顾及,影响了专业化水平提升。

队伍稳定性较差,后备人才匮乏。

社区工作面广事多、人少钱缺,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工资待遇偏低,享受不到公职人员一样的政治待遇。

虽然实行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定制度,但配套政策不完善,取得职称人员无法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社会工作者职业地位不及医师、律师及会计师等职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同时极少有学习深造、流动或上升的机会,职业成长受到严重制约,相当一部分人到社区工作只是权宜之计,很难留住人才。

社工专业的真正职业化前景:医疗社工方向!

社工专业的真正职业化前景:医疗社工方向!

社⼯专业的真正职业化前景:医疗社⼯⽅向!“ 社会化⼤分⼯的时代,医疗社⼯该出现了!”医疗社⼯敲门了!在中国社⼯专业流⾏着这样⼀句话,'社会⼯作的专业化⾛在了职业化的前⾯!’笔者的邻居正好是某⾼校的社⼯专业⽼师,所以⼀起聊起了这个话题。

原来到2018年为⽌,全国有200多所⾼校开设了社⼯专业,每年的毕业⽣有1万⼈左右,但是乐观估计⼤概只有30%左右的⼈真正从事了这个⼯作。

那么具体就业的学⽣主要分布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以及养⽼机构等等。

虽然教育部在2019年对这个专业出台了《关于教育⽀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紧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但是能不能获得就业真的是孩⼦们对这个专业真正的期待。

政府⽀持,⾏业迎来机遇!01—医疗社⼯初探!好,长话短说,我们现在就给孩⼦们指出第⼀个⾏业⽅向:Medical Social Worker医疗社⼯专业!众所周知,未来我们国家马上就会进⼊深度的⽼龄化社会,在三级医学中⼼及全科社区医疗服务双轨快速增长的时候,医务⼈员的职业过于简单,⼤量精⼒与时间被浪费的情况下,医疗社⼯的重要性就突显出了强⼤的⽣命⼒。

我们先说在⼤型医院的医疗社⼯堪称是医患关系的终极润滑剂,⽐如急诊室经过尽⼼尽⼒抢救的患者仍然⽆法摆脱去世的结局,医⽣⼜不得不⾯对下⼀个重症患者的救治时,医疗社⼯协调过程,为家属提供情感⽀持,安排后续服务都是专业化的过程。

下⾯这个短⽚中德克萨斯州⼉童医院的医疗社⼯就把他们⼀天当中的繁忙⼯作任务描绘了出来。

德克萨斯州⼉童医院医疗社⼯的⼯作!⽆独有偶,中国的医院正是由于缺乏医疗社⼯的帮助,在医患关系上缺乏这个润滑剂,导致问题时有发⽣,⽬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与医院认识到了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在笔者⾝边最早开展医疗社⼯实践的正是最宜居的城市之⼀佛⼭,2017年南海桂城街道社区卫⽣服务中⼼“健康到家”医务社⼯服务项⽬在育桂社区卫⽣服务站启动。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人文历史Human History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它作为一种更加专业的助人活动,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维持社会秩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补充。

但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发展却成为阻碍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由专业的政府部门以及服务机构、志愿者组成,它主要是针对社会公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解决的一种服务活动[1]。

首先,社会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主体不仅包括人,更包括企事业单位以及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从本质上来讲,作为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在工作中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为重要目标,其助人的效率以及成果更高[2]。

社会工作者则是社会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它应当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科学背景和科学方法,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向社会公众以及相关主体提供服务活动。

在具体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来完成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其问题的深度也越来越高,这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由此产生出了社会工作者在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虽然我国社会工作者目前已经出现了基本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倾向,但是从整体来看,社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依旧参差不齐。

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所出现的社会问题都需要更加专业化且更加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来提供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

如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提供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政策讲解,他们更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当积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向社会公众普及防疫措施的必要性以及疫苗的重要性,并督促社会公众积极履行防疫义务,配合社会工作者完成疫情防控。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摘 要】 在和谐社会构建 中,社会工作具有发挥社会服务 、化解社会矛盾 、解决社会 问题的功 能。然而现 实中,社会 工作的价
值基础缺失、专业手段不足、工作 内容单一 ,严重制约着其在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 建设 中的作 用。实现社会 工作功能的基本途径在
于 重 塑价 值 基 础 、强化 专 业 手段 、拓展 工 作 内容 。
JI De-shang ZHAO Jun

O 九 年
Abstract: In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the social work plays a so cial services, t he funct ion of solving socia l problems. However, the value of basic deficiencies, lack of professional tools, unitary of work content constraints severely restricts socia l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soc iety construction.So,we believe t hat remodeling basic value,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 l means, opening work content are the basic way to achieve so c ia l work functions.
的公共服务。这种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与人们的生活息 持 。“社会福利社会化”成为决策者的理 陛选择 ,但这并 息相关 ,已成为现代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与政府仍要保留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的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王勇王淑卿(重庆师范大学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47)[摘要]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下,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

为此,应从既有国情和社区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建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措施,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路。

[关键词]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一、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职业化,就是指人们从事的某项社会活动由非职业到准职业再到正式职业的演变历程,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某职业逐渐拥有了较固定的工作岗位、特定的工作对象,有异于其它职业门类的活动内容、以及日益明确的职责范围,并获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的认可。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社区工作职业化理解为在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萌生出来的社区工作职业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入职资格,并拥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

自某一职业开始萌生,该职业即具备了向专业化拓展的可能,但并非所有的职业都可以成长为专业。

“专业化”这一术语反映了一个职业争取并最终享有排它性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国家、社会 (客户和公众)、大学和“该活动本身"多主体互动,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确定的人类活动发展成长,经由“次级专长"、“准职业”、“形成职业”、“出现专业”等阶段,最终达致“成熟专业”的身份。

与此同时,与该活动相应的人群组织和自治程度、科学知识体系和知识获取系统、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和社会对该活动的规范和保护程度,也逐步从低级形态进化至高级、发达状态。

基于“专业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社区工作专业化是在职业化的基础上向更高层级迈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的不断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及工作技巧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工作专业机构通过制定相关工作章程和伦理法规,规定从业者职业操守和业务规范,来维护社区工作职业活动的排它性权利,保证社区工作的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包括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客户、公众在内的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二、我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进路中的主要成效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确立。

从专业归属上看,社区工作属于社会工作专业范畴,社区工作者就是社会工作者。

在因历史原因中断近30年之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重新被列入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设置目录,北京大学等高校获得开办此专业的资格,由此亦揭开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序幕。

到1994年12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

时至今日,该协会有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内的会员单位320多个.历经十余年的发展,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是目前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历教育之外,我国还积极开展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

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多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专题讨论会,让现有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接受多种类型的社会工作培训和专业教育,使他们逐步成为专业的社区工作骨干。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初步确立。

我国社区工作起步较晚,虽然早在1998年,民政部即要求对主要从事社区工作的街区干部进行专业训练,并逐步实现持证上岗,但直到21世纪之初方才真正从制度层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

按照规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将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并由专门的登记机构对《证书》进行登记服务.2008年6月,我国举办了首次社会工作职业考试,此举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正式获得了官方的认可,社会工作亦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准入制度。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后,国家明确将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统一管理,这也必然会从制度上解决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地位和工资待遇问题,从而不断增进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渐趋合理。

随着近年来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社区工作队伍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尤其重视从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并通过“街聘民选”等方式将其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有些城市还以事业干部身份吸引大学生和年富力强的人员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

过去由街道办事处指派产生的清一色“居大爷”、“居大妈",正被经过公开考试、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产生的年轻人所代替,专业化社会工作者的进入,已从整体上改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三、我国社区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社区工作者行政依附情结浓烈.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区服务开展以来,到90年代《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再到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实施,纵观我国社区工作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与欧美国家社区工作者不同,中国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并非专业社会工作者:无论从其身份界定、工作职责划分,还是评聘选任机制构建、考核评估实施等层面来看,社区从业人员更多地表征出国家干部或社区管理者角色.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现有的社区工作者文化水平、年龄结构、价值观念、服务水准皆与社区工作发展需要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现有社区工作者主要从事城市基层社会性组织、教育、管理、协调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但他们大多并没有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训练,其助人理念和助人技巧普遍缺乏,对于社区深层问题亦缺乏应有的分析和应对。

他们既无法有效地组织居民推动社区发展,也不能认真搞好社区规划、切实维护社区居民利益,其工作仅仅停留于浅表层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因而,在此情形之下,这些身为“国家干部”或“管理者”的社区工作人员,其社区实践具有行政化取向也在所难免,而这反过来又影响到中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

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度不高.就社区工作的职业特性和专业特点来看,“敬业奉献"是社区工作者最基本的执业素养。

但是,从职业化层面来看,社区工作者的奉献同样需要相应的薪酬和职业声望回报.在欧美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社区工作者都具有较丰厚的薪酬保障,并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反观我国,我们看到:一方面,随着社区功能的增加,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诸如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机制搭建等一些政策性强、难度大、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工作,急需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迫切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另一方面,面临待遇差、工作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低等现实困境,社区从业者很难培养起应有的职业认同.在很多地方,社区工作者迄今还不是“正式职业”,他们的工资仅接近当地中、低收入水平,甚至等同“吃低保”的标准,其薪酬回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价值和工作量严重背离。

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相当多的社区工作者感到,无论自己工作多么努力,也无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么有意义,在别人的眼里,他们仅仅是只会跑腿的“临时工”。

因此,许多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都毫不例外地将目前从事的社区工作看作未来职业选择的跳板,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政府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不同,加之对社区工作发展理论与认知度不同,地区间在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受国际社区工作理论影响较大、地方政府重视的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区,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比如在2003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

而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社区工作职业化之路至今还未能启动.四、提升我国社区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的应对策略设置岗位聘用制度,开拓社区工作职业领域。

岗位设置的目的在于明确职责范围,规定社区工作岗位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促使社区工作职业角色与职业意识逐渐形成.根据目前社区工作事务多头管理的现实,可以首先在社区服务中心、福利院、社会救助站等需要专业社工参与的单位设立社区工作岗位。

对于原来没有社区工作岗位的单位增设新的岗位,对于原来就存在的、与社区工作性质相同、名称不同的岗位要统一规定名称,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各岗位的职责规范,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从而强化人们对社区工作的职业意识。

应规定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福利院专职管护人员和社会救助管理站专职人员等岗位为社会工作专职岗位,在社会工作从业资格制度启动前业已进入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之后方可上岗。

对于目前没有上岗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规定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但是在社会工作从业资格制度正式运行以后,这些岗位的社会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社会工作者从业资格证书方可正式上岗.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社区工作从业者专业水平。

开展社区工作者专业培训,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让社区工作者逐步接受各种类型的社会工作培训和专业教育,使他们逐步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成为我国社区工作队伍的骨干。

针对我国社区工作相关工作大多由民政、工、青、妇等行政或半行政的部门来承担的传统,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这些部门,特别是民政系统中,规定一些部门干部专门负责社区工作,同时对这些人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潜能。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可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将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工作的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当中,以不断提升我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规范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行为。

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和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其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进而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推动社区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等规范性文件基础上,逐渐建构起社区工作者制度化晋升机制,为社区工作者开辟职业晋升的渠道,从而不断激励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要不断细化社区工作者职称考核标准和方法,同时明确相应层级社区工作者应该获得的薪酬和其他法定权益;应在借鉴国际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社区工作者执业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逐步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工作者从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对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进行知识结构、工作操守和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和设置,不断规范社区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案主的需要,保障案主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