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一五 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

合集下载

【知识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图集

【知识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图集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图集
计划成就
关于一五计划完成的报道
(1)在基本建设方面,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 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 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 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 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2)在工业发展方面,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 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 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 128.5%。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图集
编制过程
1952年8月,周恩来率代表团 赴莫斯科商讨一五计划相关问题
1951年5、6月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
1952年7月中财委试编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计划 轮廓(草案)》(简称《五年计划轮廓草案》)。
1952年8、9月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前往莫斯,带着 草案征询苏联政府的意见,并与苏联商谈援助中国“一五”计 划建设的问题。
(备注: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 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 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 目标和方向。)
习近平对“十四五”(2020—2025)规划 编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图集
附录:十四五规划部分专栏展示
再见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主题图集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图集
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画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 陈云同志历时四年之久、五易其稿,主持编制完成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 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至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 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也标志着我国系统建设社会 主义的开始。

【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答案】(1)AB(2)重点发展重工业【解析】【详解】(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它是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题干中给出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

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故上框为A;下框为B。

(2)1953年到1957年编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材料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上述材料中宪法的名称是什么?(2)小明认为,这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错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因此小明的说法错误。

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1)两幅图共同反映哪一历史事件?(2)对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什么?(3)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答案】(1)三大改造。

(2)公私合营。

(3)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分析】【详解】(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共同反映的事件是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下,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

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PPT——一五计划

PPT——一五计划
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江大桥建成,青藏、康藏、新藏公路也建成通车。
第三部分 | 成果
建设速度Βιβλιοθήκη 谢谢· 施工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921 个,到1957年年底,全部投入生产 的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109个;
· 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 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 45%。
第三部分 | 成果
工业布局
57%
鞍山钢铁公司成为最为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点;击长此春第处添加标题
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
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面板机中可床以对厂字体建、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
8-14号字,1.3倍字间距。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
成投产;北京电子管厂正式投产;飞架南北入进的行更武改,汉顶部长“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
基本任务
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 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
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 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 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 础。
第二部分 内容
第三部分 成果
第三部分 | 成果
投资
· 全国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588亿元;
一五计划
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内容』 第三部分 『成果』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一部分 | 背景
为什么提出“一五”计划?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 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

建设中国的156项工程

建设中国的156项工程

建设新中国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是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项目的数目,也成为这批工程项目的简称,中国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善的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美国,苏联,中国)。

156项工程来历是是在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率团访苏156项工程是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项目的数目,也成为这批工程项目的简称,中国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善的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美国,苏联,中国)。

156项工程来历是是在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率团访苏期间,要求苏联对华的政治经济援助的产物。

毛主席当时要求苏联援助,到1959年,使我国的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重工业产品,大约等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水平,即钢的产量超过500 万吨,煤达到1 亿吨,电力在200 亿度以上,石油在250 万吨左右,超过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1937年的水平。

(这真的是狮子大开口)毛主席在莫斯科同斯大林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以及有关两国利益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会商后,周恩来于1950年1月20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进行具体的谈判。

通过会谈,双方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外,还签订了《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这个协定规定:苏联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援助中国大型工程项目。

1950年苏联就开始用这笔贷款向中国提供第一批大型工程项目50个,这50个项目就是156项工程中的第一批。

这些项目主要包括10个煤矿、11座电站、3个钢铁企业、3个非金属企业、5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企业、7个国防企业和1个造纸企业。

156项工程第二批项目是在1952年8月17日,周恩来带“一五”计划的设想和轮廓草案到莫斯科寻求支持(包括《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及今后五年建设方针的报告提纲》、《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及八个附表、《中国国防军五年建设计划概要》等资料),斯大林表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资源勘探、企业设计、设备供应、提供技术资料、派遣专家和提供贷款等方面给中国以帮助。

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

1.时间:1953年到1957年一五计划成就分布图一五计划成就分布图2.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3.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一化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建立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改造。

5.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6.目的:为了贯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7.内容: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8.说明:我国的工业起点很低。

9.影响: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编辑本段计划内容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

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

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东北地区一、辽宁省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辽宁有24项。

包括:1.鞍山钢铁公司;2.本溪钢铁公司的扩建;3.抚顺发电厂、4.阜新发电厂、5.大连第二发电厂的增容;6.阜新新丘竖井、7.阜新平安竖井、8.阜新海州露天煤矿、9.抚顺东露天矿、10.抚顺老虎台煤矿、11.抚顺西露天矿、12.抚顺胜利矿刘山竖井、13.抚顺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14.抚顺石油二厂、15.抚顺铝厂、16.沈阳第一机床厂、17.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18.沈阳风动工具厂、19.沈阳电缆厂、20.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以及21.杨家杖子钼矿和22.一一二厂、23.四一0厂、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和扩建改建工程。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730个。

包括改建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冶炼厂、锦州铁合金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

(一)沈阳市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有6个建在沈阳1.沈阳第一机床厂(原沈阳市机械修理厂)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内最早生产车床的工业企业。

2.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航空院校.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之一.3.沈阳风动工具厂1955年1月我国第一座近代化风动工具厂--沈阳风动工具厂验收和开工典礼大会在沈阳举行。

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阳风动工具厂),是中国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大型骨干企业。

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大建设项目分别是什么

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大建设项目分别是什么

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大建设项目分别是什么?156项重点工程列表煤炭(25项) 总计采煤2165万吨洗煤950万吨鹤岗东山1号立井续建鹤岗50~55 采煤90万吨鹤岗兴安台10号立井续建鹤岗52~56 采煤150万吨辽源中央立井续建辽源50~55 采煤90万吨阜新平安立井续建阜新52~57 采煤150万吨阜新新邱一号立井新建阜新54~58 采煤60万吨阜新海州露天矿续建阜新50~57 采煤300万吨兴安台洗煤厂新建鹤岗57~59 洗煤150万吨城子河洗煤厂新建鸡西57~59 洗煤150万吨城子河9号立井新建鸡西55~59 采煤75万吨山西潞安洗煤厂新建潞南56~58 洗煤200万吨焦作中马村立井新建焦作55~59 采煤60万吨兴安台二号立井新建鹤岗56~61 采煤150万吨大同鹅毛口立井新建大同57~61 采煤120万吨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新建淮南57~59 洗煤100万吨兴化湾沟立井新建兴化56~58 洗煤60万吨峰峰中央洗煤厂新建峰峰57~59 洗煤200万吨抚顺西露天矿改建抚顺53~59 采煤300万吨抚顺龙凤矿改建抚顺53~58 洗煤90万吨抚顺老虎台矿改建抚顺53~57 洗煤80抚顺胜利矿改建抚顺53~57 洗煤90双鸭山洗煤厂新建双鸭山54~58 洗煤150铜川王石凹立井新建铜川57~61 采煤120峰峰通顺三号立井新建峰峰57~61 采煤120平顶山2号立井新建平顶山57~60 采煤90抚顺东露天矿新建抚顺56~61 油母页岩700万立方米石油(2项) 炼油170万吨兰州炼油厂新建兰州56~59 炼油100万吨抚顺第二制油厂改建抚顺56~59 页岩原油70万吨电力(25项) 装机288.65万千瓦阜新热电站扩建阜新51~58 15万千瓦抚顺电站扩建抚顺52~57 15万千瓦重庆电站新建重庆53~54 2.4万千瓦丰满水电站扩建丰满51~59 42.25万千瓦大连热电站扩建大连54~56 2.5万千瓦太原第1热电站新建太原53~57 7.4万千瓦西安热电站(1-2期) 新建西安52~57 4.8万千瓦郑州第2热电站新建郑州52~53 1.2万千瓦富拉尔基热电站新建富拉尔基52~55 5万千瓦乌鲁木齐热电站新建乌鲁木齐52~59 1.9万千瓦吉林热电站扩建吉林56~58 10万千瓦太原第二热电站新建太原56~58 5万千瓦石家庄热电站1-2期新建石家庄56~59 4.9万千瓦雩县热电站1-2期新建鄂县56-60 10万千瓦兰州热电站新建兰州56-58 10万千瓦青山热电站扩建武汉56-59 11.2万千瓦个旧电站1-2期新建个旧54-58 2.8万千瓦包头四道沙河热电站新建包头56-58 5万千瓦包头宁家壕热电站新建包头57-60 6.2万千瓦佳木斯纸厂热电站新建佳木斯55-57 2.4万千瓦株洲热电站新建株洲55-57 1.2万千瓦成都热电站新建成都56-58 5万千瓦洛阳热电站新建洛阳56-58 7.5万千瓦三门峡水利枢纽新建陕县56-69 110万千瓦北京热电站新建北京58-59 10万千瓦钢铁(7项)铁670万吨钢636.6万吨钢材360万吨鞍山钢铁公司改建鞍山52-60 铁250钢320钢材250 本溪钢铁公司改建本溪53-57 铁110富拉尔基特钢厂1-2期新建富拉尔基53-58 钢16.6万吨吉林铁合金公司新建吉林53-56 铁合金4.35万吨武汉钢铁公司新建武汉55-62 生铁150钢150我材110包头钢铁公司新建包头56-62 生铁160钢150热河钒钛矿新建承德56-58 钛镁7000吨钒铁1000吨有色金属(11项)抚顺铝厂1-2期改建抚顺52-57 铝锭3.9万吨铝0.12万吨哈尔滨铝加工厂1-2期新建哈尔滨52-58 铝材3万吨吉林电缆厂新建吉林53-55 石墨制品2.23万吨株洲硬质合金厂新建株洲55-57 硬质合金500吨杨家杖子钼矿新建杨家杖子56-58 钼矿4700吨云南锡业公司新建个旧54-58 锡3万吨江西大吉山钨矿新建赣南55-59 采选1600吨/日江西西华山钨矿新建大余56-59 1856江西岿美山钨矿新建定南56-59 1570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新建白银56-62 电铜3万吨硫酸2.5万吨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新建洛阳57-62 铜材6万吨化工(7项) 合成氨15.4万吨硝酸铵18.8万吨吉林染料厂新建吉林55-58 合成染料及中间体7385吨吉林氮肥厂新建吉林54-57 合成氨5万吨硝酸铵9万吨吉林电石厂新建吉林55-57 电石6万吨太原化工厂新建太原54-58 硫酸4万吨兰州合成橡胶厂新建兰州56-60 合成橡胶1.5万吨太原氮肥厂新建太原57-60 合成氨5.2万吨硝酸铵9.8万吨机械(24个)哈尔滨锅炉厂1-2期新建哈尔滨54-60 高中压锅炉4080吨/年长春第一汽车厂新建长春53-56 解放牌汽车3万辆沈阳第一机床厂新建沈阳53-55 车床4000台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新建哈尔滨53-54 量刃具512万付/1032吨沈阳风动工具厂改建沈阳52-54 各种风动工具2万台/554吨沈阳电缆厂改建沈阳52-54 各种电缆3万吨哈尔滨仪表厂新建哈尔滨53-56 电气仪表10万只汽车仪表5万套电度表60万只哈尔滨汽轮机厂(1-2期) 新建哈尔滨54-60 汽轮机60万千瓦沈阳第二机床厂改建沈阳55-58 各种机床4497台/1.6万吨武汉重型机床厂新建武汉55-59 机床380台洛阳拖拉机厂新建洛阳56-59 拖拉机1.5万台洛阳滚珠轴承厂新建洛阳54-58 滚珠轴承1000万套兰州石油机械厂新建兰州56-59 石油设备1.5万吨西安高压电瓷厂新建西安58-61 各种电瓷1.5万吨西安开关整流器厂新建西安58-61 高压开关1.3万套西安绝缘材料厂新建西安56-60 各种绝缘材料6000吨西安电力电窗容器厂新建西安56-58 电力电容器100千伏安6.1万只洛阳矿山机械厂新建洛阳56-58 矿山机械设备2万吨哈尔滨电机厂汽轮发电机车间新建哈尔滨54-60 汽轮发电机60万千瓦富拉尔机重机厂新建富拉尔基54-60 轧机炼钢炼铁设备6万吨哈尔滨炭刷厂新建哈尔滨56-58 电刷及炭素制品100吨哈尔滨滚珠轴承厂改建哈尔滨57-59 滚珠轴承655万套湘潭船用电机厂新建湘潭57-59 电机11万千瓦兰州炼油化工机械厂新建兰州56-59 化工设备2.5万吨轻工(1项)佳木斯造纸厂新建佳木斯53-57 水泥纸袋5万吨医药(2项)华北制药厂新建石家庄54-58 青霉素链霉素等115吨淀粉1.5万吨太原制药厂新建太原54-58 磺铵1200吨军工项目(43项)航空部12项112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改建53~57113厂: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新建55~57114厂:西安庆安集团新建55~57115厂:陕西兴平秦岭航空电气公司新建55~57 120厂: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改建53~55122厂: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改建53~55212厂:宝鸡宝成通用电子公司新建55~62320厂:南昌航空工业集团改建53~57331厂: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改建55~56 410厂: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改建53~57422厂:陕西422厂统计了两次,造成两项重复计算514厂:陕西兴平华兴航空机轮公司新建55~62电子部10项715厂:四川成都宏明无线电器材厂新建55~57 719厂:四川成都新兴仪器厂新建55~57738厂:北京有线电厂新建55~57774厂:北京电子管厂改建54~56782厂:陕西宝鸡长岭机器厂新建56~57784厂:四川成都锦江电机厂新建57~60785厂:山西太原无线电厂新建56~59786厂:陕西西安黄河机器制造厂新建55~58788厂:四川?新建57~60853厂:陕西华达无线电器材厂新建55~58兵器部16项245厂:太原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新建53~59 248厂: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新建55~57447厂:内蒙古包头第二机械制造厂新建55~59 617厂:包头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新建56~58 616厂: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56~58 748厂:山西?新建53~58768厂:北京大华无线电器材厂新建55~58803厂:西安北方华山机电有限公司新建56~57 804厂:西安北方庆华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新建55~59 806厂:甘肃天水?新建56~60843厂:西安北方秦川集团有限公司新建55~59 844厂:西安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新建55~59845厂: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新建55~58847厂:西安昆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55~57884厂:山西太原汾西机器厂新建55~59908厂:山西太原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建55~58航天部2项111厂: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改建53~56211厂:首都航空机械公司(属航天一院) 新建54~57船舶公司3项407厂:河南洛阳柴油机集团有限公司新建56~60408厂:陕西兴平柴油机厂新建56~60431厂: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葫芦岛)新建56~60 生产核潜艇“二五”时期施工3项有色金属2项云南昆明东川矿务局新建58~61 采选2万吨/日云南曲靖会泽铅锌矿新建58~62 铅1.5万吨、锌3万吨军工1项874厂:山西侯马平阳机械厂新建58~66。

国家 一五 计划清单中地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

国家 一五 计划清单中地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

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东北地区一、省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有24项。

包括:1.钢铁公司;2.钢铁公司的扩建;3.发电厂、4.发电厂、5.第二发电厂的增容;6.新丘竖井、7.平安竖井、8.海州露天煤矿、9.东露天矿、10.老虎台煤矿、11.西露天矿、12.胜利矿山竖井、13.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14.石油二厂、15.铝厂、16.第一机床厂、17.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18.风动工具厂、19.电缆厂、20.造船厂改建扩建以及21.家杖子钼矿和22.一一二厂、23.四一0厂、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和扩建改建工程。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还在、、、、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730个。

包括改建扩建钢厂、钢厂、有色金属加工厂、冶炼厂、铁合金厂、第三机床厂、鼓风机厂、水泵厂、重型机器厂、机床厂、化工厂、玻璃厂、玻璃厂等。

(一)市前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有6个建在1.第一机床厂(原市机械修理厂)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国最早生产车床的工业企业。

2.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省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航空院校.学院前身为航空工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前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之一.3.风动工具厂1955年1月我国第一座近代化风动工具厂--风动工具厂验收和开工典礼大会在举行。

凿岩机械股份(原风动工具厂),是中国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大型骨干企业。

目前公司占地11.3万平方米,可年产气动凿岩机50000台、气动工具30000台、液压凿岩机150台、凿岩钻车350台、重矿机械配件700吨、锻件5000吨、热处理件5000吨、精铸件1000吨。

我公司在中国设有24个自己的销售公司和众多代理商,有2000多个用户,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智利、泰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在中国同行厂家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国市场信息占有率达50%以上,从八十年代开始,公司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于1984年引进了瑞典ATLASCOPCO公司液压凿岩机检测制造技术,成为中国唯一的生产液压凿岩机的厂家。

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2009年09月17日04:52凤凰网里【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就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为有计划地建设创造条件。

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试编了全国国民经济年度计划。

1952年,成立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

同时,加强了对国营企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

尽管如此,在既缺乏编制计划的经验,又无精确统计资料的当时,编制和实施全国性的经济计划难度很大。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通过,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

陈云具体主持了这项工作。

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吸收各省(市)和中央各部的意见和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

计划草案由原来的12.7万字减少到10.4万字左右。

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一五”计划。

源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一五”计划是在实施两年半后才定案。

“一五”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了计划工作认真、细致、谨慎、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注重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特点。

具体来看,这个计划有5个突出特点: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

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

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这一选择是出于当时的国情。

旧中国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长期落后,以致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国际资本严密封锁的环境中,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单元试卷(含解析)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单元试卷(含解析)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试卷(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材料一: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

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农民诗(1958年)材料二: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己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6日)材料三: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

——《河南日报》(1985年9月9日)(1)材料一反映出“大跃进”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2)材料三中水稻亩产四万多斤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大跃进”中的哪一种错误?(3)针对这种错误引起的经济困难,我们党是如何解决的?【答案】(1)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不是真实的,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

(3)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1年开始实施。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信息“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

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可知,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盛行,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依据材料二“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中关键词“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2)依据材料三中信息“水稻亩产四万八”分析可知,这种情况是不真实的。

它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泛滥。

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导致“左”倾思想严重泛滥,1958年,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严重经济困难,面对这种错误引起的经济困难,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中俄当年156个项目背景介绍

中俄当年156个项目背景介绍

中俄当年156个项目背景介绍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

这一系列的项目曾帮助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

考虑到资源等因素,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将机械加工企业,设置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

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

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44个国防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有35个。

150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实际投资额的44.3%,其余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

新生1949年到1966年的西安城市建设

新生1949年到1966年的西安城市建设

EXPERIENCE区域治理新生:1949年到1966年的西安城市建设西北民族大学 林逸杰摘要:1949年5月20日,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从1949年到1966年是西安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期,通过这17年的建设,西安实现了由一个单纯的消费城市向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变。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西安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试图通过发掘史料,选取这一时期西安城市建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居民住宅、城市绿化和文物保护等方面,对其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西安;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3-0017-000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的历史阶段,在国史研究中被称作“十七年时期”。

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研究相比于其他阶段,具有时间距离短、史料保存相对完整、来源渠道较多的优势,故研究领域也可以适当拓宽。

今天我们对西安此阶段的部分城建史料进行整理,一方面可以从中发掘一些长期以来未被重点关注的史料,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上有价值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十七年时期西安城市定位1949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西北军区于同年夏季陆续迁入西安。

1950年1月统一领导西北五省一市地方工作的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成立,同时将西安作为大区直辖市。

此后,除西北军区与第一野战军合并迁往兰州外,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留驻西安。

1954年按照中央关于调整大区行政区划的决定,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改名为西北行政委员会)撤销。

四年以后即1958年,又重新在西安设立了西北经济协作区,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任主任,1960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再次在西安设立。

此后,这一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在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有17项选址西安进行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榜首。

第4课一五计划

第4课一五计划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 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民国初年,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据图一谈谈 当时我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3)图二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哪两个方面的成就?一五 计划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B
(2)提示:民族工业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以纺织、面 粉、烟草等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 的工业体系。
到1952 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家 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
精品PPT
精品PPT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 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 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精品PPT
中华人民共 和国发展国民经 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1953— 1957)
练 件分别是什么( B ) A.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
兵立 营 B.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
成 C.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土地 改革的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 开和改革开放
精品PPT
4.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 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
练 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 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
精品PPT
一五精品计PPT划成就
精品PPT
1.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
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
练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兵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句话 的意思是( D )

A.人民生活急需改善
B.我国的建设令人悲观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

一五到十五--中国发展计划

一五到十五--中国发展计划

历届五年计划回顾一五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的制定历时5年,数易其稿。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

计划内容: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7%,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3%,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27.4亿元,1957年农村入社户数达到总户数的1/3左右,钢产量412万吨,粮食产量1.9亿吨等。

问题:在“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经济建设的“冒进”,但都得到及时纠正。

完成情况: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而“156个项目”在“一五”期间投入施工的只有146项,另有4项推迟施工,还有6项最终没有从图纸变现实,但这仍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工业化时期,大多数工程都按期或提前完成建设计划。

“二五计划(1958-1962)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编制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并于9月交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计划内容:《建议》提出“二五”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继续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五年内主要的指标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50-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增长1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加25-30%。

问题:“二五”计划从一开始就受到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冲击,《建议》被搁置,并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新任务,即要在5年内提前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5年超英10年赶美,农业要在5年内提前实现1956年至1967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建设新中国的156项工程

建设新中国的156项工程

建设新中国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是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项目的数目,也成为这批工程项目的简称,中国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善的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美国,苏联,中国)。

156项工程来历是是在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率团访苏156项工程是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项目的数目,也成为这批工程项目的简称,中国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善的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美国,苏联,中国)。

156项工程来历是是在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率团访苏期间,要求苏联对华的政治经济援助的产物。

毛主席当时要求苏联援助,到1959年,使我国的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重工业产品,大约等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水平,即钢的产量超过500 万吨,煤达到1 亿吨,电力在200 亿度以上,石油在250 万吨左右,超过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1937年的水平。

(这真的是狮子大开口)毛主席在莫斯科同斯大林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国贷款问题、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以及有关两国利益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会商后,周恩来于1950年1月20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进行具体的谈判。

通过会谈,双方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铁路、旅顺口及的协定》外,还签订了《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国的协定》。

这个协定规定:苏联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援助中国大型工程项目。

1950年苏联就开始用这笔贷款向中国提供第一批大型工程项目50个,这50个项目就是156项工程中的第一批。

这些项目主要包括10个煤矿、11座电站、3个钢铁企业、3个非金属企业、5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企业、7个国防企业和1个造纸企业。

156项工程第二批项目是在1952年8月17日,周恩来带“一五”计划的设想和轮廓草案到莫斯科寻求支持(包括《三年来中国国主要情况及今后五年建设方针的报告提纲》、《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及八个附表、《中国国防军五年建设计划概要》等资料),斯大林表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资源勘探、企业设计、设备供应、提供技术资料、派遣专家和提供贷款等方面给中国以帮助。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子清书屋于2018.8.4整理一、项目确定历程简述(1)1950年至1953年初确定50个项目在毛泽东、周恩来访苏会商基础上,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苏联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用以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原料、茶、现金、美元等分十年付还贷款及利息。

此后,李富春、王稼祥、叶季壮、刘亚楼、赛福鼎·艾则孜、伍修权组成新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留苏继续进行谈判并签订一些单项经济贸易协定。

一般由苏联先派设计组来华,结合中国情况作出设计后再确定项目,将新建工厂与改装原厂的计划结合起来,将供应目前需要与供应将来需要结合起来。

1950年至1952年初,苏联帮助设计的项目共有42个。

1952年8月,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与苏联政府进一步商谈经济建设援助问题。

1953年5月以前,在1950-1952年3年中陆续委托苏联设计,并经苏方同意援助我国建设与改建的50个企业。

(2)1953年“5.15”协定新确定91个项目1953年5月15日由李富春和米高扬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规定由苏联在1953年至1959年内,用技术设备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个企业。

(3)1954年10月新增15个项目1954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前主持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对华大幅增加援助,并在前述141项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5项工程,并提升技术含量。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对于1953年5月15日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的议定书》。

在这份议定书的备忘录中又新增加了15项。

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1954年实行赎买政策(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详解】(1)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4年开始,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依据所学分析概括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实施和超额完成图片: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1953-1956年)概述: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

颁布时计划涵盖的时间已经过半。

“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

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的四十九年间,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评析:一五计划的编制参照了苏联的经验,但主要是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各省分布图国家"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东北地区一、辽宁省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辽宁有24项.包括:1。

鞍山钢铁公司;2.本溪钢铁公司的扩建;3。

抚顺发电厂、4.阜新发电厂、5。

大连第二发电厂的增容;6.阜新新丘竖井、7。

阜新平安竖井、8.阜新海州露天煤矿、9.抚顺东露天矿、10.抚顺老虎台煤矿、11.抚顺西露天矿、12.抚顺胜利矿刘山竖井、13。

抚顺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14。

抚顺石油二厂、15。

抚顺铝厂、16.沈阳第一机床厂、17。

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18。

沈阳风动工具厂、19.沈阳电缆厂、20.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以及21.杨家杖子钼矿和22.一一二厂、23。

四一0厂、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和扩建改建工程。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730个。

包括改建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冶炼厂、锦州铁合金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一)沈阳市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有6个建在沈阳1.沈阳第一机床厂(原沈阳市机械修理厂)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内最早生产车床的工业企业。

2。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航空院校.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之一。

3。

沈阳风动工具厂1955年1月我国第一座近代化风动工具厂--沈阳风动工具厂验收和开工典礼大会在沈阳举行.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阳风动工具厂),是中国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大型骨干企业。

目前公司占地11。

3万平方米,可年产气动凿岩机50000台、气动工具30000台、液压凿岩机150台、凿岩钻车350台、重矿机械配件700吨、锻件5000吨、热处理件5000吨、精铸件1000吨.我公司在中国设有24个自己的销售公司和众多代理商,有2000多个用户,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智利、泰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在中国同行厂家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国市场信息占有率达50%以上,从八十年代开始,公司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于1984年引进了瑞典ATLASCOPCO公司液压凿岩机检测制造技术,成为中国唯一的生产液压凿岩机的厂家。

4。

沈阳电缆厂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沈阳电缆厂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线电缆制造企业,下设专业化分厂和质量检测中心和开发中心.主要产品有电力电缆,光纤电缆,通讯电缆,电器装备电缆,裸电缆,电磁线,光纤光缆,电缆附件等共7大类,70个系列,440个品种,4万多个规格。

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

21种主要产品获国家,部和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8月,铜芯铝绞线,市话通讯电缆,固体绝缘电缆,纸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等5个主导系列产品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了ISO9002的认证.5。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新华社9月8日消息,今天下午4时,在某地举行了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的国家验收签字仪式…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

文中的”某地”,就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二)抚顺市"一五"期间,抚顺扩建、改建、新建厂矿企业118个,其中有8项属于前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重大工程项目.1。

抚顺铝厂是中国第一家轻、稀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铝和镁生产线当"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2。

抚顺西露天矿3。

抚顺龙凤矿立井4.抚顺老虎台矿5.抚顺胜利矿6。

抚顺东露天矿(三)阜新市建国初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建设有4个能源项目落户阜新。

1。

阜新平安(五龙)立井2.阜新新邱1号立井3。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1953年,年产量达800万吨以上的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阜新海州煤矿建成投产4。

阜新电站(四)其它1。

鞍山钢铁联合企业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新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

这是苏联政府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项目中,首先竣工投入生产的三项重要工程.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第七号自动化炼铁炉,从1952年开始到1953年11月先后建成.该公司薄板厂、第二初轧厂也分别于1954年和1956年竣工投产。

此外,北满钢厂、本溪钢铁公司基本竣工。

二、吉林省一五"计划时期,在重点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方针指导下,吉林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

在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吉林省11项。

5年间,全省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7.6亿元。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化肥厂、丰满发电厂等一批国家的骨干企业新建、扩建并投产,使吉林省工业跨跃到了一个新水平。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

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

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年产载重汽车3万辆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特大型石化企业,国家一级企业。

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个规模最大的、前苏联援建的化工项目,是以国家”一五”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三大化”(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为标志的我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投产。

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9年,按中油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吉化公司核心业务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股份有限公司,非核心业务重组为吉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是中国最大的ABS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聚乙烯、乙二醇、乙丙橡胶、有机硅及苯类产品的主导生产商之一.吉化投产近40年来,已累计上缴利税200亿元,向全国输送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3。

吉林染料厂属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的项目.1954年开始兴建苏联援助的吉林染料厂,这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染料厂.1957年10月建成投产,可年产多种染料1万吨,各种染料中间体3。

5万吨,从而改变了我国染料工业落后面貌。

4.吉林电极厂(现吉林炭素厂)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吉林炭素厂,是中国五十年代初期建设的基础工业项目之一。

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改造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家大型炭素企业,是具有现代化生产规模,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的基础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12户大中型重5。

吉林化肥厂6。

吉林铁合金厂钨铁生产部分吉林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原吉林铁合金厂于1998年改制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位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东依松花江、紧靠长图铁路.7。

通化湾沟工井8.丰满发电厂:丰满发电厂始建于1937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

1951年丰江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作,到1960年5月8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结束,装机容量55。

375万kW,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发电厂。

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

5万kW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万k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

丰满发电厂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力发电厂,位于第二松花江中游吉林市丰满区,是东北电网南北联络的枢纽,也是东北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担负着供电、调峰、调频、调相、事故及检修备用等任务,是国家二级企业。

厂始建于1937年,1942年大坝蓄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

现装有机组1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25万千瓦。

三、黑龙江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有22项在黑龙江省。

国家在黑龙江省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计划规定为25。

6亿元,占国家工业投资的10.3%.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主体主要形成于”一五”、”二五"时期。

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13个大中型企业和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13项在哈市布局,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

(一)哈尔滨1。

哈尔滨电机厂2。

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哈尔滨汽轮机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投产3.哈尔滨锅炉厂4.哈尔滨轴承厂5.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原哈飞)6。

哈尔滨东安机械厂7.哈尔滨东北轻合金厂(原哈尔滨101厂)8。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9。

电碳厂10.电表仪器厂(二)其它11.阿城继电器厂12。

佳木斯造纸厂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国家大一型企业,全国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

是”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两项,1953年建设,1957年投产13。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部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是我国”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

14鹤岗兴安台10号立井15。

鹤岗东山1号立井16.鹤岗兴安台洗煤厂17。

鸡西城子河洗煤厂18.鸡西城子河9号立井19.鹤岗兴安台2号立井20.双鸭山洗煤厂21。

友谊农场友谊县境内有"天下第一大农场”美称,她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并由原苏联援建的,为纪念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国务院将该场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22。

齐齐哈尔钢(北满特钢)该公司始建于五十年代,是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