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体会

品管圈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体会

品管圈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在介绍了品管圈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品管圈的概念、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运作方式、带来的好处以及注意事项。

在强调了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品管圈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错误和提高效率。

通过品管圈的运作,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展望未来,品管圈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品管圈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将为护理质量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运作方式,好处,注意事项,重要性,未来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而引入品管圈的思想,则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

通过品管圈的运作,护理人员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其对护理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为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护理质量管理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乎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做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研究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管理工具的实际效果和运作方式,为我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探讨品管圈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意义,有助于完善我院护理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正文2.1 品管圈的概念品管圈的概念是指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不断的循环检测、分析和改进来实现持续的优化。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46名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管理和品管圈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医院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研究Abstract:purpose: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hospital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We selected 46 nurses who worked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three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satisfaction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by routin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Results:The quality of care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hospital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s of great value,and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nursing has been improved,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Application research on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系统中重要的部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医疗水平,呈正比,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呈正比,管理水平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患者的康复的速度越快,也就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越高,针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重点在于护理管理水平[1]。

医院护理管理研究4篇【论文】

医院护理管理研究4篇【论文】

医院护理管理研究4篇第一篇:医院护理人性化管理模式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

对138名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后,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评分情况,并对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且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χ2=10.59,P <0.01)。

结论:对医院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医院管理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人文管理方式来最大程度挖掘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人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工作质量提高的一种管理模式[1]。

我院近几年将人性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2011年1~11月工作的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

护理人员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为(24.5±1.7)岁,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2~8年,平均为(4.5±1.3)年,学历分为:本科及以上65名,大专水平73名,其中护士85名,护师53名。

138例护理人员均运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

同时选取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年龄为38~78岁,平均为(58.3±2.6)岁,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者65例,初中及以下者73例;实施后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为(58.7±1.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者6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1例,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论文.doc

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论文.doc

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论文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我院以质量控制小组为单位,按照质量控制小组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

每组按照PDCA循环工作。

评价每个项目的应用效果和护理人员的知晓率:参与率、依从率和结果的应用率;与我院2013年护理质量控制相比结果应用品管圈后,2014年优质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明显优于2013年,2014年护理安全差错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2014年护士对结果的知晓率、参与率、依从率和应用率均高于2013年(P < 0.05)结论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了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和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质量保证,医疗保健;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circle (QCC)是由相同或相似工作场所的人员组织的一个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圈里的成员一起工作,运用各种质量控制的统计工具来分析和解决工作场所管理中的问题:文化和其他方面,从而实现绩效改进的目标[1]然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护理人员参与的主动性,并促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护理质量管理团队。

2-014品管圈活动在我院优质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

现将发展情况报告如下1数据和方法1: 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护理部以单位为单位组织各质控组,按质控组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各组按PDCA循环工作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通过专题开放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布的形式进行评估。

统计护理人员质量控制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应用率,并与我院2013年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进行比较。

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管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凸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摘要]医院护理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医疗意外,而这些意外都是缺少制度性护理管理导致的,则需要相应的护理制度管理。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是根据相关常规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知识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其有着事实依据和科学性,能避免一些常见的医疗意外,同时也提高了医学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就医院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提升医院护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效性医院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严格对待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管理的依据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还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实施措施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不断发展更新,增添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更优的护理效果,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多更高。

所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员情况下,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

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1.1抢救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1.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1.3分级护理制度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

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品管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论文.doc

品管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论文.doc

品管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论文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品管圈活动前后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

结果急诊科先后成立了5个QCC小组。

每组完成QCC活动目标值的设置,成功率为100%。

QCC活动后,科室护理文件书写情况显示,危重病人护理和护士急救技能明显优于活动前。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活动前的7: 50%下降到1.67%,急救项目缺陷率从13.33%下降到5.00%,患者满意度从活动前的91.67%上升到97.5%,与活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 2研究方法1: 2.1理论培训在QCC活动之前,护理部成立了一个QCC 促进委员会,以确定QCC促进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原则。

QCC促进委员会邀请国内和省级专家对医院所有护士进行质控圈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丰富充实,主要涉及品管圈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新老七法及应用技巧、实施步骤及要点[2]对于一些重要的护士,请进来并把他们送出去。

我科将派4名护士参加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QCC运行管理培训,进一步学习QCC活动的质量控制方法、质量管理理论、QCC活动的原则和意义。

1: 2.2确定品管圈的活动思路医院QCC促进会和急诊科全体护士共同探讨了目前该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和薄弱环节,如护理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法律意识薄弱,安全意识薄弱,护理安全管理不足;护士的层级管理不合理,各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端急救物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它们的性能很复杂,并且经常使用英语界面。

在使用过程中,护士只进行常规操作,这使得他们的许多功能无效。

低年资护士不能完全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思路和抢救程序,医护之间的合作和默契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从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用头脑风暴法客观地分析问题,确定QCC活动的思路。

1: 2.3建立品管圈团队每个QCC小组由4-8名成员组成,小组成员自愿参加:一名护士可以按照上下结合的原则交叉参加不同的QCC小组活动。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1. 引言1.1 背景神经内科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领域,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脑瘤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对神经内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于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其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对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神经内科护理的质量管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对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特点与概念,分析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2. 研究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方法,了解其操作流程及实施效果;3. 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为深入研究提供方法支持;4. 总结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与成效,并探讨其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潜在价值;5. 提出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建议与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与参考。

1.3 研究意义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为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论支持。

通过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品管圈的概念与特点,揭示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探究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

通过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分析,可以为神经内科护理机构提供有效的品管圈应用指导和管理经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研究还可以为神经内科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关于品管圈应用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促进护理实践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题研究论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课题研究论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65638 临床医学论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基金项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院内资助项目(YJFL20xx年里我科将QCC运用到外科手术术后置尿管患者护理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xx年3月―11月,于我科行手术,且术后置尿管患者186例,年龄34~86岁,其中男性117例,女69例,患者中行肾结石手术88例,前列腺手术77例,其他手术21例。

向每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在尿管护理中需要了解以及需要护理人员解决的问题,并自制查检表掌握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护理问题的情况及实施QCC前后对比。

1.2 QCC实施方法:1.2.1 组建QCC小组:采取自愿报名的方法,产生9名圈员,其中包括1名圈长和1名秘书,圈长和秘书为本科学历,确立圈名、圈宣言以及圈徽。

并对所有QCC成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我们的护理理念是:努力学习品管圈、管道护理及护理康复的知识,对每位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关怀,QCC团队的每个成员发挥最大能量,共同关爱健康,使患者恢复自信和活力。

此外,严格落实和规定成员的义务和责任,对圈内成员进行日常开展活动目的、实施步骤和要求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化培训,并按QCC步骤对日常护理中发现的尿管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警示教育。

评价不良事件的严重性,每3个月选择一个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质量改善活动[2]。

1.2.2 典型案例分析:对我院目前尿管护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汇总,QCC小组各成员,紧密协作,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找出186例患者,均为自我护理能力低、疾病因素或存在护理方法不当等致留置尿管护理问题,用鱼骨图进行原因解析,真言验证找出主要原因。

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执行、监管不力,教育宣教不系统、不完整,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整体化护理理念;患者护理知识缺乏,对自我护理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不配合、不了解、不重视,个别家属产生疲惫心态;医生重视不够,缺乏医护人员合作精神,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不能与护理人员及时沟通解决等[3]。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品管圈(QCC)在护理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使护理工作变得程序化,简单化。

本文通过对品管圈(QCC)的概述、品管圈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方法和应用现状三个方面对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标签:品管圈;护理应用随着当代医学发展的加速,护理服务质量也需要与时俱进。

护理质量的提高,对患者而言就是生命质量的提高。

因此,如何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充分地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目前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而”品管圈”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其效果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肯定,还使得护理工作变得程序化、简单化。

那么我们先从”品管圈”的定义开始了解。

1 品管圈品管圈(QCC)最初始于1950年美国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及1954年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后于1962年日本石川馨博士创立为品管圈活动。

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建的活动小组或小集团。

品管圈活动:品管圈作为全面品质管理的重要的一环,在组员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动各种质量控制方法,全员参与。

对于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和改善,成为品管圈活动[1]。

2 开展品管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1尊重人性品管圈活动要求圈内组员共同活动,在活动期间有利于人性的满足和需要,加强了组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性及意见的沟通与交换,创造了一个和谐融洽、尊重人性的良好环境氛围。

2.2激发潜能人人都有着上进心和学习心,都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好,恪守本分,所以在品管圈内通过相互的学习、进取,学会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与扎实的实践技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能增强整体的专业素质,还能激发潜能成长。

2.3增加效益在工作的现场发现问题时,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技巧去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处理事情的效率,降低资源浪费,还能促进医院单位的快速、健康发展。

3 品管圈的实施步骤方法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大致可分为四步:P、D、C、A,即Plan制定计划、Do执行计划、Check确认效果、Action处理改进问题。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探讨了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随后分析了品管圈的建立与实施、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最后总结了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启示和展望,并探讨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神经内科护理、改进策略、局限性、未来方向、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作用、建立与实施、影响、优势、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品管圈的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和实施品管圈,可以有效地规范护理流程,增加护理质量的可控性,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品管圈还可以促进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协同效率,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来说,品管圈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方式,有望为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改进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评估品管圈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品管圈的建立与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了解其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流程的影响和优势。

研究品管圈对护理质量的具体影响机制,探讨品管圈在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机制和路径。

通过比较品管圈的优势和局限性,深入挖掘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品管圈提供依据和思路。

最终,通过研究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启示和展望,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五常法医院护理论文、小教员培训医院护理论文…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五常法医院护理论文、小教员培训医院护理论文…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五常法医院护理论文2、小教员培训医院护理论文3、毕业生调查问卷医院护理论文4、提高护理水平的医学护理论文5、神经内科医院护理论文全文总字数:14118 字篇一:五常法医院护理论文五常法医院护理论文1五常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近十几年来五常法在许多医院普遍开展,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国内对五常法施行护理管理的文献报道也很多,如黄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五常法;金永红的手术室中的五常法品质管理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埋头于繁忙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对病房中的办公室、治疗人员室内物品的摆放、环境维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病房内公共设施、医疗器械等标识不清,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实施五常法管理前,物品常规按习惯放置,物品过量堆放和密闭式收藏,无透明度,很容易造成物品误用、错用;各种医疗设施、电线插座、管道等没有明确的标志;灭火器、报警器、安全通道及紧急出口等安全设施缺乏明确的标志;缺乏规范固定的物品摆放标准,每班护士清点无菌物品、贵重物品及毒麻药品花费了大量时间。

实施五常法管理,要求病区物品统一摆放,方便取用,各物品、设施等定位、定量放置,并统一标识,使每一位工作人其都能及时,准确地取到物品。

通过对实施五常法管理前后工作人员取用、清点、补充物品所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每件物品下送时间所需要时间比实施前减少约44S,补充物品时间减少约23S;急救药品完好率由实施前的95.2%上升至100%,无菌物品合格率由92.6%升至100%,抢救仪器完好率由85.1%升至98.2%;王佩君在运用五常法规范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的实践中发现护理质量,医务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容玉丹等将五常法用于手术室腹腔镜的管理,实施全员参与和专人负责制,学习腹腔镜的相关知识,做到规范管理。

常组织—将多余和不再使用的物品放回库房,必需物品按照使用频率分层摆放,专人保养。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的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护理人员60人,对本院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测。

60位护理人员按照科室的不同组成相应的护理圈,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测、处置等。

结果:本院护理人员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要求规范开展护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自身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医院患者的投诉量和护理过程使用成本也大大减少,医院各个科室的整体运作也能够得到有效推动。

结论:护理人员运用品管圈活动在医院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能够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既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思和团队协作精神,又提升了医院护理质量,临床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护理质量;品管圈;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30-02护理管理学中的主题是如何不断地提升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文章中提到的品管圈,全名为品质管理圈,它的含义为属于一个部门的同事自发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品质管理活动[1]。

团队中成员以互相启发、自我启发为原则,全员参与,将品质管理中包括的各种统计手法应用于自己工作场地的质量管理品项的分析之中,并从中发现并合理解决不足之处,以达到持续地提升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根据资料显示,“品管圈”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62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提出。

医院管理领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将其引入并逐渐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的公立私立医院中广泛应用起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比于国外,国内第一次将品管圈活动加入到全国医疗系统是在2008年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创先例,随后国家卫计委医管司于2011年将其加入质量管理领域中[2]。

本次研究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的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本次实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在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工作的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护士46人,护师9人,主管护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均为女性。

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管理质量和效果

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管理质量和效果

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管理质量和效果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院内护理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质量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品管圈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方式,是指相近工作场所或互补、相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发的、自动的组成小圈团体,按照特定的活动程序集思广益、相互合作,共同解决管理、工作现场和文化等方面的 ___或问题[1].本研究搜集护理人员32名,对其品管圈管理的管理质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搜集xx年2月~xx年6月吉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32名,随机均分为甲组和乙组(n=16)。

甲组6名护士,6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平均年龄(35.26±2.24)岁,其中7名中专,5名专科,4名本科。

乙组7名护士,5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平均年龄(35.27±2.25)岁,其中6名中专,6名专科,4名本科。

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甲组16名进行传统管理,对乙组16名进行品管圈管理。

品管圈管理的方法如下:(1)确定活动主题,分别是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和高级护理。

将16名护理人员分为4组,每组4人,采取投票选举或推选的形式确定1名圈长。

分组时必须遵循新老结合的分组原则。

按照每位圈员不同的特长、兴趣和爱好,选择活动主题。

圈长根据活动主题确定质量标准,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应当制定奖惩制度,对完成目标的圈员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圈员进行惩罚[2].(2)各个圈长对各自圈实际的工作情况等进行仔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解决现状问题的策略。

总护士长必须对圈长的分析结果和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供圈长参考[3].(3)定期 ___会议,对阶段时间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

严格控制会议的时长,每次会议不得少于30min.在会议中,每位圈员都可以将内心想法、建议等向圈长反映,圈长必须认真倾听每位圈员 ___和建议,好的建议应当接受。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3年1月护理部成立品管圈小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为试点科室,分析三个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各个环节,找出导致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实施,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于2014年1月品管圈活动在全院27个护理单元全面实施。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结题20个,制作流程25个、制度5个,神经内科的”瞳孔测量尺”经过五次改良,已于8月获国家专利。

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提高护士参与管理能力。

标签:品管圈;护理管理;应用研究品管圈就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组成的小集团,以PDCA-SDCA管理循环为基础,组织圈内成员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

1 一般资料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我们护理部于2013年1~4月对224例瞳孔测量患者、230例腕带佩戴患者及393例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瞳孔测量的准确率为73.21%、患者腕带佩戴率为75%、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62.5%(8人/d),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于2013年5月护理部争对性选择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麻醉科三个科室进行品管圈活动试点,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能动性,给低年资护士提供自主管理的舞台。

2 方法2.1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2.1.1制定方案制定品管圈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下设在护理部,由护理部主任任总辅导员,具体抓品管圈工作的指导、培训及推进工作,并分别在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三个科室成立品管圈实施小组,分别设立辅导员1名(护士长担任)、圈长1名(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强的护师及以上职称担任),圈员各7名,实施小组在医院品管圈领导小组的培训指导下开展工作。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分析了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优势特点、效果研究、提高护理质量作用以及实际操作和管理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品管圈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品管圈、质量管理、应用效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应用现状、优势、特点、效果研究、提高护理质量、作用、实际操作、管理策略、总结、进一步加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神经内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负责诊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脑膜炎、脑瘤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护理质量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品管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建立有效的品管圈,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关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在品管圈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和效果方面还存在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有必要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护理品管圈课题

护理品管圈课题

护理品管圈课题一、引言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护理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管理工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本文将介绍护理品管圈课题的背景、概念与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实施策略与挑战,我国护理品管圈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二、护理品管圈概念与方法1.护理品管圈定义护理品管圈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护理人员自发组织、自主管理的一种质量管理小组。

它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通过持续改进,达到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2.护理品管圈实施步骤护理品管圈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问题识别、目标设定、现状分析、制定对策、实施改进、效果评价和持续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3.护理品管圈的应用领域护理品管圈适用于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护理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领域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

三、护理品管圈在实践中的应用1.护理质量改进案例在某医院,护理部针对患者跌倒问题,组织开展了护理品管圈活动。

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包括地面湿滑、患者自身因素等。

针对这些问题,护理团队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地面清洁管理、完善患者安全评估制度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2.护理安全提升案例在另一家医院,护理部针对药物错误问题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

通过制定严格的查对制度、加强护士用药培训等措施,降低了药物错误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3.患者满意度提高案例在某家三级医院,护理部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

活动中,护理团队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优化服务流程,改善住院环境,最终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四、护理品管圈实施策略与挑战1.护理品管圈团队建设护理品管圈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3、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分析4、医院护理工作弊端及优化措施5、医院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思考全文总字数:18060 字篇一: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的效果。

方法2014年本院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评价各项目应用效果及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与本院2013年护理质控情况作比较。

结果应用品管圈后,2014年本院优质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明显优于2013年,2014年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13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均高于2013年(P<0.05)。

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本院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质量保证,卫生保健;质量控制护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织数人一圈的小组,为了解决问题,圈员团结合作,应用品管的各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

而将品管圈有效的用于护理质量的管理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加的主动性,带动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2014年品管圈活动在本院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护理安全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护理部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以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

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评价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统计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并与2013年本院护理质控结果进行比较。

1.2方法1.2.1组圈并确定圈名每个圈代表不同的质控组,每圈都由3~4名护士长和3~4名科室的质控护士组成,圈长由各质控组长担任(一般要求为护士长),护理部3名主任分别参加到不同的圈中。

圈名以各质控组名来命名,分别分为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护理安全和健康教育等。

1.2.2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每季度各圈开展1次全院性督查。

督查前各圈长召开圈员座谈会,对照质量检查标准结合上季度临床科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本季度的护理质量核查表。

各圈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全面的督查。

督查后由圈员汇报现阶段全院各科室在相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各质控组讨论确定问题、讨论,确定以“如何解决当下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分析原因,进行评估、培训、追踪、讨论,并制定整改措施与下一步的考核方法。

讨论解决的方法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1.2.3设定目标按照本院护理部2014年护理工作计划的目标进行工作,各圈每季度检查的结果与2013年同期督查结果进行比较。

要比2013年同期增长4%。

1.2.4拟定对策并实施⑴由各圈长通过OA或微信等方式通知各科室护士长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整改措施引起关注。

⑵各科室护士长利用护办会或晨交班会上传达护理部各质控组下达的本科室的整改重点问题。

⑶科室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⑷对于责任心不强、常常出现同一问题的科室,护理部主任及圈长可采取当面谈话。

必要时,科室护士长跟班培训、检查,采取适当奖惩措施。

1.2.5效果确认与评价统计2014年与2013年同期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及护理安全差错例数。

并动员全部圈员主动参与,按照PDCA循环程序,循环加以改进,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进。

1.3观察指标1.3.1各项目合格率统计分析品管圈组中全员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和健康教育合格例数以及护理安全差错发生例数及其占比。

1.3.2品管圈管理效果统计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知晓率、参与率、品管圈目标达标率以及临床成果应用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2.12014年与2013年各质控指标合格率分析比较情况2014年各项护理质控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2013年同期的,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13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2014年与2013年品管圈应用效果比较2014年品管圈应用效果显著优于2013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3.1品管圈与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

QCC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圈长和圈员的结合。

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按照护理质量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2]。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

对于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把握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确保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3]。

随着品管圈的逐渐广泛开展,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也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

3.2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达到符合性技术标准就是高质量,过分强调护理人员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对质量的影响”,这种传统质量管理已经逐渐被现代质量管理所替代[4]。

而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使护理质量管理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管理方面扩展。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更能尊重人性,激发护理潜能,增加科室及医院效益,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并持续改进[5]。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中,利用PDCA(计划、执行、确认、处理)循环,其中“计划”包括组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执行”指实施对策;“确认”指效果确认,“处理”包括效果评价与改进。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针对问题,常采用柏拉图分析,其原因及措施可选用鱼骨头和(或)冰山图体现,从而使得问题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品管圈的应用,使我院的护使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大大减少护理工作中遗漏和不足现象。

对于基础护理组的成效,是基础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合格率有90.0%提高到97.0%。

护理技术组,如穿刺技术、护患沟通技术等不断改善,其合格率由91.0%提高到96.0%。

护理文书组,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规范性和严谨性均得到提高,其合格率由90.0%上升到94.0%。

健康教育组,明显增加患者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等,合格率由89.0%提高到93.0%。

在研究中,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后,科室2014年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护理文书和健康教育等合格率明显高于2013年,其护理安全差显著下降,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显著上升,品管圈的目标达标率和临床成果应用率也得到提高,明显优于2013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是有效可行的,明显提高品管圈中各组项目合格率,有助于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也营造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也促进大家灵活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有效解决临床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护士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1]陈蜜蜂.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7(10):246.[2]曹敏,蒋莲萍,徐小燕,等.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0(18):4104-4105.[3]赵君,周洁贞.(品管圈)活动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5):72-73.[4]蔡学联,郑芝芬,唐晓英,等.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59-61.[5]陈淑珍,毛丽洁,郑秀云,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9A):42-44.本文字数:4017篇二: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摘要]医院护理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医疗意外,而这些意外都是缺少制度性护理管理导致的,则需要相应的护理制度管理。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是根据相关常规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知识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其有着事实依据和科学性,能避免一些常见的医疗意外,同时也提高了医学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就医院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提升医院护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效性医院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严格对待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管理的依据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还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实施措施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不断发展更新,增添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更优的护理效果,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多更高。

所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员情况下,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

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1.1抢救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1.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1.3分级护理制度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

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病情程度由轻到重,护理则会由简单到密切护理,而且对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人员、护理环境等都要求不同。

1.4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一般是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主要是避免出现操作的错误或者操作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查对病人所有护理过程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