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口之谜 高考历史材料题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含答案2023年1.(2023年北京)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

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戒奢从简C.崇文抑武D.严刑峻法【答案】C【解析】北宋统治者从宿将手中收回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地位等措施,反映出其崇文抑武的治国特点,C项正确;无为而治与“扩大科举规模”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统治者戒奢从简的做法,排除B项;严刑峻法与“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等不符,排除D 项。

故选C项。

2.(2023年北京)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

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①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门第观念日趋淡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更为松弛,体现了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①正确,宋代贱民基层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体现了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正确;宋代伴随着科举制的日益完善,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局面,体现了门第观念日趋淡化,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并没有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中国古代外戚和宦官专权较为明显的朝代是东汉晚期、唐代晚期和明代晚期,②错误,排除ABD项。

故选C项。

3.(2023年北京)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为行省制,D项正确;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是辽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是金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

”这说明唐宋时期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3.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出处论述《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元帝纪》“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

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后汉书》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C.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D.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4.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5.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高频考点(九)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解析版)

高频考点(九)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解析版)

高频考点(九)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高频考点一、单选题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

这一基层制度是()A.邻保制度B.保甲制度C.十家牌法D.里甲制度【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精确时空是宋朝(中国)。

据材料“《宋论》”可知,题干涉准时间是宋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保甲制度,B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排解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排解C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排解D项。

故选B项。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外形,以为定簿。

肯定以后,不得更貌。

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

”这种户籍管理方法是()A.黄籍登记B.白籍土断C.貌阅之法D.诸色户计【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延载元年(694)”、“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外形,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C项正确;黄籍登记是西晋,排解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排解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解D项。

故选C项。

二、新模专练一、单选题1.(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猜测)有学者指出,“社会把握是在政治把握的基础上,以社会关系体系的建构为中心的,再通过对社会诸种力气的利用、组合……将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体系纳入政治把握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政治把握体系的一部分或同构体”。

下列制度属于秦汉的“社会把握”的是()A.里甲制度B.乡约制度C.乡里制度D.刺史制度【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社会热点训练:隐性现实热点训练:3城市化进程与人口问题.doc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社会热点训练:隐性现实热点训练:3城市化进程与人口问题.doc

训练 3城市化进程与人口问题1. ( 广州 2019 调研测试, 26) 北宋都城开封处于开阔平原上,极易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而且这里经常发生洪水和河道淤塞的问题,北宋统治者曾数次想迁都但最终都未执行。

这是由于开封()A.毗邻洛阳利于理学传播B.地处平原便于城市规划C.临近运河便于南北沟通D.市坊分开利于商业发展答案 C可以解析材料据开封具有优越运河漕运条件,被称为“四达之会”,利用有力的漕运条件,沟通与长江流域及太湖等经济繁荣区域的联系,满足京师的巨大用度,也可以照顾北方及西北边防,故选 C 项。

2.( 德阳市2019 届一诊,9) 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

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

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答案 C解析题干“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可知工商业发展使得皇宫偏居一隅,故选 C 项;临安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政治功能,两者未分离,排除 A 项;宋朝时期皇权加强,排除 B 项;题干未提及坊与市,排除 D 项。

3. ( 呼和浩特市2019 届调研,15) 传统科举落第文士,大多做教书先生或回家种地。

到了明朝又多新的出路,比如可以给官员做师爷,给商人做参谋,甚至还可以去戏班子写戏。

据此可知明代 ()A.科举制度趋于衰落B.戏曲备受士人推崇C.城市经济发展繁荣D.社会等级秩序混乱答案 C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材料信息展示了科考落榜的知识分子的多种出路,说明社会职业多样化,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繁荣导致的结果,故选C项。

4.(2019 ·安庆市二模, 27) 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 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

”对此合理解释是()清代人均 GDP(1650—1840 年)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B.自然灾害的频发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D.人口爆炸式增长答案 D5. ( 惠州 2019 三调, 27) 下表为汉至清朝的户口、耕地的增减状况,从中可以推断出() 时间口数耕地数 ( 合市亩 ) 人均耕地 ( 合市亩 ) 东汉元始二年 (2 年) 0.59 亿 5.72 亿9.62嘉庆十七年 (1812 年 ) 3.62 亿7.92 亿 2.19总增减率 ( 汉为基数 ) + 507% + 38% - 77%年均增减率 ( 汉为基数 ) + 0.28% + 0.02% -0.04%A. 土地兼并严重B.小农经济没落C.人地矛盾突出D.商品经济发展答案 C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汉至清朝的户口增加迅速、耕地增加缓慢,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导致人地矛盾突出,故选 C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昆明摸底)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候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A.保护佃农利益B.增加政府收入C.维护地主特权D.规范租佃关系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只凭契照为之定夺”“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可得出主要是为了对租佃关系进行规范,故选D项。

材料信息反映的主要是规范租佃关系,并不是维护佃农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增加政府的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维护地主特权,故C项错误。

2.(2018·淄博摸底)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

该政策()A.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B.阻碍雇佣关系发展C.造成了中央集权强化D.导致北宋的贫弱解析:选A。

据题干及结合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宋太祖所指的“民”是豪强地主而非一般的自耕农,“藏富于民”就是北宋王朝奉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不断衰退,故选A项。

3.南宋时期,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南宋诏令在两淮地区“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普及农村租佃关系B.募民垦荒恢复农业C.防范金兵南下侵宋D.发展江淮商品经济解析:选B。

据题干中“南宋北伐战争后”“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可知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战后农民和农业需要休养生息,故选B项。

4.(2018·郴州模拟)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解析:选C。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商业发展而带动的,由于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古代市场份额是一定的,清朝时市镇经济的发展又分割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从事商业的人口也向市镇转移,因而大城市的人口比例下降,故选C项。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

”这里“重新建构”的本质是()A.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 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C. 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D. 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2.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政治成功往往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历史背景下,中国带有原始朴素色彩的“重柔者吉,重刚者灭”的辨证法应用于政治生活中,有时也表现出有效的作用。

以下主张符合“重柔者吉”的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C.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D.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3.先秦两汉时,围棋棋手按棋艺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魏晋南北朝参照当时官吏等级的划分,将棋手分作九个品级。

目前我国通用的围棋棋手业余八段位、专业九段位,则是从日本“段位制”发展起来的。

这表明()A. 政治制度的发展决定文化发展B.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C. 文化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包容性D. 围棋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纽带4.唐代后期,“远近异法,内外异制,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天下纷纷,遂相兼并”。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唐政府实行了()A. 租调制B. 均田制C. 租庸调制D. 两税法5.唐宋时期,交易场所的“市”与举办宗教、体育、临时性交易等活动的“场”逐渐结合趋同,作用与含义也逐渐融合。

这表明()A. 经济发展拓展了社会公共空间B. 政府已经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 市的发展侵占了场的活动空间D. 市、坊的空间与时间界限被打破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宋代以来社会治理示意图。

由此可见()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 基层治理体现了“家国一体”C. 宗法制仍沿袭使用D. 中央对基层的管理日益强化7.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曾说“到了全无草原和中华之界限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蒙古,整个欧亚大陆才基本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一时打开了远远超越陆地和海域界限的往来和交流。

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摘编自周星宇、罗杰威《浅论徽商对徽州传统聚落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徽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传统徽商兴起对当时徽州传统聚落的影响。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 1 是 2003 年济南出土的甲骨文(局部)。经过对已经发掘出的 8 片有文字的甲 片进行清洗缀合,7 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上面有 25 个清晰的甲骨文字。 方辉表示,这 25 个文字讲述了是否以及怎样对“母”进行祭祀。
A.民族文化差异逐步消失
B.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加强
C.民族关系得到极大缓和
D.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4.据研究,东汉时期能看出知识背景的公府属吏共 120 人,具体情况见表。这表明东
汉时期( )
类别 通经达传的懦吏 能吏和文法吏 通黄老与尚玄虚之史 任侠、好武吏
人数
106
7
7
6
比重
88.3%
5.8%
5.8%
正在向官僚政治转变,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D
【详解】根据“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
皆越王勾践之后也”“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等内容可得出,研究的内容都强调
少数民族与中原的民族是有关系的,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
5%
注:有些属吏不是单一的知识背景,故统计时重复计算。A.儒学之外的学说逐渐消失 试卷第 1页,共 7页
B.儒学的影响力增强
C.察举制的选官标准较客观
D.官僚队伍素质提升( )
5.东汉时期盛行乡阊评议,本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可以在荐举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曹
魏时期曹丕为重整官僚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中正官,而根据规定,中正官一般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析版)

专题04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母题来源】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母题题文】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

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

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答案】A【试题解析】题目围绕宋代官职“通判”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目的。

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除了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等措施外,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并在“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以此分散地方官员权力,与地方知州(府)共同管理地方,起到制衡知州(府),规范地方行政的目的,故A项正确。

B项不符合题意,地方州府的长官不全是武人,“防止武人干政”并不是通判的全部职责,属于以偏概全,也不符合逻辑,“干政”是指干预朝政,而北宋设置通判主要是防范地方势力的割据坐大,与干预朝政无关。

C项不符合逻辑和史实,通判和知州(府)由文官担任,且相互制约,不利于提高军事能力。

D项主体不一致,不符合题意,宋朝在府州设通判,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并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共同构成地方州府的行政班子,一起行使地方州府权力,通判权力也属于州府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削弱州府机构权力,故D项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宋朝地方行政,属于目的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文材料信息的能力。

【命题方向】本题考查宋代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

【得分要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㈠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宋初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8 史料实证必杀30题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8 史料实证必杀30题

必杀题型二素养专题复习专练08 史料实证30题1.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

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庆历中200 4 50∶1苏州绍兴二十六年2000 13 153∶1绍兴二十六年3400 62 56∶1福州淳熙十年15000 62 242∶1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宋朝参加赴试人数、分配名额以及录取比例呈增长趋势,说明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A项正确。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而是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排除B。

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而是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排除C。

材料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与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无关,排除D。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信息型题目,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地区、赴试人数、分配名额以及录取比例等信息,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对宋代至清代书院性质状况表解读正确的是A.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B.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相一致C.民办书院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D.官办书院数量与中央集权强化有关【答案】D【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官办书院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民办书院,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关,D正确;据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尤其是明王朝并不是少数民族王朝,A错误;据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无关,B错误;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民办书院数量在减少,C错误。

3.在明朝的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

新教材高考历史微专题第56练(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历史微专题第56练(含解析)

第56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2022·德州市模拟]汉唐时期国家编户仅仅是人口的一个部分。

在编户齐民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奴婢和依附民,统称为贱民。

宋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

这表明,宋朝(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D.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2.[2022·山东临沂二模]宋代户籍根据居民是否有不动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乡村客户“细人之田,居人之地”。

客户在某地定居满一年,即可编入当地户籍之中,甚至可以“置田以为主户”。

由此可知宋代( )A.户籍管理制度懈怠B.允许产权自由流动C.社会成员身份固定D.客户对主户有依附性3.[2022·聊城市模拟]贞观元年唐太宗下了一道诏书,规定寡妇丧期已满者,要及时改嫁,鳏夫也要及时婚配。

并且把诏令的实行结果作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下诏,将合法婚龄降低到男子15岁、女子13岁。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人口增长慢于预期B.社会福利体系初步建立C.社会供养能力不足D.妇女守节观念尚未产生4.[2022·日照市三模]据载:范文正公(仲淹)方贵显时,置常稔之田千亩,号为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材料表明这一救济模式( )A.以政府为主体B.开启宗族救助活动的先例C.体现平均平等D.带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5.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

这反映了(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起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6.在清代,各种善会善堂多是官倡民办,由各姓族绅集资,共同管理。

此外,还有许多共营水利、共营墟市码头、共营贸易等。

这反映了( )A.政府主导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B.政府对基层管理松弛C.民间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D.已经出现公有制雏形7.[2022·阜新市三模]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城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由城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2024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卷模拟二

2024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卷模拟二

【2024年一轮复习历史】(山东卷)第二模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直接控制范围在方圆200公里内。

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兴盛期,具其文化风格的陶酒器(孟、鬻、爵、觚)分布的情况。

据此可知在当时()A.大一统秩序已建立B.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D.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2.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

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

这()A.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B.保障了西汉政权的稳固C.体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想D.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3.《唐六典》记载,市令管理市场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管理市场物价。

三贾均市,就是由市场官员按商品质量优劣,每十天对物价进行调研、评估,确定三等价格作为市场的物价和官方买卖的物价依据。

这一做法意在()A .加强对商业活动限制B .保障政府财政收入C .杜绝商家的恶意竞争D .规范市场交易秩序4.北宋时期,宋真宗重用王钦若、丁谓等人,东封西祀,大营宫观。

在此背景下,位居宰相的王旦以“祖宗之法”为旗帜,对抗真宗等人越轨的政治行为。

由此可见,北宋的祖宗之法( )A .导致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 .有利于稳定政治格局C .为北宋的积贫积弱埋下隐患D .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5.如表为1873—1910年中国手工制品、半制品与机制品、半制品占比变化表(单位:万关两)。

由此可知晚清时期( )年份手工半制品机制半制品手工制成品机器制成品数值占比(%)数值 占比(%) 数值 占比(%) 数值占比(%) 1873 2597.5 38.4 _____ _______ 4049.0 59.9 118.1 1.7 1893 3312.3 33.6 11.7 0.1 6228.1 63.3 291.63.01903 3686.9 23.6 3151.0 20.2 7052.2 45.2 1714.8 10.1 1910 4988.9 21.84531.919.810777.647.12589.7 11.3C .手工较机器工业更有市场优势D .机器工业的先进性逐步彰显6.1920年8月,《劳动界》创刊号发文: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

高考历史 试卷讲义 板块7 第15单元 训练44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考历史 试卷讲义 板块7 第15单元 训练44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控制人口;汉朝实行“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承隋制;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办法。

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B.为抵御外族进攻提供足够的兵源C.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2.(2022·淄博模考)根据汉朝户籍制度的要求,每年八月都要进行户口调查,各地须“案户比民”,百姓无论老幼都得到县城集合,接受官吏的查验。

这一举措()A.旨在增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是政府掌握民力的重要途径D.配合了郡国并行制的实施3.(2022·菏泽模考)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

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

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B.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C.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D.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4.(2022·衡水质检)宋代户籍根据居民是否有不动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乡村客户“佃人之田,居人之地”。

客户在某地定居满一年,即可编入当地户籍之中,甚至可以“置田以为主户”。

由此可知宋代()A.户籍管理制度懈怠B.允许产权自由流动C.社会成员身份固定D.客户对主户有依附性5.宋代民间结社兴盛,最典型的表现是乡约的设立,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乡村成员推举的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

宋代的乡约()A.强化了宗法血缘制度B.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D.促进了理学正统地位确立6.宋代出现了一些由地方精英和政府共同倡导的公共组织,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宗族组织。

宗族组织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平民化组织,并向非封闭性的社会化组织发展,从事社会公益事业。

配套K12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6)李仕才一、选择题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土地兼并作为封建社会的毒瘤一直都存在,很多朝代采取抑制的措施,而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宋代对土地兼并放任不管。

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产生的现象,租户和佃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C选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D 选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师点睛】从唐两税法开始,到宋代完成的经济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这种变革有的学者将它归结为两个分离,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国家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离,而这两个分离在新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本上介绍了宋代实行的主要是租佃制,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导出这种制度的实质性内涵。

租佃制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兼并问题上的一种新型的选择,通过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2、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

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3、(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图》等图书。

2019人教高考历史二轮基础自练题(18)及解析

2019人教高考历史二轮基础自练题(18)及解析

2019人教高考历史二轮基础自练题(18)及解析【一】选择题1、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

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

这说明A.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B. 科举制日臻完善C. 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D. 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逐渐增多,表达出宋代官僚组成成分比较完备。

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不是经济重心问题,A错误;科举考试制度完备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并不是说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D错误。

2、〔2019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时空观念。

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

故答案为A项。

争霸战争并非只是在这一区域进行,争霸战争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排除B 项;这一区域的交通条件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这一区域城市规模如何扩大材料没有反映,难以得出推动商业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的商业发展【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此题考查影响商业贸易发展的因素,区域位置是重要因素之一。

此题的解答应当根据图示,从图示中陶、曹、鲁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推动这一地区商贸发展的原因。

3、〔2019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5〕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右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晴,其内容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说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表格信息,谜底的〝照相处〞说明受到了西方器物的影响,〝浜〞受到了西方军事的影响,〝商标〞受到了西方经济的影响,〝达尔文〞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立宪〞说明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影响,A最全面。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目标检测卷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

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据此可知,宋朝()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崇文抑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2.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B.崇文抑武C.和亲会盟D.闭关自守3.宋神宗曾评价与北宋并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由此判断宋神宗认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的原因是()A.宋朝守外虚内,军队作战能力较弱B.少数民族政权组成对抗宋朝的军事联盟C.少数民族政权历史悠久,自汉朝已存在D.这些政权走向了封建化,有别于传统游牧部落4.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契丹、鲜卑、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5.宋朝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7.南宋时期,“今杭城茶肆亦如之……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强化练5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选择题1.(2019江西高安中学高一期末,)商鞅在变法中推行“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

这一规定()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抑制了土地兼并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2.(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月考,)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按照“士、农、工、商”实行“四民分居”管理,并在春、夏、秋分别进行“书比”“月程”“大稽”的统计工作。

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等了解得相当清楚。

上述做法()A.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B.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基层的控制C.迟滞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D.瓦解了政治领域的等级秩序3.(2020山东高一第二次调研,)汉朝把商人编入“市籍”,在户籍上注明取得“市籍”后,才能获得在“市”内定居和营业的合法权利。

这一规定()A.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B.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C.拓展了“市”的空间D.扩充了中小商人的数量4.(2019广东广州高三12月调研,)汉朝《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时,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

政府鼓励田产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相关官吏若故意为难,则给予处罚。

这些规定意在()A.加强对官吏的管理B.抵制土地自由买卖C.禁止农民的迁徙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5.(2020广东惠州高三调研,)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各县将全县的户口、土地、租税等编为计薄,上报给郡国,郡国将所属各县上报的计薄加以汇编,正本留存,副本上报给朝廷;朝廷以此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

这一制度()A.限制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国家治理D.解决了王国问题6.(2019山东菏泽高三期中,)魏晋南北朝,被称为“部曲”“佃客”的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唐律疏议》中仍有关于“部曲”的专门条文;到宋朝,法律明文规定,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

历史宋代试题及答案高中

历史宋代试题及答案高中

历史宋代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宋代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主要解决了以下哪个问题?A. 土地兼并问题B. 官员选拔问题C. 农民起义问题D. 外族入侵问题答案:B2. 宋代的“三司”指的是哪三个机构?A. 户部、礼部、兵部B. 刑部、工部、吏部C. 度支、盐铁、户部D. 礼部、吏部、工部答案:C3. 以下哪位不是宋代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杜甫答案:D二、填空题4. 宋代的都城是______。

答案:汴京(开封)5. 宋代的“新法”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王安石三、简答题6. 简述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提高文官地位,减少武将权力;加强科举制度,选拔文官;限制武官的军事指挥权。

这一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但同时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相对薄弱,影响了国家的军事防御能力。

四、论述题7. 论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农业技术的进步,如水稻种植的推广和水利设施的完善;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特别是瓷器、丝织品等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兴起,如货币经济的普及和市场交易的活跃。

宋代经济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中国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历史特点和经济文化成就,增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人口之谜高考历史材料题
宋朝人口之谜:探寻历史变迁与演变
导语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和魅力的时期。

而宋朝的人口
数量,一直是历史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特别在高考历史材料题中,宋朝人口之谜更是备受关注。

那么,究竟宋朝人口之谜涉及到了怎样
的历史变迁和演变呢?
一、宋朝的人口变迁
1.1 太祖政权初期:北宋建立之初,人口数量
在宋朝初期,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黄河流域的频繁战乱,导致了
人口的大量流失。

宋朝建立之初的人口数量并不乐观。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人口数量约为几千万。

1.2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随着宋朝经济的逐步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手工业和
商业也蓬勃发展。

这种情况下,人口数量开始逐渐增加。

据统计,到了宋仁宗时期,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亿以上。

1.3 南宋时期的人口问题
到了南宋时期,人口数量再次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南宋时期的连年战乱,导致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失。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的人口数量仅为几千万至七千万之间。

二、宋朝人口之谜的解读
2.1 战争对人口的影响
宋朝历史上的战争,无疑是对人口数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北宋初期和南宋时期,多次战争使得大量人口丧生或迁徙,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大幅波动。

2.2 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影响
与战争相对应的是经济的发展。

宋朝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尤其是在北宋中后期,经济的繁荣直接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2.3 北宋与南宋的对比
北宋和南宋时期的人口数量差异,也直接反映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稳定程度和经济状况。

北宋时期的相对稳定和繁荣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南宋时期的动荡和战乱则使得人口数量骤减。

三、个人观点与总结
3.1 个人观点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宋朝人口之谜的背后,不仅涉及到战争、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更反映了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性。

对于高考历史材料题来说,要对宋朝人口之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需要将战争、经济、社会稳定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历史演变过程。

3.2 总结
宋朝人口之谜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课题。

从太祖政权初期到南宋时期,宋朝人口的变迁体现了战争、经济、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掌握宋朝人口之谜的历史脉络。

结语
历史的变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画卷。

宋朝人口之谜,正是其中的一
个重要篇章。

通过对宋朝人口之谜的探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
地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变迁,也能更好地领悟历史赋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宋朝的人口变迁与历史演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变化和
发展。

其中,战争、经济因素、社会稳定等都对宋朝人口数量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历史学家和研究者来说,深入挖掘宋朝人口之谜,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在宋朝建立之初,由于战乱频发、黄河流域战争频繁,导致人口大量
流失。

而经济的发展,则带动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这一过程,反映了
当时社会稳定与动荡交替变化的情况。

特别是北宋与南宋时期的对比,更是清晰地展现了经济繁荣与动荡战乱对人口数量产生的影响。

在深入探究宋朝人口之谜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审视当时的户口制度、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农业生产、商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等。

通过
将这些方面纳入考量,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宋朝人口变迁背后的原
因和影响。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深入挖掘宋朝人口之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也能够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面临着人口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而通过对宋朝人口之谜的探究,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些启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宋朝人口之谜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课题,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更是对我们理解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通过深入挖掘和探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能够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和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