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

合集下载

词的引申方式

词的引申方式

词的引申方式
词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连锁式(链条型)引申:这是词义的线性引申,由甲义引申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出丙义,然后由丙义引申出丁义,引申的过程一环套一环,就像一条或长或短的链条。

2. 放射式(网络型)引申:以某一词义为中心,沿着不同的方向引申出多种意义。

3. 综合式引申:辐射式引申和链条式引申交叉的综合式引申。

此外,词义的假借也是引申的一种方式,分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两种情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同义词的辨析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同义词的辨析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 王焕玲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关于词的本义
二、关于词的引申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四、词义引申的类型
一、关于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是指词的 本来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 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 义。
(一)掌握词的本义
1、使纷繁复杂的词义变得有头绪
2、使解释的词义准确有序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所指内容不尽相同
例:肤、皮 “肤”和“皮”是一对同义词,但所指称的对象时不同的。在先秦时代, “肤”指人皮,“皮”指兽皮,区别是很严格的。
2、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例:饥、饿 “饥”指一般的饥饿,指吃不饱,肚子空虚,含义轻。“饿”在上古 是指根
本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含义重。
3、所指范围不尽相同
4、临近引申
也称关联引申。这种引申是指原词义所指称的事物和所要 表达的新事物相临近、相关联,人们通过联想推衍,由原词义 自然地引申出新义。
例:领:本义是脖子。《说文》:“领,项也。”《左转· 昭公七年》:“引 领北 望。”是说共王伸长脖子北望。由于脖子与所穿上衣的衣服邻近, 于是引申出衣领的新义。
1、要借鉴前人的辨析成果
例:《尔雅》:“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 石 谓之磨。”又“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这里区分了“镂、
刻、
切、磋、琢、磨”和“澜、沦、径”等两组同义词。
2、要区分词义的时代性
例:“局”和“住”,早起不是同义词,“局”指定居,而“住”指暂住, 没有“定居”的 意思,“定居”义较晚才出现。
1、放射型
这是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次上的向不同方 向的直接引申。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优选稿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优选稿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一)连锁式引申: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

(《墨子·经说》)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

(《战国策·秦策》)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

(《左传·襄公三年》)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论语·宪问》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孟子·公孙丑》)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

(白居易《红线毯》)“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2、防:《说文》:“防,堤(堤)也。

”①以防止水。

(《周礼·地官·稻人》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④义礼义防民。

(盐铁论·本议)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后汉书·桓谭传》)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

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

(左思《吴都赋》)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周易·说卦》)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

(杜甫《建都十二郎》)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

詞義引申義,由引伸義再遞 相引申下去的引申方式。 題:《說文· 頁部》:“題,額也,從‘頁’,‘是’ 聲。”本義是額頭。如《楚辭· 招魂》:“鵰題黑 齒。”引申為物體的前耑。如《孟子· 盡心下》: “堂高數仞,榱(cuī)題數尺。”又引申為題目。 如《宋史· 晏殊傳》:“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 題。”故“題”的義項引申關繫如下: 額頭 前 耑 題目 習:《說文· 習部》:“習,數飛也。”本義是鳥反 覆練習飛翔。如《禮記· 月令》:“鷹乃學習。” 引申為複習、練習。又引申為熟悉、通曉。《戰國 策· 馮諼客孟嘗君》:“誰習會計,能為文收責於 辪者乎?”又引申為習慣。如王安石《達司馬諫議
詞義引申 規律
詞義引申規律:引申就其個別階段來說, 是由一個義項延伸發展出另一個與之有關的 新義項。引申規律指的是甲乙兩個義項彼此 相關或甲乙兩個同源詞之間意義相通的規律。 引申規律主要有:
(一)時空的引申:表示時間、頻率、速度的 意義,常常與表示空間、密度的意義相關。 如“間”的本義為“縫隙”,特點是空間距 離狹小,引申為 “時間短”,如“有間”。 “朝”既有“朝廷”義,又有“早晨”義。 “緩”由時間長、緩慢義,引申為“地域寬 緩”。“時”表時間,而它的派生詞“塒、 蒔”都能表示空間義。
(四)施受的引申:古漢語施受同詞的現 象非常普遍,很多動詞兼有施、受二義。 如“享”既是“享獻”,又是“享受”。 如《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 康居、西 域 ,重譯納貢,稽首來享。” 颜师古 注:“享,獻也,獻其國珍也。”“乞” 既是“施予”,又是“求告別人給予”, 如《汉书· 朱买臣传》:“妻自經死, 買 臣乞其夫錢,令葬。” 《左传· 定公二 年》:“ 邾莊公與夷射姑 飲酒,私出。 閽乞肉焉,奪之杖以敲之。”
“朝”的各義項之引申关系

翻译方法:词义的引申

翻译方法:词义的引申
42) 他每天要处理许多棘手的问题。
He has many hot potatoes to handle every day. 43) 他新雇来的女佣人懒的出奇,饭量倒是很大,真是一
个无用而又累赘的东西。
His newly employed woman servant was extremely lazy 11
10) do evil things openly 毫不隐讳地干坏事——明火执仗 11) very anxious to return home 回家 心切——归心似箭 12) accelerate the speed; speed up 快 上 加快——快马加鞭 13) have not cut off relations completely 没有彻底断绝关系——藕
5) I’ll break my neck to get this done by Friday, but I can’t promise for sure.
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星期五以前完成此事,但我不能说定。
6) By this means she cast in a bone between the wife and the husband.
3) He is a rolling stone. I don’t think he can go far.
他是个见异思迁的人,我想他不会有多大出息。
4) I must bare my heart to someone, or I shall go mad!
我一定要向人讲真心话,否则我会发疯的。
2
2. 词义的引申——词义抽象化
11)保密 12)被某人操纵 13)表露感情 14)吃的极少
15) jump out of one’s skin 16) walk on air 17) mend one’s fence 18) poke one’s nose into sth.

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的方式

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的方式

北,最初是指太阳升起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昼夜交替的过程。

在我国古代,北被视为阴阳五行中的“水”,而南则代表了“火”。

这种对北的象征意义的认识,随着我国人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演变。

在古代社会,我国人对北方的认识是构建在太阳运行轨迹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种认识下,北方代表了寒冷、阴湿以及风沙。

而南方则代表了炎热、阳光和湿润。

北方不仅代表了地理上的概念,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的方式:1. 本义引申义1.1 北的本义在古代我国,北最初是指太阳升起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昼夜交替的过程。

北的本义是指向地理方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北的含义逐渐发生转变。

1.2 北的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的含义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方位,而是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

在我国文化中,北方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还承载了诸多文化符号和意义。

北方含有着坚毅、坚守等正面的意义。

2. 词义引申的方式2.1 字词听析法在词义引申的方式中,字词听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通过深入挖掘词语的本义,分析其中蕴含的信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本义,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词义引申的脉络。

2.2 形声转注法形声转注法是指通过形与声的相互转换,推测和形成某些文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形声转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词义的宽泛和深入。

总结回顾: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的方式,不仅是对北方含义变迁的深刻剖析,更是对中华文化内涵的探寻和挖掘。

通过分析北的本义和引申义,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北方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还能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虽然生活在极富现代感的环境中,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仍然至关重要。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北的本义和引申义,我个人认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

通过对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的方式的深入探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绵延不绝的中华优秀文化。

《古代汉语》练习题1

《古代汉语》练习题1

古代汉语(2)练习题练习题一一、论述题1、词义引申的途径有哪些? 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1)、延展引申: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

如:临,从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2)、比喻引申:是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斗,由古时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舀酒的勺子),引申出北斗星,只因两者形状相似。

(3)条件引申: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刊,本是砍,所以可以说“刊木”,而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4)、活用引申:是指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而固化出新义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

如“衣”常作动词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为经常活用而产生新义,并为人们所公认的。

2、写出五言律诗的首句不入韵的两种格律形式。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分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词义扩大。

如:河,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不包括一般的河流,后来河扩展为北方河流的总称现代,不论南方水系还是北方水系,都可以称河了。

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

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

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一直以来,词义引申(word-sense extension)是语言学家和语言学研究者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词义引申是指将单词的原始含义拓展到新的语境下,从而实现正确的非原义语用。

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包括定义式引申(definition-style extension)和例句式引申(example-style extension)。

定义式引申是一种最基本的词义引申方式,通过为一个单词赋予新的语义来实现。

例如,把“苹果”这个单词的含义由一种水果扩展到苹果电脑,实现了定义式引申。

定义式引申通常会依据社会文化背景,实现基于原有词义的扩展,或者给一个已有的抽象概念增添新的具体内容,以便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尽可能清晰地表达意思。

例句式引申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词义引申方式,它被定义为命题的词义,指的是两个单词的相似字面意义可能会拓展到新的意义。

例如,将“彩虹”和“太阳”这两个单词关联在一起,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词义,所以可以把它们引入比喻语(metaphor),来表达新的概念或者话语。

例句式引申不仅可以拓展词义,而且也可以丰富语境范围,为话语提供更多的含义。

例句式引申可以实现从一种抽象概念到另一种抽象概念的跨度,以便表达出更为深刻的含义,比如把“爱”的含义从心灵的状态转换到现实行为的范畴,来表达更具体的含义。

此外,例句式引申也可以用来进行反向引申(converse extension),即将原有词义拓展到跨越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的不同方面来表达更多的含义。

比如,把“黑”这一词义拓展到“自由”的概念,就可以使用一种新的表述方式来表达“黑色的自由”这一概念。

总之,词义引申是一种十分强大的语言方式,可以用来实现非原义语用,从而更加充分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和思想。

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即定义式引申和例句式引申,各具特色,包括加强话语含义,增添新概念,用于反向引申等,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为语言文字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性。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一)什么是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是指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纲:⏹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尚书·盘庚》⏹为政贵当举纲。

――《北史·源贺传》⏹近习用事,渐乱国纲。

――《晋书五行志下》⏹①提网的总绳。

⏹②事物的关键部分,事理的要领。

⏹③国家的法纪。

⏹【鄙】⏹①命司徒,循行县鄙。

——《吕氏春秋》。

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②四鄙之萌人。

(《墨子》)⏹③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庄子》)⏹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⑤我皆有禮,夫犹鄙我。

(《左传》)【鄙】:本义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边邑-质朴、厚道;浅陋、庸俗-鄙夷、看不起;(二)探求本义的方法⏹掌握词的本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汉字的结构和寻找古书用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 1. 据形求义⏹汉字的结构方式和表义特点决定了从汉字的形体分析可以探讨词的本义。

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是从分析字形入手来探求本义的。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就是一部通过字形分析来阐释本义的专书。

⏹清儒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许书之要,在明文字之本义而已。

”⏹ 2. 考核文献⏹即看某个词在古代书籍中的用法和一些资料对这个词的解释。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

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豆——《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即古代用来盛放肉食的器皿。

⏹“豆”是个象形字,其外形像一只高脚盘盂。

⏹《国语·吴语》:“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

”韦昭注:“豆,肉器。

”⏹《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毛亨传:“木曰豆,瓦曰登。

豆,荐葅醢也。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2.考究语音
例1: 策 从竹、朿(cì )声 。 朿,“刺”的本字(初文),木刺。 策,竹刺,竹条。《说文》:“策,马棰 也。” 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于内。”
例2: 牯
从牛、古声。 羖,公羊 。 豭(jiā;叚,古音“古”),公猪。 麚(jiā),公鹿。 牯——公牛。 《正字通· 牛部》:“牯,俗呼牡牛曰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生、发展、发动、发现、打发
注意: (1)词的本义并非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 (2)词的本义也不一定是常用义。 例1: 字——生孩子 《说文》:“字,乳也。” 《广雅· 释诂》:“字,生也。” 文字、名字
例2: 而——腮边胡子 连词(假借)
(二)词的引申义
1.定义: 从词的本义出发而延伸发展出来的意义。 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 发展。 引申义造成一词多义的现象。
③担子。 《礼记· 王制》:“轻任并,重任分, 班白不提挈(qiè)。” ④责任、任务。 《孟子· 告子下》:“故天将 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委任、任用。 《韩非子· 外储说上》:“举 贤而任之。” ⑥听凭。苏轼《定风波》词:“一蓑烟雨任平 生。”
(三)考察词的本义的方法
1.分析字形 例1: 州 甲骨文作 、 ,像水中小岛之形。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本义——水中的陆地 例2: 斤 甲骨文作 、 ,像斧子。本义— —砍伐树木的工具。 《孟子· 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2)颜色 素: 本义——未染色的丝织品。《孟子· 滕文公 上》:“冠素。” 白色。《诗经· 召南· 羔羊》:“羔羊之皮, 素丝五紽(tuó)。” 白、空。《诗经· 魏风· 伐檀》:“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 朴素。《淮南子· 本经》:“其心愉而不伪, 其事素而不饰。”

词义的引申例句

词义的引申例句

词义的引申例句一词义引申的方式(一)连锁式引申:以本义或某引申义为起点,连续向同一个方向引申出新的意义。

朝:zhāo,会意字。

上、下为“莽”(草丛),中间为“日、月”。

表明太阳已从草丛中升起,月亮还未落下,即早晨。

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早晨)(范仲淹《岳阳楼记》)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朝见)(归有光《项脊轩志》)③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④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朝代)(李密《陈情表》)[本义]①早晨–[引申义] cháo②(时间到行为)朝见 - ③(行为到处所)朝廷 - ④(具体到抽象)朝代(二)辐射式引申:以本义或某引申义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引申出新的意义。

拔:形声字。

形旁“扌”,声旁“犮”(bá)。

《说文解字》:拔,擢也。

即拔出来。

①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拔出)《史记·鸿门宴》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提拔)(诸葛亮《出师表》)③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攻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动摇)(苏轼《晁错论》)(三)连锁式兼辐射式引申连锁式引申所举例“朝”,还有引申义“对着、向着”,由“朝见”引申而来。

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

(对着)(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辐射式引申所举例“拔”,还有引申义“突然、迅捷”,由“突出、超出”引申而来。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里云间翔。

(迅捷)(柳宗元《笼鹰词》)拔:①拔出、拔起 - ③突出、超出 - ⑥突然、迅捷——连锁式引申二分析词的引申义示例1.亡,会意字。

古时写作亾,由“人”“乚”(yǐn,隐蔽)两部分构成。

会意为逃亡。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逃亡)(《史记·陈涉世家》)②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出外)(《论语·阳货》)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较早,因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又如:
“访”
• 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 • 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 利用字形分析本义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①字形的变化
• 汉字的字形在不断的变化着,从甲骨文、金文、大 篆、小篆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那么,根据变化了的汉字的形体分析出来的 本义可能就是错误的。
基。”
• 由本义直接派生出两个引申义:
① 根本,基础。这个含义比较抽象,如:《诗经
·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毛亨传:“基,本也。”
② 开始,起头。《国语·晋语九》:“基于其身
,以克复其所。”韦昭注:“基,始也,始更修之 于身,以能复其光。”
又如:

• 本义:人步行的小路
• 《说文》:“基,墙始也。从彳,巠声。” • 段玉裁注:“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步行之道,谓异于车行
• ④ 登上君主的位。《郑伯克段于鄢》:“及庄公 即位。”
• ⑤ 在酒席桌上。如“即席赋诗”。
• ⑥ 就席。《仪礼·士冠礼》:“右还即席坐。”
• ⑦ 就在当前的时间。《鸿门宴》:“项羽即日因 留沛公与饮。”
• ⑧ 副词,就。《战国策·楚策》:“(苏秦)即 阴与燕王谋。”
• 经过分析归纳,上述义项的层次关系确定如下:
大路。” • 《史记·高祖本纪》:“前有大蛇当径。”
• 由本义直接派生出以下几个引申义:
① 泛指道路。《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王逸注:“径,路也。”
② 迹,踪迹。小路上布满人行之迹,故引申出此义。《 广雅》:“径,迹也。”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 词意引申翻译法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 词意引申翻译法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词意引申翻译法引言词义引申是指词语从原本的字面意义向更广泛、更抽象的意义演变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和转达词义引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词意引申翻译法,并探讨它的三种应用方法。

词意引申翻译法概述词意引申翻译法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词义引申的方法。

它通过将词组或短语的含义与目标语言中能够准确表达相似含义的词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转达作者原意的目的。

方法一:类比引申类比引申是一种将目标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或短语与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进行对应的方法。

通过寻找目标语言与源语言在意义上相似或有相似表达的词汇,可以更准确地转达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

例如,当源语言中的词语存在一种形象化的引申含义时,可以通过寻找目标语言中能够传达相似意义的词汇来进行翻译。

这样可以保持原意的连贯性,同时使读者更易理解。

方法二:注释引申注释引申是一种在翻译中通过添加注释或解释的方法来解释词义引申。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义引申的情况下。

通过在译文中加入对词义引申的解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原意。

同时,这也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差异和背景。

方法三:拓展引申拓展引申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扩展译文的范围来引入词义引申的方法。

通过在译文中引入更广泛、更抽象的意义,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并反映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无法直接对应到目标语言的情况。

通过拓展译文的范围,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原文中的意思,并与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产生共鸣。

结论词义引申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文化背景。

词意引申翻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通过类比引申、注释引申和拓展引申三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转达作者的原意。

在实际应用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引申方法。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注重词语选择和解释的准确性,以及对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的理解。

英汉翻译中的词义引申

英汉翻译中的词义引申

英汉翻译中的词义引申摘要】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各有各的特征,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为了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我们应该对在译语中所选择的词语进行仔细斟酌和揣摩。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英汉翻译中常用的几种词义引申法:逻辑引申、语用引申、修辞性引申和概念范围的调整。

【关键词】词义逻辑引申语用引申修辞性引申概念范围的调整【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39-03【Abstract】There exists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vocabulary and Chinese vocabulary. As a result, we should take the selected words for translation into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be loyal to the original and really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lant between two cultures.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common methods of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through the actual examples:logical extension, pragmatic extension, rhetorical extension and adjustment of conpect scale.【Key words】Word meaning Logical extension Pragmatic extension Rhetorical extension Adjustment of conpect scale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有以下三种引申方式:比喻引申、借代引申、象征引申。

还有一些引申义,并不都是一次从本义中同时产生出来的,而是像人类的繁衍一样,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绵延不断。

例如“道”字,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众多的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

本义是指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它往往与字形有一定的关系:如“シ”旁的字都与水有关;“彳”、“辶”旁的字与行走有关;“木”旁的字与树木有关;
“扌”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等等。

以本义为出发点,又会衍生出许多引申义。

由于引申义都是由本义发展衍生而来的,所以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总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如“铁”,本义指钢铁,根据它的特点,可以引申为坚强的意思,如“铁的意志”;又可以引申为坚定不移的意思,如“铁的纪律”等。

翻译3.2:词义的引申

翻译3.2:词义的引申
2. 词义的引申
英译汉时,有时某些词并不能完全按照词典
2 词 义 的 引 申
的基本含义翻译,如生搬硬套或逐词死译,会使 译文生硬,令人费解,甚至可能造成误解。这时 应当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基本含义 出发,进一步加以适当的引申,选择比较适当的 汉语词语来表达,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异给翻 译带来的损失,使译文与原文有同样的效果。
5
2. 词义的引申——词义抽象化 38)那位小伙子真是喝了大胆汤。 That young man has great courage, indeed! 39)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你去插一脚干嘛? That’s a business of their ow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Why should you get involved in it? 40)这消息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I was extremely terrified by that news. 41)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会出现这么多拦路虎。 He had never expected that so many obstacles would stand in his way. 42)这些问题盘根错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These problems are too complicated to be explained clearly in a few words. 43)我们一直往前走吧!不要三心二意。 Let’s go straight ahead. Don’t be wavering.
7
2. 词义的引申——词义具体化 10) do evil things openly 毫不隐讳地干坏事——明火执仗 11) very anxious to return home 回家 心切——归心似箭 12) accelerate the speed; speed up 快 上 加快——快马加鞭 13) have not cut off relations completely 没有彻底断绝关系——藕 断丝连 14) family 家庭——家庭成员 15) I looked up to find that another poor soul had met the same fate as I had. (Unit 4, Book I) 我抬 头看见一个可怜的家伙遭遇了和我原先一样的命运。 16) Perhaps three days was long enough for the campus population to have forgotten me. (Unit 4, Book I) 兴许三天时间已经足以让校园里的人把我忘在脑后。 17) The corrections were marked in red. 修改的地方都用红笔标出。 18) Be honest about yourself, and you won’t go wrong. (Unit 3, Book I) 对自己的情况要照实说,这样准没错。

词义引申的两种主要方式

词义引申的两种主要方式

词义引申的两种主要方式
一、比喻扩展
比喻扩展就是利用词语本身的意象,以及它指的东西的特点,将它比
作和其它事物的微妙而有意义的关系,以便让文字和观念更加生动地
联系起来。

以抽象意义上的象形喻意比喻同一概念,把一个具体化比
喻指代另一个抽象的意义。

二、关联转义
关联转义就是将某一物体或事件的特定属性转义为另外的更加抽象的
含义。

这种方式的比喻主要涉及到一种物体与另一种、或是多种物体
的关联,而从而将它们之间的关联转化为有意义的价值转移,为文字
表达更贴切、更具有艺术感,以及更加生动地表达出一种特定的意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例如:行 像十字路口之行 ( háng ),本义是道路。(《诗经 . 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小 路)。
益 本义是水漫出来。(《吕氏
春秋.察今>》:雍水暴益。
3 字 本义是生孩子。(〈论衡〉): 妇人疏字者子活。
需要指出的是:
一,词的本义并非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这 是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产生之前。汉语 历史悠久,至今至少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而记录汉语的汉字仅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汉 字产生之前.一个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很 难确切地考察清楚。我们现在所谈的只是有 语言文字材料能证明的词的本义。 二,词的本义也不一定是常用义,同现代汉 语所说的基本意义有区别,特别是那些以假 借方式造成的词更是如此。(例如)
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上入执宫功” (《诗经· 七月》);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 绩和功效义,如“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信 之”(《孟子· 公孙丑上》);从成绩大小、 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如“管 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平”(《孟子· 公孙丑上 》);再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劳苦 而功如此”(《史记· 项羽本纪》)。功的这 些引申义是一个接一个引申出来的。 ①工作,事情——②成绩,功效——③成就, 事业——④功劳,功勋
注意:“基础义” 与“本义”的区 别。
基础义是相对于引申义而言的。大多数情况下,由本义可引申出 多个义项,所以可以称本义为基础义(等同)。但由于词义的发展, 有些词的某些义项用得较普遍,比本义的使用频率要高,成为常用义,
而本义却很少用,而且由这个常用义引申出了很多其它义项,这时本
义就不等同于基础义了。 发:《说文》:“射发也”本义是射出箭。如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 尽心上》) “齐军万驽刘发”(《史记 · 孙吴列传》),这两个

Lecture 8翻译技巧(词义的延伸)

Lecture 8翻译技巧(词义的延伸)


Lecture 8
Translation Skills



I. Transaltion Skills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s (词语意义的延伸)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有些词在词 典里找不到适当的意思,如果生搬硬套或硬 按词典给出的意思翻译的话,译文就会显得 晦涩生硬,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甚至会造 成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用引申词义的 方法。 词义引申就是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 词或词组的根本含义出发加以引申,选择恰 当的汉语词语来表达。 词义引申常用的两种方法:词义的抽象化引 申以及词义的具体化引申。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2. concrete translation (1)All the class are moved by the story. 全班学生 (2)His translations are very popular. 翻译作品 (3)John’s lightheartedness, however, did not last long. 然而,约翰那种轻松愉快的心境没有持续多久。 (4)There had been too much violence in that region . 那个地区发生了许多暴力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
### 一、实义
词义引申指语言用法,是指某一词原义扩展到更多深层次的含义,也叫隐喻。

从词语本身的解释来看,它有一个“实义学习”的过程,特别是涉及到较难的概念。

即使是对常见概念的描述,也可以有多种理解,从不同视角考虑,新的含义就会被引申出来。

比如说“学习”这个词,根据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它可以在很多概念下被引申出来,从实际意义上看,它可以指正是知识的获取、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可以指的是记忆的形成和再次访问的过程;还有从社会学的角度,它指的是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内化和接受的过程,以及胎死腹中的情感体验和工作技能的获得等等。

把一个单纯的概念拓展开来,词义可以引申出多种可能性。

### 二、比喻
除了实义学习之外,词义引申还有比喻形式。

对相关物体和现象之间构造比喻,以此向读者描述事物的特征和不同之处,将复杂之事比喻为人们容易理解的形象,用图画和比喻类比阐述概念,这些常见的语焉不详符号显示出一种赋值的过程,能更为有效的影响观众的语境感受。

比如“宽容”一词,它最后可以被比喻为深海里的大海龟,说明一个人要多宽容,就像海龟一样承受着冲击波的冲击,让心境更易容,宽容就是一种拥有心灵宽阔的条件。

又比如“努力”),可以比喻走路时碰到的坎坷,诠释出通过艰辛奋斗,才能把梦想终究实现,活出精彩人生的主旨思想来。

从上面例子能看出,实义学习和比喻形式是词义引申的两种机制,两者都可以让浅显的概念显得更加深刻、丰富,从而让读者构成一种心理关联,能更好的把握关键概念,并具体了解这个概念所代表的语义,它是一种帮助我们掌握更复杂语义词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世界,增强阅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