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理论物理学》教案(苏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选修《物理与艺术》完整版

选修《物理与艺术》完整版

网络资源公选课《物理与艺术》指导教师:物理教研室杨晓红一、课程简介:“物理与艺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

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

这门课取得优秀教学实践效果和师生广泛赞誉的课程。

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1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开课目录、作业、期末复习题(注:本课程共15讲,我们选择10讲作为教学内容)第1讲:硬币的两面——引言(网上视频的第1讲)作业题:艺术与物理共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艺术表现手段是图像和隐喻(想象力与审美力)物理表现手段是数字和方程(数学关系和实验特征)传统上说,艺术抒发情感;物理追求理性,所以,他们在表面上是对立的。

但是,两者均面对同一个自然,均是人类尝试认知真理的手段。

复习题:在《时间简史》中霍金总结的三个科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宇宙是怎样起源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人类的未来会怎样?第2讲:物理与艺术发展简史(网上视频的第2讲)作业题:伽利略为什么被誉为科学之父、物理之父?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

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

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

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

复习题:艺术发展史的五个阶段是什么?.1、理性无条件地受本能支配的时代2、理性的本能变成外在的强制的权威时代3、解放的时代4、理性科学的时代:在这时代里人们认识到真理是最高的东西,对真理有了最高的爱好。

高二物理选修教案5篇

高二物理选修教案5篇

高二物理选修教案5篇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二物理选修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二物理选修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的内容为“动量和动量定理”,本节分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为第一课时。

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继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所以“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

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

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动量概念,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加强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的变化和冲量的定义;2.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和表达式,理解其矢量性;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动量定理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__。

2.通过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体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动量的变化、冲量、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矢量性教学难点: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针对动量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问: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五、教学策略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美和理论物理学-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美和理论物理学-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美与理论物理学-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前言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我们解释了自然界的许多现象。

但是,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

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其物理学知识水平。

今天我们将会介绍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与理论物理学的关系,提高其对物理学的兴趣。

美与理论物理学的关系美学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美与物理学最先见于欧拉的“简单优美的方程最有可能揭示出自然界的规律”。

也就是说,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美妙的规律和方程式。

因此,物理学的发展不仅在于理论的发展,也在于探索这种美妙的规律。

美学研究的是人类对于外部世界中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的心理机制,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规律。

理论物理学是物理学中最深奥、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分支,在理论物理学中,美学与理论的关系会更为紧密。

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是一种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教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受欢迎,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阅读教案的优势•突破传统的教学枯燥乏味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教案的内容在阅读教案中,通常会涵盖如下的几个方面: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理解、思考、解答问题,练习和作业,反思与总结、及评价等。

不同的教案内容可能会不同,但总体来说,教案的内容比较全面,能够覆盖学生的各个学习方面。

阅读教案的价值阅读教案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具体地理解物理概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教案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要求。

高中物理选修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教案
五、教案内容:第四章 波和波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介绍波的概念和波动现象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波动性的理解。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波的计算方法和波动规律。
六、教案内容:第五章 光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讲解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的波动性的理解。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讲解摩擦力、重力和弹力的概念和计算,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使学生掌握这些力的计算方法。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第二章 运动和动力学
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运动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运用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掌握运动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讲解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的能量,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场能量的转化。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案内容:第七章 现代物理简介
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教学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教师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讲解物理选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3) 分析物理选修课程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选修课程对于个人发展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期望。
二、教案内容:第一章 力学基础
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力学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教选修3教案苏教3(美教案)

苏教选修3教案苏教3(美教案)

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复习:..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配位键的概念:在共价键中,就是孤电子对.,假设电子对是由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

成键条件:一方有另一方有。

.写出以下微粒的结构式]的结构简式为: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中的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提供空轨道〕,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形成的,这类“电子对给予—接受的键〞被称为配位键。

]中和?是怎样结合的?一、配合物:、定义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形成条件()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

()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

、配合物的组成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时,配离子经常与带有相反电荷的其他离子结合成盐,这类盐称为配盐。

配盐的组成可以划分为内界和外界。

配离子属于内界,配离子以外的其他离子属于外界。

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内界:一般加[]表示。

〔〕中心原子(或离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也称形成体。

常见的有:①过渡元素阳离子或原子,如、、、②少数主族元素阳离子,如③一些非金属元素,如、、、、〔〕配位体——指配合物中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配位原子——指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联结的配位体中的原子,它含有孤电子对〕常见的有:阴离子,如〔卤素离子〕、、、中性分子,如、、、〔〕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连的配位原子个数。

一般为、、、,最常见为、常见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价金属离子价金属离子价金属离子〔〕外界:除内界以外的局部〔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构成外界〕。

有的配合物只有内界,没有外界,()中、为零价()[()][][()][]配合物内界外界中心原子(离子)配位体配位数[()][()][]()[()]注:〔〕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配合物整体〔包括内界和外界〕应显电中性。

高中化学 2.4 镁和铝的冶炼教案2 苏教版选修2-苏教版高中选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2.4 镁和铝的冶炼教案2 苏教版选修2-苏教版高中选修2化学教案

镁和铝的冶炼【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3.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4.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5.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

【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铝箔、氧气、粗铁丝、火柴、NaOH溶液、CO2、镁带、氯酸钾、氧化铁、铝粉、滤纸、蒸发皿、砂纸、带铁圈的铁架台、0.5 mol·L-1Al2(SO4)3、氨水、2mol·L-1盐酸、氧化铝、沙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1.运用周期律知识讨论推断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2.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归纳镁、铝的化学性质。

3.运用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讨论氢氧化铝的两性。

4.对于氢氧化铝的教学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言]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其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

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金属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金属,因此,我们了解金属的重要性质是很必要的。

[师]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金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板书]1.冶金工业的分类方法黑色金属:铁、铬、锰(注意:实际上,铁、铬、锰均为银白色金属)有色金属:除上述三种以外的其他金属,如常见的铝、镁等。

2.根据金属密度的大小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的金属。

如铝、钾、镁、钠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 g·cm-3的金属。

如铁、铜、银、汞等。

3.根据地壳中的含量常见金属:如铁、铜、锡、镁、铝等。

稀有金属:如钽、锆、铌等。

[师][展示几种金属样品]同学们,我这儿有几种金属样品,请仔细观察,大家通过讨论得出金属的通性。

[生]物理性质1.常温时,除了汞为液体外,其他金属都是固体。

美与物理学 【杨振宁】

美与物理学 【杨振宁】

美与物理学【杨振宁】十九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两个贡献,一个是电磁学,一个是统计力学。

统计力学最主要的创建人是三个,一个是麦克斯韦,一个是波尔斯曼,一个叫做吉布斯。

其中波尔斯曼写过很多通俗的文章,我今天就从他的一段话来跟大家开始谈谈,他说一个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认出来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的音乐。

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辨认出来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者基尔霍夫的工作。

他的这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为了解释这段话,我曾经跟几个朋友讲这样几句,我说大家知道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也许有人会以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什么叫做风格,要讨论这一点,让我们拿物理学来讲。

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

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那么这段话我希望在以下几十分钟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为了做这件事情,我先给大家介绍两个二十世纪的大物理学家。

第一位叫做狄拉克,他是英国人,他是1902年出生,1984年过去的。

我带了一张片子,不过这个我想大家看不见,这是他在1969年从英国剑桥大学退休了以后到美国去,那么我们在斯坦福请他访问,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喜欢照相的同事给他照的,这张相片我觉得照得很好。

狄拉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很少讲话,他讲话了你要听的话,他有他自己的思维方法跟他的逻辑。

我给大家只讲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他有一天在演讲,演讲完了以后,有一个学生说,狄拉克教授,我不懂你刚才所讲的这个理论,于是狄拉克就又解释了一下,解释完了以后那个学生说“狄拉克教授,你刚才讲的这个跟你以前所讲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样的”。

狄拉克说“这不稀奇,因为这是最好的讲法”。

另外一个故事是他在普林斯顿的一个演讲,这个普林斯顿介绍他的教授在他演讲完了以后就说狄拉克可以回答你们的问题,就有一个学生说“狄拉克教授,你刚才那个方式三是怎么从方程式二演化出来的”?狄拉克不讲话,于是介绍他的人等了几分钟就说“狄拉克教授请你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只讲了一句话,他没有问问题”。

云南冬天的树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冬天的树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冬天的树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冬天的树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云南冬天的树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云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植被分布。

2. 理解云南冬季的气候特点,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3. 了解云南冬季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认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行科学探究,形成合理的推论。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究云南冬天的树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云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植被分布的简介。

2. 云南冬季的气候特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云南冬季树林的生物多样性。

4.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植物的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 归纳法:对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本知识点的介绍,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实验,来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适应性和互动关系。

3. 演示法: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云南冬天的树林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云南冬天的树林景色,引起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下云南的概况。

2. 知识讲解对云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植被分布、冬天的气候特点等知识点进行归纳讲解,让学生了解云南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

3. 生物多样性的探究通过观察图片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云南冬天树林中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实验研究让学生进行植物适应性实验,比较不同植物在冬天环境中的条件变化,然后总结出不同植物的适应能力,并让学生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

5. 课堂小结总结上述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合理的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发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学生评价,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思考,并对他们的表现和思考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苏教版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word教案

苏教版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word教案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⒈空间向量;⒉相等的向量;⒊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运算律;㈡能力目标:⒈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⒉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它们的运算律;⒊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㈢德育目标: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进化的,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运算律.教学难点:应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过程:Ⅰ.复习引入[师]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什么叫做向量?向量是怎样表示的呢?[生]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表示方法有: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等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师]数学上所说的向量是自由向量,也就是说在保持向量的方向、大小的前提下可以将向量进行平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向量相等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师]学习了向量的有关概念以后,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加减以及数乘向量运算:⒈向量的加法:⒉向量的减法:⒊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1)|λa|=|λ||a|(2)当λ>0时,λa与a同向;当λ<0时,λa与a反向;当λ=0时,λa =0.[师]关于向量的以上几种运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运算律呢? [生]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 +b =b +a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数乘分配律:λ(a +b )=λa +λb[师]今天我们将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类比地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表示方法、相同或向等关系、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以及这三种运算的运算率,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 26~P 27.Ⅱ.新课讲授[师]如同平面向量的概念,我们把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例如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那么我们怎样表示空间向量呢?相等的向量又是怎样表示的呢?[生]与平面向量一样,空间向量也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起点与重点重合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最新苏教版选修五《醛 羧酸》(第3课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案

最新苏教版选修五《醛 羧酸》(第3课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案

最新苏教版选修五《醛 羧酸》(第3课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案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的原理及应用,2.3.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人类运用有机化学手段合成出许许多多的物质,合成有机化合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①CH3CH3+Br2−→−光CH3CH2Br+HBr②CH2==CH2+H2−−→−催化剂CH3CH3CH ≡CH+2H2−−→−催化剂CH3CH3④CH ≡CH+H2−−→−催化剂CH2==CH2⑤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⑥CH3CH2Br+NaOHCH3CH2OH+NaBr⑦CH3CH2OH+HBr CH3CH2Br+H2O⑧CH3CH2OHCH2==CH2↑+H2O⑨2CH3CH2OH+O22CH3CHO+2H2O⑩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11 CH3CHO+2Cu (OH )2Cu2O ↓+CH3COOH+2H2O若由乙醇制备乙二酸乙二酯(),提示:乙醇−−→−消去乙烯−−→−加成1,2-二溴乙烷−−→−水解乙二醇−−→−氧化乙二醛−−→−氧化乙二酸课堂师生互动知识点11.(1)CH3CH3+Cl2−−→−光照HCl+CH3CH2Cl(还有其他的卤代烃)(还有其他的氯代苯甲烷)CH2==CH —CH3+Cl2−−−−→−600℃~500℃CH2==CH —CH2Cl+HCl(2)CH2==CHCH3+Br2−→−CH2Br —CHBrCH3CH2==CHCH3+HBr −→−CH3—CHBrCH3CH ≡CH+HCl −−→−催化剂CH2==CHCl (3)R —OH+HX R —X+H2O2.(1CH2==CH2+H2OCH3CH2—OHCH3CH2—Br+H2O −−→−NaOHCH3CH2—OH+HBrCH3CHO+H2CH3CH2—OHCH3COCH3+H2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2①酚钠盐溶液中通入CO2②苯的卤代物水解生成苯酚,3. (1)①醇的消去反应引入CH3CH2OH CH2==CH2↑+H2O②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引入。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5)2.3 教学设计 《光谱 氢原子光谱》(教科)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5)2.3 教学设计 《光谱 氢原子光谱》(教科)

《光谱氢原子光谱》本节内容在明确光谱、连续光谱、线状态光谱的概念之后,进一步介绍原子的特征光谱和光谱分析,重点讲述氢光谱的实验规律。

原子光谱的事实不能利用核式结构理论解释、必须建立新的原子模型,这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思想基础。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谱、连续谱、线状谱等概念.(2)知道光谱分析及其应用.(3)知道氢原子光谱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感受科学发展与进步的坎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我们探究科学、认识科学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重点: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难点:经典理论的困难。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材[先填空]1.光谱复色光分解为一系列单色光,按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成一条光带,称为光谱.观察光谱实验:2.分类(1)连续谱:由波长连续分布的彩色光带组成的光谱.(2)发射光谱:由发光物质直接产生的光谱.(3)吸收光谱:连续光谱中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物质吸收而形成的谱线.(4)线状谱:由分立的谱线组成的光谱.(5)原子光谱:对于同一种原子,线状谱的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的谱线称为原子光谱.3.光谱分析(1)定义: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部分.(2)优点:灵敏度、精确度高.[再判断]1.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2.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3.线状谱和连续谱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后思考]为什么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别不同的原子,确定物体的化学组成?图2-3-1【提示】因为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其亮线位置不同,条数不同,称为特征谱线.1.光谱的分类2.光谱分析的应用(1)应用光谱分析发现新元素;(2)鉴别物体的物质成分;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太阳中存在钠、镁、铜、锌、镍等金属元素;(3)应用光谱分析鉴定食品优劣;(4)探索宇宙的起源等.1.(多选)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B.原子光谱是连续的C.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D.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解析】原子光谱为线状谱,A正确,B错误;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C 错误,D正确.【答案】AD2.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是线状谱B.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C.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线状谱,也可以用连续谱D.观察月亮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解析】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而月亮反射太阳光,也是吸收光谱,煤气灯火焰中钠蒸气产生的光谱属稀薄气体发光,是线状谱.由于月亮反射太阳光,其光谱无法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光谱分析不能用连续谱.【答案】 B3.太阳光的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________.【解析】吸收光谱的暗线是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太阳光的吸收光谱应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较低温度的太阳大气层时某些波长的光被太阳大气层的元素原子吸收而产生的.【答案】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是阳光透过太阳的高层大气层时而形成的,不是地球大气造成的.某种原子线状光谱中的亮线与其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一一对应的,两者均可用来作光谱分析.[先填空]1.氢原子光谱的获得在真空管中充入稀薄的氢气,在强电场的激发下,氢原子就会发光,通过分光镜就可以观察到氢原子光谱.玻璃管充进氢气连续光谱经过氢气的光谱2.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巴尔末:(1)巴尔末公式:λ=B n 2n 2-4(n =3,4,5, (11)(2)意义:巴尔末公式反应了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3)广义巴尔末公式:1λ=R H ⎝⎛⎭⎫1m 2-1n 2(m =1,2,3,…;n =m +1,m +2,m +3,…)R H 为里德伯常量.[再判断]1.氢原子光谱是利用氢气放电管获得的.(√) 2.由巴尔末公式可以看出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3.在巴尔末公式中,n 值越大,氢光谱的波长越长.(×) [后思考]1.能否根据巴尔末公式计算出对应的氢光谱的最长波长?【提示】 能.氢光谱的最长波长对应着n =3,代入巴尔末公式便可计算出最长波长. 2.巴尔末是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尔末公式的吗?【提示】 不是.巴尔末公式是由当时已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总结出来的,不是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来的.1.氢原子的光谱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如图2-3-2所示.图2-3-22.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在氢原子光谱图中的可见光区内,由右向左,相邻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3.巴尔末公式(1)巴尔末对氢原子光谱的谱线进行研究得到了下面的公式:λ=B n 2n 2-4(或1λ=R H ⎝⎛⎭⎫122-1n 2),n =3,4,5,…该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2)公式中只能取n≥3的整数,不能连续取值,波长是分立的值.4.在氢原子光谱的紫外区和红外区,氢原子谱线可用广义巴尔末公式来描述 赖曼系 1λ=R H ⎝⎛⎭⎫112-1n 2(n =2,3,4,…)(紫外) 帕邢系 1λ=R H ⎝⎛⎭⎫132-1n 2(n =4,5,6,…)(近红外) 布喇开系 1λ=R H ⎝⎛⎭⎫142-1n 2(n =5,6,7,…)(红外) 这些谱线波长公式统一起来,就是广义巴尔末公式: 1λ=R H ⎝⎛⎭⎫1m 2-1n 2(m =1,2,3,…;n =m +1,m +2,m +3,…) 由上式,当m =1时,得到赖曼系(在紫外区);当m =2时,得到巴尔末系;当m =3时,得到帕邢系;当m =4时,得到布喇开系.(R H 为里德伯常量,R H =1.096 775 81×107 m-1)4.(多选)巴尔末通过对氢光谱的研究总结出巴尔末公式1λ=R H ⎝⎛⎭⎫122-1n 2(n =3,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巴尔末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尔末公式B .巴尔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连续性C .巴尔末依据氢光谱的分析总结出巴尔末公式D .巴尔末公式准确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分立性,其波长的分立值并不是人为规定的 【解析】 由于巴尔末是利用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做了分析总结出的巴尔末公式,并不是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来的,巴尔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分立性,也就是氢原子实际只有若干特定频率的光,C 、D 正确.【答案】 CD5.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波长为λ1,波长次之为λ2,则λ1λ2=________.【解析】 由1λ=R H ⎝⎛⎭⎫122-1n 2得:当n =3时,波长最长,1λ1=R H ⎝⎛⎭⎫122-132,当n =4时,波长次之,1λ2=R H ⎝⎛⎭⎫122-142,解得:λ1λ2=2720. 【答案】27206.已知氢原子光谱中巴尔末线系第一条谱线H α的波长为6 565 A 0,试推算里德伯常量的值.【解析】 巴尔末系中第一条谱线为n =3时, 即1λ1=R H (122-132) R H =365λ1=365×6 565×10-10 m -1=1.097×107 m -1. 【答案】 1.097×107 m -1巴尔末公式的两点提醒(1)巴尔末公式反映氢原子发光的规律特征,不能描述其他原子.(2)公式是在对可见光的四条谱线分析时总结出来的,在紫外光区的谱线也适用.略。

高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选修3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选修3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课讲授4.为什么说只有晶体算的上真正的固体?小组讨论,展示答案。

(知道了液体的微观结构,让我们进行第一个挑战!)二、液体的表面张力挑战二:试试就能行,爱拼才会赢!1、把针放在水的表面而不沉入水中。

提问:同学们成功了吗?针不沉入水中是因为水的浮力作用吗?观察液体的表面有什么特点?让我们挑战升级2、把硬币放在水面而不沉入水中。

提问:同学们成功了吗?如果失败了,原因是什么?课下的时候可以改进方案继续进行。

让我们看一个成功的视频吧。

(过渡语:这层绷紧的薄膜上的力有什么特点,方向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探究性的实验。

)挑战三:探究表面张力的方向和特点请同学们观看演示实验,然后亲自动手做一做。

然后回答以下问题:问题一:刺破棉线一侧的薄膜,观察另一侧薄膜的变化情况和棉线的形状?将课本陈述性语句,变成提问式语句,让学生从分子间距和分子力等方面认识液体与固体气体的区别。

展示课件,非晶体又叫“过冷液体”,只有晶体才算真正的固体。

学生回答:成功了,不是浮力的作用,水的表面绷紧像一张紧绷的橡皮膜一样。

把针和硬币托起在水的表面。

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可以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表面张力的存在,进而建立概念,理解性质。

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让学生达到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这部分总体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并突出教学重点。

学生回答:1、薄膜收缩,棉线拉紧变成圆弧状。

2、圆形的面积最大3、液体表面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效果。

问题三:分界线两侧的液面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方向如何?展示课件:表面张力的定义特点和方向。

生活中露珠,雨滴,肥皂泡、水黾在水面上都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到底表面张力使如何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

液体和气体接触时,会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薄层,叫做表面层。

表面层分子距离大于r0,所以表面层分子的作用力为引力。

(过渡语:视频很精彩吧?我们知道液体和气体接触时会形成表面层,表面层分子距离决定了表面张力,那么液体和固体接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2024版《寒风吹彻》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2024版《寒风吹彻》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Chapter
2024/1/29
13
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重点词汇
寒风、吹彻、冰冷、颤抖、孤独 等,这些词汇共同营造出一种寒
冷、孤寂的氛围。
2024/1/29
句式
文中多运用长句,通过复杂的句式 结构表现出寒风的凛冽和人物内心 的挣扎。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 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能 感受到寒风的威力和人物的情感变 化。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 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针对时间安排略显紧张的问题
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27
分享优秀教学经验,促进交流学习
2024/1/29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 本内涵和情感。
14
文学常识、历史背景等拓展内容
文学常识
《寒风吹彻》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描绘寒风的形象和自己内 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和苦难的深刻思考。
2024/1/29
历史背景
文章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 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生活 压力。这种时代背景为文章所表达的孤独感和苦难意识提供了 深刻的社会根源。
细腻的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展 现了人们在苦难和命运面前的挣扎和 抗争。这种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 加立体和生动。
质朴的语言风格
文章采用质朴的语言风格,贴近底层 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习惯。这 种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加接地气,容 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024/1/29

江苏~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

江苏~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教案目录《1.1 电荷与库仑定律》教案 (1)《1.2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教案 (5)《1.3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教案 (10)《1.4 电容器与电容》教案 (15)《1.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案 (19)《2.6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教案 (24)《2.7 闭合电路的规律》教案 (30)《2.8 电表与电阻的测量》教案 (35)《2.9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教案 (40)《2.10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 (44)《3.11 磁场及基本概念》教案 (48)《3.12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 (52)《3.1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教案 (55)《3.14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案 (59)《3.15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教案 (66)《1.1 电荷与库仑定律》教案【基本内容】一、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它们分别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2.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量:电荷量是指电荷的多少,一般用Q (或q )表示。

单位是库仑,简称“库”,单位符号是“C ”。

电子所带电荷量e=1.60×10-19C 。

实验表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 或是e 的整数倍,因此这个最小的电荷量e 称为元电荷。

电子的电荷量e 与电子质量m e 之比称为比荷。

4.点电荷:若带电体的大小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一个带电的点,叫点电荷。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实际不存在。

二、物体带电5.起电:使物体带电叫做起电,起电过程的实质是电荷发生转移。

6.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2)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

三、电荷守恒定律7.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物理选修教案锦集

物理选修教案锦集

100%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 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 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80%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
动量、冲量与动量定理
02
01
03
动量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 理量。
冲量
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等于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
电流与电路分析
电流与电阻
介绍电流的形成、方向及国际单位制 中的规定,阐述电阻的概念、计算公 式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定 律。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电功与电功率
阐述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 及单位,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功和电 功率的因素。
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掌 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 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
热机与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制冷机
制冷机是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传递给高温物体,使低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流动 ,在蒸发器内吸收低温物体的热量并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冷凝器内放出热量 并冷凝成液体,最后通过节流阀降压降温后回到蒸发器继续循环。
顿效应证实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
激光技术与应用前景展望
要点一
激光技术
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等特点 。激光的产生需要满足粒子数反转和阈值条件等必要条件 。激光器是产生激光的装置,一般由工作物质、激励装置 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教案

高一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二、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三、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具体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一、电荷1、使物体带点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3)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接触带电(1) 接触带电的原因: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2) 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 结果: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最终的电量分配很复杂,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平分例: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10C 和-6C 的电荷量,接触后均带+2C 电荷量 2若两球分别带+10C 和-10C 电荷量,接触后都不带电,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感应起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 ,B(参见课本图-1).可以看到A ,B 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 ,B 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 移走,A 和B 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开C ,可以看到A 和B 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 和B 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 和B 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1)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 (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练习:二、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和理论物理学》教案(苏教版选修)教学目标:1、在略读的基础上,能勾画出介绍理论物理学美的构成时分析问题角度的语句。

2、筛选相关语言信息,梳理文章的论述层次,明确作者的行文思路。

3、理解并具体解释作者引用其他科学家的言论想证明的见解。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科学论文类文章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重要语句及引用言论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科学论文是在各种科学领域内专门探讨学术问题、反映研究成果的论文。

它既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的工具。

它具有学术性和文献性。

自然科学论文重在关注自然物质、现象以及人们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用来表述作者的新见解、新发现,要求用充足的科学的论据来支撑观点,用严密的推论、合理的分析、科学的语言建言立论,以取得读者的理解或认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华裔美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一篇科学论文《美和理论物理学》,来看看他是怎样论述自己对理论物理学中美的问题的深刻见解的。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因对宇称定律的深入研究而与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分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名誉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

其中贡献最大的在粒子物理学方面。

三、解题。

1、本文从物理学发展历史、理论物理学中美的表现形式及美在将来物理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等三方面,论述了自己对理论物理学中美的问题的深刻见解。

2、本文的主要观点:理论物理学中的美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最显著的体现是理论物理学日益增长的数学化。

理论物理学中的美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四、研读课文。

(一)快速浏览文本,圈画出反映作者见解和观点的相关关键句。

1、第1节:“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

美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许很难给出一个周全的回答。

”2、第2节:“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科学中蕴涵着奇妙的美。

”3、第4节:“事实上物理学中美的概念是发展的,因为理论物理学的题材是发展的,并且我强烈地觉得在所有自然科学的分支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4、第5节:“我们对理论物理学中美的理解是变化的。

对于这种变化,影响最显著最重要的是理论物理学日益增长的数学化,让我从历史的角度向你解释我的意思是什么。

”5、第6节:“伽利略的伟大教导”“就是定量的物理学的开始。

伽利略的观念是一种深刻的美的观念。

”6、第7节:“牛顿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物理学的数学化取得了进展,并被认为是非常严格的数学化。

”7、第8节:“18世纪后期”“物理学家发现了四个电学和磁学定律。

”“这些发现导致了电学的诞生,甚至导致了现代世界。

”8、第11节:“麦克斯韦非常敬慕法拉第,他尝试用数学形式把法拉第的思想表达出来。

”“最后导出了伟大的麦克斯韦方程。

”“他便可以预言电和磁能以波的形式传播。

”9、第12节:“在最近的物理学中,数学化正在加速进行。

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是四维连续时空概念,广义相对论是建立在黎曼几何的基础上的。

”“所有这些数学发展队20世纪的物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相当抽象有非常美丽。

”10、第13节:“为什么物理学数学化的加速,导致了理论物理学中美的概念的变化。

考虑到这一点,我建议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11、第21节:“有时候,如果你遵循你的本能提供的通向美的向导前进,你会获得深刻的真理,即使这种真理与实验是相矛盾的。

狄拉克本人就是沿着这条路得到了关于反物质的理论。

”12、第22节:“现代许多大物理学家反复地强调美对物理学中将来的工作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他们研究物理学的风格,美始终是一个指导原则。

”13、第24节:“海森伯是经由一条不同的道路而获得了对理论物理学的美的鉴赏。

他没有遵循有美的观念所指导的直觉去进行工作,”“最后结果是他的数学完全语言了这些事实,从那以后他变成了数学美的皈依者。

”14、第25节:“什么是美的最终标准?我想答案与研究的具体领域有关。

在自然科学中我认为最终的判断是,它是否可用于自然界。

”“在其他领域内,如艺术、文学、音乐中”“我主张美的最终标准是人是否与它有关。

”(二)筛选相关语言信息,梳理文章的论述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节):科学中存在美,但美的含义相当复杂,很难给出一个周全的回答。

(提出话题:科学中的美。

)第二部分(2-4节):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欣赏科学中蕴涵的美。

不同科学学科的美既密切相关,又不完全相同。

物理学中美的概念不是固定的而是发展的。

(进一步明确论述范围:物理学中美的概念。

)第三部分(5-12节):分析问题(1):从物理学发展历史的角度论证了理论物理学中美的变化,影响最显著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日益增长的数学化。

第四部分(13-20节):分析问题(2):与前文从历史中纵向分析不同,这里是从横向展开,分析论证,回答了“为什么”。

第五部分(21-24节):分析问题(3):从理论物理学中的美对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举例分析。

强调美对物理学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对研究物理学的人而言,美始终是一个指导原则。

第六部分(25节):美的最终标准是什么?在自然科学中我认为最终的判断是,它是否可用于自然界。

在其他领域内我主张美的最终目标是人是否与它有关。

(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照应开头。

)(三)阅读第三部分(5-12节),明确局部思路。

第一层(5节):我们对理论物理学中美的理解是变化的。

对于这种变化,影响最显著最重要的是理论物理学日益增长的数学化。

让我从历史的角度向你解释握的意思是什么。

(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交代论证角度。

)第二层(6节):定量的物理学的代表人物伽利略的观点是一种深刻的美的观念。

第三层(7节):牛顿创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通过他的工作,物理学的数学化取得了进展。

第四层(8节):18世纪后期,四个电学和磁学定律的发现,导致了电学的诞生,甚至导致了现代世界。

第五层(9-11节):麦克斯韦尝试用数学形式把法拉第的思想表达出来,为此奋斗了近20年,最后导出了伟大的麦克斯韦方程,表达了实验发现的库仑定律、高斯定律、安培定律和法拉第定律。

第六层(12节):在最近的物理学中,数学化正在加速进行,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是四维连续时空概念,广义相对论是建立在黎曼集合的基础上的。

(四)阅读第四部分,明确局部思路。

第一层(13节):为什么物理学数学化的加速,导致了理论物理学中美的概念的变化。

考虑到这一点,我建议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由上文“是什么”,开始转向“为什么”,将问题分析引向深入,并再次交代论述角度。

)第二层(14-15节):举例说明什么是理论物理学中的“现象之美”。

第三层(16-17节):举例说明什么是理论物理学中的“理论描述之美”。

第四层(18-20节):举例说明什么是理论物理学中的“理论结构之美”。

五、问题探讨。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理论物理美学的构成的?明确:(1)现象之美。

(2)理论描述之美。

(3)理论结构之美。

2、这种基于物理学数学化的加速发展导致的理论物理学美的概念的变化,作者是如何证明的?明确:作者是从物理学发展历史的角度举例论证的。

举出的例子依次是:(1)(6节)“定量的物理学的”代表人物“伽利略的观念是一种深刻的美的观念”。

(2)(7节)牛顿创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通过他的工作,物理学的数学化取得了进展”。

(3)(8节)18世纪后期,四个电学和磁学定律的发现“导致了电学的诞生,甚至导致了现代世界”。

(4)(11节)麦克斯韦“尝试用数学形式把法拉第的思想表达出来”,“为此奋斗了近20年,最后导出了伟大的麦克斯韦方程”,“表达了实验发现的库仑定律、高斯定律、安培定律和法拉第定律”。

(5)(12节)“在最近的物理学中,数学化正在加速进行。

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是四维连续时空概念,广义相对论是建立在黎曼几何的基础上的”。

3、阅读文章相关内容,分别解释下列科学家的言论想说明什么。

(1)(21节)“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

”(狄拉克)明确:作者认为狄拉克这句话包含着伟大的真理,其实是想用这句话说明理论物理学研究中,要以美为向导,“遵循你的本能提供的通向美的向导前进,你会获得深刻的真理,即使这种真理与实验是相矛盾的。

”(2)(23节)“创造性的原则寓于数学之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认为正如古人所梦想的那样,纯粹的思想能够把握实在。

这是真的。

”(爱因斯坦)明确:这段话主要是强调美对物理学中将来的工作的重要性,认为美始终是物理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指导原则。

(3)(24节)“我们看到数学家做了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

”(海森伯)明确:因为海森伯起初没有遵循由美的理念所指导的直觉去进行工作,他反被自己的实验发现搞糊涂了,最后结果是他的数学完全预言了这些事实,因此他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

所以引用这句话实际上是想说明在科学研究中遵循由美的观念所指导的直觉去进行工作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筛选文中信息,解释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

美的意义、美的含义、理论物理学中的美、定量的物理学、经典力学体系、四个电磁学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超导性现象、量子力学、美的最终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