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酶水解工艺的初步研究
NaOH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纤维素酶水解效果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NaOH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纤维素酶水解效果试验研
究的开题报告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能源需求的增大,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生物质能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具有丰富的纤维素组分,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精细化利用的重要原料。
但是,纤维素的结构复杂、难以分解,生物降解技术成为纤维素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NaOH预处理玉米秸秆,提高其纤维素酶水解效果,为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1.预处理方法:取一定量的玉米秸秆,采用NaOH预处理方法,控制NaOH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得到一定条件下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样品。
2.酶解条件:选用适当的纤维素酶,在一定的酶解条件下,对NaOH 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水解反应。
3.结构性质分析: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预处理前后样品的结构性质,探究Na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的影响。
预期结果:
NaOH预处理能够有效破坏纤维素的结构,提高酶解效率。
通过分析玉米秸秆在NaOH预处理前后的结构性质,揭示预处理对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影响机理。
结果可为生物质能源的精细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研究意义:
1.研究NaOH预处理对纤维素水解效果的影响,为优化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2.探究Na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结构性质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生物质水解机理提供参考。
3.提高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玉米秸秆的酶水解糖化
玉米秸杆的酶水解糖化李俊英张桂陈学武苗芳侯建革玉米秸杆的酶水解糖化摘要:玉米秸杆属植物纤维废料,研究玉米秸杆酶水解糖化的目的在于寻求一条玉米秸杆的合理利用新途径,加工成食品、燃料、化工产品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从玉米秸杆的化学结构出发,阐述玉米秸杆酶水解、糖化的机理及研究概况,玉米秸杆所含成分复杂,需要经过预处理,破坏其结晶性,提高水解性能,从而得以很好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玉米秸杆;酶水解;糖化1 玉米秸杆的化学组分玉米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和水等。
1.1 纤维素玉米秸杆纤维素结构单元是由β-D葡萄糖基1,4-糖苷键联结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每个纤维素分子由800--1200个葡萄糖分子组成,据戈林(D.A.J.Goring)等研究,在纤维细胞中的次生壁中,微细纤维、木素、半纤维素中组分均呈不连续的层状结构,彼此粘结又互相间断。
微细纤维是构成细胞壁的骨架,木素、半纤维素则是微细纤维之间的填充剂和粘结剂。
纤维素分子中的葡萄糖(和其它糖)残基的多少,或者称之为聚合程度的高低,因植物种属不同、时空和空间关系的变化而有变异。
玉米秸杆纤维素属于次生壁一类的纤维素分子,其平均聚合度为1000左右。
其中大约30到100个纤维素分子“并肩”排列,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作用下,形成结晶的(crystalline)或类结晶的(paracrystalline)微纤丝。
微纤丝的结晶区即β-1,4葡聚糖区,而中央的非结晶区则可能是甘露糖或木糖的存在部位,非结晶的或结晶程度差的表面区包围着中央的结晶核(Crystal nucleus)〔2,3〕。
从以上分析,纤维素类分子相互间以特定化学键相联系,形成牢固结构,使其难于分离。
1.2 半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结构单元是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以及这些糖甲基化、乙酯化单位和醛酸衍生物。
半纤维素的分子量较低,聚合度小于200,且分子往往带有支链。
玉米秸秆酶解条件的试验研究
纤 维 素 酶 解 的进 行 ; 随 着 温 度 的继 续 升 高 , 蛋 白 但 酶 逐渐 变性 , 应 速 度 随 之 下 降 。 因 此 , 解 反 应 存 在 反 酶
ma ) ig2 0 @ y h o c r. o。 i qn s 0 8 a o . o c l n
20 0 9年 6月
不仅 造成 巨大 的 资源 浪 费 , 且 污染 环 境 , 来公 害 。 而 带 由于酶 解 反 应条 件 温 和 、 备 简 单 、 耗 低 以及 污 染 设 能
间对 玉 米秸 秆酶 解条 件 的影 响 。 1 3 玉 米秸 秆 的酶解 .
称取 一定 量 的玉米 秸 秆装 入 2 O L三角 瓶 中 , 5r a 与
装有 10 L蒸馏 水 的 三 角瓶 一 同 灭 菌 。冷 却 后 加 入 0m
一
定 量 的纤 维 素酶 , 匀 。 在 给定 的温 度 、H值 和 时 混 p
问 下反 应 , 待反 应结 束后 过 滤 。
小 , 以纤维 素酶 解条 件 的研究 得 到广 泛重 视 。 所
本 文用纤 维 素 酶对 玉 米 秸 秆 进 行 酶 解 , 讨 了温 探 度 、H值 、 p 固液 比 、 浓 度 和 酶 解 时 间 等 对 玉米 秸 秆 酶
20 0 9年 6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6期
玉 米 秸 秆 酶 解 条 件 的 试 验 研 究
孙 清 ,成 娜 ,赵 凤琴
( 阳农 业 大学 工 程 学院 ,沈 阳 1 0 6 ) 沈 1 1 1 摘 要 :以玉米 秸 秆酶 解 的 过程 为 研究 对 象 , 究 了各 因素 对 酶解 得糖 量 的 影 响 。得 出最 优 条件 : 度 为 4 ℃ , 研 温 5
玉米秸秆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理论研究 !"#!$%&$'(') *+&,-./&$01$21(3$&)%$4%4$)3
玉米秸秆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刘5东$5 张春玉)5 阚君满$5 宋5笛)5 郭立泉$
&&吉林工商学院粮油食品深加工吉林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分院!吉林长春!&"%%""
关键词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
55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兼用作物"在食用 部位成熟采摘后"剩余的茎叶部位即为玉米秸秆# 人类虽然不 能食用玉米秸秆"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丰 富"具有潜在的工业和农业价值"可以作为原料进一步加工成 燃料&饲料&肥料等物质$$% # 目前常用的玉米秸秆降解处理的 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共三大类"其中生物法 研究开展最晚"但是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的优势"已经成为目 前玉米秸秆降解研究的重点方向$)% # 传统的生物降解方法降 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较弱"营养物质转换效率较低"限制了玉 米秸秆的大规模开发应用# 因此"生物降解方法成为目前研究 重点# 本文对我国目前玉米秸秆主要的降解方法和生物法降 解玉米秸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应用 提高理论支持#
&玉米秸秆资源与应用概况 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持续增涨较快"在玉米产量提升的同 时"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但是仅有不到 )%d的玉米秸秆被有 效加工"绝大部分的玉米秸秆被不恰当的方式处置"玉米秸秆 生物质燃烧价值巨大"并且每年可以持续产生"是目前最有前 景的可再生能源$(% # #玉米秸秆降解方法发展现状 目前主要的降解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 物处理法# )&$ 物理处理法 物理降解方法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破坏木质纤维素"主 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粉碎加工"是指通过粉碎的方式"使玉 米秸秆颗粒变小"达到分子级别"')( 高压蒸汽爆破"是指将水 和玉米秸秆一起放在密闭容器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下"作用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突然降压爆破的方法"达到破坏木 质纤维层的效果# '((膨化处理!将水和玉米秸秆混合后"输入 挤压腔"通过摩擦&挤压的作用"产生较大的压力和热量"通过 类似蒸汽爆破的方法"破坏木质纤维结构,'3( 电子束辐照处 理!利用电子束的高能射线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降低玉米秸 秆中木质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降解效率# 该方法在实验室和 工业应用中降解效率较高"虽然仍然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但发 展前景较好$3% # )&) 化学处理法 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试剂与玉米秸秆共同作用"对其中难
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研究
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研究曲源,王修俊*,孙倩(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摘要 [目的]探究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效果。
[方法]利用有效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并对发酵后玉米秸秆进行酶解。
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温度、p H 值、酶与底物比、处理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酵和酶解单独处理玉米秸秆,效果均不理想;有效微生物群可以软化秸秆,利于酶解。
在温度为50 、p H 值为4.8、酶与底物比为15g /kg 、处理时间为72h 的条件下,纤维素酶酶解发酵后的秸秆所得总糖有较大幅度提高,还原糖提高较小。
[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饲料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群;发酵;酶解;玉米秸秆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19-10484-02Preli m i nary Study on the Treat ment of Corn Stal k w it h theM ethod of Fer m entati on and Enzy molysis QU Yua n et al (Co llege of Che m istry and Chem i cal Engineeri ng ,Gu i zhou U ni versi ty ,Guiyang ,Gu i zhou 550003)Abstract [Objecti ve]The research on t he treat m ent of corn sta l k w it h the m et hod o f fer mentati on and enz ymo l ysi s was prelm i i nar il y studied i n t he experm i en.t [M et hod]T he corn stalkw as fer m ented by effectivem i croorgani s m and hydrolyzed aft er its fer ment a ti on .The si ng le f actor exper m i ent were used to st udy t he i nfluence of te mperat ure ,p H,rati o o f enz yme substrate ,treat ment tm i e .[R es u lt]The results i nd i cated that the effect of t he i ndi v i dua l trea t m ent of fer m entati on or enzy m ol ysis on corn stal k was unsatisfactory .T he e ffecti ve m icroorganis m could s o f ten the sta l k ,which woul d be he l pf ul f or i ts enz ymolysi s .T he t ota l s ugar was greatl y i ncreased and the reduci ng s ugar was i ncreased i n t he co rn st a l k a fter enzy mo l ysis under t he f o ll ow i ng condi ti ons :t he t empera t ure ,30 ;the p H,4.8;the rati o of enz yme substrate ,15g /kg and the trea t m ent tm i e ,72hours .[Conc l usi on]The experm i ental ev i dence f o r the co mprehensi ve utiliz a ti on o f corn stal k and the devel op ment o f feed w as provided through t he st udy .K ey words E ffecti ve m icroorgan i s m ;Fer mentati on ;Enzymolysis ;Corn stalk作者简介 曲源(1984-),男,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酵。
玉米秸秆高温水热预处理、酶解及丁二酸发酵研究
玉米秸秆高温水热预处理、酶解及丁二酸发酵研究我国玉米秸秆年产量高达1.7亿吨,但是利用率很低,相当数量的秸秆被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木质纤维素可转化为多种化工产品如丁二酸等,转化的关键步骤是将木质纤维素酶解为可发酵糖。
然而,木质纤维素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交联构成,结构紧密,要想得到高糖浓度酶解液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增加酶分子和纤维素的接触面积,提高酶解率。
目前,整个工艺中存在预处理效果不明显、容易生成发酵抑制物、酶成本偏高、微生物发酵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木质纤维素转化的工业化进程,而含硫酸根的预处理废液和发酵废液也需要处理。
本论文旨在通过优化预处理、酶解、丁二酸发酵过程和微生物脱硫工艺等,达到提高酶解率、提高丁二酸产量和无污染高效脱除硫酸根的目标。
首先,建立了玉米秸秆高温水热预处理(HCW)方法。
扫描电镜(SEM)检测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破坏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加入少量硫酸铵,能更有效地破坏含有大量木质素的内层结构,使得纤维素结晶区域充分暴露,有利于与纤维素酶的结合。
HCW预处理前后秸秆组成分析表明,90%以上半纤维素被去除,而纤维素不被降解。
优化了HCW预处理过程,确定的最佳固液比为10%、反应温度为185℃,采用分批补料方式最终酶解率达到85%,酶解液中葡萄糖含量达到40g/L,仅含有微量的发酵抑制物。
其次,研究了丁二酸放线杆菌(A.succinogenes) BE-1的生长、碳氮比、厌氧发酵过程,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和补料策略,在初糖浓度为40~50g/L 时,丁二酸转化率最高。
采用10g/L酵母膏加6g/L玉米浆(CSL)复配的有机氮源(C/N=30)时,丁二酸的产量最高。
低浓度(0.05~0.1 mol/L)Na+对BE-1的生长和产酸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浓度(0.2~0.3 mol/L) Na+则有明显抑制作用。
在7L搅拌发酵罐上研究了pH控制策略对丁二酸分批发酵的影响,利用MgCO3调节发酵液pH,能够避免高浓度Na+离子对菌体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丁二酸产量。
外源添加物强化中温碱抽提玉米秸秆渣酶解过程的研究
e wh c c e s d 2 2 d, i h i r a e 6. % a d 2 . % i o t s e s mp ewi o tP G 0 0, e p ci ey n n 7 1 n c nr t o t a l t u E 6 0 r s e t l .Ad iin o P G 0 0 r d c d a t h h v d t f E 6 0 e u e o
En a c me tE f c fEx g n u d tv s o z ma i n e so f h n e n fe to o e o s Ad i e n En y t Co v r in o i c Mo e ae T mp r t r k l—r ae r tv rRe i u d r t e e a u e Al a ite t d Co n S o e sd e
r n d i v so n y y r lssw r v sia e n h i p s i l c a imswee su id T e r s l n iae a oy e ta d t e n e z meh d oy i e e i e t t d a d t er o s e me h n s r t d e . h e u t i d c td t t l ・ i n g b s h p
Ab ta t Mo e ae tmp r tr l aie t ce o n so e su e sa s b tae fre z mai y r lss h fe t O i e sr c : d r t e e au ea k l x r t d c r tv r — a wa s d a u sr t n y t h d oy i.T e efc s f f ’ o c df
玉米秸秆的酶水解与丁醇发酵研究的开题报告
玉米秸秆的酶水解与丁醇发酵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研究玉米秸秆酶水解及丁醇发酵的可行性,并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产酒效率。
本研究将选择三种不同的酶(纤维素酶、木质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进行酶水解,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酶水解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
在酶水解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进行丁醇发酵,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丁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综合实验结果,本研究将提出一种高效利用玉米秸秆的生物酒精生产新方法。
关键词:玉米秸秆;酶水解;丁醇发酵;响应曲面法;生物酒精一、研究背景生物质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的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与传统能源资源相比,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具有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经济性等诸多优势。
目前,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生物酒精生产是重要的应用之一。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废弃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因此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生物酒精生产领域。
酶水解是生物酒精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能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成可发酵的小分子糖。
不同种类的酶对玉米秸秆的酶水解效果不同,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酶进行研究。
丁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燃料,其发酵过程需要基础的发酵技术和条件。
目前,针对玉米秸秆的酶水解和生物酒精工艺研究尚不充分,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途径,具体目的如下:1. 选择适宜的酶对玉米秸秆进行酶水解,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2. 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水解的工艺参数,提高酶水解的产酒效率;3. 研究不同的发酵条件对丁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讨最佳的发酵条件;4. 探究一种高效利用玉米秸秆的生物酒精生产新方法。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木质素酶和半纤维素酶;2. 实验步骤:a. 玉米秸秆的处理将玉米秸秆去皮、切碎,并放入酶水解缸中进行酶水解。
玉米秸秆酶水解工艺的初步研究
玉米秸秆酶水解工艺的初步研究本实验以酶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为指标来评价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研究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及酶解时间等单因素对玉米秸秆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水解的最佳温度为50℃~55℃,酶浓度为0.9g/L,pH5.0,底物浓度为50g/L,最佳反应时间为48h。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得出酶水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是:pH5.0,反应时间36h,温度60℃,酶浓度0.9g/L,底物浓度为50g/L。
标签:玉米秸秆酶水解纤维素酶正交试验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1主要原料:玉米秸秆[1]1.2主要试剂::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0.1mol/L的柠檬酸溶液、0.1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3%的NaOH水溶液2.实验方法2.1 原料的预处理:粉碎→碱浸泡→抽滤→干燥2.2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DNS法[2]。
2.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2.4 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的优化影响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的因素主要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和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3]。
为了提高葡萄糖的产量和纤维素的水解率,本文在优化水解工艺和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2.4.1 底物对酶水解影响的研究底物(经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可以影响酶水解速率和发酵糖的得率[4]。
实验条件为:在6只150mL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质量为0.4g、0.6g、0.8g、1.0g、1.2g、1.4g的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原料,并加入20mL的蒸馏水,再用移液管加入15mL、pH为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摇匀,在锥形瓶瓶口盖上保鲜膜,并用橡皮筋绷紧。
取5只试管,分别加入5mL,0.3g/mL的酶液,与锥形瓶一起放入设定温度为50℃的恒温水浴锅中分别预热5min。
预热5min后取出将装在5只试管中5mL,0.3g/mL的酶液分别倒入5只锥形瓶中,摇匀,重新盖上保鲜膜并绷紧,然后放入设定温度为50℃,180r/min的全温震荡培养箱中震荡培养24h,使之充分的进行酶解反应。
两步预处理及酶水解玉米秸秆制备单糖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步预处理及酶水解玉米秸秆制备单糖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质能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来源,其中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生物质原料之一,其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资源是制备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基础。
然而,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物质,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难以降解的多糖,限制了其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必须采用一系列先进的生物转化技术来提取其中有价值的单糖物质。
目前,预处理是从生物质种子中提取单糖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使用两步预处理方法来降低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使其更易于酶分解和单糖的提取。
因此,本研究将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两步预处理及酶水解玉米秸秆制备单糖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 探究两步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影响;2. 比较不同酶种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的酶解情况;3. 优化酶水解反应条件,提高单糖的得率。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1. 玉米秸秆的处理:收集固定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两步预处理,包括酸预处理和碱预处理。
2. 酶水解反应:根据前期实验结果,筛选适合的不同酶种(CEL5、XynA2和BGLU3)进行酶解,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时间、酶用量、pH值、温度)。
3. 单糖分离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反应产物中各种单糖的含量。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探索两步预处理梦园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构的变化,为后续的酶解提供基础。
2. 筛选并比较不同酶种的酶解效果和酶解条件,为开发高效的生物质转化方法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3. 通过实验研究深入了解生物转化过程中单糖的提取原理和机制,为提高单糖的得率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为玉米秸秆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并为开发和应用高效的生物质转化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秸秆酶解糖化原理研究报告
秸秆酶解糖化原理研究报告秸秆酶解糖化原理研究报告一、引言秸秆作为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废弃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然而,秸秆的利用率仍然较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秸秆的纤维素难以分解。
为了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研究人员开始利用酶解糖化技术来转化秸秆中的纤维素。
二、秸秆的组成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纤维素是最主要的成分。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聚合物,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纤维素的结构复杂,使其难以直接利用。
因此,利用酶解糖化技术将纤维素转化为可利用的糖类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酶解糖化原理酶解糖化是指利用特定的酶来分解纤维素为可利用的糖类。
在秸秆酶解糖化过程中,主要涉及酶的选择、作用机制和反应条件等方面。
1. 酶的选择纤维素分解酶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
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链,使之分解成为单糖;半纤维素酶可以降解纤维素中的多糖漆,进一步提高酶解效率;木质素酶则可以分解木质素,从而进一步增强酶解效果。
酶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其活性、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2. 酶的作用机制纤维素酶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分解纤维素链,一种是通过末端和内部作用酶的配合作用,如内切作用、链滑动作用、末端加工作用等;另一种是通过共同作用来分解纤维素链,如内切作用和链滑动作用共同作用等。
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也有类似的作用机制。
3. 反应条件酶的活性受到温度、酸碱度、底物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适宜的温度范围为40-60摄氏度,适宜的pH范围为4.5-5.5。
此外,底物浓度也对酶解糖化效果有一定影响,适宜的底物浓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四、酶解糖化应用前景秸秆酶解糖化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原料和生物制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将秸秆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利用的糖类,可以生产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氢等生物质能源;同时,还可以生产生物基化学品,如生物塑料、生物润滑剂和生物催化剂等;此外,还可以利用酶解糖化技术来生产生物医药、生物肥料等生物制品。
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研究
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研究
曲源;王修俊;孙倩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38)019
【摘要】[目的]探究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效果.[方法]利用有效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并对发酵后玉米秸秆进行酶解.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温度、pH值、酶与底物比、处理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发酵和酶解单独处理玉米秸秆,效果均不理想;有效微生物群可以软化秸秆,利于酶解.在温度为50 ℃、pH值为4.8、酶与底物比为15 g/kg、处理时间为72 h的条件下,纤维素酶酶解发酵后的秸秆所得总糖有较大幅度提高,还原糖提高较小.[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饲料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总页数】3页(P10484-10485,10488)
【作者】曲源;王修俊;孙倩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16.2
【相关文献】
1.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 [J], 杜金峰;张万忠;王云山;苏志国
2.酸爆预处理对杨木复合酶解共发酵乙醇的影响 [J], 刘娜;陈介南;赵星;张林;詹鹏;王芳;成希杰
3.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共发酵产乙醇抑制物的来源探究 [J],
4.大豆渣提取L-阿拉伯糖及辅助玉米秸秆酶解液发酵产乙醇的研究 [J], 曾杜文;牛亚平;徐丽丽;张继祥;易勇;李洪兴;鲍晓明
5.利用玉米秸秆酶解液发酵胶质芽胞杆菌WY120的研究 [J], 杜英;王自强;徐晓娟;张利平;王云山;苏志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及纤维素酶水解的开题报告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及纤维素酶水解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全球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生物质能作为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优良代替方案已被广泛应用。
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质资源,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制取生物质能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材料。
但是,由于秸秆的组成复杂,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木质素、有机酸等难以分解的成分,因此其转化成可用于生产的纤维素和糖的过程困难。
因此,通过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和纤维素酶水解,能够有效提高生物质的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促进生物质能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的预处理方法和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因素,以达到提高生物质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1.秸秆预处理利用机械粉碎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
机械粉碎可以减小秸秆颗粒大小,增大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微生物降解和生产。
化学处理可以利用酸或碱的作用将木质素和其他难降解的成分分解为易降解的糖类和其他低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后续酶解的效率。
2.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酶在玉米秸秆的水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因素,包括酶的种类和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物质预处理和酶解技术,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文献综述,探究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方法和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因素。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玉米秸秆收集和处理2.机械粉碎和化学处理3.纤维素酶酶解实验4.分析实验数据和综述文献5.撰写开题报告、论文等四、研究预期成果1.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对机械粉碎和化学处理的比较,筛选出最适合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方法。
2.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和文献综述,明确纤维素酶种类、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秸秆酶解的影响,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指导。
3.研究成本:为生物质能的降低成本和提高转化效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提高酶解还原糖产率的研究
1. 概述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提高酶解还原糖产率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物质能源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
而玉米秸秆作为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在能源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成为当前生物质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2. 玉米秸秆资源的特点与现状玉米秸秆是指玉米植株的茎、叶和穗等部分,在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秸秆,一般用于饲料或者锅炉燃料。
然而,传统利用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求更加高效的利用途径。
而蒸汽爆破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质水解的效率。
3. 蒸汽爆破技术在酶解还原糖产率提高中的应用蒸汽爆破技术通过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处理生物质原料,可以破坏生物质的结构和纤维素的结晶度,使得酶解过程更加容易进行。
在玉米秸秆的利用中,蒸汽爆破技术可以有效破解秸秆的纤维结构,使得酶解还原糖产率得到显著提高。
研究表明,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可以使酶解还原糖产率提高30以上,从而显著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提高酶解还原糖产率的研究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蒸汽爆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在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的也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 总结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提高酶解还原糖产率的研究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深入探讨蒸汽爆破技术在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中的应用,为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丁醇发酵
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 ,使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能研究 与开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木质纤维素是世界储量最丰富 、 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它的利用是生物质能化的一个重 要研究方向 。丁醇不仅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 料 ,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 、有机合成、油漆等工业 [1 - 2] ,而且 还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 ,被称为第二代生物燃 料 [3] ,在替代汽油作为燃料方面性能优于乙醇 。因此 ,秸秆 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
植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其 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可发酵糖的来源 ,含量占 66% ~75% (纤维质原料的绝干重量 ) [4] 。纤维素是 D2葡萄糖基以 β2糖 苷键联结而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半纤维素是无定型的生 物高聚物 ,包括六碳糖与五碳糖等不同糖基 ,它通过氢键与 纤维素的微纤丝结合 ,形成细胞壁骨架的网络结构 [5 - 6] 。但 丙酮丁醇梭菌是无法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底物进行丁醇 发酵 ,它需将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生葡萄糖、木糖等单糖再用 于丁醇发酵 。Qureshi等 [7]以小麦秸秆水解液为原料发酵生 产丁醇 ,采用分批式发酵工艺 ,获得总溶剂浓度、生产率和转 化率分别达 25 g/L、0. 6 g/ (L·h) 、0. 42 g/ g (葡萄糖 ) 。表明 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进行丁醇发酵是可行的 ,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笔者研究秸秆经不同试剂预处理后对其酶水解 的影响 ,以及 pH值、时间、酶用量、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酶水解 率的影响 ,从而得出最佳酶解条件。并利用最佳条件下的水 解液进行丁醇发酵 ,从而达到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作者简介 林有胜 ( 1984 - ) ,男 ,福建福州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环境微生物 。 3 通讯作者 ,助理研究员 , E2mail: han _meilin @ yahoo. com。
玉米秸秆制酒精_秸秆预处理及水解方法的探讨
7
水解工艺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纤维素水解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才能进行。 常用催化剂是无机酸和酶, 由此分别形成了酸水解工艺 和酶水解工艺, 水解主要 是 破 坏 纤 维 素 、 半纤维素的氢键, 使之转 化为可发酵的单糖。酸水解工艺又分为稀酸水解和浓酸水解
?88L85A
。
7:8
稀酸水解 可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 水解 一般采用稀硫酸 M6:D >L6:5 > N ,
5
玉米秸秆生产酒精途径 玉米秸秆中纤维素、 半纤维素可作为酒精发酵原料 c>dCe。
纤维素 ! 葡萄糖
! 酒精
<
玉米秸秆预处理 玉米秸秆结构复杂 , 纤维素、 半纤维素不但被木质素包裹, 而
8
玉米秸秆 我国玉米秸秆年产量大约 5 亿吨,玉米秸秆主要由植物细胞
且半纤维素部分共价和木质素结合,纤维素具有高度有序晶体结 构, 因此必须经过预处理, 使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分离开, 切 断它们的氢键, 破坏晶体结构, 降低聚合度。常见的 < 种预处理方 法见表 5 。 这里主要介绍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有效的预处理方 法—— —高温高压造成木质素软化, 然后迅速使原料减压, 造成纤维 素晶体和纤维素的爆裂, 使木质素和纤维分离。
( 总第 857 期) 5667 年第 7 期
酿酒科技
9%:7 5667 1%3:857
!"#$%&’()*"+, -."/+./ 0 1/.2+%3%,4
>C
玉米秸秆制酒精 ;
—秸秆预处理及水解方法的探讨 ——张摘强, 陆军, 侯
霖, 金
花, 朴敬惠
长春
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一、研究背景目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而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的新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其中,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可谓是一种十分新颖的生物质燃料制备方法。
而玉米秸秆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废弃物之一,其充分利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纤维素酶作为一种可以降解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酶类,可以帮助有效提高废弃物利用的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负担,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关键。
二、研究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然而,目前主流的能源还是化石能源,而其将面临储量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研究将探索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新方法,其中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的技术难点是本研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此项研究的成功将为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酶预处理技术研究采用不同类型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以酶活力、纤维素含量降低率、纤维形态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酶种和处理方案。
(2)玉米秸秆酒精发酵技术研究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与酿酒酵母进行混合发酵,控制发酵温度、PH值、废弃物与酵母比例等参数,调节酒精发酵过程,实现高效率、高产酒精的战略目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找到一种废弃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的新方法,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其经济价值。
同时,将为生物质能研究提供新思路,在能源危机背景下,推动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玉米秸秆纤维素酶解条件的初步研究
x0 - 0 %
121 纤 维素 酶稀 释 .. 称取纤 维素酶 粉 l.0g加 10m H48 O0 , 0 l .5的 p
将 玉米秸秆 在 7 5℃烘箱 中烘至质 量不 再变化 ,
( 山东轻工业学院 ,山东 济南 200 ) 5 10
摘
要 : 究了利用纤维素酶水解 以稀硫酸预 处理 了的玉米秸秆 的影响 因素, 研 并对各 因素进行试验分析 , 最后确定 了
纤 维素酶解的最适案件 : 纤维素酶的用量为 2 P / ( 5I U g秸杆) 水解温度为 5 , F , 0℃ 水解时间为 2 ,H值为 46 4 p h 。 关键词 : 玉米秸秆 ; 纤维素酶 ; 水解
的标准蛋 白溶液 , 利用 Fl 一酚法作 出标准蛋 白回 on i 归 曲线 ( D. ) 回归 方程 。在 相 同条件 下 , O o 及  ̄ o 测定
待测 试样 中的蛋 白含 量 。 l23 纤维素 酶活力 测定 【 I. J
分子化合物 , 每个纤 维素分子 由 80 0 个葡萄 0 —1 0 2 糖分子组成。经过预处理 的玉米秸秆经纤维素 酶 解, 可以最终水解成葡萄糖 , 进而通过同时糖化发酵 将生成的葡萄糖发酵成酒精 , 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充
温5m n 取 出测 定 0 … 代 人 回归 曲线 方 程 求 出 i, D
水解 还 原 糖 量。根 据 定 义 求 出 纤 维 素 酶 活力 (P 。FU定 义 : g 维 素 酶粉 在 5 FU) P l 纤 O℃下6 i 0mn
内水解滤 纸所得 葡 萄糖 舢 l 。 数
KEYW ORDS C I t  ̄ ;c l l e r rls OT s a - el a ;h doy i I r us s
水解酶活性在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解酶活性在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农村废弃物之一,其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和营养成分,是一个很好的有机肥料。
然而,由于秸秆中的有机物含量不易分解,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以降解的物质,使得直接利用秸秆做有机肥料存在很大的难度。
而堆肥则是一种处理秸秆的有效方法,其可以将秸秆降解成有机肥料,并能同时消化杂草、秸秆等农家废弃物。
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是控制堆肥发酵的关键因素,其中水解酶是微生物降解秸秆中含有的固定碳的关键酶类。
水解酶作为糖类和木质素类等有机物分解的关键酶,其活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秸秆的分解和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降解速度。
因此,研究水解酶在秸秆堆肥过程中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课题旨在研究水解酶在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的变化,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脱水样品的制备:比较不同脱水方法对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寻求一种适合秸秆样品的脱水方法。
2. 水解酶活性测定:利用酶标仪等工具对秸秆中的水解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不同环境等因素下的变化规律。
3. 堆肥模拟实验:模拟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探究水解酶活性随着堆肥过程的变化,分析水解酶活性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4. 数据分析:基于实验数据,分析水解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分解速率的关系,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三、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可预期获得水解酶在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探究水解酶活性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有望为秸秆堆肥及其他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出贡献。
玉米秸秆酶水解正交试验的研究
玉米秸秆酶水解正交试验的研究
宋向阳;余世袁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00(017)005
【摘要】经蒸汽爆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用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Rut C30)制备的纤维素酶进行水解,其影响因素主要为pH值、温度、微量元素,考虑了上述三因素对酶解的影响,以酶解得率为指标来评价酶水解效果,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表明,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4.8,温度45℃,微量元素0.5ml.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宋向阳;余世袁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4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J], 刘庆玉;卜文静;胡艳清;张敏;于洋
2.微波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研究 [J], 李红艳;张增强;李荣华;孙西宁;高锦明
3.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娜娜;杨翔华;张全;姚秀清
4.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的优化研究 [J], 吕学斌;张毅民;杨静;梁莹;马沛生
5.固定化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J], 胡龄;张红漫;林增祥;黄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秸秆酶水解工艺的初步研究
本实验以酶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为指标来评价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研究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及酶解时间等单因素对玉米秸秆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水解的最佳温度为50℃~55℃,酶浓度为0.9g/L,pH5.0,底物浓度为50g/L,最佳反应时间为48h。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得出酶水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是:pH5.0,反应时间36h,温度60℃,酶浓度0.9g/L,底物浓度为50g/L。
标签:玉米秸秆酶水解纤维素酶正交试验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主要原料:玉米秸秆[1]
1.2主要试剂::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0.1mol/L的柠檬酸溶液、0.1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3%的NaOH水溶液
2.实验方法
2.1 原料的预处理:粉碎→碱浸泡→抽滤→干燥
2.2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DNS法[2]。
2.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的优化
影响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的因素主要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和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3]。
为了提高葡萄糖的产量和纤维素的水解率,本文在优化水解工艺和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2.4.1 底物对酶水解影响的研究
底物(经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可以影响酶水解速率和发酵糖的得率[4]。
实验条件为:在6只150mL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质量为0.4g、0.6g、0.8g、1.0g、1.2g、1.4g的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原料,并加入20mL的蒸馏水,再用移液管加入15mL、pH为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摇匀,在锥形瓶瓶口盖上保鲜膜,并用橡皮筋绷紧。
取5只试管,分别加入5mL,0.3g/mL的酶液,与锥形瓶一起放入设定温度为50℃的恒温水浴锅中分别预热5min。
预热5min后取出将装在5只试管中5mL,0.3g/mL的酶液分别倒入5只锥形瓶中,摇匀,重新
盖上保鲜膜并绷紧,然后放入设定温度为50℃,180r/min的全温震荡培养箱中震荡培养24h,使之充分的进行酶解反应。
之后将锥形瓶取出,将里面的酶解液倒入50mL的离心管中,在50℃,10000r/ min离心机中离心10min。
取出后用移液枪取其中上清液即酶水解糖液2mL分别倒入干净的试管中,并在此基础上加入1.5mL的DNS。
在100℃的HH-S数显恒温水浴锅中煮沸5min,取出,迅速到流动的凉水中冲凉。
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0nm下测量试管中酶水解糖液的吸光度,比较不同底物浓度下水解出的还原糖的浓度。
本实验是单因素分析,是个对比试验,因此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贴上标签,防止混淆。
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底物具有一定的吸光度所带来的影响,本实验设置了对照组,6组对照组的底物分别为0.4g、0.6g、1.8g、1.0g、1.2g、1.4g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
對照组的实验条件与实验组的实验条件的区别就是加入酶解液是在100℃的HH-S 数显恒温水浴锅中煮沸5min进而失活的酶液。
因此,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却别仅在于有无还原糖的产生,消除了其他底物的吸光度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2.4.2 纤维素酶对酶水解影响的研究[5]
参照底物对酶水解的实验条件,只将酶液的浓度改变为:0.1g/mL,0.3g/mL,0.6 g/mL,0.9 g/mL,1.2 g/mL,1.5 g/mL的酶液,其它条件均相同,最终6组对照组分别是浓度为0.1g/mL,0.3g/mL,0.6 g/mL,0.9 g/mL,1.2 g/mL,1.5 g/mL100℃水浴下失活的酶液。
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0nm下测量试管中酶水解糖液的吸光度,比较不同酶浓度下酶水解出的还原糖的浓度。
2.4.3 pH对酶水解影响的研究
酶催化反应在相当程度上受pH值的影响。
参照底物对酶水解的实验条件,只将pH分别设定为3.8、4.2、4.6、5.0、5.4、5.8,其它条件均相同,最终6组对照组分别中加入缓冲液pH为3.4、3.8、4.2、4.6、5.0、5.4、5.8的100℃水浴下失活的酶液。
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0nm下测量试管中酶水解糖液的吸光度,比较不同pH下酶水解出的还原糖的浓度。
2.4.4 反应温度对酶水解影响的研究
温度主要影响酶活力,从而影响酶解率。
参照底物对酶水解的实验条件,只将温度分别设定为35℃,40℃,45℃,50℃,55℃,60℃,其它条件均相同。
在6组对照组分别为35℃,40℃,45℃,50℃,55℃,60℃反应条件下,加入的100℃水浴下失活的酶液进行反应。
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0nm下测量试管中酶水解糖液的吸光度,比较不同温度下酶水解出的还原糖的浓度。
2.4.5 反应时间对酶水解影响的研究
参照底物对酶水解的实验条件,只将培养时间设定为12h,24h,36h,48h,60h,72h,其他条件均相同。
最终6组对照组分别是反应时间为12h,24h,36h,48h,60h,72h条件下加入失活的酶液。
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0nm下测量试管中酶水解糖液的吸光度,比较不同酶浓度下酶水解出的还原糖的浓度。
二、结果与分析
1.葡萄糖标准曲线
按照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方法,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根据R2值可知该标准曲线的线性良好,可以使用。
可根据测得的方程y = 4.916x-0.3652计算相应的还原糖含量。
2.底物浓度对酶水解的影响
在pH为5.0,温度为50℃,酶浓度为0.3g/L,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底物浓度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产生的还原糖量也增加,但底物达到一定浓度时,还原糖增加的比例较小,纤维素原料水解得率降低。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酶的最适底物浓度为50 g/L,在最适底物浓度下,酶水解得到的还原糖为最多,达0.542mg。
3.酶浓度对酶水解的影响
在pH为5.0,温度为50℃,底物浓度为30g/L,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酶浓度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的用量为0.9 g/L 时,还原糖的含量为0.574mg。
而当纤维素酶用量大于0.9 g/L的时候,酶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为0.575mg,几乎不再增加,因此最适酶浓度为0.9 g/L。
4.pH对酶水解的影响
在底物浓度为30g/L,温度为50℃,酶浓度为0.3g/L,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pH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pH的变化敏感,在pH值为5.0时,此时酶活性最高,酶水解产生的还原糖最多,达0.490mg。
因此,最适pH为5.0。
5.温度对酶水解的影响
在pH为5.0,底物浓度为30g/L,酶浓度为0.3g/L,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温度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50℃到55℃之间酶水解产生的还原糖的含量最多,达0.490mg。
在最适温度以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酶水解速度加快。
超过最适温度,纤维素酶活力减小,水解速度反而下降。
如果温度过高,纤维素酶甚至发生完全不可逆失活。
因而,纤维素的酶水解需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才能使水解率达到最大值。
6.反应时间对酶水解的影响
在pH为5.0,底物浓度为30g/L,酶浓度为0.3g/L,反应温度为50℃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温度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酶水解反应初始阶段,纤维素酶水解得还原糖浓度增加较快,随着水解时间延长,水解速度减缓,反应到48h,还原糖的含量达0.565mg。
当反应时间大于48h,还原糖浓度上升趋势
逐渐平缓。
即水解速度随着时间t变化而变化,当水解时间短时,水解速度非常快,隨着水解时间增加,水解速度变得很慢,直到最后趋于平衡,所以酶水解反应最佳时间为48h。
7.正交实验
对反应系统中的pH,温度,反应时间,酶浓度和底物浓度,设计了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
结果可知,影响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酶浓度> 反应时间>温度>pH>底物浓度,即酶浓度对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最显著,底物浓度对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最不显著。
结果可知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条件的最佳组合为酶浓度0.9g/L,pH5.0,温度60℃,反应时间为36h,底物浓度为50g/L。
为了验证正交实验的准确性,采用在最佳条件组合酶浓度0.9g/L,pH5.0,温度60℃,反应时间为36h,底物浓度为50g/L,测量酶水解玉米秸秆产生的还原糖高达0.581mg。
验证了正交的实验的准确性,同时也更加说明了最佳条件的可行性。
三、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得知,酶水解的最佳条件组合是pH为5.0,反应时间36h,温度为60℃,酶浓度为0.9g/L,底物浓度为50g/L。
最佳条件下得到的还原糖产量为0.581mg。
参考文献
[1]韩鲁佳,刘向阳,胡金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7~91
[2]DNS测还原糖的原理http:///view/453bbfc7aa00b52acfc7caf1.html
[3]高洁,汤烈贵.纤维素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183~189
[4]李稳宏,吴大雄,李宝璋.麦秸纤维素酶解法制糖研究[J] .化学工程,1998,26(1):54-61.
[5]上久保正等.纤维素酶的水解.应用微生物,1984,(4):p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