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题才有好成绩—易混虚词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有哪些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
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我们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一)1. 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词语运用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
通常是用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实词辨析题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
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虚词辨析题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
高考语文第一轮 第4讲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教案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讲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精析精练教学案一、考纲阐释词语的使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
“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在于理解和辨析,同时也表明词语的具体解释、词性、结构等知识不是考查的范围,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
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确理解,正确使用。
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
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
本考点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三个方面,本部分重点解析实词和虚词。
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
二、考点透析(一)实词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实词。
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能力。
近义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如:“学力”和“学历”,“必须”和“必需”;二是异音近义词,如:“迟缓”和“犹豫”,“称道”和“称奇”。
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高考不变的考查方向。
近义实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意义方面辨析(1)辨明范围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如:“事件”和“事情”都表示人类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事件”限于指历史上或社会上的不平常的大事情,适用范围小;“事情”可指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适用的范围广。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2)把握轻重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1.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篇一一、分类归纳,语文学习前的准备要做好高中语文无非就是文言文,古诗词鉴赏,成语的运用,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等这几项,所以想要真正的学好语文,就要能够把这些知识分块整理,这是学习高中语文的窍门。
只有方便自己的语文学习,才能得高分。
所以前期的投资如果做好的话,在语文的学习上就会更加便捷,也会更有效。
而不是自己下定决心想要学好语文,就非常刻苦的翻书又看又背,这样是非常不利于自己的'记忆的,没有好的程序规范着自己,怎么才能有效率。
二、学习语文要吃透,不能模棱两可很多学生学习高中语文就是这样,大概的解题思路掌握了,就认为自己可以学习下面的内容了。
但往往再次遇到这样的题型时,还是一样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才是正确的。
这就是没有完全的掌握,无形之中只会耽误自己的学习进度。
因此无论是文言文还是古诗,背诵了就不要再忘记,以免以后还得再做二遍功,这样一来,语文高分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还有就是回答问题的窍门,一般老师都会告诉大家固定的话术,因此只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回答就行了。
但还是要勤加练习,模棱两可换来的短暂轻松会是以后加倍努力学会来的前奏,所以为了以后不那么来累,语文得高分,这些经验和窍门一定要掌握。
2.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篇二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1)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对课堂学习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应该在课堂上面怎么做,有利于保持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心态。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身体如果不好,学习也会有影响,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要注意身体健康。
(4)准备好学习用具,把课桌整理干净,课桌上东西如果十分的零乱,那么在找东西的时候也会浪费时间,还会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及时复习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不能遗漏,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
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2011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 级(表达运用)对于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上。
近义词的辨析是重点也是难点。
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于常用实词(包括成语)和常用虚词的使用能力。
(1)能正确理解词义。
(2)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3)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实词辨析。
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2)近义虚词辨析。
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几类。
【粤题精讲】(2007年广东)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A.考查宁可品性B.考察宁愿品性C.考查宁愿品行D.考察宁可品行名师剖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是E级。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
“宁可”: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的一面(往往跟上文的“与其”或下文的“也不”相呼应);“宁愿”:宁可。
“品性”:品质性格;“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
要用“考查”,也就是候选项只有AC;可、宁愿都可以;“诚实温和”是属于品质性格,要用“品性”,故选A。
答案:A【粤考趋势】2004年开始,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扩大了考查的范围。
通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近几年,实词类考题在高考中都以近义词选用的形式出现,重在考查辨析近义词,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虚词类考题在高考中并非每年都出现,有时也跟近义词的辨析合并出题;熟语中成语的考查是多年必考的内容。
此外,词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词语的问题。
选词填空技巧五法
选词填空技巧五法选词填空主要是考察考生的词语辨析能力和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做好这个题,除了考生要具备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外,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语感法,二、准确释义法,三、望词生义法,四、联想想象法,五、排除带入法。
词语的考查,重点在语境,易混词语。
词语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
同义或近义词既要注重实词,又要重视虚词,特别要注意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一些意义虽并不那么相近却较易混淆的“准同义词”的选择。
1.语感法在语言文字学科中,语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
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语感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之中,所以,培养语感能力应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来进行。
多听多读,接受范文熏陶,提高语感能力。
首先靠多听多读典范作品来实现。
可选择精彩的范文、演讲稿、广播稿,反复听。
要求听准、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
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
这样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
2.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 B.圣地减少控制C.圣地缩小抑制 D.胜地减少抑制这个题就是我们在报纸上经常看到的,说明了现在的高考就是源于生活,体现了“常见、耳熟能详、使用频率高”的原则。
“圣地”:⑴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经常我们在媒体上关注到的:基督教徒称耶路撒冷为圣地,伊斯兰教徒称麦加为圣地,⑵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如“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圣地”。
“缩小”是指范围由大变小,如:把这张超级女生张含韵的海报缩小一点,以便于我好随身携带。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ppt1
2011 年四川卷 高考语 文专 题复 习
解析:答案:B(A,“征订”指出版、发行机构 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可以订购本 刊,不能征求本刊。应改为“订阅”;B,悲天悯 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对社会 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C,有“的” 是指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也许是规定指标的百分之 四十一至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无“的”是指他 完成的全年工作量不仅完成了规定指标的工作量还 加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后四十。后者明显更符合全句 句意;D,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自然,形容 技艺极其精巧。这是形容人不能形容大自然。)
专 题 三
正确使用词语 (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 习
考纲解读
(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正确使 用实词、虚词是语言表达应用的必考内容。 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 形容词上,其中以形容词、动词居多。考查以 辨析近义词为主。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 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 虚词中关联词、介词、副词为高考命题热 点。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辨析虚词使 用正确与否,二是辨析用法相近或易混关联词 语。
高 考 语年全国卷 文专题复 2011 习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和语言的连贯的 能力。关联词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选用,另外, 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可以据给出的一个判断另一个。 ①前后分句为转折关系,应填“但是”。②前后 分句是因果关系,结合语境可填“以致”。③由 固定搭配“一……就”推知应填“就”。④该句 紧承上句,语意有转折,可填“其实”或“但”。 ⑤该句为因果复句,可填“因为”。 答案: ①但是/然而 ②以致/因此 ③就 ④其 实/当然 ⑤因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 逻辑语意关系即可)
高考语文专题复 习 新课标《考试说明》规定:正确使用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答题技巧
古诗古文答题技巧(一)"猜读八法"攻克文言虚词"堡垒"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
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
以下八法,仅供参考。
1、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2、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如“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3、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4、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之实词、虚词正确使用课件(22张)
• 答题思路:
•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 逐流。此处是说儒家经典是古圣人思考和亲身实践的结晶,应选用“身体力 行”。
•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 导。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结合下文的 “说教”,这里应选带有教导意思的成语“耳提面命”。
教学要点
• 1.实词 • 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实词。中考命题侧重于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和使用能力。近义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如“学力”和“学历”, “必须”和“必需”;二是异音近义词,如“迟疑”和“犹豫”,“称道” 和“称奇”。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 殊的词语都是中考不变的考查方向。 • 2.虚词 • 正确使用虚词,一要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某些易误虚词 的常见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虚词的细微差别;三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注意关联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
• (2)把握轻重
• 词义轻重不同,用法也不同。一组词,意义基本相同,但有的适用于重要 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 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妨碍”和“妨害”。“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 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 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 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 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选 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 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 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__。此外还有一 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 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 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A•【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
B•【本来·原来】二者都是副词。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定·一定】三者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偶尔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到底】“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不免·未免】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
C•【曾经·已经】二者都是副词。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已经”强调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往往·经常】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
区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
“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
词语容易混淆实词辨析
BEA Confidential. | 37
(三)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9.高谈阔论:漫无边际的大发议论。
10.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常创始人。
BEA Confidential. | 29
25.开门见山:比喩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 26.水清无鱼: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27.盲人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
28.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29.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30.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行, 指天气转 凉。
BEA Confidential. | 30
一 、容易混淆实词辨析
BEA Confidential. | 3
一
容易混淆实词辨析
[篡改· 窜改]
纂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贬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窜改原文
[独立·独力]
独立:不依靠他人,如:独立生活,还指政权、军队自主; 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
形迹:①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②痕迹,迹象,如“ 不留形迹”。 行迹:行动的踪迹。如:行迹无定。
[消失·消逝·消释]
消失:(人或事物)逐新减少以至没有。如:笑容消失。
消逝:义同“消失”,多用于声音时间等。如:岁月消逝。
消释: (疑虑、嫌疑、痛苦等)消除;解除。
BEA Confidential. | 11
[检查·检察]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査看,如检查工作;
检察:检举核查;考察。
[考察·考査]
考察:实地观察调査;细致深刻的观察,如考察南极. 考査: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査衡量(行为活动),如:考査学 生的学业成绩。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除虚词选用题外,病句中虚词考查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了解虚词运用中的错误类型及其规律,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虚词及其运用正误的判断很有必要。
那么,虚词的使用错误主要有那些呢?笔者作了一点归纳,主要有以下五种:1.贪多滥用所谓滥用,就是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
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短语滥用、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
对于这一毛病,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
例句: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此句前讲配制,后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系,故“并且”这个关联词就滥用了。
2.苟简漏用漏用就是少用,少用了虚词,会造成语意不完整或语病。
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单个虚词漏用、关联词语少用。
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把漏用的虚词补上。
例句: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这个句子缺少了一个虚词“在”,没有词语与后面的“中”呼应,使得介词短语不完整。
3.搭配乱用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一些习惯性短语搭配错误。
像这类习惯性短语搭配有:从……出发,以……为出发点(为主、为核心),从……起,把……看作,把……作为,由……组成,从……中,在……上等等。
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选用配对正确的词来换掉配对不恰当的词。
例句: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句中“虽然……也”是不能搭配的,结合语境,在这里当选用“即使……也”。
4.位置倒用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
对于这类错误,我们的方法是: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句:尽管他行车超过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此句中关联词“尽管”放在句首导致这个句子缺少了主语,“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5.易混误用虚词中很多是属于易混虚词,对于易混虚词误用,我们的方法是辨。
平时要对这些近义虚词特别当心,尽量分清它们细微的差别。
关于整错题好处的名言
关于整错题好处的名言NO.1语文1.注重识记积累,基础分分必争对所需背诵默写的文章的复习,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你必须要记牢、记准,动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逐篇过关。
2.抓好阅读,做好专题性训练集中训练现代文阅读,抓住命题倾向和基本解题思路,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总结规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其次,你还学要做专题训练,比如文言文专题,拼音、成语、病句专题等。
练习的题目不要贪多,必须精练,总结出每个考点的解题方法,及时查漏补缺。
3.回顾典型作文题,积累素材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自己当时的问题再看一看、写一写。
写完可以找老师帮忙批改,看是否有所提高。
集中整理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个经典作文素材,重点积累15句相应的名言警句,写几篇最能体现自己特点和水平的限时作文,从而提升中考作文的应考能力和信心。
NO.2数学1.基础分一定要拿到每一年的中考数学,相当一部分丢分不是丢在难题上,而是基础题丢分太多,导致最后的考试分数不理想。
所以,在后期复习中,要回归基础,每天保证做一定量的基础题,让自己的基础题都做对、做全,得满分。
2.熟练解题方法,加强练习压轴题对于数学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争取拿下压轴题。
要做出压轴题,应先精做当地近几年的中考真题,了解压轴题的常考问题,再找类似的题目练习,弄清压轴题的解题方法。
一般压轴题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还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
3.重点题型常访谈初中数学主要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三大部分。
按涵盖的重要知识点、所占分值大致为:代数部分:约占60%,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几何部分:约占30%,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概率与统计:约占10%,包括概率和统计。
后期复习时,必须针对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在有限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效益。
NO.3英语1.利用零碎时间背单词词汇的积累是英语备考的关键,其记背不难,难就难在实际应用。
高考语文病句应关注“虚词”误用
高考语文病句应关注“虚词”误用作者:窦银强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8年第02期由于现实生活中虚词的误用或错用的频率很高,造成的文句错误比比皆是,因而也成为新课程高考所关注的热点,成为高频命题点。
常见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贪多滥用。
滥用就是在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
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滥用、前后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
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即可。
如:①在“神舟九号”卫星升空前,工程技术员又对它进行了最后的检查,以确保发射成功。
[解析]最后的检查只有一次,“又”字多余,应删去。
②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来了。
[解析]句中的“当”字的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2.贪简漏用。
漏用就是该用却没用或少用。
不用或少用虚词会造成语意不完整或语病。
主要错误有单个虚词漏用、关联词语少用。
修改的方法,把漏用的虚词补上即可。
如:③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解析]“由于”后面的分句中缺少表结果的照应连词,应在“至今”前加上“所以”。
3.搭配不当。
主要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一些习惯性短语搭配不当。
一般习惯性短语搭配正确的有:从……出发,以……为出发点(为主、为核心),从……起,把……看作,把……作为,由……组成,从……中,在……上,等等。
如果搭配交叉就造成错误,修改的方法是选用配对正确的词来换掉配对不恰当的词即可。
如:④这部电影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存在严重的缺陷。
[解析]“无论”后面紧跟“谁”“怎么”“什么”等表疑问或选择的词语,表示在任何条件下,接下来所说的那个结果都不改变。
把“和”换成“还是”才能与“无论”搭配。
4.位置倒置。
虚词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不能错位,特别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
要根据关联词语在复句中处于主语前还是主语后的位置来确定。
实词辨析
欣赏 :不仅包括人,也包括物(对 一个人的人品或者才能很是 满意 和赞同,也可以是对一部电影和戏 曲的满意 ) 鉴赏:对物而不针对人,对象多为 文化艺术品、文物等
此外:数量词在修饰名词时须遵照 约定俗成的搭配习惯,不能随意混 搭。集合概念指称一类事物,不能 用数量词修饰;有的词单指个体, 可以用数量词修饰。
B、考点方阵
1、实词定义: 有实在意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
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2、实词的分类:
(1)按照词 语的构成方式 分:
单纯词: 水、火、马、崎岖、橄 榄、蝴蝶、咖啡、北京、 喜马拉雅、噼里啪啦 合成词:足球、鲜花、掌声、飞碟
褒义词: 果断、坚强、爱护
(2)按照词语 中性词: 决断、坚决、保护 的感情色彩分: 贬义词: 武断、顽固、庇护(袒护)
“品味”可以做动词,有品尝、仔细体会的意思,也可 做名词,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是名词,可以指官吏的品级、物品质量和文艺 作品所达到的水平;
又如:
突然:形容词,作状语、定语和谓语 忽然:副词,只作状语
阻碍(动词、名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 发展。 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强大:形容词 壮大:动词、形容词
再如:
充足——实在的东西 充沛——抽象的东西
担任——职务 担负——责任 坚定——立场、方向 坚强—性格、意志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 改进——工作、方法、技—意见、礼物、资料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 人权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 公款 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 雄伟——山峰、建筑 策 宏伟——计划、蓝图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同义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辨析与使用虚词》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如: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3.辨明关系,有机衔接
为了说明或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常常需要使用虚词,在使用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辨明关系,否那么,就会发生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错误。
4.避免重复,谨防脱漏
由例题思考此类题目的做题方法
1.弄清语境
2.辨别词义
3.筛选排除
4.迁移应用
5.词义代入
利用所学方法
完成当堂练习
课外作业
教学小结
①“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在于理解和辨析,同时也说明词语的具体解释、词性、结构等知识不是考查的X围,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确理解,正确使用。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
二、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一要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某些易误虚词的常见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虚词的细微差别;三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注意关联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对虚词的辨析要注意以下几点:
回顾实词的考查方向
及做题方法
明确虚词的考查方向
分析例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1.把握词性,辨析异同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功能就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
如: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句中“十天半月不下雨〞“多年不遇的大旱〞两种情况不可能在同一地方同时出现,所以不能使用表并列关系的“和〞,只能用表选择关系的“或〞,该句犯了“关系混淆〞的错误。
易混虚词辨析
易混虚词辨析
刘文韬;袁和红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1.以至以致二者都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而产生的结果”之意,但“以致”多用于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例:
【总页数】1页(P48)
【作者】刘文韬;袁和红
【作者单位】山东临沭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虚实结合虚词不"虚"——常用近义虚词辨析举隅 [J], 王旗
2.易混淆词辨析中的构组原则及其实施方案——以韩语背景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为例 [J], 付娜;申旼京
3.握句位语境之匙开虚词兼属之锁——辨析文言虚词兼属连词、介词或副词时的意义和用法管见 [J], 易秋成
4.几组容易混淆的虚词 [J], 蔡芳燕
5.常见易混淆虚词25例 [J], 泰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易混虚词辨析20组
1.从而/进而
辨析:(1)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关系。
(2)进而:表示在前一个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行动,表递进关系。
例句:(1)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2)必须首先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进而解决文化生活问题。
2.对/对于/关于
辨析:(1)对:很多场合与“对于”用法相同;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2)对于:用法同“对”,表示引进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
(3)关于:主要表关涉的范围。
“关于……”作状语,只能用于主语前;“对于……”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
例句:(1)她对孩子很严厉。
(2)对于大家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领导是很重视的。
(3)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3.不免/未免
辨析:(1)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2)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
例句:(1)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不免着急起来。
(2)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于繁琐。
4.以至/乃至/以致
辨析:(1)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②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于前一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
(2)乃至:甚至。
(3)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例句:(1)来听课的有校内的学生,有助教、讲师以至教授。
(2)他把课文念得非常熟,以至有些地方都能背出来。
(3)这些产品的造型与结构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不变样,太陈旧了。
(4)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不能起床。
5.况且/何况
辨析:(1)况且:表示后面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表递进关系,用于陈述句。
(2)何况:也表递进关系,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前边可加“更、又”;前一分句常用“尚且、都”呼应;多带有反诘语气,也可用于陈述句中。
例句:(1)他的基础比较好,况且对这门课又十分热爱,一定能学得好。
(2)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更何况这么一点小事。
6.而且/反而
辨析:(1)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
(2)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呼应。
例句:(1)冬小麦不但冬天不怕冷,而且能在低温下萌芽、生长。
(2)今天这风不但没停,反而更大了。
7.虽然/即使
辨析:(1)虽然: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没,引出的情况是事实,后常与“可是、但是”等词呼应。
“虽然”让步的程度比“尽管”轻。
(2)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例句:(1)虽然你亲自去了,也没能解决什么问题。
(2)即使你再跑一趟,也仍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3)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8.但是/不过/只是
辨析:(1)但是:表转折关系,语气较重。
(2)不过:表转折关系,语气较强。
(3)只是:表转折关系,语气最轻。
例句:(1)尽管河水很凉,但是大家还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2)两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过这是朋友间工作问题上的争论。
(3)他还是那么乐观爽朗,只是比原来显得苍老了一点。
9.诚然/固然/虽然
辨析:(1)诚然:表肯定语气,语气较重;表让步,语气较轻。
(2)固然:表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让步,语气比较轻。
(3)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语气最轻。
例句:(1)发牢骚,诚然也不可少,然而纸上谈兵,终不免书生之见。
(2)茶馆固然不大,不过生意还是兴隆的。
(3)茶馆虽然不大,但是生意却很兴隆。
10.不然/否则
辨析:(1)不然:①含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②表示选择,含有“如果不这样,那就……”之意。
(2)否则:同“不然”①。
例句:(1)不要在汽车上看书,不然会影响视力。
(2)这个会你去参加吧,不然老赵参加也行。
(3)种小麦一定要适时,否则就会影响产量。
11.逐步/逐渐
辨析:(1)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
(2)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
例句:(1)我们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之变成耕地和牧场。
(2)盆里的水逐渐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
12.竟然/居然
辨析:(1)竟然:常用于主谓语之间。
(2)居然:也可用于主语前面,有时语气略重。
例句:(1)他没有料到尚炯竟然如此推崇李自成。
(2)这么大声音,居然你没听见。
13.根据/依据
辨析:(1)根据:偏于强调结论或言论的根本来源。
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
(2)依据:偏于强调结论或言行的依据。
多半用于书面语,更多用于法令文件、科技语体。
例句:(1)他的疑心没有根据。
(2)只有依据全部敌我对比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
14.几乎/简直
辨析:(1)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无。
(2)简直:语气比“几乎”强,带有夸张,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
例句:(1)几乎折磨死。
(2)简直是敲诈。
15.连续/陆续
辨析:(1)连续:一个接一个,时间或空间上比较紧密、均衡。
(2)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例句:(1)这个车间连续创造了三次新记录。
(2)来宾陆续到了。
16.屡次/一再
辨析:(1)屡次: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或活动次数多。
(2)一再:一次又一次,语气比“屡次”重,强调动作或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确的次数。
例句:(1)他们屡次创造新纪录。
(2)一再声明、一再表示。
17.偶尔/偶然
辨析:(1)偶尔:间或,有时候,跟“经常”相对。
(2)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例句:(1)他经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
(2)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了一个老同学。
18.尤其/特别
辨析:(1)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语气较重。
(2)特别:副词,用途较广。
①尤其,但语气较弱;②与众不同,不普通;
③格外;④特地。
例句:(1)不到半年,他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
(2)他喜欢郊游,特别是骑自行车郊游。
(3)特别的式样。
(4)火车跑得特别快。
(5)散会时,厂长特别把他留下来。
19.一概/一律
辨析:(1)一概:副词,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
一般只用于动词前。
(2)一律:①副词,义同“一概”。
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可用于动词前,也可用于名词或名词短语前。
②形容词,相同,一个样子。
例句:(1)过期一概作废。
(2)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来人一律西装革履。
(4)千篇一律。
20.一齐/一起
辨析:(1)一齐:指同时。
(2)一起:指动作在同一处所或兼同一时间。
例句:(1)一齐动手、一齐研究。
(2)在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