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49页PPT

合集下载

1949--1959年 重大历史事件讲演ppt

1949--1959年 重大历史事件讲演ppt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政府宣布出兵朝鲜,实行 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 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其入侵 朝鲜“合法化”。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 绿江和图们江,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非凡的成果
•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 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 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 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 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 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 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 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 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 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 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1953年开始了。。我们的路在哪里?
•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 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 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 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第二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 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 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共24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共24张ppt)

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农 民积极性;
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缓和了民族矛盾;
缩小南北差距,为隋唐统 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融合的时代潮流。
任务1-3:阅读教材P22-23,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P52 的知识,和阅读历史 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变法
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时代影响
√ √ √
G
时间轴
古代 商鞅 孝文帝王安石 张居正 戊戌 变法 改革 变法 改革 变法
近代
清末 民国 新政 改革
当代
完成
社会主义 成就
革命
曲折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制度
建 促 挽危机
封汉 建化
学 披 探转 西 新 民变 法 衣 主制

曲完 折善 探制 索度
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任务1-1:阅读教材P22和历史史料,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任务1-4:阅读教材P23和阅读历史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 影响
变法
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时代影响
张居正改革 (明朝)
政治腐败、国库亏空、 土地兼并严重
整肃吏治、裁剪开支
清丈土地、改革税 制
财政收入增加; 封建统治危机缓和。
材料一: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 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言政治腐败 聿, 管监察的不行纠劾…… ——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 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 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历史上重大改革PPT文档共24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PPT文档共24页

•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同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结果却有天壤 之别。通过这一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中 日当时时局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特性的认识。
• 社会背景 • 领导力量: • 国际环境:
• 31.【9分】能否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是近代 各国兴衰成败的关键。结合埃及的穆罕默德•阿 里改革、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 新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 ②作用:1861年俄国改革的最积极意义,是使 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 资本主义发展。
• 5、局限性
• 一是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贵族地主仍然 占有大量土地。二是在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 有改变,贵族地主仍把持中央到地方的政权。
六、日本明治维新
• 1、背景: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 ①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反抗斗争。 • ②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
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 败、落后和无能;③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日趋斗争 • 2、目的:挽救统治,维护统治 • 3、内容: • ①政治: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 农奴或干涉农奴的生活 • ②经济: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需赎买。
• 4、意义
•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 ② 经济方面: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承认土地私有使明治政府取得了新地主的支持;同 时土地自由买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地 税的实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金。
• ③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信奉武士道精神并 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发展近代教 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之变化PPT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之变化PPT

•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 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凤阳县新旧面貌
城市改革
•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标志着城市改革的开始,并在1985年全面展开。
• 1985年的改革更进一步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理念:政府 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遣返私营企业中的公方代表 ,引入市场经济中的许多观念,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认可了私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和所处地位,并鼓励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进一步发展以带动中国经济,打破了中 国经济公有制成分一枝独秀的局面;抽回公方代表,逐步 放宽私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将企业纳入宏观经济的管辖 范围内,与市场调节作用相结合;对于生产盈利不再坚持 一刀切的均分政策,转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的分配方式, 以不再坚持共同富裕为代价换来了企业的生产活力。对国 有经济成分进行改组,由政府绝对控制经营转为政府拥有 企业的绝对决策权,将一半经济活动权下放给企业,支持 并鼓励负债企业兼并或破产
• 上海户籍人口增长,城市改革后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追求市场经济致 富机会
• 现在的上海
区珠的 一建 对 宣海大 补两 外 布 ︑ 力 特 省 贸易 年 改汕支 殊的 的 ︐ 制头持 政对 限 中 为及下 策外 制 国 对福︐ ︒经 ︐ 政 外建广 济给 府 经省东 年活 予 决 济 厦门 省 后 动 广 定 特四深 在的 东 放 区个圳 邓三 ︑ 宽 ︒地︑ 小来 福 对 平 1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 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 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 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 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 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 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 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 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 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 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 下了自己的足迹! 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 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 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奥运大幕 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 实力的见证。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课件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课件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西晋未年内迁 少数民族分布与北 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必 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胡床
椅子 民族交融趋势
方凳
注:图画出自摹制 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民 族 交 融 的 趋 势
主要内容
仿
范仲淹(989-1052)
(王安石)至议变法……谓“天变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3.北宋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宋初
北宋中期
改革
内容
采取加强 中央集权
的措施
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起义不断 边防压力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官僚机构
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 军事体制
4.明朝张居正改革
背景
(一)晚清政府进行的改革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康有为
梁启超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 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改革
背景
目的
内容
戊戌变法 1898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救亡图存
多领域变革,提倡 新学,兴民权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 革命
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及 全面深化改革
1949-1956年 1956-1978年
1978年以来
(一)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新民主主义 革命
革命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 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改革开放史课件ppt下载

改革开放史课件ppt下载
国际化进程。
外资引进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 促进了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加速了 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
外资引进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重要 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 环境的变化,外资引进的规模和方式 也在不断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 营方式,使其更加市场化和社会化。
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提 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了人民的 自由和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 开放化。
对未来的启示
01
持续改革
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只有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应对时期的变化和
挑战,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
02
开放包容
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开放包容的态度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
02
改革开放的起步
农村改革
0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将土地使用权下放给家庭,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02 乡镇企业的崛起
农村地区开始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03 农村市场化改革
推动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产品流 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政府 的作用不可或缺,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和市场监管,保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 序。
04
改革开放的成绩
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 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全 球第二大经济体。
产业结构优化
从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 务业转型,形成了完全的 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对外开放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 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 资便利化。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PPT演示文稿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PPT演示文稿


1、清末“新政”和 “预备立宪” 2、与洋务运动同时 期、同类的改革 效果!! 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亮点!!! 4、从洋务新政,及预备; 资产阶级,戊戌变的失败, 和三中全会,改旧颜的成
功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四性” ⑴主观目的的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 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⑵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他们仍未超出“中体西用” 的范畴 ⑶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某些让步,符合社会发 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⑷实际作用的背离性。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 直接影响看,它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 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断削弱自身的统治,还促进了革 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 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 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 经济基础。

四、总结:

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 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认识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 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 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事实雄辩地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 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 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 克思主义。”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 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 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 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 可为“上卿之赞“;按土地分等征 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 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
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 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 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摧 毁了旧的行政体制,使秦 国逐步强大,秦始皇确立 封建中央集权制,最后统 一中国。在位执政十九年, 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 变法之一,它的成功对中 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 远的影响。结局:秦国的 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 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 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被告“谋反”,遭车 裂。
1、管仲:选贤任能,相地衰征
•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国上卿 (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 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 强兵。齐桓公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 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 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 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 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 • 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为齐桓 公的称霸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以强大的皇权作后盾上述改革措施得以成功推行极大增强了西汉的国力为后来大汉王朝一系列令人血脉喷张荡气回肠的对外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即墨一中 胡明凯
目录
1.管仲:选贤任能,相地衰征 2.李悝(kui):任贤重农,法治强魏 3.吴起:兵家奇才,变法勇士 4.商鞅:严刑峻法,成就强秦 5.汉武帝:尊儒重法,全面改革 6.王莽:托古改制,扬汤止沸 7.魏孝文帝:胡汉一家,盛世肇基 8.隋文帝:立纲陈纪,泽被后世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社会主义政治 制度体系初步
构成
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确立 是中国历史上 最深刻最伟大 的社会变革
(纲要上P160)
两头好 中间差
八字方针
3.成就:初步建立起物质技 术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
1956
1958年
1960年
积累了建设的重要经验。
1966年
1.良好开端:
总路线
2.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
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⑴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变动
⑵政治:各国为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2.内容:经济: 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 3.特点: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论十大关系》
大跃进
“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八大
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1.历程: 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改革开放 ⑵中共十八大(2012.11):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11):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⑷中共十九大(2017.10):指出……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 ⑸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 提出……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感谢欣赏
2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 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PPT课件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PPT课件
3.俄国、日本改革告诉我们:顺应历史潮流,适 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 有力,进而使我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 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
28
4.我国的改革告诉我们: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改革,我们的国家 才会国富民强。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长处,学习外国先进 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 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无论哪个国家进行改革,要想取得成功, 必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4)从解答材料题的过程中,我们如从结 果的标准给改革分类,那么,会得出什么信息?
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
.
8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下改革既顺 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 C)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戈尔巴乔夫改革
选择题的内容给了我们又一个对改革类历史事件的分 类启示,即从改革的程度去分,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不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另一种是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
.
9
知识归纳
中外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春秋
生产 尊王攘夷 国富兵强
.
军队 春秋首霸
10
前356 土地私有
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Leabharlann 1【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古今中外重大 改革的历史史实,并从中吸 取有益的启示。
2、学会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 分类、归纳,从中认识一些 历史发展的规律。
.
2
你能说出多少古今中外 改革的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PPT精品文档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PPT精品文档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
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 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 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 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 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改革的探索 阶段。
第五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
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2019年10月中共十六 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 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个决定的发表,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个发展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制度创新。特 别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 容的制度创新。
徐州离世界越来越近了
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2019年底,全市公路
里程实现12146公里,全省排名第二,其中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公里。货运量达 18480万吨,是1978年的7.1倍;2019年观音 机场开通国内航线17条,年旅客吞吐量达41 万人次,拉近了徐州与世界的距离。全市人 均道路面积由1989年的3.3平方公里增加到 2019年的12.9平方公里。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有关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的公布和 实施,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最重要的 认识成果,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 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提 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改革正在走向深入。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三大。这次大会有两个突出贡献: 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 内容和实施方案。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改革【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改革【变革]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⑵“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2分)为什么说“黑暗依 旧”?( 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辛亥
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2分)
⑶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4分)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19、右下图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参观某革命纪念馆时的题词“军旗升起的 地方”, C 结合所学知识,这个纪念馆最有可能是 【 】 A.五四运动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淮海战役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C 20、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遵义会议 D A.中国七大 21、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 【 】 A.九一八事变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B 2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 B 主共和。”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10、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B 】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11、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①“自强” ②“民主” ③“求富” ④ D “科学”【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B.②④ 12、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废除二十一条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A 13、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4、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 A 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下列对“五四精神”的表述最为准确、全面的是 【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科学.民主自由 C.爱国抗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民主自由 B 15、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各种活动纪念五四运动。五 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