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3.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4.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5.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图片导入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2.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吗?学生甲: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学生乙: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学生丙: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结合“亚洲地形图”分析亚洲世界之最的名称及分布,导入新课。
3.播放歌曲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
师: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案 中图版
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生活的影响。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概括出我国四大区
2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
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3。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三、季风气候显著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印度洋D. 大西洋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的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和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自然环境如何影响生产和生活可能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不同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讨论问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地理知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
2.图片:四大区域的典型自然环境图片。
3.实例:四大区域的典型生产和生活实例。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大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四大区域的划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北方地区的寒冷、南方地区的湿润、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原等,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七年级地理下册6_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1、利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重点)2、利用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重点)3、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4、通过复习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模式】诱思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当点拨”,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地图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素材及教学课件读图析图探究新知使用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一)气候复杂多样【自主读图】读课本图6—2—6和P10内容,思考回答下列各题:(1)读图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说说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2)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
(3)读图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
(4)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成因。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精当点拨】教师对疑难问题引导点拨1、游戏:我说你指要求:教师说出亚洲的任一气候类型,学生在图上快速的指出,看谁指的即对又快。
2、点拨: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影响因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板书】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教师语: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我们来探究(二)季风气候显著。
(二)季风气候显著。
使用多媒体展示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析图】1、读图说出亚洲冬季风、夏季风的风向。
2、找出冬季风、夏季风分别从哪里吹来?3、找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类型,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一)气候复杂多样【自主读图】学生读课本图6—2—6和P10内容,思考回答下列各题:(1)全球共有12种气候类型,亚洲有种,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重要部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相对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应具备观察自然、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难点: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4.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4.实践活动所需材料:调查表、标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因素?2. 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探讨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第六章 亚洲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利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2.观察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3.简述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气候和河流特征
难点: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导学、问题导学、独立探究、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图说地形。
候?同位合作尝试。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大体了解了亚洲气候,很庞大的气候信息量,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对这些气候信息一块再来梳理归类认识。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亚洲河流,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一块再来归类梳理气河流息。
合作探究
河流
五、合作探究-归纳特点
归纳导引1.分析P12表格11条
世界长河有条在亚洲,形成亚洲
河流的一个特点①亚洲是世界上
长河的大洲。
思考特点①与面积、地形的关
系。
:A.11条世界长河7条在亚洲,
亚洲是长河最多的大洲,这记为特
点①。
B.上节课学习了亚洲面积广、地
形复杂多样,特别是雪山融水常形
成大河水源;刚刚了解了气候复杂
五、分组合作-探究归纳
1.再看P12段1分析表格,借助
归纳导引1.归纳探究河流特点①,
及其与面积地形气候的联系。
A.在P12段1上标画特点①
B.理解面积、地形气候对特点①
与的影响。
2.再次阅读P12段2,观察河流
分层
递进
再学
归纳
切块
归纳
化难
为易
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精品教案(两节含反思)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讲授新知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小结: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雄踞东方的大洲,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3.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2)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海陆位置。
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第六章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1.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其气候的类型,运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其主要气候的气候特征。
2.利用亚洲的河流分布图以及亚洲大河在世界中地位的表格进行分析亚洲河流的主要特征。
3.通过学习亚洲气候特征、河流的特征,理解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季风气候及其特征、河流的分布特点难点:季风气候的成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指导、问题引领、重点点拨【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三幅平原的景观,分别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恒河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恒河平原强调它们都是平原,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三者景观有那么大的区别?教师转入新授:对,主要是三地气候有明显差异,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亚洲的气候和河流。
学生讨论,分析,交流。
学生预测性回答:西西伯利亚平原,冰雪分布广,地衣苔藓比较多东北平原,沼泽广布,有肥沃的黑土恒河平原:棕榈树分布较广,降水较多,一派热带风景。
原因是:气候不同;气温不同;降水不同等。
通过同是平原的景观不同,学生很容易得出景观不同的原因不是地形而是气候。
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1.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其气候的类型,运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其主要气候的气候特征。
2.利用亚洲的河流分布图、亚洲大河在世界中地位的表格进行分析亚洲河流的主要特征。
学生看目标,领会本节课内容。
理解:读什么图查看气候类型?用什么图区分析特征?利用什么图进行分析河流特征?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会怎么样分析?更主动地学习。
问题导学【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教师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导学】读图6-2-6中查找主要气候类型1.有哪些气候类型?世界上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亚洲哪两种气候类型没有?2.从颜色上判断,哪种气候类型的面积最大?这种气候类型特点是什么?(提供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候)气候统计图-30-20-101020301357911月份气温100200300400500600(地理位置:60.3 °N, 102.3°E)降水量/mm推测为什么亚洲这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请从亚洲面积规模进行分析)3.分类练习:用笔把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圈起来,让学生分类,把其中一个气候类型与其他气候类型分开,并说明分类依据。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地球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学生对抽象的自然环境概念和复杂的自然环境构成要素的理解还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掌握自然环境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案例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自然环境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究的自然环境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展示地球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环境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如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民居特色、传统服饰等方面的影响。
-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运用地图和资料,加强读图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
-培养尊重不同地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具体影响。
-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复杂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复习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回顾各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特点。
3.分析影响以农业生产为例,分别探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
-北方地区的旱地农业。
-南方地区的水田农业。
-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青藏地区的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传统服饰等的影响。
5.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补充。
6.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其他方面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现象。
7.课堂总结总结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广泛影响。
8.布置作业撰写一篇短文,分析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积极的小组讨论,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但在讨论过程中,个别小组的组织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今后应更加注重小组合作的指导和监督。
对于一些复杂的影响关系,讲解还可以更深入细致。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板书: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挖掘元素,建立模型]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展示: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思维发散,探索求解]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阅读:图6.20,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课时10页)
教学设计艾亭镇中心校李颖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共2课时〕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 ,长河众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说明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住的大洲——亚洲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分布;亚洲地势特点;主要河流名称与分布。
难点: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动手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查阅有关亚洲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亚洲的地形 ,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 ,讲授新课:第二节自然环境课件展示:亚洲地形图,这是哪类地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读图方法〕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 ,活泼气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喜马拉雅山及其主峰。
B 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 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 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E 组: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白令海、黑海、红海、地中海。
【抢答】学生查图 ,讨论、抢答出各地地理位置 ,海拔。
【总结】答复较快 ,较好的小组及时表扬。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 ,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 ,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生:小结1、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 ,丘陵为主。
2、 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承转】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方地势的上下起伏 ,下面我们来看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课件展示〕 ,说说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word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word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
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河流流向特征注入海洋长江自西向东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太平洋黄河自西向东长度5 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太平洋湄公河自北向南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结冰期较长北冰洋恒河自西向东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印度洋印度河自北向南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地区气候类型特点景观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银装素裹、冰封千里东南部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皆夏,森林常绿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常绿硬叶林中部的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高原山地气候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中图版
第6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资源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我国南北方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理解这两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2. 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和看图的方法,认识到我国南北方地理区域的差异。
3. 情感目标: 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学习重点: 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三.学习难点: 举例说明南北方地理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地理差异 四.教具准备:配套课件、学案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自主预习: (课文做重点记号)1、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必须会影响到人们的 和 。
对于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方面;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和 等方面。
2、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__________,地形多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耕作制度为 。
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重防寒保暖,由于地势__________ ,人口众多,所以村庄都较大。
3、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 ,地形多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南方地区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__________ ,利于排水。
活动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①复习导入:回忆四大区域名称、位置、划分依据等。
②学生思考不同景观图片分别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一地区?③学生齐读54页第一段课文,回答:自然环境的不同对于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方面;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和 等方面。
活动三: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农业差异 ①学生从不同的景观图片分析南北方的农业差异活动四: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饮食、民居、交通等方面。
①学生从不同的景观图片掌握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②学生从不同的景观图片掌握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③学生从不同的景观图片掌握自然环境影响着交通运输工具 ④学生从不同的景观图片掌握自然环境影响着传统运动活动五:知识巩固练习 一、判断题1、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深厚的黄土分布区在北方地区( )2、北方交通运输以河运为主( )3、溜冰、滑雪是北方人冬季爱好的运动项目( )4、苹果、荔枝等都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亚热带水果( )5、北方地区就是东北三省( )6、我国南方的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透气。
第2课《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2课《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
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知道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吗?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5页的几幅图,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是什么?自然环境对农业造成了哪些影响?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农业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人们的生活同自然环境有何联系?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6.2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8
【课题】:七年级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课程标准分析】1、“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课程标准: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课标要求的把握:本课“标准”是对本章第一节的“标准”(即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的进一步要求。
地理区域间差异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上,还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时,不能从方方面面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而应以自然环境差异为基础,说明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易于学生学习。
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以农业最为典型,此外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也很明显,相比之下对工业、矿业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
所以在学习时,可以农业为例去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生活的影响则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以及表现在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上。
既然是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就应注意“影响”二字,而不能绝对化。
学习时也可引导学生反过来想,即一定地区生产、生活的特点,是该地区人们因地制宜、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
反之,则人们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教材分析】《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年级《我国的区域差异》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它是在学习完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以及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总论知识后,所渋及的分区地理知识,本章是认识区域差异的总论,也是为下面学习不同尺度区域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紧跟上一节的内容,介绍我国四大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之后,说明各地的农业、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异,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知识容量、思维能力都还比较欠缺,他们对我国各地生产、生活只有片面的、零碎了解,但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于多种地理事物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课堂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易于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图片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
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
学生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课题)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
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副板书]
①最北:81°N;最南:11°3′S;
②最东:169°40′W;最西:26°3′E
3、读图6.2 、6.3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启发引导]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
洲面积之和?
(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千米)
[活动]:
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
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3、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
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承转]: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首先家里有什么呢?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几口井,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
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也通常也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副板书]:有什么——地形、河流(就先说说地形和河流)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
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纪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提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
如科学的按
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见p.6图6.7)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板书]:
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
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活动]:学生指图回答亚洲不同流向的河流,注入的海洋。
[板书]: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