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喀斯特地貌及其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贵州喀斯特地貌及其保护
10级人力1班杨雪
摘要:贵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充分的高原山区。贵州喀斯特地貌具有其独特性,应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发展
本省经济。喀斯特地貌环境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在发展中应注
意扬长避短。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多样性生态保护
⒈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
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而贵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充分的高原山区,喀斯特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形成95%的县市有喀斯特分布,实属罕见,可谓喀斯特王国。
贵州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此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等。
⒉喀斯特环境的有利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多样性,为贵州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例如,花溪区以瀑布,洞穴为主要优势,山石水景,各显风姿,高坡石门、黔陶鬼架桥、青岩悬宫洞等等。众多的喀斯特奇观为此区带来了良好的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立体配置和多种经营。由于喀斯特地域形态结构对光,热,水等自然因素进行再分配,导致气候、生物、土壤垂直分异和局地分异明显,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山区立体农业发展和多种经营提供了自然基础。
⒊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不利条件
水土环境要素缺损,例如土壤流失、土壤异质性较强、土壤供应
植物的营养元素不平衡
生态承载力低、石漠化、旱涝灾害等
4.贵州喀斯特地貌典型性分析
石灰岩地貌上形成陡峭峻岭,溶洞,地貌岩石形成典型的褶皱现象。
4.1典型性:贵州喀斯特地貌有贵州锥状喀斯特地形,是全球锥状喀斯
特地形中发育演化过程最完整、保存相当完好,而且存在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典型的是贵州的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4.2独特性: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性在于它拥有许多的瀑布群、溶洞
群规模宏大,而且保存完整,分布集中;除此之外还包括喀斯特环境的多样性,类型的多样,几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类型。
5.贵州生态环境发展历史
贵州的森林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涵养水源、保护土地。据推算,贵州森林覆盖率汉、晋时期达50%以上,唐、宋时期为50%,明、清时期缓慢下降。不少史志记载着贵州“到处绿阴覆盖,碧水长流”,“远山闻虎啸,近山百鸟鸣”,“树深不见石,苍翠万千里”的景象。可是由于本土居民和历代迁居贵州者“开发”贵州,对森林乱砍滥伐;历代统治阶级对贵州木材的特殊需要采办“皇木”,以大修宫殿王室;以及战争对森林的烧毁,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童山濯濯、荒山秃岭。特别是到了近现代,人口不断增长,为了生存而毁林开荒,致使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到1983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30%下降到历史最低点。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丧失了森林生态效益,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2.5万平方公里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7.67万平方公里。全省喀斯特山区山势陡峭,土壤瘠薄,是脆弱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最终结果是形成无土可流的石漠化环境。大自然开始向人们进行报复,引发了全省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村毁人亡事件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损失。
6.喀斯特地貌研究意义
6.1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6.2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容易“产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例如,贵州龙宫、织金洞等。
7.保护措施
当大自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国家的安全,并从教训中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性、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恢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紧迫性。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贵州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贵州重点防护区治理、珠江上游贵州防护林工程、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工
作,这些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使治理区内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早在1990年9月12日,省委、省政府作出10年基本绿化贵州的决定,这是治理、恢复贵州生态环境的重要决策。经过全省人民的奋斗,199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0.86%,提前实现10年绿化贵州的目标,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34.9%。
参考文献:《贵州省情》第2版
百度文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