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点布置依据

勘探点布置依据
勘探点布置依据

勘探点布置依据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72亩地勘探点布置依据

一、勘探点间距要求

(1)(一级)复杂时,勘探点布置间距为10~15m,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时,勘探点布置间距为15~30m,等级为(三级)简单时,勘探点布置间距为30~50m。

(2)场地地址复杂程度根据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地形地貌和地下水等五方面来综合考虑;

1)建筑抗震稳定性根据地质、地形、地貌条件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a.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b.不利地段:软弱土和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斜坡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和性状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洪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

c.有利地段:岩石和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2)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分布于场地内及其附近地段,主要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等具体的岩土工程有不利影响。

a.“强烈发育”是指泥石流沟谷、崩塌、滑坡、土洞、塌陷、岸边冲刷、地下水强烈潜蚀等极不稳定场地。

b.“一般发育”是指虽有不良地质作用.但并不十分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

c.“不发育”是指不出现不良地质作用.或极其微弱,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可以不考虑。

3)地质环境破坏是指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化学污染、水位上升等。地质环境的“‘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上述现象发生,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4)地形地貌主要指的是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尤其是微地貌单元)的变化情况。一般地说.

山区和丘陵区场地地形起伏大,工程布局较困难。挖填土石方量较大,土层分布较薄且下伏基岩面高低不平,地貌单元分布较复杂,一个建筑场地可能跨越多个地貌单元,因此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或较复杂;平原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均一。土层厚度大且结构简单,因此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5)地下水是影响场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和地下水水位等直接影响工程及其建设。

(3)综上所述,场地复杂程度分类为下表

由此表可见,172亩地地质复杂程度为二级。

(4)根据减少,但没动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5)得出最终结论,172亩地勘探点布置间距为15~30m,并应考虑每栋高层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孔。

二、勘探点深度要求

(1)根据建筑物的特征、基底压力、基坑深度等预估各建筑桩基的有效桩长及入土深度。

(2)场地地质地貌及大致地层情况

1)场地所在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风成砂丘地貌。

2)地面下85m深度范围内共分布三套地层:

a.全新统(Q4):依地质年代差异分为上、中、下两段:上段(Q4-2)3),表层为黄河冲积形成的褐黄色的粉土、粉砂和粉质粘土层,粉土和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粉质粘土呈软塑~可塑状态,承载力约85-120kPa,该段底板埋深约8.0米;中段为缓流水相沉积的粉质粘土和粉土层,粉土呈稍密状态,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底板埋深约15米;下段(Q4-1),由褐黄-黄褐色的粉土、砂细土组成,其成因为冲积沉积物,粉土和砂土呈中密至密实状态,承载力约在180-350kPa,底板埋深约30.0m。

b.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地层:其成因为冲积相,岩性由褐黄~黄褐色的粉质粘土、粉土、砂土组成,底板埋深约60.0m。

c.第四系中更新统(Q2)地层:其成因为冲洪积相,岩性由褐红~棕红色的粉质粘土组成。

(3)依据相关规范条文及要求

1)按照。

2)按照

3)为满足地基变形要求,控制孔深对于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

(4)勘探点深度计算

1)高层建筑有效桩长约为30m,入土深度约为36m,即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孔深应不小于

39m;控制性孔深为39+20=59m;考虑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需要,地震安评波速测试深度应超

过覆盖层厚度,本场地覆盖层厚度约为80m,因此,上述控制性钻孔有两个需要增加到

85m。

2)6层住宅:考虑采用地基处理的可能性,地基处理砂层深度约为15-16m,一般孔深定为20米,控制孔深25米。

3)其它建筑: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和地基处理,主要满足天然地基验算和地基础深度需要,孔深定为15m,估算等效剪切波速孔深定20m。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20040912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 2004年9月20日稿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5)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 2.5 地层代号 (9) 2.6 勘察工作图例 (10) 2.7 地质图例 (12)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 图例图示 (20) 3.3 平面图图示 (20)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 3.5、柱状图图示 (26)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2.1.2 地质年代符号表

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原则

内部机构设置原则 一、目的 为了使公司内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依据本公司当下现状和现代管理理论,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制订本原则。 二、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原则 在管理中,组织系统研究的是如何分工,其结果是分离出部门和岗位。从根本上讲,组织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设定的一种工具。 组织结构设置遵循如下原则: 1.一个上级的原则 (1)杜绝多头指挥,避免指令重复或冲突。 (2)一个人只能对一个上级负责,避免混乱和推拖扯皮。 (3)上级对工作的完成负有最终责任,避免重叠和空白。 (4)有助于改善上级与下属之间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在行政上对总经理负责,在财务上可以越过总经理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2.责权一致的原则 责任是运用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义务。直接上级在给其直接下级制订岗位描述时,应明确界定直接下级的权力及相应的责任,直接下级对所承担的任务或工作负有责任,管理人员则始终对其下级完成任务的成效负有领导责任。 责任,对管理人员而言分为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对员工而言则明确规定只有:工作责任。

3.既无空白又无重叠的原则 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好的组织结构设置方案,要求把企业运作所需要的所有工作分配给企业的所有成员,权责不清将使工作发生重复或遗漏、推拖扯皮现象,容易使员工产生挫折感。 三、公司组织机构设置重点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控制界限): 1.管理幅度是管理者有效指挥、管理下属的人数限制。管理幅度的大小显然影响着组织单位或部门的数量与分布以及组织机构内管理层次的多少。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组织机构内工作程序化、标准化的程度。 程序化、标准化程度高可适当加大管理幅度,但这有赖于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2)管理人员所处的管理层次,一个人在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层次越高,直接控制人数越少。 (3)人员素质,主管或部属能力强、经验丰富者,可以适当加大管理幅度。 (4)职务内容,工作性质单纯、标准化者,可加大管理幅度。 (5)组织机构的管理幅度越窄就意味着管理人员越多和代价越高。出于上述考虑,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我们将公司机构管理层次设置为四层,每层最多不超过6人,如机构设置岗位图中总经办主任直接下级最多,但也未超过6人。 (二)目标性: 组织系统表内各组成部门都是为完成公司整体经营目标而设立的,在部门职能中部门本职即要求用一句话反映本部门的本职职能,也就是设立本部门的目的。如“营销中心的部门本职是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获取企业利润。”

详细勘察方案 (1)

**项目 (详细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经理: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六月

目录

附图部分 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张)

一.勘察方案 1 工程概况 建筑物概况 拟建的“**项目”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大囫囵镇政府附近,场地交通便利。拟建建筑物情况见表1。 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规定,拟建建筑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建筑场地及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上述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勘察阶段、目的及任务 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主要将进行以下工作: (1)查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场地土类型、建筑物场地类别作出判定,对断裂错动、液化、震陷等进行分析论证和判定,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对整个场地的适宜性作出明确结论。 (2)查明各土层的类别、厚度、坡度、土性参数。并对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3)查明场地地层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提供承载力及沉降计算所必须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其受力变形能力,并对各层土进行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4)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与工程相关的相互之间的补给关系;测定地层等水文地质参数;提供各土层的透水性及地下水是否对管道材料有腐蚀性等。 (5)查明邻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的现状。 (6)选择基础持力层,提出技术经济合理可行的基础方案的建议。 (7)提供满足地基基础及基坑支护设计所需的土层参数,并对基础形式及基坑支

结构总体布置的一般原则

1-3 结构总体布置的一般原则百度上找的资料 (2006-01-29 10:32:45) 转载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根据结构高度,还应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及设防烈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当结构体系确定后,结构总体布置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因此,结构体系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能否做到先进合理,与结构布置密切相关。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一个先进而合理的设计,不能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因为对于较复杂的高层建筑,某些部位无法用解析方法精确计算;特别是在地震区,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很多,要求精确计算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仅仅依赖于“计算设计”,还要正确运用“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指对一些难以做出精确计算分析,或在某些规程中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应该由设计人员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概念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具有多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设计中处处都要带着清晰的概念和正确的理解去处理理论和构造问题。以下论述的诸方面均须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 一、结构平面布置 高层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和选用的构件类型应符合建筑模数,以利于建筑工业化。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需要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不宜过长,值宜满足教材表1-3的要求; 3.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二、结构竖向布置 高层建筑中控制侧向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随着高度增加,倾覆力矩也相应迅速增大。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一般将高宽比控制在5~6以下,是指建筑物地面到檐口高度,是指建筑物平面的短方向总宽。当设防烈度在8度以上

电梯位置布置原则及土建结构的讨论

电梯位置布置原则及土建结构的讨论 电梯门户6月29日讯合理的土建布置才能使电梯的作用有效发挥,才能保证电梯的顺利安装。 土建布置将涉及电梯的土建布置图,它是建筑设计、施工及电梯安装人员必需的资料,包括电梯位置平面图、电梯井道平面图、井道纵剖面图、机房平面图、井道和机房的混凝土预留孔等。图中还应标明电梯的基本参数、电源要求及注意事项。下面从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和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两方面讨论。 1 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1)电梯是出入大楼人员经常使用的工具,因此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 一般可以将电梯对着正门或大厅出入口并列布置(但对于超高层建筑为避免井道风的作用应阻止正门进入的风直接吹向层门);也可将电梯布置在正门或大厅通路的旁侧或两侧。 为了防止靠近正门或大厅入口的电梯利用率高,较远的利用率低可将电梯群控,或将单梯分服务层设置。 (2)百货商场的电梯最好集中布置在售货大厅或一端容易看到的地方,当有自动扶梯设置时综合考虑决定二者位置,而工作人员和运货用电梯应设置在顾客不易见到的地方。 (3)为便于梯组的群控,大楼内的电梯应集中布置,而不要分散布置(消防电梯可除外)。 对于电梯较多的大型综合楼,可以根据楼层的用途、出入口数量和客货流动路线分散布置成电梯组。同组群控的电梯服务楼层一般要一致。 (4)同组群控的电梯相互距离不要太大,否则增加了候梯厅乘客的步行距离,乘客还未到达轿厢就出发了。因此直线并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5~8台电梯一般排成2排厅门面对面布置;8台以上电梯一般排成“凹”形分组布置。 呼梯按钮不要远离轿厢。候梯厅深度应参照GB/T7025.1–1997第8章的要求。 (5)为了乘客方便,大楼主要通道应有指引候梯厅位置的指示牌;候梯厅内、电梯与电梯之间不要有柱子等突出物;应避免轿厢出入口缩进;不同服务层的2组电梯布置在一起,应在候梯厅入口和候梯厅内的标明各自服务楼层,以防乘错造成干扰;群控梯组除首层可设轿厢位置显示器外,其余各候梯厅不要设,否则易引起乘客误解。 (6)若大楼出入口设在上下相邻的两层(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则电梯基站一般设在上层,不设地下服务层,两层间使用自动扶梯,以保证电梯运输效率。对于地下入口交通量很少时可设单梯通往地下,或在候梯厅加地下专用按钮。 (7)对于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 (8)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 (9)对于旅馆和住宅楼,应使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远离住室(如井道旁是楼梯或非住室),避免噪声干扰住室,必要时考虑采用隔声材料隔声。 (10)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11)候梯厅的结构布置应便于层门的防火(见GB7588–1995第7.2.2条)。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可归纳如下: (1)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要求进行设计。 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产量往往有一定范围,设计产量在该范围之内或略超出该范围,都应认为是合适的;但如限于设备选型,设计达到的产量略低干该范围,则应提出报告,说明原因,取得上级同意后,按此继续设计。 对于产品品种,如果设计考虑认为计划任务书的规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不适当之处,也应提出报告,阐明理由,建议调整,并取得上级的同意。例如,某大型水泥厂计划任务书要求生产少量特种水泥,设计单位经过论证,认为大型窑改变生产品种,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不合理,建议将少量特种水泥安排给某中小型水泥厂生产,经上级批准后,改变了要求的品种。 窑、磨等主机的产量,除了参考设备说明和经验公式计算以外,还应根据国内同类型主机的生产数据并参考国内外近似规格的主机产量进行标定。在工厂建成后的较短时期内,主机应能达到标定的产量;同时,标定的主机产量应符合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转的要求,既要发挥设备能力,但又不能过分追求强化操作。 (2)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工厂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确定以后,整个工厂设计可谓大局已定。工厂建成后,再想改变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将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要把湿法厂改为干法厂,固然困难;要把旧干法厂改为新型干法厂,也非易事。例如,为了利用窑尾废气余热来烘干原料,生料磨系统也得迁移,输送设备等也得重新建设,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就不一定可行。 在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时,应尽量考虑节省能源,采用国内较成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构造柱设置原则

构造柱设置原则 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 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 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 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 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5、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6、墙长大于2倍墙高,中间设构造柱; 构造柱间距小于等于2倍墙高; 墙长大于墙高,端部无柱,设构造柱; 6、7度设防: 1.5<洞口宽度≤2.1,设边框(边框=墙宽*60); 洞口大于2.1设构造柱; 内外墙交接处,外墙转折处设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于2倍墙高; 端部无柱,外墙长度不大于1米设边框,大于1米设构造柱; 外墙窗洞大于2.1时,窗裙墙(窗台以下的墙)顶面宜设现浇带,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 2006年11月20日稿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5)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 2.5 地层代号 (9) 2.6 勘察工作图例 (10) 2.7 地质图例 (12)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 图例图示 (20) 3.3 平面图图示 (20)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 3.5、柱状图图示 (26)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2.1.2 地质年代符号表

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原则

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原则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内部机构设置原则 一、目的 为了使公司内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依据本公司当下现状和现代管理理论,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制订本原则。 二、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原则 在管理中,组织系统研究的是如何分工,其结果是分离出部门和岗位。从根本上讲,组织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设定的一种工具。 组织结构设置遵循如下原则: 1.一个上级的原则 (1)杜绝多头指挥,避免指令重复或冲突。 (2)一个人只能对一个上级负责,避免混乱和推拖扯皮。 (3)上级对工作的完成负有最终责任,避免重叠和空白。 (4)有助于改善上级与下属之间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在行政上对总经理负责,在财务上可以越过总经理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2.责权一致的原则 责任是运用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义务。直接上级在给其直接下级制订岗位描述时,应明确界定直接下级的权力及相应的责任,直接下级对所承担的任务或工作负有责任,管理人员则始终对其下级完成任务的成效负有领导责任。

责任,对管理人员而言分为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对员工而言则明确规定只有:工作责任。 3.既无空白又无重叠的原则 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好的组织结构设置方案,要求把企业运作所需要的所有工作分配给企业的所有成员,权责不清将使工作发生重复或遗漏、推拖扯皮现象,容易使员工产生挫折感。 三、公司组织机构设置重点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控制界限): 1.管理幅度是管理者有效指挥、管理下属的人数限制。管理幅度的大小显然影响着组织单位或部门的数量与分布以及组织机构内管理层次的多少。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组织机构内工作程序化、标准化的程度。 程序化、标准化程度高可适当加大管理幅度,但这有赖于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2)管理人员所处的管理层次,一个人在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层次越高,直接控制人数越少。 (3)人员素质,主管或部属能力强、经验丰富者,可以适当加大管理幅度。 (4)职务内容,工作性质单纯、标准化者,可加大管理幅度。 (5)组织机构的管理幅度越窄就意味着管理人员越多和代价越高。出于上述考虑,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我们将公司机构管理层次设置为四层,每层最多不超过6人,如机构设置岗位图中总经办主任直接下级最多,但也未超过6人。 (二)目标性: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

******************** 勘 察 方 案 (详细勘察)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 日期:二O一九年一月二日

目录 一、现场情况概述 二、勘察方案编写依据 三、勘察技术要求 四.主要勘察方法和具体指标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六.勘察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七、勘察质量薄弱环节的预防措施及勘察优质服务附件1:勘察点平面布置图

一、现场情况概述 1.1工程概况 宜昌****D区建设项目,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我单位于2018年7月根据设计图纸布点进行了勘察,现因设计变更需进行补充勘察,本方案为设计调整后补勘方案。 该项目主要分为商业办公区和住宅区两个区域,商业办公区地下为整体2层地下室(局部1层),上部为2栋20/21层办公楼和酒店组成;住宅区为整体1层地下室,地上由4栋15-22层和1栋31层塔楼组成。场地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由上至下主要由填土(Qml),其下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Qel+dl) 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泥质砂岩,局部可见少量砂砾岩组成。本项目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级)。 1.2场地概况 本勘察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勘察期间场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原始地形进行了初步处理,高程在52.0-56.5m之间呈坡状,。 根据拟建场地前期详细勘察及周边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层概况如下: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堆填年限小于10年。 淤泥质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干强度及韧性差。 含砂粉质粘土:褐色,饱和,硬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干强度及韧性高。 粉质粘土:红褐、黄褐色,饱和,硬塑,局部含较多灰白色条带状高岭土。含少量角砾,角砾主要成份为石英,块径0.5-2.0cm,含量约20%,局部富集。原岩结构基本遭到破坏,但尚可分辨,局部含少量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碎屑。 强风化砂岩:棕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发育,含少量砾石,局部富集,砾石多为石英砂岩。因风化及机械破碎影响,岩芯多呈碎块状和砂状,其岩石完整程度等级为极破碎。 中风化砂岩:棕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含少量砾石,局部富集,砾石多为石英砂岩、硅质岩,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锤击易断,锤击声较哑,其岩石完整程度等级为较完整,岩体质量较差(RQD为60%),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分布厚度大,未揭穿。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部分地段的(1-1)杂填土、(1-2)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该层主要受大气降水、生产、生活排放水等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在丰水季节及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充分时有一定水量,无统一水位,其水量一般可疏干,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较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基岩含水性和透水性与裂隙发育、充填程度有关,一般水量很小,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详细勘察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项目 (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经理: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六月

目录一.勘察方案1 1 工程概况1 1.1 建筑物概况1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1 1.3 勘察阶段、目的及任务1 1.4勘察依据、标准2 2 工程地质资料2 2.1地形、地貌2 2.2地层结构2 2.3地下水3 3 勘察方法及勘探点布置原则3 3.1勘探方法3 3.2勘探点布置原则3 3.3勘探工作量3 4技术要求4 4.1 测放勘探点点位4 4.2 钻探、取样5 4.2.1钻探及编录要求5 4.2.2取样技术要求5 4.3 土工试验5 4.4 原位测试5 5 勘察成果资料整理程序及主要内容5 文字部分5 图件、图表部分6 二项目管理机构设置7 三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 1 工程进度计划及网络计划图7 2 工期保证措施7 2.1 投入的机械设备8 2.2工期保证措施8 四质量保证措施9 1本工程质量目标9 2 质量控制依据9 3 质量保证体系9 3.1 质量保证体系9 3.2 质量控制过程10

五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3 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3 七质量服务承诺14 附图部分 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张)

一.勘察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建筑物概况 拟建的“**项目”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大囫囵镇政府附近,场地交通便利。拟建建筑物情况见表1。 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规定,拟建建筑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建筑场地及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上述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 勘察阶段、目的及任务 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主要将进行以下工作: (1)查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场地土类型、建筑物场地类别作出判定,对断裂错动、液化、震陷等进行分析论证和判定,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对整个场地的适宜性作出明确结论。 (2)查明各土层的类别、厚度、坡度、土性参数。并对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3)查明场地地层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提供承载力及沉降计算所必须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其受力变形能力,并对各层土进行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4)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与工程相关的含水层相互之间的补给关系;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提供各土层的透水性及地下水是否对管道材料有腐蚀性等。 (5)查明邻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的现状。

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原则

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原则 工业上的管路布置既要考虑到工艺要求,又要考虑到经济要求,还要考虑到操作方便与安全,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尽可能美观。因此,布置管路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使管路尽可能短,管件和阀门应尽可能少,以减少投资,使流体阻力减到最低。 2. 应合理安排管路,使管路与墙壁、柱子或其它管路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以容纳活接头或法兰等为度),以便于安装、操作、巡查与检修。如管路最突出的部分距墙壁或柱边的净空不小于100mm,距管架支柱也不应小于100mm,两管路的最突出部分间距净空,中压约保持40mm~60mm,高压约保持70mm~90mm,并排管路上安装手轮操作阀门时,手轮间距约100mm。 3. 管路排列时,通常使热的在上,冷的在下;无腐蚀的在上,有腐蚀的在下;输气的在上,输液的在下;不经常检修的在上,经常检修的在下;高压的在上,低压的在下;保温的在上,不保温的在下;金属的在上,非金属的在下;在水平方向上,通常使常温管路、大管路、振动大的管路及不经常检修的管路靠近墙或柱子。 4. 管子、管件与阀门应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安装与维修。 5. 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管路须采取热补偿措施,有凝液的管路要安排凝液排出装置,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应在一定距离处安装分离器以排除冷凝水,长距离输送液化气体的管道在一定距离处设置垂直向上的膨胀器)3 6. 管路通过人行道时高度不得低于2m,通过公路时不得小于4.5m,与铁轨不得小于6m,通过工厂主要交通干线一般为5m。 7. 一般情况下,管路采用明线安装,但上下水管及废水管采用埋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2010.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 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二〇〇六年七月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5)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 2.5 地层代号 (9) 2.6 勘察工作图例 (10) 2.7 地质图例 (12)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 图例图示 (20) 3.3 平面图图示 (20)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 3.5、柱状图图示 (26)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要求 1)生产设备要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配置,在保证生产要求、安全及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厂房面积与空间,减少各种管道的长度。2)保证车间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使各个工作地点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3)保证车间内交通运输及管理方便。万一发生事故,人员能迅速安全地疏散。 4)厂房结构要紧凑简单,并为生产发展及技术革新等创造有利条件。 2、原则 1)各工序的设备布置要与主要流程顺序相一致,是生产线路成链状排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并尽可能自流输送,力求管线最短。 2)注意改善操作条件,对劳动条件差的工段要充分考虑朝向、风向、门窗、排气、除尘及通风设施的安装位置。设备的操作面应迎着光线,使操作人员背光操作。 3)辅料制备车间应与适用设备靠近,但如液氯汽化、制漂等有污染和粉尘部分,应有墙与车间隔开,应有通风等必要的设施。 4)冬天无严重冰冻地区的工厂可考虑把不适宜在车间内布置的设施,布置在室外。高压容器等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布置在室外。并有安全报警和事故排空等安全措施。 5)设备布置在楼面还是布置在底层,要视楼面荷载及是否利用位差输送等因素而定。一般洗浆设备布在楼面,黑液槽及浆池布在底层。

6)相互联系的设备在保证正常运行、操作、维修、交通方便和安全条件下,尽可能靠近。 7)设备与墙柱之间的间距,无人通过最小500mm,有人通过最小800mm 8)泵与泵之间间距一般1000mm,泵组之间间距约1500mm。 9)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应骑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上。 10)发散有害物质、产生巨大噪音和高温的生产部分应同一般的生产部分适当的隔开,以免互相干扰。 11)要统一安排车间所有操作平台、各种管路、地沟、地坑及巨大的或震动大的设备基础,避免同厂房基础发生矛盾。 12)操作平台的宽度应大于500mm,平台向上距梁底或楼板的距离应大于2000mm,平台下若走人或有设备需检修,平台底部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13)合理安排厂房的出入口,每个车间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厂房大门的宽度应比所需通过的设备宽度大200mm左右,比满载的运输工具宽度要大600~1000mm,总的宽度不应小于2000~2500mm。14)要考虑必要的锥料面积。 15)遵守国家的有关劳动卫生及防火安全等方面的各项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6)要考虑到厂房扩建的需要。 17)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同时,设备布置要尽量符合建筑结构标准化要求,18m以下,采用3m的倍数,18m以上采用6m的倍数,多

规划和设置IT组织结构原则

您的企业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企业缺乏科学的经营决策体系,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大。 2、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缺少监督和管理控制功能。 3、从纵向上看,企业高层难以了解各层下级的真实运营状况与业绩,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 4、从横向上看,由于部门职能、各部门之间协调通道设计不合理,使得组织结构不能快速响应业务发展、突发事件的需要。 5、由于纵向上集权、分权设计不合理,横向上各部门功能界定不明确,导致职责权不对称,易出混乱,积极性不高,组织效率低下。 6、有的组织部门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合理,能干事的人不多,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大大影响员工积极性和整体效率,也有的企业发展较快原有组织不能适应发展需求,要做组织调整和人员增加。 7、企业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决策与管理行为靠直觉。 从企业全局来看,这些都是组织结构设置的问题,需要运用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方法来解决它;而如果单从一个层面切入的话,往往会发现,某一个特定方面的问题,往往和这些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它解决好了,可以成为解决全局问题的一个契机。比如信息部门的设置。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IT组织结构的设置问题也得到了越多越多的重视。IT部门作为企业整体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要做到合理设置,不仅需要考虑组织设置的共性和一般原则,又要考虑IT部门的个性和特殊作用,使它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一、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一组契约关系。罗纳德·科斯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组织内部协调管理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由此,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就是提高组织运转效率,降低费用开支。信息部门作为组织部门的一种,其设置也必须符合这一核心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们又提出了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归纳起来包括: ?任务、目标原则:每一个组织和这个组织的每一个部分,都与特定的任务、目标有关,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分级管理原则:也就是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达到既能保证统一指挥、使上级摆脱日常繁琐事务,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大决策事项上,又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积极性,各自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负责的效果。 ?相对平衡原则:组织设置在符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也需要根据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作者:————————————————————————————————日期: ?

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 Abstract:Introduced the 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regulation of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 前言 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标准、规范和规定 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江苏万安建筑勘察设计院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2)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3)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6) 2.5 地层代号 (6) 2.6 勘察工作图例 (7) 2.7 地质图例 (9)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1)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3)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4) 3.1 一般规定 (14) 3.2 图例图示 (16) 3.3 平面图图示 (16)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19) 3.5、柱状图图示 (22)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4)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5)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6)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26)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26)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1.0.2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3n(侏罗系下统南园组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结构设计构件布置的一些原则

结构设计构件布置的一些原则 1、墙布置: 1)应尽量在建筑物周边布置剪力墙,削弱内筒; 2)结构的竖向构件布置:剪力墙、柱的平面布置,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为目标,室内要求不露墙、柱角(不得已时墙、柱角应凸向次要空间或藏在家具布置处); 3)窗-窗间或窗-门间墙肢,其截面高度满足结构计算要求即可,余下尺寸(>100mm时)采用砖砌(注意需满足门窗洞口的宽度要求),不得将墙肢截面人为扩大至门窗洞边(因为这样会增加边缘构件的尺寸大小,从而增加钢筋用量); 注:所有竖向受力构件截面必须沿建筑物高度由下至上合理进行内收,使侧向刚度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 4)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数量和配筋是影响结构含钢量的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剪力墙布置的数量,避免结构刚度过大而导致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尤其在核心筒的位置),满足规范规定的一般剪力墙的长度后,不得随意加大墙肢长度,同时尽量避免设计成短肢剪力墙; 2、梁布置: 1)对住宅建筑,不应设置穿越厅、房的梁,保证室内不露出梁角线的优先顺序:客、餐厅→走道→主卧室→次卧室→其他房间,即: ●客、餐厅与主卧室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客、餐厅墙面平整; ●客、餐厅与次卧室或其它辅助房间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客、餐厅墙面平整; ●主卧室与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主卧室墙面平整; ●主要走廊与主、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走廊墙面

平整。 2)一般跨度楼盖采用梁板结构,较大空旷房间可采用井字梁结构; 3)住宅中下沉式卫生间周边,如设次梁,宜使梁底平板底。对卧室与卫生间相邻的情况,结构次梁应偏入卫生间,确保房间不见梁线。该次梁在屋面取消; 4)上下楼层功能改变较大处(如复式上下层、首层改为入户大堂、天面层梁)布置应注意是否可以拉通及避免露出下一层房间中; 5)次梁不得正搭于房间门的正上方; 6)一般情况下,小房间与走道分隔墙下和卧室的衣帽间间墙下不设梁,以方便业主房间布置和适应业主的二次装修; 7)房间与卫生间、厨房等有高差位置,如隔墙厚100,跨度≤4m,梁宽宜选150; 8)电梯厅无隔墙位置不应设梁; 9)梁下无墙处净高不小于2.4米; 10)应避免梁偏向降板房间一边而使地面出台; 3、板布置: 1)注意凹凸不规则; 2)户型平面中在可能前提下客厅与餐厅做大板结构,取消二者之间的梁; 3)电梯间前室、入户门附近的楼板一般情况下会有很多线管应适当加厚; 4)小跨度的楼板尽量做100,减轻自重,跨度4m是一个坎,超过4m要注意; 5)空调板,飘窗板还有有一些线条挑板配筋要注意复核; 4、楼盖(屋盖)结构布置 在地下车库和商业建筑大跨度空间楼(屋)盖布置时,比如8.5×8.5的柱网,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层采用十字梁比井字梁经济,也可以采用向布置2~3道次梁的布置(次梁间距2~3m),但对于覆土厚度超过700mm的屋顶花园及地下室顶板或荷载

框剪结构的结构布置原则

框剪结构的结构布置原则是什么? 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体结构构件之间除个别节点外不应采用铰接;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心线之间有偏离时,应符合框架结构中梁、柱中心线的有关规定。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形等形式;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以免受力过分集中;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楼、电梯间等竖井的设置,宜尽量与其附近的框架或剪力墙的布置相结合,使之形成连续、完整的抗侧力结构。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总的来说,当建筑平面为长矩形或平面有一部分为长条形(平面长宽比较大)时,在该部位布置的剪力墙除应有足够的总体刚度外,各片剪力墙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宜满足下表的要求),因为间距过大时,两墙之间的楼盖会不能满足平面内刚性的要求,造成处于该区间的框架不能与邻近的剪力墙协同工作而增加负担。当两墙之间的楼盖开大洞时,该段楼盖的平面刚度更差,墙的间距应再适当缩小。长矩形平面中布置的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平面的两尽端。原因是集中在两端时,房屋的两端被抗侧刚度较大的剪力墙锁住,中间部分的楼盖在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裂缝。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 ① 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②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③ 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考虑。 ④ 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单肢墙或多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墙底部承担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