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1单元 1 王维诗四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 王维诗四首》教案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 王维诗四首》教案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王维诗四首【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王维诗四首二. 学习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2、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3、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4、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

学习要点:一、关于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

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

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

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

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

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二、王维和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影响追随者韦应物、柳宗元。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

这些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

三、作品研读(一)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一年级王维的诗20首

一年级王维的诗20首

一年级王维的诗20首一年级王维的诗20首:1.《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1.《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2.《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5.《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6.《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7.《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8.《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王维》诗词全集、诗集(365篇大全集)

《王维》诗词全集、诗集(365篇大全集)

《王维》诗词全集、诗集(365篇大全集)唐朝诗人、画家“诗佛”王维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

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

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

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

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

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

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史料记载《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唐才子传·卷二》文学特色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诗如画卷,美不胜收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王维诗境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诗四首PPT课件

王维诗四首PPT课件
万 柏 林 七 中 周 春 娥
文王 维 诗 四 首 译
作者简介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 (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 墅。擅与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 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 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 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 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 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 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 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 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 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山居秋暝
王维
首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颔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顺流而下的 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 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经春的花草,任凭它们凋谢枯萎,我却要留下享受 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二)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任 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 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巧妙表达了自 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 心情,深化了主题。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中语文王维诗四首超详细解析

高中语文王维诗四首超详细解析

积雨辋川庄作 赠别诗
辛夷坞 山水田园诗
送沈子福归江东
观猎
边塞诗
宁静淡泊 依依惜别 豪情壮志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诗描绘夏季久雨后辋川山 庄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归隐后的闲适 生活。
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
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小结: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写自我,物我交
融。全诗以赞颂的笔触写大自然的静美与农村 生活的纯真,无一字提及都市与官场,而对都 市、官场争名逐利、尔诈我虞的厌恶之情,已 从言外传出。
鉴赏探究1:
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唐诗之旅
唐代诗歌—— 一个丰厚的精神王国
略说近体诗——
无固定的句数
无固定的句式

旧诗
(古典
古体诗(古风)无 韵固律定的平仄、
近体诗 绝句 五言
歌 诗歌) (格律诗)
七言
词曲 律诗 五言
新诗
七言
(现代 诗歌)
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唐 盛唐:
(刚健骨气)
山水田园诗:孟浩然 王维(清新自然)
走近王维
王维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 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他的文学创作就是建筑在 这样全面的艺术修养之上的,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二十一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的事,贬 为济州司库参军。后来回长安,得张九龄的提拔,任右 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官职。由于张九龄罢 相等原因,他大约在四十岁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 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 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 琴赋诗”啸咏终日,并吃斋奉佛,“退朝之后,焚香独 坐,以禅诵为事”。安史之乱,他追随玄宗不及,为安 禄所获,逼迫他作给事中伪官。肃宗回京后,他一度被 贬官,最后又升至尚书右丞,卒于官。

王维诗四首详细版

王维诗四首详细版

wǎng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lí shǔ zī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jǐn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zhāo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写作背景
• 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 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积极出仕, 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 寻访山林,怡然自得。 •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 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 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 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胡等,今已湮没。
试找出《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意象?
且领悟象中之“意”
积雨,空林,烟火,水田,白鹭,夏木, 黄鹂,朝槿,松,露葵。
积雨:久雨 习静: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 幽静生活
朝槿:木槿,其花朝开暮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 生枯荣无常之理。 清斋:素食,长斋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 颈联:诗人独处空山之中,静观木槿朝开暮落,采 露葵以供清斋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 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 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 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不啻(chì )天壤云泥。
源于老庄哲学 成于渊明手笔(东晋田园诗派 ) 继于大小谢(谢朓、谢灵运)(南朝山水诗派 ) 盛于唐代王孟(王维、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 诗派) 影响追随者韦柳(韦应物、柳宗元)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诗佛——?
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 (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 (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 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 李杜之外,自成一家,是唐代山水田 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佛经《维摩 诘经》,此经书是智者维摩诘居士 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晚年无心仕 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为“诗 佛”。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 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 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居士生 活。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第1课 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第1课 王维诗四首

3.《辛夷坞》一诗是否只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情怀? 答案: 屈原把,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 上绽葩吐芬, “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这个形象给人带 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 “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 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 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 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 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 2. 积雨辋川庄作》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案: 尾联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方式,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 的情怀和志向:既然我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 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 之中了。 “ 争席 ” 和 “ 海鸥相疑 ” 这两个典故都充满了老庄色 彩,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表达了诗人离尘脱俗的心 态。
1 王维诗四首
1.字音
辋川(wǎng) . 朝槿( jǐn ) . 东菑( zī ) . 蒸藜( lí ) . 芙蓉( fú ) . 炊黍( shǔ ) 啭(zhuàn) . . 红萼( è ) 涧户( jiàn ) . . 辛夷坞( wù ) 临圻( qí ) . .
2.词义
连阴雨。 (1)积雨辋川庄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谷之一。 (2)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阴阴:幽暗的样子。啭:鸟婉转地叫。 (3)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静心养性。 (4)山中习静观朝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又。 (5)海鸥何事更相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开。萼:花瓣。 (6)山中发红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安静。 (7)涧户寂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迅速。 (8)忽过新丰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维诗四首王维课件

王维诗四首王维课件

王维诗四首王维
17
2.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给我们展现这一画卷?
色彩对比
(视觉)
白鹭、黄鹂 漠漠水田、阴阴夏木
动静结合
飞、啭 (以动衬静)
(听觉)
画面开阔深邃 漠漠、阴阴
王维诗四首王维
18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
露葵。
诗人在山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此联中几个意象有什么含义吗?
生 活
朝槿: 落叶灌木,喻事物短暂
王维诗四首王维
29
方法点拨二:善于想象补充,营造意境, 做到心“领”神“会”。
读者应善于想象补充,联系个人的生活经 验和知识积累,补充细节营造意境,“身临其 境”,在脑海中自我创造诗歌形象的动感画面:
①补充形象的细枝末节,贯通意象,营造 意境——人物形象: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和情感世界等,景物:构图、色彩、动静、用 途和特殊意义等;
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 注意:答题切忌
空洞,要答具体。 王维诗四首王维
16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颔联是一组名句,请体会作者用了哪些意象给 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诗句主要抓住了白鹭、黄鹂、漠漠水 田、阴阴夏木这些景象,描绘出一幅开 阔深邃画面,表达了诗人怡乐悠闲的心 情。
王维诗四首王维
22
背诵全诗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 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 静的情怀(意)。
王维诗四首王维
23
比较: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 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 “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 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 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王维诗四首ppt课件

王维诗四首ppt课件
8
1 鉴赏内容
首 写田家劳作生活。天地一片潮湿,
怡然
联 丛林静谧,女人炊饭送至田头。
自得
颔 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 画意 联 层峦叠翠的丛林之中,黄鹂甜美歌唱。 盎然
颈 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 厌倦
联 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
尘世
尾 与世无争志向的表白:既然我早已拒绝 淡泊 联 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猜忌我? 宁静
10
【总结】诗中景物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
结合颔联分析王维诗歌写景抒情特色。
答题步骤:点手法+析手法+明效果
“诗中有画”。诗句运用了两个描写色彩的 词语“白、黄”,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 差异明显;白鹭飞行,黄鹂啼鸣。背景上, “漠漠”写出水田一望无际,“阴阴”描绘夏 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 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 前。
澹泊宁静的心境 )
步骤: 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 思想感情
16
这首诗描写了雨中 的辋川庄幽美田园风光 以及闲适安逸的生活情 景(景),抒发了诗人 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 归隐情怀( 情)。 (主旨)
17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18
辛夷花是怎样一种花?
3
王维和山水田园诗
• 源于老庄哲学, • 成于渊明手笔, • 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朓), • 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 影响追随者韦应物、柳宗元。
4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 结缘佛教:字摩诘。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
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 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晚年无心仕途,专 诚奉佛,故后世人称为“诗佛”。 ☆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 称“王孟” 。

1.王维诗四首课件(3)(粤教版)

1.王维诗四首课件(3)(粤教版)

禾黍.( shǔ) 鸣啭.( zhuàn ) 涧.户( jiàn)
花萼.( è ) 粮饷.( xiǎnɡ ) 晌.午(shǎnɡ)

船坞.( wù ) 罟.师( ɡǔ )
临圻.( qí )
目 链
角.弓( jiǎo)

2.写对字形
射tìd倜iāo


花è è鄂萼西
mù mù
暮 募
云 役
diāo 凋 谢 è 愕 然 mò 蓦 然
链 接
水幽静和心情恬适。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
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
悦,后人称其为“诗佛”。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人物。
2.内容感知
《积雨辋川庄作》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在这首诗中,首联写

田家劳作生活,颔联是诗人写自然风景,颈联写诗人独处山
目 链
第一单元
第1课 王维诗四首
栏 目 链 接
1.走近作者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进士,因 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

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两年后张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 目

隐之念。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 接 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 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 丞终,世称王右丞。
化实景为虚情,借助美好的想象和景物,来展现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
(4)《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最后两句的淡 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本诗前六句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前半部分写出猎,

《王维诗四首》资料

《王维诗四首》资料

起得突兀,结得意远。
颔联体物精细,对仗精妙。
诗中隐藏着三个地名,却使人浑然不觉。
运用对比、衬托、用典而无雕琢痕迹。
所有这些手法都表达了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 与豪情。
起、承、 转、合。
• 唐代文化人送别往往赋诗相赠。 写送行之地的景色。渡头、杨柳, • 赠诗以贴近其人其事其情为佳。 显出送行和分别已在眼前。唐人有
关键词语型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 步骤:
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
• 首联中哪 个字用得 最好,请 简要分析。
意思。 答题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 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 语型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①“迟”字用得最好,在 诗中是“迟缓”之意。 • 首联中哪个 ②久雨不停。丛林上空 字用得最好, 静谧宁和,炊烟因这阴 答题 请简要分析。 雨天而缓缓升起。 ③一个“迟”字,既写 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 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 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 之情跃然纸上。
颔联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 色。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 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 喉唱歌。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 野写得画意盎然。 如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 ‘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李嘉祐点 化,以自见其妙。”“漠漠”有“广阔”意, “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和“阴 阴夏木”比“水田”和“夏木”画面显得开阔 而又深邃。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 气氛,富有意境。
折柳送别习俗,此处烘托了送行之 时的气氛。行客稀,可见渡头之冷 送沈子福归江东 清,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语文选修第1课《王维诗四首》精品课件.

语文选修第1课《王维诗四首》精品课件.

返回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藑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赏析: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薄暮农村的景色气氛,以 及那种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悠闲情调,都会使人很自然地看出王 维诗歌的内在情感,也即王维自身的情感。从此诗中看不出对 人情世故的描述,有的只是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与倾慕。在诗 中,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优美与闲适,又表现了民俗风情中的 那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景象。于此,我们看到了王维的空灵 的心灵境界。
返回
3.常识整合
(1)作者连线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 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 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年(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 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两京恢复论罪时仅 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 川别业。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 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了部分边塞诗歌。其诗能融音乐、绘画 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著有《王右丞 集》。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王维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8

王维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8

李白送别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汉江临眺》)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 宛如一幅气势磅礴、笔墨酣畅的长卷泼墨
山水画。
积雨辋川庄作
学习《积雨辋川庄作》
1。写作背景简介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
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 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 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 湖等,今已湮没。《旧唐书•王维传》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 晚年长斋,不衣文彩。”这是一首七律, 作于辋川山庄。
gdxnyzhyts
唐 教材思路简介: 诗 唐诗之旅(上) 宋 王维诗、李白诗、杜甫诗 词 即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 元 唐诗之旅(下) 散 白居易诗、杜牧诗、李商隐诗 曲 酬赠诗、 咏物诗、 咏史诗
唐 教材思路简介:
诗 漫步宋词
宋 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
词 元 散
爱国词、登临词、言情词 聆听元散曲 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 山水风光散曲、讥时咏史散曲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诗中表现出浓郁春意,勃勃生机。这类 题材的代表作有《积雨辋川庄作》等。

王维诗四首介绍

王维诗四首介绍

王维诗四首介绍王维诗四首介绍一、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遗。

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川庄作1.写作背景简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川山庄。

2.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炊黍饷东”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18-19第1单元1王维诗四首

18-19第1单元1王维诗四首

18-19第1单元1王维诗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蒸藜炊黍.()(2)啭.黄鹂()(3)芙蓉.() (4)红萼.()(5)风劲.() (6)罟.师()【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2.词语释义(1)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罟师.荡桨向临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3.名句背诵(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名片]〝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高中语文】王维诗四首ppt精品课件18

【高中语文】王维诗四首ppt精品课件18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 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开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 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 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 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 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 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 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 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 卒于辋川别业。
唐 诗 宋 词 元 散 曲
教材思路简介:
唐诗之旅(上)
王维诗、李白诗、杜甫诗
即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
唐诗之旅(下)
白居易诗、杜牧诗、李商隐诗
酬赠诗、 咏物诗、 咏史诗
唐 诗 宋 词 元 散 曲
教材思路简介:
漫步宋词
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
爱国词、登临词、言情词 聆听元散曲 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 山水风光散曲、讥时咏史散曲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然而王维的山水诗更多的是刻画
幽寂静谧的意境,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刻画出“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诗人 正是沉醉在这样的境界中,去领悟大自 然的妙趣,体验物我两忘的愉悦。
王维另有一些山水诗意境开阔,气势 宏大。如: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汉江临眺》)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 宛如一幅气势磅礴、笔墨酣畅的长卷泼墨 山水画。
“海鸥相疑”见《列子•黄帝》,说海 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 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 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 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 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 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 “海鸥相疑”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 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 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王维诗四首》课件

《王维诗四首》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
总结词
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详细描述
此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和依依惜别之情。
04
王维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影响
唐诗代表
王维的诗歌在唐代被誉为“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对后世的诗
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意境深远
王维的诗歌注重意境的创造,其独 特的审美情趣对后世的诗歌、绘画 、音乐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此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句,形象地描绘了 山间秋日傍晚的宁静与美丽。
《终南山》
总结词
赞美终南山的雄伟壮丽
详细描述
王维以“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等句,展现了终南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汉江临泛》
总结词
描绘汉江的壮阔景象
详细描述
此诗通过对汉江的描绘,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展现了汉江的壮阔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 叹。
THANK YOU诗歌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 格,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 。
历代评价
唐代赞誉
在唐代,王维的诗歌备受 赞誉,被誉为“诗仙”, 其作品被广泛传颂和收藏 。
宋代推崇
宋代文人对王维的诗歌推 崇备至,认为其诗歌具有 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 涵。
清代评价
清代文学家对王维的诗歌 评价极高,认为其作品具 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 价值。
《王维诗四首》课件
汇报人:
202X-12-25

CONTENCT

• 王维简介 • 《王维诗四首》概述 • 《王维诗四首》赏析 • 王维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王维诗四首PPT 课件

王维诗四首PPT 课件

王维诗歌特点
清新 、 恬适、闲逸、静穆、淡泊、深远 。 王维诗清新恬淡,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 家。诗中有画,写景动静结合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 响变化 。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
北宋的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 出了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
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 “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 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 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 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本诗既写出了 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 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张九龄罢相后,李林甫执政,作者深受打击,仍为 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和好友赏游山水, 过着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此时的诗歌多“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 ”。
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捕捉当伪官。后战乱平息他被官 府审讯,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弟又恳请免 官换兄性命,王维免于死难。变化无常的政局使作 者消沉下来,心向佛门,故称其为“诗佛”。
泊名利的情怀。

• 田园生活 • 田园风光 • 隐逸生活 • 淡泊情怀
积雨、空林 烟火、饷东菑
漠漠水田、白鹭 阴阴夏木、黄鹂
观朝槿 折露葵
闲 适 安 逸 于与 人世 无无 碍争
野老争席(正用) 海鸥相疑(反用)
归纳小结:
内容情感:山水田园诗,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 寂生活之乐 。
意象意境形象:积雨/空林/烟火/水田/白鹭/夏木/黄 鹂/朝槿/露葵,意境恬静优美,塑造淡薄名利心境宁 静平和的自我形象。
②夏木:高大的树木。 啭:小鸟婉转的鸣叫。

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1王维诗四首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

其中王维被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字体赏美文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这种以景结尾的方法,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读来别有韵味,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

纷纷开且落,是一种洒脱的寂寞,或者说,是一种恬然的情怀。

如果我们非要给那些花儿赋予一种情感一种精神,我们觉得更应该是这种,至少能不让我们伤情喟叹,能给我以静静的怡然和感悟。

就像那些太多太多的平凡的人,他们的一生也从不落入别人的眼睛,而他们就那样生活着,不纷争不在意,一种悠长悠远的幸福。

我们是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活给别人看,所以即使平凡,也美丽。

花落而实成,其实也是一种绽放。

一种美丽过后,总有另一种美丽来延续。

人也是如此,一种辉煌的过去,会有另一种美好来替代,若是长久地沉湎于过去的美好,就会错过许多接踵而来的美好。

那么就去珍惜这眼前当下,即使花儿谢落而没有果实,只要记得曾经的灿烂,就是一种得到,一种收获。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蒸藜炊黍饷.东菑饷:送饭B.积雨..空林烟火迟积雨:久雨不停C.草枯鹰眼疾.疾:疾病D.罟师..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此指船夫解析:C项,疾:锐利。

答案:C2.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写田家劳作生活。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难升;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田间地头。

B.“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王维诗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蒸藜炊黍.()(2)啭.黄鹂()(3)芙蓉.() (4)红萼.()(5)风劲.() (6)罟.师()【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2.词语释义(1)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罟师.荡桨向临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3.名句背诵(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名片]“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探究·精研文本]积雨辋川庄作[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

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

[文脉梳理]《积雨辋川庄作》[文本深读]1.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迟”字用得最好。

在诗中是“迟缓”之意,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

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农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3.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写了诗人隐居山林、独处山林的幽居生活之乐。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因此,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

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体现了诗人什么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要退隐山林、与世无争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

[名句鉴赏]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鉴赏】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

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了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

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

辛夷坞[背景介绍]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后编为田园组诗《辋川集》。

该诗就是组诗《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

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

[文脉梳理]《辛夷坞》⎩⎨⎧⎭⎬⎫前两句:春天来到 辛夷花开后两句:春天不永 花开花落寂寞→宁静淡泊 [文本深读]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辛夷花自开自落,由灼灼其华到缤纷零落的画面。

2.如何理解诗中“山中”“涧户”的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中自开自落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辛夷坞幽静之境,也委婉写出了诗人对身处当时环境的寂寞感。

3.诗人的情怀是“落寞”还是“淡泊”?请结合诗的内容试作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诗人的情怀是落寞。

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比喻自己的才能被压抑埋没的处境,寄托自己孤独、落寞的情绪。

观点二:诗人的情怀是淡泊。

深山无人,辛夷花自开自落。

花开,并不是为了赢得人们的赞赏;花落,也不需要人们的悼惜。

该开便开,该落便落,纯凭自然,向人们昭示了一种不甘世俗的淡泊情怀。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名句鉴赏]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鉴赏】 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

它的花苞长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

“芙蓉花”,即指辛夷花,辛夷花含苞待放时,很像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

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出一派春光。

送沈子福归江东[背景介绍]此诗是王维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公元740年 、 741年) 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

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看题目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文脉梳理]《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两句:送行之地→景后两句:依依惜别→情(哀而不伤)[文本深读]1.试分析诗中“杨柳”意象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

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

2.“行客稀”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行客稀”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采用反衬手法,写出了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第三句诗“惟有相思似春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三句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作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