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补益剂课件
合集下载
方剂学课件7补益剂
三、分类
补气 补血 补阴 补阳 气血双补 阴阳双补
四、组方大法
以补益药为基础,然后再据各种虚证的不 同情况,以及气血阴阳之间、脏腑之间的相 互关系去考虑具体方药。
虚之重者,则以峻补之品为主;虚之轻缓, 则以平补为主。虚而兼寒、热、湿、气滞 则需分别与温里、清热、化湿、行气等法 配合使用。
五、使用注意
1.脾胃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方中益脾与渗湿、行气同施,补中有行, 行中有止,清浊各行其道,药力平和,温而 不燥。
Jade-Screen Powder
肺 卫 气 虚
腠理不固 自汗 津液外泄
卫 虚
君
黄芪
甘温益气 大补脾肺
面色 白 不
气虚 舌淡苔白 脉浮虚软
固 之
臣 白术
健脾益气 固表止汗
第五节 补 阳
Formulae that Tonify the Yang
肝肾阴亏
腰膝酸软盗汗遗精 头目眩晕耳鸣耳聋
熟地
滋补肾阴 滋补 壮水制火
肾
萸肉
补肾滋肝 固涩精气
温涩
肾 肝
山药
补脾益肾 益阴涩精
补涩
肾 脾
虚火上炎
骨蒸潮热 手足心热 口燥咽干 舌红少苔
泻降
泽泻
泻肾火 引火下行
清泻
丹皮 清泻肝火 凉血退蒸
渗利
茯苓
淡渗脾湿 使补而不滞
三补:滋补肾阴固涩精气 三泻:泄降虚火,疏利湿邪
方剂学课件7补益剂
一、含义
补益剂是在补法的指导下,以补益药 为主组成,功能补益人体气、血、阴、 阳之不足,治疗虚证的一类方剂。属 八法中的补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虚则补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方剂学-补益剂PPT课件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水谷化生轻清阳气)
(3)气虚发热
补气· 补中益气汤
补 益 剂
主证分析:
脾不升清:食少便溏,少气懒言, 体倦肢软,面色萎白,头 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 久泻久痢,崩漏 气虚发热(阴火):清阳下陷, 郁遏不达则发热,热不盛,时轻
补气· 补中益气汤
分
1.补气剂
述
补 益 剂
2.补血剂 4.补阴剂 5.补阳剂
3.气血双补剂 6.阴阳并补剂
分述· 补气
补 益 剂
适应证:
气虚(脾、肺)证
临床表现:
肢体倦怠,短气乏力, 动则气促,声低懒言, 面色萎白,食欲不振, 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弱
分述· 补气
补 益 剂
配伍用药:
以补气药为主, 配伍行气药;祛湿药; 升阳举陷药;补血药及 敛阴生津药等
补气升阳;甘温除 热
证治要点:
少气懒言,体倦乏力 或脏器下垂, 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补气· 补中益气汤
补 益 剂
随证加减: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
腹痛加白芍;
兼气滞,加木香、枳壳;
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
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子;
补气· 补中益气汤
补 益 剂
使用注意:
(1)方中黄芪宜重用, 升麻、柴胡用量宜轻; (2)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禁用
生脉散
金元· 张元素《医学启源》
组
成 人参五分(9g) 麦门冬五分(9g)
五味子七粒(6g)
水煎服
功 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补 益 剂
方解: 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君:黄芪—— 二补肺实为卫,固表止汗 臣:人参、白术——益气健脾 佐:当归——养血补虚(气虚日久致血 虚)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3)气虚发热
补气· 补中益气汤
补 益 剂
主证分析:
脾不升清:食少便溏,少气懒言, 体倦肢软,面色萎白,头 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 久泻久痢,崩漏 气虚发热(阴火):清阳下陷, 郁遏不达则发热,热不盛,时轻
补气· 补中益气汤
分
1.补气剂
述
补 益 剂
2.补血剂 4.补阴剂 5.补阳剂
3.气血双补剂 6.阴阳并补剂
分述· 补气
补 益 剂
适应证:
气虚(脾、肺)证
临床表现:
肢体倦怠,短气乏力, 动则气促,声低懒言, 面色萎白,食欲不振, 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弱
分述· 补气
补 益 剂
配伍用药:
以补气药为主, 配伍行气药;祛湿药; 升阳举陷药;补血药及 敛阴生津药等
补气升阳;甘温除 热
证治要点:
少气懒言,体倦乏力 或脏器下垂, 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补气· 补中益气汤
补 益 剂
随证加减: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
腹痛加白芍;
兼气滞,加木香、枳壳;
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
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子;
补气· 补中益气汤
补 益 剂
使用注意:
(1)方中黄芪宜重用, 升麻、柴胡用量宜轻; (2)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禁用
生脉散
金元· 张元素《医学启源》
组
成 人参五分(9g) 麦门冬五分(9g)
五味子七粒(6g)
水煎服
功 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补 益 剂
方解: 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君:黄芪—— 二补肺实为卫,固表止汗 臣:人参、白术——益气健脾 佐:当归——养血补虚(气虚日久致血 虚)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方剂学补益剂.课件分解
血尿血,遗尿遗精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 舌淡,脉虚软等。
男,72岁。便秘12年,大便3~5 天1行,干结难排,常用开塞露或服 大黄苏打片等药。诊见:形体消瘦, 疲倦无力,纳呆,舌淡苔白,脉虚细。
西医诊为老年慢性单纯性便秘,中 医辨证属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补中益气 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白术25g, 陈皮、升麻、柴胡各6g,当归10g,炙 甘草5g,制大黄15g。(煎汤顿服)
头痛案
患者,男,38岁。左前额痛已4年,继牵 及左颈、头顶、项背。痛势绵绵,遇烦劳 则甚,夜不能寐,头晕,体倦乏力,纳差, 心悸气短,某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屡治
无效。诊见:面色萎黄,语音低微,表 情淡漠,四肢不温。舌质淡,舌体胖 嫩,苔白滑,脉沉细。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
20g、白术15g、当归9g、陈皮6g、柴胡 6g、升麻6g、炙甘草6g、蔓荆子9g、川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问题
1.补血之剂,为何配伍补气药? 2.补血之剂,为何重用补气药? 3.本方是否可治疗气血两虚之证?
本方要点
由黄芪配伍当归组成,二者之比为5:1 原为血虚发热证而设 重用黄芪之意在于益气固表以挽回浮阳 若以黄芪补气生血则一般2~3倍于当归
归脾汤
(《正体类要》)
组成
思考
1、本方立法组方体现了作者何种学术 观点?
2、本方与六味地黄丸的功用、主治有 何异同? 3、本方与知柏地黄丸的功用、主治有 何异同?
一贯煎
(《柳州医话》)
制方原理
主治 阴虚肝郁证 立法 滋阴疏肝
配伍意义 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身、枸杞子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川楝子——疏肝理气
临床应用
(臣) 白芍
男,72岁。便秘12年,大便3~5 天1行,干结难排,常用开塞露或服 大黄苏打片等药。诊见:形体消瘦, 疲倦无力,纳呆,舌淡苔白,脉虚细。
西医诊为老年慢性单纯性便秘,中 医辨证属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补中益气 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白术25g, 陈皮、升麻、柴胡各6g,当归10g,炙 甘草5g,制大黄15g。(煎汤顿服)
头痛案
患者,男,38岁。左前额痛已4年,继牵 及左颈、头顶、项背。痛势绵绵,遇烦劳 则甚,夜不能寐,头晕,体倦乏力,纳差, 心悸气短,某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屡治
无效。诊见:面色萎黄,语音低微,表 情淡漠,四肢不温。舌质淡,舌体胖 嫩,苔白滑,脉沉细。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
20g、白术15g、当归9g、陈皮6g、柴胡 6g、升麻6g、炙甘草6g、蔓荆子9g、川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问题
1.补血之剂,为何配伍补气药? 2.补血之剂,为何重用补气药? 3.本方是否可治疗气血两虚之证?
本方要点
由黄芪配伍当归组成,二者之比为5:1 原为血虚发热证而设 重用黄芪之意在于益气固表以挽回浮阳 若以黄芪补气生血则一般2~3倍于当归
归脾汤
(《正体类要》)
组成
思考
1、本方立法组方体现了作者何种学术 观点?
2、本方与六味地黄丸的功用、主治有 何异同? 3、本方与知柏地黄丸的功用、主治有 何异同?
一贯煎
(《柳州医话》)
制方原理
主治 阴虚肝郁证 立法 滋阴疏肝
配伍意义 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身、枸杞子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川楝子——疏肝理气
临床应用
(臣) 白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