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理论》PPT课件

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故财政这一经济现象早就存在,我国 最早的国家是夏朝,算起来有4000年的历史,故财政是 一古老的经济范畴。
编辑ppt
13
财政的概念
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 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 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 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 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 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 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 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 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1)田赋收入(2)公田收入(3)捐税收入(4)专卖收入(5)特 权收入(6)公债收入
支出方面:
(1)战争支出(2)国家机关行政支出(3)皇家享乐支出(4)封 建宗教,文化支出(5)战争赔款和债务支出(6)农田水利支出。
特点: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征收的比重逐渐扩大。 (2)由官产收入为主走向赋税收入为主。国家以超经济剥削形式逐
财政呢? 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和氏族的区别
编辑ppt
4
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在于说明财政是和国家同时产生的, 是从起源上说明财政这种特殊的分配与一般分配的区别问 题,就是说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剩余产品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这种现象,然而是在国家产生后,构成国家的 集中分配,才使这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分配中 分离出来或区别出来。
2024高级经济师财税-精讲班讲义-01.第1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1

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本章考纲要求】包括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理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等。
【本章考情概况】20年高级财税本章并无主观题,但21年结合财政政策考核了论述题,22年也考查了案例题,2023年第一章并未考核,所以24年我们要加以重视,极有可能考21、22年类似的题目。
【本章知识点】【知识点】公共物品及其特征【知识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理论【知识点】资源配置职能【知识点】收入分配职能【知识点】经济稳定职能【知识点】宏观调控政策【本章知识点讲解】【知识点】公共物品及其特征一、公共物品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定义:纯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二、(纯)公共物品的特征(背)(纯)公共物品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两个核心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两个延伸特征。
公共物品特征具体内容私人物品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消费者获得公共物品无须通过市场采用出价竞争的方式。
消费者获得私人物品必须通过市场采用出价竞争的方式。
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物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1)不能排他公共物品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经济组织加以屏蔽,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以外。
(2)排他不经济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置可以具有排他性,但由于排他的费用过于昂贵,因而经济上是不可行私人物品具有受益的排他性,因为只有具有受益的排他性的物品,人们才愿意为之付款,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提供。
的。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划归某个人或集团享有。
公共财政学 第1章公共财政学概论

公共财政学
基本概念 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 外部性 市场缺陷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方法 政府合理性 公共财政模式 财政伦理 效率与公平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本章结构图
市场经济
政府
公共财政
市场效率
政府合理性
公共财政特征
市场缺陷与失灵
市场失灵方法
公共财政伦理
公共财政学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实际上,目前航空公司采用的超额售票术同西蒙的方案非常接近,区别在于通常 干脆以免费机票现金补偿(有时提供相当数量的机票折扣)。人们远比估计的更加愿意 接受这种安排。航空公司从中受益,因为他们可以继续超额售票,有助于实现航班满员 飞行。事实上,免费机票本身可能属于根本卖不出去的部分,航空公司提供免费机票的 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这是一个发生的真实世界的帕累托改良。其中牵涉的各方均受益, 至少不会受到损失。
公共财政学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理解这一效率标准所反映的资源充分 利用的含义,市场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基本条件。
2、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从市场失灵认识政府存在合理性的依据。 要求从“市场能”与“市场不能”两个层面理解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 能够通过抽象分析从理论逻辑上说明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公共财政学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交换最优:
产品Y
消费边际替代率是指个人无差异曲线点 上任意一点的斜率,表示任意消费者在 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无差异),为了 获得额外1单位产品A而愿意放弃的另一 产品B的数量,其实就是消费者所愿接 受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也就是 市场给定的两种商X 品的价格Px/ Py比率), 实现条件公式:
中级经济师-财税、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物品与公共财政理论(一)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1、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定义:
纯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本章考情分析】
年度
总计考分
考题总数
涉及题型和数量
单项选择题/分数
多项选择题/分数
案例分析题/分数
2008-2015
5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3道/3分
1道/2分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公共物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本节考点】
【考点】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考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本节内容精讲】
公共财政学理论和主要内容

3、财政分配是广义的分配,它不仅是收入的分配, 而且是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 4、财政活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其其职能满足全 社会的的公共需要
四、财政的基本特征
1、财政公共性 财政的主体是国家(政府)而国家, 不仅具有阶级性,更是凌驾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 的力量,它不拘泥于微观主体的私利,而是服务于 各微观主体,为满足全社会的公共需要提供财力, 配置资源。
公共财政学是研究治国之道。要通过研究财 政活动研究这些财政活动所反映出的规律、 规则、本质。
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具体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上, 研究各种财政活动、项目、行为的依据、目标、特点、 影响、及其制度、规则、政策安排中的规律性问题。
三、公共财政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科,我国的财政学正在向公共财政学转变。即将政 府作为公共部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 早期公共财政学 现代公共财政学
经 济
付 公共
市场
运 行
产品 要素支付
图
要素
政府与一般经济实体的区别
首先,政府规模巨大,无论其收入还是支出的活动规模都 大大超过一般经济实体。 其次,政府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可以通过行政手段 迁破其他实体服从他的意志。 第三,政府所拥有的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不是个人或某部 分人的,而是社会公众的。 第四,政府的行为目的应当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而 不能只考虑局部利益。
制,产生了阶级继而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剩余产品,没有阶级,没有国家,财政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结构开始变化,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私有制逐步产生,分裂出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奴隶主 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组织的一切暴力机关构成了国家, 实行对奴隶的剥削。
财政基础知识讲座公共财政理论PPT课件

三、公共财政的职能
▪ 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理论与实践,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职能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
▪ (一)资源配置职能 ▪ 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
灵的存在,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只能由政府 介入,通过公共财政的调控减少由市场失效所造成的资源配置的无效或 低效。 ▪ 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指公共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 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使有限的资源形成 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最终实现全社会 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 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范围从理论上讲,应该限于市场配置无效而又是社 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进行资源配置要通过两大步骤来实现:以 税收或非税收入形式将一部分资源转移到政府,再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把 政府集中的资源用于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在这两个过程中,借助财政政 策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税收、公共支 出、政府投资、转移支付以及国债等政策工具,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 构的指导原则以及相应的措施。
▪ (一)我国财政政策目标 ▪ 1、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2、既要限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 3、支持就业和再就业 ▪ 4、收入的合理分配
▪ 第一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政府充当 “守夜人”角色,主要职能是维护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相应的 早期公共财政支出下用于公安、司法、行政管理、国防等消费性项目上, 用于“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要少一些。
▪ 第二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国家干预增强,在此基础上运 行的财政可以称为现代公共财政。现代公共财政与早期公共财政相比有 很大变化,其活动范围除了那些典型的政府支出外,主要增加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的支出,它大体占到财政支出的30-50%,一般 国家是三分之一,北欧福利国家大约占到一半。二是用于“公共生产条 件”的经济发展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环保、农业等方面。
财政学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2.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 1959年马斯格雷夫首次在财政学教材中加入公共产品论述和引入
“公共经济”概念的先河。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大大增加了财 政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引起财政学根本思路的变化。
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 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
个性 性
特殊 一般
被包容 包容
公共财政模式存在和运行的理论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 于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纠正市场失灵,主要是通过提供公 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即为担当此任的制度 安排。
财政的一般属性:财政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 财政的特殊属性: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
•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
• 可以把公共财政看做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统一。
• 特殊属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财政模式。
•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 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 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 型和财政模式。
4“剩余价值论”
财政分配是由剩余产品形成各社会基金的经济过程,也是剩余产 品价值的一种运动过程,体现的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对剩 余产品(价值)的分配关系。
5“社会共同需要论”
财政的分配是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 分配的活动。
(二)改革开放后的公共财政思想
西方学者的公共产品理论、市场缺陷分析、财政职能理论、税收 效应理论、税负转嫁理论、公共生产及公共产品定价、公共财政 政策运用等都已引入中国财政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公共财政理论

价格
PE
O
P1 D P1 S
P2 S E
P2 D
供给 需求
Q1
QE
Q2
数量
图1-2 竞争性市场的调整机制
1.2 政府的职责
1.2.1 提供法治制度 1.2.2 保持和保护竞争 1.2.3 克服市场无效 1.2.4 促进社会公平 1.2.5 保持经济稳定
1.2.1 提供法治制度
▪ 确保法治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 法治原则确立产权,并且保护人们的自由权
和生命权。 ▪ 法治的好处
• 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场的存在,社会就会失去可 以从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收益;
• 没有法治,人们就会产生利用资源掠夺他人财富 的动机,社会将因生产性活动减少而产生第二类 损失。
1.2.2 保持和保护竞争
▪ 保持和保护竞争性市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
价格 A
Pm
▪ 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
• 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 • 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5 保持经济稳定
▪ 宏观经济稳定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国际收支平衡
▪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
▪ 一般认为,无须动用大量经济资源,政府的 稳定政策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政治市场的供给方
▪ 政治家:不同的目标追求 ▪ 官员:具有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动机
1.3.2 投票过程的局限性
▪ 简单多数票规则
• 指每项提案都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多数票。
▪ 达成均衡的情形
投票人 提案
x y z
张三
1 2 3
李四
3 2 1
(精选)导论、第一章 公共财政概念与职能

一、公共财政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1.公共财政学与理财有关。 2.理财就是合理运用资财,最大限度地满足需
要,从现象上表现为经济主体的收支活动。 3.公共财政学是一门关于政府理财的学问。政
府理财表现为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即财 政活动。 所谓财政就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 4.政府理财,通过聚财(资金的筹集)和用财 (资金的使用)满足人们的公共需要。
一是政府与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这是一种权利和义 务的关系;
二是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分工协 作关系;
三是政府与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部门之间的 关系,这是一种委托与受托关系;
34
四是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利 益协调关系。 3.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就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 究对象“是什么”,着重刻划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
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同公共提供与市场提 供研究的问题不同,前者考虑的是由谁来生产 产品和服务,后者考虑由谁来付款,以供人们 消费。
有四种极端的组合形式:
22
公共提供 市场提供
公共生产 A C
私人生产 B D
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投资者 去参与经济经济活动,进行公共生产对经济效率有重大影 响。
23
三、政府的职能范围
市场失灵的领域就是政府活动的范围。政府的 职能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2.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3.矫正市场外部效应; 4.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5.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 1.决策失误
24
2.提供经济信息不及时或失真 3.滥用权力导致寻租行为 4.政府职能越位、缺位 建立“统一、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是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共财政学复习整理

公共财政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公共产品的特征:一是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一一就是可以由多人共同消费,而不影响其效用。
二是公共产品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一一就是无法将任何人排除在受益的行列之外。
此外,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不可分割性。
它还具有外部性特征。
3、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该职能具体表现在:一是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是调整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使之符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二是在政府部门内部配置资源,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政府职能的变化,通过财政对自身支出结构的调整,将财政资金分别用于满足各种社会公共需要,如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以及经济正常运行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对非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调控。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以及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差距,以达到分配公平的目标。
该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四种:一是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二是规范工资制度。
三是加强税收调节。
四是通过转移性支付,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要实现财政的稳定功能,必须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其中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第二章、公共财政支出1.公共财政支出:是国家将集中起来的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
2.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提供公共秩序产品,主要包括行政司法和国防,外交等内容。
这一支出内容体现的是政府的传统政治职能提供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内容。
公共财政理论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答案:ABC
5.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A.市场机制不完善
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
C.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须要
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
答案:ABD
6.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
A.税收
B.转移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通过上述的识别步骤,我们可以把社会产品大体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产品:
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粹的公共产品;
2.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粹的私人产品;
3.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资源;
4.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
纯粹公共产品包括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罪犯改造、法律法规、基础科学研究、社会文明及意识形态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传染病防治、消防服务、自然现象预报、自然灾害的防治、货币发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信息、商品质量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等。
第三步:如果该种产品或服务的受益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该产品必然是公共产品。如果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这时要进一步分析该产品在排他时的成本问题。如果该产品的排他成本很高,那么该产品属于公共产品的范围。
如果一种产品或服务是私人产品或服务,则它有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供求平衡。如果一种产品或服务是公共产品或服务,则它应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市场机制在这个领域是要失灵的。
答案:收入分配不公 经济波动
3.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
答案:公共产品
4.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
导论第一章公共财政概念与职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财政管理效率 和决策水平。
加强绩效管理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共财政支出进行绩 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财政干部素质和能力,打造专业化、职 业化的财政干部队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负责对公共财政收支进行
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层次、 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法律保障
宪法、预算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公共财政监督提供了 法律保障。
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实行全面规范的预算制度,提高预算透明度 和约束力。
前景展望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公共财政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手 段的应用将为公共财政管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持。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财政收支平衡的意义
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经济发展。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需要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监管,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公共财政的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目标与工具选择
经济增长
通过公共支出、减税等财 政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增
当前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财政风险隐患增多等问题对公共财政 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四)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 国财政
新时代的中国财政,是具备了国际视野和融入世界发展 潮流的开放型财政,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大 国担当财政,是促进世界多极发展与和平发展的包容财政,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财政。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二)改革开放之后公共财政思想 中国的公共财政在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的推动下,
在吸收中外学者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1.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的基本理论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是指国家(政府) 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公众(和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 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宗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按社会公共利益来进行的一种 社会集中性分配。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三)新时代的公共财政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全局和 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深 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与主要任务。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三)新时代的公共财政思想 新时代公共财政思想对于财政工作的引领体现在: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公 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可以被描述为“被包容”与“包容”、“个 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实行了市场经 济体制的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模式,它虽然必定和某个具体的 国家相联系,也具有国家的阶级属性,但是更多的是强调它是 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伴随行的财政模式和运行方式。
财政学选择、判断题重点

第1章 公共财政理论1、什么是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
2、财政的基本要素主体:国家或政府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3、 论述市场失灵和政府财政活动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中,如果缺乏外来力量的介入和干预,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将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并出现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局面。
宏观经济波动客观上需要政府的介入,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以稳定经济。
4、 政府介入财政分配的依据是行政权5、 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第2章 财政的本质1、 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智能的需要。
财政分配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实物、力役、价值。
2、两难冲突问题的依据是行政权。
第3章 公共产品1、产品的不同类型私人产品:竞争性+排他性纯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混合产品 自然垄断:非竞争性+排他性公共资源:竞争性+非排他性2、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由于产品没有排他性,人们存在一种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用的激励。
问题:既然每个人都能在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状况下得到境况的改善,为什么无法在提供公私人产品 ●巧克力 ●衣服 ●排挤的收费道路自然垄断 ●学校 ●有线电话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公共资源 ●鱼类 ●野生动物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纯公共产品●路灯 ●国防●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共产品时为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而达成一致呢?原因:市场失灵发生的原因是非排他性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一个群体中没有人具有采取行动的动机,以使该群体中每个人的境况都得到改善。
第一章 公共财政学理论PPT课件

1
导言:我们身边的公共财政话题
• 财政收入比重问题 • 三公经费问题 • 省管县问题
2
话题1::中国的财政收入比重高还是低?
201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税负痛苦指数 排名”,中国内地位列全球第二。 ➢ 谢旭人: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 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 ➢ 贾康: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我们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名义指标是 20%左右,实际应该是30%左右。而西方相对应 的数据是在40%到50%。发达国都在40%,或者 40%多。北欧福利较好的国家,则都在50%以上
30/1213813544.shtml)
9
思考
• 财政预算制度 • 阳光财政:骆家辉是“作秀”还是制度使
然? • 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
10
11
美国白宫网站公开纳税人税款去向
• 美国驻华大使馆4月5日在官方认证微博上发文称, 白宫网站提供了一个小工具,向美国公众公开个 人所纳税款的去向,网站上还提供了查询税款开 销明细的工具链接。链接上显示一个美国人需缴 纳的三项税款,即“社保税”、“健康保险税” 以及“个人所得税”。输入自己各部分缴纳的税 款额,再点击“计算税款清单”,税款的支出额 度及具体流向就清晰地呈现在明细表中。
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率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5
思考:
• 宏观税负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问题 • 宏观税负的高低与国民福利之间的关系 • 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中国的间接税比
中国高——税收结构调整
6
2012年的相关数据
•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 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中央财政 收入56133亿元,比上年增加4805亿元,增 长9.4%;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 比上年增加8530亿元,增长16.2%。财政收 入中的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长12.1%。
《财政学》 01 财政与公共财政理论

(二)资源帕累托有效配置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财政学的核心问题。
公平是一个涉及价值判断的概念,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一致。归纳起 来,对公平的阐释大致可分为过程公平和结果 公平。
• 收入的不平等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财产所有权的差别; 二是非继承的劳动能力的差别。
• (2)收入分配不公的衡量:
• 洛仑兹曲线——被广泛用于测量一个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 基尼系数——根据洛仑兹曲线计算收入分 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巴西0.60, 南非0.59,墨西哥0.54,俄罗斯0.48,菲 律宾0.47,美国0.40。
• 具体的实证分析方法有:统计调查、计量分析和 经济实验。
•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 规范分析确认什么是有利的结果,或者应该采 取什么行动来实现有利的结果。它往往从预先 确定的标准出发,用于描述实现上述标准的最 优政策。
• 规范分析旨在探讨财政活动的准则,研究财政 政策或支出的公共准则,并提出实现何种经济 目标的政策建议。重在回答研究对象“应该是 什么”、“应该怎样”的问题。
财政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考核
• 平时测评(30%) • —考勤(1/4) • —课堂提问(1/4) • —参与讨论(1/4) • —平时作业 (1/4) • 期末测评(70%) • —平时考核+闭卷考试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 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 之。
——(宋)苏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经济作用的五种理由:(1)提供法治制度;(2)确 保市场竞争;(3)克服市场无效;(4)促进社会公平; (5)保持经济稳定。 确保法治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法治原则确立产权, 并且保护人们的自由权和生命权。 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 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无法有效形成市场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公共产 品,二是外部性,三是信息不充分。
特殊利益集团可能会与政治家、官员形成“铁三 角”:政治家批准某一方案,官员实施某一方案, 特殊利益集团则从中获益。 处于政治权力顶峰地位的政治家们有各自的利益追 求。 官员具有扩张政府规模、追求预算支出最大化的动 机。 多数票规则下的民主过程可能出现投票悖论。 官员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的行为导致公共产品的过 度供给。 公共决策过程面临各种困难,政府机制同样存在失 灵问题。
认识政府失灵的意义
• 必须破除政府万能的神话,切实设法让财政决策 制度更有效率地运转。
我们面临的现实
• 不完美的市场+不完美的政府
本章小结
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这 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 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 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对私人 有利的市场决策同样对社会也是有利的。 竞争性市场的均衡是有效率的。如果市场没有处于 有效率的均衡点上,竞争性市场将自行调整,直到 达成效率水平为止。
1.1.1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 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对私人有利的市场决策同样对社 会也是有利的。
原理
• 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 • 人性假设:利已 • 结果:竞争可以引导追求私人利益的个人追求公共利益,就像被一
只看不见的手所左右。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1.1.2 竞争市场的效率
市场决策达成社会利益的证明 单个竞争性市场视角的考察 竞争性市场的调整机制
市场决策达成社会利益的证明
• 社会利益被定义为符合效率的产出 • 有多种规范的证明
单个竞争性市场视角的考察
• 个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 •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 企业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
价格 A 供 给 (MC)
第1章 公共财政理论
本章提要
1.1 市场与效率 1.2 政府的职责 1.3 政府的局限性
引言
公共财政理论的核心
• 研究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背景
• 基于市场的存在
分析思路
• 市场有效→市场失灵→政府责任→政府失灵→市 场与政府之间的选择
1.1 市场与效率
1.1.1 看不见的手 1.1.2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缺乏外来力量的介入和干预, 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将随时间的 推移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并出现两极分化、 贫富悬殊的局面。 宏观经济波动客观上需要政府的介入,通过调节总 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以 稳定经济。 和经济市场一样,政治市场上同样存在供求双方力 量的相互作用。 投票者参与公共产品的决策既理性又无知。
一般认为,无须动用大量经济资源,政府的 稳定政策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表1-1
联合国对政府功能的分类方法(COFOG)
1.3 政府的局限
1.3.1 公共决策参与主体的局限性 1.3.2 投票过程的局限性 1.3.3 官员预算最大化模型
1.3.1 公共决策参与主体的局限性
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特点
• 供给决策
• 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 利的情形 • 例:汽车尾气排放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 指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 • 例:旧车市场
1.2.4 促进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
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差别 劳动强度、努力程度、职业状况 财产传承、机遇等 劳动收入的差异
• 政治市场的供给方
政治家:不同的目标追求 官员:具有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动机
1.3.2 投票过程的局限性
简单多数票规则
• 指每项提案都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多数票。
达成均衡的情形
投票人 提案 x y z
张三 1 2 3
李四 3 2 1
王五 2 3 1
• 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 提案在x和z之间进行,提案z获胜; •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1.2 政府的职责
1.2.1 提供法治制度 1.2.2 保持和保护竞争 1.2.3 克服市场无效 1.2.4 促进社会公平 1.2.5 保持经济稳定
1.2.1 提供法治制度
确保法治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法治原则确立产权,并且保护人们的自由权 和生命权。 法治的好处
• 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场的存在,社会就会失去可 以从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收益; • 没有法治,人们就会产生利用资源掠夺他人财富 的动机,社会将因生产性活动减少而产生损失。
要素回报机制
财富差异
贫富悬殊
资产占有量的区别
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
• 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 • 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5 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稳定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
据简单多数票规则,提案y获胜中选。
出现投票循环的情形
投票人 提案 x y z 张三 李四 王五
1 2 3
3 1 2
2 3 1
•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 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案x获胜; • 提案在x和z之间进行,提案z获胜;
在这一情形中,没有一种提案能赢得多数票, 这意味着简单多数票规则将无法得出明确的 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称为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 (paradox of voting)。 投票悖论的主要问题:投票的最终结果与投 票顺序有关。
E
需 求 (MB) O
图1-1 竞争市场的效率
数量
社会净收益(W)= 总收益(B) − 总成本(C)
竞争性市场的调整机制
• 效率:定义为社会净收益的最大化。 • 社会净收益
社会净收益(W)= 总收益(B) − 总成本(C)
价格 供给
P1 D
P2 S
E
PE
P1 S
P2 D
需求 数市场的调整机制
1.2.2 保持和保护竞争
保持和保护竞争性市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
价格 A 供 给 (MC)
Pm
P0
F
E
G
O
需 求 (MB) 数量
Qm Q0
1.2.3 克服市场无效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 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 例:路灯、国防等
外部性(externalities) (externalities)
1.3.3 官员预算最大化模型
由尼斯卡宁(Niskanen,1971)提出; 官员们并不以公共产品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 而是以最大化预算为目标; 图1-4。
价格
B′(G)
C(G) B(G)
C′(G)
O
价格
G*
Gb a
预算
B′(G)
a e b
G*
b
C′(G)
Gb
预算
图1-4 官员预算最大化模型
1.4 在市场与政府之间
私人产品由厂商作出,公共产品由政治家及官员作出
• 需求决策
私人产品以货币为选票进行分散选择的过程,公共产 品以政治选票进行公共选择的过程。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投票者(纳税人)依据 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政治市场也存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
• 政治市场的需求方
投票者(纳税人):理性而无知 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员→“铁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