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全套完整)2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73d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完整版)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0de826edb6f1afe001f26.png)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进行调查的时间C 、调查工作的期限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B 、 510C 、 500D 、490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n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2n N σμ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fbf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PART:1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A)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D):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D、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B、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可以改变为总体单位。
C、只能是总体变为总体单位D、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单位可以改变为总体。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fcaf59ec3d5bbfd0a7488.png)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主编:杨群I / 43目录习题部分 ................................................ . (2)第1章导论 ................................................ .............. 1 第2章数据的搜集 ................................................ ........ 2 第3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 .. 3 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 .. 4 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 .... 7 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8 第7章参数估计 ................................................ .......... 9 第8章假设检验 ................................................ ......... 11 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 ..... 12 第10章方差分析 ................................................ ........ 14 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 .... 15 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 .... 17 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xx)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A.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xx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个家庭万个家庭个家庭的人均收入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9ef5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8.png)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三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教材第四章P108课后习题答案)1.某村对该村居民月家庭收入进行调查,获取的资料如下:按月收入分组(元)村民户数(户)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20 30 35 25 10合计120 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9e6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1.png)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2章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2章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29f5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5a.png)
第2章练习题1、二手数据的特点是(B)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B. 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容易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D.整群抽样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C.分层抽样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从所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5、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C)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6、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C)A. 分层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D)A. 系统抽样B. 多阶段抽样8、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是(D)B. 整群抽样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D)A. 系统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C)B. 整群抽样11、为了了解女性对某种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C)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12、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A)A. 判断抽样B. 分层抽样13、下面的那种调查方式不是随机选取的(D)A. 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14、下面的那种抽样调查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D)A.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15、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统计学练习题---带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e3dcd770bf78a65295475.png)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5、无限总体是指()。
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10、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17、表述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人大出版社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人大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cae9d8490740be1e640e9a31.png)
第二部分:练习题整理by__kiss-ahuang3.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调查结果如下:B EC C AD C B A ED A C B C DE C E EA DBC C A ED C BB ACDE A B D D CC B C ED B C C B CD A C B C DE C E BB EC C AD C B A EB AC E E A BD D CA DBC C A ED C BC B C ED B C C B C要求:(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顺序数据(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接收频率E16D17C32B21A14(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4)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逆序排序后,制作累计频数分布表:接收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C 32 32 32 B 21 21 53 D 17 17 70 E 16 16 86 A14141005101520253035CDBAE204060801001203.2 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 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88123115119138112146113126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1、确定组数:()lg 40lg() 1.60206111 6.32lg(2)lg 20.30103n K =+=+=+=,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152-87)÷6=,取10 3、分组频数表(2)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 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精品).docx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精品).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92d56e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1.png)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1.已知下表资料:25 20 10 500 2.5 30 50 25 1500 7.5 35 80 40 2800 14 40 36 18 1440 7.2 4514 7 630 3. 15 合 计200100687034. 35_y xf 6870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金^ =北* = 34.35 (件)£f 200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843834680203d8cf2f2425.png)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导论(1)数值型变量。
(2)分类变量。
(3)离散型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总体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集合;样本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集合。
(2)参数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统计量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的集合。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1)总体是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集合。
(2)分类变量。
(3)参数是所有在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参数(5)推断统计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始信息已经存在,是由别人调查和实验得来的,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称为“二手资料”。
使用二手资料时需要注意: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资料的目的、搜集资料的途径、搜集资料的时间,要注意数据的定义、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
在引用二手资料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概率抽样的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
3.调查中搜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搜集数据的方法?实验式、观察式等。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3f97ba216147916112812.png)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1.单选题<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
A、总体性B、具体性C、总体性和具体性 D、同一性<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平均价格B、单位成本C、资产负债率 D、利润总额<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C )。
A、资产总额B、总人口C、资产报酬率D、人口增加数<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A )。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C、两者没有关系D、两这互为基础b5E2RGbCAP<5)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p1EanqFDPw<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每一台设备 C每一台生产设备 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D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XDiTa9E3d<10)劳动生产率是< B )A动态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B )A统计分组法 B大量观察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12)<C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13)<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A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连续性<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B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15)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众数<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 )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 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2.多选题<1)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ABCB )。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1926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0.png)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方差B. 众数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2.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A. 对称的B. 偏斜的C. 不对称的D. 非连续的答案:A3.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总体C. 变量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A. 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C. 无关关系D. 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答案:B5.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是: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答案:A6. 假设检验中,零假设通常表示:A. 效应存在B. 效应不存在C. 效应显著D. 效应不显著答案:B7.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统计量?A. 总体均值B. 样本均值C. 总体方差D. 样本方差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9. 抽样调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A. 收集数据B. 估计总体参数C. 进行假设检验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极差D. 众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__________。
答案: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2. 抽样误差是指__________。
答案: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3. 回归方程中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答案: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化的量4.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置信水平和样本大小5. 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__________。
答案:错误地拒绝了零假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https://img.taocdn.com/s3/m/f3f189cff705cc1755270955.png)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统计学贾俊平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2
![统计学贾俊平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51a292e9f18583d048645988.png)
统计学贾俊平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23.3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 46 35 4225 36 28 3629 45 46 3747 37 34 3738 37 30 4934 36 37 3930 45 44 4238 43 26 3243 33 38 3640 44 44 35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1、确定组数:K 1lg 4 0lgn()1.***** ,取1 1 6.32k=6lg(2)lg20.*****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 组数=(49-25)÷6=4,取5(1) 对这个年龄分布作直方图;(2) 从直方图分析成人自学考试人员年龄分布的特点。
解:(1)制作直方图:将上表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
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见Excel 练习题2.6)(2)年龄分布的特点: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解:(1)根据上面的数据,画出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对比条形图和环形图。
3.14 已知1995―20XX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下(按当年价格计算):要求:(2)绘制第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线图。
4.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2 4 7 10 10 10 12 12 14 15 要求:(1)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Statistics汽车销售数量NValid MissingMean Median Mode Std. Deviation Percentiles25 50 7510 0 9.60 10.00 10 4.169 6.25 10.00 12.50种是所有颐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种是顾客在三千业务窗口处列队3排等待。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d500c3e87101f69f319550.png)
WORD 格式可编辑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统计学。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___________ 。
3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4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 。
5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 6个,即指标名称而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 ________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7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 — 离散 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 连续变量。
8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 ,总体单位是 每一个乳品企业 。
9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 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 数量 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数量指标 和 质量指标、判断题I.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2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这是统计指标。
(F ) 3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T )5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9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II.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c1d3efc4ffe473368abdc.png)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全套完整)2————————————————————————————————作者:————————————————————————————————日期: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2~ 18(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3~ 13(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
1.4~ 9(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0.8mmol/L 1.5~ 5 以下者及1.5mmol/L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1.6~1.7 1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42例治疗后7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
求平均抗体滴度。
抗体滴度的倒数10 20 40 80 160例数 5 12 13 7 53、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
试计算均数和中位数,何者的代表性较好?并求95%的参考值范围。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µg/L)频数表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尿汞道例数0~ 49 24~ 16 48~ 34~ 27 28~ 9 52~ 08~ 58 32~ 9 56~ 212~ 50 36~ 4 60~ 016~ 45 40~ 5 64~ 020~ 22 44~ 0 68~ 1第二部分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一、最佳选择题1.()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均数的可靠性大。
A.CV B.S C.σX D.R E.四分位数间距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3.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X1和S21,X1和S21,则理论上()。
A.X1= X2 B.S21 =S22C.作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必然得出无差别的结论D.作两方差齐性的F检验,必须方差齐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4.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І X-µ І≥()的概率为5%。
A.1.96σ B.1.96 C.2.58 D.t0.05,v S E.t0.05,v Sx5.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74±4×4 B.74±1.96×4 C.74±2.58×4D.74±2.58×4÷10 E.74±1.96×4÷106.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错误的是()。
A.t分布是一簇曲线 B.t分布是单峰分布 C.当v→∝时,t→uD.t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为称 E.相同v时,І t І越大,P越大7.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两样本均数相等 C.两总体均数不等D.两总体均相等 E.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8.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9.正态性检验,按=0.01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 )。
A .大于0.10B .小于0.10C .等于0.10D .等于β,而β未知E .等于1-β,而β未知10.关于假设检验,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 .若P >a ,则接受H 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C .采用配对t 检验还是两样本t 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D .检验水准a 只能取0.05E .用两样本u 检验时,要求两总体方差齐性二、简答题1、试举例说明均数的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2、标准正态分布(u 分布)与t 分布有何不同?3、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范围有何不同?4、假设检验时,一般当P <0.05时,则拒绝H 0,理论根据是什么?5、t 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6、为什么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三、计算分析题1、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如下表: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红细胞数(1012/L ) 男 360 4.66 0.58 4.84女 255 4.18 0.29 4.33血红蛋白(g/L) 男 360 134.5 7.1 140.2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1)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2)计算男性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女性红细胞数的均数。
(4)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是否不同?(5)该地男性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2、一药厂为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次)之有效成份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为103.0mg ,标准差为2.22mg 。
试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份的平均含量。
3、通过以往大量资料得知某地20岁男子平均身高为1.68米,今随机测量当地16名20岁男子,得其平均身高为1.72米,标准差为0.14米。
部当地现在20岁男子是否比以往高?4、为了解某一新降血压药物的效果,将28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降压药,对照组则用标准药物治疗,测得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 )如下表。
问:(1)新药是否有效?(2)要比较新药和标准药的疗效是否不同,请用下述两种不同方式分别进行检验:Ⅰ仅考虑冶疗后的舒张压:Ⅱ考虑治疗前后舒张压之差。
您认为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何种方法更好?两种药物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冶疗前 102 100 92 98 118 100 102 116 109 116 92 108 102 100 冶疗后 90 90 85 90 114 95 86 84 98 103 88 100 88 86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冶疗前 98 103 110 110 110 94 104 92 108 110 112 92 104 90 新药准标药5、将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标准株的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数如下表,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是否不同?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作凝溶试验得的稀释倍数标准株(11人) 100 200 400 400 400 400 800 1600 1600 1600 3200水生株(9人)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400 4006、某医师观察某新药治疗肺炎的疗效,将肺炎病人随机分为新药组和旧药组,得两组的退热天数如下表。
新旧两药的退热天数分组例数平均退热天数退热天数的标准差新药 35 3.8 0.8旧药 37 5.2 0.9(1)计算两药平均退热天数之差的95%CI?(2)对两药平均退热天数是否不同进行假设检验。
(3)上述两种方法有何联系?7、为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aO2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证患儿过程中的作用是否不同,某医生在治疗30名患儿后48小时得到如下资料,问治疗后48小时,两组的PaO2是否不同?8、若等效果△=0.67kPa,能否据下表资料认为两种降压药物等效?两组患儿PaO2(kPa)比较两种降压药物降血压效果(kPa)比较分组例数均数标准差分组例数均数标准差治疗组 15 12.55 0.33 甲药 30 2.67 0.27对照组 15 9.27 2.03 乙药 30 3.20 0.33第三部分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须有()。
A.SS组间>SS组内 B.MS组间<MS组内 C.MS总=MS组间+MS组内D.SS总=SS组间+SS组内 E.v组间>v组内2.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
A.MS组内>MS误差 B.MS组间<MS误差 C.MS组内=MS误差D.MS组间=MS误差 E.MS组内<MS组间3.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
A.完全等价且F=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检验结果更准确D.完全等价且t=F E.理论上不一致4.方差分析结果,F处理>F0.05(v1,v2),则统计推论是()。
A.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D.F值不会是负数 E.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5.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实例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