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分类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44a0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d.png)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具有较重要功能、重要材料、重要设备或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特别高的建筑物,如高层住宅、办公楼、医院、学校、电信设施等。
这类建筑物主要考虑到人员、设备、材料和建筑的安全。
对于这类建筑物,需要安装接闪系统,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附近设置接闪装置,通过导体将雷电引到接地系统中,保护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对于易受雷电影响的电气设备还需要进行防雷隔离和防护设计,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具有重要功能、重要材料、重要设备或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例如厂房、仓库、实验室等。
这类建筑物对于防雷的要求相对较低,重点是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对于这类建筑物,需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防止其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另外,要合理布置建筑内的电源线路、通讯线路和信号线路,保证其防雷能力。
对于易受雷击影响的设备,也需要进行防雷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排放线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一般的一般功能建筑物,例如民用住宅、商场、仓库等。
这类建筑物的防雷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在这类建筑物中,主要采取的防雷措施是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减少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不同类型的防雷建筑物有不同等级的防雷要求,采取的防雷措施也有所不同。
一类防雷建筑物需要安装接闪系统,并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隔离和防护;二类防雷建筑物需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并合理布置设备的电源线路;三类防雷建筑物主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的防雷建筑物设计和科学的防雷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分类标准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7023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d.png)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分类标准一、防雷建筑分类的概述防雷建筑的分类是为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特点,确保其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防雷建筑可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一类防雷建筑主要指的是对人员防雷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大型商场、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公共场所。
二类防雷建筑是指对人员防雷安全要求较低,但对设备防雷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如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
而三类防雷建筑主要包括对人员和设备防雷安全要求都较低的建筑,如住宅、小型商铺等。
二、一类防雷建筑的分类标准一类防雷建筑对人员防雷安全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雷措施。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一类防雷建筑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集中雷电装置:主要用于大型商场、展览馆、医院等容易集聚人员的场所。
该装置通过设置接地装置、避雷针和避雷网等防雷设施,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确保人员安全。
2. 防火监控中心:主要用于对建筑物的火灾情况进行监测和报警。
由于其与外界的连接较多,存在较高的雷电危险性。
因此,防火监控中心应采取避雷针、避雷网、引下线等措施,确保其防雷功能。
3. 医院:医院作为集聚人员的场所,对人员的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在医院建筑中需要设置避雷针、避雷网等防雷设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4. 学校:学校作为教育场所,通常有很多人聚集。
在学校建筑中,应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以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
5. 体育馆:体育馆通常用来举行各种大型活动,人员聚集程度较高。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体育馆的防雷设施需要采用有效的避雷针和避雷网等防护措施。
三、二类防雷建筑的分类标准二类防雷建筑主要对设备的防雷安全有较高要求,因此相比一类防雷建筑,其对人员的防雷安全的要求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二类防雷建筑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存储大量重要信息的场所,对设备的运行安全有着较高要求。
为了保护数据中心免受雷击损害,需要采取合适的防雷装置,例如避雷带和避雷针等。
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
![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4b927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02.png)
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听起来好像是个枯燥的技术话题,但其实里面藏着不少有趣的内容。
想象一下,雷雨交加的夜晚,窗外的闪电像是在放烟花,真是壮观。
不过,咱们的房子可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享受”雷电的洗礼。
那可就麻烦了,可能要修房子,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才能更好地保护咱的家。
咱们说说这个“防雷”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避免雷电的直接击中,咱们得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防雷可以分为几大类,主要有一级、二级和三级。
听起来像是个分级考试,其实每一类都有它的特定应用。
比如,一级防雷主要适用于一些重要的建筑物,比如医院、学校和大型体育场。
你知道吧,这些地方人流密集,万一被雷电光顾,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再说说二级防雷,这类建筑物相对来说重要性稍低,比如普通的商业办公楼和一些大型商场。
想象一下,在购物中心买东西的时候,突然外面打雷,大家慌忙躲避。
虽然不至于严重影响,但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得做好防雷措施,避免雷电带来的影响。
三级防雷就更随意了,主要是针对一些小型建筑,比如住宅、车库之类的。
虽然这些地方也需要防护,但相对来说,不那么严格,雷电也不会太“青睐”这些地方。
然后,我们可以聊聊如何进行防雷。
比如,装置避雷针,这就像给房子戴上了一顶“安全帽”。
雷电来袭的时候,避雷针会引导雷电流向地下,而不是通过墙壁和窗户,真是个聪明的设计!现在有些新型避雷设备,还能与建筑物的外观相结合,既好看又实用,真是一举两得。
别忘了接地系统。
这就像给建筑物铺了一条“安全路”,雷电流经这条路进入地下,避免了对建筑物的直接冲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接地系统的重要性不亚于避雷针。
这俩搭档一起来,就能给你家的小窝提供双重保护。
想想,如果你家有了这些设备,雷电来了,房子就像穿上了铠甲,安全又安心。
在防雷方面,定期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车子得定期保养一样,避雷针和接地系统也要时不时“体检”。
细微的损坏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建筑物防雷措施
![建筑物防雷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cbfb7e83c4bb4cf7ecd1b7.png)
建筑物防雷措施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防雷的分类是指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所进行的分类,划分方法如下。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的防雷分类
![建筑的防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91a75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2.png)
建筑的防雷分类
根据国内建筑防雷标准,建筑的防雷等级分为四类,分别是:
1. 一类建筑:如医院、飞机场、雷达站等重要建筑,对雷电伤害具有较高的要求。
要求建筑物防雷措施能够保护建筑内的重要设备,如防雷装置、防雷接地系统等。
2. 二类建筑:如住宅、办公楼、商场等一般建筑,对雷电伤害的要求较低。
要求建筑物具备基本的防雷能力,如采用导电材料、防雷接地等措施。
3. 三类建筑:如农村居民房、临时建筑等,对雷电伤害要求比较低。
主要是通过使用无毒、无腐蚀的建筑材料,减少雷电造成的伤害。
4. 四类建筑:如牲畜棚、仓库等,对雷电伤害的要求较低,一般只需按照基本防雷规范进行建设。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不同,设定不同的防雷要求和措施。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建筑的防雷分类,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及内部设备的安全。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726948ef61fb7360a4c6558.png)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内容及雷击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国防雷标准将建、构筑物划分为三类不同的防雷类别,以便规定不同的雷电防护要求和措施。
各种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如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下列建筑物;(1)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物质如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的建筑物;(2)具有0区、1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2)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如国家级的会堂和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车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
(3)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设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如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
(4)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下列建筑物:1)制造、使用储存爆炸物的建筑物;2)具有1区、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5)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6)年预计雷击次数N>0.06的重要建筑物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如部、省级办公建筑物,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7)年预计雷击次次N>0.03的一般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特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年预计雷击次数0.06≥N≥0.012的重要或人员密集。
如部、省级办公建筑物,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3)根据雷击后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4)年预计雷击次数0.3≥N≥0.006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5)年预计雷击次数N≥0.006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6)度高在15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天的地区,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1e52d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7.png)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可分为三类:
(1)一类防雷建筑物
此类建筑物是指具有特别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大型博展建筑、火车站,国际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等。
另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超高层建筑物也属于此类。
(2)二类防雷建筑物
此类建筑物指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级和省级办公楼、省级大型会堂(场)、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商业、影剧院等建筑。
另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及工业建筑也属于此类。
(3)三类防雷建筑物
不属于一类与二类,但根据当地情况确定需要防雷的建筑物称为三类防雷建筑物。
按照我国对高层民用建筑物划分的标准,显而易见,有的高层建筑属一类防雷建筑,有的则属二类或三类防雷建筑。
因此,对高层建筑的防雷,应区别对待,应按照相应的防雷类别,采用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74f29483d049649b665873.png)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1.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156a6afb4daa58da0114af3.png)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四、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别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极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e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e](https://img.taocdn.com/s3/m/d165f214102de2bd9705884c.png)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的分类和措施
![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的分类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a1d86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e.png)
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的分类和措施一、建筑物防雷分类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防雷的要求,分为三类:I型防雷建筑:任何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都可能因电火花引起的爆炸和爆炸而造成巨大的损害和人员伤亡。
在O区或20区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
1区或21区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会因电火花而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II型防雷建筑:建筑物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会堂、办公楼、大型展览和博览会建筑、大型火车站和机场、国宾馆、国家档案馆、大城市的重要供水和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国家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
国家超级和体育场。
制造、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及其产品的危险结构,这些结构不太可能爆炸或因电火花对人员造成重大损害或伤害。
在1区或21区有危险的建筑物,电火花不太可能造成重大损坏或伤害。
在2区或22区有危险的建筑物。
开放式钢制密闭式储气罐有高度危险。
部委、省级办公楼等重要或人口密集的公共建筑和火灾隐患场所,预计雷击次数预计大于0.05次/年。
一般民用建筑,如住宅楼和办公楼,或估计雷击次数大于0.25倍/年的一般工业建筑。
III型防雷建筑:建筑物和省级档案中心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预计部委、省级办公楼等重要或人口密集的公共建筑和有火灾隐患场所的雷击次数大于Oo1次/年,小于等于0.05次/年。
住宅、办公等一般民用建筑或工业楼宇的雷击次数预计大于0.05次/年,小于或等于0.25次/年。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孤立的高层建筑,如烟囱和水塔,高度为15m或更高。
孤立的高层建筑,如烟囱和水塔,高度为20亳米或更高,位于平均雷击日为每天15天或更短的区域。
2.地凯科技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配备外部防雷装置,防止直接雷击,并应采取措施防止雷击浪涌入侵(外部防雷系统)。
对于具有爆炸危险地点的I类建筑物和II类建筑物,应采取雷电敏感措施(内部防雷系统)。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945d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a.png)
防止雷电波侵入措施
接地系统
确保建筑物接地系统良好,降低雷电波侵入的危害。接地 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雷电电流能够迅速泄入大地。
浪涌保护器
在建筑物进线处安装浪涌保护器,防止雷电波侵入对建筑 物内部电气设备的破坏。浪涌保护器应定期检测和维护, 确保其性能有效。
屏蔽措施
对建筑物内部重要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屏蔽处理,降低雷 电波侵入的危害。屏蔽措施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屏蔽效 果良好。
接地材料选择
选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 、寿命长的接地材料,如 铜材、镀锌钢材等。
避雷针与避雷带
避雷针设置
材料规格要求
在建筑物的屋顶、女儿墙等突出部位 设置避雷针,以吸引和泄放雷电流。
避雷针和避雷带的材料规格应符合相 关标准,确保其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 能。
避雷带安装
在建筑物的屋檐、阳台等易受雷击的 部位安装避雷带,将雷电流引入接地 系统。
防止雷电波侵入措施
接地系统
01
确保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金属管道等都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防止雷电波侵入时产生的高电位反击。
电涌保护器(SPD)
02
在建筑物的配电系统中安装电涌保护器,防止雷电波侵入时对
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屏蔽措施
03
对建筑物内的弱电系统(如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采取屏蔽措
施,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其造成干扰和破坏。
防雷击电磁脉冲
电源线路防护
采用浪涌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 措施,对电源线路进行防护,防 止雷电电磁脉冲侵入室内设备。
信号线路防护
对电话线、网络线等信号线路进 行防护,采用信号防雷器等设备 ,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通信设备
的干扰和破坏。
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3110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c.png)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筑的防分类
建筑物按其对防雷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建筑物;在建筑物中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性物资的;在正常情况下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会发生爆炸,引起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第二类建筑物: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会发生爆炸但不致引起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第三类建筑物;凡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建筑物而又需要作防雷保护的。
例如,车间、民用建筑、水塔等都属此类。
2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对电工初学者,我们只简单介绍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对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一般来说,屋顶越尖的地方,越易遭受雷击,如房檐的四角、屋脊。
屋面遭受雷击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对建筑物屋顶最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应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网),进行重点保护。
对第三类建筑物,避雷针(或避雷带、网)的接地电阻r≤30。
如为钢筋混凝土屋面,可利用其钢筋作为防雷装置,钢筋直径不得小于4mm。
每座建筑物至少有两根接地引下线。
第三类建筑物两根引下线间距离为30m~40m,引下线距墙面为15mm引下线支持卡之间距离为1.5m~2m,断接卡子距地面15m。
在进户线墙上安装保护间隙,或者将瓷瓶的铁角接地,接地电阻r≤20Ω。
允许与防护直击雷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第三类建筑物(非金属屋顶)的防护措施示意图。
防雷建筑物分类
![防雷建筑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bd31c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1.png)
防雷建筑物分类
防雷建筑物的分类主要基于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等因素。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防雷建筑物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军工用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
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等。
3.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较大的工业建筑物、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此外,具有0区(依照爆炸危险环境分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以及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
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也属于防雷建筑物的范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防雷技术规范或咨询专业人士。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1b733ac4b35eefdc8d333ea.png)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别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极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防雷分类简析
![建筑物防雷分类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d46d1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3.png)
建筑物防雷分类简析建筑物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雷电对建筑物带来的威胁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因此,建筑物防雷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建筑物防雷分类进行简析。
建筑物防雷分类主要分为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两种。
内部防雷指采取措施来限制室内的电压梯度和保护电气设备,外部防雷指采取措施来将雷电流引入地下或者迅速释放。
两种分类的细节如下:一、内部防雷内部防雷分为基本阵列、分散电源、双重供电和整体式防雷四种。
基本阵列防雷是通过机房设备专用线路和排线进行的,其主要优点是健壮和简单;分散电源防雷是将电气线路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小区,各小区之间通过放电管连接,其主要优点是部件易于更换;双重供电防雷是利用两个独立电源,通过开关切换来实现,其主要优点是保证了可靠性;整体式防雷是在建筑物建造时直接将防雷系统一同建造完成,其主要优点是快速、方便和直观。
二、外部防雷外部防雷分为闪络器、避雷针和接地三种形式。
闪络器防雷使用金属氧化物插头或插头集中器,在建筑物外部进行放电,其主要优点是易于安装和维修;避雷针防雷是将导电杆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通过导电线连接到地面,其主要优点是工作效率高;接地防雷是通过将建筑物与地面连接,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电流能够通过大地分散,其主要优点是放电迅速。
总的来说,内部防雷主要措施是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室内的电压梯度和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
而外部防雷则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电势差,将雷电引入地下或者迅速释放。
在建筑物的防雷工程中,应从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哪种防雷方案。
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物防雷系统,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除了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还有一些其他的防雷措施,如避雷带、波动保护器和过电压保护器等。
其中,避雷带是一种通常用于防止建筑物被雷击和护墙板之间的短路的设备,通常由带状的铜、铝或钢制成。
波动保护器和过电压保护器则是用于防止电气设备受到突然的电压波动和过压的损害的防护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防雷分类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
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
和人身伤亡者。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别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
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
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
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
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极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
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
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
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
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
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