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青铜器与甲骨文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3)代表:○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3利簋[guǐ]○2、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2)方法:泥范铸造法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4.发现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动荡的春秋时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名称春秋时间前770——476年前475——前221年历史特征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社会特点?战乱与纷争?春秋以争霸为主战国以兼并为主战国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3万年;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附件的半坡村;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的农耕生活;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箭头、渔叉、鱼钩等骨器;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① 割_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② 赔款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 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资本输出)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列强为了,扩大侵略权益。

起止时间:年——年侵略国家:和发动,和是帮凶。

结果:① 年,联军火烧。

② 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割地最多,割地范围是:;《北京条约》割占范围是中国以东,包括在内。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⑴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⑵领导人:⑶经过:①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村。

② 年占领,改名为,定为都城,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

③1860年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

④1864年,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势力: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统领,镇压太平天国。

②在1860年的战役(太平军将领:)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62年的战役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

第3课收复新疆背景:19世纪60年代,____ 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___ _。

放弃西北边塞。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古代: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②唐朝在新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清政府设伊犁将军。

近代:①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知识迁移: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卫温船队到达夷洲。

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鲁教版 七年级上知识梳理

鲁教版 七年级上知识梳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硝烟1.背景:(1) 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过程: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

在以理说服烟贩上交鸦片无效的情况下,强迫外商交出鸦片多万斤,并于6月3日至25日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1)禁烟斗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领导禁烟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军节节失利。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中英《南京条约》:⑴时间:年⑵内容:①割_ 给英国;②赔款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遭到拒绝。

2.爆发时间:年。

3.侵略国家:和发动,俄国和美国是帮凶。

4.结果:年,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国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二、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国的侵略野心,趁火打劫;清政府的腐朽。

2.手段:军事威胁,强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3.过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的一段时期,俄国通过《》《》等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万平方千米。

三、中国人民的抗争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⑴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⑵领导人:⑶经过:①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村。

②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定为都城,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

③1860年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

④1864年,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势力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统领,镇压太平天国。

②在1860年的战役和1862年的战役中,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击毙。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以下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提纲:
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 人类的起源
-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 人类进化的重要里程碑
2. 文明的发展
- 农业文明的出现与意义
- 各大文明古国的兴起(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
3. 中国古代
-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列国纷争、思想家的出现)
-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4. 世界古代文明
- 古埃及帝国的崛起和衰亡
-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成就
- 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5. 道教和佛教的出现
- 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实践
-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 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影响
7.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 秦朝统一的成果和问题
8. 汉朝的兴起和辉煌
- 汉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
- 汉朝的科技成就和文化繁荣
9.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不同文明间的互相吸收和借鉴
10.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实践
-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影响
以上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此提纲进行整体的复习和梳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做习题、复习纲要等方式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

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

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制造大屠杀: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梳理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梳理

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深造。

(2)、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历史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由于资产阶级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但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这些知识点,我特别准备了这份《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希望通过这份提纲,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和发展1. 要点1:人类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1. 人类起源的理论2. 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起源3. 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2. 要点2:远古时期的历史1.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思想家们的贡献3. 秦朝的统一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起与传播1. 要点1:古代黄河流域文明的兴起1.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2. 古代中国文字的发展与演变2. 要点2: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1. 中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3. 佛教的传入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中国古代政治的更替与社会变革1. 要点1:秦朝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确立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法家思想的倡导2.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措施2. 要点2:汉朝的兴起和辉煌1. 汉高祖刘邦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2. 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3. 要点3:三国时期的分裂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1. 三国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割据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文化成就四、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的发展1. 要点1:农业的兴起与农民经济的发展1.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2. 农民社会的形成和农民经济的发展2. 要点2:古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1. 古代冶铁业的兴起与农业革命2. 造纸术、印刷术和其他科技的发明五、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1. 要点1:中国古代社会的分层和阶级1.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2. 社会等级制度和士农工商四职的形成2. 要点2: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与思想观念1.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2. 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以上是这份《七上历史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鲁教版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鲁教版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中国古代史部分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古代人类知识点:(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2)人类进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3)人类进化中重要的一步:学会使用火。

(4)使用火的意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一.元谋人地点:山西省元谋县。

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技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史 陈诺\编中国古代史二.北京人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

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特征:①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②能够制造可使用工具,可以使用火,并且会保存火种。

③过群居生活,组成早期原始社会。

三.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距今:三万年。

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技能: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采集、狩猎、捕鱼。

④用骨针缝制衣服。

⑤死后要埋葬。

⑥过氏族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氏族:距今:七千年。

地域: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房屋:干栏式房屋。

粮食:水稻。

能力: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二.半坡氏族:距今:五六千年。

地域:黄河流域。

工具:普遍适用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石刀、骨制箭头、渔叉、渔钩。

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粮食:主食:粟;副食:鱼、肉、蔬菜。

能力:打猎、捕鱼、纺线、织布、制衣、烧制彩陶。

三.大汶口氏族距今:四五千年。

地域:山东大汶口。

主要成就与特色:①磨制石镰、石锄。

②黑陶、白陶。

③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导致原始社会最终解体,奴隶社会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贫富分化出现的原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地域: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人物:黄帝(轩辕)、炎帝、蚩尤。

战役:涿鹿之战。

族群:华夏族(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共同组成并经过长期发展)。

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注意打“★”为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重点。

第1课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二、重点内容提要: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二、重点内容提要:★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

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都城迁到殷
禹 汤
桀 纣
周幽王
西周 东周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夏朝第二代国王 启 ,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世袭制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标志 着 早期国家的产生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镐京 洛
列举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人物、国君、内容、意义。 1.这次改革是什么性质的改革?从哪一内容能够证明? 2.哪一措施触犯了大贵族的利益?
3.在战国时期的秦国,什么样的人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2课 原始 居民 距今 时间 活动 区域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 原始农耕 (工具、作物)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河姆渡 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原始居民
磨制石器、耒耜 饲养家畜 玉器、 种植水稻 原始乐 干栏式房屋 水井 器 彩陶
半坡原 始居民
磨制石器、耒耜 饲养猪. 狗 约五六 陕西西安 粟 等动物 千年 (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子
周武王 周平王
3、 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在 牧野之战 战役大败商军,商朝灭亡。 4、西周: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 巩固统治
(2)分封制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 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 (3)分封的作用: 盛的国家。
第6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商朝 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造型奇特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 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独特的青铜文化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瓷器 的国家。 三星堆文化

鲁教版历史提纲(初一上册)1-12课

鲁教版历史提纲(初一上册)1-12课

第8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春秋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著名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由人,不知饥馑”, 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我国最早人类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
打制石器
过群居生活 会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地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距今约三万年 ②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山东泰安 大汶口
约 4、 5千 年
磨制石镰、 石锄
黑陶、白 陶
第3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距今约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
炎黄战蚩尤
涿鹿打败蚩尤部落 炎帝 神农氏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形成日后华夏族 指导农业生产 伶伦 发明乐谱
发明耒耜
炎帝和黄帝
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仓颉 发明文字
学派 代表人 孔子 儒家
时期 春秋
主要思想
“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及教育思想
代表作及地位
《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 言论收集《论语》中
孟子 荀子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①“春秋无义战”②用“仁政”治国 ③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鲁教版初一历史知识重点

鲁教版初一历史知识重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明的摇篮2.古代埃及:(1)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国王的陵墓是金字塔,它是权力的象征。

(2)公元前15世纪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拓展,成为地垮亚非的大帝国。

(3)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3.古代巴比伦(两河文明):(1)新月沃地: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

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

这里土地肥沃,因此被称为“新月沃地”。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3)《汉谟拉比法典》:a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古代印度: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是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而形成的。

(2)实质:它是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3)内容:这种制度共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

(4)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的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和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古代希腊:(1)爱琴文明:西方(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源于爱琴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

(2)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A.雅典:a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b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B.斯巴达:崇尚武力(3)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进攻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最后,希腊打败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马拉松跑)(4)希腊的衰败: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控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灭掉波斯帝国,建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即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时间:1839年6月3日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从中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腐蚀统治机构,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虚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为国捐躯)二、鸦片战争1、原因:直接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条件: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1840年6月—1842年8月3、《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修改条约被清政府拒绝)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复习课件
入复习,确保理解透彻。
整理笔记
将本单元所学内容整理成笔记 ,有助于巩固记忆和理解。
多做练习
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检验 自己的掌握程度,并针对薄弱
环节进行强化。
讨论交流
与同学、老师或家长讨论本单 元内容,通过交流加深理解。
学习方法建议
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 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培
养自主学习能力。
单元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 事件的时间、背景、内容 和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改革事件的原因、 过程和结果,培养历史思 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 重要性,培养改革创新的 精神。
单元内容概览
• 本单元共分为四课,分别是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 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每课内容包括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等。
03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一: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影响
起因分析
历史事件的起因往往复杂且多变,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 ,其起因不仅与英国的对华贸易逆差有关,还涉及到国际政 治格局的变动。
影响探讨
历史事件的影响通常深远且多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政治 、经济产生影响,还可能对后世产生连锁反应。例如,法国 大革命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民主运动产生 了重要影响。
难点一: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事件间联系
历史上的许多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例如,一战和二 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一战的结束方式决定了二战的爆发。
综合分析
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影响时,需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 析。例如,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 等多个因素。

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

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制造大屠杀: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初一上册鲁教版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

初一上册鲁教版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

初一上册鲁教版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
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点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课后练习
 [2009恩施中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最早种植粟的居民吗?请选出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参考答案]C
 [2009德城中考]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参考答案]B。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提纲(八年级)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提纲(八年级)

第9课 辛亥革命
• 兴中会
• • • 时间: 时间:1894年 年 地点: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总理: 总理:孙中山
• 中国同盟会
• • • • • • • 时间:1905年 时间: 年 地点: 地点:日本东京 革命纲领: 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领导阶层: 领导阶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机关刊物: 民报》 机关刊物:《民报》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8课 戊戌变法
时间:1895年 1898 1898年 时间:1895年—1898年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领导阶级: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康有为、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 报刊: 万国公报》 改名为《中外纪闻》 报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拉开序幕的是: 拉开序幕的是:公车上书 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内容: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军事上 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改革政府机构, 政治上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文化教育上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开办新式学堂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意义:传播了民主思想, 意义:传播了民主思想,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了尝试 教训: 教训: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意义: •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绝对肯定的偏向。 绝对肯定的偏向。 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时间:1839年6月3日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从中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腐蚀统治机构,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虚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为国捐躯)二、鸦片战争1、原因:直接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条件: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1840年6月—1842年8月3、《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修改条约被清政府拒绝)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时间是1860年。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最大)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8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取得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第3课收复新疆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新疆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②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③唐朝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④清朝初期,设伊犁将军。

2、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陆军司令阿古柏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侵占新疆。

3、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清军兵分三路挺进新疆,并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占领伊犁的俄国交涉,中俄两国签《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收复新疆的原因:①人民的支持;②正确的策略方法。

(3)左宗棠的个人才能5、收复新疆意义:①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外来侵略者②有利于新疆的发展。

第4课《马关条约》1、目的(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时间:1894年—1895年。

2、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原因:清政府的妥协退让,贻误战机)3、结果:①1895年4月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台湾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经割让给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是说颐和园里还在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

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清王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苟且偷安的丑恶行径。

5、1895年,台湾人民组织义军,同驻防台南的刘永福的黑旗军互相配合,共同战斗,重创日军。

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反抗的精神。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英、法、俄、美、日、德、意、奥)1、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2、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目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占领北京(这是列强第二次攻入中国首都,第一次攻入北京城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

4、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在反侵略过程中失败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列强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大。

帝国主义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深刻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问题: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1、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年——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第7课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领导阶级:地主阶级主张:“师夷长技”。

4、口号:前期口号“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后期口号“求富”,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5、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6、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7、破产标志: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8、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9、评价洋务运动:①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

②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③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④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⑤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③④⑤为积极作用)第8课戊戌变法1、1895年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2、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3、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4、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5、内容: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④.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⑤.训练新式军队。

6、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梁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六君子)。

7、失败原因:①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薄弱②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③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④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8、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9、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贼“指的是谁?——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2)为什么维新派“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实权,顽固派力量强大(3)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

第9课辛亥革命1、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时间:1905年。

地点:东京。

机关刊物《民报》中国第一个统一革命政党3、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4、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意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没有直接参与)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性质: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成功一面)9、局限性: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10、评价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0课新文化运动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口号(两面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新青年》4、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期)。

5、191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6、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7、意义: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9、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性质+意义+局限性)单元总结:1、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而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