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探讨--以阜阳市西湖镇为例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探讨--以阜阳市西湖镇为例


二、 产业发 展布局 结合颍州西湖省级现代农 业示范区建设 以及镇 域产业现状和资源分布状况 ,将全镇产业划分为城 镇 建设区和农业种植 区两 大板 块:城镇建设 区以旅 游服务为 主,农 业种植 区以都市农 业为主。 城 镇 建 设 区 分 为 大 田集 和 华 佗 集 两 个 组 团 。农 业种植 区共 分为 二 带、五 园 区, 园区种 植各 具特 色,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文 化活动 ,为游客提供观 光、采 摘、休闲、农耕体验 等旅游经 营活动。 1 .泉河风景带 阜阳颇具魅力 的 自然景观和构成城 乡空 间景观 的最重要框架 ,市域绿 道 1号线— 颓泉 明珠体验 线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作 为 阜 城 泉 河 风 景 带 的延 续,本镇范 围内的泉河 风景带利用泉河滩涂地和堤 防两侧用地建立基础 的生态廊道 ,因地制宜地进 行 植物种植 ,建立 多种形 式和规模 的生态栖 息地 ,保
城市建筑 I 规划・ 设计 l U R B A N I S M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P L A N N I N G ・ D E S I G N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探讨 以阜 阳市西湖镇 为例
● 潘 玉
【 摘 要】 西湖镇位 于风景秀丽的颍州西湖西畔 ,是农 业部
农业、特色农业 、设施 农业 资源 ,加快农业生产经 营专业化 、标准化 、规模 化、集约化 ,拓展农业 的
经济、生态 、人文等 功能,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示 范 园和特色产 品,加快农 业转型升级 ,提高农业产 出 效益 。突 出 “ 大 田恋思 ”品牌效益 ,发展恋 思有机 水果蔬菜生产 ,打造地 域文化特色 。优化蔬 菜产 品 结构 ,扩大标准化 蔬菜园规模 ,实现产 品按 绿色 食 品标准生产 ,逐 步向有机蔬菜过渡 ,努力培 育一 批 绿色安全农产品 品牌 。 结合奇新珍 苗木花卉基地 、草河经 果林 观光带 等项 目建设 ,实施 森林增长工程 。加大土地 流转 力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概述:
蔬菜产业是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乡镇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制定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是当务之急。

本方案旨在全面提升乡镇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乡镇经济全面发展。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蔬菜产业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动蔬菜品质逐步提升。

2.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 加强蔬菜产业品牌建设,提升乡镇蔬菜在市场的竞争力。

三、实施措施:
1. 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2. 加强乡镇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3. 加强蔬菜市场开发,拓宽销售渠道。

4. 健全乡镇蔬菜产业协会,促进行业内部合作与交流。

5. 加大对蔬菜产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含量。

6. 完善蔬菜产业保障政策,降低从业成本,提高产业盈利水平。

四、实施机制:
1. 设立专门的蔬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方案实施。

2. 划定责任部门,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3.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方案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措施。

五、预期效果:
1. 蔬菜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2.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 乡镇蔬菜产业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4. 乡镇经济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六、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序的措施,全面提升乡镇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乡镇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期待在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顺利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西湖镇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

西湖镇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

西湖镇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在西湖镇这片沃土上,农业始终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农业产值,我们急需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引进人才,为西湖镇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

目前,西湖镇的农民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村成人学校等,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授课,教授最新的种植、养殖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知识。

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直播等形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

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要领。

可以设立实训基地,让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农民参加各类农业技能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农业能手。

我们要积极引进农业人才。

西湖镇目前缺乏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业产业。

二是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他们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我们要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培养一批熟悉农业产业、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引进农业产业急需的特殊人才。

如农业大数据分析师、农产品电商运营人才等。

这些人才能够帮助农业企业把握市场动态,提高农业产值。

我们要通过优惠政策、优越的待遇等方式,吸引这些人才到西湖镇发展。

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是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为西湖镇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西湖镇的农业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西湖镇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需要全力以赴,倾注心血,为了农业的繁荣发展,为了农民的富裕生活。

西湖镇0.5万亩枸杞子基地建设项目

西湖镇0.5万亩枸杞子基地建设项目

乌苏市西湖镇5000亩大果枸杞特色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承担单位乌苏市西湖镇人民政府项目主管部门乌苏市委农办项目实施年限2010年3月2010年3月2日编制乌苏市西湖镇5000亩大果枸杞子特色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乌苏市西湖镇5000亩大果枸杞子特色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1.1.2 项目承担单位:乌苏市西湖镇人民政府1.1.3项目实施管理单位:乌苏市委农办1.1.4项目资金管理单位:乌苏市财政局1.1.5项目绩效考核主持单位:乌苏市委农办乌苏市财政局乌苏市林业局1.1.6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邓建新0992-(办)(手机)1.2 项目主要内容、实施地点、工作任务、年限及目标1.2.1 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基本条件1.2.1.1 项目实施的意义针对乌苏市西湖镇5000亩枸杞种植示范基地广泛种植“恒振1号”大果枸杞的现状,实施5000亩大果枸杞子特色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改善枸杞品质,提高产量,激发农民发展枸杞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西湖镇5000亩大果枸杞子特色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将会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种植枸杞,加快枸杞子产业的迅速发展,最终在乌苏地区形成规模,为乌苏市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

1.2.1.2 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1.2.1.2.1 有明显的地缘交通优势。

西湖镇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奎屯河流域下游,乌苏市区以北12公里处,为乌苏的发祥地,东与皇宫镇相连,西以甘河子镇为邻,南接八十四户乡,北与头台乡毗邻,乌苏市县乡公路由南向北穿越西湖镇至头台乡、农七师125团、车排子镇、石桥乡、甘家湖牧场;卡因迪克油田公路、西湖振兴路横贯全镇,向东经皇宫镇、夹河子乡、九间楼乡至奎屯市,向西经甘河子镇、百泉镇至哈图布呼镇。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1.2.1.2.2 优良的枸杞产品品质。

农业“五新”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五新”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五新”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一、前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部分。

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五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新服务)示范推广,我司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推广农业“五新”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通过“五新”的实施,可以提高耕地的综合效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1. 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3. 推进新设备的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效率。

4. 充分发挥新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5.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

四、项目内容1. 推广新品种:选取适宜当地耕作的新品种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并进行示范推广。

2. 推广新技术: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气象技术、土地水利等,促进农业现代化。

3. 应用新设备:以农业机械化为主,推广先进农业设备和工具。

4. 推进新模式:采用农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进行组织,实现整合资源和服务,提升农民收益。

5. 加强农业服务:建设农业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咨询、信息化等服务。

五、实施步骤1. 确定示范项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农业发展状况,选择适宜的农业“五新”示范项目。

2. 组织团队:成立由专家组成的技术推广团队,负责实施推广计划。

3. 培训农民: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4. 选派技术人员:根据示范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5. 推广示范:通过示范农田、会议、现场观摩等形式,将示范项目向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推广。

6. 数据统计:实施过程中,收集数据并进行汇总,以评估项目效果和提高实施质量。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4.03.19•【字号】湖农发〔2024〕27号•【施行日期】2024.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湖农发〔2024〕27号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现将《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3月19日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省、市对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深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实现产业兴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塑造茶产业新辉煌,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坚定实施生态文明立市、创新发展强市、改革开放兴市战略,围绕建设“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行茶叶生态低碳生产,助力湖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以“茶园生态美丽”为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建成生态美丽茶园面积2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60%以上,认定生态美丽茶园星级基地100个以上,茶园累计新种树木30万株,开展相关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

通过生态美丽茶园建设,使湖州市茶叶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实施茶园生态美丽建设工程1.打造生态美丽茶园样板。

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综合运用一系列生态绿色生产管理技术,全面推进生态茶园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产品优质安全和具有湖州特色的生态美丽茶园样板,鼓励立地条件较差的主体打造生态美丽茶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为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思路(一)总体思路。

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总抓手,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特色立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增加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健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核心,以壮大主导产业、培育产业联合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路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生产模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特色农业与县域同步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实施原则。

一是创新引领,效益为先。

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农村生产要素内生动力,建立主体活力迸发、管理顺畅高效、制度保障完善的产业推进机制,千方百计促提高质量,实现多渠道增收。

二是聚焦特色,集聚发展。

突出产业优势和特色,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以销定产,以产定种,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种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集聚区。

三是优化结构,多产融合。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产品加工、“互联网+”等新业态,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拉动产业提质增效。

四是绿色发展,优质高效。

坚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绿色高效发展。

(三)功能定位。

以振兴民族种业为目标,集聚现代农业发展要素,打造集种子生产、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商业服务、创意创新于一体的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使产业园成为瓜菜种业创新发展先行区、“三产”深度融合示范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样板区。

(五)建设目标。

产业园现代种业体系基本完善,瓜菜制种基地达到“五化”建设标准,构建创新式发展、协同式发展、集群式发展的新机制,走出一条供需协调、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实现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生态绿色高效、品牌营销增强、农民增收显著,成为西部现代种业产业发展的典范。

西湖镇薄荷种植示范基地材料

西湖镇薄荷种植示范基地材料

西湖镇薄荷种植示范基地材料一、项目名称:新疆乌苏市西湖镇2.5万亩薄荷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二、项目建设地址:乌苏市西湖镇9个村三、项目实施单位:乌苏市西湖镇人民政府四、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西湖镇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有关专家和实践证明,西湖镇非常适合种植薄荷。

根据科学鉴定,西湖镇种植薄荷,每年可收获两茬,所出产的薄荷油,其薄荷脑含量比内地同品种薄荷高出10个百分点。

这为西湖镇发展薄荷生产和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树立西湖薄荷油品牌提供了条件。

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自治区和乌苏市提出的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发展2.5万亩薄荷,为西湖镇的经济发展培育新支柱产业。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具有难得的历史机遇。

乌苏市已被自治区列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的区域,乌苏市将特色产业作为“十五”期间的三大产业之一,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薄荷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炼的薄荷油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以出口为主,年需求量大,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投资方向,这对项目本身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项目发展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湖镇2000年从安徽亳州引种薄荷,到2002年已扩种3100亩,已建成天然香精香料公司一家,所生产的薄荷油由该公司统一订购销往国外,市场供不应求。

薄荷种植收入已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3%。

同时,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大批农民已掌握了薄荷的种植技术,这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五、项目的建设规模和远景目标规划(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西湖镇的地缘、资源优势,建成薄荷种植示范基地,以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构建西湖镇产业结构调整新框架;并以此形成辐射效应,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二)项目建设的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一个薄荷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形成基地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外向型销售的一条龙体系,树立西湖薄荷油品牌,带动全市乃至全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瓜州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

瓜州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

瓜州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周海平【摘要】为顺利推进瓜州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瓜州农业发展整体水平,按照政府主导、发挥优势、效益优先、示范带动、规模经营、产业化六大原则,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以梁湖乡、西湖乡、南岔镇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为基础,以瓜州县枸杞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交易示范园区、瓜州县100MW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为支撑,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瓜州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作者】周海平【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甘肃瓜州 73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0为全面提升瓜州县农业发展整体水平,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抢抓政策机遇,用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和发展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动我县、乃至周边县市现代农业步伐,根据瓜州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面启动瓜州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的计划,结合瓜州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立足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构建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创新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具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一)发挥优势原则结合地域主导产业及优势农产品发展,围绕草食畜牧业、枸杞产业、休闲观光、果蔬等高效设施农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

(二)效益优先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优先选择商品率高、市场竞争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品,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全面积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对照乡村全面振兴的“全维度”目标要求,在产业方向及辐射效果上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亟待调整完善。

1 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积极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形成蜜瓜、果蔬、中药材和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区域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超过总耕地面积的80%,现已初步形成了蜜瓜6670hm2、枸杞1万hm2、特色林果667hm2、设施种植667hm2和100万羊只饲养的产业格局;围绕“三产四核多园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方向打造广至乡、梁湖乡岷州村以及龙麒生态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湖镇、瓜州镇、腰站子镇等15个戈壁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规模,“戈壁农业”种植面积累计超过800hm2。

准确定位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全县共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渐发挥;全县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47个,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64个,入社社员超过1.2万人,带动农户25000户;农村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达到68.9%个,建成冷链物流果蔬保鲜库27515t,逐步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

全面实施危旧房改造及村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等工程,全县建成整治示范点26个;完成农村卫生户厕129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

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玄奘大道景观带、千亩胡杨林、万亩(合667hm2)生态长廊等绿化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74hm2,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带202km,建成绿色通道68km,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同步实现双增长;依靠政策引导新增封滩育林面积4002hm2,新增特色林果335hm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正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为了有效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提升,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制定并实施一项行动计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 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3. 加强农业供应链管理,促进农产品流通与营销。

4. 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三、重点措施1.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搭建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科技推广和培训的平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示范区将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

2. 加强农技推广与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和绿色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设立农产品质量监测实验室,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的监管,严禁使用违禁品种,确保农产品无公害和安全可靠。

4. 促进农业供应链管理与营销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合作社和农产品电商平台,在线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的市场渠道。

5. 实施农村产业扶贫计划结合农村扶贫工作,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和发布行动计划。

2.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

3. 落实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4. 开展农技推广和培训。

5.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6.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7. 促进农业供应链管理与营销。

8. 实施农村产业扶贫计划。

9. 监测和评估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

镇2024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

镇2024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充分发挥我镇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特制定本计划。

二、发展背景近年来,我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以(具体特色产业,如: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支撑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

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4年,我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支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2. 具体目标:- 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到(具体数值),同比增长(具体百分比);-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具体数值);- 农业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培育(具体数量)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具体数值);-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具体数值)。

四、发展重点1. 优化产业结构:- 围绕我镇资源禀赋,重点发展(具体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逐步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2. 提升科技支撑:-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引进、推广(具体农业技术);-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3. 加强品牌建设:- 深入挖掘农业特色产品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 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加强与电商、物流等企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4. 改善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政策扶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西湖镇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实建设新农村

西湖镇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实建设新农村

积极建设民生工程,扎实建设新农村西湖镇全力推进幸福狮子山区建设为提前八年建设幸福铜陵伟大目标西湖镇领导带领全镇人民在2010年上半年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建设新农村,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就。

敬老院主体工程已完成; 3075人参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844名失地农民领取失地保险金;为25名残疾人每人提供1500元就业援助资金;组织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免疫率达100%。

为提前八年完成建设幸福铜陵的伟大目标,西湖镇党委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创新。

不但在全面建设民生工程上狠抓实干,而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西湖镇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实现了开局良好、稳中求进。

狮子山村卫生所的负责人杨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在他的诊所内记者看到了很多档案。

据杨医生介绍,这些都是参保医疗保险的城镇非职工,这种保险对于他们的医疗健康来说有了更多的保障。

当地居民冯师傅就是在卫生所办理的医疗保险,在杨医生的帮助和指导下,他体验到了这种新型医疗保险的实惠之处。

在他的鼓励下,也有身边的亲戚朋友积极到村卫生所去办理医疗保险。

西湖镇大力发挥近郊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引进名流和五月花两家农业高科技项目。

这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发展高科技项目来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变农民以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在新农村建设上西湖镇政府领导广开言路,积极探索。

通过实地走访决定加强泵站技改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退耕还林面积核减、补植工作,对全镇所有圩口、水库等开展了两次防汛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除了在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工程建设上卓有成效外,西湖镇还全面加快重点工程的建设:铜陵国际汽贸城完成征地600亩,拆除房屋170户;狮子山开发区三期铜管加工项目完成征地630亩,拆除房屋95户;车站新区安置点二期完成征地320亩,拆除房屋67户;农林生态文化村、立新棚户区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正式启动。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发展目标坚持长三角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江苏省的“大公园”“梦田园”乡村发展定位,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以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以体制、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实现产业融合增值收益留在乡村,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打造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富民增收的新载体,努力把我市建设成苏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农村三产融合样板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到2022年,全面建成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形成一批链条完备的特色主导产业、内涵提升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功能健全的休闲农旅业、底蕴丰富的乡土新产业、多元发展的乡村服务业,农业综合产值超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 2.5: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

二、明确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方向(一)突出规模集聚,优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

坚持六大产业培育方向,制定县域“1+2”产业体系建设计划,实施工厂化食用菌、花木电商、生态河蟹三个“单打冠军”产业建设行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立足特色主导产业布局,构建“一带三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一带”,即以古黄河沿线果蔬产业为依托,打造集高端园艺、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区”,即以洪泽湖环线优质食味稻米和大规格河蟹产业为基础,建设集规模农业、农(水)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于一体的以传统种养业延链补链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沭阳县花木优势产区为主体,培育集园林造景、家庭园艺、农村电商、物流快递于一体的以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环中心城区周边果蔬种植、生态养殖为基础,构建集高效种养、精深加工、农事体验、农旅休闲于一体的以都市农业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六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13•【字号】六政办[2009]17号•【施行日期】2009.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政办〔2009〕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三月十三日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六发〔2007〕3号)和《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六发〔2009〕3号)精神,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个部门牵头、一个规划引领、一笔经费启动、一个法人承办、一个专业合作组织链接、一批企业和大户支撑的办法,在未来3-4年时间内,集中力量抓好粮油、生猪、家禽、茶叶、油茶、水产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

鼓励和引导一批联系紧密、市场相关、产业相联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服务组织开展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产业配套、分工明晰、功能齐全的产业体系。

二、工作重点(一)粮油产业1、发展目标:2009实现粮食总产463万吨、油料总产23万吨、粮油加工产值64.4亿元;2012年实现粮食总产500万吨、油料总产30万吨、粮油加工产值100亿元。

培育年产值30亿元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18家,1000亩以上粮油种植大户100个。

2、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粮食局。

3、承办单位:安徽三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实施主体:安徽三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友勇米业有限公司、安徽帅旺食品有限公司、六安天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六安市茂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天裕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舒城县南港东方米业有限公司等。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色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通过增加农业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加大科研力度,研发出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政府投资和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

园区内配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提供技术指导和保障服务,推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 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通过开展农技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培养农民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扩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4. 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溯源体系,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

同时,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增加农业金融支持:通过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加大对特色农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农民融资难度。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和增值服务,为特色农业发
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6. 加强农业合作交流: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交流会议、展览会等活动,促进不同地区间的农业合作交流。

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产业对接等活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经验的互相借鉴和交流。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我们有信心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发展目标坚持长三角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江苏省的“大公园”“梦田园”乡村发展定位,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以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以体制、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实现产业融合增值收益留在乡村,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打造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富民增收的新载体,努力把我市建设成苏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农村三产融合样板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到2022 年,全面建成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形成一批链条完备的特色主导产业、内涵提升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功能健全的休闲农旅业、底蕴丰富的乡土新产业、多元发展的乡村服务业,农业综合产值超1000 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

二、明确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方向(一)突出规模集聚,优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

坚持六大产业哺育方向,制定县域“ 1+2”产业体系建设计划,实施工厂化食用菌、花木电商、生态河蟹三个“单打冠军”产业建设行动,哺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立足特色主导产业布局,构建“一带三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一带”,即以古黄河沿线果蔬产业为依托,打造集高端园艺、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区”,即以洪泽湖环线优质食味稻米和大规格河蟹产业为基础,建设集规模农业、农(水)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于一体的以传统种养业延链补链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沭阳县花木优势产区为主体,哺育集园林造景、家庭园艺、农村电商、物流快递于一体的以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环中心城区周边果蔬种植、生态养殖为基础,构建集高效种养、精深加工、农事体验、农旅休闲于一体的以都市农业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强镇”步伐,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更好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坚持以规模、特色、优质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食用菌、观光采摘、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在巩固以桑蚕、特色蔬菜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大中部以盛世天源、五彩湖、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带;拓展东部沿库以花仙子为引领的休闲观光、采摘休憩带;提升西部以润禾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带,种植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

三、发展目标今冬明春,计划重点培植3个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7个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家,5个特色休闲观光采摘园,栽植有机蓝莓及各类干鲜杂果1600亩。

确保2017-2018年,在大石村东南部沿河区域打造100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镇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亿苞以上,打造食用菌品牌3个,扩建、新上食用菌深加工企业5个以上,加工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完成沿库17个村的特色采摘项目的开发工作,拓展环库采摘休憩带至9000亩;硬化大花崖到大石头村的道路2.1公里,打通圈村到大石西山宽6米的经济路3.92公里,规划高效农业产业园区2600亩用于招商引资;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实现产值过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000元以上,全力将西湖镇打造为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与销售、休闲旅游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生态镇。

四、工作重点(一)做大中部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

按照“一轴四区六基地”的规划布局,以花崖河流域为重点,总体规划1.5万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并对其进行配套升级,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建立菌种研发、菌棒生产、田间管理、废菌棒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链条,计划2016年在五彩湖先行试点,引进光伏食用菌项目,2017-2018年在大石-大花崖段流转土地1000亩,扩大规模,同时再引进3家投资过千万元的食用菌企业,全力打造食用菌专业镇。

(牵头领导:张娟责任单位:农技站完成时限:2018年)一是做强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进程。

以现有的五彩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盛世天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乐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帮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做好食用菌菌棒的生产加工、产品的回收与销售、深加工、品种研发、废弃菌棒的循环利用等配套服务工作,提高产品附价值。

1、五彩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优化菌棒生产配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成全市最大的液体菌种地栽黑木耳菌包生产厂家和品种试验、示范栽培基地。

建设6个香菇、吊袋黑木耳等食用菌培育大棚,年产菌棒2000万棒,出口各类食用菌1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在五彩湖周边流转土地200亩发展光伏食用菌项目;2、盛世天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10个茶树菇、秀珍菇、吊袋黑木耳等食用菌培育大棚,打造125亩的示范基地,年产菌棒1000万棒;3、乐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上档次、提品质、育品牌,增加种植种类,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年产菌棒1000万棒。

二是培育生产基地,扩大产业规模。

重点培植“四大区域片、六大标准化基地、十六个专业村”。

四大区域片:花崖河流域区域片发展黑木耳3000亩、香菇等食用菌200亩,铨园河流域区域片发展黑木耳2000亩,响水河流域区域片发展黑木耳800亩,沿库区域片发展黑木耳600亩;七大标准化基地:盛世天源食用菌生产基地、五彩湖食用菌生产基地、乐丰食用菌生产基地、大石社区食用菌生产基地、鑫源食用菌生产基地、大炮楼食用菌生产基地、花仙子食用菌生产基地;十六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小花崖、花园、小岭、大花崖、大炮楼、大石头、柴家沟、久固庄、圈村、铨园、下栗山、响水河、安子沟、张一、张二、北乐台。

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增强发展后劲。

鼓励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不断完善“科研机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拓宽企业联带农户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不断完善“企业做两头,农户抓生产”的生产模式,企业负责菌包生产和产品销售,并为农户提供生产大棚,农户负责种植、栽培设施的维护、采摘等工作,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户发展食用菌;在现有6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东港区盛农食用菌联合社,负责协调生产资料的购置、产品销售、品牌培育等各项服务工作,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拓展东部以花仙子为龙头的生态旅游观光采摘产业。

在东部沿水库,总体规划面积1520亩,以花仙子为龙头,本着既保护水源地又发展当地经济的原则,在环库造林的基础上不断拓展退耕还林范围,计划2017年完成高标准建设生态风景园林9000亩,大力发展生态采摘、生态观光和文化旅游经济,打造生态文化休闲观光园区。

以222省道拓宽为契机,以瞻埠潭、北娄等17个沿库村为重点,扩大1200亩特色采摘观光园规模,聘请专家进行高标准概念性规划,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对花仙子基地进行提升改造,加快推进“新三板”上市步伐,重点建设花仙子栗蘑园、“三北”葡萄园、陈家庄桑葚、张一樱桃园、张二桃园、瞻埠潭杂果园等休闲观光采摘园,着力打造以瞻埠潭、荻竹涧一村为重点的12处集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构建以沿库农家体验、生态观光、婚庆文化等人文、自然资源相结合的特色旅游综合体。

(牵头领导:张娟、潘宁、安平责任单位:农技站、林业站完成时限:2017年)(三)提升西部以润禾为引领的回龙观流域现代休闲农业产业。

西部回龙观流域规划6477亩,以润禾为龙头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集蓝莓、玫瑰、黑枸杞等特色采摘、茶叶种植、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1、润禾项目制定蓝莓标准化生产规程,计划发展蓝莓1000亩,重点栽培公爵、卡拉、钱德勒、艾可塔、蓝丰57、53,早、中、晚熟品种,做好21万株蓝莓大苗管理工作,积极提高“陌上润禾”、“美露原”、“80果农”等商标知名度,利用“新三板”上市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档次,打造精品园区。

计划2017年投资500万元在润禾北建设占地1000亩的黑枸杞采摘园,并积极探索2个园区的互动发展模式。

2、抓好以响水河、竖旗岭、韩家沟等区域片为重点的回龙观流域生态绿茶基地管理,建设景观、生态、精品茶园,提升茶叶品质,重点发展有机绿茶1000亩。

以小岭玉森金银花合作社为依托,做好现有的600亩金银花基地管理,扩大栽植面积200亩,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做大做强玉森“双花山”品牌。

3、以安子沟村源旭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做好500亩玫瑰园种植和深加工厂房建设,计划2016年在范家庄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设生态玫瑰园,同时在安子沟村建设占地150亩的圣泰隆牧业项目,通过良种山羊育肥,发展循环经济。

(牵头领导:张娟、潘宁责任单位:农技站、经管站、果茶站、兽医站完成时限:2016年)(四)巩固以桑蚕、特色蔬菜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

按照“集中联片、规模发展、突出特色”的思路,努力扩大蔬菜标准化生产。

以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引领,新发展设施蔬菜300亩。

以陈家庄韭菜为引领,新发展韭菜200亩。

巩固现有桑园面积,注重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文章,将果桑采摘与蚕茧养殖相结合,在南乐台-荻一新发展果桑面积600亩,带动桑蚕业转型。

(牵头领导:张娟责任单位:农技站、蚕茧站完成时限:2017年)(五)做好“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产品附加值。

充分利用“全国食用菌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食用菌一村一品示范镇”、“日照黑木耳”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等特色知名名片,做好绿茶、金银花、辣椒酱等农产品QS认证,润禾蓝莓、小岭金银花代用茶绿色认证,以及响水河、韩家沟、大炮楼绿茶的无公害认证,认证面积5600亩。

(牵头领导:张娟责任单位:农技站完成时限:2016年)五、工作措施1、强化科技培训。

一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诚请各级专家、技术人员讲学指导,每村建立一个农民技术常年培训班,每年培训农民2000人次,户均达到1个科技明白人。

二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干部、群众、能人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大各级干部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2、推广集约化经营。

一是围绕“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鼓励联户联产、能人大户承包经营,解决一家一户办产业力量薄弱的问题。

二是吸引民资、招商引资,鼓励私营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农业特色产业,投资兴办特色产业经营实体,完善“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链条,坚持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3、实施品牌化战略。

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抓好食用菌、蓝莓、绿茶、金银花茶、玫瑰、黑枸杞等农产品的注册认证,靠品牌占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品牌农产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扩大全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能人大户、贩运大户在流通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引导组建涵盖食用菌、蓝莓、绿茶等特色产业的专合组织,实行公司化、企业化运作,实现农产品产、供、销良性互动,流通顺畅。

同时,采取资金扶持、政策扶持等激励机制,瞄准市场需求和投资热点,创造条件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特色产业发展链条。

5、健全工作机制。

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农技、畜牧、林业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协调工作。

推行班子成员包保制度,负责所包片区的开发规划制定、产业任务的落实等;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特色产业开发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各村特色产业开发规划的制定和任务的落实;各站所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了解市场动态,宣传推销特色农产品。

六、政策措施(一)食用菌产业1、工厂化栽培(指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的设施条件下,采取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