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下面
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有效提问:
1. 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不同的方法。
2. 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答案的?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他们的解题过程,并激发他们回顾和解释自己的思路。
这
也可以促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
4. 你能找到其他解题思路吗?
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扩展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能力。
5. 这个问题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
的整合和应用。
6. 你能够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吗?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
概念。
7. 你能够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吗?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 你能够将这个问题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吗?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促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9. 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个条件,问题的答案会有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边界和条件对解答的影响,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广度
和深度。
10. 你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这个概念吗?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表达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方式单一、提问难度不够合理、提问频率不均衡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一)提问方式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大多是直接提问,学生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容易导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而且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不均衡,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听讲,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
(二)提问难度不够合理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提问的难度往往不够合理,有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有的问题又过于难解,导致学生不知所措,这样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提问频率不均衡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提问频率不均衡,有的教师提问太过频繁,几乎每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提问,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压力,影响课堂氛围;而有的教师则提问太少,甚至从不提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改进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情境提问的方式,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内容设置合适的难度,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问题难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提问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好提问的频率,既不能过份频繁,也不能缺乏提问,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回答问题,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对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提问技巧:设计有层次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层次的问题。
这样既能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又能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性提问:使用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思路。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问:“我们先要做什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等,引导学生逐步接近正确答案。
开放性提问: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时追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问题的清晰度和准确性:确保问题的表述清晰、准确,避免引起学生的困惑和误解。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问题的表述方式。
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或催促学生回答,以免导致学生产生紧张或焦虑情绪。
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
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技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学习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方法。
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提问的一些案例和建议。
一、具体问题小学生往往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具体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抽象的概念。
例如,教师在讲解“面积”这一概念时可以提问:“这块矩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房间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面积”这个抽象概念。
二、启发式问题启发式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和研究问题。
例如,当教师教授“乘以小数”这个知识点时,“0.2 × 700.8”这类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小数的计算规律和方法。
三、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推理和思维能力。
例如,当老师教学“找规律”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何用 3 个连续的整数相加,得到 180?”学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整数组合,从中寻找规律,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重复性问题重复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逐渐递进,逐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当教师教学“最大公约数”时,可以重复提问:“20 和 28 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40 和 56 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教师应该通过反复提问,让学生不断强化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反问法问题反问法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和找出答案。
例如,当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问:“1/3 和 1/4 谁大?”这样的问题既能够考察学生对分数大小的认识,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方法寻找答案。
六、技巧性问题技巧性问题能够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当教师讲解“解方程”时,可以提问:“如何解方程 2x + 5 = 15?”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在提问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提问存在的问题1. 提问不具体、不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提问的问题比较模糊,不具体,学生很难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一个老师提问:“谁知道这个题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不具体,学生不清楚老师问的是哪一个题目。
2. 提问的层次不够有些老师提问的层次不够,问题比较“肤浅”,比如只是要求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计算题,而缺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3. 提问的对象单一在课堂提问中,有些教师只喜欢提问那些擅长数学的学生,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发展。
这会导致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消极,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学习效果。
4. 提问缺乏启发有些老师的提问比较死板,只是单纯的问答式,缺乏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 提问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有些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并不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导致学生的错误观念得不到及时纠正,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对策1. 提问要具体、清晰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问题要具体、清晰,以便学生理解。
在提问之前,可以先确定好问题的内容和目的,这样可以避免提问不清晰的情况发生。
2. 提问要有层次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提问的层次,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考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
了 全 年计 划 的 百 分 之 几 ? 每 个 月 实 际完 成 了计 划 的 百 分 之 几 ?这 时候 学 生 的质 疑 就 如 饥 似 渴 , 而 我 们教 师 的释 疑 则 如 降 甘 露 。 在 我 的 引 导 和 点 拔 下 ,学 生 很 快 列 出 了 确 的 算 式: ( 1 +3 0 %) ÷1 0×1 2=5 6 %, 、 因 为学 生 对 在 困 惑 中 获 得 的知 识 会 卵 觚 得 更 透 ,印 象 更深。因此 , 我 们 教 师 住教 学 巾应 抓 住 一 个 “ 巧” , 掌 握 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
、
怎样分? 用什么 方法列式 计算? ( 学
生 回答后,教师板书 :6 =2 I算式 ÷3 )
每部分表 示什 么意 思? ()把 6只兔 2 子每 2只放在一个笼子里 ,一共需要 几个笼子 ?是什么 意思? ( 6按每 2 把
个 分 一 份 、 可 以 分 成 几 份 , 怎 样 分? …… ( 学生 回答后 ,老师板书 :6 ÷2 ) =3 。通 过以上设 问 ,引导学 生进 行两种分法 的异 同点比较 ,经过对 比, 可 以 沟 通 过 两 种 数 量 关 系 的 内 在联 系 ,帮助学 生初步 了解除 法的两种 应 用 。如 :“ 除法 的两种分法对 比”是易 混淆 的两个概 念 ,教 师可 以采用 图解 配合设问的方式辨折。 四、探索规律时提 问 引导 学生发 现规律 ,不仅 有利于 调动 学生的学 习积极 性而且 有利于培 养学生观 察 、比较 、判 断和推 理的能 力 。在探 索规律 中提 问 ,可 以有效地 引导 学生的思 维 ,对 知识获取 鲜 明的 印象。如 : 在教 学 “ 7的乘 法口诀”时 , 首先让 学生在方格中进行 7连续加 7 的计 算 ,然后再出示 1条用 7个三 角 形 摆 的鱼 图 ,提 问 :一 条鱼共 用 了几 个 三角形 ?怎样列 式并算 出得数 。 ( 7 x1 )“ X l ”表示什 么意思? =7 7 =7 谁 能根据 算式表 示的意 思编一 句乘法 口决 ? ( 一七 得七 )“ 一七得七”表示 什么意 思 ,摆 2 鱼共 用几个三 角形 , 条 怎样列 式计算 ,( X2 4 7 =1 )谁能根据 算 式表示 的意思 编一 句乘法 口诀?这
( ) .4 4 m 2 0 0 m= O m.
善 于围绕 教学 中心抓住 课堂 教学 的关键 提 问 ,能起 到突 出重点 、突破 难 点的作 用。如 :在教 学 “ 倒数 的认 识 ”时 ,关 键是让 学生理 解倒数 的概 念 。老师在 引导学 生归纳 了倒数 概念 之 后进 行提 问 :你 对这个 概念 是怎样 理解 的? ( 出三 个要 点 :积是 、两 突 个数 、互为 )这里 的积是 1的两个数 是指什 么样 的两个数 ?谁 能举例说 明 如果学生没有讲到 “ 1 1 ,这个例 子 ,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存在许多问题,如提问方式单一、提问内容不够深入、不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提高提问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多样化的方式。
过于机械和一致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兴趣缺乏吸引力,容易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缺乏热情。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引导性问题、具体情境的问题、思维导图或图表表达等不同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别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问题的提问顺序,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此外,教师在提问时还应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
正确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才是关键。
教师可以在提问时强调思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立观点,并指导学生在思维层次上的发展。
另外,提问的内容应当有深度和广度。
过于肤浅和简单的问题往往只能引导学生做机械记忆和应试性的答题,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设计问题,确保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在解决课堂提问问题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教学工具和技巧。
例如,借助多媒体资源,使用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的素材来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提供多个解决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提问问题时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问题需要关注提问方式、学生认知能力、思考和创造力、问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课堂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是各项教研活动的最后归宿,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而课堂提问是这个前沿阵地中的一个制高点,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缋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
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中如此重要,下面将课堂提问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见解:一、复习法提问具有反馈调控之功能,属于回忆与记忆性提问,主要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又可以为新的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这种方法应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引入法提问此方法具激发兴趣之功能,每一节的新课的讲授必须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以此方式创立课堂新意境,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有积极促进作用。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三、游戏中提问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做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来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稳定在学习对来,以便让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练习。
四、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具有问题展示之功能,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边交流信息的活动,是信息输入、信息输出的传递过程,启发性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
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引言一、提问的目的和意义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问题,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提问的原则和技巧1. 提问要具体和有针对性在进行提问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
提问不能太过笼统,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
2. 提问要循序渐进和适度3. 提问要多样化和灵活性在进行提问时,要多样化,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引导式问题等不同形式的问题,使提问更加生动活泼。
4. 提问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在进行提问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要给出直接答案。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
5. 提问要重视互动和讨论在进行提问时,要重视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提问、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三、提问的实际操作1.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在进行提问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提问。
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过程在进行提问时,要重视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过程,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提问方式,以期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一、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常见提问方式。
它通常以“怎么样”、“为什么”、“怎样解”等形式展开,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小明用80元买来10本书,那么一本书的价格是多少?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
二、情境式提问情境式提问是通过给出一个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提问方式。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这样提问:“现在有3个苹果,小明拿了一个,这时候还剩下几个苹果呢?”通过情境式提问,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情境和进行计算来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提问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指老师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小红有20个苹果,小明有30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下各自有多少个苹果吗?”接着老师可能会问:“如果小红卖掉了5个苹果,小明又多了10个苹果,那么他们俩分别有多少个苹果呢?”这样逐步引导学生,能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四、认知式提问认知式提问是一种通过问题来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提问方式,它可以用来巩固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老师可以这样提问:“矩形的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公式是什么?请你们来解答一下。
”这样的提问是在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类型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目的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加深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问的类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和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明有4个苹果和2个橙子,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用加法、减法或者分数的方式表示。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封闭性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问学生:“6+9等于多少?”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是15,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查学生对加法的掌握情况。
3. 提示性问题:提示性问题是指教师通过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提示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小明每天走1千米,一周走多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计算一周的天数和每天走的距离的提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提问策略1. 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问学生:“5+3等于几?”学生可以通过脑筋急转弯的方式思考,将5个数字转换成拼音的发音,在拼音中找到3个相同的音节,得到答案是8。
2. 提出挑战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用9根火柴拼出一个正方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动动脑筋,通过调整火柴的位置和角度,最终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时机问题及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时机问题及其策略提问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遇到提问时机不当、提问方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时机问题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时机是指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
提问时机的选择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1.知识点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提问的时机应当围绕着知识点的重难点展开。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讲解数学加减法时,可以在学生认识到进位、借位等概念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应用进位、借位的情景,巩固知识点。
2.学生的思维状态提问的时机还应当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处于充满好奇心、想要主动探索的状态时提问效果更好。
在学生刚刚学完绘制图形的知识点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两个平行线和一个直线画出一个三角形?”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二、提问的策略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的。
下面将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策略进行探讨。
1.多种形式的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可以有开放式问题、情境化问题、角色扮演式问题等多种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接受方式,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及时纠正错误在提问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
这时,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当直接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误。
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问"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当教师教授有关数字排序的课程时,可以问学生:“你能告诉我一些排序数字的规则吗?为什么这些数字符合这些规则?”。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一种可以用“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
教师可以用这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数字的比较时,教师可以问:“3是大于2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很明确地检查学生对数字大小的理解。
3. 游戏和竞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和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通过对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
教师可以使用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数学推理和解题能力。
4. 分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结构和解决方法。
在教授加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由两个数字组成的问题,然后逐步向学生展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5. 对学生的个人经验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通过问学生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实际应用。
当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曾经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几何图形?你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一些几何形状吗?”。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在使用以上提问技巧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在提问之后,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如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等,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也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1)课堂氛围沉闷,缺乏活力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导致课堂氛围紧张,学生不敢主动发言,提问环节也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提升。
(2)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忽视方法指导为了追求高分,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题。
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学生陷入机械记忆的误区,忽视了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启发式教学在一些数学课堂中,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缺乏启发式教学。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思维活力,不利于思维发展。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概念教学过于肤浅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
(2)忽视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充分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孤立、片面。
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有效提问。
1. 对于基础概念的提问:
- 什么是数学?
- 什么是数的概念?
-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有哪些?
- 什么是加法和减法?
2. 对于计算方法的提问:
- 两个数相加后,和一定是大于两个数中较大的数吗?
- 两个数相减后,差一定是小于两个数中较大的数吗?
- 两个数相减后,差一定是小于等于两个数的绝对值吗?
3. 对于数学性质的提问:
- 一个数除以0等于多少?
- 一个数乘以0等于多少?
- 数字的相反数有什么特点?
- 数字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
4. 对于几何形状的提问:
- 什么是平行线和垂直线?
-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和矩形?
- 矩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
6. 对于问题解决的提问:
- 如何通过分解和组合的方法解决一个数的加法问题?
- 如何通过逆推法解决一个数的减法问题?
- 如何通过列式解决一个数的乘法问题?
- 如何通过逆运算法解决一个数的除法问题?
7. 对于思维拓展的提问:
- 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 这个问题有多种答案吗?
- 这个问题和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
通过这些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的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
当的问题 , 让学生 自己发现盲点 。 如教学《 质数 、 合数 与分解质 因数 》 时, 当学生 明白“ 质数 、 合数 ” 的概念 后, 可 以提问 : “ 1 是什么数?” 部分学生很快 回答“ 1 ” 是质数 。 这时再问 : “ l 除 了它本身有没有别 的约数 ? ” 学生很快就判断 出… 1 ’ 既不是质数 , 也不是合数 。教 师设计 了这样 的问题 ,就把学生容易忽视 的盲点抠 了出来 , 使学生拓展了思维 的广度 。 6 . 抓住 “ 发散点” 设计 问题。发散性设 问是一种 创造性思维活动 , 是指对同一 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从 正面和反 面去多途径思考 , 纵横联 系所学知识 , 以沟 通不 同部分数学知识的方法 ,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 散出去 , 不断扩至各种 渠道 、 各个侧面 、 各个角度 , 以 求 问题得 到灵活解决 。 如理解“ 余数一定 比除数小 ” , 如果教师把这一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 能接 受, 但只是机械地理解 。而利用发散性思维 , 效果就 大不一样 。如 ( ) ÷ 9 = 5 ……( ) , 要 求学生在
括号 里填 上 适 当 的数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先 填 哪个 括 号?为什么 ? 在不知道被除数的情况下 , 余 数有 几种 可能? 最大填几 ? 为什么? 在多种答案 中巩固所 学知 识之后 , 在做的过程中 , 学生认识到小于除数的数都 可以作 为余数 , 在巩固中将 旧知逐步延展和深化 , 有 助于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 。
对比、 分析综合 , 悟 出小数点位置移动 的规律 。 4 . 通过“ 模糊 点” 设计问题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常有一些容易 与其他 内容相混淆 的知识 ,对这些模 糊点必须予 以澄清 。 而设 计恰 当的问题进行 提问 , 就 是解决这一 问题 的一个重要手段 。 如教学《 平行 四边 形 的面积》 一课 , 如果教师 引导不 当, 学生就 容易把 平行 四边形 与长方形弄混 , 针对这个“ 模糊点 ” , 可 以 设计 这样 两个 问题 : ( 1 ) 为什 么沿着平行 四边形 的高 剪呢?( 2 ) 所有 的平行 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 5 . 抓住 “ 盲点 ” 设计 问题 。盲点是 在正常思维 中 不容易被注意到但 实际运用 中又往往会影 响学生正 确思维的问题。 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 , 教师应设计恰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提问,以促进学习和思考。
有效的提问可
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
是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常见的有效提问:
1. 指导性提问:老师可以通过问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例如:你能不能用图形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画什么图形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2. 引导思考的提问:这种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建立问题解决的逻
辑思维能力。
例如:你能想出两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吗?你能解释为什么你的答案是正
确的吗?
3. 经验分享的提问:老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分
享自己的经验和解决方法。
例如:你在购物时遇到过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吗?你是怎么解
决的?
4. 创造性的提问:这种提问可以使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更多可能性,并鼓励他们提
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例如:你能想出一个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问题吗?你如何证明
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5. 多元化的提问: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不同层次和难度的问题,适应学生的不同能力
和水平,并通过梯度的提问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解决问题。
6. 对比性的提问:老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
劣和适用性。
例如:你认为使用计算器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利与弊?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信心。
老师在提问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思考时间和回答方式,尊重他们的回答,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帮助他们掌握
知识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效提问方法:
1.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探究问题。
例如:你能用几种方法将100分拆成两个数相加的形式?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想出不同分解方式,进而加深对数学公式和
数学推理的理解。
2.功能性问题
功能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实践思维能力。
例如:你能在超市购物时计算出每种商品的单价吗?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如何计算单价,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探究性问题
例如:如何用最少的步骤把九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发现连线的规律,进而深入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4.引导性问题
引导性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学会问问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例如:怎样才能用一个三角形测量其他图形的周长?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三角形的周长,进而发现测量其他图形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询问能力。
5.对比性问题
对比性问题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事物的异同之处,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问题。
例如:三角形和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问题1. 提问浅显简单,学生缺乏主动性在一些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比较浅显简单的层面,这样的提问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性,学生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 提问频率过低,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提问的频率较低,课堂氛围比较冷淡,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提问方式单一,学生难以理解在一些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往往只是直接问答,没有运用多种形式的提问方式,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
4. 对错误回答处理不当,学生敢于回答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老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处理方式不当,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敢于发言的积极性。
二、改进策略1. 提问内容要有深度,激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老师在提问时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问要注重抽样,提高学生参与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问的抽样性,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随机点名、分组讨论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 多样化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回答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提问方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举手回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
4. 对错误回答要给予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树立正确的奖励机制,激励学生敢于发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
发表时间:2016-11-16T15:44:36.9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作者:孙志方于美丽[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
山东省昌邑市石埠小学261315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
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
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
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
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
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
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
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
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
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
”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
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
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
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
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
要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
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
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的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等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