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合集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下面是几种适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式。

一、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以情境为基础,在真实或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人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或项目,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阅读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文本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对知识进行讲解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和教材,让学生以视听的方式感受语文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文游戏,比如词语接龙游戏、成语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语文的魅力和价值。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感悟。

通过文学作品的启迪,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情感教育的深刻内涵。

教师在情感教学中需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和表达。

结合评价与展望,小学语文教学应不断完善情感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情商,提升其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应将情感因素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打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中感悟语文的魅力,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深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新课标,融合,体验,作用,文学作品,启迪,教育策略,评价,展望,培养。

1. 引言1.1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审美情趣。

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

2. 正文2.1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情感是人的生活和语言活动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情感满足和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布置、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式融合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共情、关爱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素养。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素养。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注重情感教育。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强调情感与认知、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本文将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实施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

教师应该注重选材,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意义和情感共鸣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童话故事、传统的诗词歌赋等,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让课堂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舞台。

可以通过举行朗读比赛、大声朗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教师还应该注重情感体验的引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地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情感体验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发表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情感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做学生情感教育的表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培养学生的正向情感。

教师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者。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感体验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应该做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者,在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情感表达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评价者。

在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后,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因素很多,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才能把每节课的教学变为精美的艺术品。

教师在教学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贯彻新课改,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

1课题研究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并首次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并列。

本次课程改革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但有利于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与此同时,在本次课改中“横空出世”的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新生”之初,更是倍受瞩目。

但是,众所周知,亮点和创新点往往也意味着艰巨点和困难点。

事实上,就笔者所知,课改几年来,不管是指导纲要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语文科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它们所体现的课程取向,在往教学实践活动下移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造成课程目标的难以达成。

本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认同,笔者一年前就“如何有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融合的策略”这一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通过一年的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掌握了一些方法,现特向各位老师分享和交流。

2 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方法教师的职责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总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案,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们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2.1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变化,现代学生接受语文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门槛,通常对周边事物抱有即好奇又抵触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的环境,一方面又讨厌失去自由被学校教育所束缚。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精选)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精选)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精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

2.媒体教学法:媒体教学法有助于直观教学,利于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3.主动式参与教学法:主动式参与教学法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情感熏陶法:情感熏陶法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5.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6.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法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7.畅谈生活法:畅谈生活法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8.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分析能力。

9.自主阅读法:自主阅读法利于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10.角色转换法:角色转换法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丰富想象力。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境和人物,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4.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中的情境和人物,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5.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实践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四年级可参考以下策略:1.注重基础,强化听说: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首先应该从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注重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和言语基本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一、引言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人们获取知识、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更是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1. 要求注重语境教学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营造适合学生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

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与审美情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1. 构建情境化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构建具有情境感的教学环境,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言,融入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 注重启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启发式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多元化评价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4. 融入现代科技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融入现代科技,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故事讲述、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启发思维、开展探究
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自主探究。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问题导入、独立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文学欣赏、培养审美情操
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名篇赏析、诗词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各类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创新写作、实地考察、课外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强化团队合作、培养交流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配对活动、剧本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发展
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发展。

可以通过个别讲解、小组讨论、检查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最佳水平。

教师在实施这些建议时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还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和创造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要素落实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要素落实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要素落实策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新课标理念出发,探讨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标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提倡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语文教学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将语文要素作为教学的重点。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文采风格等。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确保语文要素得到有效落实。

(二)整合教材内容,凸显语文要素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调整。

其次,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将其与现实生活、历史文化等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语文要素的魅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语文要素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资源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要求下我们怎么教语文

新课标要求下我们怎么教语文

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语文经过一年来对新课标语文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得到一些启发和经验。

下面我们就教学措施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1、认真抓紧抓好语文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

我们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了解学习语文多种方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把语文课变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科目之一。

认真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向上课45分钟中要教学质量。

每学期我们根据根据学科教学计划,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研究活动。

在备课组中,我们主要研究教材文本和拓新教学手段结合的问题,根据我校我们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摸索出一条既有改革创新又有实际效果的切实可行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路子。

2、开展既分工又合作的集体备课活动。

①每周指定老师各负责备好一课。

以一个单元为例,每个单元有4课,每一课由1位教师负责备课,然后在每周的语文教研日(周二)逐课进行探讨。

在教法和学法上,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但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点应作为重点进行突破。

教案、练习同时也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特点。

②指定一位老师负责专题训练。

比如,应试作文的分步训练和“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精彩语句”的汇编,现代文阅读训练,文言文练习,诗歌鉴赏和名言名句的编辑工作,可以分别指定某一教师负责。

③单元练习测验由备课组安排指定专人负责。

比如必修3第一单元(小说),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分别由某一位教师负责命题。

期中考和期末考由备课组统一协调、负责。

3、大胆探索新课型。

新老师具有开拓创新的特点,这是一种很好的创造力。

我们鼓励新老师大胆拓新,对新型课题进行探索。

一年来,我们先后开了示范课、探讨课和活动课等课型。

比如“戏剧鉴赏课”“名著导读课”“创新作文课”“作文讲评课”和“散文评析课”等。

4、养成组内随堂听课的习惯。

每个学期,备课组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对其他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而且要求组内每位教师开2节以上研讨课或公开课。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 评价体系的单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仍以考试为主,过分强调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完善评价体系: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 加强教学管理: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学的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题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意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阅读题的课内和课外的比重为1:3。

注重对课外文字材料的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课内外阅读,课本是例子,课外求发展;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提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语文四项基本功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

要对教学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

研究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

“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虚心学习,勇于探索,不怕吃苦,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一名优秀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重新认识语文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

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又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

从教学效果上看,“教教材”让学生获得的主要表现为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论,它是一种线性教学;而“用教材教”。

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潜能的激发,方法的领悟、思维的启迪,智慧的形成,情感的熏陶,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球状教学。

而语文教学资源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

比如,每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发现初二、初三的学生上课是总显得散漫、初一新生则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沉浸在开学的新奇、激动之中。

新课标 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新课标 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教材内容的变化新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优化。

传统的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新课标还增加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变化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变化新课标改变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检测,而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总结起来,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变化。

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把握新课标理念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精选5篇)

把握新课标理念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精选5篇)

把握新课标理念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精选5篇〕把握新课标理念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精选5篇〕把握新课标理念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1近日,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进展了学习。

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的及施行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化的认识。

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下步语文教学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论才能,而培养这种才能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理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好。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和理论时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理论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以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稳固、课外拓展。

课前预习详细让学生做到: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络上下文的方法提早解决。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考虑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读懂。

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详细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

此环节的施行,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理论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才能。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评价能力的过程。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体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课堂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积极参与到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去。

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3.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教材内容以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策略培养1.阅读策略培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略读和精读的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外国名著、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广泛的阅读背景。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文章结构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一些日记、读后感、作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评价策略改革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强调评价的综合性和多样化,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思路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标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展开讨论。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资源支持。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软件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和趣味性。

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强化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强化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书法、诗词、散文等文学艺术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五、加强评价方式的改革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评价方式的改革,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为他们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和学业帮助。

语文新课标解读

语文新课标解读

语文新课标解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新课标对于语文教育做出了很多的改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语文教育的思想核心新课标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方式。

二、语文教学的课程结构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安排,实现了语文教育的体系化和系统化。

语文课程主要分为语文知识与语言能力、语文阅读与鉴赏、语文写作与表达三个部分,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其中语文阅读与鉴赏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三、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和创新性,鼓励教师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以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并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同时,在教学方法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参与,通过合作和交流来产生创新性的思想和方法。

四、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语文评价体系,强调形成性和综合性评价的相互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评价体系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新课标在语文教育中体现了很多的创新和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五、语文教学的内容安排新课标在语文教学的内容安排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科学性,采用了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充分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1. 引言1.1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全面的。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性学习和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这就意味着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将语文教学局限在单一的语法、词汇和阅读训练上,而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新课标还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情感。

新课标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不够全面,缺乏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常常被忽视,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限制。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我们需要反思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基础。

【字数:228】2. 正文2.1 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这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建议

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建议

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建议实施新教材以来,我的感触较多,获益匪浅,更新了语文教学的观念,使学生处于“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的“大语文”学习环境中。

现谈谈我对语文教材的肤浅体会。

一、新教材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新教材强调了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在渗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同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使语文学科更具有科学性。

还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健康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新”,为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教材淡化了以往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强制性的训练新教材主张对学生要“科学地训练”,将学生从被动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重视学生的积累、感悟、熏陶、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自已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主动学习,自主领、理解,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致力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在每单元结束后,就请学生们摘抄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篇等,为写作积累素材,做好铺垫。

三、新教材提倡多读多背多写新教材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课外阅读不得少于推荐的10部中外名著,拓宽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辐射型的全方位的语文教学网络结构。

特别是教材后增加了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目的在于趁初中生记忆力好时,多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今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逐步吸收内化,达到“心悟”的境界,这种文化积淀,将会奠定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受益终身。

四、新教材所选文章都是美文、时文,可读性很强,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刚从小学升人初中的学生们来说,第一、二单元课文都体现了童真、童趣,因此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很喜欢读,并能结合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推出,带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考和体会。

在学习和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也切实感受到新课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经验和心得,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谈谈我对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一些感受。

首先,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新课标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逻辑,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能够更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让我非常欣慰,也让我更加坚信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其次,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语言表达比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对于语言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他们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这让我对新课标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效果充满信心。

最后,新课标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从文本中体验、感受情感,通过情感对话、情感表演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话、写作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我发现学生们在情感体验方面的表达越来越真实和丰富,他们能够通过文字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感受。

这让我对新课标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目标感到非常满意。

综上所述,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对于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新课标也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引导,让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09-07-09T10:33:23.23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9期作者:廖元权
[导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是不断改革,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廖元权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是不断改革,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

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
作者简介:廖元权,任教于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初级中学。

语文教学由古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一直以来每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一门重要学科。

我们把它归纳为:“五四”之前,学习语文以八股文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记诵能力,强调死记硬背;课改前,主要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能理解课本就可以,不太强求课外;课改是通过课内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能力向课外转移。

可见,每个时期的教学方法各有特色。

语文教学是不断改革、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和其他各科对比看,语文教学更接近生活,应用更广。

而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新课标情况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经过几年的课改,部分教师在意识上、教法上已经摒弃了旧的方法,不断探索更新的方法。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又如何开展呢?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一节课要想取得成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都不能丢。

这就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在抓好基础的同时,把问题的探究、发掘过程的方法教给学生。

即把目标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掌握知识的探索过程,把被动的接受变成自己主动完成。

语文教学该如何把目标教学转化为过程教学正是课改的重点。

根据自己几年来对课程标准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读
语文教学是使学生感悟、积累的过程,并不是讲、灌能做到的。

特别是近年来中考试题逐渐向培养能力方面转变,更说明这个问题。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只有掌握了字、词、句、段,才能去领略表达方式、修辞、词语的妙处。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作者思想的火花,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整体把握一篇文章。

一些教师认为学生不会读,不能读出个所以然,简直是浪费时间,不如自己讲。

殊不知这样一来把学生的初步探索知识的权力给剥夺了,把学生架空起来。

学生脱离了文本,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该如何探索呢?语文教学中的读,现代文也好,文言文也罢,都很重要。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读教学法”:(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将学生尽快地导入课文。

让学生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求得新知识,扫清字词障碍,能完整地了解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2)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欣赏课文,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字、词、句、段)进行朗读。

对于精彩的段落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反复诵读,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欣赏品评的过程。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地融入到作品中,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研读课文,加深内容理解。

在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就课文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有序地研读课文,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

因为学生不但要懂得课内的知识,更要通过课内向课外拓展。

试想如果没有多读作为基础,学生能够体会到古诗中的意境吗?学生能理解古诗用字的精炼吗?当然,学生在读中要思,思中要读,反复体会。

二、其次是培养学生“找”的能力
有了学生感性的整体认识,学生肯定会有许多的问题。

这时教师要注意掌握火候,鼓励学生提问。

例如,笔者在上朱自清《背景》时就要求学生读三遍以上,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每人提出三个问题。

结果有的学生提出了八个问题,甚至有些问题是自己没有预料到的。

如:有位学生提出了:(1)背景是否能作为文章的文眼?它的作用是什么?(2)文章读起来令人感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提的问题有时是教师没有预料的。

当然,教师不必要每个问题都写下来,而是把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把学生的问题交给学生回答,对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再指导。

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法。

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所想所提的问题毕竟有限,还要求我们去启发、指导。

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

教师在这个时候最为关键,应把一些建议性的问题提出,让学生“找”。

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就是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能力。

找什么?找典型、找关键、找点题的词,只有找出这些字词,学生才能够从冗长的题目中跳出来,归纳、概括中心,才能找出文章精妙的修辞、运用生动的词语。

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

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三、再次是以训练为主
语文是一种工具,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使用这种工具的技能训练。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

”而技能的培养,单靠教师讲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从基础知识开始,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

在实施以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

(2)训练过程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训练活动,服务于学生的训练活动。

(3)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训练为主,
指的是全体学生,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训练就不全面,训练目标将难以实现。

传统教学也有一些训练活动,但往往只局限于个别优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受益的仅是个别。

因此一定要注意改变这种情况。

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互为联系、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的。

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从而进行合理的切分与组合,以便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但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是课改,作文由学生自己探研,不必多讲。

其实作文训练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它占据语文的半壁江山。

因此,课本每个单元结束的“写作”训练不容忽视。

训练时教师可以进行技巧点拨。

如从形式上可以写小标题的作文、日记体作文、题记作文、排比段形式的作文。

从结构上教给学生首尾呼应、点题、叙议结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方法。

在作文类型上可以训练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

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评讲作文,指出每次作文的优缺点,并读出一些范文。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办校报,及时的刊登学生作品。

这样学生的作文才有质的飞跃。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要包办,也不要全放,要收中有放。

在训练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潜力,还给学生自由的语文天空。

参考文献:
[1]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On Chinese Teaching in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Liao Yuanquan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in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s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putting forward questions and improv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pattern with “textbook-centeredness and teachers-centeredness” has been eliminated, instead, it is the education with students-orientation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tudents’ abil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Chinese teaching in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