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说课稿(经典、值得收藏)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精品获奖完美优秀说课稿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5课的第2框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2.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1.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文化创新案例,如流行文化的创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和发现文化创新的途径,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呈现知识点。首先,我会简要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对文化创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动力来源。例如,我会展示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如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文化创新的策略和方法。在讲授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化创新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具体方式是首先展示一组关于文化创新的图片或视频,如传统节日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经典艺术形式的现代演绎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接着,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文化创新的例子?”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文化创新的途径:介绍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3.文化创新的动力:分析文化创新的动力来源,如社会实践、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
4.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探讨文化创新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这一框题在整个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延续(了解传统文化使文化创新的基础),也为后面民族精神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我国的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文化的作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及其基本途径有所了解,这就有利于这一框题的讲解。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4、懂得再造文化辉煌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知道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佛教东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来辅助教学。
2、小组讨论法:通过存在的文化现象,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来导入新课,“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从而来探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解难度大以及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等挑战。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问题和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度,采用生动的案例和图表来降低理解难度,并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学生的困难提供额外的辅导,以及不断更新案例和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2)掌握文化创新的具体方法:立足实践,批判继承;善于借鉴,融合创新。
(3)明确文化创新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视频、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视角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3.白板和互动屏幕:用于展示案例、记录讨论内容和反馈学生意见,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同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2.设计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创设实践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或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文化创新的过程。
4.融入多媒体资源: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5.鼓励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鼓励他们评价文化创新的成效,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努力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政治课教学,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中的第二框题,本课将文化创新引入到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讨文化创新途径的情境。
本节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借助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发展为话题创设情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两对基本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开展和指导学生完成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综合任务,提高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理解、实践运用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客家山歌创新作品展示和创新途径的探讨,提高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优秀客家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难点: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接触了解了不少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
这为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客家山歌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中学处于梅州市城区,学生虽然从小生活在客家文化的环境中,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但在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今天,很多学生对客家山歌已经逐渐失去兴趣,客家山歌文化正在慢慢远离学生生活。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交流中感受,领悟和提升。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饶阳中学王利社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本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主要讲授了“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本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就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从而将“文化创新”的三大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同时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在现在国家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背景下,本课的内容更显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化创新的途径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学情分析(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为本课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高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法:案例分析法通过事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成本框的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法:合作探究法借助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小调查:你看过京剧演出吗?为什么?”引起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激起学生对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兴趣,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1)利用问题“为什么赵本山的小品深受观众的喜欢?”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上节课内容“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出“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个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七台河市实验高中李金芝我说课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基本情况、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一、本课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本课的地位1、课程标准(1)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3)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既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性,又具有探索的实践性。
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3、社会价值: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正是本课的内容。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重要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材料引发思考、探究问题提升能力、体验生活感受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树立创新意识,热爱创新的过程,在各个课堂上培养自己创新的思维,为走向社会奠定深厚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教学方法以材料为载体,问题为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层层追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与学法: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哲学的知识储备,但是理解问题没有深度和广度。
学法:手机网络材料,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相互评价。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所谓:“视思明、听思聪”通过多媒体让同学们在视觉、听觉中领悟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学流程(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思考题:在演奏中有哪些民族乐器、有哪些现代元素?设计目的:让同学们有针对性的欣赏,关注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为过渡到本框就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同时,本框也是本单元的深化与、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均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初步运用辩证观点说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展示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运用情景创设、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要克服四种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文化发展。
3.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要创新。
而创新这一词在我国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甚至发展到被滥用的程度。
但单纯的提口号、建议人们进行创新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人们如何进行创新。
难点: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虽然我们早已意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但在创新过程中,总不免会走一些弯路,犯一些错误。
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既能让学生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认清发展的正确方向,看清错误倾向的本质,同时,也能对其作出必要的警示,避免走向极端。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积极创设有效情景,使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实效。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中获取知识,这种由学生就某一主题开展自主探究的活动,在本课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这一教学重点顺利突破。
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说教材《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及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因此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本课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是本课题探究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因此让学生掌握好文化创新的途径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是由于高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因此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方向至关重要。
四、说教法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我在教学方法中采取以下方法:(一)、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示图片和影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增强理论的感染力。
(二)、活动探究法:设置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
(三)、讨论归纳法:引导学生对教材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小组进行归纳,最后形成认识,实现了才知识到情感的内化。
五、说学法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机械“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置了以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文化创新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所用教材: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③作者:黄书记《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黄书记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识计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②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汇集实例,情景探究,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教材处理: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课前选择事例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地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采用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设计:(1)小组合作学习法。
【免费下载】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黄书记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识计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②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汇集实例,情景探究,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教材处理: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课前选择事例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地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采用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设计:(1)小组合作学习法。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将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我会首先播放一段与文化创新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如一段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或者一项科技创新的介绍,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创新是如何产生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迅速被带入课堂的主题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将其与文化创新联系起来。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流行文化、科技创新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3.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通过PPT展示文化创新的概念、必要性和意义,让学生对文化创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接着,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如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运用,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途径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
3.然后,我会通过图表、数据等展示文化创新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提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高二(4)班齐映燕 2018年4月19日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2、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及分析能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并能够辨别文化创新的主体;通过讲解学生能够推论和说明出文化创新两个基本途径的含义、原因及做法;通过对错误观点的探讨和清晰的知识连线学生能够辨别两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通过问题的导向和小组探究锻炼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通过对错误观点的分析增强学生分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介绍增强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文化创新的作品展示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教师寄语激发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文化创新的途径是第二单元的落脚点,同时,又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所以,本知识点是重点。
突破重点:通过情境式教学法和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90后”一代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启发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结合p55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二、说学情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想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2.懂得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1.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如何理解。
五、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六、教学过程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已经掌握了关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等基础知识,但对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和实际应用可能了解不多。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文化创新意义的认识不足,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文化创新途径的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理解和实践应用;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对政治学科的偏见而缺乏学习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题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并激发他们对文化创新活动的参与意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文化创新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首先是PPT,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释难点;其次是视频资料,展示文化创新的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创新的过程和效果;还有网络资源,如在线互动平台,供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和交流。这些资源和技术工具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一是小组合作完成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二是开展“我是文化创新者”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文化创新方案;三是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就文化创新的相关话题展开辩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馈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文化创新的心得体会,旨在巩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2.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一次与文化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策划文化活动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1.时事引入:以近期发生的与文化创新相关的事件或现象作为话题,例如“如何看待抖音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故事讲述:讲述一个与文化创新相关的故事,如“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途径。
3.互动讨论: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案例分析:提供几个与文化创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文化创新的途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拟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范文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范文
高中政治教育的开展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二十一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从单元结构上看,如果说文化传播、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原因,那幺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课内容上看,在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则是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介绍分析,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提升自己积。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
教 学 目标
、
。
讨 【 论 问题 探究知 识 】 宝 刚 才 我 们 起 观 看 了 《 葫 芦 的 秘 密》 宣 的 传短 片
,
情感 态 度 与价值 观 目标 :通 过 探 究 使 学 生 感 悟 文 化创 新 必 须 立 足 于 社 会 实 践 ; 通 过 分
,
结 合 教材 请 大 家 围 绕 以 下 问题 进 行 讨
一
论 问题 :( 3 ) 刚 才 我 们
,
宝 起 观 看 《 葫芦 的秘 密 》
析 文 化 创 新 的事例
,
激 发学 生 学 习 民 族优 秀 传
,
的 电影 宣 传 短 片 请 问 你喜 欢这 部 电影 吗 ? 如 果
统 文 化 与世界 优 秀文化 的热情
践 积 极 进 行 文 化创新
,
投 身于 社 会 实
。
并 能 运 用 文 化创 新 的理 论 来解 释 生 活 中
。
组 的形 式分为若 干 组
,
组 织学 生 结 合 教材 就 以
的文 化 现 象
讨 论 之 后 鼓 励 学 生 发 表 自己
。
能力 目标 : 增 强学 生 进 行 文 化 创新 的意 识
的意 见 其 他 人 进 行补充完 善 讨 论 过程 中教 师
,
新 和 实 践 的关 系 问 题 本 课 在
此 基 础上进
一
倒 退 了 ? 从 文 化创 作 的 角度看 这 种 进 步或倒 退
,
步指 出社 会 实
的 实质是什 么 ?
和 学 生 讨 论 分析 后 得 出结 论
,
践 是 文 化 创 新 的 根 本 途 径 ;本 课之后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一般为高中生,年龄大约在15至1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年龄特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仍在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文化创新的途径:详细介绍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批判性继承等。
3.文化创新的意义:强调文化创新在推动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现象。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文化创新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途径。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展示一些创新的Biblioteka 化产品或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首先,介绍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如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看法,促进知识的内化。
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观点一: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味客 家山歌音韵已不能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客家 山歌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观点二:有些前辈专家不赞成创新山歌之说, 认为山歌形式是固定的,一变就失去了她的 独特韵味了。
问题:请你结合
以上两种不同观 点,谈谈你的看 法。(学生分组 讨论总结发言)
环节三:传承创新,我的责任(提炼总结 情感升华)
02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创新的途 径,理解文化创新 过程中要处理好当 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 化两对基本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客家山歌创新作品 展示和创新途径的探讨, 提高学生对客家文化的 兴趣,增强对优秀客家 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01 教 学 背 景 02 教 学 目 标 03 教 学 理 念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 学 反 思
01
教学背景——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中的 第二框题,本课将文化创新引入到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是本单元的 重点、难点和落脚点。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 探讨文化创新途径的情境。 本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借助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发展为话题创设情 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02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根本 途径和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化、民族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03 教 学 理 念
主体教育理论
依据主体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探究活
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交流中感受,领悟和提升。
问题1:这两首音
乐跟传统客家音乐 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2:请你总结
这两首首歌取得的 成功体现了文化创 新的哪些要求。
进行传播和交流。 65%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音乐赏析和教师分享这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 学生总结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和根本途径,突破教学重点。体现教师主 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活动二:话题讨论
活动一:创新歌曲分享
《大山之歌》保留 了客家古韵,又加 入了现代元素,用 流行唱法演唱,运 用了和声以及摇滚 音乐的手法。
客家交响乐《土楼回想》以 客家文化历史为题材,用客 家的山歌作为基调将树叶吹 奏与交响乐完美融合,使得 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登上高 雅的音乐殿堂,并将这项中 国传统艺术带到30多个国家
情境一
调查报告数据
情境问题:
小王是一位客家人, 在广州高校读书,因 为不会唱客家山歌被 同学置疑“客家人不
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 及发展完全不了解的 占了25%左右,了解 一点点的占了62%左 右
问题1:客家人不会唱客 家歌曲在梅州地区是个别 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问题2:你认为客家山
是都会唱客家山歌
只 有 有8%的人是认
【板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 2、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纵向)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 3、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课后作业】 梅州市将举办一次客家山歌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05 教 学 反 思
1、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本课立足于梅州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引发学生 共鸣和思考,并利用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创新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掌握 知识,树立情感,培养能力,是新课改中生活化情景化的体现。
01
教学背景——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思维特点
高
高二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 1
二 学
2
储备,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
生
析、综合能力,接触了解了不
少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文化
生活体验,能够自主地分析现
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这
为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客家
山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了一
定的基础。
成长背景
梅州中学处于梅州市城区, 学生虽然从小生活在客家文 化的环境中,深受客家文化 的影响,但在艺术形式多元 化的今天,很多学生对客家 山歌已经逐渐失去兴趣,客 家山歌文化正在慢慢远离学 生生活。
(2)学法 合作探究法: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思
考分析,进而提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04 教 学 过 程
环节二
创新发展,焕发活力
(创新途径探讨)
环节三
环节一
文化传承,呼唤创新
(课堂导入)
传承创新,我的责任
(提炼总结 情感升华)
环节一:文化传承,呼唤创新(课堂导入)
歌面临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吗?”
为客家山歌是好听的 。
客家山歌的出路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生活化情境,并通过问题引导学
生关注客家山歌的发展现状,让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充分认
识到客家山歌唯有创新才有出路,激发学生对客家山歌发展创新的责任感。
环节二:创新发展,焕发活力(创新途径探讨)
课堂活动:我为客家山歌文化创新献一策。(学生讨论并发言)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个环节的学生讨论发言过程中引导学生结 合第二单元知识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概括文化创新的途径, 实现学生对文化创新途径知识的拓展提升和第二单元知识的整合。
教师总结:客家山歌凝聚着客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品质,是客 家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积极推动客家山歌传承 与变革,在继承发扬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 成为一名客家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2、注重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整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活动 参与为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发言,让学生在思想交流和情感碰撞中提 升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理解、实践运用和创 新能力。
3、案例的优化,要着眼于综合性的情境创设。本节课的情境创设虽然注 重了情境材料的整体性,但是仍然缺乏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在情境 活动问题的设置中缺乏创新性,不足于充分拓展开发学生的思维认识,体 现教学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