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84109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为了买到自己渴望已久的《青年近卫军》而向母亲要钱。
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了他钱,但男孩在使用钱的过程中,却发现母亲为了让自己有钱买书,竟然牺牲了自己的午餐。
课文通过这个小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他们对母爱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没有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母爱的内涵,培养感恩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的情感,懂得珍惜母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2.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辅助教学。
3.讨论题目:准备一些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母爱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感人之处和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3c942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b.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慈母情深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预习能力,检测词语是对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的一种基础检测手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课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手段。
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很到位,对“龟裂”学生理解得不够到位,老师给予补充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课文内容概括得一个比一个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名校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名校获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5c4a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名校获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母亲对他的关爱和教育,以及母亲对他的影响。
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现了慈母情深的特点,教育学生要珍惜母爱,回报母亲。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慈母情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育他们要回报母亲。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难点:课文中所表达的慈母情深的感受,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母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PowerPoint课件。
4.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母亲的事情。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问题如下:1)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作者为什么说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3)你认为母爱是什么?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4a8b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5.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通过描述母亲在艰难环境下对子女的关爱,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本篇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对学生有很好的感染力。
文章情节简单,但情感丰富,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在学习本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同时,本篇文章也涉及到一些生僻字词,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加以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大意。
但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生僻字词的掌握仍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通过对文章细节的描写,理解并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僻字词的卡片。
4.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感受母爱的伟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生僻字词的读音。
然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谈谈对母爱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慈母情深》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慈母情深》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fd33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c.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慈母情深》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一篇描写母亲深情的散文,通过描述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爱,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母爱这个主题也不陌生。
但在体会母亲深情的程度上,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亲的伟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母亲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爱。
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细节,感受母亲的深情。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形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法:通过写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课堂写作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随后,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关注母亲的形象和课文中的细节。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体会母亲的爱。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随后,学生进行课堂写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回报母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如何孝顺父母。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7932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6.png)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支持儿子读课外书,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儿子钱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慈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和关心。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慈母情深,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朗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母爱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慈母情深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朗读、表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慈母情深,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
2.教学难点:感受慈母情深,理解母爱的伟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和自主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运用朗读,让学生感受慈母情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材:准备好课文教材,供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慈母情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总结,引出课文《慈母情深》。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慈母情深的句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慈母情深。
教师指导朗读,强调情感的把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慈母情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7篇)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14f5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7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亲情小说《母亲》。
作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摄取了少年时期生活的一个镜头:辛勤劳作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一元五角钱”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钱,但是对于当时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对于一个每个月只能赚27元工资还要养育5个子女的母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课文以“一元五角”钱为线索,通过“我”在车间里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通过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一系列描写,刻画出了一个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不长的篇幅却用了35个小节,短句、短段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
文中“七八十台机器”的广角镜头、“母亲直背、转身、望着我”的慢镜头、“母亲掏钱、塞钱、凑钱给我”的特写镜头、“母亲立刻投入工作”的快镜头,写得生动感人,值得引导学生感悟与理解。
尤其是作者在写作上的特色,3个“我的母亲”倒装与反复的写法,以及4个“立刻”反复使用的写法值得细细推敲。
二、学情分析写人的文章孩子们有接触过,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更要去初步学习作者如何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
本文的写作背景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来说偏遥远:一个母亲每月工资27元,担负起抚养5个孩子的重担。
家庭如此拮据是现在的孩子所无法体会到的,母亲如此的辛劳也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无法体谅到的,如何让孩子能够走进文本,能够深入去理解“一元五角钱”在当时到底意味着什么?体会慈母之情深是其中一个难点。
所以适当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抓“震耳欲聋”等词感受母亲工作环境之恶劣,通过抓住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词句,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母亲工作负荷之巨大、劳作之辛苦以及母亲爱儿之情深很有必要。
在理解文本的同时,更应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目标1.随文理解“震耳欲聋”一词,会认“陷、碌、攥”和多音字“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58f1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学习,不顾自己的经济困难,毫不犹豫地给儿子寄钱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展现了母亲的无私爱心和深沉的母爱,同时也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父母的付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情感,他们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父母的爱和付出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表达感恩和珍惜,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教育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母亲的无私爱心和深沉的母爱,学会感恩和珍惜父母的付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家庭的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体会到母亲的无私爱心和深沉的母爱。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家庭的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引导阅读法: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亲的无私爱心和深沉的母爱。
4.情感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辛苦和付出,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3.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亲的无私爱心和深沉的母爱。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参考】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46937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参考】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母亲在生活艰辛的情况下,仍然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感人故事。
本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慈母情深的一幕,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慈母情深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的形象,理解慈母情深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水平。
(3)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之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慈母情深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母爱伟大的一面。
(2)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慈母情深。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孝敬父母的品质。
3.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慈母情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对慈母情深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慈母情深的特点。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5fdb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第1篇】《慈母情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内容简介:课文记叙了家境贫困的“我”喜爱读书,为一本《青年近卫军》失魂落魄。
当“我”下定决心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买书的钱时,才发现母亲是在一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辛苦劳作,在我震惊、痛苦和懊悔之际,母亲却慷慨地把买书的一元五毛钱给了“我”,“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用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没想到母亲却数落“我”一顿,又给我凑够了买书的钱。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课文着力要表现的是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和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
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本研读:课文篇幅较长,共有35小节。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以对话、抒情为主,短句、短段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性的最美光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并没有浓笔重彩,只是抓住母亲的形:极其瘦弱的脊背,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抓住了母亲的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抓住了母亲的情: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母亲的形象就诉诸于作家笔端——那个时代,在物资的困乏使得精神的需求变得退而求次的境况下,就是这个瘦小羸弱,为生计疲于奔命的母亲,却始终在坚守着家庭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
这是多么博大而深沉、朴素而崇高的母爱!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能做到对课文内容概括,但大部分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不娴熟,他们知道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但是对这些描写进行感悟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描写及作用。
学生对于父母之爱有所体验学习时要进一步体验那深沉的爱?,而且本班学生的生活普遍比较优越,可能对文中作者的描绘感受不深。
三、教学目标1.理解和积累本课“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用换句比较等方法,体会反复出现的句子和词语所表达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cd0bf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书,故意弄丢了自己唯一的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母亲给他买书。
母亲在得知真相后,尽管心里很难过,但还是决定卖掉自己唯一的围巾,为儿子买书。
课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慈母情深的力量,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母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中所展现的深层情感,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慈母情深的力量。
同时,学生对于感恩和珍惜母爱的主题,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慈母情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母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慈母情深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课文中的情感;通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母爱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慈母情深的力量。
3.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4.情感体验:设置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恩和珍惜母爱。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慈母情深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8 慈母情深》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8 慈母情深》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a6b85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6.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8 慈母情深》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8慈母情深》是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贫穷的家庭中,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学习,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展现了一位普通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爱意。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对学生有很好的感染力。
文章的结构紧凑,情节感人,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此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并教育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感悟文章中的情感。
他们对母爱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感悟。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文中涉及的词语和句子结构不够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之心,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难点:理解并感悟文章中的情感,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悟母爱的伟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2.准备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解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
3.准备一些关于母爱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母亲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强调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发音和含义。
3.操练(10分钟)解释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中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3f863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5.png)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8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够顺利上学,不惜卖掉自己的嫁妆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讲述慈母情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敬父母的美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感。
但在感悟母爱、孝敬父母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孝敬父母的美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母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敬父母的美德。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难点:感悟母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敬父母的美德。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母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敬父母的美德。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事?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绘课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f6cd0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6.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点滴往事,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爱意和无私奉献。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触动人心。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对母爱这一抽象情感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情感的同时,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感恩,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
2.难点:对母爱这一抽象情感的理解,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母爱的伟大。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4.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教材:准备课文《慈母情深》及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母爱题材的电影、纪录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母亲对孩子的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课文中的母亲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你能举例说明母爱的伟大吗?”等。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 教案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cb25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4.png)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教案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母亲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感人故事。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感情。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母爱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深情方面,还需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尤其是细节描写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感情,懂得珍惜母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难点:分析母亲的形象,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深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教案:提前准备教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慈母情深》。
提问:“慈母”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慈母就是伟大的母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母亲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故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母亲的形象。
教师适时提问:母亲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母亲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省吃俭用支持“我”读课外书,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公开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公开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bf928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1.png)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公开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位母亲在艰难岁月里无私关爱儿子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讲述母亲省吃俭用、卖掉嫁妆支持儿子上学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已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感受和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体会各有不同,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情感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妈妈的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生字词可以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3.课堂讲解: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心得。
5.情感体验: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体验母爱的伟大。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公开课优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公开课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be1c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2.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公开课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学业,不顾自己的劳累和家庭的经济困难,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的嫁妆。
课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并且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亲情和母爱这个主题并不陌生,但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过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劳动场景和家庭经济困难有一定的距离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感恩、珍惜亲情的意识,树立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劳动场景和家庭经济困难的理解。
2.原因:学生可能对于这样的场景和情况比较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情感教育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5.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方式,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感恩、珍惜亲情的意识。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观念。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84fc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0.png)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8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文学创作,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儿子提供稿纸和笔墨的故事。
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情感体验和感恩教育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之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为主线,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图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母亲相关的感人瞬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接着,教师简介课文作者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情深》教材分析
18* 慈母情深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
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
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
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在角落工作的
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瘦
弱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
龟裂的手指数着。
──贫苦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
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
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然而正是这
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通情达理的母亲。
这些地方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
深深地敬意与无比地热爱。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
这位平凡的
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
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
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
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
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
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对不
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龟雪ぉてし粢蚝涓稍锒屏选?/p>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
之情。
三、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全文。
2.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
现母亲的深情的。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
教师相
机指导。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
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
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
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背直
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
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
了一听水果罐头。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课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
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
背直
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4.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阅读,可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案例
(通过自学初读课文,学生已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
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地方还能读得有
感情;初步感知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
深化理解,体会情感
师:老师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
现在请你当导演
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为什么?先读书思考,
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我们交流。
(学生读书准备后交流)
师:谁先说说电视剧的开头?
生:我拍下了这样的镜头:我在书店里《青年近卫军》的书前徘徊,因为我想自己有这本书达到了失魂落魄的
程度。
选这个镜头,是想突出我渴望有书。
然后再接着
往下拍。
生:我学的是有些电视剧,先拍作者买到了自己朝
思暮想的《青年近卫军》,把书捧在胸前,激动不已。
再回过头去,拍我怎样找母亲要钱买书的经过。
这样可以
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
师:不错!学了就用。
这就叫倒叙,先讲结果,再
叙述事情的经过。
谁接着讲。
生:我选了拍作者家庭的状况,就是很穷,家具等
很简陋。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可见她多窗摇?/p>
师:前后联系,选取镜头。
好的!
生:(急切地)老师,我还选了母亲的劳动的地方的环境,那儿噪声震耳欲聋,母亲在角落里辛苦地工作。
说明她挣钱多么不容易。
妈妈却给钱我买书,她真善良!
师:你这个镜头选得相当好。
从劳动辛苦,挣钱不易,却毅然给钱让儿子买书学习的角度来拍。
深深慈母
情,拳拳慈母爱,的确让人感动。
生:我选择的镜头是妈妈和我的对话,特别是她给
我钱时的动作: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说明妈妈很珍惜这不多的钱。
但她
却让我买书。
师:是啊,一家人要吃,要穿,孩子要上学,母亲
能不珍惜吗?
然而为了孩子满足读书的强烈愿望,母亲什么也没说。
从掏、数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时我肯定很激动,想抱住妈妈,说:妈妈真好!
师:那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无私的爱。
生:除了和我简短的对话,母亲只是掏钱、数钱。
旁边的阿姨阻止妈妈给钱,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挺高兴
他爱看书的。
从这儿我体会到,母亲十分支持我买书、
读书,她的动作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师:体会深刻!
生:我觉得《慈母情深》这个题目,还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师:有新的发现!是啊!母亲爱我,我爱母亲。
请
继续讲。
生:背直起来了这一段,我认为写得非常好;所以
我选了这个镜头。
说明我看到母亲时很很(语塞)师:你体会到了,但说不明白。
很吃惊是吧?
生:我很吃惊,因为我看到妈妈很瘦弱,很累。
可
能我当时有点难过。
想到就能要钱买书了,我又很激动。
师:是啊!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我们继续交流吧。
生: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这一段,也表达了我对母
亲的热爱。
后来还用妈妈给的钱为她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因此,我选了作者给母亲买水果罐头的镜头。
生:我认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
弯曲了背这段话,很重要,说明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
所以我选拍了这里。
挣钱这样不容易,母亲
还给钱让我买书。
真是慈母情深啊!
师:是啊!挣钱不易,毅然给钱,两相对比,足见
慈母情深!
五、相关链接
梁晓声(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