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合集下载

四川省会理县黄沙凹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省会理县黄沙凹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四川省会理县黄沙凹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武 翠(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203)摘 要:工作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区内特殊的地质构造复杂,各期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对成矿较为有利。

该区是我国重要成矿区之一,文章通过具体矿床的研究分析该地区地质特征及成因,为该地区地质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构造;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5-0151-2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Sichuan lead-zinc deposit in Huili County of concave sandWU Cui(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 Kunming Institute Survey,Kunming 650203,China)Abstract: The work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south-to-north tectonic belt of sichuan and yunnan,and the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ex ,which is favorable for mineralization.This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allogenic areas in China.The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specific ore deposits,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geological work in the region.Keywords: the genesi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deposit of lead-zinc deposit1区域地质区域主要出露下元古界力马河组中段(Pt1l2):岩性为下部千枚岩、硅质板岩夹石英岩、变质砂岩;风山营组(Pt1f):岩性为灰、兰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结晶灰岩及泥质条带状结晶灰岩;天宝山组(Pt1tn)地层广泛分布,主要为浅海相砂质、砂泥质、碳酸盐岩石和粉砂质绢云母板岩。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发布时间:2022-06-30T06:31:45.93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康鹏李赟熊宇轩[导读] 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康鹏李赟熊宇轩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预测分析甘洛-小江断裂两侧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上的重要产地之一。

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作为矿集区一大型典型层控矿床,研究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而对深部找矿进行预测,能有效提高临近区域铅锌矿资源的勘察效率和质量。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甘洛铅锌矿集区北部,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北段,属滇东碳酸盐台地(VIII1-5),夹持于安宁河断裂与峨边-雷波断裂之间。

主体构造近南北向平行产出。

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盖层为震旦系-中生界。

以稳定-次稳定系列内源干旱型白云岩、藻白云岩建造为主。

区域地层分区属于上扬子分区峨眉小区(Ⅵ43-3),除缺失石炭系、白垩系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区内主要褶皱有:马拉哈背斜、沙岱向斜、特克向斜、马鞍山背斜、阿兹觉背斜、苏雄向斜等。

主要断层有:特克断层、马拉哈断裂、脚古断层、马厂断层、田坝断层、凉红断层等。

其中马拉哈断裂为区域上的控矿断裂。

2.矿床地质特征2.1赋矿地层矿区铅锌矿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Z2dn3),沿沙岱向斜外围呈环状产出(图1),主要出露在矿区东部,矿区西南部有少量出露。

可细分为三个岩性层,主矿体产于第二岩性层(Z2dn3~2)上部层间破碎带内,为主要赋矿层位。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铅锌矿产的勘查及开发是我国工业冶金、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及电信行业发展的一种可靠利用资源,资源需求量极大。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对于铅锌矿产的需求量将更进一步增加,大力开发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将是我们开拓发展空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地质勘察,详细介绍了某铅锌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矿田地质特征;并结合其地质条件,对其矿床特征、关键词:地质勘查;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成矿控制因素1 区域地质背景该铅锌矿位于三江造山带的唐古拉一杂多玉树一义敦一中甸岛弧隆起带东侧,属三江成矿带中的玉树一中甸矿带范畴,晚二叠一三叠纪期问紧靠东侧的活动大陆边缘发生强烈凹陷,在印支末期和燕山早期造山运动席卷全区致使普遍隆起,燕山一喜山运动使早期同生断裂再次复活,在该山侵入岩体内部及与三叠系地层接触边缘产生强烈韧一脆性剪切构造带,深源含矿地热水沿构造剪切带上升,于浅部岩体内张裂隙、短小张性断层发育的碎裂岩带内部、岩体与围岩接触边部及三叠系地层内层间裂隙空间充填,近南北向陆内造山带及与各阶段相应的成矿时空分布特点,其受酸性侵入岩基,在空间分布上受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及北北西向磨西河断裂带制约,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深源构造一热液成因,并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即形成该山式热液充填型或细脉浸染型Cu、Pb、Zn、Ag矿床。

2、矿床地质特征2.1 区域地质概况该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

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2.2 矿体特征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论四川会东麦地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

论四川会东麦地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

119CITYGEOGRAPHY论四川会东麦地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刘 丹 牛亚斐 黄志辉(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00)摘要:麦地铅锌矿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境内,区域上处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聚集区。

主要矿体赋存于麦地坪段白云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产出明显受层间破碎带、裂隙及构造破碎带的控制,矿体及近矿围岩热液蚀变明显,且蚀变越强、矿化越好。

其研究认为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控矿——灯影组麦地坪段,区域上有4个层位灯影组-渔户村组,中上泥盆统、中下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岩性控矿——含矿建造为碳酸盐岩建造夹同生角砾状灰岩、硅质岩、硅质白云岩、粘土岩等与热水沉积有关的建造,构造控矿——切穿基地的深大断裂,区域断裂派生的次级断裂与褶皱。

关键词:会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1.区域地质概况麦地铅锌矿点区域上位于康滇地轴中段东缘双会—东川坳拉槽北部,东川断拱(Ⅲ2)之小街断穹(Ⅳ2)和东川断穹(Ⅳ3)交界部位,即锅筐崖向斜北段。

包含晋宁构造层、加里东构造层、海西构造层及澄江构造层。

锅筐崖向斜轴向以北东向为主,向南转为近南北向,向斜核部地层为二叠系,翼部为震旦系、寒武系地层。

2.1地层区内主要出露前南华系青龙山组、淌塘组,震旦系澄江组、观音崖组、灯影组下段、上段,寒武系麦地坪段、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早二叠世玄武岩及第四系。

2.2构造研究区盖层构造层包括澄江组,观音崖组,灯影组下、上段,麦地坪段,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早二叠世玄武岩,栖霞组+茅口组,组成麦地向斜。

基底构造层为青龙山组、淌塘组大营盘组,构造线方向近北东向,倾角45°-70°,地层挤压变形,小褶曲较发育。

麦地向斜位于白毛山一带,向西南延出区外,区内延伸长2km。

轴向在白毛山一段受麻塘断裂控制,为北东向。

核部为二叠系,翼部为震旦系和寒武系。

向斜平缓开阔,岩层倾角为10-30°,个别处近水平。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断裂构造研究及找矿实践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断裂构造研究及找矿实践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断裂构造研究及找矿实践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是中国重要的重金属矿床之一,其分布在会理县天宝山东北侧,矿石类型多变,反应富有传奇色彩。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座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找矿实践,多年来一直有许多地质学家在此发掘研究。

研究显示,该矿床的赋存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结构分布上看,会理天宝山铅锌矿属于中酸性侵入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岩体与隆起的破碎带交界的区域内,矿区内主要地质构造类型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尤其是断裂构造,对于铅锌矿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断裂构造也是该矿床的寻找对象。

断裂带富集了岩石的基本元素和大量的矿源物质,一旦发现则往往是矿床的潜在产地。

这对于找矿人员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在寻找矿床的初步阶段中依据地质断层进行判断和推断。

针对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找矿实践中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呢?首先,地质调查是找矿实践中的首要工作,通过对矿床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对区域内的勘探工作进行初步指导和规划。

其次,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测,包括测量不同方位、不同尺度下的电磁异常和磁异常,以及地面、空气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对矿床进行探测。

再者,通过对矿床范围内的岩层和矿质进行样品采集和精细化化验,获取矿产元素和矿床成因的有关信息。

总而言之,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研究的成果表明,矿床富集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质调查、物探、采样等找矿实践,为该矿床的发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相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有更多的地质学家、工程师加入这场找矿行列,共同探索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的形成机制和开采前景。

在对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相关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关键统计数据:1. 矿床的铅锌矿化延伸线长度达到约7.5公里,宽度为1-1.7公里,矿床估算资源量为1200多万吨。

2. 矿石中锌、铅含量较高,锌含量平均为5.57%,铅含量平均为3.98%。

四川则里波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四川则里波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2018年 9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25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四川则里波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杨 磊1,淡 永2,黄午兴1(1.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地质测量队,四川 成都 610072;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研究区位于汉源-甘洛-宁南铅锌成矿带南段,通过地质勘查及以往区域资料综合研究,发现该区矿体赋存于中奥陶统大菁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和张裂隙中,主要受构造、地层、岩性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细脉状产出。

在矿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该铅锌矿属沉积-改造型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沉积-改造型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7-012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Zeliboxi Pb-Zn deposit in SichuanYANG Lei 1,DAN Yong 2,HUANG Wu-xing 1(1.Geological Surveying Team, Sichuan Bureau of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hengdu 610072,China;2.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Guilin 541004,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Hanyuan- Ganluo -Ningnan Pb-Zn metallogenic belt. Through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previous regional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ore bodies in this area occur in the interlayer fracture zone and tensional fissures of the dolomite of Dajing Formation of Middle Ordovician, which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structure, strata and lithology and occur in the form of layered, lenticular and veinle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t i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that the Pb-Zn deposit belongs to a sedimentary altered deposit. Keywords: Pb-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deposition - reformed type四川则里波西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台隆和滇黔川鄂台坳两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复合部位,成矿单元属汉源-甘洛-宁南铅锌成矿带南部。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会泽铅锌矿在我国算是大型的铅锌矿床了,也是国家主要生产铅锌矿之一。

本文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区的特征和规律分析,阐述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和成矿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认为矿床成因为多期次、多阶段、复成因的热水沉积一动力改造型迭加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地层特征;矿床成因1 地质概况会泽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

其东部受昭通——曲靖隐伏断裂所限,西部为小江断裂。

该区在晋宁——澄江运动后,结束了地槽历史,小江断裂以东出现了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形成了以NE向褶皱断裂为主的构造带,该区自此进人了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

中生代期间,该区属于南北地洼区川滇地洼系的一部分和云贵地洼区西北部的一部分。

区内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准地台康滇东部边缘隆起带——昭通——牛首山隆起带北段及其与滇黔台坳接触带附近,总体上呈NNE向带状展布,从空问位置上看,会泽铅锌矿恰好位于滇川黔成矿带之中部。

区内各时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碎屑岩组成。

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小江断裂带、北东构造带和垭都一紫云断裂带,控制了该区铅锌矿床的发育、分布和地层厚度变化、岩相古地理及区内岩浆岩活动。

区域岩浆活动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该地区。

2 矿区地层特征矿床的形成离不开层积岩的堆积,矿床自然也就形成层叠式(见图1)。

矿区内保留有一整套完整的碳酸岩沉积建造,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盆系的海口组和宰格组;石炭系地层从老到新有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和马坪组一整套完整的地层;还有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一茅口组及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各地层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另外,在矿区沿山坡和沟谷还分布有第四系地层的冲积、洪积砂粒粘土层。

其中下石炭统摆佐组(C1b) 是该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厚约60 m.最厚可达276.5 m。

岩性为灰白色一红褐色中至粗晶白云岩.中间偶夹有灰岩或硅质灰岩薄层,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蚀变特征明显。

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WeiC,YeL,LiZL,HuYS,HuangZL,LiuYPandWangHY2020MetalsourcesandoregenesisoftheWusihePbZn depositinSichuan,China:Newevidencefrom insituSandPbisotopesActaPetrologicaSinica,36(12):3783-3796,doi: 1018654/10000569/20201213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1StakeKeyLaboratoryofOreDepositGeochemistry,InstituteofGeochemistry,ChineseAcademySciences,Guiyang550081,China 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20200616收稿,20200907改回
图 1 川滇黔接壤地区大地构造位置(a,据 Yeetal,2011修改)和铅锌矿床分布图(b,据柳贺昌和林文达,1999修改) Fig1 TectonicsettingoftheSichuanYunnanGuizhou(SYG)PbZnmetallogenicprovince(a,modifiedafterYeetal,2011) andPbZndepositsdistributionandregionalstructuresinthisarea(b,modifiedafterLiuandLin,1999)
通讯作者:叶霖,男,1970年生,研究员,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yelin@vip.gyig.ac.cn

四川省铅锌成矿带多元素富集特征及矿床成因

四川省铅锌成矿带多元素富集特征及矿床成因
lV -
... I【1tI
四川省 铅锌 成矿 带 多元素 富集特 征及 矿床成 因
汪 洋 ,宫 以栋
(四 JIl省地 质 』 黝 " 发局 化探 队 .阴 Jl『德 阳 618000)
摘 要 :四 川 省 铅锌 成矿 带 是我 国较 大的 多金属 成 矿 带 ,其 蕴 含 铅 、锌 和铜 等 大量 的 金 属矿 产资 源 随 着有 限 的金 属 矿 产 资 源 不断 开发 和 利 用 ,金 属 成 矿 区地 质研 究对 于金 属 矿 的 可持 续发 展 有 着 十 分重要 的 意义 通 过 对 四 川肖 铅锌 成 矿 带 多元 素 富 集特
征 及金 属 矿 床 成 因详 细地 分析 和研 究,为金 属矿 的勘 探 和 开 采提 供 了丰富 的理 论 指 导
关键 词 :铅 锌 成矿 带 ;金 属 矿 产 资源 ;多元 素 富集 ;金 属矿床 成 因
中图 分 类号 :P27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1一 【14(2(I1 8)o2—0224—2
硫元 素 多来源 于周 围岩层 中的海 相层 的还 原硫 ;金属矿 床 的 形 成 原 因 是 经 历 大 箍 同 位 素 沉 积 、地 质 构 造 改 变 以 及 地 下 热 水 作 用 的 多 个 阶 段 才 形 成 的 。
1 铅锌 成矿带多 元素富集特征分析
板 岩 中 w (Ts)为 11500×10 ~17500×10 ,w (R )为 1490 ×10 ~1600 X 10一“ 板 岩 中 Ts、R含 量 出 现 明 的 异 常 ,
。 Pa/ 。 Pa 图 1 铝 同位素在上地 壳的演化模 式
用 的 地 热 水 。 1_3 硫 、硅 同位 素 特 征 分 析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成_省略_氧_锶同位素及闪锌矿微量元素制约_袁波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成_省略_氧_锶同位素及闪锌矿微量元素制约_袁波
18 和 Ag 等元素, 指示出了成矿温度属于中低温范畴, 有别于矽卡岩型、 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 δ O 水 的变化 范围 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902029 ) 和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 200911007 ) 联合资助. 本文受国家 973 项目( 2014CB440903 ) 、 1983 年生, Email: jlunimrod@ 126. com 第一作者简介: 袁波, 男, 博士生, 矿床学专业,
10000569 /2014 /030 ( 01 ) 020920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岩石学报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机制 : 硫 、 碳、 氢、 氧、 锶同位素及闪锌矿微量元素制约
*
袁波
1
毛景文
2
闫兴虎
3
吴越
4
张锋
1
赵亮亮
2
YUAN Bo1 ,MAO JingWen2 ,YAN XingHu3 ,WU Yue4 ,ZHANG Feng1 and ZHAO LiangLiang2
1
引言
ZnAg 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扬子克拉通西 南 川滇黔 Pb-
进一步加强, 最终在新生代定形。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 、 下寒武统筇竹 寺组砂页岩, 下寒武统地层与震旦系灯影组地层呈平行不整 合接触( 图 1 ) 。灯影组为主要赋矿层, 厚 928m, 岩性主要为 白云岩: 下部富含藻类化石; 中部细碎屑成分较多, 含石英脉 及重晶石脉; 上部富含磷质条带及燧石条带 。 筇竹寺组地层 岩性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厚 206m, 上部为褐黄色鲕状赤铁矿 和细粒含铁长石石英砂岩, 中部为黑色页岩、 黄绿色砂质页 岩, 下部为砖红色砂岩、 砂质页岩、 灰绿色钙质细粒砂岩及石 英长石砂岩互层, 具韵律和交错层理, 产武定虫和青盘虫化 石; 下层厚 143m, 下部为深灰、 黄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钙质砂 岩、 粉砂岩夹页岩, 含海绿石条带、 薄层泥灰岩和钙质结核, 钙质砂岩具水平层纹; 中部为绿灰色、 浅黄色薄中厚层含海 绿石砂岩、 石英碎屑砂岩, 底部海绿石增多; 上部为灰黑色厚 层细粒灰质砂岩及砂质页岩, 自下而上黄铁矿结核增多 。 矿区控矿构造发育, 断裂构造以北西西向高角度断层最 发育, 北北西向次之, 北东向和东西向的断裂更次之 。 北西 F8 、 F15 ) 成组出现, 西向断裂( F6 、 具有多期活动和继承性, 断 距大而延长远, 它们控制矿区所有工业矿体的产出, 是区内 F12 、 F13 、 F14 、 F16 、 F17 、 F19 、 F20 、 最主要的断裂构造; 北西向( F7 、 F21 ) 断裂多受到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的限制, 显示出次级构造 的特征; 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出露零星, 对矿体控制作 用不明显( 图 1 ) 。 大梁子铅锌矿床主要由 ①、 ② 号两个矿体组成, 均赋存 “黑破带 ” 于由 F15 和 F1 所构成的地堑式构造中, 关 空间上与 。“黑破带 ” 系十分紧密 是指研究区发育的炭化构造角砾岩 带, 矿体往往分布在“黑破带 ” 中, 远离“黑破带 ” 矿化变弱。 根据野外调查、 室内岩矿显微鉴定辅助, 将研究区成矿期次 划分为热液改造富集期和表生期 。 热液改造富集期又可划 分为三个阶段, 从早到晚的顺序为: 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 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主成矿阶段和闪 锌矿方铅矿石英碳酸盐阶段, 第二阶段生成的矿物有闪锌 矿、 方铅矿、 黄铁矿、 黄铜矿、 银黝铜矿、 深红银矿、 方解石、 白 云石、 石英、 石墨等, 其中闪锌矿呈现深黑及棕褐色, 为葡萄 状、 环带状似胶状结构, 内部往往含有呈乳滴状产出的黄铜 矿, 方铅矿内部往往有银黝铜矿 、 深红银矿呈包体产出; 晚阶

四川汉源县背后山铅锌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四川汉源县背后山铅锌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Ab s t r a c t :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me t a l l o g e n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b e h i n d mo u n t a i n l e a d — z i n c mi n e i n Ha n y u a n C o u n t y
o f S i c hua n Pr ov i nc e , a nd poi nt e d ou t t he p r os pe c t i n g ma r ks .
Ke y wo r d s : l e a d — z i n c d e p o s i t ; me t a l l o g e n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 p r o s p e c t i n g ; Ha n y u a n ; S i c h u a n
河 一 带特 别清 楚 ,在整 个所 谓 “ 康滇 地轴 ” 上 亦 较 明显 。 该
带 基本处 于长期相对隆起 的状态 , 致使 上震旦统至 中生界地
南部 , 灰色 块状 白云岩 ( 4) 新生界 第四系 ( Q) 主 要 分布 于 矿 区 西南 部 。松 散 砾
武岩 、 安 山凝灰岩 , 下段灰 、 暗 紫 色 安 山岩 夹 安 山 质 集 块 岩 、 凝灰岩 、 层 凝岩 。 ( 2) 上 元古界震旦系 下统流纹岩段 ( Z d ) 主 要 分 布 于
粉砂 岩 , 三叠 系一 白垩系主要 为河湖 相建造 , 岩 性主要 为细
粉砂 岩 、 泥灰岩 、 砾岩 等 , 第四系主 要为砂岩 、 粘土 岩 , 亚 粘 土岩 及残坡积层 “ 。 ( 1) 经 向构 造 体 系 ( 川 滇 经 向构 造 ) , 矿 区 内的 经 向 构 造

四川马边县山水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四川马边县山水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参考 文献 :
[ 1 ] 四川 、云 南 、贵 州 省地质 矿 产局 . ) J l 滇黔铅 锌 成矿 区成 矿远 景 区划一 川滇 黔铅 锌成 矿 区成矿 规律 及找 矿预 测科 研报 告 [ R ]. 1 9 8 3 [ 2 ] 四川省 地质 调 查院 . 四川 金 阳 ~金 口河铅锌 矿评 价成 果 报告 [ R ]. 2 0 1 0 [ 3 ] 四川 省地质 矿 产勘 查开 发局 二零 七地 质 队.四川 省 马边县 山水沟铅 锌 矿普查 地 质报 告 [ R ]. 2 0 0 7 [ 4 ] 刘家 铎 ,张成 江 ,刘 显凡 ,等.川 滇黔 相 邻 区域 铜铅 锌金 银 矿床 与峨 眉火 成岩 省 的关 系探讨 [ J ]. 矿物 岩石 ,2 0 0 3( I 2 ): 5 —9 [ 5 ] 张成江 ,刘 家铎 ,刘 显凡 ,等.峨 眉火 成岩 省成 矿效 应初 探 [ J]. 矿 物岩 石 ,2 0 0 4( 0 3 ): 7 4 ~7 9
Z HA0 Wl e i Z HA NG J u n U F u — y o n g Yo U Xu e - j u n
( N0 . 2 0 7 Ge o 1 o g i c a l T e m, BGE E] ⅥRS P ' L e s h a n , S i c h u a n 6 1 4 0 0 0)
含矿地层 :铅锌矿赋存于灯影组第 四段上部 ,其顶板为 中厚层状砂屑磷块岩 , 底板为厚层状细晶白 云岩 ,肉眼特征明显 ,野外易识别。 风化残留物 :本 区铅锌矿在地表易氧化 ,形成疏密不等的顺层溶蚀空洞或褐铁矿斑点 ,有时在悬崖 边 可见 原 生 铅锌 矿 或半 氧化 铅 锌矿 有别 于 顶 、底 板 围岩 ,闪锌矿 较 方铅 矿更 易 氧化迁 移 ,常形成 迁 积型 铁帽 ( 异地 ) 。 构造叠加 :在含矿层 内,如发现节理叠加或层间破碎带 、滑动带等可使矿体变富,形成高品位大透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某区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锗产地之一,为我国有色金属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

本文在研究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并提出了几种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Abstract: the district is China’s important pb-zn deposits of germanium, one of China’s nonfer rous metal development fo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sichuan and yunnan guizhou province into the lead and zinc mine large rich pb-zn deposit typical delegate.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posit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on the gene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posit of the structure control of low temperature) deposit,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rospecting marks.Keywords: lead-zinc mine; The genesis; Prospecting marks某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兰坪县境内,是滇西兰坪县具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

地质局区调队完成了该区1/20万兰坪幅和维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较全面地总结了地质特征,建立了该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地层层序。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拖 觉
四开一交 际河 背斜 ( 图 1 ) 。与 本 区成 矿 关 系 乌 依铅 锌矿 床 位 于扬 子准 地 台西 缘 , 康 滇 台 隆 向斜 、 密切 的褶 皱为 乌依 复式 背 向斜 , 乌 依 铅 锌 矿 床 即产 甚 明显 , 形 态不 对称 。 自东 向西 的瓦极 歪背斜 、 大水 沟 口背 向斜 、 浪珠 背 向斜 、 下 瓦哈背 斜 、 上 瓦 哈 向斜 、 褶 曲形 迹 不 南一 金 阳一雷 波铅 锌磷 成 矿带 ( I V) ( 图1 ) 。 区域上 于其 间 。乌依 复式 背 向斜 为 平 缓褶 皱 ,
第 2 8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 月: 3 8 7 —3 9 2






Vo 1 . 2 8 No . 3
S e p . 2 0 1 3: 3 8 7— 3 9 2
C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 G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e s o u r c e s Re s e a r c h
1 区域 构 造 背 景
区 内主 要 褶 皱 构 造 自东 向西 有 金 阳一 对 坪 背
斜、 梗 堡 向斜 、 乌 依 复 式背 向斜 ( 系列 ) 、 龙恩 东侧 的美 姑 台拗 与 雷 波 穹 褶 束 的交 汇部 位 , 属 于 宁 沿小 江 断裂两 侧 , 特别 是 在 E W 向、 NE 向与 S N 向 断裂 交 汇 部 位 , 铅 锌矿 床 、 点密集分布, 找 矿潜 力 巨
最 显著 的岩浆 活 动 , 壳 下深 成 作 用 为深 部 包 括 铅锌 镁盐类物质沉 淀的同时, 沿深 断裂上 升的深源 ( 甚至幔 在 内的成 矿 物质 向地表低 密度 的沉积 盖层 中迁 移 和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_欧阳志强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_欧阳志强

第25卷第2期Vo l.25,N o.2 2011年4月M IN ERA L RESO U RCES A ND G EOL OG Y Apr.,2011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¹欧阳志强,练翠侠(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217队,湖南衡阳421001)摘要: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属于三江成矿带的玉树)中甸(Ô)矿带范畴,矿区内已发现3个矿体。

文章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农戈山;四川中图分类号:P61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1)02-0138-051区域地质背景农戈山铅锌矿床处于我国西南三江造山带的唐古拉)杂多玉树)义敦)中甸岛弧隆起带东侧的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中,属三江成矿带中的玉树)中甸(Ô)矿带范畴[1]。

规模宏大的北西向炉霍)道孚)康定压扭性区域断裂带(长达30km)贯穿矿区中部(图1)。

矿区位于区域构造牦牛)卡子复式向斜西翼,由炉霍)道孚)康定压扭性区域断裂带与次级农戈山背斜及热桑山向斜构成本区域WN向构造基本格架。

2矿区地质特征燕山)喜山运动期间使本区域和本工作区内的早期同生断裂再次复活,在农戈山侵入岩体内部及与三叠系地层接触边缘产生强烈韧)脆性剪切构造带,深源含矿溶液沿构造剪切带上升,于岩体内的浅部张性断层、裂隙发育的碎裂岩带内部及岩体与围岩接触边缘的三叠系地层内层间裂隙空间进行充填,形成农戈山式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图2)。

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中生界中三叠统杂谷脑组(T2Z)和新生界第四系(Q)。

图1三江成矿带构造分区略图Fig.1T he tectonic divisio n scheme of Nujiang-Lancangjiang-Jinshajiang metallogenic belt1-构造单元界线2-板块结合带3-断层4-拉伸盆地杂谷脑组(T2z):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及中部山脊一带,根据不同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

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物成分特征

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物成分特征

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物成分特征
康许浩
【期刊名称】《四川有色金属》
【年(卷),期】2022()1
【摘要】川滇黔地区乌斯河铅锌矿床的被发现,并随着勘探的程度加深,逐渐成为川滇黔地区的大型矿床之一。

本文通过对乌斯河铅锌矿床的矿物的镜下观察,得出了乌斯河铅锌矿床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硫锑铅矿和白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和沥青等。

对乌斯河矿床的成矿温度与典型MVT型铅锌矿床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其成矿温度应该为中-低温的成矿条件。

并且对其各个成矿期的矿物加以分析将其矿化期分为一个热液期和三个矿化阶段,其中三个矿化阶段分别是成矿早阶段、成矿主阶段和成矿晚阶段。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康许浩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
【相关文献】
1.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2.基于短波红外技术的蚀变矿物特征及勘查模型——以斯弄多银铅锌矿床为例
3.乌斯河铅锌矿重金属淋滤特征
4.乌斯河铅锌矿重
金属淋滤特征5.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

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

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

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

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

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

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

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

该带含矿性差,仅见个别小矿体。

2.2构造
乌依铅矿地处近南北向于孟—西溪河背斜近南倾没端的西翼。

区内构造简单,除发育一个北北东向的呈平缓褶皱的乌依短轴背斜外,在矿区东南部仅有几条小型断层,它们错断了奥陶、志留系地层。

2.2.1褶皱构造
乌依短轴背斜:位于孟——西溪河背斜西翼属小型次级褶皱,轴线呈北北东向,长约10公里,东翼近轴部岩层倾角多在8~15°,远离轴部者达20~25°,西翼近轴部地层,因地形陡峻,可能由重力拖拉作用致岩层倾向向南东侧转,倾角5~10°,远离轴部地带,地层倾向北西,倾角10°左右。

铅矿体大多产于该短轴背斜北西翼靠近轴部大箐组的矿化蚀变带中。

2.2.2断层构造:均为成矿后断裂构造。

F1断层:位于矿床南部,呈近东西延伸,长约1300米,切割下奥陶统——中志留统岩层,错断了大箐组及矿化蚀变带。

断层面倾南,倾角50°,为一平错断层。

F2断层:位于矿床南部,呈北西西向延伸,长约1400米。

切割于下奥陶统——下志留统岩层中,错断了大箐组及矿化蚀变带。

断层面倾东,倾角55°,为逆断层。

F3断层:为一北东向正断层,断面倾向南东,倾角60°。

该断层长约1200米。

切割了下、中志留统岩层。

F4断层:位于矿床东部,为一推则逆断层,长约700米,错断奥陶系岩层及矿化蚀变带,其性质可能为逆冲断层。

F5断层:位于矿区东部,与F4断层交切,长约600米,为一平错小断层,错断了大箐组及其矿化蚀变带。

3矿体地质特征
乌依铅锌矿的矿床位于乌依背斜的轴部和翼部。

铅锌矿的矿体呈显透镜状、似层状,赋存于大箐组白云岩的层间的破碎带中。

围岩和矿带产状大致相同,朝NWW和SEE方向倾斜,倾斜角为90-150。

矿带在南北方向断续的延长长达5km,一共有5个矿带,内有大小矿体八个(见表1),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

其中Ⅱ号矿体为矿床最主要矿体,产于中部矿化蚀变带内,呈南北向延长,为层状、似层状矿体经剥蚀后现今残留长1690米,铅直厚2.28—10.23米,平均6.26米。

其余矿体一般长二、三百米,厚2—3米,也多产于中部矿化蚀变带内。

Ⅱ号矿体采矿资料显示,在厚大矿体内部矿石品位是不均匀的,矿化蚀变带往往由相对富集带和相对贫化带(又称矿条)以及局部无矿带组成,在平面上为相间排列,纵向上呈重叠交叉。

这些“矿条”沿走向延长较长,而横向较窄,大约长、宽比为10:1—5:1。

这种贫富带的变化现象,可能既反映出原生沉积特点,又表现了后期叠加改造的不均衡作用。

矿山曾在富集带内开采出数千吨块状铅矿,品位达40%以上。

含矿围岩特征:矿床含矿围岩主要为大箐组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化白云岩,显示了静水泻湖环境下的膏盐沉积特征。

后期热液作用,形成了顺层分布的团块状、放射状及脉状重晶石集合体及少量白云石脉。

星散状、浸染状及条带状铅(锌)矿多分布于层纹状、条带状重晶石白云岩内,网脉状、团块状铅(锌)矿则生于团块状、放射状、脉状重晶石间,往往构成富矿。

矿石矿物组合: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少—微量白铅矿和闪锌矿,伴生少量辉银矿,脉石矿物为白云石、重晶石。

矿物组合主要为方铅矿—重晶石,少量方铅矿—白云石及方铅矿—闪锌矿—重晶石组合。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具半自形粒状镶嵌结构、星散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

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布:大箐组上、中、下部分别发育有与成矿有关的热液蚀变作用,主要为重晶石化和白云石化。

这些蚀变作用所形成的矿化围岩蚀变带,铅(锌)矿体赋存于蚀变带内,蚀变带厚度3.14~58.38米;纵向上呈多层重叠排列,横向上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白云岩一致,界线较为清晰,总体呈过渡关系。

4矿床成因分析
4.1成矿地质环境
扬子地槽经褶皱回返形成地台后,西缘隆起形成“康滇古陆”并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古陆以东为广海浅海环境,在加里东期,由于不均衡的升降运动,临近古陆地带,常形成有障壁浅海和半封闭泻湖,本矿床所处环境,即是奥陶纪中晚期~志留纪早期有障壁的碳酸盐台地与古陆间所构成的泻湖盆地靠近东缘的低洼地带—热卤池,沉积了大箐组白云岩及其中的含矿层。

4.2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的成矿金属(Pb、Zn、Fe)来源于褶皱基底会理群浅变质岩石,其铅、锌丰度分别为100*10-6和200*10-6,基底岩石具备了为后生铅锌矿提供丰富矿质的物质基础。

闪锌矿、方铅矿的S值变化较小,具有富集重硫的特征,且有明显的塔式效应。

该类型矿床的成矿硫质可能主要来自盖层的蒸发硫酸盐,这被区域上盖层中
多处见石膏矿(点)的地质事实所证实。

4.3控矿条件及矿体生成机制
晋宁运动以后,扬子地台褶皱基底经剥蚀夷平,除康滇地轴隆升为古陆外,古陆以东地区长期处在振荡升降的浅海环境。

奥陶纪中晚期—志留纪早期,古陆东缘浅海区,由水下隆起的碳酸盐台地和古陆间构成了半封闭的静水泻湖盆地沉积环境,在弱碱性介质条件下,盆地内在钡、镁盐类物质沉淀的同时,将主要来自由深断裂提供上升通道的深源(甚至幔源)热卤水中的成矿物质及其他来源的成矿物质,在盆地的低洼地带—热卤池中吸附沉淀。

成岩作用阶段形成了以条带状,纹层状重晶石白云岩为载体的铅(锌)矿原始矿源层及贫矿体。

华力西晚期由小江等深断裂控制的晚二叠世玄武岩浆喷发及期后沿断裂带上升的含矿热液,与层间循环热液聚合,对原始矿源层进行叠加改造,从而富集成现今的工业矿体。

印支—喜山期可能仍对矿体有改造作用。

根据上述矿床成因分析,本矿床成矿模式(见图1)。

5结语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乌依铅锌矿的矿床成因,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