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发展史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历史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bd03f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8.png)
一、古代的制冷技术在古代,人们对于制冷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物保存和药品保鲜上。
古代人们使用各种方式来制冷,比如在阴凉的地方存放食物,利用雪和冰块来降低温度,或者使用风机和水泵来降低环境温度。
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简单的制冷手段,无法达到持续、稳定的制冷效果。
二、机械式制冷技术的出现19世纪初,机械式制冷技术开始出现。
当时,发明家们开始尝试使用压缩蒸发循环的原理来制冷。
1824年,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这标志着机械式制冷技术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
随后,人们对于制冷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制冷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不断得到提升。
三、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的发展20世纪初,电力作为新型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和灵活地进行制冷操作。
冰箱、冷柜和空调等设备开始进入家庭和工业生产领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四、制冷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医药生产、化工生产等领域,制冷设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冷技术还在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了人们在特殊条件下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五、制冷设备制造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前,全球制冷设备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产业体系。
从原材料的研发到设备的生产制造,再到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整个行业链条都在不断地壮大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设备制造行业也在朝着节能、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努力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和便利生活的需求。
六、结语制冷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科技和生活质量不断追求的过程。
从古代简单的制冷技术到今天复杂的、高效的制冷设备制造行业,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们的创新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制冷设备制造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b46f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4.png)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炎热的夏季,空调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和便利,其中制冷空调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一)初期阶段早期的制冷空调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02年,美国工程师Willis H. Carrier成功发明了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空调系统,为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机械式制冷空调技术的兴起机械式制冷空调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冷技术之一,它利用压缩制冷循环对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机械式空调的发展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前,空调大多用于电影院、办公室、地下商场等大型建筑场所,用于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战争期间,战斗机和轰炸机运用制冷技术避免雷达等电子设备受热影响。
(三)新型制冷剂的应用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氟利昂(CFC)的广泛应用,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8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证实氟利昂(CFC)是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的主要物质之一。
于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制冷剂的特点开始引起重视。
制冷空调行业的改革创新也随之而来,相关行业开始积极探索新型制冷剂的应用,研制出更加环保、高效的制冷空调系统。
(四)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智能化制冷空调技术以其高效、环保、节能、智能等特点广受人们青睐。
智能空调采用了先进的可控技术,使得空调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传感器、空气品质传感器、热负荷等数据自动地进行调节和优化,达到更舒适的室内环境,消耗更少的能源和环保的目的。
二、制冷空调技术的应用现状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与科技创新的加速,制冷空调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
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如下:(一)家庭用空调目前,家用空调已形成分体、中央空调、窗式空调三种类别。
分体空调采用室内外分开设计,可以更加灵活、省空间地布局。
机房制冷制冷的发展历史介绍
![机房制冷制冷的发展历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47f5fec172ded630b1cb6c5.png)
机房制冷制冷的发展历史介绍一、制冷发展简史1800年人们发现冰/雪和盐混合时具有制冷效应,能够大幅度降低水温,使水结冰。
1834年英国人波尔金斯制成第一台使用乙醚作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机。
1873年德国人林杰发明了氨制冷机。
1876年甲醚被用于制冷剂用来从阿根廷到法国运输肉类。
19世纪末随着机械制冷技术不断成熟,产生大量可应用的制冷剂如氨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甲烷以及烃类。
20世纪初Start制冷技术开始进入工业化应用,而当时已经开发的制冷剂工作压力较高且大多数均具有毒性和可燃性。
1928年一种新型的制冷剂(二氯二氟甲烷)在美国合成成功,它不可燃,且具有低的毒性,工作压力低,属于人们期望的理想的制冷剂。
1931年杜邦公司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种新合成的制冷剂,氟利昂家族从此诞生了。
1930-1950年制冷剂家族以及大型商用空调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1988年蒙特利尔协议,缔约国就限制使用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的制冷剂达成了协议并规定了具体的行动时间表。
二、制冷剂状态变化1、水也是制冷剂的一种,制冷循环极热或放热利用的正是物质相态转变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的巨大的热量,因为谁在正常压力下饱和温度较高,不能吸收通常温度下室内的热量,所以不常用。
2、而R22在正常压力(70PSIG),其蒸发温度为(4.5℃),且单位溶剂制冷能力较强,对于人类理想的舒适温度21-27℃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冷源。
3、与谁的性质类似,对于R22来说,在(70PSIG)压力下,饱和温度为(4.5℃),故此在此压力下蒸发过程制冷剂温度,恒定为(4.5℃),蒸发过程首先是饱和液体状态。
在(70PSIG)压力下,如果R22的温度低于4.5℃,其一定处于也太,且温度低于饱和点,我们称其为过冷液体。
如果R22的温度高于4.5℃,其一定处于气态,且温度高于饱和点,我们称其为过热气体。
4、为实现制冷剂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凝器一侧的冷凝散热,唯有通过升高制冷剂的压力来提高其饱和温度,使其高于室外环境温度从而实现散热冷凝过程。
冷库制冷技术发展历程
![冷库制冷技术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c7df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b.png)
冷库制冷技术发展历程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保鲜、储存和运输食品的关键角色。
而冷库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演进的过程。
一、初期冷库制冷技术冷库制冷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主要采用冰块或冰雪来进行食品储存。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着存储时间短、不易控制温度等问题。
二、机械制冷技术的引入20世纪初,机械制冷技术的引入为冷库制冷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人们开始使用压缩机和蒸发器等设备,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冷库的制冷效果。
这种技术使得冷库的制冷能力大幅提升,储存时间也得到了延长。
三、氨制冷技术的应用随着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关注,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制冷技术。
氨制冷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氨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高效的制冷效果。
氨制冷技术的应用使得冷库制冷更加环保可持续,并且在大规模冷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冷库自动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冷库制冷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现代冷库普遍采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冷库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通过控制阀门、压缩机等设备来自动调节制冷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冷库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需求。
五、新型制冷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制冷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冷库制冷领域。
例如,吸附式制冷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和释放制冷剂来实现冷库的制冷效果,具有低能耗、低噪音等优点。
另外,磁制冷技术、超导制冷技术等也在冷库制冷中得到了尝试和应用。
六、冷库能源管理技术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冷库能源管理技术成为了制冷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冷库能源消耗的监测和优化,提高制冷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控,实现节能效果。
冷库制冷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冰块储存到机械制冷、氨制冷、自动控制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新型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冷库能源管理技术的发展也为冷库制冷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制冷发展史
![制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27792d2c1c708a1284a4412.png)
制冷发展史今天,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离不开空调了,各种新型空调还在不断涌现。
空调从诞生发展到今天,从简单的空调扇到传统的制冷空调,再到今天节能化、智能化的超空调时代,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
1902年,美国人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1906年他以“空气处理装置”为名申请了美国专利。
开利的发明缘于一个印刷作坊,印刷机由于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伸缩不定,油彩对位不准,印出来的东西模模糊糊。
为此开利打开了空调机商业化之门。
自那以后的20年间,开利的空调逐渐被用来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与湿度。
并进入诸多行业,如化工业、制药业、食品及军火业。
空调发明后的20年间,享受的对象一直是机器,而不是人。
1922年开利工程公司研制成功在空调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产品——离心式空调机,简称离心机。
离心机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这为大空间调节空气打开了大门。
从此,人成为空调服务的对象。
家用空调的研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1928年开利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家用空调。
但因经济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空调一直没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50年代后经济起飞,家用空调才开始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燃气空调在日本出现了。
燃气空调是以燃气为能源的空调设备,与电力空调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功能全、设备利用率高、综合投资省;设备能源利用率高、运行费用省;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少;机械运动部件少、震动小、噪音低、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制冷工质为溴化锂的水溶液,价格低廉且无公害;最为重要的是:大量使用燃气空调不仅有利于改善供电紧张状况,而且对于提高电力负载率,改善电力峰谷平衡率都有十分可观的效果。
这不仅能解决能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而且对于提高电力设备运转利用率和有效控制电力设备投资的盲目增长,降低电力成本和稳定供电能力都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
大量使用燃气空调对于有效平衡燃气季节峰谷、提高燃气管网利用率、降低供气综合成本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
制冷设备的发展历史以及历程
![制冷设备的发展历史以及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2be9bec8d376eeaeaa3164.png)
制冷设备的发展历史以及历程在人工制冷开始发展以前,人类已经知道利用天然冰雪在简易的设备中保持低温条件,即利用天然冷源。
在中国,约在3000年前已使用天然冰保藏食品,公元前七世纪《诗经》中就有关于采集、贮存和用天然冰冷藏食品的诗句。
直到现代,人们仍然在应用冰、雪和地下水等天然冷源。
用天然冰或人造冰冷却的冷藏装置,只能达到有限的低温,技术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现代的制冷装置都是应用制冷机来冷却。
1834年,美国的J.珀金斯试制成功人力转动的用乙醚为工质的可以连续工作的制冷机。
1844年,美国的J.戈里试制了用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用在医院中制冰和冷却空气。
1872~1874年,D.贝尔和C.von林德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发明了氨压缩机,并制成了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这是现代压缩式制冷机的发端。
19世纪50年代,法国的卡雷兄弟先后研制成功以硫酸和水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机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1910年出现了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1930年出现了氟利昂制冷剂,促进了压缩式制冷机的迅速发展。
1945年,美国研制成功溴化银吸收式制冷机。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其英文名称是:AircoolChiller,简称为Chiller!在空调历史中,美国已经发展和改进了有风管的中央单元式系统,并得到了正在现场安装和修理有风管的单元式空调系统的空调设备分销商和经销商的强力支持。
WRAC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系统,能够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购得,并在持续高温来的时候自己安装。
同时,无风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别于美国市场的动力下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进。
之后,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在90年代被转让到中国,这是通过与当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劝机、精细阀和电子控制器的本地制造商)组成的合资公司进行的。
中国制冷发展史
![中国制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3bb81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5.png)
中国制冷发展史一、中国古代制冷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制冷技术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夏商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用冰块和冰雪来进行食物的保鲜。
这是通过将冰块埋藏在地下或者保存在地窖中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原始,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已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冷技术逐渐得到改进。
在中国古代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关于制冷的详细记载。
书中介绍了一种叫做“冰蒸”的制冷方法,即利用火炉燃烧炭火,然后将冰块放在火炉上方,通过火炉产生的热量使冰块融化,再通过冷凝反应使融化的水变成冰。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是为古代人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制冷方式。
二、近代制冷技术的引入与发展近代制冷技术的引入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需要冷却系统来保持正常运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开始研究和应用制冷技术。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当时的科学技术相对滞后,对于制冷技术的引进起初比较被动。
然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开始逐渐引进和应用制冷技术。
首批引进的制冷设备主要是由外国企业引进并在中国生产,如食品冷藏设备、冰箱等。
这些设备的引进为中国的制冷行业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制冷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开始加大对制冷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冷行业开始发展起来,并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化的低温冷冻机,填补了国内制冷设备领域的空白,使中国制冷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制冷需求也大幅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制冷行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例如,中国制冷企业开发出了基于新能源的制冷设备,如太阳能制冷系统、地热制冷系统等,为环保节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四、中国制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的制冷行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工业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工业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e039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3.png)
工业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工业制冷技术是制冷空调行业的一个分支,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冷空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冷凝器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阐述工业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制冷技术始于公元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时期,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用冰和雪制造冷饮的方法。
到了公元前1000年,印度的一些寺庙中开始采用冷水系统来降低室内温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制冷技术,直到18世纪才出现第一个基础性的制冷原理——麦克斯韦原理。
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机械方式制冷,蒸气压缩制冷机是当时最主要的制冷设备。
20世纪上半叶,氟利昂的发明为制冷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冰箱的普及也使得制冷技术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制冷技术也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三、冷凝器的应用冷凝器是制冷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排出室内的热量来实现降温的效果。
冷凝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制冷设备、冰箱等家电中常见,同时也在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工业制造领域为例,冷凝器在各类特殊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液压系统中,冷凝器常常被用于冷却液体;在热处理工业中,通过改变冷凝器的设计和材料使得其能够适应高温的环境;在油田开采中,冷凝器可用于冷却井下工具和降低井温等。
可以说,冷凝器已经成为了工业制冷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据统计,目前全球空调和冷冻设备的数量已经接近35亿,这也为制冷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环保性和节能型制冷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在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的情况下,制冷技术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环保之路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改变制冷材料、设备体系和运行模式等方式,来实现制冷设备的环保和节能。
制冷工艺原理
![制冷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d9d3b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0.png)
制冷工艺原理【制冷工艺原理】一、制冷工艺的历史1.1 早期的制冷尝试其实啊,人类对于制冷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获取低温。
比如说,冬天的时候把冰块收集起来,存放在地窖里,等到夏天再拿出来使用,这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制冷方式。
1.2 现代制冷技术的开端到了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现代制冷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1834 年,美国人雅各布·珀金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机,这可是制冷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说白了就是,它为后来更高效、更先进的制冷技术奠定了基础。
1.3 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从那以后,制冷技术就像坐了火箭一样飞速发展。
20 世纪,氟利昂等制冷剂的出现,让制冷设备变得更加普及和高效。
但后来发现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于是人们又开始寻找更环保、更安全的制冷剂。
二、制冷工艺的制作过程2.1 压缩式制冷咱们先来说说压缩式制冷,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制冷方式。
它就像一个循环的“跑步比赛”。
首先,制冷剂在压缩机里被压缩,就像给气体“加压”,让它变得很热。
然后,这些热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就好比人跑累了去吹吹风,散热降温变成液体。
接着,制冷剂经过节流阀,压力降低,温度也跟着降低,就像突然从高速跑变成慢跑,会觉得冷飕飕的。
最后,低温的制冷剂在蒸发器里吸收热量,让周围的环境变冷,完成一轮制冷循环。
举个例子,家里的冰箱就是用这种原理来制冷的,保持食物的新鲜。
2.2 吸收式制冷再来说说吸收式制冷,这有点像接力比赛。
它利用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工质对,比如水和氨。
通过加热,让氨气从溶液中跑出来,然后经过冷却和液化,再回到溶液中。
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制冷。
吸收式制冷常见于大型的中央空调系统,像一些商场、写字楼就用这种方式来调节室内温度。
三、制冷工艺的特点3.1 高效节能现在的制冷工艺那可真是越来越高效节能啦。
比如说,一些新型的压缩机和换热器设计,能够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说白了就是能让我们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少花点电费。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5b9b30b551810a6f424869c.png)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在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发现在食物缺少的季节里,如果把猎物保存在冰冷的地窖里或埋在雪里,就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在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懂得了采冰,储冰技术。
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大量的雪埋在储藏室下面的坑中,然后用木板和稻草来隔热,古埃及人在土制的罐子里装满开水,并把这些罐子放在他们上面,这样使罐子抵挡夜里的冷空气。
在古印度,蒸发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当一种流体快速蒸发时,它迅速膨胀,升起的蒸汽分子的动能迅速增加,而增加的能量来自周围的环境中,周围环境的温度因此而降低。
在中世纪时期,冷却食物是通过在水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像硝酸钠或硝酸钾,而使温度降低,1550年记载冷却酒就是通过这种方法。
这就是制冷工艺的起源。
在法国冷饮是在1660年开始流行的。
人们用装有溶解的硝石的长颈瓶在水里旋转来使水冷却。
这个方法可以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并且可以制冰。
在17世纪末,带冰的酒和结冻的果汁在法国社会已非常流行。
第一次记载的人工制冷是在1784年,威廉库伦在格拉斯各大学作了证明。
库伦让乙基醚蒸汽进入一个部分真空的容器,但是他没有把这种结果用于任何实际的目的。
在1799年冰第一次被用作商业目的,从纽约市的街道运河运往卡洛林南部的查尔斯顿市,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足够的冰来装运。
英格兰人Frederick Tuder和Nathaniel Wyeth看到了制冰行业的巨大商机,并且在18世纪上半叶,通过自己的努力革新了这个行业。
Tudor主要从事热带地区运冰,他尝试着安装隔热材料和修建冰房,从而使冰的融化量从66%减少到8%,Wyeth发明了一种切出相同冰块的方法,即快速又便捷,从而使制冰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减少了仓储业,运输业和销售业由于管理技术所造成的损失。
在1805年,一名美国发明者Oliver Evans设计了第一个用蒸汽代替液体的制冷系统,但Evans从来没有制造出这种机器。
不过美国的一位内科医生John. Gorrie制造了一个相似的制冷机器。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87c7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9.png)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制冷技术是一种能够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输到另一个物质的技术。
从大自然中可以看出,许多生物体都使用制冷技术进行生存。
例如,北极熊靠冰面上的反射作用来消耗太阳能,通过身体底部的绒毛来保持身体温度。
制冷技术在人类社会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冰箱、空调、汽车空调等,都是依靠制冷技术来完成其工作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首先,我们来看看制冷技术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制冷原理。
他发现,当在煤火上放置一块湿毛毯时,湿毛毯周围的空气中会降低温度,导致毛毯上的水分凝结。
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煤火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从最初的湿度制冷,到人工冰制造,再到机械制冷,制冷技术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步步地推进。
而现今,制冷技术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那么,制冷技术的应用有哪些呢?在生活中,除了家用冰箱和空调,制冷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加工和运输等领域。
例如,医院的手术室、实验室和药品库房都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以确保医药品质和安全性。
在食品加工和运输方面,制冷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其保质期,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除此之外,制冷技术也在日益广泛的服装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说,人们常见的冰丝被裤、凉爽衣物等,其实就是运用了制冷技术,借助人造材料来调节人体温度,达到给人带来舒适感的目的。
那么,未来制冷技术的发展将会如何呢?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制冷技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制冷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以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式满足社会需求。
例如,磁性制冷技术、吸附制冷技术、化学制冷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制冷技术具备了更多的选择和应用场景。
总之,制冷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661c6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6.png)
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从家用空调到商用冷柜,从汽车空调到医疗用冷藏药品,制冷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制冷技术呢?制冷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够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来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中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技术。
这就是通过制冷器将室内的热量转移至室外,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制冷技术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应用和发展却需要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一、制冷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制冷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印度人就开始使用一种叫做“苏佩寺”的制冰技术。
通过将水置于陶罐中,然后将罐子浸入冰块中,最终实现了制冰。
到了18世纪,西方的科学家们开始对制冷技术进行探究和改良。
英国科学家卡兰顿发明了第一种机械制冷器件,但其效率较低,应用受到限制。
到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程师威廉·卡里尔发明了第一台制冷剂压缩机,使得制冷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家用空调等产品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冷柜等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制冷技术也随之发展,现代制冷技术越来越实用、高效、环保。
例如,采用新型制冷剂的空调和冰箱,既能够大大减少环境影响,还能够在使用寿命方面更为持久。
二、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家用空调、冰箱、冷柜、冷水机、汽车空调等。
除此之外,制冷技术还应用于农业和海洋。
由于植物和动物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需要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冷气机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好方式,例如在酒窖等地方可以实现精确的温控。
制冷技术在医学领域也有极为重要的应用。
许多药物和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效力。
没有制冷技术,人们将难以维持药物和疫苗的质量。
三、制冷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制冷技术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例如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
(完整版)制冷简史
![(完整版)制冷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55f431906bd97f192379e98c.png)
制冷简史人类最早的制冷方法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冷物质-冰、深井水等。
我国早在周朝就有了用冰的历史。
到了秦汉,冰的使用就更进了一步,据《艺文志》记载:大秦国有五宫殿,以水晶为柱拱,称水晶宫,内实以冰,遇夏开发。
” 这实质是我国最早的空调房间。
到了唐朝已生产冰镇饮料并已有了冰商。
冰酪、奶冰也发源于中国,是冰淇淋的雏形,在元朝时由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带到了欧洲。
现代的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
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师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
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气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在普冷方面,1834年发明家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申请了英国第6662号专利。
这是后来所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但使用的工质是乙醚,容易燃烧。
到1875年卡利和林德用氨作制冷剂,从此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开始占有统治地位。
在此期间,空气绝热膨胀会显著降低空气温度的现象开始用于制冷。
1844年,医生高里用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为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空气制冷机使他一举成名。
威廉·西门斯在空气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器,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
1859年,卡列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申请了原理专利。
1910年左右,马利斯·莱兰克发明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
到20世纪,制冷技术有了更大发展。
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研制成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米里杰发现氟里昂制冷剂并用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及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伯宁顿发明回热式除湿器循环以及热泵的出现,均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发展。
在低温方面,1877年卡里捷液化了氧气;1895年林德液化了空气,建立了空气分离设备;1898年杜瓦用液态空气预冷氢气,然后用绝热节流使氢气成为液体,温度降至20.4K;1908年卡末林·昂纳斯用液态空气和液态氢预冷氦气,再用绝热节流将氦液化,获得4.2K的低温。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d45e03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3.png)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趋势从古代人们采用冰块来制冷,到现在我们使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在制冷领域的技术进步是令人瞩目的。
本文将探讨制冷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一、历史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采用冰块来降低温度,最早使用铜管和泥砂来制造制冰器,这些制冰器取决于低端热和高端弱且不可控制的良质热源。
后来,一些发现使制冷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
18世纪末,化学家亨利·卡瓦年发现了制冷剂的特殊性质,并开始使用它们制造制冷机。
1844年,约瑟夫·奥特完成了第一架制冷压缩机。
这一技术的进步为现代制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热力学的发展使得制冷技术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现代空调系统逐渐成为每个家庭和办公室的必备品,人们对它的需求越来越高。
二、当前技术趋势1.更环保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制冷技术的环保性也逐渐成为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
现在,一些新型制冷剂被广泛使用,这些化学品不会产生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有关的危害物质。
此外,制冷设备的能源效率也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2.更精准在过去,制冷设备的控制开关通常是在机械上完成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科技的突破,现在很多制冷设备已经能够做到精准的控制和调节。
一些新型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出现,使得制冷设备的自动控制更加精准有效。
3.更加智能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冷设备具有了人工智能的功能。
它们可以自动检测室内环境,并根据室内温度、湿度等因素调节温度。
此外,还有机器学习算法的支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制冷服务。
三、未来的发展1.新型制冷技术很多制冷剂被认为是有害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新型的制冷技术。
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出现,如热电模块、热泵、霜冻浓缩等,将为未来的制冷技术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选择。
2.战略合作由于制冷技术发展面对着多方面的挑战,如发展新型制冷技术、环境污染等,因此,各个国家、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中国制冷发展史
![中国制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713f8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0.png)
中国制冷发展史近代以来,中国制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从最初的手工制冷到现代化的制冷设备,中国制冷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9世纪末,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制冷技术开始进入中国。
当时,制冷主要依靠传统的手工冷藏方法,如冰窖、冷库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但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的漏洞。
20世纪初,中国制冷技术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制冷设备。
当时,主要以进口的制冷机为主,用于工业生产和冷藏食品。
这些制冷机的效率较高,但价格昂贵,不适合普通家庭和中小企业使用。
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制冷技术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
当时,中国制冷行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开始生产国产制冷设备。
这些设备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受限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中国制冷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冷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制冷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制冷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到了21世纪初,中国制冷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内一些企业在制冷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始生产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同时,中国制冷行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张,一些中国制冷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冷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兴技术的应用,如磁制冷、吸附式制冷等,为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制冷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努力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制冷发展史经历了从传统手工制冷到现代化制冷设备的演变过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冷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制冷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制冷服务。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ff0bc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5.png)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制冷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应用前景。
一、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谈到制冷技术,我们不得不提及“制冰机之父”卡尔·冯·林德。
林德是制冰机的发明者,他于1748年制造了第一台人工制冰机。
此后,制冷技术逐渐发展,并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新高峰。
那时,制冷技术主要用于食品储藏和工业冷却。
1860年,法国发明家高夫莱发明了第一台制冷剂压缩循环制冷机,这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20世纪初,制冷技术已经成熟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 家庭用制冷系统家庭的制冷需求主要是用于储存和冷藏食品。
普通家庭的制冷系统通常使用压缩式冷凝式制冷技术,它是一种简单的制冷系统,但效率相对较低。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热泵式制冷技术,这是一种更高效的制冷系统。
热泵制冷技术利用空气、水或地下的热源,将热量转移到室内,从而实现制冷。
不仅如此,热泵式制冷技术也被用于制热,使其更具实用性。
2. 商业用制冷系统商业用制冷系统主要用于超市、餐馆、酒店等场所。
这些场所经常需要大量储存和冷藏食品,因此需要更高效的制冷系统。
商业制冷系统通常采用制冷剂循环制冷技术,同时,也会配备温度控制系统,确保食品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
商业制冷系统还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3. 工业用制冷系统工业用制冷系统通常用于冷却大型机器和设备。
工业用制冷系统需要更强的冷却能力,并且需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工业制冷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制冷需求,例如制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以及广告和电影制作等行业。
三、制冷技术的未来应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冷技术也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未来的制冷系统将更具环保性。
现有的制冷剂中,氟利昂已经被证明对大气层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需要寻求更环保的替代品。
制冷空调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制冷空调技术的研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89542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9.png)
制冷空调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目录
引言
1.早期制冷空调的发展
1.1制冷空调的起源
1.2早期制冷空调发展的介绍
2.现代制冷空调的发展
2.1空调技术的改进
2.2现代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3.未来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3.1智能制冷空调的发展
3.2无线控制的制冷空调
结论
引言
1.早期制冷空调的发展
1.1制冷空调的起源
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可以通过将水泵排入邻近的河流,利用水的降温效果,降温房内温度,这就是制冷技术的起源。
17到18世纪,美国发明家艾伦·考特尼发明了一种由木炭、石灰、
黄棕榈油和酒精混合而成的液体,并用其连接钢制的管道,可以凉爽房间。
19世纪90年代,日本发明家开发了一种用液氨为冷却剂的新型制冷
系统,从而取代了传统的用水降温的方法,这使得房间更容易降温。
1.2早期制冷空调发展的介绍
1880年,美国发明家尼尔·班克斯发明了一种由风扇、冷凝器和膨
胀阀组成的制冷机。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3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3](https://img.taocdn.com/s3/m/ceb0b509bed5b9f3f90f1cb6.png)
游戏为个人开发 版权属本人
游戏奖惩办法
用抽签软件进行抽签,抽到的牌型对应的同学站起来回答 屏幕上的问题(共两题)
问题回答情况:
a.全对 奖励2分,并可与我完成真心话游戏(问题不要太八卦) b.一对一错 奖励1分 c.全错 奖励1个经验(5经验=1分) 罚写问题2遍
注:抽到的牌同大小为联队 同花型为联盟(不会问题联队回答得同样分,如果联盟回答
本节课问题五
画出整流桥堆的符号
本节课问题六
温度传感器是正温度系数的
热敏电阻吗?
请写出它的英文缩写
以上是温故,
下面才是知新啊!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
制冷教研组
古代人对制冷的利用
1. 早在3000多年前,劳动人民就开始采集贮藏天然 冰于冰窖中,夏季用于食品冷藏和防暑降温 2.1986年在陕西省姚家港秦雍城遗址,发掘出可 以贮藏190㎝³ 冰块的地下冰室。
2.写出3个国内空调品牌和3个国外空调品牌 3.写出2个前沿的制冷技术名称
谢 谢
!
第二类 变频或数码多联机组 大金 三菱电机 东芝开利
日本日立 韩国三星 三菱重工海尔 海尔 格力 美的
第三类 溴化锂机组
一流品牌(外资)
远大空调
大连三洋 韩国LS空调 美国开利 烟台荏原 四川希望深蓝
二流品牌 (外资+合资)
三流品牌(民营)
四流品牌
志高 奥克斯
江苏双良集团
大金空调
我们 通过 宣传 片来 了解 大金 空调 吧!
特灵空调
简介:
美国特灵自1913年在美国 威斯康辛州成立以来,始 终致力于研发更高效、节 能、环保的空调产品及系 统应用技术。特灵中央空
调于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a6fb123b4daa58da0114a5c.png)
第二章:制冷基础知识
3)在半封闭、全封闭制冷压缩机中, 低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压缩以前,吸收 电动机绕组和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而 过热,属有害过热,但是必须的。 4)制冷系统设置了回热器,制冷剂蒸 气在回热器中吸收制冷剂液体的热量 而过热,属有害过热,但有过冷过程 伴随。
第二章:制冷基础知识
八、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术语:
制冷剂在变为蒸气之后,需要对它进行压缩、 冷凝、继而进行再次汽化吸热。对制冷剂蒸气只 进行一次压缩,称为蒸气单级压缩。
第二章:制冷基础知识
三、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气压缩、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
第二章:制冷基础知识
三、制冷循环过程
冷凝后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从入口端的高压pk降低到 低压p0,从高温tk降低到t0,并出现少量液体汽化变为蒸气。
第二章:制冷基础知识
八、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3.液体管道 • 在冷凝器到膨胀阀这段管路中,热量通常由液体制 冷剂传给周围空气,使液体制 冷剂过冷,制冷量增 大。然而,也可能水冷冷凝器中的冷却水温度很低, 冷凝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热量由空气传给液体制冷 剂,可能导致部分液体气化,这不仅使单位制冷量 下降,而且使得膨胀阀不能正常工作。 4.两相管道 • 通常膨胀阀是紧靠蒸发器安装的。倘若将它安装在 被冷却空间内,传给管道的热 量将产生有效制冷量; 若安装在室外,热量的传递使制冷量减少,因而此 段管道必须保温。
第一章:制冷发展史
4.医疗卫生事业 血浆、疫苗及某些特殊药品需要 低温保存。低温麻醉、低温手术及高烧患者的冷敷 降温等也需制冷技术。
低温麻醉
冷藏贮存疫苗、血浆
第一章:制冷发展史
5.国防工业和现代科学 在高寒地区使用的发动机、汽车、 坦克、大炮等常规武器的性能需要作环境模拟试验,火箭、 航天器也需要在模拟高空条件下进行试验,这些都需要人 工制冷技术。人工降雨也需要制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发展史
今天,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离不开空调了,各种新型空调还在不断涌现。
空调从诞生发展到今天,从简单的空调扇到传统的制冷空调,再到今天节能化、智能化的超空调时代,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
1902年,美国人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1906年他以“空气处理装置”为名申请了美国专利。
开利的发明缘于一个印刷作坊,印刷机由于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伸缩不定,油彩对位不准,印出来的东西模模糊糊。
为此开利打开了空调机商业化之门。
自那以后的20年间,开利的空调逐渐被用来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与湿度。
并进入诸多行业,如化工业、制药业、食品及军火业。
空调发明后的20年间,享受的对象一直是机器,而不是人。
1922年开利工程公司研制成功在空调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产品——离心式空调机,简称离心机。
离心机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这为大空间调节空气打开了大门。
从此,人成为空调服务的对象。
家用空调的研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1928年开利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家用空调。
但因经济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空调一直没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50年代后经济起飞,家用空调才开始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燃气空调在日本出现了。
燃气空调是以燃气为能源的空调设备,与电力空调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功能全、设备利用率高、综合投资省;设备能源利用率高、运行费用省;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少;机械运动部件少、震动小、噪音低、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制冷工质为溴化锂的水溶液,价格低廉且无公害;最为重要的是:大量使用燃气空调不仅有利于改善供电紧张状况,而且对于提高电力负载率,改善电力峰谷平衡率都有十分可观的效果。
这不仅能解决能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而且对于提高电力设备运转利用率和有效控制电力设备投资的盲目增长,降低电力成本和稳定供电能力都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
大量使用燃气空调对于有效平衡燃气季节峰谷、提高燃气管网利用率、降低供气综合成本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从政府到民间一致推动燃气空调的发展,大约用了lO年的时间,燃气空调占据了日本中央空调市场的85%左右。
韩国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之后,也推动了燃气空调的生产和应用。
如今,其燃气空调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比日本还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蓬勃发展,太阳能空调技术也随之出现。
随着太阳能制冷空调关键技术的成熟.特别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制冷机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80年代初期,变频空调技术在日本开始运用。
1982年,日本生产了第一台交流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是在普通空调的基础上选用了变频专用压缩机,增加了变频控制系统的空调。
它的基本结构和制冷原理和普通空调完全相同。
传统空调压缩机依靠其不断地“开、停”来调整
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
变频空调的主机是自动进行无级变速的,它可以根据房间情况自动提供所需的冷(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期望值后,空凋主机则以能够准确保持这一温度的恒定速度运转,实现“不停机运转”,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稳定。
变频空调具有节能、噪音低、温控精度高、调温速度快、电压要求低、环境温度要求低等特点。
90年代中期,太阳能空调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真空管集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大量进入了市场。
新式太阳能空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实现光电转换,再用电力驱动常规压缩式制冷机进行制冷。
这种实现方式原理简单、容易实现,但成本高。
像青岛海尔就生产过这种太阳能冰箱和空调;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这种制冷方式技术要求高,但成本低、无噪音、无污染。
后一种方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998年,变频空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日本研制出了直流变频技术,直流变频空调性能比交流变频空调更加优异。
从这以后,直流变频空调迅速成为现代空调的主流,目前直流变频空调已在日本和欧美家用空调市场占90%以上。
在我国,继海尔在1998年率先推出国内首台直流变频空调以后,国内生产变频空调的厂家也迅速增加,中国变频空调市场尤其是直流变频空调市场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9年,燃气空调在中央空调领域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空调使用大户美国由于早期电力基础设施雄厚,燃气空调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制约。
1999年7月,因连续高温导致空调用电剧增,美国国内推广燃气空调的呼声高涨。
在2000年美国中央空调销售市场中,燃气空调份额迅速提高到7%。
欧洲、非洲及东南亚各国近几年对燃气空调逐渐有了认识,有许多销售商因看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开始全面开展燃气空调的推广工作,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的燃气事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燃气空调占整个空调的比率还很低,燃气空调所耗燃气占燃气总消耗的比率更低。
进入到21世纪,燃气空调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如今,全球能源专家己充分认识到天然气将是2l世纪的全球能源,随着燃气空调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被世人所了解和认识,燃气空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燃气空调的优势被全球能源专家和空调专家一致认同,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准备实施一系列燃气空调推广措施。
被称为制冷之父的英国发明家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有的地方译作开利)于1902年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
美国纽约的一个印刷商发现温度的变化能够造成纸的变形,从而导致有色墨水失调,该空调系统就是为他设计的。
卡里尔的专利1906年得到注册。
1902 年7月17日,卡里尔这名才从康奈尔大学毕业一年的年轻人,在“水牛公司”(Buffalo Forge Co.)工作时,发明了冷气机。
但最初发明冷气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是为一些死物服务。
话说当年水牛公司的其中一个客户——纽约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厂,它的印刷机由于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变化,使纸张扩张及收缩不定,油墨对位不准,无法生产清晰的彩色印刷品。
于是求助于水牛公司。
卡里尔心想既然可以利用空气通过充满蒸气的线圈来保暖,何不利用空气经过充满冷水的线圈来降温?空气中的水会凝结于线圈上,如此一来,工厂里的空气将会既凉爽又干燥。
中央空调主机
1902年7月17日,空调的时代就由这印刷厂首次使用冷气机而开始。
很快,其它的行业如纺织业、化工业、制药业、食品甚至军火业等,亦因空调的引进而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1907年,第一台出口的空调,买家是日本的一家丝绸厂。
1915年,卡里尔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调公司之一。
但空调发明后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
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场,常因天气闷热而有不少人晕倒,而首先安装了三台中央空调,此举大大成功,凉快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自此,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但说到空调可以普及,主要是通过电影院可成事的。
大多数美国人是在电影院第一次接触到空调的。
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院利用空调技术,承诺能为观众提供凉爽的空气,使空调变得和电影本身一样吸引人,而夏季也取代了冬季成为看电影的高峰季节。
随后出现了大量全年开放的室内娱乐场所,如赌场、室内运动场和商场,这些都得归功于空调的出现。
空调的功能
1、降温
在空调器设计与制造中,一般允许将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
如若温度设定过低时,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内外温差偏大时,人们进出房间不能很快适应温度变化,容易患感冒。
2、除湿
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伴有除湿作用。
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大如在90%以上,即使温度在舒适范围内,人的感觉仍然不佳。
3、升温
热泵型与电热型空调器都有升温功能。
升温能力随室外环境温度下降逐步变小,若温度在-5℃时几乎不能满足供热要求。
4、净化空气
空气中含一定量有害气体如NH3、SO2等,以及各种汗臭、体臭和浴厕臭等臭气。
空调器净化方法有:换新风、过滤、利用活性碳或光触媒吸附和吸收等。
A、换新风:利用风机系统将室内潮湿空气往室外排,使室内形成一定程度负压,新鲜空气从四周门缝、窗缝进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B、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再生,将吸附(收)的氨气、尼古丁、醋酸、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释放掉,可重新使用。
5、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中带电微粒浓度大小,会影响人体舒适感。
空调上安装负离子发生器可增加空气负离子度,使环境更舒适,同时对降低血压、抑制哮喘等方面有一定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