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
全网发布:2012-04-13 15:16 发表者:马松鹤(访问人次:309)
临床上根据病因及引起疼痛的机理不同,将疼痛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
①伤害源性疼痛,与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伤害感受器有关;
②神经源性疼痛,与神经损伤或自发性功能障碍有关;
③交感神经性疼痛,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介导性,与交感神经的功能障碍、受损有关。在临
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慢性疼痛;
虽然绝大多数是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性疼痛,但是根据其主要病因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与交感神经介导性密切相关的疼痛,大体包含如下几
个方面:
1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包含了两类典型的交感神经性疼痛疾病,即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efrex sympathetic d ystrophy RSD)和灼性神经痛(causalgia)。此类疼痛性疾病,尽管病因及机理不同,但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故多命名为损伤后疼痛综合征、灼性神经痛、痛性营养不良、慢性损
伤性水肿、损伤后血管运动障碍等等。
2 内脏痛,来源于胸、腹、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疼痛,可通过植物神经向中枢传导,多由肿瘤、缺血或炎性病变等原因引起。其特点是:部位不明确,疼痛范围广泛,常伴牵涉痛。而壁层胸、腹膜及肠系膜、膈肌引发的疼痛,则由体神经传导,故一旦病变侵袭,即可出现较为固
定而明确的疼痛。
3 周围血管性疼痛性疾病,包括周围血管收缩功能失调、栓塞、硬化等病变引起的疼痛。这些疾病大多存在着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可通过交感神经阻滞进行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如雷诺氏病、红瘢性肢痛症、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动静脉栓塞、脉管炎、视网膜病变等。
本文以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的诊断及治疗为重点进行讨论。
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及方法
全身或局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判断,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节后神经元的数量远比节前纤维多(其比值约2~30:1),故一个节前神经纤维元的冲动,可引起大量的节后细胞放电。单个神经即可引起广泛的、定位不精确的症状。即少量节前神经元可控制相当大范围的外周效应器官。这种解剖学联系,对外周组织和终末器官的反应起着放大的作用。上述特点,决定了临床上交感神经性疼痛的复杂性及对各种疗法反应的多变性。在疼痛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强调充分把握治疗前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必要性。
神经阻滞前:应重视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对典型的病变诊断及确定治疗方针并不困难。而有些病变,是否属于植物神经性,或在病变发生过程中植物神经参与的程度如何,并不十分明显,需要在充分把握全身或局部的植物神经功能状况下,方能对其作出正确的判
断。曾有报道行SGB后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例,事后分析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1)。
神经阻滞后: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更显重要。在判定神经阻滞本身效果的基础上,对鉴定疼痛类型、决定治疗方针、判断预后等起重要的作用。对神经阻滞后客观效果的判断,有时需做极为精细的检查。如微量精神发汗法、微小神经电极法等。
生理调节:在生理状况下,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时,通常表现为眼睛发亮、突出、瞳孔扩大,皮肤苍白干燥、有竖毛现象,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呼吸自如、口腔发干、胃液缺乏、胃扩张、无力性便秘、代谢亢进、趋于消瘦;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瞳孔缩小、皮肤湿润发绀、心跳徐缓、血压下降、呼吸迫促(气喘)、流涎、胃酸增高、易发生痉挛性便秘与腹泻交替、代谢降低、趋于肥胖。一般来讲,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在性成熟期两部分
张力均高,而老年人则张力均低。
常用的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方法
眼心反射:仰卧闭眼,用手指轻压病人一眼球两侧,压3~4秒后(有轻度疼痛),数1 5秒的脉搏数,计算出1分钟的脉搏数,与检查前的脉搏数相比。正常人检查后可减少4~12次;减少12次/分以上者为阳性,说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减少
18~24次/分以上者,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增高。此种病人特别容易发生晕厥,操作时有发生心跳骤停的可能。除脉搏减慢外,常可见脉搏力量减弱,临床上可有眼前发黑、头晕、恶心甚至呕吐。通常称为迷走神经紧张症。反之,若压眼球后脉搏不减少,反而增加,称为倒错
反应,说明病人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皮肤划纹症:通过观察局部毛细血管对刺激的反应,可初步判断局部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兴
奋性。
<1>白色划纹症:用竹签或指甲轻而快地划过皮肤,在8~20秒内出现白色划纹,持续3~5分钟。由于神经性反射引起血管收缩所致。在下肢表现较为明显。表明交感神经兴奋
性增高。
<2>红色划纹症:用竹签稍加压力划过皮肤,正常3~5秒出现红色划纹,持续8~30分钟。若红纹很宽、持续较久时,可能为副交感神经神经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划后1~2分出现,持续1~12小时,引起划纹处皮肤隆起、水肿,系血管扩张并有血清渗出所致。
皮肤划纹症在正常人也可出现,只有在持续时间过长、或无论轻重划法均出现一种反应
时,才有临床参考意义。
<3> 卧立试验平卧位计数1分钟脉搏,然后起立后再计1分钟脉搏。由卧位到立位脉搏增加10~20次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由立位到卧位若减少10~20次为副交感神经兴奋
性增强。
<4>竖毛反射将冰块或其他寒冷刺激物值于患者颈后或腋窝皮肤上数秒之后,可见竖毛肌收缩,皮肤毛囊处隆起呈鸡皮样外观。该反射受交感神经节段性支配,根据不同部位的反应可对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位诊断。如C8~T3支配头面部、颈部,T4~7支配上肢,T
8~9支配躯干,T10~L2支配下肢。
<5>微量发汗测定法:皮肤的湿度和汗腺功能有关。温热性出汗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