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叶片的结构 教案

合集下载

第1单元植物《观察叶》教案

第1单元植物《观察叶》教案
2.生命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植物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理解植物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增强生命观念。
3.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在观察叶子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叶子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5.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共同完成观察叶的任务。
2.生命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植物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增强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3.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叶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4.实践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观察叶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根据叶子的形状、大小、边缘等特征,区分不同类群的植物。
2.教学难点
(1)叶的形态识别:学生容易混淆不同形状的叶子,难以区分植物间的叶子特点。
突破方法:提供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加强直观认识。
(2)叶的结构理解:学生对叶片、叶柄和托叶的结构及其功能认识不够深刻。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解剖、模型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叶子的内部结构。
举例: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结构;叶柄和托叶的作用。
(3)叶的表面特征:观察叶子的气孔、叶脉等特征,理解其生理意义。
举例:气孔的开闭原理,叶脉的分类及功能。
(4)叶的生长:掌握叶子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举例:植物生长过程中叶子的变化,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5)植物分类:学会通过观察叶子的特点,对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叶子,如形状、大小、边缘、叶脉等,提高分类准确性。

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结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结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结构教案反思(原创版3篇)目录(篇1)1.教案概述2.教案目标3.教案实施过程4.教案反思正文(篇1)【教案概述】本次中班科学教案的主题为“叶子的结构”,旨在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案目标】1.让幼儿掌握叶子的基本结构,了解叶子的组成部分;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案实施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的叶子,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叶子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叶柄等部分,并通过实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叶子的组成部分。

3.实验: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叶子的解剖实验,让幼儿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叶子的结构。

4.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叶子的结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目录(篇2)1.教案概述2.教案目标3.教案内容4.教案实施过程5.教案反思正文(篇2)【教案概述】本次中班科学教案的主题为“叶子的结构”,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通过本次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更好地认识叶子,培养他们的自然科学素养。

【教案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叶子由叶片、叶柄和叶鞘三部分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案内容】1.叶子的结构:叶片、叶柄、叶鞘2.叶子的种类:根据叶子的形状和脉络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叶子3.叶子的作用: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植物提供营养【教案实施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叶子,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叶子的共同特点。

2.讲解: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叶子的结构,让幼儿了解叶子由叶片、叶柄和叶鞘三部分组成,并介绍不同类型的叶子。

3.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观察和分析叶子的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观察叶片的结构_说课稿

观察叶片的结构_说课稿

《观察叶片的结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叶片的结构》,这是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

首先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依据一、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学以致用。

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贯穿5E教学模式(吸引、探究、解释、评价、迁移)。

在主动参与中形成生命观念,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科学思维,在自主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学以致用中树立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在课堂中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二、说教材:本片段选自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实验册七年级上册活动11《观察叶片的结构》。

本片段既承接了前面所学的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等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并且学生还学习了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也对后面“蒸腾作用”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而在课程中体现科学探究是新课改的标志,这种理念在北师大版整个教材中贯穿始终,因此本探究活动是前面一系列探究活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功能上的延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说学情:我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但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对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对他们来说仍存在一定难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在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学生设置多个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目标: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形成生命观念2、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对试验进行创新。

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3、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严谨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叶片的结构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观察叶片结构实验课

观察叶片结构实验课

观察叶片结构实验课
1. 准备工具和材料:
在实验课开始之前,老师会详细介绍并引导学生了解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包括显微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以及新鲜的叶片等。

这些工具和材料都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叶片的结构。

2. 制作临时装片:
学生需要使用镊子将新鲜的叶片夹起,放在载玻片上,然后使用滴管在叶片上滴加清水,使叶片完全被水覆盖。

这个步骤是为了将叶片放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

3. 观察叶片结构:
学生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圈大小,使叶片的显微结构清晰可见。

在这个步骤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叶片的表皮、气孔、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等结构。

这些结构在叶片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表皮保护叶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气孔则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4. 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或实验报告单记录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可以绘制简图或拍照记录。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叶片的结构。

5. 分析和总结:
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分析和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命活动的关系。

这个步骤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叶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课观察叶片结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叶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认识梧桐树叶的脉络构造:幼儿园科学实践教案

认识梧桐树叶的脉络构造:幼儿园科学实践教案

本次科学实践的主题是认识梧桐树叶的脉络构造。

梧桐树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城市林木,其叶片的脉络构造也十分有趣。

孩子们通过本次实践,能够更好地了解梧桐树叶的构造和作用。

一、实践目标1.了解梧桐树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2.学习科学方法,探究梧桐树叶的脉络构造;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实践准备1.梧桐树叶样本;2.显微镜;3.刀片;4.取片钳;5.载玻片;6.墨水;7.荧光笔。

三、实践步骤1.观察梧桐树叶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近梧桐树,让孩子们观察梧桐树的品种、高度和树皮等基本特征,并注意到梧桐树的叶子较大、全缘或有缺刻,表面有光泽等特点。

让孩子们对梧桐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分析梧桐树的叶子脉络结构引导孩子们将梧桐树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借助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孩子们可以看到叶子上清晰的脉络构造。

教师将刀片切片并用取片钳夹取一小段叶脉,再在载玻片上涂抹一些墨水,覆盖一张干净的玻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叶脉内部的细小结构以及墨水在其内流动的情况。

教师让孩子们用荧光笔在这张载玻片上画出叶脉的走向和分布情况,并通过比较,看出叶脉的主干和支脉,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科学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梧桐树叶的脉络结构。

3.总结认识在解释完梧桐树叶的脉络构造之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分析叶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思考梧桐树的生态环境和作用。

教师让孩子们总结本次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乐趣,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保持探究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四、实践反思本次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地参与了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活动,从中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乐趣。

同时,教师们也得到了反思和总结,完善了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以便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通过这次实践探究,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了梧桐树叶的脉络构造,促进了他们的科学知识和探究精神的提高。

叶子的结构教案

叶子的结构教案

叶子的结构教案【篇一: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案】《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能熟练掌握制作临时切片的方法。

3、辨认被子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4、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的准备:新鲜的菠菜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教学过程:1、教师演示徒手切片。

2、学生练习徒手切片。

3、指导学生分组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4、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

5、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参照课本p115图23,在显微镜下分清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6、演示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7、小组合作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8、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下表皮的临时切片。

9、画图:画出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表皮细胞。

实验结果和结论:1、学生能归纳出叶片的基本结构。

2、讨论交流:气孔在叶片上表皮还是下表皮分布的比较多。

3、布置课外实验: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篇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案】第三节观察叶片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点为、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书本p115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说介绍叶片的结构出叶片总的来说能分成几个部分?1、表皮分为上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气孔少,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

2、叶肉是叶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叶绿体,还记得叶绿体是进行什么作用的场所吗?3、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和筛管,主要是起运输作用的组织。

表皮,叶肉,叶脉光合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教案

观察叶片的结构教案

1.2 观察叶片的结构微教案
首先先观察叶片的结构
讲解叶片的结构: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
器官,有叶肉、叶脉与
表皮三部分组成,叶肉
的细胞里面有叶绿体,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物。

叶脉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的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属于保护组织,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其细胞排列紧密,有气孔,气孔不仅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还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他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收保卫细胞控制。

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均,靠近气孔腔的一侧壁厚,不易伸展,远离气孔腔的一侧壁薄,容易伸展。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

一般叶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气孔少,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的“门户”,上表皮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然后观看视频:叶片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见课件)
实验注意事项:
1.刀片锋利,注意安全;
2.刀片要与叶片的主叶脉垂直;
3. 多切几次,选取最薄的一片,切勿用手拿,要用毛笔蘸;
4.盖盖玻片时,方法要正确,防止出现气泡。

中班科学教案树叶的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树叶的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树叶的结构一、引言树叶是我们身边自然界的常见存在。

它们不仅是植物的重要部分,还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价值。

通过学习树叶的结构,中班的幼儿可以获得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初步了解,培养科学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中班幼儿通过观察实物、思考和互动交流,探索树叶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了解树叶的主要结构。

2. 学习树叶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物:不同种类的树叶,如槐树叶、银杏叶、枫树叶等。

2. 手工纸、颜料、刷子、剪刀等。

3. PPT演示文稿:包括树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这是什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树叶?”等,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回答。

2. 观察和讨论(15分钟)将准备好的树叶实物分发给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树叶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等特点。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树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注意到了树叶的哪些特点?”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树叶的结构(20分钟)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幼儿展示树叶的结构。

文稿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树叶的基本部分:叶片、叶柄、叶脉。

(2)叶片:扁平状,通常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心形、卵形等。

(3)叶柄:连接叶片和树干的部分,可以是长的、短的或没有。

(4)叶脉:在叶片内部形成网状结构,使叶片更坚固,并帮助植物输送水分和养分。

展示完PPT后,教师可以再次请幼儿观察实物树叶,帮助他们找出叶片、叶柄和叶脉。

4. 功能探索(20分钟)通过互动游戏和小实验,帮助幼儿了解树叶的功能。

(1)呼吸作用:教师可以请幼儿经过简短的活动后,观察他们的呼吸率,并引导他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呼吸?”、“树叶也需要呼吸吗?”等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树叶上有很多小孔,可以帮助植物呼吸。

初中叶片的结构教案

初中叶片的结构教案

初中叶片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叶片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物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叶片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叶片模型、图片、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注意到叶片的结构了吗?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叶片结构,教师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展示叶片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的结构。

2. 讲解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等。

3. 介绍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三、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了解叶片结构的详细信息。

2. 学生互相讨论,解答自学过程中的疑问。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解答。

2. 详细讲解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关系。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利用叶片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收获,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叶片的结构图,加深对叶片结构的理解。

2. 学生撰写叶片结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叶片的结构,掌握了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掌握叶片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叶片实物,了解叶片的外观特征。

(2)利用显微镜观察叶片切片,掌握叶片结构的微观特征。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难点:(1)叶片的微观结构特征。

(2)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叶片标本,制作切片。

(2)准备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器材。

(3)编写观察叶片结构的学习提纲。

2. 学生准备:(1)预习叶片结构的相关知识。

(2)了解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叶片标本,引导学生关注叶片的形态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叶片外观让学生观察不同叶片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制作切片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切片,学会调整显微镜的焦距,找到清晰的叶片结构图像。

4. 观察叶片结构(1)观察表皮:引导学生观察表皮细胞的形状、排列方式,了解表皮的保护功能。

(2)观察叶肉:让学生观察叶肉细胞的形态,了解叶肉的光合作用功能。

(3)观察叶脉:指导学生观察叶脉的结构,了解叶脉的输导功能。

5.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引导学生思考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意义。

(3)布置课后作业:绘制叶片结构图,加深对叶片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叶片结构,使学生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年级生物:观察叶片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观察叶片的结构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观察叶片的结构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片的形状一般都是扁平的。

从横切面观察,可见叶片是由上下表皮和叶肉构成的。

叶片的上下表皮一般为一层细胞,中间的叶肉部分为多层细胞。

双子叶植物的叶肉,其上半部为栅栏组织,下半部为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为长柱形,排列得较为紧密,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由排列疏松、形状不规则的细胞所构成,细胞内叶绿体较少,细胞间有较大的间隙。

这种叶肉组织上下有别的叶称为异面叶(或称两面叶)。

禾谷类植物例如小麦的叶,其叶肉组织上下相同,称为等面叶。

一、实验准备(一)材料:蚕豆叶。

(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培养皿、清水、滴瓶、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二、方法步骤(一)蚕豆页片的内部结构取蚕豆叶,做徒手切片(可用夹持物或不用夹持物)。

如不用夹持物,可按下述方法操作。

返回页首将蚕豆叶切成0.5cm左右宽的窄条,将窄条置于载玻片上(可将两三片窄条握在一起),用左手食指尖压紧叶片窄条,右手拇和食指捏着刀片,紧贴左手食指指尖向下拉切,如此多切几刀,选择其中理想的材料封片观察。

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叶片背、腹两面的最外层为上、下表皮,其细胞排列紧密,外表面具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上表皮的角质层更为明显)。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在上下表皮上都可以观察到气孔(可以见到保卫细胞的横切面,其细胞稍小于表皮细胞),并且下表皮上的气孔多于上表皮上的。

蚕豆叶是异面叶,其叶肉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叶子的形态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用品:新鲜的叶子样本、显微镜、玻璃片、尖头镊子等;
2. 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简要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对叶子进行观察。

2. 实验步骤:
(1)给学生每人一片新鲜的叶子样本;
(2)让学生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叶子的形态特征,如叶片、叶脉、气孔等;(3)让学生用尖头镊子小心地将叶片撕开,观察叶脉的结构;
(4)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填写记录表格,描述叶子的结构特征。

四、实验总结:
1. 让学生逐一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总结叶子的重要性,并与动物的呼吸作一些简单的对比。

五、作业:
1. 思考题:叶子的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
2. 实验报告:撰写叶子结构观察实验报告,包括观察结果、结论和感想。

六、教学反思:
1. 检查学生实验记录表格,核对观察结果的正确性;
2. 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教学要点,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初中生物观察叶子结构的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observing blade structure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片的形状一般都是扁平的。

从横切面观察,可见叶片是由上下表皮和叶肉构成的。

叶片的上下表皮一般为一层细胞,中间的叶肉部分为多层细胞。

双子叶植物的叶肉,其上半部为栅栏组织,下半部为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为长柱形,排列得较为紧密,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由排列疏松、形状不规则的细胞所构成,细胞内叶绿体较少,细胞间有较大的间隙。

这种叶肉组织上下有别的叶称为异面叶(或称两面叶)。

禾谷类植物例如小麦的叶,其叶肉组织上下相同,称为等面叶。

一、实验准备(一)材料:蚕豆叶。

(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培养皿、清水、滴瓶、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二、方法步骤(一)蚕豆页片的内部结构取蚕豆叶,做徒手切片(可用夹持物或不用夹持物)。

如不用夹持物,可按下述方法操作。

返回页首将蚕豆叶切成0.5cm左右宽的窄条,将窄条置于载玻片上(可将两三片窄条握在一起),用左手食指尖压紧叶片窄条,右手拇和食指捏着刀片,紧贴左手食指指尖向下拉切,如此多切几刀,选择其中理想的材料封片观察。

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叶片背、腹两面的最外层为上、下表皮,其细胞排列紧密,外表面具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上表皮的角质层更为明显)。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在上下表皮上都可以观察到气孔(可以见到保卫细胞的横切面,其细胞稍小于表皮细胞),并且下表皮上的气孔多于上表皮上的。

七年级生物教案 叶片的结构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 叶片的结构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叶片的结构9篇叶片的结构 1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2、技能目标:通过自学、交流、讨论、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学法指导:1、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感知大体结构及重点2、对照自学提纲精读课文(可充分利用插图、投影、录像等,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标出重点(△▲)疑点~~~~~~?3、进行知识小结三、自学探究(一)表皮自学提纲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图上指出。

2、表皮是由哪两种细胞构成?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3、思考:许多植物(如莲、蓖麻)的宽大叶片上有水珠流动而不会渗到叶片内部,这是什么原因?4、气孔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开闭由哪种结构控制?5、讨论:气孔在阳生叶的上、下表皮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浮水植物贴浮水面的叶片是怎样分布呢?为什么?自学检测1、叶片基本结构包括、、。

2、气孔的开闭由控制。

3、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含有。

(二)叶肉自学提纲1、为什么大多数的叶都是绿色的?2、比较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什么不同点?3、思考:一片绿叶正面颜色总比背面颜色深,一片落叶通常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落在地上,为什么?4、讨论:大白菜外层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内层叶片却是白色的,请你分析原因。

自学测评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其中含有的只有在下才能形成。

2、下面结构中,不含叶绿体的是,含叶绿体最多的是。

A、保卫细胞B、栅栏组织细胞C、海绵组织细胞D、表皮细胞(三)叶脉自学提纲1、叶脉有哪几种功能?请你说出为什么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脉有何不同?自学测评1、叶脉具有输送有机物的结构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因此,叶脉中这两种结构属于组织。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脉。

四、自学小结叶片的结构 2详细介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优质课教案《观察叶片的结构》(精品)

优质课教案《观察叶片的结构》(精品)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去探究、去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各抒己见,把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不断的实验,掌握制作临时切片和临时装片的技巧。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敢于动手,勇于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课堂中,教师尽可能的不把知识点、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学到知识点,掌握操作技巧,从中体会到探究成功的快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观察叶片结构 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观察叶片结构 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观察叶片结构课型:实验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②气孔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制作观察叶片结构的课件,找好临时切片的视频。

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临时玻片、叶片永久装片、双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小木板及擦镜纸、纱布等。

1、指出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

2、气孔的功能是什么?3、植物的叶片一般正色颜色深,背面颜色浅,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以解释。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

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基础。

因此我将教材顺序稍微调整了一下,先学习“观察叶片结构”,再学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并且叶片的结构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认为这样的调整会使学生更易接受新知识点。

该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涵盖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徒手切片及临时切片的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本节的课程设计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对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总想摸一摸,动一动,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完成教学。

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每一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徒手切片。

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

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教案

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课时安排:45分钟年级水平: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知道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 掌握叶片的结构特点,包括叶肉、叶脉、表皮等。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 叶片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 叶片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1. 植物叶片标本或图片。

2.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3. 叶片结构图。

4. 彩色笔、纸等绘画工具。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的外观特征。

2. 提问:你们知道叶片是什么吗?叶片有什么作用?Step 2:探究叶片的作用(5分钟)1. 介绍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Step 3:观察叶片结构(5分钟)1. 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

2. 讲解叶片的结构特点,包括叶肉、叶脉、表皮等。

Step 4:绘制叶片结构图(10分钟)1. 发给学生空白叶片图,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叶片结构,用彩色笔绘制叶片结构图。

2.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叶片的作用和结构特点。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植物的叶片具有特殊功能吗?3. 展示一些特殊功能的植物叶片,如仙人掌的刺状叶片、水生植物的浮叶等。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叶片结构,让学生了解叶片的作用和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四、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植物叶片,描述其外观特征。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特殊功能植物叶片,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叶片的作用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绘制出完整的叶片结构图。

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教案

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了解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学科领域:生物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明白叶片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叶片的基本结构。

2.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叶片中的进行。

教学难点:1. 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 光合作用的微观过程。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叶片标本等教学资料。

学生:预习叶片的相关知识,准备提出问题和建议。

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叶片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片标本和实物模型,使学生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如叶肉、叶脉、表皮等。

3. 分析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叶片的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如表皮的保护作用、叶肉的光合作用等。

4.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使学生明白叶片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原理(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原理。

2. 探究光合作用在叶片中的进行(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片切片,了解光合作用在叶片中的进行过程。

3. 分析叶片的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关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叶片的光合作用如何为生物圈提供物质和能量。

4. 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绘制叶片结构示意图。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

大班科学活动叶子的结构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叶子的结构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叶子的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科学活动-叶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大型叶子样本。

3. 放大镜。

4. 画纸、彩色铅笔。

5. 工艺材料,如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张大型叶子样本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长出来的?”2. 鼓励学生分享关于叶子的知识和经验。

探究:3. 展示一张放大的叶子图片,并解释叶子的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和叶脉。

4. 将放大镜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叶子的细节,并引导他们发现叶脉和叶片的不同部分。

5. 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每个小组给出一片叶子,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结构并记录下来。

6. 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和发现与整个班级分享。

总结:7. 使用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展示叶子的结构,并复习学生在探究中的观察结果。

8. 引导学生总结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叶子的重要性,例如吸收阳光和呼吸作用。

9. 提醒学生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

拓展活动:10. 让学生用画纸和彩色铅笔绘制自己观察到的叶子结构,并标出叶脉和叶片。

11. 鼓励学生在绘制完成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论。

12. 提供一些工艺材料,让学生制作叶子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叶子或叶子拼贴画。

评估:13.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14. 检查学生绘制的叶子结构图和手工艺品,评估他们对叶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5. 继续探究其他植物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如花朵、根和茎。

16.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植物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

教案撰写的重点是根据大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探究来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观察叶片的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点为、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介绍叶片的结构书本P115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说出叶片总的来说能分成几个部分?
1、表皮分为上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气孔少,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

2、叶肉是叶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叶绿体,还记得叶绿体是进行什么作用的场所吗?
3、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和筛管,主要是起运输作用的组织。

表皮,叶肉,叶脉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的主要“门户”是气孔气孔是表皮里比较特别的结构,它们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
特点是细胞壁厚薄不均匀。

1、气孔与水的关系:
当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
当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2、气孔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高,气孔打开,加快蒸腾作用
温度低,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3、观察
使用显微镜时,物镜与目镜的选择:
先用10*的目镜和5*的物镜,为了找到物体的位置
复习显微镜的构造:
提问: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
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步骤1、叶片放于木板上
2、两片刀片,迅速切割(找出最薄的一片,用毛笔粘上)
3、把最薄的一片做成临时装片。

(先在载玻片上滴水,再把叶放在水里,盖上盖玻片,如看不清楚,可用稀碘液染色)
4、找出叶脉,表皮,叶肉
5、收拾工具,清洁桌面
布置作业报告册P34,第四大题拓展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气孔的作用并不是很明白,如果能给他们一些具体的例子可能会更清楚,比如太阳照射时,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当下雨时,周围的湿度比较大,气孔也就不需要进行蒸腾作用,所以这时植物的气孔关闭。

关于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致被灼伤的问题,可以利用夏天洗澡的例子来说明。

夏天洗澡后,留在人体体表的水分蒸发时,会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从而使人感到凉爽。

由这类生活实例再引伸到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我觉得书本上第3个步骤可以省略,因为只要在切成的叶片中找出比较细小的就可以完成我们的实验了,而找出这个最细小的叶片并不一定在培养皿中才能找到,在木板上同样可以,找到后用毛笔取出就能观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