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
新生儿肺炎诊疗常规
![新生儿肺炎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8694202fc4ffe473368ab25.png)
新生儿肺炎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①宫内感染性肺炎:生后3天内起病,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出现呼吸增快或不规则,常伴呻吟,有呼吸暂停,面色苍白或发绀,可无咳嗽。
重症可出现抽搐,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症状,肺部可无体征,也可闻及罗音。
②生后感染性肺炎:多在出生3天后发病,常有呼吸道感染接触史,有上感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
点头状呼吸,唇周青紫,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
2.X线检查:①吸入性肺炎:常见肺气肿、肺不张及斑片状阴影,以两肺内侧带和肺底部明显。
②感染性肺炎:两肺内可见不规则条索状及斑片状模糊阴影,部分可有肺气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出现肺大泡,脓胸。
若胸片正常,也不能排除肺炎,需随访检查。
鉴别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别,尤其对产前感染性肺炎更属重要。
1.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困难发生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逐渐加重,病情进展较产前肺炎稍慢。
但这两种疾病常不易从临床、X线片以及病理上鉴别,因此对肺透明膜病也可试作产前感染性胴炎(特别是B组链球菌肺炎)治疗,采用较大剂量青霉素。
2.缺氧缺血性脑病在足月儿本症多由于窒息引起,在早产儿则不一定有缺氧史。
发病开始即出现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高或降低,有时发生惊厥,但产前肺炎起病稍晚,神经系统症状较少。
3.先天性心脏病一般南与复杂的先心或出生扣不久即出现青紫的先心鉴别。
先心在生后数天内出现呼吸增快或青紫,心脏有时可听到杂音,而肺部无啰音,胸部X线片可资鉴别。
4.横膈疝腹腔内脏经过疝孔进入胸腔,压迫心肺,引起肺发育不良,出现气促,胸部X线片可帮助鉴别。
5.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肺炎起病缓慢,症状有发热、干咳、气促、胸部X线片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这些和衣原体肺炎相似,但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肝脾肿大明显,有时伴黄疸。
治疗:(一)一般治疗调节环境温度在中性温度,湿度维持在50%~60%。
对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
喂奶一次量不宜过多,以免发生咳嗽、呕吐和吸入。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常规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65d64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2.png)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常规可发生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和产后,故又分别称之为宫内感染性肺炎、产时感染性肺炎和生后感染性肺炎。
【诊断要点】1.宫内感染和产时感染多在生后3天内发病,多为Gram(-)杆菌感染;一周后院外感染多为Gram(+)。
病毒感染,2周内发病多考虑为先天感染。
2.常有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发热等一般感染症状和咳嗽、喘憋、呛奶、吐沫等呼吸道症状,重者可合并呼吸衰竭或心功不全。
3.体征①呼吸增快(>60次/min),不同程度的鼻扇、三凹征及发绀;②早期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鸣音,随病程进展可听到中小湿啰音。
早产儿因呼吸浅表,其体征常不明显。
4.X线表现肺纹理增强及肺气肿、双肺点片状阴影、大片状阴影或间质性肺炎的改变。
5. 其他血常规,痰培养,病原学检查(如血清病毒抗体、肺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等抗体测定),疑似败血症者应做血培养。
【鉴别诊断】1.新生儿湿肺。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3.羊水吸入性肺炎。
【治疗要点】1.呼吸道管理:体位引流,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腔内分泌物,对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早产儿50~70mmHg,2.氧疗:伴有低氧血症患者应给予氧疗,以维持PaO2(早产儿85%~93%,足月儿90%~95%)在正常范围足月儿60~80 mmHg)及TcSO2内。
呼吸衰竭者行机械通气治疗。
3.病因治疗:细菌性肺炎可参照败血症而选择抗生素。
支原体及衣原体肺炎应首选红霉素。
巨细胞病毒肺炎可用更昔洛伟治疗。
4.对症支持疗法:保持热量、营养供给,酌情输注新鲜血、血浆或免疫球蛋白等,以纠正贫血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96df26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0.png)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药物副作用等,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避免给其注射多种抗生素,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降阶梯疗法就是为了避免多种药物对新生儿身体的损害,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案。
降阶梯疗法是一种根据病原体敏感程度梯度依次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首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涵盖可能感染的所有病原体。
同时,在获得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后,逐渐将其替换为具有更狭窄谱的特定抗生素。
在临床治疗中,降阶梯疗法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
一项研究表明,在使用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早期,系统性广谱抗菌药物被用于抑制和控制病原体。
在获取病原体的抗生素敏感结果后,降阶梯疗法将抗生素逐渐替换为具有更狭窄谱的抗生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除了提高治疗效果以外,降阶梯疗法在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优势。
在一项研究中,与常规治疗相比,降阶梯疗法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药物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这是由于在降阶梯疗法中,只使用必要的抗生素,避免无用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医疗支出。
总的来说,降阶梯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方法。
而且,它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应用。
儿童肺炎诊疗规范最新版
![儿童肺炎诊疗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3b02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b.png)
儿童肺炎诊疗规范最新版引言儿童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儿童肺炎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不断完善儿童肺炎诊疗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最新版的儿童肺炎诊疗规范,包括儿童肺炎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内容,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儿童肺炎的诊疗方法。
一、儿童肺炎的定义儿童肺炎是指儿童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儿童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宿主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二、儿童肺炎的分类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儿童肺炎可分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和混合型肺炎。
病毒性肺炎以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呼吸道症状较明显;细菌性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反应较明显;混合型肺炎同时存在病毒和细菌感染。
三、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病情较轻的儿童常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不振,病情较重的儿童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氧合不良等严重症状。
儿童肺炎的症状需要综合考虑,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四、儿童肺炎的诊断儿童肺炎的诊断依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纤维支气管镜等。
此外,胸部X线检查和痰液分析也有助于儿童肺炎的诊断。
五、儿童肺炎的治疗儿童肺炎的治疗应针对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病毒性肺炎,常规处理包括休息、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
对于细菌性肺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儿童肺炎的预防儿童肺炎的预防包括个人防护、环境清洁等措施。
儿童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等,避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此外,室内空气应保持流通,定期清洁环境,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结论儿童肺炎的诊疗规范对于提高儿童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循最新版的儿童肺炎诊疗规范,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注重儿童肺炎的预防工作,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e089970bcd126fff7050bdc.png)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肺炎可分为早发和晚发两大类【病因与发病机制】(一)早发肺炎多有母体获得,感染途径有:1、病原体经胎盘通过血性传播至胎儿,如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结核杆菌等。
宫内感染的肺炎可导致胎儿死亡或出生后立即出现严重症状。
2、继发于羊膜炎后。
羊膜炎可由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
支原体及真菌等引起,为逆行性感染所致,一旦胎儿吸入感染病原体的羊水则易发生肺炎。
易感因素包括:早产,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频繁的产科指检。
3、分娩过程中吸入产道病原菌而致感染。
(二)晚发肺炎多为后天感染所得,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多种病原体均可致病,其中院内感染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及呼吸道病毒为多。
【诊断】1.临床表现早发肺炎常在出生后立即或3~5天内出现症状,而1周后发生着多为晚发肺炎。
表现为体温不稳定,拒奶、嗜睡,以后出现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呼吸暂停、程度不同的呼吸窘迫和发绀,重者可有心动过速、末梢灌注不良、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肺动脉高压等。
较大的新生儿可有咳嗽,呛奶,肺部罗音可有可五。
社区获得性肺炎往往开始于上呼吸道感染,起病缓慢。
而院内获得性肺炎则表现为在原发病基础上全身情况的恶化,如对氧和呼吸机的需要增加。
2.病原学检查胃液细菌学检查可提示有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阳性时。
生后8小时内气管分泌物的涂片和细菌培养则有助于早发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对疑肺炎的患儿应做血培养,当血培养阳性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如疑为病毒、支原体等肺炎则选择相应的病原学检查。
3.胸部X线检查一般表现为肺液中点片状浸润影或肺纹理增粗模糊。
宫内感染的肺炎尤其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往往表现为两肺均匀一致的透过度减低、支气管充气征,与RDS不易鉴别。
有的早发肺炎出生后第一天肺部X线检查可正常,而后来逐渐出现浸润影,这种常常是在分娩中感染的表现。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儿科学-新华医院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儿科学-新华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bf5900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5.png)
临床表现和诊断
产前感染
窒息史、24h内发病 呼吸块、反应差、肺部罗音 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和诊断
产时感染
发病潜伏期不同 因病原菌不同而差异较大 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
治疗
一般处理
保暖、供氧
病因治疗
抗生素(针对不同病原菌)
产后感染性肺炎
病因
金葡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合胞病毒、腺病毒或卡氏肺囊虫等
针对病原选用
对症及支持疗法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可发生于宫内、分娩过程中, 称为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发生 于出生后称为产后感染性肺炎。
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
病因及传播途径
血行传播途径
病毒、原虫、细菌通过胎盘、羊膜侵犯
通过羊水感染
羊膜早破24小时以上产道内细菌上行感染 羊膜绒毛膜炎胎儿吸入污染羊水
呼吸道途径
飞沫传播、上呼吸道感染下行
医源性传播
医用器械消毒不严、长时间使用呼吸机 医护人员洗手不勤、病房拥挤、吸入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气促、发绀、吸凹 体征 早期不典型、重时可及湿性罗音 X线检查 病原学检查
治疗
呼吸道管理
吸痰、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翻身拍背
供氧
鼻导管、面罩或头罩给氧 重者机械通气
抗生素疗法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63940d516fc700abb68fcde.png)
新生儿诊疗常规早产儿管理一、早产儿诊断胎龄<37周得新生儿;体重<1500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得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与大于胎龄儿、二、早产儿常见得临床问题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得日龄选择合适得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C左右(见表1)、表1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2、呼吸管理⑴氧疗:PaO2v50mmH或血氧饱与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与度在90%~ 95%对有呼吸衰竭者得治疗,见我国制订得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呼吸暂停得处理⑵呼吸暂停得处理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②刺激呼吸;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4~6mg/kg,静滴,12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2mg/kg, 2-3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5- 15卩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④频发得呼吸暂停可应用CPAP或机械通气治疗、3、早产儿喂养问题⑴ 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Kcal/kg/d、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④休克,严重得酸中毒或缺氧时⑶ 喂养得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表2)、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750 0 、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 、5-1、0 1-21001-1250 2 、0 21251-1500 3 、0 31551-1750 5 、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1751-2000 7 、0 3>2000410 、0⑷ 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⑸ 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24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得浓度从0、5-1、0g/kg/d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得速度,0、08-0、12g/kg/h、(6)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10~20g、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2、2mmol/L~7、0mmol/L;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 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咼渗液体;6纠正低蛋白血症;7、黄疸得治疗;8、输血指征:⑴Hbv80-90g/L (HCTv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Hbv125g/L(HCTv35%〉9、PDA得治疗⑴限制液体入量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小时、⑶布洛芬:首剂10mg/kg,2,3 剂每次5mg/kg,间隔24小时、10、对有高危因素得早产儿:⑴MRI检查评价脑发育与损伤;⑵ 听力及ROP 监测;⑶ 每周均应监测血气, 血糖, 血常规及CRP; ⑷ 出院后定期随访新生儿窒息一、概述新生儿窒息就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得急性呼吸循环障碍织得缺氧与灌注不良、, 本质就是组二、诊断要点⑴ 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得各种原因;⑵ 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 分,或<100 次/ 分, 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⑶ Apgar 评分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 ⑷器官功能障碍、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 有神经肌肉疾病, 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得程度、重要得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 心肝肾功能得评价, 血常规、窒息得复苏要点:⑴ 正确复苏;⑵ 胸部按压得指征与方法见附图2,3;⑶ 气管插管得指征: ① 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 无自主呼吸; ② 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 发绀不缓解;⑷ 复苏时药物得选择与应用方法: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与辅助通气后,心率< 60次/min:(注意:充分得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剂量:1/10,000,0 、1-0、3ml/kg/ 次, 据情况3-5 分钟可重复, 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②扩容指征: 给氧后仍苍白, 脉搏微弱, 低血压/ 低灌注, 对复苏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 或白蛋白1g/kg; 或血浆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得通气基础上, 5%碳酸氢钠3ml-5ml/kg,③碳酸氢钠,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根据血气计算:5%碳酸氢钠ml=- BEX体重X 0、5、④纳络酮, 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得新生儿呼吸抑制, 在有效得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 、1mg/kg, 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 或皮下或肌肉注射、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 监测生命体征, 生理生化指标, 必要时转入NICU 进一步治疗、表 3 气管插管得选择气管插管型号体重(kg )孕周深度(CM )2、5cm <1 、0 26-28 73、0cm 1 、0-2、0 28-34 83、5cm2、0-3、034-38 93、5-4、5cm>3 、0>389-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 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就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得缺氧缺血性损害, 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得表现,就是新生儿窒息后得一种严重并发症,严 重病例得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围生期窒息就是HIE 最主要得原因,缺氧就是脑损害发生得基础。
新生儿肺炎怎么治疗方法
![新生儿肺炎怎么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ecc27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f.png)
新生儿肺炎怎么治疗方法新生儿肺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孩子得了肺炎,最着急的永远是父母,那么下面是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方法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羊水吸入肺炎①对症治疗: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头罩吸氧,或机械通气;②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针对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生素。
(2)胎粪吸入性肺炎关键是改善通气和氧疗支持。
①清理呼吸道:对有羊水胎粪污染且宫内窘迫的新生儿,需立即评估其有无“活力”,“无活力”即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肌张力低下,和(或)心率<100次/分。
在分娩后呼吸出现前,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引。
注意胃内容物也应吸净,避免误吸。
有活力者需注意监护其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等表现。
②监测和观察项目: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氧饱和度。
密切观察呼吸窘迫症状和体征,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X线胸片监测肺部病变,注意有无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
③氧疗:当PaO2<60mmHg或TcSO2<90%时,应根据缺氧程度进行氧疗,维持PaO260~80mmHg或TcSO292%~97%为宜。
轻者选择鼻管、头罩给氧。
当FiO2>0.4时可用CPAP(持续气道正压)治疗,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压力4~5cmH2O,临床及X线胸片提示肺过度充气时应小心,压力不宜太高。
当PaO2<50mmHg,PaCO2>60mmHg时,常采用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机械通气,如胸片以肺不张为主或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初调时吸气峰压可稍高25~30cmH2O,吸气时间可适当延长,吸/呼比1:1~1.2,呼吸频率35~40次/分;如胸片以肺气肿为主或血气以PaCO2增高为主,初调时吸气峰压应稍低20~25cmH2O,吸/呼比1:1.2~1.5,呼吸频率40~45次/分。
对于常频呼吸机应用无效或有气漏如气胸、间质性肺气肿者,用高频振荡通气,高频呼吸的频率为8~10Hz,可能有较好的效果。
小儿外科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外科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5c41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0.png)
小儿外科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肺脓肿【适应证】经内科治疗4~8周,症状无改善。
患儿仍有发热、气促、活动后青紫、多汗、营养不良、贫血、血沉降率快,肺部体征及胸片无改变者应行手术治疗,【禁忌证】严重贫血或出、凝血时间延役患儿,术前应酌情纠正。
【操作方法及程序】1.气管插管及静脉复合麻醉,2.健侧卧位,根据脓肿部位,选择第4、第5或第6肋间,后外侧切口。
3.因反复感染,病程长,胸腔常有广泛瘢痕样的粘连。
应做锐、钝性分离或剥离、血管样粘连宜缝合结扎,以减少术后创面渗血。
根据病变范围,游离相应的肺动脉和静脉,先后丝线结扎和缝合结扎。
支气管残端涂以活力碘后,采用闭合式缝合或开放式缝合处理.一般主张边切除,边缝合。
针距0.2~0.3cm,进针距切断缘0.3-0.5cm.关胸前再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胸腔,在麻醉师配合复张肺组织下,检查有无漏气。
【注意事项】1.严重感染、病程畏者,胸腔粘连常广泛而牢固,致解剖关系不清。
为避免损伤大出血,应随时检查血管搏动;因肺动脉与支气管粘连紧密不易分开时,先以4.0号丝线贯穿缝扎血管的近端,以减少误伤出血。
4.囊肿有大量气体及液体充盈、膨胀,影响视野及操作,为避免脓液被挤入对侧气管,可先抽吸出囊内气体和分泌物减压,使囊壁塌瘪,便于游离。
5.支气管应于距主支气管0.5cm处切断,以免损伤。
6.术后应行定时翻身、拍背和吸痰等物理疗法,鼓励合作小儿咳嗽及咳痰,以促进余肺扩张。
X线拍片复查,及发现肺不张。
7.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性状和液面波动情况,以早期发现术后脓胸、大出血和支气管胸膜瘦等井发症。
8.并发脓胸或支气管胸膜屡者,应及时引流,后者多数能自行愈合,否则考虑行寒修补术或肺叶切除术。
肺囊肿【适应证】1.肺囊肿反复继发感染,患儿有气促、咳嗽、脓痰、慢性肺功能不全、杵状指(趾)等表现。
9.病程长,虽无明显症状,但肺部病变不消失者。
10合并张力性气胸者,应行急诊手术。
【禁忌证】双侧多发性肺囊肿,合并多囊肝、多囊肾或其他复杂畸形,全身情况差者,手术治疗应慎重。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1ffb5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a.png)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
前言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指发生在出生后28天内(早产儿须根据实际月龄调整)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的感染病。
它是困扰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但可透过规范合理的诊疗有效遏制其发展。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常常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喂养不良、呼吸急促、心率异常等表现,需引起警惕。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常明显增高,有时可呈现左移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②CRP、PCT,这些指标的升高提示有感染的可能性,但也可以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持婴儿体液、电解
质和能量平衡。
②调整呼吸功能,保证呼吸通畅,支持氧疗等,维持足够的氧
合状态。
③营养支持,确保足够的营养供应。
抗感染治疗
早期诊断和有效抗感染治疗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关键。
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对症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病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对症治疗可协助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
预防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关键是保障孕妇的健康,提高孕妇防
感染意识,避免感染的影响。
同时,在新生儿出生后严格控制医院
内部感染源,避免病菌间传播。
结语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治疗除了需要医生的精心护理,还需家属的合作和努力。
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细心观察婴儿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为婴儿的康复做好一切。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2f71ea9df242336c1fb95e42.png)
重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 )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它是一种常有病,死亡率较高。
一、吸入性肺炎【病因】包含羊水、胎粪、乳汁等吸入。
主要因缺氧刺激胎儿呼吸而使胎儿吸入羊水、胎粪惹起吸入性肺炎;乳汁吸入常有于吞咽功能不全、吮乳后呕吐、食管闭锁和唇裂、腭裂等。
此中以胎粪吸入性肺炎最为严重。
【临床表现】羊水、胎粪吸入者多有窒息史,在复苏或出生后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伴紫绀、呻吟。
胎粪吸入者病情常常较重,可惹起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一旦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病情突变甚至死亡。
乳汁吸入者常有喂乳呛咳,乳汁从口、鼻流出,伴气急、紫绀等,严重者可致使窒息。
胸部 X 线检查可见双侧肺纹理增粗伴肺气肿。
胎粪吸入者常常有显然堵塞性肺气肿和两肺不规则斑片或粗大结节暗影。
【治疗原则】赶快消除吸入物,给氧,保暖,适合限制液量,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生素及对症办理。
二、感染性肺炎【病因】细菌、病毒、衣原体等都可惹起重生儿肺炎。
病原体的侵入可发生在宫内、出生时及出生后。
宫内感染和出生时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B组ß溶血性链球菌、衣原体等为主。
出生后感染以葡萄球菌为常有。
【临床表现】宫内感染发病早,产后感染发病较晚。
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一般状况差,呼吸浅促、鼻翼扇动、点头呼吸、口吐白沫、紫绀,食欲差,体温异常。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吸气三凹症,甚至呼吸衰竭和心力弱竭。
【治疗原则】1 .控制感染提早合理应用抗生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采纳耐酶青霉素、第一代头抱菌素等;肠道菌肺炎可采纳第三代头抱菌素。
2.保持呼吸道畅达,注意保暖、合理饲养和氧疗。
三、重生儿肺炎的护理【常有护理诊疗】l .清理呼吸道无效(ineffective airway clearance)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相关。
肺炎诊疗指南
![肺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f2116603968011ca3009167.png)
肺炎诊疗指南【概述】肺炎(pneumonia) 是指不同的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和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
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气温骤变季节多见。
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真菌性、吸入性、过敏性肺炎;按病理特点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按病程长短又可分为急性(病程<1月)、迁延性(1~3月)、慢性(>3月)肺炎;按感染发生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以婴幼儿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
病原以病毒和细菌为主,引起不同年龄肺炎的病原不同,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近年随着侵入性检查与操作的增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性肺炎有增加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
【病史要点】1、询问发热、咳嗽、气急、青紫的发生,发展和加剧过程,了解发热程度、热型,咳嗽轻重,有无痰响和进食呛咳。
2、询问病后精神、食欲改变。
有无烦躁、呻吟、萎靡、嗜睡和惊厥。
进食减少程度,有无呕吐、腹泻。
3、院外诊断、重要检查和治疗情况,特别是所用抗生素种类及疗程。
4、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百日咳、流感等传染病史。
有无呼吸道传染病接触史。
【体检要点】1、测定体温、呼吸、脉搏。
注意营养发育状况,精神和神志状态。
2、呼吸困难情况,有无喘憋、呻吟、鼻扇,点头呼吸和吸气性“三凹征”,有无口周、甲床青紫,面色青灰或苍白。
尚须注意有无呼吸节律异常,尤其是小婴儿。
3、肺部有无中细湿罗音、捻发音,分布和密集程度。
严重病例注意呼吸音降低,管状呼吸音,语音(哭声)震颤增强,叩诊发浊等融合实变体征。
4、注意心音强弱、心率和心律。
有无腹胀,肝脏大小(叩上、下界)、质地及压痛,脾脏大小。
医学教学课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医学教学课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3635e3174693daef5ff73d86.png)
12
临床表现
1.宫内感染性肺炎
重症: 肌张力改变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抽搐、昏迷 DIC、休克 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
13
临床表现
2.产时感染性肺炎
■潜伏期后发病:细菌性肺炎 3~5d Ⅱ型疱疹病毒 5~10d 衣原体 3~12w
■肺炎症状:呼吸暂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罗音、呼吸 衰竭
10
病理生理 (pathology)
■广泛性肺泡炎﹙宫内感染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1
临床表现(clinical situation)
1.宫内感染性肺炎
■常有窒息史 ■娩出后24h以内发病 ■症状: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定、呼
吸暂停、反应差,无咳嗽 ■体征:羊水感染者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病毒(TORCH),支原体
7
病因
2.产时感染性肺炎
多见于
分娩过程中吸入阴道内污染的分泌物 断脐消毒不严 发热、患羊膜炎孕妇
病原体
与宫内吸入污染羊水致病菌相似 细菌:杆菌(多见)、B组链球菌 其它: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uu)、TORCH
8
病因
3.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呼吸道感染者 血行传播: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 医源性传播:
■心力衰竭: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和发绀、心率 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 增大,下肢浮肿等。予强心、利尿剂等治疗
■呼吸衰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紫绀,呼吸 早期加快,重时减慢,呻吟和呼吸节律改变。 重危时心率加快或减慢,并可出现昏迷和抽搐
23
合并症(complication)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b33970a7f1922791688e8f9.png)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发表时间:2011-07-22T10:26:00.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刘旸[导读]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较常见,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娩出过程中及出生后刘旸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劲松镇卫生院 165000)【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7-0129-02【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较常见,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娩出过程中及出生后。
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及病毒,少数由真菌、衣原体、原虫引起。
出生前感染包括孕妇妊娠后期感染经血行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或羊膜腔感染,羊膜早破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娩出过程因经过阴道时吸入污染的分泌物,出生后见于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其他部位感染经血行传播至肺或接受一些侵入性操作及应用抗生素、激素接触病原体机会多的住院患儿。
【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原宫内或分娩时感染的病原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B组β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柯萨奇病毒),也可为梅毒螺旋体、弓形体原虫及李斯忒菌等,生后感染病原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和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其他尚有厌氧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
2.感染途经孕妇患菌血症、病毒血症可经血行感染胎儿,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病原可从阴道上行污染羊水致胎儿感染。
生后肺外的感染病灶或败血症、病毒血症亦可经血行传播至肺。
因宫内窒息吸入污染之羊水、胎粪,分娩中吸入污染之产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下呼吸道。
治疗中使用消毒不严的器械污染气道致医源性感染。
新生儿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条:①密切接触: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由于新生儿接触外人的机会比较少,家庭成员患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带菌就成了主要的感染源。
感染性肺炎诊疗常规
![感染性肺炎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1018f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9.png)
感染性肺炎诊疗常规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病因。
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产后。
病原菌可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原虫、真菌等。
宫内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肺炎)及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占活产新生儿的05%。
(一)诊断1、病史(1)母妊娠期间有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或原虫(如弓形虫)感染; (2)母产道有感染(阴道炎); (3)胎膜早破(>24 小时); (4)滞产或胎儿急产分娩于污染环境; (5)胎儿吸入有污染的羊水; (6)患儿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 (7)接受侵入性操作或检查(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8)婴儿住院时间过长。
2、临床表现具有感染一般症状,如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差,黄疸加重。
出现气促、发绀、咳嗽、呛奶等症状和肺部呼吸音粗,部分有啰音等体征;重症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DIC、休克或持续肺动脉高压。
宫内细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多于生后3天内发病。
分娩过程中细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多在出生后3-5天发病,而沙眼衣原体感染则常在出生后3-12周发病。
生后感染的肺炎发病率最高,发病时间可早可晚。
3、胸片(1)支气管肺炎表现:肺纹理模糊、增多、紊乱或片状影;(2)间质性肺炎表现:肺纹理增多呈致密纤细条状影或呈网状影,伴散在斑片影及明显肺气肿。
多为病毒感染。
4、除先天性疾病、吸入性肺炎和湿肺。
(二)治疗1、呼吸道管理(1)雾化吸入:可进行呼吸道湿化,稀释痰液,降低痰的黏度或经雾化吸入各种非挥发性药物。
(2)胸部物理治疗:促使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肺脏充分扩张,从而改善氧合。
(1)翻身、体位引流:适用于所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预防或治疗患儿肺内分泌物的堆积机改善受压部位的肺的扩张。
根据病情可每2小时适当帮助患儿更换体位。
(2)叩击/震动:手动叩背排痰:用软的面罩,以手腕的力量轻叩,频率100-200次/分,叩击前胸、后背、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俩侧共8个部位,每个部位叩击6-7次,约1-2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
肺炎可分为早发和晚发两大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早发肺炎多有母体获得,感染途径有:
1、病原体经胎盘通过血性传播至胎儿,如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结核杆菌等。
宫内感染的肺炎可导致胎儿死亡或出生后立即出现严重症状。
2、继发于羊膜炎后。
羊膜炎可由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
支原体及真菌等引起,为逆行性感染所致,一旦胎儿吸入感染病原体的羊水则易发生肺炎。
易感因素包括:早产,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频繁的产科指检。
3、分娩过程中吸入产道病原菌而致感染。
(二)晚发肺炎多为后天感染所得,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多种病原体均可致病,其中院内感染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及呼吸道病毒为多。
【诊断】
1.临床表现早发肺炎常在出生后立即或3~5天内出现症状,而1周后发生着多为晚发肺炎。
表现为体温不稳定,
拒奶、嗜睡,以后出现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呼吸暂停、程度不同的呼吸窘迫和发绀,重者可有心动过速、末梢灌注不良、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肺动脉高压等。
较大的新生儿可有咳嗽,呛奶,肺部罗音可有可五。
社区获得性肺炎往往开始于上呼吸道感染,起病缓慢。
而院内获得性肺炎则表现为在原发病基础上全身情况的恶化,如对氧和呼吸机的需要增加。
2.病原学检查胃液细菌学检查可提示有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阳性时。
生后8小时内气管分泌物的涂片和细菌培养则有助于早发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对疑肺炎的患儿应做血培养,当血培养阳性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如疑为病毒、支原体等肺炎则选择相应的病原学检查。
3.胸部X线检查一般表现为肺液中点片状浸润影或肺纹理增粗模糊。
宫内感染的肺炎尤其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往往表现为两肺均匀一致的透过度减低、支气管充气征,与RDS不易鉴别。
有的早发肺炎出生后第一天肺部X线检查可正常,而后来逐渐出现浸润影,这种常常是在分娩中感染的表现。
细菌性肺炎以支原体肺炎为主,病毒性肺炎则往往是间质性肺炎。
【鉴别诊断】
1.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GBS肺炎常继发于母亲羊膜
炎后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而导致感染。
多发生在出生后3天之内。
患儿在出生时或几个小时后即出现呼吸窘迫,而且可有GBS败血症或脑膜炎同时存在。
胸片征象有时与RDS不易区分,尤其当GBS感染发生在早产儿时。
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表现为气促、喘憋、呼吸暂停、精神萎靡,尤其好发在冬季,多见于小早产儿,常与慢性肺疾病有关。
X线胸片可见过度通气,斑点状浸润或条索影。
3.院内获得性肺炎易感因素包括: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出生体重<1500克,3)住院时间长,4)严重的原发病,5)多种进入性操作,6)过度拥挤,7)护士/患儿比例低,8)污染的医疗设备,9)洗手不充分。
临床诊断取决于X胸片出现新浸润影,对氧或呼吸机的依赖增加;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及脓性气道分泌物。
细菌学诊断考血、气道分泌物或胸水的培养结果。
【治疗】
1.支持治疗注意保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生命体征等。
2.呼吸管理注意体位,及时排痰,药物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常。
有轻度发绀、呼吸急促者给予面罩吸氧。
可根据低氧血症程度不同选用CPAP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3.病原学治疗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有效抗病原药物。
抗生素选择见败血症章。
4.物理治疗如体位引流,定时翻身叩背等。
有利于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