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分类办法

合集下载

期刊级别分类方法总结

期刊级别分类方法总结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期刊发表的级别划分

期刊发表的级别划分

期刊发表的级别划分期刊发表的级别是评价学术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不同级别的期刊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和地位。

一般来说,期刊的级别划分主要包括国际级、国家级和地方级三个层次。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级别进行介绍和解释。

首先是国际级期刊,这类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发表在这类期刊上的论文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引用。

国际级期刊通常由国际知名出版社或学术机构出版,拥有严格的审稿制度和高水平的学术标准。

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国际级期刊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期刊,因此发表在这类期刊上的论文往往能够为作者带来更多的学术声誉和机会。

其次是国家级期刊,这类期刊是由国内权威学术机构或出版社出版的,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国家级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发表在这类期刊上的论文能够为作者带来一定的学术认可和推动。

国家级期刊的审稿制度和学术标准也比较严格,因此发表在这类期刊上的论文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学术认可和推动。

最后是地方级期刊,这类期刊是由地方学术机构或出版社出版的,具有一定的地方影响力和知名度。

地方级期刊在地方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发表在这类期刊上的论文能够为作者带来一定的学术认可和推动。

地方级期刊的审稿制度和学术标准相对较为宽松,因此发表在这类期刊上的论文也能够为作者带来一定的学术认可和推动。

综上所述,期刊发表的级别划分是评价学术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不同级别的期刊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和地位。

作者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以获得更多的学术认可和推动。

同时,学术界也应该对不同级别的期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认可,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共享。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03年5月28第10次校长办公会通过,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修订,2015年12月30日第18次校长办公会修订)第一条学术期刊划分为三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

第二条权威期刊包括:(一)《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世界宗教研究》、《文艺研究》、《文物》、《统计研究》、《中国军事科学》。

(二)《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生物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心理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环境科学》。

(三)《新华文摘》发表或转载的论文(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编)视为权威刊物论文。

(四)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排名前50%)、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

(五)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

第三条核心期刊包括:(一)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 1 -展版和来源集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

(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证据科学》、《行政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法学(英文版)》。

(四)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五)EI(工程索引)排名后50%期刊。

(六)在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之外的境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经校科学研究委员会评定达到一定水平的,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强化岗位聘任中学术评议的质量标准,学校决定进一步规范对国内外期刊的分类。

本次期刊分类,将原来列为权威期刊的刊物细分为A、B、C、D四类;核心期刊以下的刊物分为E、F、G三类,分别对应以往的核心期刊、正式期刊和非正式刊物。

A、B、C、D、E、F、G七类刊物具体区分方法如下:一、A类期刊主要依据2006年ISIwebof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20%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学科门类指定1种期刊(以2008~2009CSSCI为主要依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组成。

二、B类期刊主要依据ISIwebof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50%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不超过2002年已经列入学校权威期刊总数的一半且每个二级学科最多1种的原则认定,由ISIwebofscience中SSCI、AHCI收录的期刊亦视为B类期刊。

三、C类期刊(文科不设此类,如发表在此类刊物一律视作D类)1.ISIwebofscience收录的其它SCI期刊;2.被SCI收录的其他论文,视作C类期刊论文;3.EI收录的论文,视作C类期刊论文。

四、D类期刊原则上按2002年确定的权威期刊为依据进行调整,但总数不得突破(含作为C类以上期刊的数量)。

被ISTP、ISHP等收录的论文可视作在D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五、E类期刊主要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组成。

六、F类期刊指具有正式期刊号的刊物。

七、G类刊物指内刊、一般会议交流论文集等。

几点说明:一、结合岗位聘任条件,为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学校按1篇A类期刊论文=2篇B 类期刊论文=4篇C类期刊论文=8篇D类期刊论文计算;文科1篇A类期刊论文=2篇B类期刊论文=4篇D类期刊论文计算。

上述计算办法不得逆向换算。

期刊的种类区分

期刊的种类区分

期刊的种类区分
期刊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
1. 学科类别:期刊可以根据所涵盖的学科范围进行分类,例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等。

2. 学术性质:期刊可以根据其内容的学术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学术期刊和专业期刊。

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学术评论等,而专业期刊主要面向特定职业领域或
行业,以向从业人员提供实用信息和专业知识为主。

3. 编辑方式:期刊可以根据其编辑方式进行分类,包括同行评议(peer-reviewed)期刊和非同行评议期刊。

同行评议期刊在接受稿件前经过专家评审,以确保学术质量和
准确性,而非同行评议期刊不经过这一过程。

4. 出版周期:期刊可以根据出版的周期进行分类,包括每日、每周、每月、季刊、半
年刊和年刊等不同周期。

5. 地区性质:期刊可以根据其发布地区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国际期刊、国内期刊、
地区性期刊等。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期刊分类方式,实际上还存在其他的分类方式,如影响因子、引用文献等,不同期刊也可能符合多种分类方式。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
1. 学科分类:按照学科领域对期刊进行分类,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侧重于期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2. 主题分类:按照期刊主要研究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医学期刊、教育期刊、经
济期刊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期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进行划分。

3. 影响因子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分类,一般使用影响因子作为衡量标准。

影响因子是根据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4. 国际标准分类:按照国际标准类目进行分类,例如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的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国际或行业标准对期刊进行分类。

5. 学术评价分类:按照学术评价机构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文
献研究中心(CAS)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等机构的期刊分类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术期刊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应用
价值。

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投稿、查找相关文献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
分类方法。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18年修订)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18年修订)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18年修订)(经2018年4月11日第6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2018年4月12日第八届党委第11次常委会会议审定通过)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在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中的引导作用,为全校科研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分类办法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SSCI、SCI、A&HCI、EI收录的期刊为基础,结合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现状,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若上述期刊目录更新,以其更新版本为标准。

各索引新增收录的期刊,将自动列为相应类别,被各索引调整出的期刊,将自动从相应类别中退出。

具体论文类别的认定,以论文发表时各索引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在大陆以外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时间为准。

第三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学校将大陆出版的学术期刊分为A、B、C、D1、D2五个等级。

其中,A、B类为校定权威期刊,C类为校定重要期刊,D1、D2类为校定核心期刊。

第四条A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不含英文版)、《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

第五条B类期刊(一)《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不含英文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求是》、《心理学报》、《世界宗教研究》、《中华医学杂志》、《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史研究》、《管理世界》(不含短论)、《计算机学报》、《会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

(二)《新华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卡片)。

第六条C类期刊(一)综合性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学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界》、《读书》、《探索与争鸣》、《学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分类办法(试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分类办法(试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分类办法(试行)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高我校师生学术论文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进一步体现质量导向,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EI收录的期刊以及中国科技论文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等,学校决定按期刊影响力,将学术期刊分为T0、T1、T2、T3、T4五类。

(一)T0类期刊1. 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期刊。

2.对于无影响因子大于10的 SCI期刊的一级学科可申报1个代表本学科国际顶级水平的SCI期刊至T0类。

(二)T1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1区的期刊。

2.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本学科标志性的SCI期刊至T1类。

3.《中国科学》系列期刊(英文版)。

4.《科学通报》(英文版)。

(三)T2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2区的期刊。

2. 《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中文版)。

3. 《科学通报》(中文版)。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可调整1~2个代表本学科国际顶级水平的会议论文至T2类。

(四)T3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3区的期刊。

2. 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代表本学科国内顶级水平的国内一级学会期刊至T3类。

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五)T4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其它SCI期刊。

2.EI收录的其它期刊。

3.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本学科标志性的中文核心期刊至T4类。

三、附则1、期刊分区按照论文出版年度对应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数据库进行查询。

对于论文出版年度分区数据库没有更新的情况,按照最新的数据库进行查询;对于查询不到分区的SCI期刊统一认定为4区。

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

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

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第一条为了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向高层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水平,鼓励广大科研工作人员深入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在《XX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特修订形成本办法。

第二条学术期刊等级分类:(一)A类学术期刊1.SCI源期刊;2.SSCI、A&HCI源期刊;3.EI核心库源期刊;4.由校学术委员会审定的国内学术权威期刊(从CSSCI和CSCD核心库源期刊中遴选);5.被《新华文摘》转载或摘录主要观点、被《红旗文摘》转载或摘录主要观点、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科学院《科学技术文摘》、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题录》、《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级文摘收录的学术论文视同为在A类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B类学术期刊1.EI扩展库源期刊;2.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和CSSCI集刊(按对应版本)。

(三)C类学术期刊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2.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区刊物(按对应版本);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区刊物(按对应版本);4.XX大学学报。

(四)D类学术期刊1.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2.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3.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五)国际会议论文的认定标准,另行制订《XX大学国际会议论文认定办法》。

(六)港、澳、台学术期刊的级别由校学术委员会审定。

第三条实行核心期刊退出机制。

对学术性、专业性不强,各方面意见比较大的期刊,由各学科向科研处提出建议,然后由科研处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审定,审定通过后退出核心期刊目录。

第四条对于报道类文章或除医学等特殊学科外,论文篇幅少于一个版面的学术论文,降低一个等级认定。

第五条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第六条本办法自XXXX年1月1日起执行,原XXXX 年11月30日发布的《XX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2020年整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doc

2020年整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doc

院发[2013]1号★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为鼓励学院教师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断增强学院的学术影响力,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在学校2008年期刊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最新影响力,结合学科的发展,对管理类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

为规范学术期刊的分类,制订本办法。

一、英文期刊的分类根据SCI/S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结合UTD24和FT45,将英文期刊分为T、A、B、C和D五类。

1.T类期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发布的24种期刊,简称UTD24,见附件一。

2.A类期刊A类英文期刊包括以下两类:(1)不属于T类期刊,但属于《金融时报》界定的45种学术期刊,简称FT45,见附件二;(2)不属于UTD24、FT45,但其影响因子排名属某类主题(Subject categories)前25%的SCI/SSCI期刊。

3.B类期刊B类英文期刊包括以下两类:(1)不属于T类、A类,但其影响因子排名属某类主题前50%的SCI期刊;(2)SSCI收录的其它期刊和A&HCI收录的期刊。

4.C类期刊C类期刊包括SCI收录的其它期刊。

5.D类期刊ABI收录的英文期刊和EI Compendex收录的英文期刊。

二、中文期刊的分类中文期刊分为A、B、D三类,分类原则如下: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A类、B类重要学术期刊分别被认定为中文B类、D类期刊;(见附件三)2.其它中文期刊的类别可参照学校其它院系的期刊分类来认定;(见附件三)3.ABI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和EI Compendex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为中文D类论文。

4.全国MBA“百篇优秀教学案例”视同中文B类论文;5.国家级、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分别视同中文B 类、D类论文。

分类原则1-2具有优先顺序。

在学校期刊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原则1-2确定的中文期刊分类见附件三。

三、几点说明1、UT/DALLAS和金融时报界定的期刊均依据最新出版年份确定, SCI/SSCI期刊的排序根据JCR期刊最新影响因子确定。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院发[2013]1号★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为鼓励学院教师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断增强学院的学术影响力,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在学校2008年期刊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最新影响力,结合学科的发展,对管理类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

为规范学术期刊的分类,制订本办法.一、英文期刊的分类根据SCI/S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结合UTD24和FT45,将英文期刊分为T、A、B、C和D五类.1。

T类期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发布的24种期刊,简称UTD24,见附件一。

2.A类期刊A类英文期刊包括以下两类:(1)不属于T类期刊,但属于《金融时报》界定的45种学术期刊,简称FT45,见附件二;(2)不属于UTD24、FT45,但其影响因子排名属某类主题(Subject categories)前25%的SCI/SSCI期刊。

3。

B类期刊B类英文期刊包括以下两类:(1)不属于T类、A类,但其影响因子排名属某类主题前50%的SCI期刊;(2)SSCI收录的其它期刊和A&HCI收录的期刊。

4。

C类期刊C类期刊包括SCI收录的其它期刊。

5.D类期刊ABI收录的英文期刊和EI Compendex收录的英文期刊.二、中文期刊的分类中文期刊分为A、B、D三类,分类原则如下: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A类、B类重要学术期刊分别被认定为中文B类、D类期刊;(见附件三)2.其它中文期刊的类别可参照学校其它院系的期刊分类来认定;(见附件三)3.ABI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和EI Compendex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为中文D类论文.4.全国MBA“百篇优秀教学案例”视同中文B类论文;5.国家级、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分别视同中文B 类、D类论文.分类原则1-2具有优先顺序。

在学校期刊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原则1—2确定的中文期刊分类见附件三。

三、几点说明1、UT/DALLAS和金融时报界定的期刊均依据最新出版年份确定,SCI/SSCI期刊的排序根据JCR期刊最新影响因子确定.2、党务人事办公室每年年底考核时确认英文期刊的类别。

江西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向高层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水平, 鼓励广大科研工作人员深入地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同时配合《江西师范大学科研 工作量计算及津贴发放办法》的实施,结合学校实际,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核定, 特制定本学术期刊分类试行办法。 第二章、认定原则 第二条、根据学校各有关单位推荐。 第三条、按一级学科汇总,结合学校目前学科建设,科研力量与科研水平。 第四条、参考有关兄弟院校的做法。 第五条、理工科基本上参考影响因子。 第二章 一类学术期刊 第六条、《江西师范大学国内一类学术期刊目录》所含学术期刊(见附件一)。 第七条、《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2004 年版)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第八条、《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4 年版)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第三章 二类学术期刊 第九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共 670 种(见附件二)。 第十条、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共 418 种(见附件三)。 第十一条、一类学术期刊增刊。 第十二条、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 第四章 三类学术期刊 第十三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 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 第十四条、国际会议论文集(含正式出版号)。 第五章 四类学术期刊 第十五条、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 第十六条、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含正式出版号)。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除特别说明,以上学术期刊均指正刊,不包含增刊; 第十八条、《江西师范大学国内一类学术期刊目录》由校学术委员会核定。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科技处(社科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Chinese J. of
Chem.(中国化学) 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有机化学 高分子学报 中国化学会 教育部 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会 中科院化学所 中国计算机学会 ISSN0567-7351 CN31-1320 ISSN0251-0790 CN22-1131 ISSN1000-6818 CN11-1804 ISSN0253-2786 CN31-1321 ISSN1000-3304 CN11-1857 ISSN1000-9000

期刊分类

期刊分类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 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 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期刊级别怎么划分

期刊级别怎么划分

对于经常发表论文的都会关注各个期刊,也会对于期刊的等级高低,凡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级别无非就是行业里的一种认识。

虽然没有划分,可有些职称评审部门对期刊级别还是有要求的,因此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期刊级别该如何区分。

现在市面上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将期刊分出如下几个大类,下面来分别了解一下:1、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

相对于核心期刊来说,可统称为普刊。

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的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央级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3、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期刊的级别虽然没有明显的划分,但是在学术界中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对于期刊的普遍区分和认识,因此等级的高低属于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可以和专业的论文发表机构进一步沟通。

甘肃政法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甘肃政法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附件:甘肃政法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以及科研在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推进作用,为学校科研评价和考核、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提供依据,鼓励教师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工程索引》(简称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北大核心)等来源期刊为基础,结合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实际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若上述索引(数据库、要目总览)更新,以其更新版本为标准。

具体期刊等级的认定,以论文发表时该期刊在各索引收录的目录为准,国外论文以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时间为准且需相关权威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二章期刊分类与认定第三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学校将学术期刊分为T、A、B、C1、C2、D六个等级。

第四条 T类期刊1、《中国社会科学》;2、Science、Nature。

第五条A类期刊1、CSSCI收录来源期刊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管理世界、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语文、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统计研究、心理学报、中国软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SCI一区收录的学术期刊;3、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4、《新华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编);5、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智库成果。

第六条 B类期刊1、CSSCI收录来源期刊(1)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红旗文稿、思想教育研究;(2)管理学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行政管理、科学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管理评论;(3)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世界哲学;世界宗教文化;(5)语言学汉语学报、古代汉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6)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7)中国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8)艺术学美术研究、音乐研究、艺术设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民族艺术;(9)历史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0)经济学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观察、财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产业经济研究;(11)政治学公共行政评论、行政论坛、当代亚太、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外法学、法商研究、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学评论;(13)社会学社会、人口研究、青年研究;(14)民族学与文化学世界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新闻学与传播学编辑学报、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16)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17)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评论、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复旦教育论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18)体育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统计学数理统计与管理;(20)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21)环境科学资源科学;(22)综合社科期刊开放时代、学术月刊、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江海学刊、探索与争鸣、社会科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学术研究、学海、天津社会科学;(23)高校综合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SCI二区收录的学术期刊;3、《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解放军日报》的理论版(发表的文章在2000字以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在C1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被全文转载);4、被省部级主要领导明确批示、且已采纳的智库成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期刊分类办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期刊分类办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期刊分类办法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学术规范的精神,促进我院科研工作规范发展,现在正式下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期刊分类办法》。

它是对我院2001年1月1日《中国工运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修订。

本次修订,是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主,结合我院改制和学科建设的4年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关于本次修订的情况说明如下:确立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的划分标准,将我国权威学术机构编辑的、具有公认的最高学术水平、期刊本身的学术影响力、为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期刊定为权威期刊。

经修订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期刊分类办法如下:1、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国法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研究、文学评论、历史研究、管理世界、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科学通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闻与传播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境外及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

2.核心期刊(1)《分类表》中所列中文核心期刊;(2)《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或学术版(发表在上述几种报刊上的学术文章、学术评论、学术批判,不少于1500字)。

(3)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或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学术研讨会正式出版的论文集的论文等同核心期刊。

(4)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不限定字数)。

(5)凡以书代刊的刊物连续出版三集以上者,并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经我院科研管理部门认定后可等同核心期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强化岗位聘任中学术评议的质量标准,学校决定进一步规范对国内外期刊的分类。

本次期刊分类,将原来列为权威期刊的刊物细分为A、B、C、D四类;核心期刊以下的刊物分为E、F、G三类,分别对应以往的核心期刊、正式期刊和非正式刊物。

A、
B、C、D、E、F、G七类刊物具体区分方法如下:
一、A类期刊
主要依据2006年ISIwebof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20%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学科门类指定1种期刊(以2008~2009CSSCI为主要依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组成。

二、B类期刊
主要依据ISIwebof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50%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不超过2002年已经列入学校权威期刊总数的一半且每个二级学科最多1种的原则认定,由ISIwebofscience中SSCI、AHCI收录的期刊亦视为B类期刊。

三、C类期刊(文科不设此类,如发表在此类刊物一律视作D类)
1.ISIwebofscience收录的其它SCI期刊;
2.被SCI收录的其他论文,视作C类期刊论文;
3.EI收录的论文,视作C类期刊论文。

四、D类期刊
原则上按2002年确定的权威期刊为依据进行调整,但总数不得突破(含作为C类以上期刊的数量)。

被ISTP、ISHP等收录的论文可视作在D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五、E类期刊
主要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组成。

六、F类期刊
指具有正式期刊号的刊物。

七、G类刊物
指内刊、一般会议交流论文集等。

几点说明:
一、结合岗位聘任条件,为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学校按1篇A类期刊论文=2篇B 类期刊论文=4篇C类期刊论文=8篇D类期刊论文计算;文科1篇A类期刊论文=2篇B类期刊论文=4篇D类期刊论文计算。

上述计算办法不得逆向换算。

二、同一期刊因学科交叉等因素,可能出现在多个学科中,以在某学科中的最高类别为其期刊类别。

三、各期刊的增刊一律视作F类期刊(F类期刊的增刊视作G类刊物)。

四、发表在由我校主办的期刊上的论文,按相应等级确认一篇,如有多篇,其他的一律至少降一等确认,且最高只能按D类期刊论文认定;另有少量期刊在使用时有特殊限制条件(具体目录见附件)。

五、国际会议论文除有明确规定的以外,最高只能确认为D类期刊论文,并且必须是以外文全文发表在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期刊上。

六、论文作者只统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A类期刊可确认同等贡献作者,但同等贡献作者按1/2篇统计;学生第一、导师第二的论文,导师在申报相应岗位时使用该类论文数不得超过2篇。

七、除B类以上期刊外,综述一律不予统计;D类以下期刊上的专家笔谈、书评类文章一律不予统计;论文摘要、科普性文章、译文等一律不予统计。

八、文科教师发表论文一般不得少于3000字,书评类文章一般不得少于4000字。

九、各种索引收录的论文必须是全文发表的论文。

十、凡今后每年新进入前20%的期刊和50%的期刊均可视作A类或B类期刊,每聘期末集中更新一次。

十一、建规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以及外语学院小语种外语教学方面的期刊不细分为A、B、C、D类,D类以上级别期刊一律视作D类期刊;外语学院小语种外语教学方面的权威期刊根据今后发展情况由外语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后,由校学术水平评议组进行认定。

十二、因涉及期刊数目较多,学校将在人事处网页上公布A、B、C、D类期刊目录。

十三、本期刊分类办法限岗位聘任工作使用。

附件:
有特殊限制条件的期刊目录
管理科学学报1007-9807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中国管理科学1003-207X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会计研究1003-2886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1008-3448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科研管理1000-2995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1006-0863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1001-8158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000-6672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情报学报1000-0135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城市问题1002-2031 管理学 B 国内期刊
管理世界1002-5502 管理学 A 国内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1002-4921 文科综合 A 国内期刊
新华文摘(2000字以上)1001-6651 文科综合 A 国内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000-5420 文科综合 B 国内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919 文科综合 B 国内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2-0209 文科综合 B 国内期刊国外社会科学1000-4777 文科综合 B 国内期刊
学术月刊0439-8041 文科综合 B 国内期刊
天津社会科学1002-3976 文科综合 B 国内期刊
管理工程学报1004-6062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1007-5429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税务研究1003-448X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中国软科学1002-9753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知识产权1003-0476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中国社会保障1008-4304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1003-0743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0252-3116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1002-1027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中国医院管理1001-5329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情报杂志1002-1965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管理学报# 1672-884X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作为D类限1篇管理评论1003-1952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管理科学1672-0334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1002-6711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1672-6162 管理学 D 国内期刊
人民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文科综合 D 国内期刊
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文科综合 D 国内期刊
求是1002-4980 文科综合 D 国内期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