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大气受热过程
3.2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解析:第(1)题,审题时要注意“就波长来说”这五个字,由于 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所以 A 为短波辐 射,J 为长波辐射。第(2)题,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地面辐射、潜热 输送和湍流输送三种方式,而地面辐射为最主要的方式,所以 H 为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应为大气逆辐射。第(3)题,热量直接传给大 气层的为大气热量收入项 C、F、I、K,热量由大气直接传给地面 的 H 和传向宇宙空间的 G 为支出项;由于大气热量收支数值大致 相等,故大气温度稳定。第(4)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吸收、散射和 大气、地面反射后,最后被地面吸收的热量只剩下百分之四十七了。 第(5)题,天气转阴意味着大气中水汽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地 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保温作用也相应加强。
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对于_对__流__层___大气来说,太阳辐 射不是主要的直接热源。
[知识一] 1.太阳辐射强度 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主要受太 阳高度的影响。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又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 量形成地面辐射。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可强烈地吸收地__面__辐__射 __。 地面辐射释放的能量,除极少一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 大部分(75%~95%)都被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使大气增温。所以 说,__地__面____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云层、较大 尘埃
各种波长的 太阳辐射
夏季多云的 白天,气温不
太高
空气分子 波长较短的 晴朗天空呈
高中地理 第3章第2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湘教版必修一地理(20张)
大气的受热过程I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 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 温作用。
吸收
散射
② 大地传大气
逸出 (大气辐射)
地面吸收
① 太阳暖大地
③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I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透过大气
太阳辐射 射到地面 地面增温
大气逆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I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吸收
散射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的作用 有选择性,蓝紫光最易被散射
CO2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O3吸收紫外线
大气的受热过程I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角度解释地球上不 同纬度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 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多;两极地区的情况则相反。
大气的受热过程I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活动: 1. 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没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 半光明状态。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昼夜 交替的过渡时期。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简析晨昏蒙影形成的原因。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但可 以照射到地球的大气层中,由于高空大气里的质点和尘埃能够对太阳 辐射起散射作用,从而引起“晨昏蒙影”现象。
大气增温
大气的削弱作用:反射 吸收 散射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活动: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霜冻 为何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大气受热过程(共41张ppt)
大气 辐射
大气 辐射
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增强
地表气温升高 导致全球变暖
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散 射
大气反 射
图例: 短波辐射
大气吸收
地面 反射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 暖大地
大地 暖大气
大气 还大地
大气层
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 12点
地面辐射最强的时间:
13点
气温最高的时间:
14点
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所以气温低。
参与的大气成分: 水汽、云(最显著)和浮 尘 特点:无选择性
2.散射作用
思考: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 现蔚蓝色?
蓝色、紫色光波长短,容 易被空气分子散射。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有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79页活动
(1)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说一说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高,哪 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低。 新雪、冰、城市水泥路面的反射率较高; 海洋,特别是赤道地区的海洋反射率低,其次还有深色土的反射率也低
(2)分析地面性质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地面性质不同,反射率也不同。一般来说,深色土比浅色土的反射率 低,草地比耕地高、潮湿土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比平滑表面小。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 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乎?"
• 孔子不能决也。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大气 反射
地面 反射
吸收 散射
地面吸收
图例: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 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释放 能量 ,形成地面辐射。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2大气的受热过程(共15张ppt)
保温
面辐射
重要结论:
作用
大气逆辐射
1.太阳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
2.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
【思考探究】
1.为什么晴朗的白天比多云的白天要热?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吸收较多热量,气温较高。
独立 探究
为什么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高纬度地区丰富? 为什么正午太阳辐射强度较日出、日落弱?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 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且辐射能量更集中,单位面积获得 的太阳辐射越多。
太阳辐射
L1 >L2
大气上界
S1 > S2
地面
大气削弱路径(L)
能量集中度(E/S)
大气受热过程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二节
短波辐射
大气上界
高层大气
氧原子几乎全部吸收了波长小于0.175微 米的紫外线
平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 紫外线
对流层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绝大部分可见光直接到达 地面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大气散射作用
大气分子、微小尘埃散射波长比自身直径短的光。蓝光与紫光波长较短,容 易被散射。
【思考探究】
10.为什么极地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区的数倍?
极地地区
地面反射
地面反射太
气
冰雪融化
率下降
阳辐射减少
候
变
暖
大气温度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增
3.2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6张PPT)
6.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大气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B.②是地面短波辐射 D.④表示太阳辐射
6.结合所学知识,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是地面长波辐射,③表示 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辐射,C正确。故选C。
现代智能温室,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测各类环境参数,利用嵌入式系统 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左图为湖北某地玻璃 温室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完成6~8小题。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综合应用——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地势
高原 盆地
大气稀薄(云层薄),白天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云层厚,白天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都强——昼夜温差小
天气状况
晴朗 阴雨
大气白天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大气白天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都强——昼夜温差小
7.冬春季节温室内温度高的原因是( )
A.温室内空气吸收的来自①多 C.温室外空气③还给地面多
B.来自②难以释放到温室外 D.温室内空气④释放到温室外多
7.结合所学知识,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①)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 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辐射(②)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 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玻璃温室的作用相对于低层大气的作用,使温室内的热量②不易散失 ,空气直接吸收的①较少,A错误,B正确 ; 温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 空间,故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的少,温室内空气通过③还给地面多,起 到保温作用,C错误 ; 玻璃温室阻隔了外界,温室内空气通过④释放 到温室外较少,D错误。故选B。
第三章 地球上 的大气
3.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知识拓展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地膜覆盖
北方农民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蔬菜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从玻璃温室或塑料
散失,减少与外界冷空气的热量交 薄膜穿过,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会受玻璃温 换,在冬春季节具有提高地温和保 室或塑料薄膜阻挡,使热量保留下来,温度升
高,农作物可以提早成熟。
程解释。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升温快,气温很高。
夜晚,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答案解析3
请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早穿皮
袄午穿纱,围者火炉吃西瓜”现象
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 云量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现“午穿纱” 的现象; 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 至清晨近地面气温达到最低,故有“早穿 皮袄”现象。
2.大气辐射:
(1)对流层大气热量收入:主要来自 地面辐射 ,其他少量来自对太阳辐 射的直接吸收。
(2)方向:射向宇宙空间和射向地面 (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 大气逆辐射 )。
(3)变化:与气温变化呈 正 相关。气温最高时(地方时14时),大气辐 射与大气逆辐射最 强 ;气温最低时(日出前后),大气辐射与大气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 气 受 热 过 程
学习目标
1. 结合P77-79图文,区分吸收、散射和反射的过程;理 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 结合P80-81图文,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程; 3. 结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录
CONTENTS
0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4)日出之前天空就已经放亮了。
3-2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②
太①地
大
宇
阳
面
气
宙
③
空
④
间
1.大气热量的根本的能量来源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造烟幕在深秋晴朗的夜晚可以防御霜冻,影响的主要环节为
A.①
B.②
C.③
D.④
3.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A.反射作用 B.吸收作用 C.辐射作用 D.保温作用
5.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概念。倡导低碳生活,减少
C02排放可以使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图a显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图b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读图,完成6~7题。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 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辐射能力[J/(cm2·min·um)]
12
10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紫
4
外
区
2
可
见
光 区
红 外
区
0 0.2 0.4
0.8 1
1.5 2
波长
3 (um)
(1)大气的热源: 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
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受热过程:大部分
① 大气上
界 ④
②③
a
b
6.“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大气受热过程(共44张ppt)
大气受热过程
DL
思考
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深秋晴 朗的夜晚?
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 霜冻的作用?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 增加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增强
一切物体都会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 的总能量就愈大,且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辐射原理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波长
长 无线电波
太阳辐射
短
红外近线地可面见大光气平紫外均线温度X1射5线°Cγ射线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 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22°C 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15 °C
DL
月球基本上没有大气, 赤道处中午高达 127 ℃, 晚上最低达 -183 ℃。
DL
昼
夜
月
月
太 阳 辐 射
球 表 面 辐 射
球 表 面 辐 射
月球表面
昼
夜
太
反射
阳 辐
射
大 气 辐
大 气 辐
射
射
吸收
吸收
太 阳 辐 射地
面 辐
大 气 逆 辐 射
射
吸收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地球表面
• 月球没有大气,所以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 度升得很高;夜间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面辐射强烈,温度骤降, 气温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能丰富
实例应用
你能解释拉萨“ 日光城”与四川盆地“蜀犬吠日” 的原因吗?
四川盆地
拉萨
四川 盆地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3.2大气受热过程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1.提升综合思维: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分析大气受热过程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理解其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从而形成对地球热量平衡的整体认识。
2.增强区域认知: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不同地区气候特点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联,提高对区域气候差异的认识。
例题3: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的作用
题目描述:解释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解答: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将能量重新辐射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使得地面温度得到维持,尤其是在夜间,大气逆辐射使得地面温度不会过度下降,对维持地球表面温度具有重要作用。
-电子白板
-教学互动软件
3.信息化资源
-电子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大气受热过程动画
-气象数据分析软件
4.教学手段
-探究式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实地考察
-案例分析
-讲授与讨论结合
-互动式多媒体教学
5.辅助材料
-地理学科相关图书
-气象数据报告
-时事新闻相关资料
-学术论文摘要
6.网络资源
-教育部门推荐的在线教育资源
2.大气受热过程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定义,包括大气层结构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
详细介绍大气受热过程的组成部分,如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匀性、大气逆辐射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大气受热过程案例分析(20分钟)
例题4: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3.2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削弱作用
保温效应 宇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宙 直接 空 热源 间
地面辐射
课堂练习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 秋的夜晚带领全家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 成。
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地面辐射降温快
解释全球气候变暖
(CO温2、室C气H体4等)→
排放 增多
吸收地面
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保温
气温 变高
→
全球变 暖
作用增强
备注:主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₂O)、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亚氮(N₂O)、氟利昂、甲烷(CH₄)等
◆学以致用
模拟实验1:
在晴天的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15-20分钟后,结果是 有土 的气 温,高为什么呢?
大气上界
学生活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CONTENTS
我来绘
为什么夏季天空多云的时候,温度不会太高?
云能够反射太阳辐射, 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 反射越强,夏季天空多云, 反射强烈,使得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减少,所以气温不 高。
为什么十字路口停车信号灯是红灯?
红光的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作为停车信
作用形式 吸收作用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作用特点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一、大气的削弱作用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7--79页,总结下面的表格)
作用形式 吸收作用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地球表面的大气受热过程是指太阳能进入大气和地球表面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将能量传递给大气层和地球表面。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大气传导和辐射等。
首先,太阳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是通过辐射来完成的。
太阳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光线,其中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太阳能进入大气层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透射、吸收和反射。
透射是指太阳光直接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表面;吸收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吸收太阳能的能量,使其转化为热能;反射是指太阳光线被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反射回太空。
其次,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线。
这部分辐射能量在穿过大气层后,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大气层。
被地面吸收的辐射能量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形成热能。
被地面反射的辐射能量则再次进入大气层中,参与大气的热量交换。
而大气层内的热量传递又主要通过传导和辐射来完成。
传导是指分子之间的热量传递,大气层中主要是通过热对流和冷对流来完成的。
热对流是指气体受热后向上升,冷对流是指气体冷却后向下沉。
这种传导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地面向上输送,促进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热量交换。
辐射是指热能通过辐射能量的形式传递,主要是红外线的辐射。
大气层中的一些气体和颗粒会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辐射能量,使其在大气中传播。
总的来说,湘教版地理必修一中的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能进入大气和地球表面的辐射过程,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以及大气层内的热量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不仅受到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的影响,还受到地球的自转、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学生用书P41]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作用(1)表现⎩⎪⎨⎪⎧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强。
较大颗粒的尘埃: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 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3.吸收作用(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表现⎩⎪⎨⎪⎧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
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保温过程(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表现⎩⎪⎨⎪⎧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3.现象⎩⎪⎨⎪⎧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1)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一、判断题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 )2.大气逆辐射只存在于夜晚。
()3.天气晴朗时,气温日较差大。
()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5.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表面的温度高于地球表面。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晴天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有()①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②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③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④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7.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A.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B.近地面大气吸收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D.大气散射把热量还给地面答案:C8.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①离太阳近②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①④B.④⑤C.②③D.②⑤解析:选B。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大体相同,因此太阳高度大体相同。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大;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大气中水汽、杂质多且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9.“月夜苦寒”是因为月夜()A.①大B.②大C.③小D.④小解析:选C。
“月夜”说明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即大气逆辐射弱,导致近地面降温剧烈,所以“苦寒”。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学生用书P43]【情景导入诱思】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烟的方法防止农作物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5)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剧烈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
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
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较晴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晴天高,故温差较晴天小。
(4)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降温幅度减小。
(5)月球上无大气,白天太阳辐射全部照射到月球表面而急剧升温,夜晚无大气对月球保温,月球表面温度急剧下降。
【核心考点突破】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面保温。
如下图所示: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分析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传递转化的三个过程(如上图),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对点跟踪训练】读图,回答1~3题。
1.白天多云,气温偏低。
与图中哪个数字代表的辐射被削弱有关()A.①B.②C.③D.④2.大气温度的变化主要与图中哪个数字代表的辐射作用直接相关()A.①B.②C.③D.④3.青藏高原地区夜间降温较快,与图中哪个数字代表的作用有关()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箭头方向,可知①是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白天多云,气温偏低,与图中④代表的辐射被削弱有关,D对。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大气温度的变化主要与地面辐射有关,与图中数字②代表的辐射作用直接相关,B对。
第3题,青藏高原地区夜间降温较快,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与图中③代表的作用有关,C对。
答案:1.D 2.B 3.C气温及其影响因素[学生用书P44]【情景导入诱思】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说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A地昼夜温差大,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1)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2)冬季陆地气温低,夏季海洋气温低。
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气温高;冬季陆地降温快,比海洋气温低。
(3)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大。
【核心考点突破】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2)海陆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3)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同高度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4)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3.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
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中纬与低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4.等温线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增大。
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小。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大。
(4)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5.分析成因(1)若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则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2)若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则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3)若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则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地形)。
6.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一般山地等温线比平原的密集,陆地等温线比海洋的密集。
【对点跟踪训练】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A.保温作用B.吸收作用C.反射作用D.散射作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1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1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11月6日夜间最容易出现霜冻D.三天中气温最低都出现在子夜时分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故选C。
第2题,11月5日昼夜均为晴天,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最大,B正确。
答案:1.C 2.B[学生用书P45]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对图中箭头描述正确的是()A.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D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F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D.E表示大气逆辐射2.燃烧秸秆可减轻农作物的冻害,起作用的是图中字母代表的()A.A B.BC.C D.D3.晴天比阴天气温高,是因为()A.A强B.B弱C.E强D.D强解析:第1题,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A错误;D是大气逆辐射,B错误;F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C正确;E表示地面辐射,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