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与简答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爱莲说》和《陋室铭》的异同?相同点:1、主题上:都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情操。
2、主要写法上: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一是借“陋室”来言志,一是借“莲”来表达情操。
不同点:1、文体不同,“铭”文讲究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要押韵,音乐感更强;“说”是古代接物、事说理的文章,借“爱莲”表达自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2、写法上,《陋室铭》的开篇和结尾都用了类比写法,《爱莲说》用了衬托法。
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异同?1、内容主题不同:《醉翁亭记》是欧阳醉翁亭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散文,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
而《岳阳楼记》主要是为勉励好友滕子京,抒发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直抒胸意。
作者在比较了文人骚客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后,直接道出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襟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境界来自勉勉人。
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2、表述方式不同:《岳阳楼记》为阐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思想和伟大政治报负,采用了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通过联想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洞庭湖的不同感受。
《醉翁亭记》却用记叙、描写、抒情自然融合的方式,表达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借以排遣他抑郁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3、语言表述不同:《岳阳楼记》在语言上骈句结合,抑扬顿挫;短语成对,用对偶句式琅琅上口,文句整齐,造词精警,音韵铿锵。
《醉翁亭记》叙事明快简洁,写景物美境幽,抒情深沉含蓄。
四、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谏。
五、《曹刿论战》和《出师表》中作者对战争取胜前提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前者:战争取胜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作战时抓住主要的作战时机。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文言文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小惠未徧.徧:〔2〕彼竭我盈.盈: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答复〕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答复〕〔3分〕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5——9题。
〔17分〕【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于·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假设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最新部编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对比阅读附答案
部编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对比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8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又何间焉间:_____ (2)小惠未徧徧:____________ (3)战则请从从:_____ (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非: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11.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
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
(2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
【福建省泉州市】二、(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5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
元贞间为古田尉。
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
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泉州府记》)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还于旧都所恶有甚于死者B.忠之属也子之听夫志C.元贞间为古田尉不足为外人道也D.帅府嘉其忠勇稍稍宾客其父6.解释加点词。
(3分)⑴北定中原__________ ⑵小大之狱_________ ⑶可以去乎____________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⑵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答案】5.(3分)D6.(3分)⑴向北⑵案件⑶离开7.(6分)⑴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故”“崩”“以大事”各0.5分)⑵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
(补主语,“敌”“力”各0.5分)8.(3分)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为民。
【参考译文】柯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
元贞年间担任古田县尉。
有一次邻近的敌兵侵扰古田县,有人问:“可以逃跑吗?”。
第六册古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出师表》)
《曹刿论战》(《左传》)【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乡亲们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太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他进宫廷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禀报神。
”曹刿回答说:“小信用不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弄清楚,我也必定按照实情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能够凭此打一仗。
假如作战的话,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不能够。
”齐军三次击鼓进军。
曹刿说:“能够了。
叙事类文言文7篇
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 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 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 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 宽广,从善如流。
• 明确: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 而是以自己和徐公比美的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 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 论。
•
• 5、讽谏的结果如何?
• 明确: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 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 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 终于“战胜于朝廷”。
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曹刿论战>>
一.战
齐师伐我
战前 公将战 肉食者鄙
请见问“以何战”
衣食弗专 牺牲玉帛弗加 狱必以情
可以一战
战中
鼓之 未可 驰之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视其辙,登而望 可矣 遂逐齐师
战后 夫战, 勇气也
公问其故
三鼓 彼竭 大国 而竭 我盈 难测
视辙乱 望旗靡
逐之
12
(09一模怀柔)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答案:
(2分)
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
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
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
的深谋远虑。
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
(10一模房山)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曹刿论战》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二、把握重点字词含义。
(一)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二)古今异义词1、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4、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能愿的动词。
(三)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福,名词活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鼓,名词或用作动词,击鼓(四)一词多义:1、师:遂逐齐师(军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2、属:忠之属也(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3、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4、信必以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小信未孚(信用)5、何何以战(什么)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6、以何以战(用,凭,靠)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根据)7、之肉食者谋之(迎战齐军这件事)公与之乘(他,指曹刿)小大之狱(的)公将鼓之(助词,无义)登轼而望之(齐军撤退的情况)故克之(他们,指齐师)忠之属也(这)故逐之(他们,指齐师)8、其公问其故(这样,如此) 吾视其辙乱(他们,指齐师)其乡人曰( 他的,指曹刿) 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师)三、重点语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权的人来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这些只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50分】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3题。
(13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3.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分)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4题。
(16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复习
• 3.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答: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 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 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 • 4.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答: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 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是个明君。
• 5.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意 义? • 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自 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果都 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 浅入深,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定 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什么? • 答:类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把复杂变简明,把逆耳变顺耳,委婉、含蓄而 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 4.一词多义: (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 挑拨离间(挑拨使人不和 )亲密无间( 空 隙) • (2)师:①遂逐齐师( )②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 • (3)属:①忠之属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 之( ) • (4)牺牲:牺牲玉帛( )为国牺牲( ) (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 (6)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 让我)
• 阅读探究: • 1.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 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 (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 件。 •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 2. 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 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答: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 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等。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文言文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小惠未徧.徧:(2)彼竭我盈.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5——9题。
(17分)【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于·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小信未孚(名词,信用)
必以信(名词,实情)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焉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惧有伏焉(兼词,于之、于此,在那里)
③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理解句意。
鲁庄公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学习本单元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强调一些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义,疏通句意、文意;二是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诗文的意境;三是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关注作者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妙处。本单元写作“有创意地表达”意在锻炼学生创意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创新意识。名著导读意在指导学生重点阅读外国小说《简·爱》,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念。
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的技巧。
3.感受先贤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5)《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 14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⑴朝服衣冠()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16.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答:12.⑴穿戴⑵偏爱13.B14.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2/ 14什么可说的了。
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022年中考语文专练《议论文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耿银平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开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沉着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开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开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管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方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阔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急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急躁心态的表现吗?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劝谏治国类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劝谏有技巧,治国有担当文言文阅读专题系列之劝谏治国类一、内涵:“劝”意为用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谏”意为规劝,使改正错误。
劝谏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文化。
“劝谏文化”兴于先秦,是向君王提出意见或建议,为国为君为民的初衷勇敢的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达到劝说目的。
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
二、分类:从劝诫方式劝谏可分为直言进谏和曲言劝谏。
如:《出师表》《曹刿论战》是直谏,正面劝说,直陈道理,向君主提建议;《孙权劝学》是引经据典,借例言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是讽谏,用设喻说理的方式委婉劝谏广开言路治国。
三、课本篇目:劝谏类:《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诫子书》《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曹刿论战》;治国类:《大道之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专题演练:【一】(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杂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乙】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①观焉。
反曰:“不可伐也。
其忧在上,其乐在下。
且贤臣在焉,曰沈驹。
”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
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庐者。
其君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
兴师伐之,其民必反。
”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
(节选自《说苑·奉使》)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文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古文习题【分篇带答案】班级:姓名:第六单元目录: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陈涉世家/《史记》23.出师表/诸葛亮说明:2020版部编版语文九下加了一篇《陈涉世家》。
每篇古文根据难易度分了AB两种试卷类型,有答案解析。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积累】【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20.《曹刿论战》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②【师】军队。
③【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
④【间】参与。
⑤【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⑥【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安,指安身。
专,独自享有。
⑧【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⑨【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⑩【遍】遍及、普遍。
⑪【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⑫【加】虚夸,夸大。
⑬【信】实情。
⑭【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信服。
⑮【福】赐福,保佑。
⑯【狱】指诉讼事件。
⑰【察】明察。
⑱【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
⑲【忠之属也】(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
⑳【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㉑【从】跟随。
㉒【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之,指曹刿。
㉓【鼓之】击鼓进军。
之,起补足音节作用。
㉔【败绩】大败。
㉕【驰】驱车追赶。
㉖【下视其辙】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㉗【登轼而望之】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㉘【既克】战胜齐军后。
既,已经。
㉙【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㉚【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作,鼓起。
㉛【再】第二次。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系列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系列(一)【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济。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⑦伤,不禽二毛⑧。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⑨,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指摆好阵势。
③既:尽,全部。
④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
⑤陈:通“阵”,指摆好阵势。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⑦重(chóng):重复,再次。
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⑨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__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只划一处)(2分)(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乙】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
江苏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真题
江苏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真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1.(2019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则》)【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往之女.家②或.败奔③同敞危坐不去.④适.同敞自灵川至(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行天下之.大道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C.乃.幽之民舍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劝谏专题复习资料:对比阅读《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课件32张)
结构分析:
形势 帝死天下三分
分析 益州疲弊
论述透辟
开张圣听
出 师
提出 赏罚分明 建议 亲贤远佞
句句在理
议
论
叙
表
晓之以理
事 抒
追述身 世表明 忠贞
以身许国 创业艰难
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
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 动之以情
言词恳切 情
字字有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
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 《
史书。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 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
传 》
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 简
出师表
诸葛亮(181─234), 三国 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 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 山东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 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 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 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 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 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 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 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 后卒于军中。
真良死节之臣:
比干:挖心--------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唐太宗:明君
伍子胥:赐剑自刎---------吴王夫差:
司马迁:蒙宫刑之辱------汉武帝 真良死节之臣:
写作背景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考试真题再现2011年临沂市考题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⑪月色入户.。
⑫盖.竹柏影也。
⑬止.午、未、申三时。
⑭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⑫安可为俗士道哉?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⑪写月语句⑫描写方法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2012年临沂市考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葛天氏之民欤?”选自《五柳先生传》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好读书,不求甚解;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分)2013年临沂市考题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
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内容,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判断句式及倒装句。
3、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4、顺畅朗读和背诵。
[教学过程]《曹刿论战》一、解题: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根据我国春秋时代鲁国历史编写的编年史书。
作者据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
这部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的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战争是本文的中心。
二、读全文,读准字音:刿guì鄙bǐ间jiàn徧biàn帛bó勺shuò辙zhé轼shì夫fú靡mǐ三、翻译全文:1、翻译第一段重点词语理解:肉食者鄙.:(见识)浅陋又何间.焉:参与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大小之狱.:案件乃.入见:于是衣食所安.:安定民生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必以信.:诚信,指对神说实话忠.之属.也:尽职尽力;类可以.一战:凭借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的军队进攻我国。
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人说:“高官们会谋划迎战的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高官们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考虑。
”于是入宫进见庄公。
问庄公:“凭借什么来作战?”庄公说:“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的恩惠不能普遍,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丝织品,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对神说实话。
曹刿说:”小的信用不能让人信服,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情理处理。
”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翻译第二段:重点词语:公与之.乘:代曹刿鼓:击鼓驰:驱车(追赶)公将驰之.:代齐军遂.逐齐师:就译文:庄公同他共同乘坐一辆战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
(15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⑴齐师败绩,公将驰之驰:⑵一鼓作气,再而衰再:⑶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⑸虽欲言,无可进者虽: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⑵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4分)⑴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⑵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2012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答案:14、(5分)⑴驱车追赶⑵第二次⑶倒下⑷指责⑸即使15、(4分)⑴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⑵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齐威王爱蒙蔽17、(4分)⑴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
⑵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