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根据______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C)A.党管干部的原则B.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C.《中国共产党章程》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的导向。

(C)A.上层B.中层C.基层D.社会各阶层3.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

(D)A.共产主义道德观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的不正之风。

(D)A.形式主义B.享乐主义C.奢靡之风D.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年内有效。

(A)A.一B.二C.三D.五6.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并署名。

(A)A.推荐材料B.考察材料C.证明材料D.鉴定材料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

(A)A.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B.主管方负责,报协管方备案C.协管方负责,会同主管方进行D.主管方和协管方共同负责8.《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正职的任免,如双方意见不一致时,。

(D)A.由主管方决定B.由协管方决定C.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D.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5⽉11⽇电⼈民援引⼈民⽇报今天发表题为:党政领导⼲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纲的⽂章现全⽂转发如下:第⼀章总则 第⼀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实施⼈才强国战略、深化⼲部⼈事制度改⾰和建设⾼素质⼲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测评要素、内容、⽅式⽅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部考试与测评⼯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部选拔任⽤⼯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部⼯作暂⾏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作暂⾏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纲。

第⼆条本考试⼤纲是全国党政领导⼲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作的基本依据。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包括公共科⽬笔试、专业科⽬笔试和⾯试。

第三条本考试⼤纲主要适⽤于地⽅党委、⼈⼤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作部门或者⼯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民法院、⼈民检察院机关或者⼯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或者其⼈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会、共青团、妇联等⼈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纲执⾏。

国有企业领导⼈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纲执⾏。

第四条党政领导⼲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由组织⼈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章公共科⽬笔试 第五条公共科⽬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公⽂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法分析解决领导⼯作中实际问题的能⼒。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复习指南 下册 第三篇 法律篇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复习指南 下册 第三篇 法律篇

第三篇法律篇
第三篇法律篇
第一章理论法学大纲结构图复习要点
1.把握知识体系与脉络。

考生在复习时不但要了解理论法学的单个知识点,还要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联想记忆。

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应用。

例如:
法的制定(立法)———法的实施(执法)———法律解释(法的实施过程中的“二次立法”)
——
—法律监督(立法、执法监督)——
—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属于公共服务范围)2.重点掌握热门考点。

本书根据大量真题总结出理论法学的热门考点,考生应对这些考点
进行重点复习。

(1)法律溯及力。

容易出选择题,注意“溯及既往”的问题。

(2)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以及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法律行为和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

党政带领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测验尺度预测试卷(二)总分值: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着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出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标的目的,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底子利益。

此中中国共产党“必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出产力的开展要求〞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B.出产关系决定出产力,出产关系是最不变的因素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鞭策作用D.出产力决定出产关系,出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开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2.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

A.技术本身决定的B.出产力开展程度决定的C.技术开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D.科学的根底性决定的3.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出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需( )。

A.要重视量的堆集B.把握我国经济开展中的矛盾的特殊性C.处置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D.对峙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那么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5.中国要解决本国的不变和开展问题,又要为全球的和平与开展作出奉献,其关键是( )。

A.对峙依法治国的方略B.对峙方案生育的国策C.对峙扩大内需的方针D.对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诚心诚意为人民效劳。

以下选项中能直接表达这一宗旨的是( )。

A.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芯片问世B.诚恳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底子原那么C.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D.我国当局加大农业投入,减轻农民承担7.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姓名:单位及职务: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1.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由中共中央在(D)颁布。

A.20XX年B.20XX年C.20XX年D.20XX年2.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B)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C)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年以上。

A.3、4B.3、3C.2、3D.3、24.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A)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A.大学专科B.大学本科C.研究生D.高中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C)。

A.组织推荐B.党委主要领导推荐C.民主推荐D.个人推荐6.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A)并署名。

A.推荐材料B.考察材料C.证明材料D.鉴定材料7.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对象一般应当(A)拟任职务人数。

A.多于B.少于C.等于D.不少于8.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C)进行严格考察。

A.上级党委(党组)B.同级党委(党组)C.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D.纪检监察机关9.下列哪种情形(CD),不得列为考察对象A.配偶已移居国(境)外B.子女已移居国(境)外C.没有配偶,子女已移居国(境)外D. 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10.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C)进行。

A.协管方负责,会同主管方B.协管方C.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D.主管方11.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B)。

A.政治立场和工作表现B.德、能、勤、绩、廉C.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D.工作实绩和廉政情况12.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B)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标准预测试卷(一)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八路军开辟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C.冀鲁豫抗日根据地D.陕甘宁边区2.太阳系是由( )构成的天体系统。

A.太阳、恒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B.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恒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C.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D.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3.1998年8月,县公安局在审查孙某卖淫案中发现张某曾有嫖娼行为,遂于当年9月对张某作出罚款1000元的处罚决定。

张某不服该处罚决定,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查认定张某最后一次嫖娼行为发生于1996年5月,张某当时付给孙某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根据上述事实,法院应( )。

A.维持被告处罚决定B.变更被告处罚决定C.撤销被告处罚决定D.裁定驳回原告起诉4.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是必须( )。

A.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C.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D.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A.党内民主B.党内团结C.党的纪律D.党的先进性6.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①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②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③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A.①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辅导教材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辅导教材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辅导教材这是一个公选考试资料的集中地,每天一课,坚持下来也不错。

按住Ctrl键,点击下面标题即可学习。

更多内容尽在:公开选拔持续更新!也可点击:/s/articlelist_1162305657_4_1.html同学们可以在每篇文章下发表评论,提出意见,会及时采纳、更正。

让我们共同努力。

切记,考上后要做个好公务员。

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呀。

经济: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法律:第三章有关部门法第一节…法律:第二章宪法第一节宪法的…法律:第一章理论法学第一节基…第四部分第四章领导第一节领导…第四部分第三章公共政策第一节…第四部分第二章行政管理第一节…第四部分第一章管理基础理论第…第五部分第三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第五部分第二章科学常识与科学前…第五部分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六部分第六章公文写作与处理…第六部分第五章国情国力第五节…部分内容:第二部分经济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经济体制一、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一)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制度体系的总和,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方式为标准,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分为原始公社制度、奴隶主义制度、封建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

这是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经济制度的科学分类。

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

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也都反映一定的经济制度。

一般来说,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但反过来经济体制也制约经济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起决定作用。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经济制度可以采用不同的经济体制,同一经济体制也可以为不同的经济制度服务。

经济体制由经济基础中的经济制度实现形式和上层建筑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方式共同构成。

多数学者认为,经济体制的要素包括:产权组织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收人分配方式,经济决策结构,经济管理组织,政府调控手段等。

市委组织部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笔试、面试试题

市委组织部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笔试、面试试题

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笔试试题说明:(1)请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否则答题无效。

(2)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3、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

4、公务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5、科级干部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

6、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7、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历史新时期。

8、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9、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得到和平解放。

10、在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体布局中,“四区一城”指的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党的十七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2、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3、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4、第一届奥运会是1898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

5、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

6、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任务。

7、党政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

8、因特殊需要,经领导批准,本人可以查阅核对本人档案中的有关内容。

9、党的十七大要求,在全国农村积极推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10、列入交纳党费计算基数的津贴补贴是指:根据国家关于规范津贴补贴的有关规定,对各地各单位干部职工普遍发放的规范津贴补贴。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是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施行的。

A.2000 B.2002 C.2004 D. 20072、我市干部下派工作已组织开展了批。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实施意见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实施意见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中办发[2004]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竞争上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为依据,以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基本目标,实现由分步推进到全面实施,由单项突破到制度配套,确保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轨道。

竞争上岗工作的原则是:1.党管干部原则;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实施范围本实施意见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人大、政协、法院、检察机关,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事业单位的竞争上岗可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竞争上岗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

必要时,经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可允许直属事业单位及下级机关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竞争上岗。

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任职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职位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三、资格条件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机关内部人员参加竞争上岗,应具有国家公务员或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及下级机关人员参加竞争上岗,应符合调任条件。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规定的任职基本条件。

(三)符合任职回避的有关规定。

(四)年龄在45岁以下的人员,应参加组织人事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的计算机培训,掌握计算机知识。

(五)符合竞争职位规定的其他条件。

特别优秀的或工作特殊需要的人员,资格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程序和方法(一)制定方案。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第三章专业科目口试第九条专业科目口试规模包罗提拔职位需求的专业根本常识、专业办理常识和专业政策律例常识,首要测试应试者胜任提拔职位任务必需具有的专业本质,出格是应用专业常识阐发处理带领任务中现实成绩的才能。

第十条专业科目口试体例与试卷布局以下:(一)测试体例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按照带领职位对专业常识和才能本质的要求肯定。

试卷中分歧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轻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不雅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

客不雅性试题包罗判定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客观性试题包罗辨析题、阐述题、案例阐发题、计较题等。

提拔职位的职级越高,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年夜。

第十一条专业科目口试测评要素首要有:(一)专业常识素养。

对提拔职位所需求的专业根本常识的把握水平和矫捷应用的才能。

(二)专业政策律例程度。

对党和国度有关专业政策和法令律例的了解把握水平和连系现实贯彻履行的才能。

(三)专业办理才能。

按照提拔职位职责要求,应用专业办理常识处理带领任务中现实成绩的才能。

(四)提拔职位需求的其他相干才能。

该项详细测评要素按照分歧职位的要求,经职位阐发肯定。

测评要素比例按照带领职位对专业常识和才能本质的要求肯定。

第十二条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口试内容另行发布。

第四章面试第十三条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口试根本上,进一步测试应试者在带领才能本质和特性特点等方面与提拔职位的婚配水平。

第十四条在面试环节中,可以使用布局化面试方式,按照需求也可以使用无带领小组会商、公函筐考试、脚色饰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式。

有前提的可采取评价中间手艺以多种方式停止测评。

(一)布局化面试。

该方式要求对试题组成、测评要素、评分尺度、时候节制、考官构成、实行法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需事前按布局化要求停止标准性设计。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附件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20XX年2月修订)第一条考试范围和目的考试范围: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四川省情和四川发展战略、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等内容。

考试目的: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条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1.通过全省党校系统远程考试网络,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

2.闭卷考试。

二、考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题难易比例易:约为30%;中:约为50%;难:约为20%。

五、试题内容比例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四川发展战略约60%,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四川省情、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约40%。

具体分布: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约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约27%,中国共产党历史约5%,经济约9%,法律约9%,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约12%,科学技术约3%,民族宗教约4%,四川省情和四川发展战略约12%,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约3%。

六、试题题型(一)理论基础部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二)理论运用部分:四选一类能力测试案例题、六选三类能力测试案例题。

第三条考试内容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一)哲学1.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2.物质和意识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意识的本质和功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发展的基本规律4.认识和实践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根本任务和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真理与价值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形态演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7.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个人的历史作用8.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涵义及最高标准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二)政治经济学1.商品与货币商品货币价值规律2.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的本质资本的划分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和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3.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危机5.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6.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作用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条件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思考(四)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人民战争人民军队5.统一战线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统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及其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贡献“与时俱进”的含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4.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具有一系列新质的特定发展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目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9.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0.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1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基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科学发展观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三、中国共产党历史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结束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全国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八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四、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的理论要点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构成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要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经济行为国有资产管理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公共财政体系的内涵政府与宏观调控政策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二)国际经济1.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的定义及演进汇价及决定国际收入及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组织2.国际投资国际投资的内涵及类型资本的国际流动与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3.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组织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三)经济学常用术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者报酬财产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准备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关税股票及其他股权证券(不含股票)五、法律1. 法学基本理论法与法律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实施与依法治国2.宪法学宪法及其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3.行政法学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4.民法学民法及其基本原则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4.刑法学刑法及其基本原则犯罪刑罚5.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六、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一)公共管理1.公共管理的涵义、本质、职能公共管理的涵义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2.公共组织及其职能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及其职能非政府组织及其职能3.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概念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4.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功能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5.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的含义、特征及其类型公共危机管理及主要环节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管理6.行政问责与公共监督行政问责制度及其完善公共监督及其完善(二)领导科学1.领导的本质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领导的本质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2.领导者和领导班子领导者的素质与作风领导者的权力与权威领导班子建设3.领导职能领导决策领导用人领导激励领导协调和沟通4.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七、科学技术1.科学常识热力学定律分子运动论电磁理论相对论太阳系地球系统燃烧理论新陈代谢生物学基础2.科学前沿问题物质微观结构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3.高新技术及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八、民族·宗教(一)民族部分1.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民族与阶级、阶层民族与国家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2.统一多民族的中国与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原因中华民族3.民族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的产生民族问题的特点民族问题发展的两个历史趋向4.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5.民族区域自治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宗教部分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的含义与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存在的根源宗教的消亡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将长期存在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状况宗教的“五性”特点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3.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宗教与政治、教育分离的原则“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涵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历史与现实依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九、四川省情和四川发展战略(一)四川省情1.自然与地理自然状况地理区位2.人口与民族人口状况少数民族3.资源与开发资源状况资源开发与保护4.历史与名人悠久历史杰出人物5.文化与教育地方文化科教情况6.经济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竞争力(二)四川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道路战略部署(考试内容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大纲一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大纲一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大纲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依据。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条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公共科目笔试第五条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

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

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制订)说明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它有利于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效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是为适应这项改革而设置的一种选拔性考试。

它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制订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中组发[1999]3号),结合全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订。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科目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和面试三部分组成。

公共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专业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面试的测评要素包括领导者的一般能力、领导能力和个性特征。

本考试大纲是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性考试大纲,是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对引导广大干部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公开选拔考试具有重要作用。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正副司局长和地方省(区、市)、地(市)、县(市)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副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考试。

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机关相应职位的公开选拔考试,可参照试行本考试大纲。

事业、企业单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也可参照试行本考试大纲。

(2000年1月)第一部分公共科目考试第一条公共科目考试范围和目的公共科目考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面试复习指南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面试复习指南

第一篇理论政策篇第一章公选面试理论概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越来越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凡晋必考”成了选拔领导干部的主流方法,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以下简称公选)应运而生。

而面试是其中的一个必经环节,所以了解公选面试的相关理论和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节公选面试的概念、方法和题型一、公选面试的概念公选面试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的一个必经环节,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以交流和观察为主要手段,来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及相关信息的测试方式。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面试过程中,考官可以根据考生当场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表现,考查其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和个性特征等。

二、公选面试的方法(一)公选面试的基本方法根据最新公选考试大纲的规定及领导测评理论,公选面试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

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其他测评方法.1。

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

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2。

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

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3。

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4.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与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最新)
一、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2)物质和意识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认识和实践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7)阶级和国家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2)商品与货币
(3)资本与剩余价值
(4)资本积累
(5)资本的流通过程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4、统一战线
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7、思想政治工作
8、政策和策略
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10、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社会主义改革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五)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4、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六)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2、党的性质
3、党的纲领和路线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5、党的领导
6、党的思想建设
7、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12、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5、国防建设
6、“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7、对外政策
(八)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1、全球环境问题。

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和海洋环境破坏、酸雨污染等。

2、艾滋病
3、21世纪人口问题严峻
二、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2、市场机制
3、市场竞争
4、收入分配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2、财政与税收
3、货币与银行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2、国际贸易
3、国际金融
三、法律
(一)法学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5、国家赔偿制度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2、刑法
3、民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7、诉讼程序法
8、国际法
9、国际经济法
四、管理
(一)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内涵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与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的存在是政府职能的基本依据。

政府职能的属性:公共性、法定性、执行性、强制性、动态性、扩张性。

3、行政组织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5、公共财政
6、行政绩效
7、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8、行政监督
9、行政改革与创新
(二)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2、政策制定
3、政策执行
4、政策评价
(三)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2、领导的本质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4、领导体制
5、领导决策
6、领导用人
7、思想政治工作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五、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2、科学前沿问题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2、高技术产业化
六、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中国当代史
4、世界历史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2、人口与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4、生态环境状况
5、社会经济结构
6、综合国力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2、公文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