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探讨

合集下载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是指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址、工业建筑、工业设施等物质遗产和工业文献、语言、口述传说等非物质遗产。

这些遗产代表着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科技和历史价值。

大多数工业遗产已经失去了作为工业设施的原有用途,因此需要进行保护与再利用。

本文将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是一种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遗产,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在利用的同时尊重其历史和原有功能。

这样,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启示,也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1.保护工业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工业遗产是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历史见证,通过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历程中的科技、社会和文化变革,为今后的文化、教育和旅游等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资源。

同时,保护工业遗产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弘扬人类智慧和文化精神,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2.保护工业遗产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表现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和能力的工业遗产,其本身也是隐藏的环境负担:环境污染、大量自然资源的开采及消耗等等.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合理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采及消耗,降低大规模不必要浪费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构建一种更加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模式。

3.保护工业遗产是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丰富和补充伴随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也成为城市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有效地丰富城市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城市品位提升。

通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丰富的信息,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全面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

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价值。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开发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总结与分析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开发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总结与分析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开发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总结与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搜集与调研,简要对工业遗产现状问题进行论述并对成因进行相关分析,以此来改善我国今后工业遗产的相关开发。

关键词:工业遗产;业态;外溢效应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制造成本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升,曾经的城市支柱产业由传统制造业转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大量的工业企业外迁,众多工业厂房遭到废弃,随着城市用地边界的扩张,原本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厂房被容纳进都市圈,被孤立在城市当中,成为城市中的“飞地”。

近些年我国开始重视对工业遗产的改造,通过对其进行建筑改造,产业置换等手段,使得工业遗产在为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服务的同时,成为工业历史的载体。

然而,由于我国的工业遗产开发起步时间较晚,最早的工业遗产诸如798创意产业园、田子坊创意街区等都是自我发展为主。

2006年《无锡宣言》发布以后,政府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并颁布相关政策开始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进行引导,导致工业遗产自我发展的情况消失不再。

由于缺少对工业遗产业态开发选取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周边等因素的考虑,这就造成我国工业遗产发展成为千篇一律的情况:地区特色属性较弱、资本逐利性较强、自身稳定性差,极易形成“二次破产”状况:业态更迭速度快、工业遗产使用率低下等。

一、工业遗产现有问题(1)工业遗产定位单一从2006年《无锡宣言》发布至今,我国的工业遗产系统化研究已经开始15年,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众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功案例,推动我国在工业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上的相关研究,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我国现状的工业遗产定位过于单一,满足不了不同使用群体对工业遗产的使用需求。

对于周边人群而言,工业遗产代表着当地的一种“场所精神”,即某一时期该地区的工业在过去某一时期的发展史,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时代记忆。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一、概述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产业布局、类型、结构的重构和转型,大量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

这些建筑和地段正面临着被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两种不同的命运,其中以拆毁废弃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我国的产业遗产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和毁灭。

对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改造设计方法、评估原则和技术规范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与特点后工业时代,通常指的是工业化进程完成后,以服务业、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

这一时代的特点在于,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向灵活多变的小批量生产,社会结构和文化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的后工业时代发展具有其独特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国逐渐从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一过程中,许多传统工业区逐渐衰退,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后工业时代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重组,许多工业建筑和设施被闲置或废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工业遗产的价值,将其视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设计,这些工业遗产可以转化为新的文化、商业或居住空间,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面对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和机遇。

这一时期的背景和特点,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城市面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

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

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

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

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

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工业用地和建筑已经逐渐被新的技术所取代,而这些已经落后的建筑,却成为了城市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瑰宝,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对于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议题。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需要有合理的设计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景观再生设计。

景观再生设计是指通过设计、规划和管理来恢复或提升在城市中具有历史、文化或生态价值的景观,包括工业遗产地带的景观。

工业遗产地带的景观再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工业遗产地带景观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1.文化和历史:第一极端,工业遗产地带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景观再生设计应该尽可能地强调这些价值,并将其保存下来。

例如,对于传统的纺织工业区,可以通过保留其一些工业建筑和加强相关的博物馆展览来保护其文化和历史价值。

2.经济:另一方面,工业遗产地带可以发展成为城市中的新型商业区域,因为这些地区拥有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历史价值,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景观再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经济因素,以确保在保护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3.社会和生态:未来,工业遗产地带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生态因素的影响。

景观再生设计需要保证这些地区的使用和连接方式适应新兴的社交和环境要求,例如,通过启动多样化的功能性,加强公共交通的便捷性以及提高整个区域的绿化水平等。

对于如何实现这些要求,需要在景观再生设计中采用创新的设计手法。

这些方法包括:1.结合新的功能:为了实现商业利益和文化保护的平衡,景观再生设计需要与现代城市活动相结合。

例如,在利用工业遗产地带时,可以为建筑结构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例如室内购物中心、展览馆,和娱乐设施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现有空间的价值和吸引力。

浅谈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中国工业博物馆为例

浅谈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中国工业博物馆为例

划 、加 强 宣传 工 作 、 争取 政 府 支持 等 方 面开展 保 护 工作 ,通 过 对 工 业 建 筑 的再 利 用和 再 创 造 、
与旅 游 资 源 的 整合 , 以 及形 成 与工 业遗 址 配 套 的体 系等 方 面进 行 合 理 有 效 的 再利 用 。 关 键 词 : 工 业遗 产 ;保 护 ;再 利 用 ; 中 国工 业 博 物 馆
我们 必须 面临 的一 项重 要课 题 。保护 并利 用好 这些
“ 中 国制造 业之 都 ” ;2 . 工业 遗 产 历史地位 高 、积 淀 深 、影 响 广 。 作 为 新 中 国 工 业 的 摇 篮 , 记 录 了 新 中 国6 0 年 的工 业 奇 迹 ,被誉 为 “ 共 和 国长 子 ” 、
提 要 :作 为 专 门 以 工 业 为 主 题 、 依 托 沈 阳铁 西 区丰 富 的 工 业 遗 产 而 建 立 的 中 国 工 业 博 物
馆 ,在 历 史 与现 实 、保 护 与利 用之 间 ,其 所 面 , 】 缶的 问题 是 多方 面 的 。首 先 明确 的 定位 是 关键 。 其 次 要 加 强工 业 遗 产 实 体 保 护 和 保 护 性 研 究 。 可 以从 引 导 和 利 用社 会 力量 参 与 、 编 制保 护 规
“ 东方鲁 尔 ” 、 “ 共和 国装备 部 ”。
弥 足 珍贵 的工 业遗 产 ,对于 传承 近现 代工 业 文 明、 推 动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意 义 十 分 重 大 。 笔 者 试 以 中 国 工 业 博 物 馆 为 例 ,对 工 业 遗 产 的 保 护
于2 0 0 8 年被 公布 为 辽 宁省 第 八批 省 级文 物 保护 单
中国博物馆》2 0 1 3 :  ̄ - - 3 期

再现建筑活力——旧工业建筑保护性再利用之研究

再现建筑活力——旧工业建筑保护性再利用之研究

( )我 国 旧工 业 建 筑 的 回 溯 一
旧工 业 建 筑 ”的 概 念 显 然 与 所 建 造 的 时 期 有 关 。从 世 界 范
14 年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后 ,百 废 俱 兴 ,新 中 国工 业 进 9 9
围看 ,工业 建 筑 应 该 包 括 是 自 1 世 纪 末 欧 洲 工 业 革命 以来 至今 入 了一 个 复 苏 和 发 展 阶 段 。 自 2 纪 5 代 至 7 年 代 这 一 时 8 0世 O年 O
文 , 如何对待上个世纪遗 留的旧工业建筑 , 一个迫 是 切 需要解 决的问题 。 本文对此 问题 阐明了观点 , 旧工业建筑现状进行 了概 括 , 对 分析
了工业遗产 的价值所在 , 提供 了可供 参照的项 目范例 , 提出 了保护 与改造再利用 的原 则与思路 。
证 对 其保 护 的 意 义 .提 出 有效 的保 护 思 路 与 方 法 。 欧 美 是 工 业 汉 阳铁 厂 、 船 招 商 局 、 海 纺 织 总 局 、 滦 煤 矿 等 也 有 民 间 轮 上 开
文明最 为发达 的地 区 ,工业建筑的规模、数量 、质量都居于世 产 业 资 本 所 兴 建 的企 业 ,如 始 建 于 1 1 年 的济 南 裕 兴 化 工 厂 : 99
题。
草 、食 品等 产 业 。这 类 工 业 建 筑 一 方面 受到 西 方 建 筑 的样 式 影 响 . 另一 方 面 也 带 有 比较 鲜 明 的本 土建 筑 形 式 特 色 .呈现 出 中


我国 旧工业建筑的 回溯与现状
西 融 合 的形 式 特 征 。 3 建 国后 的 工业 建筑
筑 基本 由三 种 情 况构 成 。 1 外 国 投 资 的 工 业 建 筑 建 筑在 所 有 建 筑 类 型 中 占有 比 例 较 大 。 例 如 鞍 山 钢铁 公 司 、长

城市记忆视角下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城市记忆视角下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将历史悠久的电厂转化为工业旅游景点,保留了电厂的历 史风貌和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和科技手段,成 为城市文化地标。
广东佛山陶瓷厂
将废弃的陶瓷厂转化为创意产业园,引入设计、研发、展 示等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成功案例介绍与经验总结
政府支持是关键:政府在政策、法规、资金等 方面给予支持,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
建立工业遗产信息数据库
通过建立全面、准确的工业遗产信息数据库,实现城市记忆与工业遗产的信息化联动,为 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
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局面,推动 城市记忆与工业遗产的联动机制建设。
制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专项规划
城市记忆视角下工业遗产的 保护与再利用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 引言 • 城市记忆与工业遗产的关系 • 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及挑战 •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潜力和机会
目录
• 基于城市记忆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 用策略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许多工业建 筑和设施逐渐被淘汰,这些工业遗产 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具 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划定工业遗产保护范围
根据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措施。
制定再利用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工业遗产再利用规划,明确各类工业遗产的利用方向和开发强度,注重保持原有建筑 风貌和历史文化脉络。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规划的落地实施,防止盲目开发和破坏性开发。

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

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

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老城区功能改组和“退二进三”政策的推进,导致大量闲置或废弃的工业厂房,如何对待这些工业遗存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嘉兴化工厂实际情况,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业遗产;开发模式;保护利用2006年在无锡召开的第一届工业遗产研讨会上发布了《无锡建议》,此后,关于工业遗产如何继承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也陆续问世。

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首次将工业遗产作为普查重要内容之一,工业遗产保护思想迅速被社会各界接受,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 工业遗产的定义《无锡建议》中指出: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段的近现代化工业建设所留下的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干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发展态势工业历史遗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很容易在各种改造的幌子下被“斩草除根”,被各类新建建筑所替代。

而我国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因此,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利用与开发,为城市历史留下可以延续的文化“基因”显得尤为必要。

3 嘉兴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情况及问题3.1 现状情况在嘉兴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不少具有很高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除或重建,比如始建于1912年的嘉兴南湖染织厂、建于1958年的汽车钢圈厂等。

2008年《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时进行修编,加入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选取了目前老厂区还存在、同时具有一定历史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企业(共8个)进行调查和研究,最终确定列入嘉兴工业遗产重点保护区的有三个企业,即民丰造纸厂、嘉兴绢纺厂和嘉兴冶金机械厂,嘉兴化工厂被列为工业遗产一般保护区。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利用的几点思考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利用的几点思考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利用的几点思考工业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基石,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工业文明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进步的见证者,是我国优秀的工业文化遗产,其具有广泛的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的科研和文化价值。

工业文化遗产是见证我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承载着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工人阶级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原有的工业建筑在城市规划及布局中都处于搬迁或者是重建的窘境。

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是摆在政府工作中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在分析我国工业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做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标签: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利用曾几何时,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与一个国家所建立的高耸的烟囱成正比,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原来密布的电线及机器轰鸣的工厂都逐渐被人们所抛弃,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建筑的搬迁及改造,这些工业文明的见证者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晶在逐渐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特别是近些年来,而那些被视作落后、污染的代名词的工业文化遗产在推土机下化为了废墟,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的住宅及商品建筑的拔地而起,使得工业文化遗产成片的消失。

1 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工业文化遗产是指一些在历史、建筑、文化等方面有着科研、教育等意义的工业建筑或建筑群,根据其形态及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厂房、仓库、码头、矿山、运河等不可移动的物质工业遗产,以及一些习惯、文献、技术、工艺等非物质工业遗产。

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在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建筑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及文化价值。

从历史学上讲,工业文化遗产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条件下所建立起来的代表当时先进的工业水平的工厂,其是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是一个地区工业建设成就的丰碑,通过其能够真实的对当时工业生产状况进行展示,使后辈更容易理清城市工业发展的脉络。

从文化方面讲,工业文化遗产是一个载体,其承载着广大群众对于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深深的烙印,更是我国工业建设的智慧的结晶。

(完整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完整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

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

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

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

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

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此外,青岛啤酒厂也被成功改造成一个工业旅游景区,游客可以了解青岛啤 酒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生产线。这些案例表明,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四、总结与未来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对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 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然而,本次演示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 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妥 善保护和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次演示将从工业建筑遗产的 保护、再利用等角度出发,阐述相关观点和经验,为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 再利用提供策略建议。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与现状
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 术、科学和社会价值。这些工业建筑不仅见证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 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由于保护意识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等多方面原因, 许多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谢谢观看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城市制定了相关 的政策和规划,以推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 了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
同时,一些实践案例也表明,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 北京798艺术区将废弃的工厂和仓库改造为艺术区,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游客; 上海杨树浦路码头改造为滨水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广州红砖 厂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成为了广州市新的文化地标。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 究
目录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振兴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面临着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与实现城市振兴的双重挑战。

本文将探讨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于城市振兴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

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1. 保护文化记忆: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通过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可以让城市居民感受到自己城市的历史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认同感。

2. 增加城市魅力:工业遗产保存完好并利用,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种城市形象的展示。

许多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点,成为城市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游客和投资者的眼球。

3. 促进经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可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改造老厂区,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创新企业入驻,不仅可以带动就业增加,还能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经济向高端产业转型。

二、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重庆作为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

例如,南滨路的造船厂、渝中区的老厂区等都是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工业遗产。

目前,重庆已经对一些工业遗产进行了保护利用,如将原重庆纺织厂改建为文创园,但整体保护利用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2. 问题: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对于工业遗产的认识不足,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或面临废弃。

其次,保护利用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规划,存在片段化和零散化的现象。

再次,保护利用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保护利用工作的质量不高。

最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投资成本较高,对于资源有限的重庆来说,可操作性不高。

三、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与建议1.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大对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公众了解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城市振兴的重要意义。

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再利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城市工业遗产“活化”的概念和利用策略,以阜新的海州露天煤矿为例。

首先,对这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其次,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理论与实践进行相对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尝试理清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再利用与活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围绕工业遗产旅游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驻足。

一、工业遗产活化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印记,它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

”然而,我认为工业遗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它“活”起来,要为这些被遗弃的或者资源枯竭的产物寻找出路,或者说是给它们一次“重生”的机会。

因为这不仅是城市进程发展的需要,它也是对当时工业文明的一种传承和纪念。

二、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的概况(一)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发展的背景阜新是一座因煤电而兴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近100年的煤炭开采历史。

十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4个煤炭、电力项目建在阜新,包括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阜新就此面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最终于2005年,由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布破产。

此时,面临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海州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遗留下来的矿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弃之不管?还是“废物”利用?这一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很快,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担负起全国同类城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道路的重任。

几年来阜新坚持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将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协调各种矛盾问题,以便尽快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的现状目前,阜新矿山公园主要分为工业遗产核心区、孙家湾国际矿山旅游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和国家矿山体育公园四个板块,煤矿周围的矸石经过整修,如今已成为绿草如茵的人工草场。

建筑与工业遗产保护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与改造

建筑与工业遗产保护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与改造

建筑与工业遗产保护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与改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对城市发展的需求,建筑与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但同时也面临着被废弃、拆除或被忽视的风险。

为了有效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再利用与改造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即在保护其原始面貌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功能,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还可以让历史建筑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发挥更大的价值。

首先,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许多历史建筑由于年代久远或功能单一而面临无人问津的困境。

通过合理的改造,这些历史建筑可以焕发新的生机。

例如,将废弃的工业厂房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保留了历史建筑的风貌,还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与当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传统的历史建筑却愈发显得独特而珍贵。

将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结合现代功能,使其成为城市的地标或文化中心,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还可以增加居民的美好生活体验。

例如,修复古老的建筑并将其改造成为博物馆、艺术中心或咖啡馆,既能展示历史文化,又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再次,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改造,可以创造更多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业态,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古老的城堡或庙宇中建设观光电梯、游客服务设施等,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并带动周边经济的增长。

最后,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可以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

历史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用地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用地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正在经历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转塑,大量工业用地面临再开发的机遇[2]。

在后工业时代,地方产业转型继续深入,遗产保护观念不断升级,外部政策驱动与内部价值表达的需求并存,工业遗产需要结合其自身所处的政策、文化环境做出更深入的价值挖掘与表达。

姑苏区于2012年开展了工业遗产认定、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工作,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方面,苏州很多工业遗产都是用地转型腾退的工业用地,它们的再利用往往受到用地属性、产权归属等方面的制约,仍保持着工业用地性质、封闭的边界和有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使用方式与产权、用地调整错位的“非正式更新”[3]成为更新主流,不利于推动遗产自身与其所在城市的有效融合。

因此,在城市用地更新的语境下,系统分析工业遗产的用地特征与再利用状况,探讨其背后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业遗产的多元价值。

1 姑苏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现状1.1 姑苏区工业遗产概况姑苏区作为苏州市历史变迁的重要舞台,见证了苏州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存资源。

目前姑苏区现存工业遗产总量较大,类型丰富,本次研究主要选取《苏州古城工业地块保护和更新规划研究》摘要 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应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做出深入研究与应对。

文章介绍了苏州市姑苏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结合用地更新背景对工业遗产的影响,分析姑苏区工业遗产的用地规模、性质、强度等用地特征,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应从边界开放、用地转型政策引导、转变观念等三个方面应对工业遗产的背景转变,以期为姑苏区工业遗产的后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用地更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姑苏区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2.05Abstract In the era of stock renewal,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should be thoroughly studied and responded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 in Gusu District, Suzhou, and analyzes the scale, nature, intensity and other l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Gusu District,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for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t proposes to respond to the contextual shif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of open borders, policy guidance on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attitudes. It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Gusu District.Key words land renewal;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 Gusu District随着我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各地发展的主要基调[1]。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

2023-11-04•工业遗产再利用概述•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分析•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案例•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趋势与建议•结论目录01工业遗产再利用概述定义工业遗产再利用是指将废弃的工业遗址或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以满足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特点工业遗产再利用具有文化、历史、艺术和经济等多重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定义与特点将工业遗址或建筑改造为博物馆、艺术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吸引游客和参观者。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类型文化旅游将工业遗址或建筑改造为商业用途,如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等,以获取经济收益。

商业开发将工业遗址或建筑改造为城市更新项目,如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公园等,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促进经济发展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保护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再利用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改善城市环境通过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意义02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国内现状近年来,我国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逐渐重视,一些老旧工业建筑被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区等。

同时,一些工业遗址被保护下来,如大连的“旅顺口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铁山近代建筑群”等。

国外现状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等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

例如,英国的铁桥谷工业遗址群、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都通过再利用老旧工业建筑和场地,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更新样板。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优缺点优点促进城市更新:工业遗产再利用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更新。

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将老旧工业建筑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商业中心等,可以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工业遗产建筑保护性再利用设计方法探析

工业遗产建筑保护性再利用设计方法探析

个工 业 遗 产 建筑 采 用 了水 平 划 分 的设 计 方法

设 计 者 把 原 有建筑 在水 平 方 向上 大 体 划 分 为三

部分

中间 的大 厅 作 为展 览 区
( 2 ) 垂 直 方 向分 隔
左 侧作 为 会 议 和 模 型 制作 室
右 侧用 来作 为 餐饮

休 息等 附属 用房

垂 直 方 向 分 隔 是 指 通 过 对 原 有 空 间采 用 增 加楼 板 及 楼梯

建筑 风 貌较好
结 构 坚 固 并且 对 整 个历 史地 段 的整体环 境具 有重 要 作 用 的

历 史 工 业 建筑
或者 是 各 级 政 府 核 定 公 布 予 以重 点 保 护 的工 业 遗 产 建筑 或 历 史 文 物 建筑

对于 这几 类
建筑 我们 建议 以 貌

完全保留

的再 利用模式为主
-
直 方向的分隔

形成满足 功能要 求的小空间


水 平 与 垂 直 方 向 分 隔 ~J T 法 可 以 在 改 造 过 程 中根 据 新 使
用功能 的需要 同时使用 (
1
) 水平 方 向分 隔

室 内 空 间 的 水 平 方 向 分 隔 可 以 利 用 室 内 的 实墙
隔墙

家具 布 置

交通 空 间或交通 设 施 ( 如楼



完全保留

设计 的特点是 在不 改变建筑整体风

整体 结 构和 立 面 的前 提 下

对 构成 安全 隐患结构和破 损部位进 行 必 要 加 固和 维修等

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工业 建筑如工厂、仓库等应运而生, 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 志。
现代工业建筑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现代工业建筑在结构、材料和功 能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更 高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工业建筑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艺术与设计
许多工业建筑在建筑艺术和设计方面 具有独特性,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 文化和审美趋势。
建立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建立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监管机制,对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监督和管 理,确保其得到有效实施。
社会参与的建议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工 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认识和意 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工业建筑
的保护与再利用。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工业建筑 的保护与再利用,为其提供资金和 技术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保留部分工业建筑和设施,将其改造为公 园或公共空间,供市民休闲、娱乐和运动 。
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 ,展示工业历史、文化和遗产。
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成功案例
北京798艺术区
01
将废弃的电子工业厂区改造为艺术区,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文
化机构入驻,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中心。
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
需要加强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 推动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国际化发展。
需要进一步探索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经济和社会价 值,推动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THANKS
感谢观看
城市发展见证
工业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记 录了城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变迁的历史 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39,Supplement ,2009 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增刊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探讨李兵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青岛 266033)摘 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的重组,城市旧工业区进入改造、整合阶段,工业遗产何去何从引发广泛关注,工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

按照文化遗产的分类,工业遗产包括可移动的工业文物、不可移动的工业建筑群和工业遗址、非物质工业文化等。

就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THE INVESTIG ATION ON PR OTECTIVE REUSE MODE OFURBAN -IN D USTR Y ARCHITECTURAL HERITAGELi Bingying(College of Architecture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China )Abstract :Cities in China grow rapidly during the period of 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Upgrading adjustments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brings recombination of f unctional configura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a city 1Old urban industrial regions get into the stage of re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1How to deal with industrial inheritance causes extensive concerns 1Industrial inheritance ,which is in the categ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is materialize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1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inheritance comprises transportable industrial relics ,untransportabl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and ancient ruins ,and immaterial industrial culture ,etc 1This essay will focus on the value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form and renewal ,and the mode of protective reuse 1K eyw 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use作 者:李兵营,男,1964年出生,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04-201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的认知工业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民间研究团体基于“工业考古学”对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遗迹、遗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1968年大伦敦工业考古协会成立。

1969年美国制定《历史性的美国工程纪录法案》。

1971年美国的工业考古协会成立。

1973年英国工业考古学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工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

1978年在瑞典举行的第三届工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上成立了世界性的工业遗产组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 )。

1986年,英国的铁桥峡谷(Ironbridge G orge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工业文明世界遗产。

到2005年底,全球已有22个国家的30多处工业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6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协会第19届大会明确提出对“模糊地段(Wasteland )”———包含城市中诸如工业集合、火车站、码头等废弃地段的保护与再利用。

2003年7月,在俄罗斯下塔吉尔召开的TICCIH 第12届大会上通过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达成了普遍共识[1]。

2006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工业遗产,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召开,通过了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

工业建筑遗产并非泛指历史上所有留下来的工业建筑,而是指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用于工业生产、加工、维修的厂房以及为之配套的仓储、办公、居住、服务等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基础设施,具有公认历史文化和改造再利用意义的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地4区,且具特色并见证、记录了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产业景观[2]。

2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城市的主导产业由工业来承担,其他产业则伴随着工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

机器化大生产、劳动密集型是19世纪末的工业化特征。

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使城市面貌发生着极大的转变。

工业时期留下的大量工厂、设施、相关建筑物和街道,随着岁月的涤荡渐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而史无前例的工业方式连同它的物质载体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它们在风格、尺度、材料、色彩、构造等众多方面记录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取向,反映了工业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科技水平,是后人认识工业历史的“活化石”,在城市历史和社会层面上有着持久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

”———吴良镛“只有新旧并存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过去与现代交融,才能看到精彩的未来”———安藤忠雄任何遗产的价值一般分为两部分:即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工业建筑遗产的本征价值是其功利价值的基础,功利价值通常主要是本征价值的开发利用。

缺乏历史、科技、社会、建筑和美学等“本征价值”[3],便不能成为工业建筑遗产。

工业建筑遗产的本征价值内在于遗产自身,是不受外界因素所影响的;而遗产的功利价值往往受外界条件影响,对不同社会群体而言是不同的。

因此,遗产的功利价值通常并不能反映其全部的本征价值,且二者有时会出现矛盾,这种冲突的直观表现就是保护与再利用的冲突。

3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区位及空间特征311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区位特征建于20世纪初期的工厂在经历了百年中的城市扩张后,首先,工厂的地理位置由以往的城市边缘、城市郊演变为城市中心城区、市区,区位价值普遍得到提升,而导致了工业用地与城市土地级差效益不相等衡现象的出现,其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城市环境设施条件的完善,其产业性质与其处于城市区位环境不符,进行城市更新就成了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客观过程,是对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进行纠正的全面计划,城市更新是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矛盾的手段,使其尽显现代化的都市本质。

312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特征从工业革命后的工业建筑遗产空间特征来看,由生产工艺特征决定的工业建筑空间特征表现为[4]:1)“单层大跨型”工业建筑遗产,单层跨度大的建筑,其支撑结构大都为巨型钢架、桁架和拱架等,这类建筑常见于重工业厂房、大型仓库等。

形成内部无柱的开敞高大空间。

2)“多层多跨型”工业建筑遗产,多层且层高较大的“中跨型”建筑,这类建筑常见于轻工业的多层厂房、多层仓库等。

3)“特殊用途决定的特异型”工业建筑遗产,具有特殊形态的构筑物,这类形态特异的建筑具有地标性特征,对改造形成很大的制约,但同时也为再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综合上述,工业建筑遗产地的现状城市区位条件良好,且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空间通用性强、立面简洁朴素的特征,这一区位条件和建筑特征为其保护性再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城市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过程中,有条件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4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分类及利用保护模式411 工业建筑遗产纪念物指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技术、科学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等物质实体或空间。

工业建筑遗产纪念物的保护主要是体现遗产的“本征价值”。

其保护原则应为:“整体保护、真貌保存”。

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时,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以求如实反映遗存的历史内涵,它们是我们找寻文明的“足迹”,也是我们认识文明的“脉络”。

例如,世界上第一座钢铁桥梁、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中国第一座采用西方技术开掘的大型煤矿等。

412 工业建筑遗产地指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址。

保护工厂区的整体组织结构,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各种植被、遗留在场地中的废弃物以及受工业生产影响所形成的地表痕迹等。

工业建筑遗产地的保护应体现遗产的“本征价值”为主,“功利价值”为辅的保护原则。

其“本征价值”体现在遗址保护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功利价值”体现在遗址保护的再利用,结合工5业建筑遗产地地区的发展,以工业建筑遗产地为文化遗产核心,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在工业旧址上建造一些诸如城市主题公园、广场等便于公众参与的休闲和娱乐的场所,突出工业文化主题,增强地区活力,有利于对工业建筑遗产地的可持续保护。

如德国鲁尔充分利用原有工矿场地修建改造景观公园, 1985年停产的蒂森(Thyssen)钢铁公司所在地改建为一座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这成为保护工业遗产地、复兴工业文化的成功范例。

413 工业建筑遗产群由工业建筑物、工业构筑物、工业设备等要素构成的建筑群体。

工业建筑遗产群的保护较为有效的方法是使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有机结合,是一种发展保护的概念。

赋予工业建筑遗产新的功能,必须遵守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对建筑适合的功能更新进行评价,其前提是遗产的保护性功能更新,而不是先确定一个功能,再进行建筑改造,为实现“功利价值”而损害了遗产的“本征价值”。

41311 外部特征保护性与地区形象再塑工业建筑遗产群的有效保护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因其要满足使用的安全性和新功能的要求,决定了外部建筑特征需要进行处理,处理中应采用保护与修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原有形态特征,承传历史信息,修复已损缺或不安全部分,满足新功能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