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操作技术PPT课件
最新版肌内注射PPT精选课件
![最新版肌内注射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a4c8337e21af45b207a83a.png)
19
案例
1床,李小敏,女,35岁。主诉:头疼、发烧7 天,加重1天。查体T :39.3℃,P:104次/分, R:23次/分,扁桃体Ⅲ肿大。 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 医嘱:安乃近2ml,肌内注射。
20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21
患者准备
4
用物准备
3
环境准备
16
17
四、操作程序
18
五、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3. 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4. 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的情绪,然后妥善处理; 5. 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 6. 注意无痛注射技术的应用 :“二快一慢”;刺激性药物选择细长针
2
3
4
5
6
7
教学目标
(一)握肌内注 射的定位方法;
(四)了解肌 内注射的目的 及用物准备。
(二)掌握肌内注射的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熟悉肌内注射部 位的选择及解剖结构;
8
定义:是指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 肌肉组织的方法。 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 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 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
下行。
11
臀大肌定位法
连线法
1 从髂前上棘至尾骨坐一联线
2 均分为三等份 3 其外1/3处为注射部位
12
臀大肌定位法
十字法
1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 2 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 3 一侧臀部被划分为四个象限 4 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
13
肌内注射操作技术护理课件
![肌内注射操作技术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d066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心理护理
在注射前向孕妇解释操作过程, 安抚情绪,减轻紧张感和疼痛感 。同时需注意与孕妇保持良好的
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感受。
肌内注射的护理教
05
育
患者教育
肌内注射的目的和必要性
向患者解释肌内注射的目的、作用以及必要 性,使其了解治疗的重要性。
注射过程中的配合
告知患者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放 松、避免紧张等。
肌内注射的常用药物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肌内注射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镇痛药等,使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浓度和注射 技巧。
详细描述
常用药物:1.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2. 镇痛药:如可待因、吗啡等。注意 事项:1. 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浓度;2.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神经和血管;3.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4. 注射前先回抽,避免注入血管;5. 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及
局部硬结与处理
总结词
局部硬结是肌内注射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以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和缓解。
详细描述
注射后应正确按压注射部位,以减少局部出血和硬结的形成。对于已经形成的硬结,可采用热敷、按 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长期不消散的硬结,可以采用理疗、外敷药物等方法治疗。
感染与处理
总结词
感染是肌内注射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立即处理。
04
消毒皮肤
使用消毒剂对注射部位皮肤进 行消毒,范围要足够大。
核对药品
再次核对药品信息,确保无误 。
注射
用左手固定注射部位皮肤,右 手持注射器,迅速刺入肌肉内
,然后缓慢推进药液。
拔针
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注射器 ,用消毒棉球压迫注射部位,
防止出血和药液外渗。
肌内注射法ppt课件
![肌内注射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0fab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1.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坐位
为门诊病人 接受注射时 的常用体位。
采用“十字法”或“连线法”定位
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用安尔碘消毒两次
>5cm
进针要点:
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 射器中指固定针栓
针头与皮肤垂直(900角),用手臂带 动腕部的力量,快速将针梗刺入肌肉2.53cm(针梗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2.臀大肌肌内注射以联线定位法是( )
A、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3.给患者执行注射时,首先要检查药液
A.标签是否清晰
D.有效期
B.有无混浊
E.有无配伍禁忌
C.有无沉淀
4.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部位最好选用( )
A、臀大肌
B、臀中肌、臀小肌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上臂三角肌下缘
5.肌内注射时,以下错误的是( )
A、握毛笔式持针法
B、进针角度为90度
C、针头刺入2/3长度
D、合作者针梗可全部刺入
E、多种药物同时注射须注意配伍禁忌
6.对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患者,护士在注射前要特别注意
A.评估患者局部组织状态
B.针梗不可全部刺入
C.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D.认真消毒患者局部皮肤
E.患者体位的舒适
实训手册相关内容
坐骨神经
向从左臀侧裂或顶右点侧 划然一后从水髂平嵴线最, 高垂侧点直臀向线部下,分作将为一4一个 象象限限,避其开外内上角 为注射部位。
髂嵴最高点 臀裂顶点
避开内角的方法:
肌肉注射ppt课件完整版
![肌肉注射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3161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1.png)
肌肉注射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特殊人群肌肉注射注意事项•实际操作演示与考核标准•总结回顾与拓展学习资源推荐目录01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肌肉注射是一种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的治疗方法。
肌肉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有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和分布。
肌肉注射可用于预防接种、治疗疾病、补充营养等多种用途。
定义及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包括需要快速达到药物峰浓度的疾病、不能口服药物或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等。
禁忌症包括注射部位感染、炎症、硬结、疤痕、皮肤病等,以及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
注射部位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剂量、患者的年龄和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长期注射时,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局部硬结和肌肉萎缩。
常用注射部位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等。
注射部位选择药物注入肌肉组织后,首先被局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吸收后的药物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与药物的性质、剂量以及患者的生理状况有关。
药物吸收过程02注射技术操作规范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及质量,确保药品准确无误。
确认药品选择注射器准备消毒用品根据药品剂量和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
准备消毒棉球或棉签、消毒液等,确保消毒用品在有效期内且未受污染。
030201准备工作消毒处理皮肤消毒在注射部位用消毒棉球或棉签蘸取适量消毒液,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5cm,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注射器消毒将注射器针头、针筒及活塞部分用消毒液擦拭干净,确保无菌操作。
进针角度与深度掌握进针角度根据注射部位和药品性质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一般肌肉注射进针角度为90度。
进针深度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确保药品准确注入肌肉组织内,避免过浅或过深引起的疼痛和不良反应。
《肌内注射法》课件
![《肌内注射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d881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4.png)
消毒注射部位
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消毒注射部位,减少感染的风险。
进行手部清洗和穿刺符合
规范手部清洗和穿刺符合的步骤,以确保注射的卫生和准确性。
确定注射深度
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的情况,确定注射的适当深度。
注射液体的选择
介绍不同类型的注射液体,包括溶液、悬液和混悬液,及其应用场景。
பைடு நூலகம்
注射剂量的确定
详细讲解如何根据医嘱或药物说明书确定正确的注射剂量。
《肌内注射法》PPT课件
肌内注射法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本课件将介绍肌内注射的基本概念和步 骤,以及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的处理方案。
肌内注射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肌内注射法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注射的优点和局限性。
确定注射部位和注射动作
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和注射角度,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被肌肉吸收。
确定注射器的选择和准备
肌肉注射法教学ppt课件
![肌肉注射法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ee32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8.png)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 整药物种类、剂量等治疗 方案。
06 总结回顾与提高 建议
关键知识点总结
肌肉注射的基本概念
包括肌肉注射的定义、目的、适应症和禁忌 症等。
注射器的使用
介绍注射器的种类、规格、使用方法及保养 事项。
注射部位的选择
详细讲解各部位的特点、适用人群及注意事 项。
注射技巧
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及物品 表面
肌肉注射室布局合理,符合无 菌操作要求
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及光线, 使患者感到舒适
个人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穿戴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练掌握肌肉注射技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个人职业防护,避免锐器伤等职业暴露
03 肌肉注射操作步 骤演示
合理安排注射时间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异常情况识别与应对方法
局部反应处理
热敷、理疗、外用药物等。
全身反应处理
立即停药、抗过敏治疗、对症处理等。
神经损伤处理
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理疗等。
感染处理
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等。
患者沟通技巧
01
注射前沟通
解释注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 不适感。
注射后沟通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休息、观察 等,并询问患者感受。
确定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
注射部位选择
通常选择肌肉丰厚、远离大神经 和大血管的臀部或上臂三角肌。
定位方法
可采用“十字法”或“联线法” 确定注射点,确保准确、迅速。
皮肤消毒处理流程
消毒前准备
清洁双手,戴好口罩和帽子, 避免污染。
消毒剂选择
选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如碘 伏、酒精等。
肌肉注射ppt(共45张PPT)
![肌肉注射ppt(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18d5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分析
明确疼痛原因
在用药前需明确疼痛原因,避免掩盖病情或 延误治疗。
注意用药时机和剂量
遵循药物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过量 使用。
选择合适药物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解热 镇痛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
留意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 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02
肌肉注射的作用包括:快速吸收 药物、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 低药物副作用等。
药物吸收途径与速度
药物吸收途径
肌肉注射后,药物主要通过肌肉 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吸收速度
肌肉注射的药物吸收速度较皮下 注射快,但比静脉注射慢。吸收 速度与注射部位、药物性质、个 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适应症与禁忌症
重度过敏反应
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神经损伤风险降低方法
熟悉神经分布
了解注射部位的神经分布,避免损伤重要神经。
掌握注射技巧
采用正确的注射角度和深度,减少对神经的刺激和损伤。
使用神经保护剂
在注射前可使用神经保护剂,如维生素B6、B12等,降低神经损 伤风险。
03
常见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
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指南
严格掌握适应症
根据感染类型、病原菌种类及 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生理状况、药 物代谢特点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用药方案。
注意用药时机和疗程
确保在感染初期即开始治疗, 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时间和疗 程。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
04
肌肉注射(共10张PPT)
![肌肉注射(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6e5bc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5.png)
操作前准备
护士:洗手并擦干,戴口罩,检查并核对药物、医
4、 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嘱段外,侧,按大约医7. 嘱备药,抽吸药液,核对。
3、协助病人松解衣裤,选部位(臀大肌可用十字法或联线法定位,臀中肌、臀小肌可用三角形法与三横指法定位),暴露注射部位。
病人:取舒适卧位(坐位、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
肌肉注射
1. 肌内注射的目的
2. 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3. 肌内注射的步骤
一、 概念: 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二、目的:
注入药物,用于不易或不能口服、皮 下注射、静脉注射且要求迅速发挥疗效 时。
三、肌肉注射部位定位法及体位:Fra bibliotek1、 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1)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 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 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 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 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2)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 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 为注射部位。
4、用碘伏消毒皮肤2次,(以注射点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应5cm以上。
物品:注射盘、治疗巾、碘伏、无菌注射器、药液。
中 指 便 构 成 一 个 三 角 形 , 注 射 部 位 在 食 注入药物,用于不易或不能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且要求迅速发挥疗效时。
3、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5、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6、左手夹棉签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垂直进针,深 度为针梗的3/4—4/5)。 7、回抽无回血,缓慢注药。
8、注药毕拔针,干棉签按压针眼。
9、再次查对。
病人:取舒适卧位(坐位、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
操作过程
1、核对医嘱,准备及检查药液,检查无菌物品。 2、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后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 用。 3、协助病人松解衣裤,选部位(臀大肌可用十字法或联线法定位,臀中肌、臀小 肌可用三角形法与三横指法定位),暴露注射部位。 4、用碘伏消毒皮肤2次,(以注射点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 擦,直径应5cm以上。)。
《皮内肌内注射法》课件
![《皮内肌内注射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61b1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d.png)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 手段,皮内肌内注射法常用于 接种疫苗,如卡介苗、流脑疫 苗等。
皮内注射法适用于接种剂量较 小的疫苗,如卡介苗,注射后 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肌内注射法适用于接种剂量较 大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狂犬 疫苗等,能够快速产生免疫效 果。
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有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如糖 尿病、风湿病等,皮内肌内注射 法可用于注射治疗慢性病的药物
实践操作
在模拟人或实际病人身上 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学员 的操作技能。
考核标准与方式
理论考试
测试学员对皮内肌内注射法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操作考核
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巧、规范和熟练程度。
考核标准与方式
• 病例分析:考察学员对实际病例的处理能力。
考核标准与方式
闭卷考试
对理论知识进行书面测试。
现场操作
05
皮内肌内注射法的 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皮内肌内注射法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消毒方法
培训内容与方法
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与方法
理论授课
讲解皮内肌内注射法的相 关知识,使学员全面了解 该方法。
视频演示
通过观看操作视频,使学 员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
注射后反应与处理
正常反应
皮内注射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疼痛、红肿等症状,一 般无需特殊处理。
不良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晕厥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 并进行相应处理。
03
肌内注射法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快速达到药物浓度的患者 ,如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等。
肌肉注射PPT(精)
![肌肉注射PPT(精)](https://img.taocdn.com/s3/m/db7a98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4.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目录
• 肌肉注射概述 • 肌肉注射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 肌肉注射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 肌肉注射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肌肉注射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肌肉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肌肉组 织的一种给药方式。
目的
通过肌肉组织吸收药物,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治疗或需要频繁给 药的疾病,如某些慢性疾病、癌症等 。
禁忌症 对于患有严重皮肤病、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患者,应避免肌 肉注射。
肌肉注射的分类与操作方法
• 分类:根据注射部位不同,可分为臀大肌注射、臀中肌注 射、股外侧肌注射等。
肌肉注射的分类与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 准备物品:消毒液、注射器、药液等。
2. 确定注射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的分类与操作方法
01
02
03
3. 消毒
用消毒液对注射部位进行 消毒。
4. 注射
将药液吸入注射器,然后 垂直刺入注射部位,回抽 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 。
5. 拔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肌肉注射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完
善,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追求不断提高,肌肉注射技 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美
容、健身、减肥等。
未来,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丰富 和优化,肌肉注射技术将更加普 及和便捷,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
的治疗服务。
THANKS
肌肉注射的生理反应
肌内注射PPT参考课件
![肌内注射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aef2ef84254b35eefd34db.png)
2020/1/20
6
肌肉注射部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 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联线 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 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 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 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5对中度以下不完全神经损伤要用非手术治疗法,行理疗、热敷,促进 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将有助于神经功 能的恢复。对中度以上完全性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损伤,则尽早手术探查,做神经松 解术。
2020/1/20
10
操作并发症
三、局部或全身感染
(一)发生原因
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 全身发生感染。
2020/1/20
12
操作并发症
3.每次轮换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4.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液吸收。
5.在注射刺激性药物时,采用Z字形途径注射法预防药物渗漏至皮下组 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具体步骤如下:①左手将注射部 位皮肤拉向一侧。②右手持注射器,呈90°插入,并固定。③小心地 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注射器基部(但不可松开对组织的牵引),再 以右手反抽注射器活塞,确定无回血后,缓慢将药液注入,并等10s, 让药物散入肌肉,其间仍保持皮肤呈拉紧状态。④拔出针头并松开左 手对组织的牵引。不要按摩注射部位,因按摩易使组织受损,告诉病 人暂时不要运动或穿紧身衣服。
2020/1/20
2024年度肌肉注射ppt课件(最新)
![2024年度肌肉注射ppt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317090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2.png)
肌肉注射ppt课件(最新)目录•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药物性质与选用方法•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定义及作用定义肌肉注射是一种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的给药方法。
作用能够快速、有效地将药物送达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需要迅速发挥药效、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的情况,如急救、疫苗接种等。
禁忌症注射部位有感染、炎症、硬结、疤痕或皮肤破损;严重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对注射药物过敏或存在其他禁忌情况。
选择肌肉丰厚、无大血管和神经经过的部位,以减少疼痛和避免神经损伤。
避开神经和血管易于定位和操作交替注射选择易于定位和操作的部位,如臀大肌、上臂三角肌等。
长期进行肌肉注射时,应交替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以避免局部肌肉硬结和萎缩。
030201注射部位选择原则02药物性质与选用方法易溶于水,注射后能快速吸收,如青霉素、维生素C 等。
水溶性药物难溶于水,需用有机溶剂溶解,如黄体酮、睾酮等。
油溶性药物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液体中,如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等。
混悬剂药物分类及特点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注射方式。
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及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不稳定的药物。
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选用依据及注意事项常见药物举例分析青霉素水溶性药物,注射前需做皮试,避免过敏反应。
黄体酮油溶性药物,需用有机溶剂溶解,注射时需深部肌肉注射。
醋酸可的松混悬剂,注射前需摇匀,避免药物沉淀。
03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及配伍禁忌等信息。
根据药物剂量和粘稠度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准备酒精棉球、碘伏棉球或消毒剂等消毒用品。
确保注射环境清洁、宽敞、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在风口或阳光直射处进行注射。
确认注射药物选择合适注射器消毒用品环境要求消毒处理用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范围直径不小于5cm ,待干。
肌肉注射讲课课件-2024鲜版
![肌肉注射讲课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8d495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3.png)
持续学习和实践
01
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肌肉注射技术和知识,通过实践不断提
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关注患者需求和体验
02
在提供肌肉注射服务时,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体验,尽可能减
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03
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
同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成人
儿童
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上臂三角肌、股 外侧肌均可作为注射部位。
由于臀大肌发育不完善,常选择臀中肌、臀 小肌或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
孕妇
老年人
孕妇的臀部肌肉较为松弛,不宜选择臀大肌 进行注射,可选择上臂三角肌或股外侧肌进 行注射。
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宜选择臀中 肌、臀小肌进行注射,同时需特别注意固定 针头,防止针头移位或脱出。
肌肉注射讲课课件
2024/3/28
1
CATALOGUE
目录
2024/3/28
• 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 • 注射部位选择与定位技巧 • 注射操作规范与流程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3/28
3
定义及作用机制
引起的。
16
可能是由于药物反应或 个体差异引起的。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注射前,医护人员需认真洗手、戴口罩和帽子,确保注射 部位皮肤清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合理选择注射部位
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神经、 血管丰富区域和炎症、硬结等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部位
• 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 • 其次:
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 及上臂三角肌
注射部位
臀大肌十字法 注射定位法
• 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 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 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 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 限并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注射部位
臀大肌联线法注射定位法
• 取髂前上嵴和尾骨连线的 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区
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2岁以下婴幼儿)
• ①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 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 使示指、中指与骼嵴构成一 个三角形,其示指和中指构 成的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②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 注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 指宽度为标准)。
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 位置为上臂外侧,肩峰 下2~3横指处。
• 注药毕,用无菌干 棉签轻压进针处, 快速拔针,并继续 按压片刻
• 再次核对,协助患 者穿好衣裤,取舒 适体位,整体床单 位
• 回治疗室,清理用
物(针头)
肌肉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病区
姓名
考核日期
监考人
项
操作流程与标准
分
目
值
操 1.着装整洁,洗手,两人核对治疗单与医嘱单准确无误。
3
作 2.用物:注射药物、5ml 无菌注射器、安尔碘、棉签、弯盘、 5
3
10.排尽注射器内空气,(适时给予鼓励)左手绷紧皮肤,右手 12
持针垂直刺入 2.5~3cm(针梗的 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
11.固定针头,抽回血,缓推药液。
6
12.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询问患者感受。
3
13.注射毕,干棉签压针眼,迅速拔针。
3
14 再次核对并签字。
2
1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用药后的反应
素质要求
核对 评估 备齐用物
注射单与医嘱 核对标签
药名、剂量 浓度、有效期
药液 检查
瓶身、安瓿 配伍禁忌 药液有无变质
病人准备
选择注射部位 消毒皮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臀大肌 臀中、小肌
第二次排气
注射 整理 洗手记录
绷紧皮肤进针 与皮肤表面成90°或45°角 固定针栓,回抽无回血
缓慢注药,观察反应
按压针眼拔针
• 此区肌肉不如臀部丰富, 只能作小剂量注射。
注射部位
—臂大肌解剖及体表投影
•臂 •大 •肌 •注 •射 •定 •位 •法
注射部位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 大腿中段外侧 • 成人可取髋关节10cm至
膝关节的范围 • 尤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
常 用 体 位
➢操作流程
注射盘:铺无菌盘,配置皮试 溶液放于无菌盘内 协致病人床边 核对床号、姓名 解释 安置注射体位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未检查扣 2 分,消毒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抽吸不净扣 3 分,抽液注射器手法不对 扣 2 分。 部位不准确扣 4 分,暴露不充分扣 2 分。 消毒方法不正确、范围不够、消毒不严 密各扣 1 分,横跨一次扣 2 分,污染一 次扣 5 分,未待干扣 1 分。 核对不全面扣 1 分,未核对扣 2 分。 未排尽空气扣 3 分,未鼓励扣 2 分,未 绷紧皮肤扣 2 分,手法不对扣 2 分,进 针角度不对扣 2 分,进针深度不适扣 2 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未观察扣 2 分,未询问扣 1 分。 未按压扣 1 分,拔针手法不对扣 2 分。 核对不全面扣 1 分,未核对扣 2 分。 卧位不适扣 1 分,交待不全扣 1 分,未 交待扣 2 分。 未整理扣 2 分,漏一件扣 1 分。 操作不熟练扣 1 分,卧位不适扣 2 分。 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扣 3 分。 污染三次以上不得分。 每超时 1 分 钟扣 2 分。
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 -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 -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保持
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 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 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 -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细长针头, 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
观察
核对床号、姓名
肌内注射【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肌内注射
•
【操作步骤】
• -按医嘱吸取药液
• -核对
• -取合适体位
• (侧卧位、俯卧位、
•
仰卧位、坐位)
• -选择注射部位
• -消毒
• -二次核对、
• 排气
• -穿刺
• -推药
• -拔针、按压
• -再次核对
• -操作后处理
肌内注射操作分解
执笔式
以左手拇指和示指 绷紧局部皮肤,另一 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 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 深度约为针梗的2/3
(约2.5~3cm)
松开左手,抽动活 塞,观察无回血后, 固定针头,以匀速 缓慢推药,同时注 意观察患者的表情 及反应
3
16.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
1.操作熟练、查对规范。
3
评 2.与患者沟通有效。
价 3.无菌观念强。
4
4.在规定时问内完成操作。
3
得分
扣分细则
扣
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缺一项扣 1 分。
超吋 1 分钟扣 2 分。
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 1 分,未评估不得 分 末问候扣 1 分,查对不认真扣 2 分,末 查对扣 4 分。 解释不到位扣 2 分,未解释扣 4 分。
4
3 安全与舒适:环境安静,患者体位舒适,注意保暖,并为患 3
者遮挡。
4.检查药液,消毒后打开安瓿。
4
5.检查、准备注射器。
2
6.抽吸药液,套安瓿。
5
操 7.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屈曲,暴露臀部。选 6
作 择注射部位(十字法、连线法)。
流 8.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
6
程
9.再次核对。
前 砂轮、锐器盒、注射单、必要吋备屏风。
准 3.用物准备 3 分钟。
2
备
评 1.询问患者身休状况,解释并取得配合。
5
估
2.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注射部位状况。
5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查对治疗护理项 5
目执行单和腕带(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问候患者。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肌内注射操作技术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定义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内组织的方法
目的
• 不宜采用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 生疗效时采用
• 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用于皮下注射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