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26ac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c.png)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河南省固始县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其经济发展一直是固始县政府和居民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分析1.资源禀赋不足:固始县地处中国中部地区,资源禀赋相对较弱,缺乏大型企业和产业集群,限制了县级经济的发展。
2.农业结构落后:固始县农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但农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缺乏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固始县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端科技人才和科技研发机构,限制了县级经济的创新发展。
4.基础设施滞后:固始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县级经济的发展。
1.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固始县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例如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5.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固始县的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地方间的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借助外来资源和技术的引进,促进固始县的经济发展。
6.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固始县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结论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较为突出,但也存在一些机会和潜力。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等对策,可以促进固始县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也需要固始县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动力,推动固始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稳定、可持续的道路。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dd6b4e5022aaea998f0ffa.png)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范文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xx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93亿元,增长8.7%。
实现财政总收入8.66亿元,增长12.86%。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6亿元,增长18.3%。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增长12.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916元、16341元,分别增长8.8%、8.9%。
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xx年的1.96倍、2.13倍、2.73倍、2.08倍、1.91倍和2.25倍。
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1:29.8:49.1,三产占比较xx年提高5.8个百分点。
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7.21万亩,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27家、184家、104家。
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6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11.78%,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建材化工、矿产品采掘加工、服装制鞋和再生纸业五大产业门类。
成功举办三届中国·xx乡村生态旅游节,xx江、xx景区、xx竹海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相继落户并加快建设,外贸企业实现“破零”,三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
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xx西高速、xx高速及其县城连接线、xx线、xx线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竣工通车,xx 省道完成改造,全县主要干道全面畅通。
完成xx主电网和22项配电工程,改造升级125个行政村农村电网。
天然气燃气管网基本覆盖整个主城区。
除险加固病险水库 70 座,高标准农田建设、xx干旱走廊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巩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xx建设加快推进。
假期实践报告
![假期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c6d41e6c175f0e7cd1375f.png)
河南固始经济发展报告河南省固始县是我的家乡。
固始县,地处河南省东南角,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
这里远离中心城市,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既缺资源又无工业。
当地决策者们摆脱这些不利因素的困扰,把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唱响了劳务输出大县的“回归工程”之歌。
方法:人口“包袱”变财富固始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传统农业大县。
全县160万人口中,128万是农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固始人“穷则思变”,开始外出务工。
他们或从事农业季节工、建筑小工、清洁工,或在矿山、窑场、砂石场从事体力劳动,从而实现了固始劳务经济的“一级跳”:跳出农门进城门,实现脱贫,形成务工潮。
1988年起,固始县开始引导农民从盲目流动向有序流动转变,产生了许多“走出一个,带动一片”的好典型。
三河尖乡农民万正和利用在安徽柳编厂打工学到的技术,在深圳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2000年6月,又进军美国市场,在纽约成立了亚洲工艺公司。
在万正和的带动下,目前固始县柳条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30多万农户从事柳编生产,产品共有柳、草、藤、竹、木及混编、染色等20大系列、5万多个品种,出口到86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000多万美元。
固始县委书记郭永昌说:“这是固始劳务经济的‘二级跳’,完成资金、技术和经验的原始积累,从做打工仔到当老板,形成了创业潮。
”目前,在固始县50万打工大军中,老板多达16万人。
昔日他乡致富今朝返乡创业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固始县的劳务收入逐年增加,目前已近40亿元,是以前全县财政收入的17倍。
随着大量财富的涌入,固始县的房价一路飙升,电器、服装、餐饮、娱乐业一片繁荣。
在这种形势下,固始县委、县政府开始启动劳务经济的“三级跳”:吸引外出务工者回乡二次创业,把财富投向加工制造业,用二产的壮大推动三产的繁荣,实现固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4年,固始县出台《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实施回归工程的意见》,规定外出务工者返乡投资和外地客商一样,享受用电、用地、信贷、税收等政策优惠;有关部门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对贡献突出的返乡创业者,政府给予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奖励等。
2024年在全县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范本(2篇)
![2024年在全县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89b81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a.png)
2024年在全县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范本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次全县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发表讲话。
首先我要对大家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辛勤工作和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县在今年三季度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县在今年三季度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总体上,GDP增长率达到了7%,超过了预期目标。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县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以及扩大开放和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的有效实施。
在产业方面,我们县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我们在农业、旅游、文化等传统产业的保持稳定增长,并与新兴产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另外,我们县在引进外资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外资投资规模有所增加,这为我们县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很多传统产业和地区发展较慢,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
我们过于依赖低端产业和资源型产业,高端产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发展滞后。
此外,我们还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这在长期发展中也将给我们带来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机会。
此外,我们还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个县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2024年关于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2024年关于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2af7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3.png)
2024年关于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关于2024年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一、工作总体情况2024年,本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农业发展、城镇化进程、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经济增长情况2024年,本县人均GDP达到XXXX元,增长率达到X%。
这一增长是多方面因素推动的结果,包括持续优化的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扶持民营企业等政策措施的实施。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三、产业升级情况在2024年,本县通过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成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以制造业为重点,我们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本县还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基地,支持创新创业,打造创新型县域经济。
四、农业发展情况在2024年,本县重视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致力于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县大力推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
我们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五、城镇化进程情况本县注重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功能和形象。
2024年,本县新建了一批城市综合体、商业中心和住宅小区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还加大对农村工作的投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六、改善民生情况本县注重改善民生,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满意度。
在教育方面,我们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902d3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8.png)
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第一篇: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一、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2007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克难奋进,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县域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加速。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6亿元,同比13%,其中一、二、三产同比分别增长6.9%、14.5%、19.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税收完成1.37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近一半;一般预算支出13.19亿元,同比增长41%。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6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12.7%,增加额和增长幅度均居全市前列;各项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增长5.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75亿元,增长28.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4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增长18.5%。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四年跻身中部六省百强县(市)。
(二)工业经济在园区带动中势头强劲。
全力打造204工业长廊,以民营工业城等十大工业园区为龙头,带动优势资源向工业集中,优势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经济集聚效应显现。
县城工业集聚区产业规划顺利获批,史河湾实验区即被纳入黄淮四市政策支持范围。
全年园区新入驻企业150家,总数达65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
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增长16.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4家,总数达104家,实现增加值12.46亿元,增长28%,实现利税6.97亿元,增长75.6%。
工业项目进展较快。
全年新上工业项目160个,完成投资6.4亿元,其中,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4.27亿元,邑镇实业公司年产500万台碎纸机及办公电器、福村电公司年产1500万只微粒燎泡两个省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全部完成。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49bc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2.png)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河南省固始县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地处豫东平原,属中国农业大县之一。
近年来,固始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固始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固始县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分析1.农业发展不平衡固始县是河南省的一个典型农业县,农业占地面积较大,农民人口众多。
固始县的农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农民的耕地土地质量较差,农业生产水平低,产出不足以维持生计;一些农民的耕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
这种不平衡的农业发展现象,导致了固始县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均等的情况,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2.产业结构单一固始县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固始县工业园区不断壮大,但仍无法形成产业链完善、互相配套的产业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未能得到有效支持,工业企业大多数为小微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值低。
服务业也受到限制,固始县的商贸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3.科技创新不足固始县科技创新水平较低,整体科技环境滞后。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固始县的企业战略转型能力差,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
4.生态环境问题固始县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水质、大气质量和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固始县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农产品的生产造成不小的影响。
1.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固始县农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应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
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固始县应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精选多篇)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3d7b9da38376baf1fae7d.png)
第一篇:xx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县”。
2014年、2014年、2014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2014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县域经济稳健上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8万元,增长12.2%。
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1亿元,增长18.1%。
财政总收入达7.73亿元(占gdp的4.3%),增长29.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亿元,增长31.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储蓄存款达到1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9元,增长19.5%,净增1125元,是近1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万元规模工业增 1加值能耗降低9.5%,工业污染减排任务完成100%(so2排放强度8.5,cod排放强度0.29),全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森林总蓄积量增长5.42%。
全年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1.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园区兴工的发展思路,全力建设支撑xx工业发展的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努力扩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质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7.36亿元,增长39.6%,实现工业增加值56.57亿元,增长22.5%,绝对额与增速均居全市第二。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2e1b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0.png)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河南省固始县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县域经济,也是中国的农业大县。
固始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发展面临困难等。
本文将对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固始县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固始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在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
固始县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固始县的经济发展易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缺乏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
2. 区域发展不平衡固始县地处河南省腹地,交通不便利,加之地理位置偏僻,导致固始县南北发展不均衡。
南部地区相对较为发达,而北部地区相对落后。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制约了固始县整体经济的发展。
3. 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固始县的企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融资困难、技术创新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等。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寻求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三、对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引进外部的投资和技术,提升固始县的产业竞争力。
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加大对北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促进南北地区的均衡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消除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固始县整体经济的发展。
3. 支持企业发展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建立健全的企业服务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f974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6.png)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河南省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中原地区的著名古县之一,也是全国文明古县、全国双拥模范县。
固始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固始县经济发展现状固始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是农业大县。
固始县农村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产业,养殖业以猪、鸡、鸭、牛、羊等为主。
固始县还有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是河南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在工业方面,固始县以制糖、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为主导产业,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固始县还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中,固始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农业方面,固始县农村经济仍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缺乏特色产业和产业链延伸,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在工业方面,虽然固始县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但是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不够、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造成了固始县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
固始县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1.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固始县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缺乏特色产业和产业链延伸,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 工业发展滞后:固始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不够,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固始县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不足,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需求。
2.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固始县应加大对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升级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2024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
![2024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341e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7.png)
2024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____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一、概述____年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各行各业积极努力,全年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二、经济增长____年,我县经济总产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增长X%;第二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增长X%;第三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增长X%。
这些数据表明我县经济持续向好,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三、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县不断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大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我县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农村产业革命。
工业方面,我县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方面,我县加大对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四、就业与人民生活水平____年,我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X 人。
同时,我县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争打造更加优质的就业环境。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
五、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____年,我县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了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建设进度。
特别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我县加快了公路和铁路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交通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六、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____年,我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大力推进生态治理,积极推动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的提升。
同时,我县加强了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七、对外开放与合作____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我县吸引了一大批优质投资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14de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3.png)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问题。
其中,经济增长缓慢、农业结构单一、企业发展水平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城乡差距较大等是比较突出的。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应对。
其次,要培育新的增长点。
固始县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需要积极打造新的产业特色。
例如,通过发展休闲旅游、特色农业等方式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再次,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当前,固始县的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优秀的人才都选择到外地发展。
固始县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发展。
最后,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虽然固始县地处农村地区,但是城镇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固始县应该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改善城市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减小城乡差距,促进固始县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固始县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应对。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
只有持续推动这些工作,才能让固始县的经济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2024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
![2024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e07d1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9.png)
2024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____年县域经济年度总结报告一、概述____年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挑战。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将对____年我县经济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经济发展回顾1. GDP增长____年,我县GDP总量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县域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GDP规模继续保持在全市县域中的领先地位。
主要得益于我县加大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了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2. 产业结构升级我县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制造业持续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业实现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新能源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3. 投资和贸易增长____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投资总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同时,我县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进出口贸易额达到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
这些均体现出我县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对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的提高。
4. 城乡发展协调我县坚持城乡发展协调的原则,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城市建设方面,我县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县域发展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点。
三、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我县的传统产业发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需要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4e55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8.png)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导下,积极推动经
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就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如下。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县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以工业为支撑,以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加
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服务业方面,加大对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扶持力度,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我县坚持“城市功能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入力度,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加大对县城建设规划的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三、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我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对外贸易渠道,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同时,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促进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县域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看,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坚持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2024年县域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
![2024年县域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93746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7.png)
关于2024年县域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热烈欢迎*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
现将今年以来县域经济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坚持互动相融,注重统筹城乡,加快建设全市经济强县切实树立“两化互动、三化联动、X同城、城乡共荣”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县级领导、县级部门联系重点项目和企业建设制度,全力抓好省级工业园区、X西北最秀美县城和新农村示范片“三件大事”,强力实施五个翻番、五个重点的“双五战略”,奋力建设宜业宜商宜游宜居的经济强县。
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3亿元,同比增长1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323元,同比增长8.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58元,同比增长X%。
1-7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92亿元,同比增长18.15%;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位列全市第二;社消零总额23.65亿元,同比增长X%;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8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1-7月,实现财政总收入8.9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3亿元。
(一)突出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把省级工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加快建设“工业发展高地、城市组团新区”。
园区已入驻企业X户,吸纳产业工人1.88万余人,“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格局已经显现,为县城空间拓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
2023年在全市X个园区考核中位列第1,今年7月入围四省“51025”重点培育园区,力争再用5年时间打造500亿产业园区。
大力实施工业4个百亿工程和3个倍增计划,以华晨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以银河化学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以好医生药业为龙头的医药食品三大百亿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73户,亿元以上企业达25户,银河化学进入“X企业100强”。
突出“规划项目产业投资”和“开放合作”主题,1-7月全县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31个,协议引资34.02亿元,预计创税1.72亿元。
2024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2篇)
![2024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b964f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6.png)
2024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向大家汇报____年全县上半年的经济形势。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县经济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和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我将从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形势、财政收入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增速放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X%,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X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全国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县在上半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在工业方面,我们深入实施岗位调整政策,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我们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在服务业方面,我们积极推动了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然而,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口X万人,同比下降X%。
这主要是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创业就业,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财政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X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调整了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总体来说,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变化积极。
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容忽视。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要加强对就业的关注,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创业机会,引导劳动者增强就业技能。
我们还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6f8fa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f.png)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县在过去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2024年,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县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在农业领域,我们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全年农业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我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了一批“中国农产品品牌”,有效提升了我县的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在工业领域,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我们重点发展了××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社会发展情况2024年,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教育中,我们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了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提高了教师待遇,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环境。
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
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加强了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新增了××家乡村卫生室,扩大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范围。
全年卫生服务人次达到××万人次。
县域经济开展情况汇报
![县域经济开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04a08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0.png)
县域经济开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经济开展为中心,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开展。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首先,我县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开展。
目前,我县特色农产品如柑橘、茶叶等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崭露头角,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我县坚持走开放型经济之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开展。
目前,我县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吸引了一大批外资项目,为县域经济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次,我县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开展,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目前,我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多个绿色产业项目如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也取得了良好的开展效果,为县域经济的长期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我县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目前,我县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推向市场,为县域经济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我县县域经济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开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一、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2007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克难奋进,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县域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加速。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6亿元,同比13%,其中一、二、三产同比分别增长6.9%、14.5%、19.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税收完成1.37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近一半;一般预算支出13.19亿元,同比增长41%。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6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12.7%,增加额和增长幅度均居全市前列;各项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增长5.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75亿元,增长28.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4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增长18.5%。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四年跻身中部六省百强县(市)。
(二)工业经济在园区带动中势头强劲。
全力打造204工业长廊,以民营工业城等十大工业园区为龙头,带动优势资源向工业集中,优势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经济集聚效应显现。
县城工业集聚区产业规划顺利获批,史河湾实验区即被纳入黄淮四市政策支持范围。
全年园区新入驻企业150家,总数达65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
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增长16.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4家,总数达104家,实现增加值12.46亿元,增长28%,实现利税6.97亿元,增长75.6%。
工业项目进展较快。
全年新上工业项目160个,完成投资6.4亿元,其中,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 4.27亿元,邑镇实业公司年产500万台碎纸机及办公电器、福村电公司年产1500万只微粒燎泡两个省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全部完成。
(三)新农村建设在探索创新中扎实推进。
农业生产在战胜洪水和病虫灾害后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1.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畜牧业实现产值25.3亿元,增长15.2%。
水产品总产量3.6万吨,被评为“全国渔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渔业重点县”。
新增茶园面积2.3万亩,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7.1万亩。
大力实施高产柳条示范基地建设,新发展柳条种植面积7500亩。
完成成片植树造林2.21万亩,4387.78公顷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获准建立。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市级3家,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7家。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较快,总数达471家,其中,金谷农科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全市第一家农民种粮合作组织。
固始鸡、九华山、仰天雪绿等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仰天雪绿、九华山、十八盘茶叶在世界绿茶国际大赛中获最高金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全年总投资6325万元,新修、改建农村公路211公里,全县城乡通车里程达2700公里,实现了32个乡镇601个村(街)全部通达公交车。
继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16年捧得省“红旗渠精神下”。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4.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7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53个“三项整治”项目全部完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大力实施农村“五改一建三入户”工程,新建沼气池5000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2万人,消灭42个通电“盲点村”,文明村庄达136个。
(四)城镇化建设在统筹城乡中再添魅力。
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
《固始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通过评审,确立了中心城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双50”目标。
13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14个村庄规划已经完成。
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快。
县城新增道路15条20.7公里,道路总长140多公里,新修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星级公厕等多处公共设施;新增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县人民银行、疾控中心、劳动培训中心、抗旱防汛指挥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主体工程竣工。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34万人。
三河尖撤乡建镇获省政府批准,陈淋子、往流、丰港、武庙、张广等乡镇小集镇建设发展迅速。
全县集镇面积达7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9.8万人。
城镇管理进一步强化。
成立了固始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城管执法走向专业化、规范化轨道。
深入推进“六城联创”,配合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达标验收任务已完成,武庙、马岗、汪棚三乡被评为“信阳市六城联创先进乡镇”。
(五)经济发展活力在改革开放中显著增强。
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各项资金2.29亿元。
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圆满完成。
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鼎担保投资公司挂牌运营,农村村镇银行固始试点通过国家银监会批准,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粮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供销社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全年共引进项目417个,到位资金19.8亿元。
外贸出口715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消费市场更加活跃,消费对县域经济拉动效应明显,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2亿元,增长17.8%,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县区首位。
(六)特色产业在快速发展中持续壮大。
劳务经济稳步提升。
新增外出创业人员3.2万人,培训城乡劳动力4050人。
外出创业人员47.9万人,年创劳务收入近50亿元;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便;物流经济蓬勃发展。
建成信合集美建材、安康粮油、玉安农副土特产品、农资、农机和花果山果品等一批大市场。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税”,改造建设农家店48个;旅游经济再添亮点。
九华山一期工程竣工,成功报华阳湖大佛山风景区和华阳湖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增长44%,旅游收入7800万元人民币,增长45%。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县围绕把固始建设成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头兵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以劳务经济为重点,挖掘放大人力资源。
我县160多万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70万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两条腿”一起走,内外循环一齐抓,变包袱为财富,变穷人为富人,实现了近50万农民大转移,年创收入近50亿元。
一方面大力实施“金桥工程”、“阳光工程”、“维权工程”,让更多的固始人走出去,把劳务输出产业办成“不冒烟”的大工厂,把劳务大军变成加快固始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
同时,大力实施“回归工程”,让更多出去的人走回来,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回流,把“工厂”搬回来,实现“外循环”。
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在户口管理、就业、养老等方面,放活农村政策,改变城乡分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让更多农民变为市民,走向城市,实现“内循环”。
2007年,全县回乡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达400多家,安排就业岗位8万多人,近两年新上的工业项目中,80%是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
2、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固始是传统意义的“农业大县”,工业短腿,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县以园区为抓手,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实施工业项目带动,完善配套支持工业发展相关政策,工业经济取得突破。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2007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46亿元,同比增长28%;各类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24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目前已达到137家)。
二是成长型企业和龙头型企业发展迅速。
我县十大龙头企业和七大成长型企业是我县工业企业的排头兵,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对我县国民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大龙头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亿元,七大成长型企业全年共实现增加值4.5亿元。
三是工业集聚效益明显。
以民营工业城为重点的工业集聚区2007年入驻企业约150家,企业总数达到650多家,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
预计“十一五”中后期,工业集聚发展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四是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
以正和工艺品集团、华丰工艺品公司为代表的柳编加工业,以中原、金桥水暖器材为主的水暖器材加工业,以臻正医疗器械公司、中原医疗器械公司为龙头的医用银针产业,以蓼风集团、豫申粮油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业,以九华山竹木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业等集群产业,2007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近三分之二。
3、坚持开发与改造并重,推进城镇化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填充内容,完善功能,强化管理,提高品味”的总体思路,近年来共投入城建资金50亿元,改造老城20多处,城区道路总长140多公里。
兴建了莲花小区、香樟苑、水云居、怡和花园、湖畔春天等现代居住小区,修建了蓼城大道、南环线、成功大道、凤凰大道等主干道,全长10公里的蓼北路全线贯通,形成了七纵七横道路交通网络及环城路网,城南新区、怡和新城、凤凰新城和城东新区建设快速推进。
中等城市初具规模,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4万人。
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卫生县城”、“河南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县集镇面积7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8万人,建制镇镇区人口达13.3万人。
三河尖撤乡建镇获省政府批准。
全县有12个乡镇被确定为国家、省、市重点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其中,黎集镇为“全国文明集镇”,方集镇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史河湾开发区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城关镇为全省综合实力百强镇。
4、培育市场载体,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一是打造中心商务区。
原城郊机械厂通过开发建成了踏月寺商业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吸纳入驻商户500多家,已成为全省县级一流的精品商业街,“花花公子”、“老爷车”、“鳄鱼”等各种名牌应有尽有,西亚、国源、华联三家大型超市成为全县商业零售的龙头企业;二是建设专业大市场。
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招商引资,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建成信合集美建材市场、安康粮油大市场、玉安农副土特产品市场、农资大市场、农机大市场、桃花坞农贸综合市场、淮河路农资综合市场和花果山市场等一批综合性大市场。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建设农家店48个,建设试点企业2个。
一个大进大出、深购远销、辐射周边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三是发展交通物流经济。
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
目前全县拥有5家运输公司,有发往北京、上海、深圳等长途专线68条,年客运量1304万人次,货运量607万吨,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成为城市繁荣的有力证明,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