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复习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D、政治现象3、()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诚实守信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5、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先公后私二、多项选择题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2、道德具有()A 、阶级性 B、继承性 C 、稳定性 D、自律性 E、广泛性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E、团结友善4、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判断题:(请在前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是没有道德修养的。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3、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高。
()4、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说课材料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近几年来频频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上出现,血淋淋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使我们很难想像创造这个事实的犯罪群体就是大学生。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令人堪忧: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生犯罪比例上升,这的确令人深思。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
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寂寞的决心和恒心。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
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受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更可悲的是好人好事被冤枉的情况是时有发生,就这样一件一件的类似的事件的发生的同时,有些人们怕若上麻烦对好人好事是不闻不问。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方法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方法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 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现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提升的方面。
2. 学习资料收集: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可以包括图书、网络资源、法律法规等,确保所学内容权威可靠。
3.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我反思的结果和学习资料的收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目标。
4. 深入学习:按照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建议结合案例分析、实际应用等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实践运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不仅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例如阅读相关案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6. 反复强化:持续学习、反复强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
7. 定期总结:定期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8. 探索交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从其他人的经验中获取启发和借鉴。
总之,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要坚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知识水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
绪论0.1 复习笔记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摆正“德”与“才”的关系,加强思想修养,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1.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同他人交往、同他人发生关系,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他人的行为也会影响自己。
这就决定了个人的自主、自由是受限的,只有在与他人、社会的协调中才可能得以实现。
2.人生需要道德,人生需要法律(1)道德道德规范着人们应当如何行为,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是一种纯粹精神的力量。
(2)法律法律规范着人们必须如何行为,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但更是一种物质的力量。
(3)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①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法律的许多规范直接表现了道德的规范和要求;②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
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1)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①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②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2)法律素质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①法律素质的含义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
②构成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精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开设道德修养课程、举办道德讲座、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等,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感、自律性等。
3.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加强法律教育1.普及法律知识。
高校应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
2.培养法律意识。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律的权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提高法律素养。
高校应该通过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开展法律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素养,掌握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开展文化活动。
高校应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学术讲座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应该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四、加强社会实践教育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1.谈新时大学生如何成为担当名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4)答(1)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2)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3)明大德,就是要锤炼高尚品德,崇德修身,启润青春。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修养,夯基固本,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用勤劳和诚实创造美好生活。
(4)成大才,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5)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1.人的本质是什么?(P13)答: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P16)答: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 3.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P16)答:(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4.人生态度的定义(17)答: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7.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19)答:世界观与人生观关系密切。
(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2)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7.人生态度的概念(P23-P25)答:(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8.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P26)答: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如今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9.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P28-P29)答:(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3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①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大学生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是需要付出更为艰巨、艰苦的努力。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修养,展现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和关系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灵活,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短板,与法律一道共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法律意识是人们理解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人们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
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
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
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观念。
原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有哪些
原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有哪些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不仅能提升个人的修养,还能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种原创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
一、注重自身修养一个人的修养直接影响着他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
1.读书:阅读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可以选择阅读一些经典的哲学、道德、法律方面的书籍,学习先哲的智慧和见解。
2.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思考,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3.修身养性: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做到言行一致,积极向善。
二、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是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增长见识,丰富人生阅历。
1.志愿者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通过与不同人群接触,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2.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社团组织,通过组织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3.实习实践: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参加实习,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法律制度。
三、加强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大学生特别是法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法治意识。
1.学习法律知识:增加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2.参与法制宣传: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开展的法制宣传活动,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大家的法治意识。
3.自觉遵守法律:作为大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1.关心社会热点:积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了解社会民生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复习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梳理绪论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基本要素:法律知识,法律观念,用法、护法能力.关系: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A.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B.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方法第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第三,身体力行,切实践履.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1、理想信念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2、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3、理想信念的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4、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二节科学的理想信念5、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特点1现实性;2科学性;3崇高性.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要求: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主义仍有其现实意义.3我们正处理在社会主初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最终将实现共产主义.9、在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10、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1、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3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4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5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扞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4、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7、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6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8、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的含义民族自尊:一个民族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民族自信:一个民族对于自己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念.民族自强:一个民族在高度自尊、自信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决定这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3、人生目的的含义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4、人生态度的含义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5、人生境遇的含义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6、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7、价值观的含义是指人们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8、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9、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利用和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尤其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只有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索取自然与回报自然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互动的关系,形成人类以及人类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10、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第一,平等原则.第二,诚信原则.第三,宽容原则.第四,互助原则.11、身心健康的标准表现在生理方面,要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生理功能状态良好,身体发育匀称,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表现在心理方面,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自我评价客观,善于与别人相处,能够较好的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1、道德的含义,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我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的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2、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3、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4、道德的发展规律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主要内容: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核心: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则:集体主义重点:诚实守信8、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9、集体的含义,集体主义的含义集体是指由于共同利益而联合在一起的生命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1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2、诚实守信的含义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信是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坚守诺言的品格.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守信是统一的.13、荣辱的含义、荣辱观的含义“荣”和“辱”是两个相对立的道德基本范畴.“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通俗地说,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以做怎样的事为光荣,以做怎样的事为耻辱.1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含义、“八荣八耻”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不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第五章培养优良道德品质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点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结果的相关性.3、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4、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特点: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6、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简单地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特点.7、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意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8、爱情、婚姻的含义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9、恋爱的道德要求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10、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11、个人品德的含义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12、个人品德的形成1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2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3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13、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14、省察克制的含义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15、慎独的含义慎独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依法治国的概念法治即“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的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及其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识性、指导行的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3、执法为民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必须做到便民利民.4、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5、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意义: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职要求和重要保障;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7、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完善立法体制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8、加快法治政府建设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9、提高司法公信力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推进严格司法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0、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精神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11、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12、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1坚持依法执政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4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1、法的概念及其作用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指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调整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五个方面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2、法律规范的概念、逻辑结构及其种类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逻辑结构:假定——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处理——法律规范中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内容的部分,是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制裁——法律规范中对于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也就是法律后果.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规范——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复合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相互重合的法律规范,它既授予人们权利,同时也设定义务.3、法律关系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在人们之间形成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征:首先,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次,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再次,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最后,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4、法律关系的构成1法律关系的主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原则与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这门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与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
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端正态度,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与原则,并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因为,这门课程传授的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其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以这些科学理论为基础的。
离开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很容易进入误区,产生困惑,甚至走上错误的途径。
实践证明,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思想道德与法律的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才能更好的提升。
第二,必须坚持理论灌输的原理。
这门课程始终把引导大学生确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知识体系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不是天生的.自发的,而是一个科学体系。
只要在学习和实践中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灌输原理。
列宁曾指出:既然工人运动自身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就“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只有通过灌输,工人阶级才能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由自在的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担负起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历史任务。
如果不进行灌输,单靠工人运动自身不但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反而会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
所以,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过程,也就是排除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影响的过程。
虽然列宁阐发的灌输原理产生在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时期并针对工人而言,但是这一原理并没有过时,同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注重学科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品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法制建设。
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愿意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首先,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付诸实践。
应该积极投身到公共事务中,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并自觉遵守,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二、加强自我学习其次,大学生应该注重自我学习,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政策制度。
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法规及案例、参与模拟法庭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此外,还可以多关注社会动态和热点事件,通过开展讨论和辩论,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加强社交活动此外,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加强学习,还应该加强社交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多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接触和交往,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其道德素质和社会意识。
在社交活动中,要注意对人谦逊、对事认真负责、对法律纪律严格遵守,树立起自己的好形象。
四、多参加实践活动最后,大学生还应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例如,大学生可以担任志愿者,为社会服务,了解社会现实和问题,增长经验,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可以担任校内的政治宣传员等职务,传播相关的政治思想,提升个人的思想修养。
总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注重自我修养和素质的提高,加强社交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合格的公民。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修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等,具体如下:
1、坚持从小事做起。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加深对“知”和“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2、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道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3、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懒散、消极的生活态度,与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交朋友,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摒弃自己身上的缺点,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4、丰富知识储备。
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在空闲时间学习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学习法律知识,端正法律观念。
只有心怀学问,心怀法律,才能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
法律意识。
5、提升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明白高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然后以此为目标,不断自我培养,自我强化,让这些特质逐渐内化到我们灵魂深处,成为我们自己美好的素质。
6、要把自己放入到高素质环境,团体之中,相互感染,培养提高自己的素质。
需要不断学习,不能够只停留在一个层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复习
如何搞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复习要学好和考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研究好历年真题,只有在真题中才能发现考试的重点在哪里;第二,研究好课本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如何,重难点在哪里。
下面试就这两个问题作简要分析。
一、试卷分析要做好有效的复习,首先应对出题者的基本意图做到心中有数,而研究历年真题恰是洞悉考纲和出题者基本意图的有效途径。
这里将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4月的最近三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所在。
2011年10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三次考试试题章节考察分值比较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课程共八章,另外加上绪论和结束语,总分为100分。
绪论和结束语在最近三年的分值里所占比例很小。
所以在重点分析上暂且忽略不计。
重点集中在1-8章上。
而且三年来每章所占分值在32分-37分之间和43分-46分之间波动,所以,可以看出本门课程的分值分布大致是比较平均的,但在大致平均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也略有轻重区别。
下面我们对三年考试题里所得出的结论加以总结:(一)每章每节都会有考题。
(二)对于前五章+绪论+结束语的思想道德修养:估计占67分左右。
对于后三章的法律基础知识:占33分左右。
(三)选择题和简答题在八个章节里几乎是平均分布。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值较其他分值略重。
(四)论述题只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章出题。
(五)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这三章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整本教材的难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三章,但分值只占33分左右。
以上虽说是仅仅选择了最近三次的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自从2008年10月该科目改革以来,试题类型固定,考察重点稳定,所以可以说窥一斑而知全豹。
二、复习要旨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概念多,但大多不难理解,法律基础部分难点多,但理解了就可以做好题目。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对这两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因此学习与复习1-5章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主要是找到内容上的逻辑关系,通过比较与联系,强化记忆,来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主要有三点。
一、提高思想觉悟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优秀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的行动,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仅是长期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仅仅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见诸行动。
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思想觉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但也不难。
4.多读书。
读的书多了,思想就会变得深邃,觉悟也会随之提高。
当然,这里指的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励志书,心灵鸡汤。
要多看世界名著,如果你不喜欢看小说,也可以看看著名作家写的散文。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过了岁月的洗礼。
二、提高道德修养1.注重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姻是人生之路的一道坎,处理得好,一生美满幸福,处理不好,轻则败坏自身形象,葬送美好前程,重则坐牢杀头。
因此,大家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要端正自己的婚恋态度,具体做到“三不”,即不以貌取人、不以财取人、不以地位取人。
2.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是一个人内在的情感和心理需要的表现,是人们对待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模式,是政治信念、思想格调、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3.注重修炼良好的人品道德。
要做到境界要高,只有境界高了,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感,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眼界要广。
三、提高法治意识1.提高大学生对法理知识的认知。
法理知识是对法学的一般理论、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知识和理性基础。
四项法理知识是建构法律体系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塑造大学生良好法律品质的法文化底蕴。
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法理知识,才能使大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做的,什么是法律不允许做的,自觉地按照法律模式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能够帮助个人正确认识 世界和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 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和偏颇的看法。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个人正确认识 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正义和真 理,避免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社 会公德和他人权益。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了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 求,通过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 人生观,能够使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 价值和人生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培养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个人更加注重诚实守信、尊 重他人、关爱社会,从而在行为上更加自律,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思想道德修养能够提升个人的道德判断力和良知,使个人更加明辨是非,自觉抵 制不良诱惑,坚守法律底线。
法律素质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保障作用
法律素质修养能够使个人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界限,懂得运用 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自我教育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读书、学习、思考等方式,不断丰富 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和思维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培养良好的 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 他人、关心集体等过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增 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自己的实 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素质修养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目录
• 思想道德修养 • 法律素质修养 • 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
修养的相互关系
01
思想道德修养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个人的品质和道德水平,为个人的全面发 展奠定基础。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学生姓名:张欢学号:0914101153院系:信息系年级:09信息摘要:既然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时就不能仍停留在简单说教的水平上,而是要从安邦治国的高度来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道德理想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这就说明理解德治观念已成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必要条件。
理解德治观念,就是理解“以德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何以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思想教育法律基础正文:在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快速提升的今天,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接受最敏捷、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综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状况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他们也高度注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注自我价值,追求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他们还深刻的认识到,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1.更新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确立成才目标:大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4.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带有时代的烙印,特定阶级的烙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他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多样性,在一定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也有共通之处。
一个人不同的信念之间常常具有内在联系。
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5.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6.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7.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教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
教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教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引言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每个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1.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措施包括:(1) 强调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追求和目标;(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人性和命运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1) 强化道德教育,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明白做人的根本和基本的道德准则;(2) 采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获取道德启示;(3) 培养学生的公德心、责任心、诚信意识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3.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2) 帮助学生明确社会规范和礼仪规范,提高社交的质量;(3) 注重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提升法律素质的方法1.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1) 强化法律教育,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2) 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法律意识的启示;(3)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有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2.规范学生的行为(1) 准确引导学生对法律规定的认知,明确哪些行为是不合法的或者不道德的;(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行为上的违法违规现象。
3.锻炼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1)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模拟法律案件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信息系年级: 09 信息门人才,因而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时就不能仍停留在简单说教的水平上,而是要从安邦治国的高度来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道德理想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这就说明理解德治观念已成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必要条件。
理解德治观念,就是理解“以德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何以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思想教育法律基础正文:在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快速提升的今天,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接受最敏捷、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综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状况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他们也高度注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注自我价值,追求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他们还深刻的认识到,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
在某些大学生中,表现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是为谁来学习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甚至有的是认为到学校来学习是父母逼来的。
不是我要学,而是父母要我学,到学校后是老师要我学。
因而,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睡觉,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
其二,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诚信和法律意识。
有的考试时违纪作弊,打小抄、打手机、找人替考等,已不是个别现象。
还有的做“枪手”替别人考试等,助学贷款欠款不还,也屡见不鲜。
其三,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文化知识层次越高,社会公德意识越强,这是社会的公识。
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应该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重视不够,缺乏检点,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损坏公共图书,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服饰打扮不得体等,都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其四,互联网信息传媒影响。
当前,网络正在极大的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网络无限开放的虚拟空间及其互动性,常常成为大学生交流真实思想情感的场所。
信息的超载,常使学生对信息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控制不住,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晚上彻夜上网,白天蒙头睡觉,整天精神恍惚,结果荒废学业。
其五,不善于交往和不正常交往。
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与他们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和稳定,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素质问题较为突出,出现各种交往不适症,造成社交恐惧、抑郁症等。
也有的同学在社交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当某些学生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找班主任或学校解决,而是召集一些知己朋友或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为自己助威私了,甚至出现双方斗殴伤害事件。
其六,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老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些淡化,有些大学生生活不够节俭,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在校吸烟酗酒,穿名牌服饰,配豪华手机,组织豪华生日宴会派对等。
大学生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众观其中,大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压力造成的,主要是学习的压力。
我国自1997年实行高等教育改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自费上学,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
致使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局面,有些用人单位抬高用人标准,强调高学历、高学位、高能力,再加上高校普遍实行奖学金制度,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未来能否获得优厚待遇的基础。
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的竞争压力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主要的压力之一。
其次,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严峻局面。
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能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更不容易,就业对他们的压力更大。
这就促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考研和“专生本”的道路,但考研和“专生本”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同样也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
这就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再次,家庭困难的经济压力。
有些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比较困难。
虽然,国家、学校和社会采取多种措施,救助特困学生,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
但他们和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总有些自卑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最后,情感压力。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期望值也较高。
一旦毕业后不能很快就业,找不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认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连一个理想的对象都难以找到。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缺陷。
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包括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
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针对以上后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二要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要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四要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要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再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
然后要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
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最后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
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至关重要,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
由于学校里有某些学习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法律知识不足或对法律一知半解,没有正确的法律观念;二法律工具主义价值取向严重;三强调权利,忽视义务、责任;四法律意识淡薄,崇尚权力,对法治没有信心。
而这些都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强烈性与脆弱性。
强烈性表现在:情感容易激动,反映强烈,常因一点小事动辄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敢于标新立异。
脆弱性表现在:经不起挫折,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左右,情感可能跌落至低谷,意志消沉,悲观丧气。
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包括:第一,认知障碍。
比如“德主刑辅”、“法律虚无主义、工具主义”、“有权就有钱,钱大于法”等错误认识,影响着对当代法律制度的实质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正确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对现代法律意识的导入形成了心理上的抵触。
第二,情绪障碍。
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也容易走向极端或处于低迷状态。
对待法律知识的学习时冷时热,凭一时的兴趣,实用主义思想较重,对于法律原则和基本精神、法治理想就明显表示出冷漠的心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心态。
有些学生因违法乱纪受到了处罚,还可能产生对抗情绪,一错再错,甚至犯罪。
这些情绪障碍直接影响着现代法律意识内化为人的心理品质的效果。
第三,行为障碍。
并非任何正确的法律认知都可以转化为自觉的守法行为。
大学生的“知”与“行”往往脱节,表里不一。
有些学生对有关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重要意义说得头头是道,看到别人违法犯罪也异常愤慨,可轮到自己就言不由衷,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能不能真正知法、尚法、信法、护法、守法就要看时间、地点、事情、人物等具体情况而定了。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行为障碍,既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结果,又是把现代法律意识灌输到其心灵深处,固定成为指导其法律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最大障碍。
虽然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低,但是有了优良的方法还是可以大大改善的。
例如:第一,进行法律道德教育。
根据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法律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觉性和免疫力,规范行为。
第二,传播法律先进文化。
最后,完善普及法律的体系。
为有效的普法提供依据。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全面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从而与时惧进,走在社会的前沿,一展天之骄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