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崇尚古人死后灵魂不死的观念
(知识积累)下元节民间传统活动
下元节民间传统活动这一天,民间一般有修斋设醮和享祭祖先两大项活动,目的都是祈愿神灵。
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黄昏,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枯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
下面是我收集推荐的下元节民间传统活动,欢送阅读参考。
下元节民间活动斋设醮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
道教认为但凡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
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
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古代结坛方法有九种:上三坛为国家设之,中三坛为臣僚设之,下三坛为士庶设之。
后世设坛渐弛。
供斋可“积德解愈〞;二节食斋。
古人于祭祀之前,应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求外者不染尘垢,内那么五脏清虚,洁身清心,以示诚敬,称为斋戒。
斋戒可“和神保寿〞;三心斋。
心斋可“夷心静然〞。
另一类大概有九:一粗食、二蔬食、三节食、四服精、五服牙、六服光、七服气、八服元气、九胎食。
除此之外,如持诵、忏法、祭炼等一切法事,也都包括在修斋范围之内。
享祭祖先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富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
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
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祖先崇拜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万物均有灵魂,人的灵魂是独立于肉体的存在。
由于人类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双重构造,即肉体构造和灵魂构造,因此认为肉体可以死亡,灵魂永远活着,这就是“灵魂不死〞的观念。
正是这种人的灵魂观导致享祭祖先习俗的盛行,为了祈求先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孙后代,使他们免于灾难和不幸,人们为祖先亡灵举行祭祀活动。
一般来讲,对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庙,国家有宗庙,民间各有祖先堂、家庙,通过祭祀,祈求福禄祯祥。
全国各地在具体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山东省邹县民间,在下元节这天,要专门建醛设宴,祭祀祖先。
闽南葬礼习俗
闽南葬礼习俗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
死者即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
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始。
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
亲眷要不断地续香,焚烧冥纸(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
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
如再加上早在死者生前为备“百年”之后启用所“竖”之“生寿”(俗称“起大厝”),以及寿终之后“做功德”时所焚烧的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可谓是对死者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类似的做法,在整个丧葬仪礼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
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我国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感情纽带。
故《礼记.昏义》在记述婚姻的功能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
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产生波折。
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怀疑女儿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
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十分注意姻亲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 风俗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举行“辞生祭”,即可入殓。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
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
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
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
与西方悲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更多乐观情绪,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这与儒文化重生轻死的传统有关。
美国文学家艾略特把死亡教育和性教育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而中国传统对此两者都讳莫若深,认为性是肮脏的、死是不吉利的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
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所以,中国人表面上乐观坦荡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死亡的深深的悲哀和恐惧,因为“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这对于注重现实的中国人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死亡是中国传统文化忌讳的话题。
笫一节丧葬概说一、丧葬习俗的产生丧葬习俗的产生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
中国古代魂葬礼仪
中国古代魂葬礼仪
中国古代魂葬礼仪是一种特殊的葬礼方式,它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继续存在,因此在葬礼上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来保证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
魂葬礼仪的主要做法是将死者的尸体放入坑中,然后在坑边建造一座墓室,墓室内有炉火,还供奉有死者的骨灰和遗物。
在每年的祭祀日,家人会点燃炉火,给死者烧纸、烧香,祭拜死者的灵魂,并向祖先祈求保佑。
魂葬礼仪认为,死者的灵魂是需要得到安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灵魂得到升华,成为祖先中的一员。
因此,魂葬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祭祀活动,也是维系家族血脉和家族信仰的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魂葬礼仪是一种独特的葬礼方式,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死亡和灵魂的认识和信仰。
- 1 -。
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与宗教信仰
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与宗教信仰生死,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重要话题。
中国古代人民以天地自然为依托,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和宗教信仰。
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和宗教信仰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古代人认为,人之生产、生长、死亡和永恒,都受着天地万物的支配。
同时,古代人民还把自己的生死与个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强调在生命有限的地球上,要做出光辉的业绩,在死后却能“不死”。
在古代,人们通常认为死亡是生命结束的开始。
因为人对未知的恐惧,所以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为了摆脱这种恐惧和无知,古人们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希望以及对生死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的各种诗歌、文学和哲学中,古人们常常会把死亡比喻为返璞归真,即回归到最初的状态,从而解脱人生的纷扰和痛苦。
并在古代人们还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死亡并不意味着孤独。
死后还有祖先,他们会陪着自己。
人们把家族墓地看作一件尤其重要的事情,这样一来,每位祖先就不再独自孤单,而是得以在墓地里与其他祖先相聚。
二、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古代中国并没有像东西方的其他文化那样有严格的宗教体系,而是多元的。
尽管有神明和以人格神为代表,如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等人的宗教信仰,但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天地、万物和祖先的信仰。
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所有景物和事件的源头和主宰;地是天之子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地的滋润;而宗教信仰中的祖先信仰则是家族传承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祖先的尊敬,不仅是家族传统的继承,更是对祖先优越血统的认同,是表达对祖先恩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宗教信仰中,人们常常会选择和崇拜一些特定的神、祖先或崇拜天地。
在夏商周时代,神明的名字往往与其所管辖之事物有关,以表达彼此的联系。
如阴山神是山神,九皋鹤是鸟神,瑶池仙境是女性所崇拜的地方。
相信神明会神通广大,所以老百姓在祈祷上,对于神明的恳请也很谨慎,以免惹恼神明而带来危险。
由一项汉代葬俗浅析汉代人的灵魂观念
由一项汉代葬俗浅析汉代人的灵魂观念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葬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灵魂观念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对汉代葬俗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汉代人的灵魂观念。
一、汉代灵魂观念的来源汉代的灵魂观念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在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认为人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物质只是它的附庸。
在灵魂方面,儒家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并可以存在于世界各地。
而道家则认为灵魂可以在死亡之后成为不死之身,成为神仙或者如道家所讲的“长生不死”。
二、汉代葬俗的分析1、丧礼在汉代,丧礼十分重要,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丧期阶段、归葬阶段。
在准备阶段,家族成员要准备好祭品、服装等物品,准备迎接亲属的灵魂回到家族的祖坟之中。
在丧期阶段,亲属要遵循丧制,摆放祭品并进行各项仪式,以示对逝者的敬意。
在归葬阶段,家族成员要将逝者的遗体安葬在祖坟中,并为其塑造木、土、石像等,以保全子孙的骨肉。
2、俗葬和封建祠庙在汉代,俗葬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人们会将逝者安葬在墓地或者冢墓之中,以便家族成员在未来能够进行祭拜。
此外,封建祠庙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葬俗。
祠庙是特别为某一位封建君主或其他有特殊功勋的人而建造的,家族成员可以在祠庙前焚香祭拜。
3、灵魂的返乡和分离汉代的灵魂观念认为,人的灵魂在死后可以保留并返回故乡。
因此,家族成员在为逝者安排墓地的时候,通常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
此外,汉代人还认为,灵魂不仅可以返回故乡,还可以在地下重获新生。
他们认为,逝者的灵魂在死后会经过地下的“轮回”,以获得“新生”的机会。
因此,在灵车陪同下,逝者的灵魂被送到冢墓中,等待重获新生的机会。
最后,从汉代的葬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灵魂的思考和观念。
他们认为人类的灵魂是不会死亡的,它们可以在死后返回故乡,也可以在轮回中获得新生的机会。
汉代葬俗的观念虽然是基于列传和诗歌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既可能是借助于宗教的力量而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的,也可以看做是当时人民生活和文化的体现。
丧俗操办程式
传统丧俗程式葬俗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是灵魂崇拜的产物。
关于灵魂不死的观念,恩格斯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外部世界的关系。
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动着,那么久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灵魂观念产生后,再远古人看来,死亡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它既是现实生活的终结,同事也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生活的开端。
再死者上路之前,家人和亲朋要精心打点行装,举行送别仪式,形成了一套丧俗程式。
下面就传统的丧葬操办程序作简单介绍。
一、繁缛的丧仪1、初终:当病人垂危时,家人保持安静,不准喧哗,大家围坐在病人周围,观察其手足,在病人还有一口气时,问其还有什么话可遗嘱。
然后在病人的口与鼻之间放一团棉花,当棉花团不动时,标志病人已气绝身亡。
当确知病人已亡,在场的家人亲属要号哭呼叫。
特别注意,男者死在女者手中,女者不要死在男者手中。
即病人咽气时,妻子、女儿不要握住丈夫、父亲的手;而丈夫、儿子不要握住妻子、母亲的手,否则不吉利。
病人咽气前要抬在铺有甘草的门板上,放在地上设尸床,男者尸床设在正庭左侧,女者尸床设在正庭右侧。
如果家中还有死者的长辈,死者的尸床不设在正庭,而设在侧庭。
若病人咽气在炕上,埋葬时要起殃,用刀破炕皮(一般有阴阳先生完成)。
2、沐浴:当病人断气后,要给死者擦洗身体,梳理头发、胡须和修剪指甲。
修剪的指甲不要扔掉,装在小布袋中放人棺材。
3、更衣:将死者沐浴后,给死者穿上寿衣,有的在病人垂危时就给病人穿上寿衣。
寿衣少则五件,多则七件。
寿衣上不用扣子,不系带子,不用领子。
(传说扣子、带子、领子对后人不吉利)4、开殃单:设尸床后摆放供品,设焚纸盆和香案。
同时请阴阳择日,并根据死者出生年月日开出路单(殃单),同时择出安葬日。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殡葬文化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吧!人类殡葬的历史,如同人类诞生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久远。
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历程,既受着人类发展的制约,又受着人类发展的促进。
对殡葬的起源,人们的说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1.人类的本能意识人类初期,当活着的人看到死去的人再也无声无息时,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原始的、朦胧的意识,认为这种无声无息是人生不可挽回的转折,人人都会遇到,应当采用一种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置。
这种处置,除因当时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还会因或对死者的亲恋、或对死者的怜惜、或对死者的恐惧、或对死者的憎恶等而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往死者身上盖些柴草,有的可能往死者身上堆些土石,有的会将死者拉到隐蔽一些的地方。
也有的可能会弃之下管而另外择地而居,总之,人们会根据对死者的态度和认识,采取一些有当时认为是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置。
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本能,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为了保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考虑日后自己死去的归宿而采取的一项社会措施。
2.灵魂观念的影响当时人们受落后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的灵魂是永存的,人死灵魂不死,对于后代既可以降福,也可以施祸,关键是要看对死者的态度和安葬的方式、如果死者满意,活者也就可以相安无事,反之就会给活者带来灾祸。
从这个意义上说,丧葬产生于最初人们的灵魂观念。
古老的中国就是在这种灵魂观念的影响下,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进化,逐步形成了中国丧葬的传统特征:厚葬、隆祭、久祀。
在灵魂不灭的观念支配下,人们对丧葬的认识越来越具体、越全面,越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新奇多样的丧葬形式,开始追求墓室的精良、葬品的丰盛、葬礼的隆重。
并开始流行殉葬奴隶、合葬夫妻,出现了数十代于一地的家族墓地,产生了祭祖,要上溯数十代的习俗等,给古老的丧葬深深地打上了灵魂观念的印记。
3.宗教信仰的产物殡葬的起源和发展,除了人的本能意识和唯心的灵魂不灭观念的因素外,还有愚昧落后的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
死而不亡者寿【精品文档】
死而不亡者寿【精品文档】“死而不亡者寿”是一句深奥的哲学命题,涉及到生死观和存在主义等多个领域。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身体已经死亡,但精神或灵魂仍然存在,并且能够继续影响和存在于世界中,这就是所谓的“死而不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有关于生死观和灵魂不死的思想。
儒家认为,人的身体和灵魂是相互依存的,人死后灵魂也会随着消失。
但是,儒家也强调人的精神是不死的,即人的品德、文化和思想可以传承下去,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
道家则更加强调灵魂不死和超越生死的观念。
道家认为,人的身体只是灵魂暂时的居所,当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身体,进入一种超越生死境界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灵魂可以自由地游荡于宇宙之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西方文化中,存在主义也探讨了类似的主题。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而人的本质则是在不断的选择和行动中塑造的。
因此,当人死后,人的本质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
那么,“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首先,这句话并不是指人的身体已经死亡但灵魂仍然存在这种情况。
而是指一个人在生前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这些人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仍然在影响着后人,甚至能够传承下去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
其次,“死而不亡者寿”也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通过不断努力和创造,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当一个人在生前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时,他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死而不亡者”,他的生命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死而不亡者寿”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利用时间和机会去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造,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同时也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承,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下去。
总之,“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生死观和存在的意义。
庄子的灵魂观念
天形 体清静 , 晚上 灵魂安 宁 , 日日 夜 夜 都 处 在 安 闲 自得 和 无 忧 无 虑 的状 态 中 。 要 是 把 真人 和 世 俗 人 的
限于学识 , 我仅从 自己对庄子灵魂 观念 的认 识 中谈 谈 我 的感 悟 。 古人 认 为人 是 有 灵 魂 的 , 这 是 一 个 出 现 很早 的很古老的观念 。 任继愈先生 对灵魂不死观念有过这样的介绍 :
生前还是死后都一样。
关键词 : 灵魂不死 肉体和精神 自由
庄 子历 来 是 人 们 研 究 的热 点 ,
烦乱 。 但其真正 的意思应该是指人
在 睡觉 的时 候 。 灵 魂 还在 同名 利 与 外界交往 , 也 就 是 通 常 我 们 说 的做 梦。 这 样 理 解 是有 根 据 的 。比如 原 始 人 认 为 人 都是 有 灵 魂 的 , 在 一 般 情况下 , 人 们 白天 意 识 清 醒 , 这 时 的 灵 魂 与人 的行 为 一致 。 而到 了晚 上, 人们 通常要睡 眠 , 形 体 不 动 的 时候 , 灵 魂 却 还 在 进 行 一 系列 的活 动, 可 以走 出人 体 , 这就是做梦。 这 种 把 做 梦 理 解 为 灵 魂 活 动 的 观 念 在古代典籍中都可 以找到印证 。 如
他 的看法。 庄子虽然在正面好像没 有 阐述 这 个 问 题 , 但 是 也 间接 地 讨 论过这个 问题 。 再来看《 齐物论》 中
一
段话 :
庄子 是相信 灵魂 的人 ,他在 《 齐物论》描 写世俗人说 : “ 其寐也 魂交 , 其 觉也神 开。” 历来 人们对 “ 魂交 ” 一词 有 不 同的 解 释 。 有 人 说 是指人在睡眠时精神 的静 定 , 有人
古人把人分 为肉体 和精神 的 , 孔 子 也
浅谈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浅谈中国古代丧葬习俗【摘要】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
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特点,蕴含了丰富的古代社会信息量。
因此,认识、研究古代丧葬习俗对于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丧葬习俗;特点;社会功能丧葬作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基因之一。
丧葬仪礼,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
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所蕴藏的古代社会信息量是其他任何礼仪风俗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成为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一面不可或缺的镜子。
一、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在遥远的荒古时代,早期原始人没有安葬死者的习惯。
《孟子·滕文公》记载:“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即原始社会初期的人们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
但这样尸体会遭受野兽昆虫的蚕食。
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们已经对死者进行有意的埋葬了。
这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己集团的成员的关怀,眷恋死去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同灵魂观念和原始宗教的产生有关。
灵魂不死,就成为鬼魂,人们想象鬼魂在阴间即另一个世界,也象活人一样生活而且能自由来往各地,具有活人不具备的神秘力量。
尤其是氏族首领和家长的鬼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着威权,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祸。
基于对鬼魂的敬畏和对阴间生活的幻想,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也就有必要对尸体进行一定的处置,加以保护,以讨好死者的鬼魂,由此产生了各种葬法和葬礼。
把死者埋入地下,如果墓地没有标志,年代久远,就会难以确认,因而需要堆土成坟,便于后人前往凭吊、祭奠。
土丘坟就渐渐随着墓祭的流行而得到普及。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实施土葬,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然后把棺木埋入土穴,在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做坟,也叫做冢。
人类的远祖为什么都信仰灵魂不死
人类的远祖为什么都信仰灵魂不死对自身生死之谜的破解予以首先关注,全人类的远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信奉灵魂不死,这一现象,应从人类本性,人类本性需求与生存现实的矛盾中,去寻找其渊源,这大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本能性的求生欲望和死亡恐惧贪生怕死,几乎是所有动物普遍共具的天性,从猪犬等被屠宰时的嚎叫挣扎,人们大概不难体味出它们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
即使低等到小爬虫,也有逃避伤害、保护自家身命的本能,动物是否具有思考生死问题的意识,人不得而知,情智和意识高于动物,而尚具类同于哺乳动物之躯体的人类,其源出动物性本能的贪生怕死天性,与发达的感情、理性相联结,自然表现得比动物更为鲜明、突出,从比猩猩智商略高的儿童身上,常可发现贪生畏死天性的流露:当大人吓唬:“不听话就打死你!”“掉下去会摔死的!”儿童会表现出极大恐怖。
到了自我意识成熟,理性便会不可避免地投入到死亡现实的思考,从他人的死联想到自己将后的死,由死而思索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人类大概在成长的少年时代,便发现了自身存在的悖论和根本矛盾:人既是具有可超越自然的理性、创造能力的小小神祗,又是无可奈何地属于自然的有血肉之躯的虫蛆,几十年生命匆匆结束后,一具臭尸终归会变成蛆虫口中食。
正如贝克尔《反抗死亡》一书中所说:“人的确是分裂的:他知道自己天生丽质,在自然界出类拔萃,然而迟早总要回归几英尺的地下,在黑暗中默默无声地腐烂和永远地消失。
处于这样的困境而又不得不在这种困境中生存下去是可怕的。
”还有,人既具有认识万物的智能,却无力认识自身生死的底蕴,不知生从何来,死身体何去。
自己何时死亡,死后如何,对谁也是个黑谜。
这无疑是对人这个智慧生物的无情嘲弄。
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平头百姓、野老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不可一世的皇帝,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敏睿的哲人智士,当面对人生短暂、谁也不免一死的现实时,无不感叹嘘唏,形之于色,发之于声。
感叹人生苦短、百年如梦,是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最常见的永恒主题。
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
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仰体系。
人们相信,逝去的亲人仍然存在于天堂或者地府,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寄托他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本文将分析这种民间信仰的起源、内容和社会意义。
这种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生死是一个循环,人的灵魂会在死后转世。
人们对死者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和尊重。
这种信仰主要体现在祭祀活动中。
祭祀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他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在宗教信仰方面,佛教和道教对于寄托亲人的信仰也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教义认为已故的亲人在死后会进入轮回,人们应该通过祈祷和供奉来帮助他们早日超度。
而道教则强调祭祀仪式和超度功德的重要性。
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或家族的祠堂,焚烧纸钱、燃香祷告,向已故亲人表达他们的思念和敬意。
在家中人们也会设立神龛或者供桌,摆放祖先的牌位,定期进行祭拜。
除了祭拜活动,人们还会通过给已故亲人修建坟墓、烧纸钱、举办纪念仪式等方式来寄托他们的思念。
这种民间信仰对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信仰有助于维系家族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通过祭祀行为,人们将逝去的亲人与现世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助。
这种信仰有助于宣扬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祭祀活动中人们会传承和弘扬一些传统礼仪和道德规范,如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等。
这种民间信仰还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的影响。
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向已故的亲人表达感激之情和敬意,消除了家族、社区之间的隔阂,促进了社会团结和互助精神的形成。
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而丰富多样的信仰体系。
它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五千多年前的人们对死亡和来世有什么样的信仰?
五千多年前的人们对死亡和来世有什么样的信仰?一、诞生于灵魂长存的信念在五千多年前,古代人们对死亡和来世的信仰源远流长。
他们相信,人的灵魂是永恒的,死亡只是一个过渡而已,而来世则是一个重生的机会。
这种信念根植于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探寻的渴望。
1. 追寻永恒不朽的生命古代人们相信,人的灵魂是与肉体分离的,而灵魂的能量会在死后继续存在。
他们认为,生命的目的不仅仅是此世的欢愉与痛苦,更是追寻永恒不朽的生命。
这种信仰让古代人们对死亡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态度,将死亡视为一种解脱,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2. 循环轮回的信仰体系古代人们相信,死后的灵魂会重返大自然,进入循环轮回的过程。
他们认为,人的灵魂会被转化为其他生命形式,不断经历死亡和重生,以此来完成灵魂的升华和修行。
这种信仰体系让古代人们对死亡和来世保持了一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将死亡视为一种必然而美好的转变。
二、寻找来世的通道古代人们对来世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他们希望能够找到通向来世的道路,以实现灵魂的超越和升华。
1. 葬礼仪式的意义与意象古代人们在葬礼仪式中寄托了对来世的期望和祈愿。
他们相信,通过举办庄重的葬礼,可以让亡者的灵魂安心离开人世,顺利进入来世的旅程。
葬礼中的祭祀、仪式和仪容等,都承载着寓意丰富的象征,使古代人们能够更好地与逝者沟通,并为他们打开通往来世的通道。
2. 墓葬的建设与规划古代人们对于墓葬建设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墓葬是连接此世和来世的桥梁。
因此,他们会精心选址、布局和规划墓地,以保证逝者能够得到安宁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墓葬中的祭拜和祈祷,也是古代人们与逝者之间的纽带,通过这种方式,古代人们希望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开启来世的大门。
三、征程未知的来世古代人们对来世抱有无尽的想象和遐想,他们对来世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和预期。
1. 精神世界的探寻古代人们相信,来世是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存在。
他们将来世想象成一个纯净、和谐的境界,是灵魂超越人世琐碎欢愉,追求心灵真谛的所在。
不死不活在宗教中有什么意义?
不死不活在宗教中有什么意义?一、追求永恒的信仰宗教是人类对于永恒存在的信仰和追求的体现。
不死不活在宗教中有着深刻的意义。
宗教信仰中常常存在着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和探索,人们通过宗教信仰寻求超越人世界的存在和意义。
无论是基督教中的天堂与地狱,还是佛教中的轮回转世,都展示了人们对于超越死亡和永恒存在的追求。
1.1 天堂与地狱的永恒观念在基督教中,信徒通过遵循圣经的教义,相信信仰的忠诚会获得天堂的永恒生命,而违背神的教导则会堕入地狱的永恒折磨。
这一观念引导着人们在生活中追求道德和善行,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在死后得到永生。
1.2 轮回转世的涅槃境界佛教中的涅槃,意为“灭尽”、“解脱”。
佛教徒相信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在生死轮回中解脱,达到涅槃的境界,进入永恒的存在。
这一观念激励着佛教徒在生活中追求自我超越和内心平静,以实现永恒存在的渴望。
二、人类心灵归宿的安慰宗教信仰中的不死不活概念为人类提供了心灵归宿的安慰。
无论是面对亲人的离世,还是对未来的未知,宗教信仰中的永恒存在可以给人们带来慰藉和希望。
2.1 爱的记忆和重逢在许多宗教中,人们相信死后的灵魂仍然能够保留对亲人的记忆和感情。
因此,当亲人去世时,信徒相信能够通过宗教仪式和祈祷与其灵魂沟通,使爱的纽带延续。
这种信仰让人们对于亲人的离世能够更加坦然,也为自己的临终时刻带来安慰。
2.2 对未来的希冀和勇气宗教信仰中的永恒存在给予人们对未来的希冀和勇气。
无论面对挫折、病痛还是灾难,信徒相信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进入到更好的世界。
这种信念使人们敢于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更高尚的价值和意义。
三、生命价值与道德规范的指引不死不活在宗教中的意义也表现在对生命价值和道德规范的指引。
宗教信仰中的永恒存在观念,不仅鼓励人们追求永生,更教导人们珍视和尊重生命,践行道德规范。
3.1 珍惜生命与他人宗教信仰中对永生的渴望使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这种意识促使人们对于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进行深刻思考,并通过行善积德来实现这一理念。
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
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人民在长期文化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非正统性的宗教信仰体系,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民俗色彩。
在这个信仰体系中,对于已故亲人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纪念祖先的祭祀活动,还是对死者的神灵信仰,都体现了人们对于死者的尊重和敬意,也寓意着对生命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思考。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都有着对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存在。
中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祭祀死者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在农村,祭祀已故的祖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人们认为通过祭祀活动可以祈求祖契的庇佑,保佑家宅繁荣昌盛,后代子孙健康成长。
祭祀活动中常常有非常讲究的步骤和仪式,例如要准备供品,点灯点香,唱祷歌等。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循传统规矩,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
除了祭祀活动,对于已故亲人的神灵信仰也是民间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相信,在人死后,灵魂还会继续存在,如果处理不当,灵魂将会游离于世间而不能超生。
为了使已故亲人能够安息,在民间信仰中就产生了拜神和禳灾祈福的活动。
人们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祈求已故亲人的神灵安息,同时也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民间对于已故亲人的信仰依旧流传至今。
在一些地方,人们依然会在祭祀活动和拜神中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敬意。
此外,由于社会文化和信仰的多样性,不同地方的祭祀风俗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纪念先人的祭祀活动,而这些活动通常都伴随着鼓乐和舞蹈,具有浓郁的当地特色。
对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是人们对生命和生命意义的一种追求和思考,在传承和弘扬这些信仰的同时,更需要让人们深刻体会到生命和人生意义的真谛。
对于已逝去的亲人,纪念和祭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族血脉和情感的衔接之处。
即使时代变迁,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扬也有了不同的形式,但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需要让我们铭记那些逝去的亲人,感悟生命的真谛,不断弘扬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让这种信仰被更多人所了解和传承,让这种信仰从时间中得到更长远的延续。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思是,能不失其根本,能得长久。
死后精神不死,才是真正的长寿。
曾仕强先生解读不失其所者久,一个人,时时刻刻不忘本,叫作不失其所。
一个人流离失所,是最可怜的。
晚上不知道到哪里去,不知何处是我家,就算这个人拥有世界上的一切,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想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就叫作流离失所。
因为回归不了自己。
人这一辈子总有一天要回去,但是回到哪里去,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流离失所。
记住一句话,回家永远是最安全的路。
可现在很多人,搞得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就算是很富有,实际上也是流离失所的。
失掉自己的“所”,就等于失掉自己的“本”,这样的人怎么会长久呢?“死而不亡者寿”,我们一直把这句话解释成,人死了只是身体死了,但是精神永远不死。
实际上,老子不完全是这个意思。
老子是说,身体会死,精神不灭,这个层次并不是很高。
真正的意思是,我们一个人死了,但是人类还会生生不息,还会持续地延长下去。
这样大家才悟到:为什么无后为大?因为我走了,人类就没了。
现在很多人就这样,不婚,不生,不育。
他走了,人类就没有了。
这个寿是指全人类的寿,而不是一个人自己活多久。
傅佩荣先生解读不失其所者久,不离开根据地的才会持久。
韩非子《难势篇》里有一位学者慎到,他说:飞龙乘云,腾蛇游雾。
龙在云里飞翔,蛇在雾里游来游去,但是等到云消散了,龙与蛇就和蚯蚓差不多了。
为什么呢?云从龙,云是可以飞的,蛇在雾里游走起来非常潇洒自由,因为条件具备了。
一旦脱离存在的场所和适当的条件,恐怕就没有办法得意了。
就像虎落平川,龙困浅滩一样。
所以韩非子的意思是,一旦龙和蛇脱离根据地,就跟蚯蚓差不多,完全不能发挥它的本事了。
死而不亡者寿。
死了没有消失才是长寿。
“不亡”代表留下好的名声没有消失,后代人还经常在思念你,传颂你的作为,如同我们今天歌功颂德古人先贤一样。
另一个意思是,你悟道了,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你活着的时候悟道的话,整个生命如鱼得水,能够达到明的层次。
丧葬文化等级森严的丧俗
丧葬⽂化等级森严的丧俗等级森严的丧俗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明,并孕育了影响国⼈⼏千年的中国特⾊风俗。
其中丧葬习俗和很多习俗⼀样都是⼈类社会发展到⼀定阶段后才出现的。
最初⼈们并不安葬死者,后因古⼈迷信⿁是灵魂变的,相信独⽴存在的⿁魂具有超⼈的能⼒,对它产⽣了⽆⽐恐惧的⼼理, 进⽽演变为⿁魂崇拜!为避灾求福,古⼈才改变了对死⼈的轻视。
并根据他们对⿁魂阴间⽣活的种种幻想,妥善处理死者的遗体,并举⾏相应的宗教仪式,丧葬习俗就应运⽽⽣了。
《孟⼦·梁惠王》云: “养⽣丧死⽆憾, 王道之始也。
”⽣养死葬各得其所, 王道乐⼟的理想社会⾃然就来临了。
在古⼈看来, 丧葬不只是单纯安葬死者, 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伦理规范乃⾄政治秩序。
丧祭还可以培养⼈们的仁爱之⼼和尽孝之道。
正因为丧葬有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泛重视,并培育出了枝繁叶茂的丧葬⽂化,在中国传统⽂化的海洋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席位。
事死如事⽣。
受灵魂不死观念的⽀配, 古⼈的⼼⽬中有两个世界, 即活⼈⽣存的现实社会和⿁魂活动的阴间地府。
⼈死犹如搬家, 《荀⼦·礼论》云: “丧礼者, 以⽣者饰死者也, ⼤象其⽣以送其死也。
”古⼈奉⾏儒家礼仪。
儒家提倡孝道, 对送终之礼尤为重视。
儒家的祖师爷孔⼦主张: “⽣,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 《论语·为政》)。
儒学经典《仪礼》和《礼记》为后代的丧葬礼制奠定了基础, 使中国传统的丧葬⽂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
⼈死之后到安葬以前的治丧活动, 古代统称为“丧仪”。
古⼈⾔死有很多称谓。
“天⼦死⽈崩, 诸侯⽈薨, ⼤夫⽈卒, ⼠⽈不禄, 庶⼈⽈死” (《礼记·曲礼下》)。
⽣前尊卑有别, 死称也各不相同, 等级昭然。
这些五花⼋门的称谓, 反映了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们对死亡的各种理解。
⼈死之后, 要将噩耗告之于众。
治丧过程中药哭丧,后世有的丧家为保证哭声⽇夜不绝, 显⽰哀伤的⽓氛, 常让仆妾奴婢值灵助哭, 甚⾄出钱雇佣外⼈或乞丐代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崇尚古人死后灵魂不死的观念,遵行儒家倡导的孝道,又盛行鬼神迷信。
社会风气以大操大办丧事为孝,不如此为不孝;丧家也以为不如此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悲哀,不能表达自己的遵礼尽孝之心和求得逝者灵魂的保佑。
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中,死去的只是死者的肉体,活着的则是死者的灵魂。
民间又认为,人活着的时候,灵魂主宰着自己的肉体,不能支配他人;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着,它离开自己的肉体,能影响甚至支配还活着的人,能给他们带来灾祸,也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亲人之灵保佑子孙后代。
灵魂是令人敬畏的。
死者的灵魂居住在另一个世界――地府,过着和活人没有两样的生活,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钱花,逢年过节还要回到原来的家里到处走走看看。
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起源于远古的原始人类,当今天的现代人还常常为在梦中与死去的亲友相会而心挂震撼的时候,就不难理解远古的原始人类日在梦中会见死者而产生死者灵魂不死的念头了。
灵魂不死的观念不只根扎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中,在中国,在全世界,这种灵魂的信仰和崇拜都是普遍的。
只是西洋人以为死者灵魂上了天堂,由上帝供养,吃"大锅饭";而中国人则以为死者在阴间地府的供养,全靠活着的家人供奉。
无人供奉者则成为俄鬼,作祟于人。
闽南每年旧历七月的普渡,就是敬供这些无人祭扫的俄鬼,祈求他们不要作祟于己罢了。
"灵魂不死"、"阴间地府",现代人听起来,真是神话故事,或者是像"飞碟"、"外星人"一样的现代传闻。
但是,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里,则是千真万确,至少也是应该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的事。
死者灵魂既然不死、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了,所以闽南人不称死亡为死,而称为"老了"。
在这里,"老"就是"终结"的意思、"老了"意即死者的灵魂结束了它在人问的存在阶段,但是没有绝灭。
在传统的灵魂不死的观念上,佛教、道教起了重大的影响。
在闽南人传统观念里,死者的灵魂还得再受摆布,面临着令人诧异的悬殊命运:虔城从佛的死者,灵魂直上西天净土的极乐世界;得道成仙的,则定居仙岛神山,都可享乐;凡人落入阴间地府,一律被押往地狱,接受十殿阎罗王的审判。
依平生善恶判处,善者直送第十殿,投生为人;生前有罪恶者,依次过十殿审讯,历尽惨绝人囵的酷刑后,或投生为牲畜,或投入最底层的地狱,永受折磨,不得投生,惨不可言。
地狱之说原来自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说,道教接过此说,对地狱作了更详尽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绘。
民间不敢奢望自己的亲人死后能成仙成佛,唯恐
死者灵魂在阴间饱受折磨,无不希望死者灵魂早早免罪投生为人。
闽南人说死为"过身",就有祝愿死者灵魂安然投生人性的含意。
"过"即"转移","身"为"身体"或"身孕";闽南话称妇女怀孕为"有身","过身"即灵魂已转世投胎,重新获得新生,不受地狱之苦了。
这不死的鬼魂,恐怖的地狱,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先人,为历久不衰、五彩纷呈的闽南传统丧礼,奠定了信仰基础。
丧礼起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
远古的原始人类在形成灵魂不灭观念之前,不埋葬死者,无礼可言。
《孟子?滕文公》篇说;"盖上世尝有下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把死去的亲人的尸体随随便便扔到荒野山沟里。
原始人类的灵魂观念形成以后,才埋葬死者,并举行仪式,安抚灵魂,安排死者死后生活,形成丧礼。
我国考古挖掘发现:距今约18000年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并随葬石珠、骨坠、有孔鲁牙等装饰品,尸体周围地上撒上红色的赤
铁矿粉末。
这是我国最早的葬俗遗址。
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葬礼日愈繁琐,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对丧礼作了规范,形成一整套礼仪――周礼之丧制,是帝王将相丧葬之礼。
周朝时,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极重丧礼,发表论述丧礼的著作最多。
这些著作分别收辑在儒家论礼的《仪礼》、《礼记》中。
这两部书与《周礼》被后世称为"三礼"。
"三礼"记载的丧葬制度和论述的各项丧葬礼仪规范,为后世所沿袭。
后世流行的葬前礼仪、五服制度、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丧礼,基本程式都出于"三礼"。
儒家极重丧礼,同时又提倡孝道。
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把"孝"的内容概括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儒家的另一祖师爷孟子甚至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
"把治丧抬高到比赡养更高的位置,成为衡量孝的最高准绳。
儒家后来被中国历代封建帝王所独尊,其学说儒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理论,儒家的道德伦理也成了社会的准则。
儒家将人人应尽的"孝"和统治阶级的
"礼"结合起来,按官家的礼办丧事就成了每个人都要*的了。
原来民间朴素的灵魂崇拜,变成充满繁褥礼仪的"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表孝心的竞赛。
佛教的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发展了灵魂的"来世"迷信。
人们不再只为亲魂在阴间的供养操心尽孝,开始担忧阴间的阎王。
判官、小鬼对死者灵魂的虐待、迫害和死者灵魂不能投生人世。
从此隆重的善待死者的丧礼中又增加了侍鬼神的内容。
闽南的传统丧礼沿袭儒家以"孝"为核心的周礼丧制的基本程式,以厚葬死者和做佛事敬鬼神为基本内容。
千百年来,闽南传统丧礼,结合了地方色彩,仪式有所简化,但是事鬼神之风却更强盛了。
灵魂不灭和宗教迷信观念始终支配着人们在丧事中的活动。
死者的死亡被当作死者灵魂的生活转折点――阳世生活的结束,阴间生活的开始。
面对死者的遗体,人们以人礼待之,孝敬以四季衣裳、丰盛宴席,痛哭惜别,为他送行;对于死者的灵魂,又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设想灵魂在阴间生活的需要,而加以安排,以鬼礼待之,焚烧纸做的奴仆、楼宇巨宅、车马轿、成箱的纸钱…以尽孝心。
这种"视死如生"、"事死如事生"的做法,是闽南传统丧礼的基本原则。
阴间的社会,历来传说和人世一样有种种弊病。
人间的包公,传说死后成鬼王,也只管十阎王殿之一。
即使最公正严厉的十大地狱的鬼官,也贪赃枉法,更不用说小鬼们的歪心了。
善魂怕吃冤狱,恶魂惧受酷刑,丧家敬奉鬼神,以求保佑死者灵魂早日超生的丧礼,在人一死就举行了,一直贯穿整个丧期。
佛教说诵经可以赦减灵魂的罪恶,于是请僧诵经之风盛行。
佛经上一个有功德的佛教徒,曾打入地狱,救受难的母亲,于是请僧人做法事"破地狱"拯救亲魂之风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