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时段较长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理清线索:西晋兴亡(少数民族内迁)→东晋十六国的对峙(淝水之战)→南朝经济的开发。
通过对淝水之战胜负双方情况的分析,掌握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通过江南开发的史实,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本课头绪纷繁和时段较长的历史过程、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知识头绪纷繁,历史时段较长,注意理清线索。
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上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有趣栏目,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媒体投影教学结构和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2.“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
)过渡讲解、置疑:263年魏国先灭了蜀。
265年,司马炎夺取帝位,改魏为晋,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掉吴,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常有人说:“三国尽归司马氏”。
但是,西晋统一的时间很短,不久就灭亡了。
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如何?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1.西晋的统一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青少年时期就有人夸赞他是“非常之器”。
曹操忌他智谋过人,未加以重用。
曹丕称帝以后司马懿成了朝廷重臣。
丕死,他与曹魏宗室曹真受命辅佐魏明帝曹睿。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1(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南朝;士族;江南经济的发展。
2、要求学生认识:①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士族是一群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它的所作所为,为它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凡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剥削阶级或阶层,必将被社会历史发展所淘汰。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南朝的政治、经济特点,使学生明了南朝在动荡中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士族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重点。
九品中正制和士族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骄傲,临阵胆怯,指挥失当。
东晋军队作战勇敢,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
)2、导入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恢复中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
他们满足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
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1、刘裕建宋,南朝开始(板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
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总称南朝。
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开始和结束的年代、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
(420年至589年。
宋朝刘裕;齐朝萧道成;梁朝萧衍;陈朝陈霸先。
各朝都城皆在建康,今南京。
)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名战例
.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
B
)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课后延伸加强自律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
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新人教][成套]第19课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淝水之战。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间段的历史过程,提高其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淝水之战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用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4、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二、自主学案:(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三国归晋:(1)魏灭蜀:()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
(2)西晋代魏:()年,()夺魏位建立西晋,定都()。
(3)西晋统一:(),西晋灭(),结束了分裂局面。
2、西晋灭亡:(1)原因:a、统治腐朽;b、第二代皇帝()无力治理国家;c、内部混战,()耗竭。
d、()、()、()、()、()等少数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
(2)灭亡:()年,内迁的()人灭亡西晋。
(二)淝水之战:1、背景:(1)东晋建立:()年,()建立东晋,定都()。
(2)前秦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世纪后期,()族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并统一了()。
2、概况:(1)时间:(2)地点:(3)交战双方:(4)结果:3、影响:(1)()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的状态。
(2)()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南朝的建立及更替:420年,大将()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4个王朝,总称为()。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1)()优越。
(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
(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比较安定。
(4)()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2、表现:(1)修建许多(),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和()也得到推广。
(3)()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3、影响:(1)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为()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检测:1.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A.匈奴B.鲜卑C.羯族D.氐族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晋C.东晋D.前秦3.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继续内迁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4.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B.土地肥沃C.人民勤劳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6.“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教案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知识: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慌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间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能力: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过程:(一)创设链接、激情导入说出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魏灭蜀: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控制魏国大权。
首先灭掉三国中国力最弱的_____。
(2)西晋代魏:266年,他的孙子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3)西晋统一:年,西晋灭掉吴国,统一全国。
(4)西晋灭亡: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几十年,史称“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国力。
从东汉末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时,人数达到几百万。
内迁各族超值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
316年,内迁_________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2、淝水之战第一课件网背景:(1)东晋建立:317年皇族重建晋朝,都城在,历史上称为东晋。
(2)前秦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_____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前秦王_______重用汉人_________为丞相,励精图治,迅速强大起来,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________流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附答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识记:西晋、东晋建立的情况,淝水之战,江南开发的概况;2、理解:两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3、分析:江南经济逐步发展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开发问题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西晋和东晋2淝水之战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合作探究1、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1、活动与探究: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今天党和政府掀起的西部大开发热2、3、潮,有什么现实意义?精讲点拨、1从公元317年起,到公元581年止,匈奴、羯、氐、羌、卢水胡、鲜卑人先后入主中原,有两个半世纪以上,至隋文帝杨坚继位,黄河流域的统治权才又重新回到汉族自己的手中。
2、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A.263年B.265年C.280年D.316年2.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A.羯族B.鲜卑族C.匈奴族D.氐族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D.南方相对安定4.东晋主张坚决抵抗前秦军队进攻的宰相是A.谢玄B.谢石C.谢安D.王猛5.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A.春秋战国B.三国、两晋C.三国、两晋到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二、论从史出材料1 (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材料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2中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C 3 C 4 C 5 C二材料题:(1)江南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图、图表等材料,掌握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从而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2.演示法:展示地图、图表等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2.课件:江南地区的地图、图表、案例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巩固达标:1、被大将纂夺政权的是()A 东汉B 西晋C 东晋D 秦朝2、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 刘裕B 苻坚C 王猛D 司马炎3、历史上常把少数民族称为“麦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 氐B 羌C 鲜卑D 匈奴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 淝水之战发生于四世纪的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 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5、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短暂统一的朝代是()A 北魏B 东晋C 西晋D 前秦6、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 西晋定都洛阳B 灭蜀C 西晋迁都长安D 灭吴7、下列人物分类排列,司马懿应在哪一类()A 曹丕、司马炎B 陈胜、吴广C 蔡伦、张衡D 屈原、司马迁8、成语典故“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A 官渡之战B 巨鹿之战C 淝水之战D 赤壁之战9、居住在绍兴的李先生说他祖籍在山东,请问他祖先最早可能在何时迁徙到此()A 西汉B 东汉C 西晋D 东晋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此地农业生产经验丰富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安定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11、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人中原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归纳生成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3、西晋的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时间:383年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三、江南经济的发展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表现;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一. 课前预习作业1.曹丕死后,大臣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
三国中国力最弱的最先被魏国灭亡。
2. 266年,建立晋朝,定都某某,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3.西晋统一后,发生了,耗竭了西晋国力。
4.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匈奴武装灭亡西晋。
5. 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定在,史称东晋。
6.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统一了黄河流域。
383年,在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7. 420年,东晋大将结束东晋统治,建立了“宋”。
此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8.从开始,北方人为逃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9.从以来,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潮流。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
11.江南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是的采用。
1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学校(编号19)学生班级学号小组姓名主编审核主讲课题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西晋的兴亡,东晋、前秦和淝水之战,了解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概况。
2.掌握学习较长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
通过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
3.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笔记】※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一、西晋和东晋朝代建立时间都城创建者西晋东晋二、淝水之战1.时间:年;2.双方: VS ;3.战役结果:;4.影响:北方,东晋。
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4点)、表现(重点是农业表现)、影响?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探究一:结合P111动脑筋,分析前秦失败原因、东晋胜利原因。
以下材料是淝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请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97万……凭我们的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我们进攻东晋,就好像疾风扫落叶一样。
”材料二京兆尹(官名)慕容垂(人名,鲜卑族人)对苻坚说:“弱小被强大吞并,这是很自然的事,陛下威震海外,雄兵百万,小小的东晋竟敢违抗你的命令,怎能让它存在!”材料三苻融(人名,前秦贵族)说:“鲜臣说不可伐晋,都是忠臣,因为鲜卑、羌都把我们当作仇敌,经常找机会报复,现在轻易讨伐东晋,我害怕不仅不成而且后患无穷。
”材料四石越(人名,前秦贵族)说:“东晋有长江天险,并且老百姓都归附朝廷,这时不可以进攻东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时空观念)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理解家族命运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
(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简述东晋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历史史实。
2.东晋淝水之战的影响。
3.南朝建立的简要史实(时间、王朝、都城)4.简述南朝前期、后期的发展。
5.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成就)、重点区域、影响。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316年,匈奴人灭西晋。
2.东晋建立:317年,重建晋王朝,以为都城,史称东晋。
3.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1)时间:420—589年。
(2)都城:。
(3)朝代:相继出现、齐、梁、陈四个王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背景: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2.北方人南迁(1)时间: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南下。
(2)目的:为躲避战祸。
(3)分布:东晋后期,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等地。
(4)作用: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3.江南地区的开发(1)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兴修了很多。
农业生产技术有改进,推广和改进,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生产技术。
(2)手工业:在缫丝、、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过程与方法: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胡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
3、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4、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2、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三国归晋(1)魏灭蜀:控制魏国大权,灭掉弱蜀。
(2)西晋代魏:年,夺魏位建西晋,定都。
(3)西晋统一:年,西晋灭,结束了分裂局面。
2.西晋灭亡(1)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
②,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从以来,、、、、等少数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
(2)灭亡:年,内迁的人灭亡西晋。
淝水之战(重点)1.背景(1)东晋建立:年,皇族建立东晋,定都。
(2)前秦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世纪后期,族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并统一了2.概况(1)时间:年。
(2)地点:。
(3)双方:征集八十多万兵力的与仅有8万人的。
(4)结果:以少胜多,大败。
3.影响(1) 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的状态。
(2)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南朝的建立及更替:年,大将自立为帝,国号“”,结束了的统治。
此后,南方经历了个王朝,总称“”。
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1.原因:(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个子目讲述的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原因,南迁方向,第二个子目讲述的是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经过、影响,第三个子目讲述的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课标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2。
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3.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进一步树立和平意识、发展意识、生产技术的作用。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导入一、温故检查导入新课:温故检查:1.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2.三国中,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大?哪国实力最弱小?据此推测哪个国家最有可能完成统一?(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
)(学生各抒己见)历史的事实怎么样呢?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入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一幅江南美景,一曲优美的《春江花月夜》,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
历史教案
1.歌谣导入法,用歌谣的形式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讲清楚,从而带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特点和导入新课。
2.讲述法,对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和淝水之战等内容,采用讲述法好些。
3.图表法,由于本课线索复杂,又涉及较多的空间概念,故而用图表法,增强直观性。
4.讲解法,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可以适当讲解,因为这一目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用此法会好一些kvfQ2_wmQ/
1.东晋的建立和前秦统一北方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带着几个问题:一是东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是东晋建立时北方处
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三是前秦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四是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为什么不能统一江南?(这些问题用投影打出,供学生看书时参照)
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
8、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末年D东晋南朝
9、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学生总结“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
学生思考: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小组讨论: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引导:从交战双方找原因
讨论后回答总结:
前秦:1、民族矛盾严重2、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军心离散。
3、前秦符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4、战线过长。
东晋:1、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
2、将领智足多谋,指挥得当。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活动目的:1.学问方面: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开展的也许脉络,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缘由和社会缘由及其深远影响等问题。
2.实力方面: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缘由,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开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方面:①学生在编演历史剧过程中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缘由,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热忱,通过历史事实获得和平安定、民族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开展经济的情感相识。
②大家共演一台戏,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活动打算及活动步骤: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搞清晰教学目标,学生分组〔主持人、剧本创作组、表演组、无规定任务组〕。
根本的活动形式:小组询问、个别辅导、方案沟通。
同学们依据自己小组确定的主题,起先有选择地阅读资料,积累资料,进展思索和创作。
老师的辅导活动: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分析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供应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协助学生修订方案。
留意检查剧本和讲解词撰写过程中的标准,关于“傻瓜皇帝”和“淝水之战”的剧情处理,应当突出学问性和趣味性。
参考网站:历史天地上下五千年中国文艺活动过程:同学们,今日这节活动课的主题是“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
a: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个赵钱孙李,他诞生在一个世世代代在黄河边务农的家庭,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家世:赵钱孙李的家世太祖父,曾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官渡之战夜袭乌巢中立下战功,后在赤壁之战中幸运逃命,返回家乡务农。
他为人精明,擅长持家,精通农活,渐渐发家致富,成为当地小有声望的殷实人家。
曾祖父,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
祖父,在与新迁人本地的氏族人的冲突中被杀,赵钱孙李家道中落,日益穷困。
父亲,被前秦王苻坚毅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淝水之战后不知下落。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_初一历史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温馨寄语: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1、掌握西晋的建立、灭亡以及淝水之战的有关知识点;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以及原因。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开发的原因。
学习难点学法指导1、学习注意前后联系。
2、独立学习、合作探讨。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第1—5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主干梳理及知识链接,并用红笔在书中画出相关知识要点。
不懂得地方,老师讲解后在学案上填写完整,力争全部掌握。
2、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题。
主干梳理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二、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氏、羌三、316年匈奴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四、淝水之战1、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2、383年,苻坚率前秦攻打东晋,东晋抵抗,双方在淝水大战,前秦失败,这又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风声鹤唳”的成语和这次战役有关。
)3、淝水之战之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暂时暂时稳定。
420年刘裕称刘裕称帝,国号“宋”,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
五、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B:有优越有优越的自然条件;C:江南战乱少,社会社会安定。
知识链接归纳所学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合作探究(1)曹操统一北方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赤壁之战孙刘胜曹操败的原因有那些?有何启示?巩固训练1、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刘裕B、苻坚C、王猛D、司马炎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氐B、羌C、鲜卑D、匈奴3、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苻坚轻敌B、军心不齐C、骄傲自大D、指挥不当4、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19.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日期
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
的三个国家是何时
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
国?为什么
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
教师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
痹曹姓权贵,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
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总结出司马
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
西
统
个
信心急于决战,导致大败;东晋则
淝水之战后,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
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了交往,促
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一. 课前预习作业1.曹丕死后,大臣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
三国中国力最弱的最先被魏国灭亡。
2. 266年,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3.西晋统一后,发生了,耗竭了西晋国力。
4.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匈奴武装灭亡西晋。
5. 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定在,史称东晋。
6.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统一了黄河流域。
383年,在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7. 420年,东晋大将结束东晋统治,建立了“宋”。
此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8.从开始,北方人为逃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9.从以来,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潮流。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
11.江南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是的采用。
1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
13.简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二. 小组活动任务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
2.思考教材中“动脑筋”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检查(5-10分钟)按照布置分配好的小组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通过小组竞赛加分的方式进行。
导入新课设计(2-5分钟)导入设计一:从教材导入框内的内容导入本节教学内容。
导入设计二:回忆上节课教学内容来导入本节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利用课后“活动与探究”的问题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课后小结,并为下节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2.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3. 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③淝水之战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 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5. 图1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6.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7.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8. 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9.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施行仁政 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10.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奠基时期是在A. 东晋南朝时期B. 隋唐时期C. 南宋时期D. 明清时期11. 西晋的都城在A.洛阳 B.长安 C.东京D.建康12. 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A.匈奴B.鲜卑C.羯族D.氐族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晋C.东晋 D.前秦14.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前秦时期 D.南朝时期15.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B.土地肥沃 C.人民勤劳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16. 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A.曹丕B.司马炎C.司马睿 D.司马懿17. 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经济的开发C.地方割据势力的衰落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8. 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④被农民起义推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 D.②③19.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20.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1. 280年,统一南北结束分裂局面的是A.曹魏B.蜀汉C.东吴D.西晋22. 下列对淝水之战的结果描述准确的是①前秦的统治瓦解②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④东晋历史结束,南朝历史开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3. 西晋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标志是A. 西晋灭蜀B. 西晋灭吴C. 西晋代魏D. 少数民族的内迁24. 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A. 魏蜀吴B. 蜀魏吴C. 吴蜀魏D. 蜀吴魏25. 西晋衰落的原因是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②匈奴族的内迁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④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6.西晋从统一到灭亡持续了多少年A.14年 B. 36年 C. 50年 D. 37年27. 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A. 东吴B. 西晋C. 东晋D. 东汉28.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A. 司马懿和司马昭B. 司马昭和司马炎C. 司马炎和司马睿D. 司马炎和司马昭29. 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B. 鲜卑C. 氐D. 羌30.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 东晋和北魏B. 东晋和前秦C. 西晋和前秦D. 西晋和北魏31. 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①围魏救赵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2. 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②草木皆兵—A. 官渡之战B. 长平之战C. 淝水之战D. 赤壁之战33. 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 淝水之战发生于4世纪的后期B. 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 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 东晋军队大败前秦34. 下列对淝水之战后的局面表述错误的是A. 前秦统治迅速瓦解B.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局面C. 立即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D.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35.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 北方战乱频繁C. 北方统治者残暴D. 南方经济发达36. 下列王朝中,其统治与西晋最相似的是A. 夏朝B. 西周C. 秦朝D. 西汉37.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A.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B. 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C. 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D. 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38.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39. 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D.破釜沉舟40. 造成西晋统治短暂的直接原因是A.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C.统治集体内部争权夺利 D.士族势力削弱中央集权41.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A. 匈奴B. 氐族C. 羯族D. 羌族42.南朝时,冶铁技术的一大进步是A. 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B. 鼓风冶铁C. 发明了灌钢法D. 用煤冶铁,提高炉温43.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A. 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和斗争B. 阶级矛盾的尖锐C. 民族矛盾的激化D. 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请回答:(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江南地区逐步得到开发(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原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亡江南地区。
他们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保境安民,重视农业生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影响: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的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要有适当的自然条件;要有和平的环境;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等。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请回答:(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司马迁描写的江南生产力发展很落后。
《宋书》的江南非常富饶。
(2)请你说出出现这样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而魏晋南朝时,江南逐渐得到了开发。
3.请回答:(1)此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2)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