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与乡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城小说的文化力量 《棋王》中,执著坚定的儒学精神和安贫 乐道的道家思想得到集中体现,《孩子王》体 现一种从容、淡然、平静并带有一种随遇而安 的道家风范。人物形象都呈现出一个相同的倾 向--执著,构成了阿城笔下顽强的生命意志, 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血脉。 其他知青小说大多采用社会批判与政治批 判的视角,侧重表现人生的苦痛、人性的压抑。 而阿城却淡化了政治色彩,不去表现人物所遭 遇的精神磨难和生存困境。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中的商州文化 从商州的地理风貌到历史沿革,再从商州 的习俗,勾勒出商州文化的灵魂。落后、保守、 无知和愚昧,与商州强悍的民风、质朴的民情、 阳刚的气质以及坚韧的生活态度共同构成商州 文化的精神本体。 ※贾平凹的文化特点 站在现代意识的立场上,对发展变化着的 商州进行了理性审视;从纯粹民俗学的意义上 升华为人生与生命的认知,表现出审美主题对 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黑骏马》的诗化倾向 作品重点不是人物性格,而是作家自己的 心灵世界以及作家对理想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一方面,作品采用赞歌的抒情方式倾诉激情; 另一方面,古朴悲怆的歌词与人物命运交相辉 映,体现作品的音乐感、节奏感。是一篇具有 主观抒情性的诗化小说。 ※《残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杨三老汉的一生,可以看出张承志作品中 对信仰的忠诚;寺庙顶端那“铜月牙”既是宗 教的标志又是信仰的象征,构成了一种内在的 文化结构,表现了中国西部回族人民超越世俗 和生理层面的文化精神。
※邓友梅的《烟壶》 作家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方法。乌世保:虽游 手好闲,可一向讲情义、重感情。聂小轩:生 活并不富裕,但宁折不弯、刚正不阿。 ※《神鞭》中冯骥才对民间文化的态度 从“物”(从民间文化中选取的具有典型 意义的素材)和“神”(充盈着民间气息的文 化碎片中透视出来的精神分量)两方面来体现。 ※邓友梅通过风情风俗的表现来构筑宏观的整体 市井氛围,不带有文化审视意味;冯骥才则直 接将那些已经僵死的文物化民俗材料作为审视启蒙话语与“五四”时期对民族劣 根 性的批判主题相呼应;以文化概念取代 政治概念,突出小说本体的审美意义; 用审美的方式感受民间;马尔克斯及拉 美文学的成功,使中国作家看到了走向 世界的希望与可能。
※《矮凳桥风情》主要表现方法 通过“矮凳桥”的命运和矮凳桥人的命运, 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现状;努力探索人 性,展示了矮凳桥人的文化性格;侧重于民间 文化对矮凳桥神秘氛围的营造。 ※陆文夫的“小巷文学” 着重表现小巷中寻常百姓、市井小民的生 存状况,透过这个窗口,陆文夫表现出的是生 活的本质。“糖醋现实主义”一指小说比较 “温情”,二指小说常略带一点甜丝丝、酸溜 溜的感觉,体现出幽默的风格。在揭露和批判 的同时,主义带给人们温暖的感受。
※昌耀诗歌 分为两类:一是借助西部的独特自 然和人文风貌,来表达西部情结的作品; 二是深入地将西部精神融进生命血液之 中,直接以西部的文化性格来展现诗人 的生命感受。前者作品中的意象是直观 可视的具体西部景物,而后者是通过诗 人主体积淀过的意念化的对象。
※周涛散文 表现出明显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动物 既作为西部大自然中重要生灵而存在,又作为 象征性的形象而存在,都被作家赋予了人的品 格;也直接书写自我的生命态度,将人蕴藏着 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化反思的基点建 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之上。 在《战争总结》中,对战争所作的思考上 升到关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的高 度,借助游牧文化的强悍与农耕文化的软弱的 对比,来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作家对重构热爱 生命、张扬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的思考。
※《爸爸爸》中的文化批判意识 作家从集体意识的描写视角出发,描绘出 与丙崽个体存在相呼应的集体存在,从而对带 有原始蒙昧意识的民族劣根性和畸形心理进行 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整体的全面展示, 表现出了尖锐的文化批判意识。 ※韩少功作品独特的时间处理方法 小说将作品的时间拉回到远古时期,在封 闭状态中呈现出时间的凝固性,却又暗示出实 际时间的当代性。过去、现在、将来成为周而 复始或始终如一的生存团块,从而呈现出人类 从历史到现实可悲的生存状态。
※《受戒》中的“世俗理想” 通过少年明海刚到荸荠庵当小和尚的经历, 表现了和尚出家的习俗、寺庙中的生活方式、 小和尚受戒的仪式和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画面。 ※汪曾祺的风俗小说的主要特点 散文化的笔法,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 乡村优美的风景画所表现出的浓郁乡村气 息;质朴动人的风俗画;人物的民间心理和性 格;注重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说形式。
第十八章 市井与乡土
※市井文学、乡土文学的共同特点及作品 共同特点:“文化化”(表现出鲜明的反思意 识、理性意识和文化意识)、“风俗化”(带 有鲜明地域性风情的画面和浸透着浓郁文化气 息的风物)。 市井:邓友梅、陆文夫、冯骥才、陈建功、刘 心武。 乡土:汪曾祺、刘绍棠、高晓声、林斤澜、赵 本夫、陈军。
第十九章 文化寻根
※文化寻根小说出现的原因 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结果;得益于 当时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文学发 展的必然结果;来自异域文化的影响。 ※“寻根文学”主要特征 85年,韩少功在《文学的“根”》 中首次明确地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 场。
※《棋王》的独特个性 作家在小说中所营造的小说环境与氛围是 非政治化的文化环境,构成了对现实政治氛围 的反讽,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内化为他自我心理 结构的传统文化,一种“儒道合一”的环境氛 围。 作家有意识地淡化了主人公作为知青的社 会角色与身份,着重描写他关于“吃”和“下 棋”两件事,吃为身体之必须,下棋为精神之 必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合璧的人格 精神和文化心理积淀,使他的形象和性格成为 一种文化形象和文化性格的“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