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连杆机构B4完美版
《机械原理》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判断下列机构是否具有急回特性:
双曲柄机构和对心曲柄滑块机构适 当组合后,也可能产生急回特性。
机械原理
小结: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1)急回特性的作用:节省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 率。 2)急回特性具有方向性,当原动件的回转方向改变时,急 回的行程也跟着改变。 3)对于有急回运动要求的机械,先确定K,再求θ。
∆DB1C1 中 : a + d ≤ b + c ∆DB2C 2 中 : b ≤ (d-a ) + c
(a ) 即 a+b≤c+d 即 a+c ≤ b+d
c ≤ (d-a ) + b (a ) + (b ),得 a ≤ c (a ) + (c ),得 a ≤ b
(b ) + (c ),得 a ≤ d
手摇唧筒
固定滑块3成为唧筒外壳,导杆4的下端固结着汲水活塞,在 唧筒3的内部上下移动,实现汲水的目的。
机械原理
2 .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 ) 运动副元素的逆换 4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将移动副两元素的包容关系进行逆换,并不影响两构件 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却能演化成不同的机构。
构件2 包容 构件3 导杆机构
4-2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铰链四杆机构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机架:固定不动的构件,如AD 杆 连杆: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构件,如BC杆 连架杆: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构件,如AB、CD 杆 曲柄: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如AB 杆 摇杆:不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如CD 杆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
位置分析
通过几何和三角学的方法,确定各个连
速度分析
2
杆和转轴的位置。
计算各个部件的速度,了解机构的运动
特性。
3
加速度分析
研究连杆的加速度,对机械系统的稳定 性和性能影响重大。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原则
力学平衡Biblioteka 确保各个连杆和转轴保持力学平衡,避免不必 要的应力。
优化尺寸
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比例,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 耐久性。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探索机械原理中的平面连杆机构,深入了解其组成部分、运动分析、设计原 则、类型和应用领域。
什么是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连杆和旋转副组成的机械装置,用于转换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它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设 备和工具中。
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部分
• 连接杆:用于连接各个部件并传递力和运动。 • 转轴:提供连杆的旋转运动。 • 摩擦面或球面:减小连杆关节的摩擦。 • 约束物:限制连杆的自由运动。
减小摩擦
使用适当的润滑和设计摩擦减小装置,提高效 率。
动态平衡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整质量分布,减少系统的振 动。
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类型
滑块曲柄机构
由连接杆、连杆、中心轴和滑块 组成,广泛应用在汽车和机床。
钟摆式机构
采用钟摆原理,具有稳定的运动 轨迹,用于摆锤和钟表。
平行连杆机构
通过平行排列的连杆传递运动和 力,在工程和自动化领域有广泛 应用。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领域
1 工业生产设备
机械加工、装配线和工厂自动化。
3 家庭用具
打印机、洗衣机和电动工具。
2 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火车和航空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编程说明书一设计任务-------------------------------2二设计过程-------------------------------22.1设计思想-------------------------------22.2参数的定义-----------------------------22.3数学模型-------------------------------32.4程序流程图-----------------------------42.5源程序设计-----------------------------5三设计结果--------------------------------123.1 连杆运动示意图-----------------------123.2 连杆参数的计算结果-------------------123.3 位移、角速度、加速度曲线绘制---------16 四课程设计总结------------------------17五参考文献---------------------------18一设计任务任务: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知:中心距X1=70mm,X2=190mm,Y=330mm。
构件3的上、下极限Φ=60、Φ=120,滑块的冲程H=220mm,比值CE/CD=1/2,EF/DE=1/4,各构件S重心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速N1=120r/min。
要求:1)建立数学模型;2)用C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并运行;3)绘制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并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显示;4)用计算机打印出计算说明;二设计过程2.1 设计思想根据主动杆AB的转角变化和DE杆的极限位置的确定得出其它各杆件的运动规律。
确定初始角度通过循环模拟连杆的运动过程。
数学模型的建立运用矢量方程解析法。
2.2参数的定义theta-------转角omga-----角速度epsl------角加速度2.3 数学模型04321=--+ZZ Z Z (1)按复数式可以写成)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44332211=+-+-+++θθθθθθθθi d i c i b i a 由于04 =θ,上式可简化为0)sin (cos )sin (cos )sin (cos 332211=-+-+++d i c i b i a θθθθθθ (2)根据(2)式中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得0cos cos cos 321=--+d c b a θθθ (3)0sin sin sin 321=-+θθθc b a (4)由(3)、(4)式联立消去θ2得)cos 2(sin )sin 2(cos )2cos 2(122223131θθθθθad ac cd ac b d c a --++=+- (5) 令:θθθ1222211111cos 2,sin 2,2cos 2ad ac cd ac b d c a N M L --++==-=,则(5)式可简化为N M L 13131s i n c o s =+θθ(6)解得之ML LML N21211212113a r c s i na r c s i n +-+=θ(7)同理,根据(3)、(4)式消去θ3可解得ML LML N22222222222arcsinarcsin+-+=θ (8)其中:θθθ1222221212cos 2,sin 2,2cos 2ad ab bd ab b d a c N M L +---==-=)sin()cos()cos()sin(2)sin()cos()cos()sin()sin()sin(,)sin()sin(43873232232221212113232323223121311212321313213223θθθθωωθθωθθεεθθωθθωθθωθθεεωθθθθωωθθθθωθθ--+-----=---+-+-=--=--=c c b a a b c b a a c a b ad c ,求解得)式对时间求二介导数将()式对时间求导,得)、(为简便,将(都是时间的函数,、杆的角位移方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图解法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题目:图解法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摘要设计内容: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摇杆长度l,摆角ψ,摇杆3的行程速比系数K,要求摇杆CD靠近曲柄回转中心A一侧的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为∠CDA,试用图解法设计其余三杆的长度,并计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设计方法:在设计时首先需计算极位夹角θ,再绘制机架位置线及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然后确定曲柄回转中心和各杆长度最后验算最小传动角 。
最后根据已知数据和所计算的数据进行图解,画出平面四杆机构图。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平面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
平面连杆机构的使用很广泛,它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机器、仪表及操纵装置中。
例如内燃机、牛头刨、钢窗启闭机构、碎石机等等,这些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机构都是通过低副连接而成,故此这些机构又称低副机构低副机构低副机构低副机构。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平面四杆机构图解法极位夹角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目录1题目 (3)1.1原始数据及要求 (3)1.2 工作量 (3)1.3 制图说明 (3)1.4 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的内容 (3)2 设计方案的讨论 (4)3 设计过程 (5)3.1 各杆长度的确定 (5)3.2 盐酸最小传动角 (6)4 小结 (7)5 参考文献 (8)1、题目1.1原始数据及要求: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摇杆长度l,摆角ψ,3摇杆的行程速比系数K,要求摇杆CD靠近曲柄回转中心A一侧的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为∠CDA,试用图解法设计其余三杆的长度,并计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1.2工作量:1.平面连杆机构图解法设计图纸一张。
2.计算说明书一份。
1.3制图说明:1.用3号图纸作图。
2.标注尺寸。
3.辅助线用细实线。
4.杆的一个极限位置用粗实线,另一个极限位置用虚线。
1.4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的内容:1.设计任务书2.目录3.设计过程3.1.计算极位夹角θ3.2.绘制机架位置线及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3.3.确定曲柄回转中心3.4.确定各杆长度3.5.验算最小传动角γ参考文献2、设计方案的讨论平面连杆机构是将各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
《机械原理》连杆机构(课堂PPT)
的构件只能作一定
范围内的摆动。
图示与连杆形
成的转动副为摆转
副。
因此,机构命名显然与活动构件的运动形式有
关。
形成的运动方式与可运动构件的转动范围、运
动形式有关(如:正、反平行四边形机构)。
5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1. 扩大转动副
6
2. 转动副—移动副
图(a)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偏距 e 等于零。滑块 C 的行程等于2 lAB ;往
(2)几何条件 (设计后的校核条件); (3)动力条件 (设计后的校核条件)。 设计结果: 给出可以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数据。 1)固定铰链点的相对坐标位置; 2)各杆的长度; 3)相邻构件间的运动副形式。 设计方法: <1>图解法。学习的重点 <2>解析法、实验法。自学
26
1) 按行程 速比系数K 设计
1.1 曲柄 摇杆机构
参见教材P132。
27
1.2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B
min
A
C
C1
e
C2
28
2) 按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
2.1 给定活动铰链(B,C)
C1 C12
b12
B1
B2 b23
B3
C2 C23
C3
AD
29
2.2 给定固定铰链(A,D)
B1
F1
E1
E2
E3
F2 C1 F3
A
D
30
给定固定铰链:
构
8
(2)曲柄摇杆机构
a)以杆BC或AD
为机架,得到曲柄摇
杆机构;图(a) (b)杆
AB可以作整周转动,
杆CD作一定范围内
机械原理四连杆机构
按照相对运动关系,可画出该机构 的运动简图。如图4-21b所示。由图可 知,偏心轮是回转副B扩大到包括回转 副A而形成的,偏心距e即曲柄的长度。
6.双滑块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演化为具有两个移动 副的四杆机构,称为双滑块机构。 在图4-22a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 将转动副B扩大,则图a所示的曲柄滑块 机构,可等效为图b所示的机构。
利用错列机构克服平行四边形 机构不确定性状态
利用辅助曲柄消除平行四边形机构 的不确定状态
三、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均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 称为双摇杆机构。 图4-11所示为起重机机构,当摇杆 CD摇动时,连杆BC上悬挂重物的M点 作近似的水平直线移动,从而避免了重 物平移时因不必要的升降而发生的事故 和能量的损耗。
2.导杆机构 图4-16a)所示为 曲柄滑块机构。
若取曲柄为机架, 则为演变为导杆机构, 如图4-16b)所示。
若AB<BC,则杆2和杆4均可作整周回转, 故称为转动导杆机构。若AB>BC,则杆4 均只能作往复摆动,故称为摆动导杆机构。
图4-17牛头刨床的摆动导杆机构
又如图4-18为牛头刨床回转导杆机 构,当BC杆绕B点作等速转动时,AD 杆绕A点作变速转动DE杆驱动刨刀作变 速往返运动。
§4-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铰链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曲柄,取 决于机构各杆的相对长度和机架的选择。 如图4-13所示的机构中,杆1为曲柄,杆 2为连杆,杆3 为摇杆,杆4为机架,各杆 长度以l1、l2、l3、l4表示。为了保证曲柄 1 整周回转,曲柄 1 必须能顺利通过与机 架4共线的两个位置AB’和AB’’。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一、 曲柄摇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连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编程说明书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的设计及运动分析(1)指导老师: 席本强, 郝志勇设计者: 迟宇学号: **********班级: 液压09-1班2011年6月30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五、要求: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A4或A3图纸)。
2)用C语言编写主程序调用子程序, 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并打印出程序及计算结果。
3)画出导轨4的角位移, 角速度, 角加速度的曲线。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开始日期: 2010年6月26日完成日期: 2010年6月30日目录1.设计要求及参数 (1)2.数学模型 (2)3.程序框图 (4)4.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 (5)5.设计总结 (14)6.参考文献 (14)一、设计要求及参数已知: 曲柄每分钟转数n2, 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 且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的平分线上, 数据见下表要求:(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2)用C语言编写主程序调用子程序, 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动态显示, 并打印程序及运算结果。
(3)画出导轨4的角位移Ψ, 角速度Ψ’, 角加速度Ψ”。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二、数学模型如图四个向量组成封闭四边形, 于是有0321=+-Z Z Z按复数式可以写成a (cos α+isin α)-b(cos β+isin β)+d(cos θ3+isin θ3)=0(1)由于θ3=90º, 上式可化简为a (cos α+isin α)-b(cos β+isin β)+id=0(2)根据(2)式中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得acos α-bcos β=0(3)asin α-bsin β+d=0(4)(3)(4)联立解得 β=arctan acosaasinad + (5)b=2adsina d2a 2++ (6)将(2)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ω2=β’=baω1cos(α-β)(7)υc =b ’=-a ω1sin(α-β)(8)将(2)对时间求二阶导数得ε3=β”=b1[a ε1cos(α-β)- a ω21sin(α-β)-2υc ω2] (9)a c =b ”=-a ε1sin(α-β)-a ω21cos(α-β)+b ω22(10)ac 即滑块沿杆方向的加速度, 通常曲柄可近似看作均角速转动, 则ε1=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连杆机构B4完美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连杆机构设计B4姓名:戴新吉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设计参数设计要求:1.用解析法按计算间隔进行设计计算;2.绘制3号图纸1张,包括:(1)机构运动简图;(2)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在计算点处的对比表;(3)根据对比表绘制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的位移对比图;3.设计说明书一份;4.要求设计步骤清楚,计算准确。
说明书规范。
作图要符合国家标。
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目录第1节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 3 1.1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 3 1.2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 3 1.3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 3 1.4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 3 1.5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 3 第2节 设计介绍 ......................................... 5 2.1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 ...................... 5 2.2 按期望函数设计 ....................................... 6 第3节 连杆机构设计 ..................................... 7 3.1连杆机构设计 ......................................... 7 3.2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 .......................... 8 3.3确定结点值 ........................................... 8 3.4 确定初始角0α、0ϕ .................................... 9 3.5 杆长比m,n,l 的确定 .................................. 13 3.6 检查偏差值ϕ∆ ....................................... 13 3.7 杆长的确定 .......................................... 13 3.8 连架杆在各位置的再现函数和期望函数最小差值ϕ∆的确定 . 15 总结 .................................................... 17 参考文献 ................................................ 18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原理-连杆机构设计图解法_一_
连杆机构设计(图解法)
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给定两连架杆对应的角位移设计四杆机构
按给定的急回要求设计四杆机构
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给定连杆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B1
A1
E1
A
2
E2
A3
B2
A0
B0
E3
B3
A0 A1 B1 B0就是所求机构的第一个位置。
m12
N1 M2
n12
M1 M0
动平面上任选两个参考点 M、N——动铰链
N2
12 12
P12
N0
m12上任选M0—定铰链
n12上任选N0—定铰链
引导平面由E1到E2的位置的 四杆机构有无数
两连架杆上动铰链和定铰链与极连线的夹角 相等∠M1 P12 M0= ∠N1 P12 N0= θ 12/2
方法:半角转动法
方法:半角转动法
原理
N1 M1 M2 E1 E2 N2
动平面由E1到E2的位置过程中,动 平面上任意一点都可以视为绕某点 P12转θ 12
P12——转动极(极)
θ 12——有向转动角
E1、E2两个位置一经确定,P12、 θ 12就确定与选择的参考点无关
12
P12
转动极P12 的求法
m12
N1 M2
n12
M1
连接P12M1和P12M2,所夹 的角即为转动角θ 12
N2
12 12
P12
连接P12 N1和P12 N2 ,所 夹的角也为转动角θ 12 ∠M1 P12 M2= ∠N1 P12 N2= θ 12
动平面由E1到E2的位置可由四杆机构实现
机械原理四连杆机构全解
双摇杆机构
一、 曲柄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 一个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则此铰链 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图4-2所示为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的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1缓慢地匀速转动, 通过连杆2使摇杆3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摇动,从而调整天线俯仰角的大小。
图4-2 雷达天效的回转力矩, 显然Pt越大越好。而P在垂直于vc方向的 分力Pn=Psin则为无效分力,它不仅无 助于从动件的转动,反而增加了从动件 转动时的摩擦阻力矩。因此,希望Pn越 小越好。由此可知,压力角越小,机 构的传力性能越好,理想情况是=0, 所以压力角是反映机构传力效果好坏的 一个重要参数。一般设计机构时都必须 注意控制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死点会使机构的从动件出现卡死或 运动不确定的现象。可以利用回转机构 的惯性或添加辅助机构来克服。如家用 缝纫机中的脚踏机构,图4-3a。 有时死点来实现工作,如图4-6所示 工件夹紧装置,就是利用连杆BC与摇杆 CD形成的死点,这时工件经杆1、杆2传 给杆3的力,通过杆3的传动中心D。此力 不能驱使杆3转动。故当撤去主动外力F 后,工件依然被可靠地夹紧。
图4-3a所示为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图b为其机构运动简图。摇杆3(原动 件)往复摆动,通过连杆2驱动曲柄1 (从动件)做整周转动,再经过带传 动使机头主轴转动。
图4-3 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的主要特性有。
急回 压力与传动角 死点
1.急回运动
如图4-4所示为一曲柄摇杆机构, 其曲柄AB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有两 次与连杆BC共线。在这两个位置,铰 链中心A与C之间的距离AC1和AC2分别 为最短和最长,因而摇杆CD的位置C1D 和C2D分别为其两个极限位置。摇杆在 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称为摇杆的摆角。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压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压床机构设计班级 :B042114学号 :B**********:**完成日期:2013年1月一、机构简介 (2)1.压床机构简介 (2)2.设计内容 (3)(1)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折 (3)(2)凸轮机构构设计 (3)二、执行机构的选择 (4)方案一 (4)(1)运动分析 (4)(2)工作性能 (4)(3)机构优、缺点 (5)方案二 (5)(1)运动分析 (5)(2)工作性能 (6)(3)机构优、缺点 (6)方案三 (6)(1)运动分析 (7)(2)工作性能 (7)(3)机构优、缺点 (7)选择方案 (7)三、主要机构设计 (8)1、连杆机构的设计 (8)2、凸轮机构设计 (8)四、机构运动分析 (13)五、原动件原则 (16)六、传动机构的选择 (16)七、运动循环图 (18)八、心得体会 (19)九、参考文献 (20)一、机构简介1.压床机构简介压床机械是被应用广泛的锻压设备它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
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图1为压床机械传动系统示意图。
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三级齿轮减速传动装置后,带动冲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见图2)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冲头(滑块)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冲压零件。
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机构。
2.设计内容(1)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折已知:中心距x1、x2、y, 构件4 的上、下极限角,滑块的冲程H,比值CB/BO4、CD/CO4,各构件质心S 的位置,曲柄转速n1。
要求:将连杆机构放在直角坐标系下,编制程序,并画出运动曲线,打印上述各曲线图。
(2)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已知:各构件的重量G 及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Js(曲柄2 和连杆5的重力和转动惯量略去不计),阻力线图(图9—7)以及连杆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中所得的结果。
要求:通过建立机构仿真模型,并给系统加力,编制程序求出外力,并作曲线,求出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
机械原理教案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8-1、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1、连杆机构及其组成。
本章主要介绍平面连杆机构(所有构件均在同一平面或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组成:由若干个‘杆’件通过低副连接而组成的机构。
又称为低副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首先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连杆机构:钳子、缝纫机、挖掘机、公共汽车门)1)运动副为面接触,压强小,承载能力大,耐冲击,易润滑,磨损小,寿命长;。
2)运动副元素简单(多为平面或圆柱面),制造比较容易;3)运动副元素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保证构件运动,具有运动可逆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4)可以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特定轨迹要求;(连架杆之间)匀速、不匀速主动件(匀速转动)→→→→→从动件连续、不连续(转动、移动)某种函数关系引导点实现某种轨迹曲线导引从动件(连杆导引功能)→→→→→引导刚体实现平面或空间系列位置5)还可以实现增力、扩大行程、锁紧。
连杆机构的缺点:1)由于连杆机构运动副之间有间隙,且运动必须经过中间构件进行传递,因而当使用长运动链(构件数较多)时,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积累,同时也使机械效率降低。
2)连杆机构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于平衡,因而会增加机构的动载荷,所以连杆机构不宜用于高速运动。
3)难以精确地满足很复杂地运动规律(受杆数限制)4)综合方法较难,过程繁复;平面四杆机构的应用广泛,而且常是多杆机构的基础,本章重点讨论平面四杆机构的有关基本知识和设计问题。
§8-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利用多媒体中的图形演示说明)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1)、曲柄摇杆机构曲柄:与机架相联并且作整周转动的构件;摇杆:与机架相联并且作往复摆动的构件;(还可以举例:破碎机、自行车(人骑上之后)等)2)、双曲柄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连架杆均能作整周转动的机构。
机械原理-第02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的力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将构件的质量假想地集中在某几个预定的点上,使其产生的 力学效应保持不变,这种方法称为质量代换法,假想的质量称 为代换质量,预定点称为代换点。
(1) 质量代换的等效条件
m1 s
m2
n
a. 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Σi=m1 i= m
n
b. 代换前后构件的总质心位置不变;
Σi=m1 i xi = 0
n
Σi=m1 i yi = 0
n
c. 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Σi=m1 i ( x2i + y2i ) = 0
质量代换法主要用于绕不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或平面复杂运 动构件的惯性力(力偶矩)计算。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10
§2-5 平面连杆机构的力分析
a. 动代换。同时满足上述三 个代换条件的质量代换。对 连杆有:
机构力分析常用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6
§2-5 平面连杆机构的力分析
WHUT
二、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一般力学法和质量代换法。
1、一般力学法
h s Mi
由理论力学知:惯性力可以最终简化为一个加 Pi′
Pi
于构件质心S处的惯性力Pi和一个惯性力矩Mi,
即:
Pi = -mas
Mi = - Jsε
结论:
(1) 摩擦角与摩擦系数一一对应, j = arctgf;
(2) 总支反力永远与运动方向成90°+ j 角。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14
§2-5 平面连杆机构的力分析
WHUT
(2) 楔形面摩擦
θ
θ
以滑块作为受力
体,有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b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b4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掌握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方法;(3)熟悉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力学方程。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分析机械系统运动的能力;(3)学会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力学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方法;3.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导言:介绍机械原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讲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介绍运动分析的方法;3.机械能守恒定律: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4.动力学方程:讲解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应用;5.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运动分析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原理的应用;3.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原理的实践操作;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原理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参考书:机械原理及相关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生动展示机械原理的图形和实例;4.实验设备:机械原理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原理的实践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相信能够有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完成情况和理解能力;3.考试:安排一次课堂小测或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机械原理》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双曲柄机构的应用
惯性筛机构
a.平行四边形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相对两杆的长度相等且平行, 两曲柄的转向相同,称为平行四边形机构。
平行四边行机构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应用
蒸汽机车驱动装置
b.反平行四边形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相对两杆的长度相等, 但不平行(BC与AD),两曲柄转向相反(AB 与CD),称为反平行四边形机构。
1
A
2 w1
q= B
D
有急回特性的机构:部分曲柄摇杆机构、偏置曲柄滑 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具有曲柄的多杆机构
无急回特性的机构:正弦机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双曲柄四杆机构 机构急回的作用: 节省空回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注意:急回具有方向性
三、压力角和传动角
1. 机构压力角a 机构从动件上力的作用线与力作用点的 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为机构在此位置的压力角。
a b
e
b-a>e b>a+e
当 e=0时 b>a
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1. 机构极位(极限位置): 曲柄回转一周,与连杆两次 共线,此时摇杆分别处于两 个位置,称为机构极位。
2. 极位夹角:机构在两个极 位时,原动件所处两个位置 之间所夹的角θ称为极位夹 角。
一般K≤2,q为锐角。
3. 急回运动:
曲柄摇杆急回运动
摇杆C点平均速度
C1D C2D C1D C2D
1 180 q 2 180 q
1 >2
t1 > t2
v2 > v1
曲柄等速转动情况下,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一快一慢,
机构的这种运动性质称为急回运动。
4. 行程速比系数K 为表明急回运动程度,用反正行程速比系数K来衡量:
机械原理四连杆机构PPT教案
图4-2 雷达天线俯仰角调整机构
第7页/共87页
图4-3a所示为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图b为其机构运动简图。摇杆3(原 动件)往复摆动,通过连杆2驱动曲 柄1(从动件)做整周转动,再经过 带传动使机头主轴转动。
第8页/共87页
图4-3 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第9页/共87页
第10页/共87页
第53页/共87页
又如图4-18为牛头刨床回转导杆机 构,当BC杆绕B点作等速转动时,AD 杆绕A点作变速转动DE杆驱动刨刀作变 速往返运动。
第54页/共87页
图4-18回转导杆机构
第55页/共87页
3.摇块机构
构。
图4-16a)所示的为曲柄滑块机
若取杆2为固定件,即可得图 4-16c)所示的摆动滑块机构,或称摇 块机构。
满足这个条件的机构究竟有一个曲柄、两个曲柄或没有曲柄,还需根据取何杆为 机架来判断。
第47页/共87页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曲柄滑块机构 如图4-15a所示 的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3上C点的轨迹是以D为圆心,杆
3的长度L3为半径的圆弧mm。如将转动副D扩大,使其半径等于L3,并在机架上按 C点的近似轨迹mm作成一弧形槽,摇杆3作成与弧形槽相配的弧形块,如图4-14b 所示。
第18页/共87页
它可使从动件产生有效的回转力矩 ,显然Pt越大越好。而P在垂直于vc方向
的分力Pn=Psin则为无效分力,它不仅
无助于从动件的转动,反而增加了从动 件转动时的摩擦阻力矩。因此,希望Pn
越小越好。由此可知,压力角越小, 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理想情况是=0
,所以压力角是反映机构传力效果好坏 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设计机构时都必 须注意控制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连杆机构设计B4姓名:戴新吉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设计参数设计要求:1.用解析法按计算间隔进行设计计算;2.绘制3号图纸1张,包括:(1)机构运动简图;(2)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在计算点处的对比表;(3)根据对比表绘制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的位移对比图;3.设计说明书一份;4.要求设计步骤清楚,计算准确。
说明书规范。
作图要符合国家标。
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目录第1节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 3 1.1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 3 1.2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 3 1.3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 3 1.4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 3 1.5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 3 第2节 设计介绍 ......................................... 5 2.1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 ...................... 5 2.2 按期望函数设计 ....................................... 6 第3节 连杆机构设计 ..................................... 8 3.1连杆机构设计 ......................................... 8 3.2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 .......................... 8 3.3确定结点值 ........................................... 8 3.4 确定初始角0α、0ϕ .................................... 9 3.5 杆长比m,n,l 的确定 .................................. 13 3.6 检查偏差值ϕ∆ ....................................... 13 3.7 杆长的确定 .......................................... 13 3.8 连架杆在各位置的再现函数和期望函数最小差值ϕ∆的确定 . 15 总结 .................................................... 17 参考文献 ................................................ 18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节平面四杆机构设计1.1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是根据给定的要求选定机构的型式,确定各构件的尺寸,同时还要满足结构条件(如要求存在曲柄、杆长比恰当等)、动力条件(如适当的传动角等)和运动连续条件等。
根据机械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的不同,对连杆机构设计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设计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三类问题:(1)预定的连杆位置要求;(2)满足预定的运动规律要求;(3)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连杆设计的方法有:解析法、作图法和实验法。
1.2 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对于四杆机构来说,当其铰链中心位置确定后,各杆的长度也就确定了。
用作图法进行设计,就是利用各铰链之间相对运动的几何关系,通过作图确定各铰链的位置,从而定出各杆的长度。
1.3 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简单、快捷,对三个设计位置以下的设计是十分方便的,其设计精度也能满足工作的要求,并能为解析法精确求解和优化设计提供初始值。
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分为四种情况:(1) 按连杆预定的位置设计四杆机构;(2)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角位移设计四杆机构;(3) 按预定的轨迹设计四杆机构;(4) 按给定的急回要求设计四杆机构。
1.4 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在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时,首先需建立包含机构各尺度参数和运动变量在内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已知的运动变量求机构的尺度参数。
1.5 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解析法的特点是可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求解,计算精度高,是英语对三个或三个以上位置设计的求解,尤其是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和精度分析十分有利。
现有三种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是:(1) 按连杆预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2) 按预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3) 按预定的运动规律设计四杆机构1) 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2) 按期望函数设计本文详细阐述了解析法设计丝杆机构中按期望函数设计的原理、方法及过程。
第2节 设计介绍2.1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如下图所示:设要求从动件3与主动件1的转角之间满足一系列的对应位置关系,即θi 3=)(1θi f i=1, 2,… ,n ,其函数的运动变量θi 为机构的转角,由设计要求知θ1、θ3为已知条件,仅θ2为未知。
又因为机构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不会改变各机构的相对角度关系,故设计变量应该为各构件的相对长度,如取d/a=1 , b/a=l c/a=m , d/a=n 。
故设计变量l 、m 、n 以及θ1、θ3的计量起始角0α、0ϕ共五个。
如图2-1所示建立坐标系Oxy cos()cos(cos 1032θϕθθ-++=i i m n lcos()sin(sin 032θϕθθ-++=i i m n l(2-2)yx为消去未知角θi 2,将式2—1两端各自平方后相加,经整理可得)2/()1()cos()()cos()cos(22201030301n n m m l n m i i i i -+++-+-+=+-αθϕθϕθαθ令p 0=m, p 1=-m/n, p 2=)2/()1(222n l n m -++,则上式可简化为: p p p iiii 210313001)cos()cos()cos(+-+-+=+-αθϕθϕθαθ 式 2-2 中包含5个待定参数p 0、p 1、p 2、α0、及ϕ0,故四杆机构最多可以按两连架杆的5个对应位置精度求解。
当两连架杆的对应位置数5>N 时,一般不能求得精确解,此时可用最小二乘法等进行近似设计。
当要求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数5<N 时,可预选N N -=50个尺度参数,此时有无穷多解。
2.2 按期望函数设计如上图所示,设要求设计四杆机构两连架杆转角之间实现的函数关系)(x f y = (成为期望函数),由于连架杆机构的待定参数较少,故一般不能准确实现该期望函数。
设实际实现的函数为月)(x F y =(成为再现函数),再现函数与期望函数一般是不一致的。
设计时应该使机构的再现函数尽可能逼近所要求的期望函数。
具体作法是:在给定的自变量x 的变化区间x 0到x m 内的某点上,使再现函数与期望函数的值相等。
从几何意义上)(x F y =与)(x f y =两函数曲线在某些点相交。
这些点称为插值结点。
显然在结点处有:0)()(=-x f x F故在插值结点上,再现函数的函数值为已知。
这样,就可以按上述方法来设计四杆机构。
这种设计方法成为插值逼近法。
在结点以外的其他位置,)(x F y =与)(x f y =是不相等的,其偏差为)()(x F x f y -=∆偏差的大小与结点的数目及其分布情况有关,增加插值结点的数目,有利于逼近精度的提高。
但结点的数目最多可为5个。
至于结点位置分布,根据函数逼近理论有m i x x x x x m m i 2)12(cos )(21)(2100π---+=(2-3)试中m m i ,,,3,2,1 =为插值结点数。
本节介绍了采用期望函数设计四杆机构的原理。
在第3节将 具体阐述连杆机构的设计。
第3节 连杆机构设计3.1连杆机构设计设计参数表注:本次采用编程计算,计算间隔为0.5° 3.2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根据已知条件y=㏑x(1≦x ≦2)为铰链四杆机构近似的实现期望函数, 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已知条件10=x ,2=x m ,可求得00=y ,693.0=y m 。
(2)由主、从动件的转角范围m α=60°、m ϕ=85°确定自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分别为:︒=-=60/1/)(0ααmmx x u ︒=-=85/693.0/)(0ϕϕm m y y u 3.3确定结点值设取结点总数m=3,由式2-3可得各结点处的有关各值如表(3-1)所示。
表(3-1) 各结点处的有关各值3.4 确定初始角0α、0ϕ通常我们用试算的方法来确定初始角0α、0ϕ,而在本次连杆设计中将通过编程试算的方法来确定。
具体思路如下: 任取0α、0ϕ,把0α、0ϕ取值与上面所得到的三个结点处的αi、ϕi 的值代入P134式8-17P P P i i i i 20103103001)cos()cos()cos(+-+-+=+-αθϕθϕθαθ从而得到三个关于P 0、P 1、P 2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后得出P 0、P 1、P 2,再令P 0=m, P 1=-m/n, P 2=)2/()1(222n l n m -++。
然后求得m,n,l 的值。
由此我们可以在机构确定的初始值条件下找 到任意一位置的期望函数值与再现函数值的偏差值ϕ∆。
当︒<∆1ϕ时,则视为选取的初始、角度0α0ϕ满足机构的运动要求。
具体程序如下:#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define PI 3.1415926#define t PI/180void main(){int i;float p0,p1,p2,a0,b0,m,n,l;float A,B,C,r,s,f1,f2,g1,g2,g,j; //定义所需要的量float u1=1.0/60,u2=0.693/85,x0=1.0,y0=0.0;float a[3],b[3],a1[6],b1[3],a5[5];FILE *p;if((p=fopen("d:\\zdp.txt","w"))==NULL) //将输出的值放在文档里方便查看{printf("can't open the file!");}a[0]=4.02; //输入初始值的三组节点的角度a[1]=30;a[2]=55.98;b[0]=7.97;b[1]=49.68;b[2]=80.83;a5[0]=0;a5[1]=a[0];a5[2]=a[1];a5[3]=a[2];a5[4]=60;printf("please input a0: \n"); //输人α0和φ0的初始值scanf("%f",&a0);printf("please input b0: \n");scanf("%f",&b0);for(i=0;i<3;i++){a1[i]=cos((b[i]+b0)*t);a1[i+3]=cos((b[i]+b0-a[i]-a0)*t); //取得三个节点b1[i]=cos((a[i]+a0)*t);}p0=((b1[0]-b1[1])*(a1[4]-a1[5])-(b1[1]-b1[2])*(a1[3]-a1[4]))/((a1[0]-a1[1])*(a1[4]-a1[5])-(a1[1]-a1[2])*(a1[3]-a1[4]));p1=(b1[0]-b1[1]-(a1[0]-a1[1])*p0)/(a1[3]-a1[4]); //列出P0,P1,P2的关系式p2=b1[0]-a1[0]*p0-a1[3]*p1;m=p0; //列出m,n,l与P0,P1,P2的关系式n=-m/p1;l=sqrt(m*m+n*n+1-2*n*p2); //由上几式可以解得m,n,l的值printf("p0=%f,p1=%f,p2=%f,m=%f,n=%f,l=%f\n",p0,p1,p2,m,n,l);fprintf(p,"p0=%f,p1=%f,p2=%f,m=%f,n=%f,l=%f\n",p0,p1,p2,m,n,l);printf("\n");fprintf(p,"\n");for(i=0;i<5;i++){printf("please input one angle of fives(0--60): "); //输入三个节点值即初始位置printf("when the angle is %f\n",a5[i]); //用三个节点值即初始位置进行验证fprintf(p,"when the angle is %f\n",a5[i]);A=sin((a5[i]+a0)*t);B=cos((a5[i]+a0)*t)-n;C=(1+m*m+n*n-l*l)/(2*m)-n*cos((a5[i]+a0)*t)/m;j=x0+u1*a5[i];printf("A=%f,B=%f,C=%f,j=%f\n",A,B,C,j);s=sqrt(A*A+B*B-C*C);f1=2*(atan((A+s)/(B+C)))/(t)-b0; //求得φ的两个值f2=2*(atan((A-s)/(B+C)))/(t)-b0;r=(log(j)-y0)/u2; //求φˊ的值 g1=f1-r; //得出两个△φ的值 g2=f2-r;if(abs(g1)<abs(g2)) //取两个△φ里绝对值小的为真正的△φg=g1;elseg=g2;printf("f1=%f,f2=%f,g=%f\n",f1,f2,g); fprintf(p,"f1=%f,f2=%f,g=%f\n",f1,f2,g);printf("\n\n"); //输出得到的5组数据 fprintf(p,"\n\n"); } }结合课本P135,试取0α=86°,0ϕ=24.5°时: 程序运行及其结果为:p0=0.603016,p1=-0.448848,p2=-0.268262,m=0.603016,n=1.343475,l=1.972146when the angle is 0.000000f1=-124.826622,f2=-0.308787,g=-0.308787when the angle is 4.020000f1=-130.279190,f2=7.970003,g=0.015696when the angle is 30.000000f1=-152.214340,f2=49.680008,g=-0.052364when the angle is 55.980000f1=-162.068558,f2=80.830009,g=-0.008698when the angle is 60.000000f1=-162.777771,f2=84.909172,g=-0.108879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当取初始角0α=86°、0ϕ=24.5°时︒<∆1ϕ(ϕ∆=k1(k2))所以所选初始角符合机构的运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