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4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dd59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9.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用了几个动词加以想象,寥寥几笔把石头写活了。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思路: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
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
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黄山奇石的幻灯片,黄山风景录相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中,黄山以她的奇秀赢得人们的赞赏,尤其黄山的奇石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那么究竟黄山奇石有什么特色让人们如此喜爱呢?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我国的秀丽山川更加了解,更加喜爱。
2、观看录相资料或挂图。
老师随图讲解。
二、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并能说出课文中一共讲了黄山几种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
(共讲了7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是详细讲的。
)让学生看拼音自读课文两遍。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挂小黑板,出示本课12个生字。
区省秀尤其仙翻滚巨著形状2、指读。
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
组词为“形状”,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
二字要注意区别。
著:要和“着”区别。
著,音zhū,组词为“著名”;“着”,音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理解词语。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65b0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b.png)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
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
学生分析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文中事物。
2、找学生上台表演,深刻理解。
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对所描写景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赋予事物生命力。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
教具准备、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
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教师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展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2、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况。
3、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
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
(2)介绍了黄山奇石。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学习提示。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14619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a.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14篇)引导语: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以下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
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1)读字音;(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9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1cde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5.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9篇)一、教材简析:1、教学范围:《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制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风光秀丽奇妙的黄山,好像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观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奇妙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憧憬黄山之情,更加宠爱黄山。
2、教学内容和地位:《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
依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表达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不仅要让学生熟悉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展体会、感悟。
启迪学生的观看力量、想像力量,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本课应在培育学生观看力与想象力的根底上,激发学生的奇怪心与求知欲,留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实行看图学文的方法。
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依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实体会黄山石的奇怪,好玩。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绽开想像。
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进展时期,他们对未知领域有着剧烈的探究的兴趣和剧烈的奇怪心,对新奇事物特殊感兴趣,并且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培育,具有了肯定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加意识及评价意识,表现欲强。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布满着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泼,简单承受新学问,表现欲望较强,喜爱展现自己。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9ca5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f.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课时篇一教学目的1 .看图,初步了解黄山石景。
2 .学会8 个生字。
会认峰、膊、著等字。
3 .初步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略)《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二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学生分析《黄山奇石》一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0002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1.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文中的词句和图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3仿照课文的句子,对照图片,用“像”说说黄山的其他奇石,并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难点:仿照课文的句子,对照图片,用“像”说说黄山的其他奇石,并写一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第一组:中外闻名(指名学生说说该词的意思并介绍近义词:驰名中外)第二组:秀丽神奇奇形怪状(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两个词语分别说一句话)第三组:一个桃子一只猴子一位仙人一只雄鸡(量词的积累)二、精读课文,感受奇趣教师过渡:上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游览了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风景区,见到了许多怪石,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文中介绍了哪些怪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指名回答,教师板贴: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仙桃石1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石?(学生答仙桃石)2老师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答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大桃子)3师:课文中是怎样描述“仙桃石”的?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生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请2-3位同学读一读,读完后大家一起读)4这么大的石头究竟是不是从天上飞来的呢?(板贴“飞”字)当然不是,“好像”这个词语便告诉了我们答案,黄山的怪石是经过很多年的风化而形成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
这块石头的形状长得像桃子,不由得引发了作者的想象,所以作者用了“好像”这个词语(请3位学生读一读: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稳稳地落在了石盘里,多么的有趣啊!(板贴“落”字)让我们再次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仙桃石的神奇与有趣。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4ad6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f.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关于《黄山奇石》教案篇一一、开门见同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奇石)哪里的奇石?(黄山)重点词是哪个(奇)3、教师语:黄山是一大风景区,叫。
它在我国南部。
今天,教师和同学们到黄山风景区游览一番。
二、初知课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看投影片,用1句话说说黄山风景区是怎样的地方,有什么厅特的景色。
2、学生自由畅说,并引导学习词语。
①黄山风景区是个的地方。
“秀丽神奇”什么意思?(美丽、奇妙)②黄山风景区还是个的地方。
“闻名中外”的“闻”什么意思?整个词的呢?③黄山风景区还有的岩石。
“奇形怪状”什么意思?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给“尤其”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特别)3、课题中的“奇”就是神奇、奇形怪状的意思。
4、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默读课文,用“——”划出奇石的名称。
5、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用“△”标出其名称。
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段导语:我们先来到“猴子观海”这地方,看看这块奇石。
1、释词。
“观”什么意思?与课文中哪个词意思相同?2、出示投影片。
请一位小朋友当导游介绍奇石,其他同学看投影,师指图。
要求:边看边听边想,这岩石奇在哪里?3、讨论①它神奇在哪儿?(它两只手抱着胳膊,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去海——样子奇特。
)②请用“·”标出主要的动词。
(板:抱、蹲、望)③指导读句子。
④听老师读一句话,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句子:它两只手抱着胳膊,蹲在山头,望着去海。
⑤这奇石还神奇在哪儿?(陡峭的山峰)“陡峭”什么意思?用图示帮助理解。
⑥这块岩石多奇,多有趣呀!最后一名。
概括地说——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4、仿说“天狗望月”这奇石。
(二)学习第三段导语:我们继续往前看,会看到更有趣的奇石。
1、默读第3小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奇石?想想这小节写法上与第2小节有什么不同?2、一段话中,并列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该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看课文的学法提示。
《黄山奇石》教案【6篇】
![《黄山奇石》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09a2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7.png)
《黄山奇石》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黄山奇石》教案【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按要求背诵两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归类识字一》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对安徽黄山,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
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
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初读,看清段落,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1、看图,出示投影:(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树木的郁郁葱葱……师:那么,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生: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2、指名读第一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⑴ 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⑴ 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看地图)⑴ 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⑴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⑴ 是什么意思?⑴ “中外”指哪里?⑴ 指名读第二句:⑴ 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357be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7.png)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黄山奇石》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识字1告诉我们安徽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
谁来说说,是哪一座山?(生回答:黄山。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黄山的课文。
3、齐读课题。
(“奇”上加点。
)问:“奇”是什么意思?(奇怪)黄山到底有什么奇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图文结合,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 师读第一自然段,生看图,并思考: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⑴ 出示黄山景观照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黄山有陡峭的山峰,茫茫的云海,苍翠的树木,间接感受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
⑴ 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① 理解第一句着重明确:黄山在哪里?并结合课文理解“闻名中外”的含义。
② 理解第二句着重弄清:黄山景色怎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秀丽神奇)③ 根据理解,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要有强调的语气。
2、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生看图,找一找哪儿是仙桃石?它放在什么地方?⑴ 指导看图,远处是起伏的山,近处是白色的云雾,仙桃石像天上掉下来的落在山顶上,让学生体会“仙”的含义。
⑴ 根据情景,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把“飞”、“落”两字强调出来。
(加着重号)⑴ 小结:这段只有一句话,讲了三个内容:① 这段讲了什么景点?(仙桃石)② 它在什么地方?(在石盘上)③ 它是什么样子的?(大桃子)3、指出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介绍的景点,大体也是按照以下三个问题来写的,让学生按照这三个问题看看图,学学文,自学三、四、五自然段,并完成表格:景点奇石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4、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⑴ 猴子观海:① “猴子观海”时“猴子”的样子,按课文中的动词顺序说一说。
二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6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da8e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6篇二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三、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四、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一个快乐的同学)导入:同学们,王宁同学今天可高兴了,他当上了班里的劳动委员。
可他的劳动委员来的与别人真不一样。
是怎么一回事?2、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检查读书。
(三)读文悟情1、你知道我选我什么意思?读一读课文1、2小节说说2、结合自己说说吗?3、当王宁的话说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为什么会响起一片响声?四人小组每人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1)王宁有做事有自信大胆,勇于表现自己。
结合朗读第2小节“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2)王宁有一颗为别人服务的心。
结合朗读第3小节“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
他爱劳动,爱集体。
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出示课件(一个快乐的同学)王宁当选劳动委员后,你认为他会做些什么?5、课件结束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齐读名人名言(四)写字指导1、出示4个上下结构的字认读,观察。
2、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二年级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
![二年级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000a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3.png)
二年级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统编教材《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他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白纸、钢琴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那里有无数的奇石、怪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课件〕先出示黄山全景图,然后分别出示“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教师:这些奇石究竟神奇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走进第4课《黄山奇石》中去领略一番吧!二、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学生在优美的钢琴曲中,聆听老师朗读课文。
〕2、分组分段读课文。
〔五个学习小组每组读一段,最后一段全班一起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请六个学生到前面,每人读一段。
〕三、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书上画出作者写了哪些奇石,说说分别是哪幅图。
〔学生在书上画,老师板书。
〕2、教师:本课作者抓住这些石头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
下面就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
〔最后全班交流,老师板书。
〕3、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想像,体会这读一读。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奇石,具体说说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配有课件出示〕5、听老师说奇石的特点,猜猜奇石的名字。
〔配有课件出示〕6、教师:课文还提到了哪些奇石呢?为什么没有象前面那些奇石那样,作详细地描写呢?〔教师板书〕7、想一想、试一试。
教师:你能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名字想像出它们的具体样子吗?8、总结: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
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不仅能引发我们的联想,而且吸引着我们去游览,去想像,去尝试着起名字。
通过对本课地学习,谁能谈一谈黄山风景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黄山的奇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板书:秀丽神奇、奇形怪状〕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9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49c5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2.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9篇)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文中的11个生字,并随机理解“尤其、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
背诵第二自然段,感受“猴子观海”与“仙人指路”两块奇石的神奇有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随机学习“徽”字,明确黄山的地理位置)1、同学们知道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哪儿吗?对,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板书:安徽)(板书的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安徽”的印象,也为学习“徽”字埋下伏笔)1、随机学习“徽”。
这个“徽”字我们熟悉吗?那么怎么记住它?(师用红笔“系”描红,以加深印象)组个词。
(掌握生字“徽”的字形是难点,通过当堂放大板书,描红“系”字,很直观的让学生掌握了字形。
适时地教学“徽”字分散了教学任务,也使同学们对黄山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学习第一自然段做了铺垫)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揭题。
(初步感受黄山的秀丽、神奇,理解“尤其”的意思。
)1、那么对于黄山你有那些了解?(温泉、云海、奇松、怪石)(我通过对黄山“四绝”的简介、点评来评价学生的发言,肯定他们的课外知识,使同学们初步感受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
我提供的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黄山奇石)2、我这里也有介绍黄山的一段话。
(出示课文第一段)你们想读读吗?(指名读)对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这一段的引入自然巧妙,通过让学生谈对黄山的感想,初步培养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对黄山风景区的向往之情,从而做到感情朗读。
3、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吧!4、“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对!黄山的怪石特别神奇。
请你猜猜作者要向我们介绍黄山哪一绝?(在读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尤其”的基础上,让学生猜课题,即新颖独特又自然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齐读课题。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5678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9.png)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
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一奇山之称。
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
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
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着: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闻名: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
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
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接读课文,生评价。
八、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九、学习一自然段。
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2篇
![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f852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f.png)
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2篇关于《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
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⑴ 指名完成填空。
⑴ 生字词正音。
⑴ 理解词意。
⑴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⑴ 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⑴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
?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⑴ 小结。
四。
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⑴(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⑴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板书:好像…… 飞落5.指导朗读。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0db0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3.png)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含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几个段落。
2、能看懂图的意思,抓住景物的特点。
3、理解本文的内容,了解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都是什么样子的。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秀美风光的热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教学难点:根据教师所给的图,都能抓住景物特点【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感悟法巡回指导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整体感知我们从上节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安徽省南部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它有什么出名的景点呢?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课文中写了哪些奇石,你们还记得吗?接着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激发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激发兴趣二、利用图画,感悟语言文字1、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们先来看有趣的“仙桃石”吧!(1)看图想象。
(2)出示图画:你们看这块岩石像什么?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它会从哪里来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以画引入,直观形象,启发想象,训练说话,渲染课堂气氛。
(3)感知内容。
听老师朗读课文,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石桃的来历。
(4)体会词语。
提问:这段话描写仙桃石从天上下来用了哪两个动词?(板书:飞、落)“飞、落”这两个词在描写生活中的哪个动物时常用上?你能用这两个词说句话吗?设计意图:在体会文字的同时体验石头的神奇。
(5)感悟语言。
那么大一块石头偏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感情朗读,体会石头的神奇。
(让学生白南练习,读出自己的语言语气)指名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中进入阅读,感受“奇”、感悟“奇”,训练学生的语感。
(6)渗透写法。
这段话先告诉我们奇石的名称,后写奇石的样子。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仿写打下基础。
2、学习第三自然段(1)质疑激趣。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acce4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d.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14个生字读音,认清尤、状、膊、琴、徽字形,理解秀丽神奇、尤其、陡峭、一动不动、云海等词语意思。
2、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黄山石的有趣、千奇百怪。
3、知道课文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
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二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岩石的奇特,有趣。
又是怎样把并列的内容连接起来的?【教学重点】认识并列段式,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并列段式,能根据材料初步组合并列段式。
【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旅游。
黄山闻名中外,堪称天下第一奇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来学习四绝之一,奇石。
一、初读课文齐读课题。
师:题目中你觉得哪个字要读重音:生:奇。
二、再次读课题1、课文写了哪些奇石?师范读。
学生在奇石名称下面划横线。
谁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奇石?2、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划出生字词语,遇到生字读3遍,标上几个自然段。
(检查反馈。
)⑴ 我会读:读课文生字词语。
指名读,个别读,齐读。
⑵ 分析字形:尤膊琴状徽3、安徽是一个地名,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我们去书里看看黄山风景区,景色如何?轻声读第一自然段。
⑴ 说说黄山风景区景色如何?(用书里词语。
)⑵ 我们一起领略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
(边看课件,边听介绍。
)⑶ 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中,尤其吸引中外游客是那些奇石,谁能给尤其换个意思相近词语,(特别,格外。
)这个词语读重音,我们一齐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三、我们一起来欣赏黄山的奇石1、自由说说这些岩石像什么?谈谈你对这些奇石的印象。
课文具体写了哪些岩石的有趣,奇形怪状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一段中并列写两块奇石,谁把同一段中的两块奇石放在并排一行?3、像这样并列地写两块奇石,也叫并列写两个内容叫并列段式,是我们本单元学习重点,怎样学,请看学习提示。
4、指名一学生读学习提示,其他同学归纳学的方法,教师板书方法:⑴ 看。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精选9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8224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6.png)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精选9篇)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字和一个多音字“ 都”。
2、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准备生字卡、词卡、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学习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3至12自然段,学习三个生字。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 8课,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指名来读读吧!二、学习第3自然段1、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第3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2、理解“陡峭”。
3、出示句子:(看课件)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4、指导感情朗读,理解“云海”。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1、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读读第四自然段你们就会知道。
2、出示句子:(看课件)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3、指导感情朗读。
4、男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第5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2、出示句子:(看课件)3、出示句子:(看课件)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4、指导感情朗读。
5、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谁读得最好。
6、指导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看看第6自然段还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2、出示句子: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3、理解“奇形怪状”。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de06726529647d262852cb.png)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黄山奇石》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黄山奇丽的景观。
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度挖掘文本中介绍黄山石“奇”与“趣”的基础上,借助体现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读说画演的灵活运用,在以读悟情、以说激趣、以画引趣、以演动情中使学生对黄山奇石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以情激趣、以趣诱知,使学生在人文的教学过程中理解与体验、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具体教学环节如下: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1、共享体验。
学生与老师一起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旅游时所拍照片,相互介绍自己所参观的景点。
教师与学生饶有兴趣地欣赏、介绍,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建立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引发学生本节课了解黄山的热情。
2、揭示主题。
教师导语:看来,同学们到过不少地方,去过这儿吗?(板书“黄山”两字)引导学生关注“黄山,而非开始就把学生局限在黄山的奇石上,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如有去过的学生,教师让去过的同学介绍所见过的黄山景观,不断激发学生了解黄山的兴致。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
启发学生用自己最拿手的识字方法把__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初识字形,游戏识记。
每两人一份装有生字的纸袋,采用“淘气的字娃娃藏在袋子里了,同位两人合作,一起帮生字妈妈找孩子”的方式认字形,运用如下形式在趣味中强化记忆字形。
⑴老师叫字宝宝的名字学生找;⑵学生叫字宝宝的名字大家找;⑶同位互相叫字宝宝的名字找一找。
将识字过程由简单、机械的重复记忆,变为有情有趣地读,有滋有味地记,有感有触地实践。
3、分段朗读课文。
带着“我能将藏在__中的字宝宝认出来”的感受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研读课文,品悟情趣1、设问探究:⑴学生交流读__后对黄山的了解。
⑵抓住学生交流中谈到的中心句子“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水平和想象水平,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卡片、图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板书:“黄山”)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谁能介绍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5、说说课文的三幅图分别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内容相对应。
二、图文结合,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画出来。
2、交流:重点词语: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尤其
3、课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黄山风景区——资料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导语:黄山四绝,所以说黄山风景区是“闻名中外”的,相比之下,怪石更突出,所以用“尤其”。
4、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思考:
(1)这四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写法相同,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写法相同)。
(2)这四段分别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法:
(1)出示课件“猴子观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①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看)
课文的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
②你看了这幅图的奇石后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3)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奇石的句子。
再从句子中找出具体描写“奇”的词,用“”画下来。
(板书:找)
(4)议论:这些词写得好在哪里?(板书:议)
(“抱”、“蹲”、“望”写出了猴子观海的动作,把石猴子写活了。
石猴子入迷的神态:一动不动。
)
(5)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动不动观看云海的姿势?
(6)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
(能够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理解词语)。
(7)几千年来,这只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8)讲述故事,学生任意编,教师可提示(孙悟空有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本领,它飞到这里,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舍不得走了。
它想这里真是太美了,我可要多欣赏一会儿)猴子观海多么有趣啊!我们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抱”“蹲”“望”“一动不动”,要读得重一些。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引读这个段。
(板书:读)
3、师生看板书总结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看→找→议→读
下面由学生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和第四、五自然段。
三、展开想象,实行说话练习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