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9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05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支持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糖尿病基础知识
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分型和并发症预防等 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
饮食与运动
指导患者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掌握食物交换方法和运动 计划,以控制血糖水平。
1. 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和 血压,以降低肾脏病变的风险。
2. 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 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3. 早期筛查: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 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4.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肾脏病变,应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 素,适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甜食和含糖饮料
规律运动
减少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避免加糖 和加工食品。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 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与管理
口服降糖药
01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磺
202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目 录
• 指南背景和意义 •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识别与评估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糖尿病的长期管理与预后评估 • 指南的实施与应用
01
指南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的危害与挑战
1 2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 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期寿命。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诱因及预防 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 在相对合理范围内
老年人保证足够饮水
对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保证出入 量平衡
糖尿病患者需用脱水剂者应监测 血糖、血钠及渗透压
糖尿病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烧 伤、严重感染等疾病时—保证足 够水分摄入
乳酸酸中毒
定义: 体内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乳 酸在血中升高造成的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乳酸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 酸中毒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胰岛素:可按治疗DKA方法, 血糖不宜下降过快过低 补钾:可按治疗DKA方法 渗透压不宜下降过快 其他:去除诱因,积极控制感
染及其他并发症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
监测 血糖、电解质、生命体征,每2小 时一次 有条件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时监 测中心静脉压 渗透压下降至正常后延长间隔时间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与糖尿病相关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 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低血糖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 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 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 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 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 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糖
渗透性利尿
血渗透压↑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输液 一般较DKA脱水更严重,应立即 补液纠正脱水
输液种类:
✓ 血钠≤150mmol/L且血压偏低→生理 盐水
✓ 血糖<13.9mmol/L后可改用5%葡萄 糖液加胰岛素
输液量:早期液体补充十分重要 (可按治疗DKA方法),总补液 量约占体重的10~12%
9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 (判断题)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35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正确答案:正确2. (判断题)35周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户籍在辖区,但不居住本辖区的居民不属于管理对象。
()正确答案:正确3. (判断题)35周岁及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常住,均不属于管理对象。
()正确答案:正确4. (判断题)辖区内35周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临时外出,可在回辖区后继续管理,不需结案。
()正确答案:正确5. (判断题)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指在辖区内居住一年以上的、3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具有辖区户籍,均应纳入管理。
正确答案:错误6. (判断题)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不需要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错误7. (判断题)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正确答案:错误8. (判断题)尿糖阳性为诊断糖尿病的初步线索,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正确9. (判断题)根据《浙江省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规范(2016年版)》,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浙江省规范要求应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接受1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
()正确答案:正确10. (判断题)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
()正确答案:正确11. (判断题)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应为其免费测量一次空腹血糖。
()正确答案:错误12. (判断题)对首次发现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mmol/L而无糖尿病症状者,应在不同日复查明确诊断,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专项管理。
()正确答案:正确13. (判断题)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浙江省规范要求应建议其至少每年测量一次空腹血糖。
()正确答案:错误14. (判断题)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糖尿病防治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9/30
23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非磺脲类 ↑磺脲类
胰腺 胰岛素分泌受损
肠道
肝脏 ↑HGP
2024/9/30
高血糖
↓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葡萄糖摄取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肌肉 脂肪
24
口服降糖药适应证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
注:症状不明显查2次以上方能确诊 举例1、2、3、4
2024/9/30
7
糖尿病分型
1997年ADA分型标准
(1)I型DM A免疫介导性(与HLA相关)、 B 特发性 (与自身免疫无关,遗传性强,少 见)。
(2)2型DM(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 相对缺乏)。
(3)其他特殊类型DM
(4)妊娠糖尿病(GDM)
60%~70%未被诊断。 新诊断的DM有视网膜病变16.6%,微量白蛋白尿
21%。 已诊断未达理想控制HbA1c>9%,有50%;合并慢
性并发症:下肢神经病变38%,白内障44%,白蛋 白尿33%;严重并发症(心梗、脑血管意外、肾衰、 失明、截肢)0.2~7%。
2024/9/30
4
DM的特点
终身性疾病:难于根治,伴随终生。
2024/9/30
0
1
2
3
4
5
6
自诊断时起(月)
35
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10个步骤
1.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的目标定义为HbA1c<6.5%*
2.除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测定一次HbA1c
3.将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期 获得最佳的预后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的诊疗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指南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最新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糖尿病临床诊疗和预防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同时也可供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目录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3.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4. 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 糖尿病的治疗5.1 生活方式干预5.2 药物治疗5.3 并发症的防治6. 糖尿病的监测与评估7. 糖尿病的护理与教育8. 特殊人群的糖尿病管理9. 糖尿病研究与展望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当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
1.2 糖尿病分类1.1型糖尿病(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或病理性糖尿病等。
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2.1 发病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
2.2 危险因素1. 遗传因素:家族史、种族等。
2. 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
3.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
4. 性别: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增加。
5. 种族:我国汉族、蒙古族等民族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3.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 1型糖尿病(T1DM)1. 自身免疫: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 遗传因素:多个基因变异与T1DM发病相关。
3.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等。
3.2 2型糖尿病(T2DM)1. 胰岛素抵抗:脂肪、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反应减弱。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2.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 )、治疗率(32.2% )和控制率(49.2% )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3.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 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 )2.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3. 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 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诊断糖尿病。
若无特殊提示,本章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 3。
表2糖代谢状态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肓争脉血浆葡萄糖(mmol/L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糖负荷后2h血糖<7.8空腹血糖受损空腹M>6.1 z <7.0//糖负荷后2h血糖v7.8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n7.8 z <11.1糖尿病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X 1.1表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n7.0mmol/L 或加上OGTT 2h 血糖>11.1 mmol/L 或加上HbAlcn 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二、糖尿病的分型采用WHO (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 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前言................................................................................................................................................................................ 21 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 22 糖尿病的危害性 .................................................................................................................................................... 53 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 ............................................................................................ 74 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 ........................................................................................................................................ 105 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6 肥胖病................................................................................................................................................................ 137 代谢综合征........................................................................................................................................................ 158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 ................................................................................................................. 179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1810 糖尿病的管理和教育 .................................................................................................................................... 2011 糖尿病的治疗 ................................................................................................................................................ 2412 特殊情况下糖尿病的管理 ............................................................................................................................ 3113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 ............................................................................................................................ 3414 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与伴发病 ........................................................................................................................ 3715 糖尿病心理障碍及治疗 ................................................................................................................................ 5816 戒烟................................................................................................................................................................ 6017 糖尿病患者的旅游、婚姻、驾驶和就学、就业 ........................................................................................ 621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24版全文: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手册
2024版全文: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手册目录1. 引言2.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3. 病因和发病机制4. 症状和诊断5. 预防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性6.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7. 饮食建议8. 运动和体育活动9. 药物治疗10. 心理支持和健康管理11. 结语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中国二型糖尿病的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指导。
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个人和社会健康造成了重大负担。
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和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和并发症的发展。
2.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它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3. 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这些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进而导致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发展。
4. 症状和诊断二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等。
诊断二型糖尿病需要进行血糖测试和其他相关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胰岛素水平测定等。
5. 预防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性预防是控制二型糖尿病的关键。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体检也能帮助早期发现并控制二型糖尿病。
6.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7. 饮食建议饮食对于控制二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食总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此外,定期进食、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也是重要的饮食原则。
8. 运动和体育活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代谢。
2020年版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
2020年版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目录1. 引言2.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3.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4. 管理和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5.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6. 糖尿病饮食指南7.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建议8.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和管理9. 糖尿病教育和支持10. 结论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2020年版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以指导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在防治糖尿病过程中的相关决策和行动。
2.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根据病因和临床特点,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
4. 管理和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管理和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以及其他辅助药物。
5.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
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非常重要,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6. 糖尿病饮食指南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
本部分提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南,包括饮食原则、食物选择和饮食禁忌等内容。
7.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建议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整体健康状况。
本部分提供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建议,包括运动类型、强度和频率等内容。
8.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和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自我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血糖水平的稳定和控制。
本部分介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方法和管理技巧。
9. 糖尿病教育和支持糖尿病教育和支持对于患者的长期管理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部分介绍糖尿病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提供相应的支持。
10.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2020年版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的主要内容,为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应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做出决策。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年版
• 目标<130/80 mmHg (A)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 (A)
• >120/80mmHg启动生活方式干预 (B)
• ≥140/90 mmHg者可考虑开始药物 降压治疗。≥160/100 mmHg或者 高 于 目 标 值 20/10mmHg 应 立 即 启 动药物治疗,并可以采取联合治疗 (A)
• 根据肾脏损伤和eGFR评估CKD严重程度
CKD分期 1期(G1)
肾脏损害程度 肾脏损伤a伴eGFR正常
eGFR[ml·min1·(1.73 m2)-1]
≥90
2期(G2)
3a期(G3a) 3b期(G3b)
4期(G4) 5期(G5)
肾脏损伤a伴eGFR轻度下降
eGFR轻中度下降 eGFR中重度下降
参考文献:《2013年中国糖尿病指南》 注:2017年的指南内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7)口头报告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
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眼底筛查 关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一步指出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患者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结果 并不理想 新增皮质激素局部应用也可用于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和黄斑水肿
• 推荐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联合降 压治疗方案,钙拮抗剂、小剂量利 尿剂、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A)
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抗血小板治疗
• 风险评估方法如ACC/AHA的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评估工具在评估糖尿病人阿司 匹林一级预防的潜在获益帮助有限,目前暂不推荐
素抵抗
化合物在
肠道的消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并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A)。
三、降糖药物的选择
要点提示:
1. 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应根据
eGFR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A)
2
2
2. 确诊DKD的T2DM患者,无论血糖是否达
标,若eGFR≥45 ml·min⁻·(¹ 1.73 m²)
⁻¹,均推荐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
(二)降
糖药物的
选择
1 . S G LT 2 i : S G LT 2 i 通 过 抑 制 近 端 肾 小 管 对 葡 萄 糖 的 重 吸 收 、 促 进 尿 糖 排
泄 而 降 低 血 糖 。 目 前 我 国 上 市 的 S G LT 2 i 包 括 达 格 列 净 、 恩 格 列 净 和 卡
格列净等。
其 他 指标:肾 小 管 损 害 标 志 物 与 DKD 预 后 密 切 相 关 。 结
合 实 际条件, 可 测 定 肾 小 管 损 害 标 志 物 , 如 胱 抑 素 C、 β2
微 球 蛋白、 ɑ 1 ⁃ 微 球 蛋 白 、 视 黄 醇 结 合 蛋 白 、 中 性 粒 细 胞
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等[28],注意
制 剂 ( S G LT 2 i ) 以 延 缓 D K D 进 展 。 ( A )
3 . 对 于 无 法 使 用 S G LT 2 i 或 使 用 后 血 糖 仍 不 达
标的T2DM患者,推荐使用具有延缓DKD
进展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RA)。(A)
一.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2 5 ~ 3 0 kc a l / kg 计 算
② 蛋白质摄入:对于未进行透析治疗的DKD患 者,推荐的
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
✓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美国约48%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文化程度大学以下人群糖尿 病发病风险增加57%
表型特点
✓我国糖尿病患者BMI≈25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 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
糖尿病初诊和随访方案
初诊方案: 确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 初诊:详细询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了解糖尿病的家族史 ✓ 已诊断:复习以往的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应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 制定最初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随诊方案 查看患者血糖记录手册,分析化验结果如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 讨论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询问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及副作用
第27页,共45页。
医学营养治疗
食物交换份法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每日饮食的总能量 根据身高、体型和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第二步:计算每日所需的食物交换份 每日所需总能量除以90,得出每日所需的食物交换份
第三步:合理分配一日三餐
根据三大营养素所占的比例,按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早、午、晚各占1/3的 原则分配三餐中各类食物的份数,根据交换份表查出各类食物的重量
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显著增加, 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依赖于:
高血糖的控制 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
控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不仅需要药物治疗 还需要对血糖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以了解控制是否达
标,并根据治疗目标调整治疗
22 第22页,共45页。
(完整word版)《糖尿病防治的指南》复习试题
《糖尿病防治指南》复习题一.单选题1。
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指血糖的范围是( )A.6。
1-7。
0mmol/LB.7。
0—7.8mmol/LC。
7.8-11。
1mmol/L D。
11.1mmol/L以上2.运动能降低血糖原因是()A。
刺激身体大量释放胰岛素 B.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消耗能量C。
身体停止吸收葡萄糖 D。
大量出汗3.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mmHg(毫米汞柱)以下A.90/60B.100/90 C。
130/80 D。
140/1004.糖尿病饮食计划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热量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是( ) A。
25%—30% B。
35%—40% C。
55%-60% D.75%-80%5。
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不包括下列哪个部位( )A.腹部 B。
大腿外侧 C.上臂 D。
小腿6.国际公认的,反映血糖长期控制的水平,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是( )A.空腹血糖 B.餐后2小时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D.随机血糖7。
下面哪项不是1型糖尿病的特点( )A.发病早,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B.发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C.必须用胰岛素治疗D.可以用口服药治疗8。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非常重要的原因是( )A.能够降低因糖尿病引发的各种病症的死亡率B。
能够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C。
能够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D.以上全部9。
下面不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的是()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糖尿病足C。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D。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0.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 ( )A.年轻化B.老年化C.儿童化D.没变化11。
下面几种疾病中,不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的是( )A.低血糖B.阳萎C.心理障碍 D。
胃溃疡。
12。
严重低血糖危害最大是()A。
年轻人 B.非妊娠妇女 C。
老年人 D。
危害一样大13.以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 )A.饮食治疗法B.放射治疗法C.运动治疗法 D。
药物治疗法14.下列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是()A。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摘要新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该指南以最佳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经验制定了诊治流程。
主要包括3大版块: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早期筛查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全身营养、心理状态及中医中药的治疗进展。
该指南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进展,首次详细地从糖尿病足防治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浅析,予以推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
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
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
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
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_仝小林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关键词:消渴;糖尿病;诊疗指南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04.111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04-0148-041 概述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目前,全世界已经确诊的DM患者约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33亿。
在我国1980年DM的患病率为0.67%,1994年为2.51%,1996年上升到3.21%,大城市达4%~5%,患病人数达4 000万。
DM可分为原发性DM和继发性DM,原发性DM又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
T1DM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T2DM为胰岛素不足伴抵抗;T1DM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T2DM多采用中西医综合控制。
在DM中90%以上为T2DM,按其自然过程分为DM前期、DM期与慢性并发症期。
DM血糖严重升高者可发生DM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或血管等全身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是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DM属于中医“消渴”、“肥胖”等范畴。
出现并发症时详见各并发症章节。
2 病因病机2.1 发病因素禀赋异常、五脏柔弱、素体阴虚、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久坐少动、运动量减少等为DM发生的原因。
禀赋异常为内因,饮食情志为外因,内外因相合而致DM。
2.1.1 饮食因素过食肥甘厚味及饮食结构或质量改变为主要病因。
《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多食肥甘,滞胃碍脾,中焦壅滞,升降受阻,运化失司,聚湿变浊生痰,日久化热伤津,导致DM。
2.1.2 久坐少动久坐少动,活动减少,脾气呆滞,运化失常;脾气既耗,胃气亦伤,脾胃虚弱;脾不散精,精微物质不归正化,则为湿为痰、为浊为膏,日久化热,导致DM。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二)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每题2分)1、通过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2、糖耐量受损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3、胰岛素抵抗是正常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基本因素()。
4、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5、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重要防治方法,而药物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方法()。
6、糖尿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并随病情的进展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
7、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糖尿病保健食品或药品,一部分含有降糖药或激素,长期服用对糖尿病有好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应多吃糖尿病保健食品()。
8、糖尿病管理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其管理和教育应是连续和全面的()。
9、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0、1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可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
11、糖尿病的筛查首先要进行检测胰岛素和C肽()。
1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个体化()。
1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统一化()。
14、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主要由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来完成()。
15、糖尿病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主要在一级医院完成;二级预防在二级医院完成;三级预防在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1、中国人糖耐量受损每年有约()转化为糖尿病患者。
A:5%;B:10%;C:15%;D:20%。
2、糖尿病的筛查主要是针对()。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妊娠糖尿病;D:特殊类型糖尿病。
3、通过筛查检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有()。
A:30%;B:40%;C:50%;D:60%。
4、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儿童;B:≥45岁的人,体质指数≥24;C:空腹血糖受损;D: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或有巨大胎儿出生史的妇女。
5、对糖尿病的管理不仅要利用医院的资源,而且要尽量利用()资源。
A:国际;B:国家;C:社会;D: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低血糖症
• 及时、有效、足够长时间地急症处理 • 密切随查,防止低血糖复发,有的需长达一周 的处理,应嘱病人去除诱因 • 血糖恢复、神志清楚后,要注意防止糖尿病恶 化及酮症酸中毒 • 预防:糖尿病教育,特别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 人
乳酸酸中毒
• 治疗
–监测 血气、血乳酸、电解质、血糖等 –补液(避免用含乳酸的制剂)
扩容—纠正脱水、休克、排酸等。可用生理 盐水、胶体液、5%葡萄糖液,必要时可用血 浆或全血等
乳酸酸中毒
–补碱
补碱尽早、充分是成功的关键。常用NaHCO3, 根据pH监测决定,每2小时测pH,当pH到达7.2 时暂停补碱治疗(避免过量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乳酸酸中毒
• 诱因:
–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慢性 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 – 糖尿病不恰当的服用苯乙双胍者,尤其是合 并上述疾病时 – 糖尿病各种急性并发症合并脱水、缺氧时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 诊断要点
–糖尿病患者有酸中毒但血、尿酮体不显著 –血pH<7.35,血乳酸升高 血乳酸>1.8mmol/L增高 血乳酸 2-5mmol/L代偿性酸中毒 血乳酸>5mmol/L可明确诊断 –阴离子间隙>18mmol/L(无条件测血乳酸时, 排除酮症酸中毒、肾衰),计算公式为(血钾+ 血钠)-(血氯+血HCO3-)mmol/L
DKA治疗
• 纠正电解质:重点是补钾治疗
–补钾总量:氯化钾6~10克 –见尿补钾 –血钾≥6.0mmol/L或无尿时暂不补钾
DKA治疗
• 纠正酸碱失调 轻中度DKA→胰岛素+葡萄糖输入多可纠正, 仅当血PH≤7.0时用小量碳酸氢钠 • 其他 祛除诱因,治疗伴发疾病
DKA治疗
• 监测
− − −
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每2小时一次, 注意监测尿糖;血、尿酮体及生命体征 尿酮体转阴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 诱因及预防
–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理 范围内 –老年人保证足够饮水 –对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保证出入量平衡 –糖尿病患者需用脱水剂者应监测血糖、血钠 及渗透压 –糖尿病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烧伤、严重感 染等疾病时—保证足够水分摄入
乳酸酸中毒
• 定义:
–体内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在血中升高 造成的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的乳酸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 输液
–一般较DKA脱水更严重,应立即补液纠正脱水 –输液种类: 血钠≤150mmol/L且血压偏低→生理盐水 血糖<13.9mmol/L后可改用5%葡萄糖液加胰 岛素 –输液量:早期液体补充十分重要(可按治疗DKA 方法),总补液量约占体重的10~12%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DKA预防
• 提高对DKA症状的早期识别 • 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减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在应激及急性伴发病 时密切监测血糖;血、尿酮体等 •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利尿剂 口渴中枢受损 限制液体摄入
脱水、低血钾 应激激素分泌↑ 胰岛素相对不足 高血糖 渗透性利尿 血渗透压↑
–其他
胰岛素 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乳酸酸中毒
–透析治疗
血液或腹膜透析—清除乳酸或引起乳酸酸 中毒药物,如苯乙双胍
–预防
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症,尤其是苯 乙双胍,长期使用双胍者要定期检查肝、 肾功能、心肺功能,如有不适宜者应及时 停药
糖尿病低血糖症
• 低血糖症
–血糖≤2.8mmol/L(≤50mg/dl)+低血糖症 状体征,及进糖后可缓解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与糖尿病相关的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 • 乳酸性酸中毒 • 糖尿病低血糖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 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 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 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 DKA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DKA治疗
• 输液
是抢救DKA的重要措施。DKA者输液量可按原体 重的10%估计 1000~2000ml/前4小时内 4000~5000ml/24小时内
/L以上: 可补生理盐水,伴低血压或休克者联合胶 体溶液,注意监测血钠 血糖<13.9mmol/L时: 可过渡到5%葡萄糖,葡萄糖加胰岛素有利于 减少酮体的产生
• 低血糖反应
–有低血糖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血糖值 不一定≤2.8mmol/L,主要与血糖下降速度 过快引起升糖激素释放(如儿茶酚胺)所致 的症状及体征有关
糖尿病低血糖症
• 常见类型
–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早期或发 病前,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有关 –药物性低血糖:可能发生低血糖的药物
• 胰岛素:可按治疗DKA方法,血糖不宜下降 过快过低 • 补钾:可按治疗DKA方法 • 渗透压不宜下降过快 • 其他:去除诱因,积极控制感染及其他并发 症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
• 监测
− 血糖、电解质、生命体征,每2小时一次 − 有条件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时监测中心静 脉压 − 渗透压下降至正常后延长间隔时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病理生理>
胰岛素分泌量↓↓ 胰岛素作用严重缺乏 升糖激素分泌↑↑ 脂肪分解↑ 乙酰CoA↑ 乙酰乙酸↑ 酮体 β羟丁酸↑ 丙酮↑ 高血糖
+
草酰乙酸↓ 柠檬酸 三羧酸循环
DKA治疗
• 胰岛素
小剂量(速效)胰岛素安全、有效可按 0.1u/Kg/小时开始,约4~6u/小时,血糖下降速 度70~110mg/小时为宜,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 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后胰岛素减量或酌情 改为皮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