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导则
综合应急预案导则
![综合应急预案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cbd421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9.png)
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行培 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响应能力
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资源与协调联动
社会资源整合
整合社会资源,如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应急工作,提供资金、物资和 技术支持。
协调联动机制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工作,确保信息畅通、资 源共享和协同作战。
预案实施与监督检查
明确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在应急预案中 的具体责任。
实施方案
制定应急预案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
监督检查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其他附件与附录
09
相关文件与政策法规
应急管理政策法规
列出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资源管理、应急 处置等方面的法规。
的
背景介绍Βιβλιοθήκη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给我国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 济损失。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 亡和经济损失。
重要决策
修订应急预案时,应经过相关部门或专家的讨论,并对应急预案 的修订做出重要决策。
预案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
提高意识
01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应急预案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应急
意识。
培训
02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_29639—2013)[1]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_29639—2013)[1]](https://img.taocdn.com/s3/m/a52f9a0f02020740be1e9b19.png)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13-07-19发布 2013-10-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4.1 概述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4fe6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b.png)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应对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工作,避免事故扩大和防止发生次生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本导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政策文件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及其它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场所。
1.4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应对措施进行规范;专项应急预案是对某一特定类型突发事件或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进行规范;现场处置方案是对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应对措施进行规范。
1.5 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预防为主,自救互救;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2. 事故风险描述2.1 风险识别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应全面识别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2.2 风险评估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等,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2.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轻风险造成的后果。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应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组织的层级、部门和岗位职责。
3.2 应急救援职责应急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应明确各自的应急救援职责,确保在事故、事件发生时,各岗位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方法、管理与评审(新导则)-精选文档94页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方法、管理与评审(新导则)-精选文档9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c3e3d7de518964bce847c09.png)
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 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 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常见问题: (1)职责内容交叉;(2)关键内容缺失。 (3)没有用结构图表示;(4)列举了具体人员姓名。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常见问题:内容概括不全,缺少应对事故的类型和级别。
41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42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6.1.4 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
形式表述。 常见问题:描述太笼统,缺乏企业实际内容。
6.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
48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49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6.4 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 预警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 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常见问题:预案中缺少本部分内容或者没有根据具体情 况编制。
特 种 设 备 重 特 大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突 发 环 境 污 染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能 源 安 全 应 急 预 案
(
4 个 子 预 案 )
工 厂 区 防 汛 工 作 预 案
通 讯 保 障 应 急 预 案
社 区 重 大 自 然 灾 害 突 发 事 件 预 案
重 大 突 发 安 全 生 产 事 故 工 作 预 案
沟通不足,没有组织相关方面人员共同参与编制工作; 审核把关不严,相关方没有充分讨论和征求意见; 缺乏备案管理,造成条块结合不紧密,预案衔接不紧凑。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范本(6篇)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范本(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f1f91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6.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范本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一个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符合与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2)与事故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相适应;(3)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4)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机衔接。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范本(二)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一个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符合与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2)与事故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相适应;(3)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4)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机衔接。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范本(三)A.1封面应急预案的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部门)名称、颁布日期、修订日期等内容。
A.2批准页应急预案的批准页为批准该预案发布的文件或签字。
A.4目次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批准页;--一级标题的编号、标题名称;--二级标题的编号、标题名称;--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A.5印刷与装订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范本(四)5.1 总则5.1.1 编制目的明确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作用。
5.1.2 编制依据明确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应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____有关部委制定的管理规定和指导意见;行业管理标准和规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制定的规定、标准、规程和应急预案等。
5.1.3 适用范围明确综合应急预案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
5.1.4 工作原则明确本单位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5.1.5 预案体系明确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情况。
一般应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新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新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03cbebe23482fb5da4c38.png)
XXXXX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预案编号:编制部门:编制:审批:时间:颁布日期:2021年4月20日实施日期:2021年5月10日批准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重特大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本公司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及应急能力,在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应急预案。
现予批准颁布实施。
公司董事长:2021年4月x日目录1.总则.............................................................. - 1 -1.1.适用范围.......................................................... - 1 -1.2.响应分级.......................................................... - 1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2 -2.1.现场应急小组...................................................... - 2 -2.2.公司应急响应小组.................................................. - 2 -2.2.1.应急领导小组................................................... - 2 -2.2.2.应急管理办公室................................................. - 2 -2.2.3.应急救援小组................................................... - 2 -3.应急响应.......................................................... - 4 -3.1.信息报告.......................................................... - 5 -3.1.1.信息接报....................................................... - 5 -3.1.2.信息处置与研判................................................. - 7 -3.2.预警.............................................................. - 7 -3.2.1.预警启动....................................................... - 7 -3.2.2.响应准备....................................................... - 7 -3.2.3.预警解除....................................................... - 7 -3.3.响应启动.......................................................... - 7 -3.4.应急处置.......................................................... - 8 -3.4.1.事发现场人员处置措施........................................... - 8 -3.4.2.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及各部门处置措施............................... - 9 -3.5.应急支援......................................................... - 10 -3.5.1.外部救援力量抵达前............................................ - 10 -3.5.2.外部救援力量抵达后............................................ - 10 -3.6.响应终止......................................................... - 11 -4.后期处置......................................................... - 11 -5.保障措施......................................................... - 12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 12 -5.2.应急队伍保障..................................................... - 12 -5.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13 -5.4.其它保障......................................................... - 13 -5.4.1.医疗保障...................................................... - 13 -5.4.2.技术保障...................................................... - 13 -5.4.3.经费保障...................................................... - 13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X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与生产安全相关的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4c56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d.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在电力生产、输配电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
如何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高效的应对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成为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进行编制,旨在提高电力企业对于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视程度,为电力企业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完善的综合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一、综合应急预案概述1. 什么是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简称“预案”,是电力企业针对电力系统各种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计划,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预案的编制,是电力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通过综合应急预案,电力企业在安全、高效、有序的前提下,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
2. 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防止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和事故的扩大;•快速、高效地处理事故并把损失降到最低;•给予电力用户和社会公众充分的信息;•保护员工和单位财产的安全。
二、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编制电力企业需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综合应急预案编写的应急组织,这个组织需包括以下人员:•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应急指挥中心专家组成员•预案编制小组成员2. 风险分析电力企业需要对于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各种风险发生的原因、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3. 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含以下内容:•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工作分工•应急指挥中心工作流程和配合各单位职责•应急工作流程和安全预防措施•应急通信、信号、设备、物资和资金保障预案•应急演练计划和任务4. 审批和发布电力企业应将编制好的综合应急预案报送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并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公布,向全体员工和相关单位推广。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cb592a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d.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如自然灾害、事故等,需要制定一套综合应急预案,以应对紧急情况并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本文将为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提供一个详细的导则,包括预案制定的基本原则、预案编制的步骤和内容的要求。
一、预案制定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预案制定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研判,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对策。
2.灵活性:预案应具有一定的动态调整能力,以适应突发事件发展变化的需求。
3.综合性:预案应涵盖应急救援、恢复和重建等各个环节,准确定位电力企业在应急情况下的责任和义务。
4.可操作性:预案应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分工,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行动。
5.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预案制定应充分考虑专家的科学意见和公众的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6.信息共享:预案应明确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共享机制,确保各相关单位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以提高协同应对能力。
二、预案编制的步骤1.组织编制工作组:成立由各部门和相关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负责预案编制工作。
2.收集资料:通过调研和分析,收集电力企业相关的情况、政策法规、统计数据等资料。
3.分析评估:在收集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力企业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威胁。
4.确定目标和指标: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明确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目标和各项应急指标。
5.制定预案:根据目标和指标,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具体包括组织体系、任务分工、资源配置、信息共享、预警预测、应急处置等。
6.演练和修订:将编制的预案进行实地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修订,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7.推广宣传:将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推广宣传,加强预案的传达。
同时,组织培训、演习等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预案内容要求1.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在应急情况下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一套清晰的组织机构体系。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b88e86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2.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各种突发情况下有效应对,保障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综合应急预案是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保障各类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组织应对的重要保障。
2.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2.1 风险识别与评估原则根据电力企业所处的区域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包括但不限于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
对不同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评估,确保综合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 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原则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在灾害事件发生时,各级组织能够有序运转,及时有效地做出决策和应对。
2.3 预案体系与层级化原则初步建立电力企业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级应急预案等,形成层级化的管理体系。
保证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以及与国家和地方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
2.4 持续改进和学习原则应急预案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随着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总结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3.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步骤3.1 风险评估在预案编制之前,对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历史数据、专家意见和科学模型等,客观分析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3.2 预案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总体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覆盖各类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并包含应对措施、责任单位、指挥体系等内容。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事件,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3 预案审批将预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部门应包括电力企业内部的领导层和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3.4 预案发布与培训经过审批后,将预案发送给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并进行培训。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7115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f.png)
提高电力企业在应对 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 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 对电力企业造成的损 失和影响。
适用范围
01
适用于中国境内的电力企业,包 括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 电力设施。
02
适用于电力企业在应对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各 类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和预案 编制。
编制依据
演练效果评估
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总结、反馈等方式发现问题 并改进,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 和实用性。
08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范本示 例
总体预案示例
明确应急组织体系
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工作组、应急值 班室等,明确各组织的职责和协调机制
。
制定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根据事故等级、影响范围等指标,制 定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以便及时、
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危险源所带 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 方面的评估。
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 同等级,一般分为重大、较大、一般 和低风险等四个等级。
典型危险源及其风险分析
典型危险源
包括但不限于电力设备故障、自然灾害、人为误操作、恐怖 袭击等。
0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的内部评审
内部评审流程
电力企业应组织内部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 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评审人员
评审人员应包括应急管理负责人、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等。
评审内容
评审内容应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技术方案、实施流 程等。
应急预案的外部评审
外部评审流程
实施与监督
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实施监督机制,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eb8ecd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d.png)
一、前言为提高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旨在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二、编制目的1. 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 减少事故损失,降低事故对社会和环境的危害。
3. 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四、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综合治理、协同应对3.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4. 实用、高效、可操作五、编制内容1. 总则(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适用范围(4)应急预案体系(5)应急预案工作原则2. 事故风险描述(1)事故风险种类(2)事故发生可能性(3)事故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2)应急组织职责(3)应急工作小组4. 预警及信息报告(1)预警(2)信息报告5. 应急处置(1)应急响应程序(2)应急处置措施(3)应急处置资源6. 应急恢复与重建(1)应急恢复(2)应急重建7. 应急预案管理与演练(1)应急预案管理(2)应急预案演练六、编制要求1. 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2. 应急预案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
4.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5. 应急预案应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导则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本导则的编制,旨在提高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2e3c8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0.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引言在电力行业,保障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电力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综合应急预案。
本导则旨在为电力企业提供一套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企业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应急预案概述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保障人员、设备、电网和生产安全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应具有以下特点:•完整性:预案应涵盖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事故等。
•可操作性:预案应具备实际操作性,能够在实际应急情况下迅速启动并有效应对。
•动态性: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层级性:预案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为不同级别,不同级别的预案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编制步骤1. 分析风险电力企业应对可能影响电网、设备和生产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事故等。
分析风险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出各种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2. 制定应对策略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电力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措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应急装备: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应急队伍: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协调联动:加强与其他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 编制预案根据分析风险和制定的应对策略,电力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组织架构:明确应急组织架构中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应急流程:详细说明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预警、启动、处置和恢复等阶段。
•资源保障:明确应急装备、物资和人员等资源的储备、调配和使用方案。
•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a3483b2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c.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一、前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能源保障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制定一份综合应急预案变得必要。
本文以电力企业为例,介绍了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的目的综合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做好应对预案,确保电力企业能够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主要目的如下:1. 确定应急响应流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能够迅速响应、规范有序地组织应急处置。
2. 将处置方案明确到位:在综合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不同的处置方案,确保员工能够清晰地执行应急处置措施。
3. 指导应急资源调动:综合应急预案需要明确调用哪些应急资源和如何调用,以及哪些资源应该优先考虑。
4. 确保应急准备工作顺利实施: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不仅能够指导正式的应急处置工作,还能够指导电力企业在平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5. 完善应急管理制度: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可以完善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使得在应急事件中需要做的工作能够更有序、更完整地完成,更能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的步骤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常见的步骤如下:1. 确定编制范围和目标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编制范围和目标。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经营区域、电力供应情况、机构组成、应急资源的配置等等。
2.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在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之前,需要收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往年的应急事件、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安全知识等等。
依据资料和信息,可以制定出应急预案的具体方案。
3. 制订预案框架综合应急预案一般分为三部分:预案总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常规应急处置方案。
其中预案总则是指综合应急预案的基本架构,应包括预案编号、适用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ae2f10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b.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3. 《煤矿安全规程》4. 《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3. 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4. 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应急相结合四、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煤矿企业所属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预案编制内容1. 预案编制依据和目的2. 煤矿概况及风险分析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 应急响应分级及流程5. 应急处置措施6. 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7. 应急演练与培训8.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六、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煤矿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煤矿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
4.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5. 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和通讯保障。
6. 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保障。
七、应急响应分级及流程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二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三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响应流程: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各应急组织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4. 事故得到控制后,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b470f30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f.png)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概述•应急预案体系•编制流程•预案内容•预案管理•电力行业应用案例01概述规范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高预案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过制定明确的编制目的和意义,为电力企业提供明确的指导,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点一要点二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应急预案是电力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预案编制工作,有助于保障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的和意义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类型的电力企业该导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电力企业,包括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等,为其提供相应的编制应急预案的指导和规范。
适用于电力企业的不同应急预案级别该导则适用于电力企业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编制,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等。
适用范围科学性原则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应急预案。
可操作性原则应急预案编制应当注重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以便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预防性原则应急预案编制应当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系统性原则应急预案编制应当注重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考虑,包括组织体系、应急流程、资源调配、通信联络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响应体系。
编制原则02应急预案体系针对全厂综合性事故的应急响应,包括组织、资源、措施等。
应急预案分类综合应急预案针对特定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如电气故障、水灾、火灾等。
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应急响应,如变压器故障、断路器拒动等。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国家层面制定国家级电力应急预案,指导和协调全国电力应急工作。
区域层面制定区域级电力应急预案,指导和协调区域内电力应急工作。
企业层面制定企业级电力应急预案,组织和实施企业电力应急工作。
综合应急预案导则
![综合应急预案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7c246a0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8.png)
综合应急预案导则综合应急预案导则精选篇1为了保证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现场应急救援机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分管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大组长、值班长、公司办、安监部。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事故报告程序: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事故岗位人员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必要时越级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一、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和119报火警救助。
二、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负责指挥调动公司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
四、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在关人员未受到教育放过。
五、要求事故责任单位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必须按公司规定的时间(72小时内)报告公司安监部,不得随意拖延和瞒报,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六、公司安监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的调查,公司办做好伤员医疗及善后工作处理,事故单位抓紧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七、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发生产事故的类别:1、灼伤;2、高处坠落:包括从行车、架子、卸料平台、屋顶坠落以及从平地坠落地坑等;3、触电:包括雷击伤害;5、物体打击:指落物等碰伤伤害;6、火灾爆炸;7、中毒、中暑;8、车辆伤害;9、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排山、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等。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8a1b05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b.png)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 介绍综合应急预案是组织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制定的文件,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预案和应对方案。
本文将介绍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导则,包括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关键要素。
2. 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科学性预案编制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以确保其科学可行性。
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应对措施等,在编制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模拟、预测和评估。
2.2 综合性综合应急预案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员安全、资源配置、应对措施等,确保全面、统筹的应对方案。
2.3 灵活性预案应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2.4 可操作性预案应具备可操作性,能够让执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并能够根据预案指引做出正确决策。
3. 预案编制流程预案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确定编制计划确定编制预案的计划,包括预案编制的时间要求、编制的范围和主要责任部门等。
3.2 收集信息收集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政策法规、科技支持等。
通过信息收集,全面评估突发事件对组织的可能影响。
3.3 制定预案编制要求根据收集的信息和评估结果,确定预案编制的要求和目标。
包括预案的基本框架、关键业务流程和应对方案等。
3.4 完成预案编制根据预案编制要求,编写预案文本,并标明预案的标题、编制日期和有效期。
3.5 内部审批完成预案编制后,进行内部审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获得相应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3.6 定期演练和修订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预案修订。
根据实际效果,不断完善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4. 预案编制关键要素4.1 预案目标预案目标是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明确紧急事件发生时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等。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导则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a5dff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c.png)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保障员工与顾客生命与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 《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7. 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三、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企业发生的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爆炸事故、中毒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等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
四、应急工作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2. 快速反应,协调统一。
3. 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4. 依法依规,科学决策。
五、应急预案体系1. 综合应急预案: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制定综合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程序、措施和保障。
2. 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类型安全生产事故,如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等,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处置措施。
3. 现场处置方案:针对特定场所、设备、工艺等,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明确应急处置步骤、措施和注意事项。
4. 应急物资储备方案: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和领用程序。
5. 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队伍、后勤保障组等。
2. 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应急工作,处理应急信息,发布应急指令。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组织救援队伍、后勤保障组等开展救援工作。
4. 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工作。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保障工作。
七、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419eb3a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7.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 国家及地方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规范6. 企业实际情况三、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企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故类型:1. 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3.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4. 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5. 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6. 较大及以上公共卫生事件7. 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事故四、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原则3. 综合协调、快速响应原则4.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原则5. 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原则五、应急预案体系1. 综合应急预案:为企业总体应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工作原则等。
2. 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等,制定专项应急措施。
3. 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事故现场,制定具体应急处置措施。
4. 预警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预警信息收集、报告、发布机制。
六、编制内容1. 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编制原则等。
2. 事故风险分析: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事故风险,包括事故类型、发生概率、影响范围等。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企业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
4. 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响应、处置、恢复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
5. 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各类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现场救援、设备设施抢修等。
6. 应急保障措施:包括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通信保障、应急资金保障等。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导则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8e71f8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9.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场所等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场所。
1.3 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科学决策,规范运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设立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2.2 职责(1)领导小组:1)组织编制、修订和实施本导则;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安全生产工作;3)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4)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2)各部门、各单位:1)贯彻执行本导则;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5)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
三、应急准备3.1 应急预案编制(1)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2)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分类、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应急恢复措施等内容。
3.2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材、急救药品、食品、水、帐篷等;(2)确保应急物资的完好和有效。
3.3 应急队伍建设(1)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队伍职责和任务;(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
四、应急响应4.1 信息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影响范围等。
4.2 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2)根据事故情况,调整应急处置措施;(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事故。
4.3 应急保障(1)保障应急物资供应;(2)保障应急人员、设备的调配;(3)保障事故现场的安全。
五、应急恢复5.1 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试行)
目次
前言................................................... I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5.2风险分析 (4)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5)
5.4预防与预警 (5)
5.5应急响应 (5)
5.6信息发布 (6)
5.7后期处置 (6)
5.8应急保障 (6)
5.9培训和演练 (6)
5.10奖惩 (7)
5.11附则 (7)
5.12附件 (7)
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电力企业做好电力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监管条例》、《国家突
1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企业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检修试验以及电力建设等业务的电力企业。
各电力企业
)
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3术语和定义
3.1突发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力设备损坏、电网大面积停电、环境破坏等危及电力企业、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
3.2应急预案
测、识别、分析与评估,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并依据预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相应警报,提出相应应急建议的行动。
3.6突发事件分级
指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所确定的事件等级。
3.7应急响应分级
指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和事发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所确定的
5.1.1编制目的
明确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作用。
5.1.2编制依据
明确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应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的管理规定和指导意见,行业管理
标准和规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制定的规定、标准、规程和应急预案等。
5.1.3适用范围
明确综合应急预案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
5.1.4工作原则
明确本单位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内容应简
识和评价,包括对地理位置、气象及地质条件、设备状况、生产特点以及可能突发的事件种类、后果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和归类,确定危险目标。
5.2.3突发事件分级
明确本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分级原则和标准。
分级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构成,包括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日常管理机构等,应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
5.3.2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
明确本单位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日常管理机构以及相关部门
处置程序以及向政府有关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和相关单位进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方式、内容、时限、职能部门等。
5.5应急响应
5.5.1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结合本单位控制事态和应急处置能力确定响应分级原则和标准。
5.5.2响应程序
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分别明确启动条件、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和现场救援、应急资源调配、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的总体要求。
5.5.3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项。
应急结束的条件一般应满
5.8应急保障
明确本单位应急队伍、应急经费、应急物资装备、通信与信息等方面的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
5.9培训和演练
5.9.1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培训的计划、方式和周期要求。
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5.9.2演练
明确本单位应急演练的频度、范围和主要内容。
5.10奖惩
明确应急处置工作中奖励和惩罚的条件和内容。
5.11附则
修订、
(6)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的编制格式和要求
A.1封面
应急预案的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
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部门)名称、颁布日期、修订日期等内容。
A.2批准页
应急预案的批准页为批准该预案发布的文件或签字。
A.3目次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