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关于批准发布《海洋观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标准体系》等6项海洋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

合集下载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9.05.27•【文号】国海预字[2009]363号•【施行日期】2009.05.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通知(国海预字[2009]363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近年来,各级海洋部门不断加强海洋观测体系建设,强化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效地降低了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减轻海洋灾害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海洋预报减灾工作,尤其是地方各级海洋部门的海洋灾害观测和预警报能力还比较薄弱,与新时期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海洋灾害预警报和防灾减灾体系尚不健全,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较少,沿海海洋观测预报系统能力不足,沿海海洋灾害的防御能力亟待加强,全社会的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为进一步加强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有效减轻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是关系到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海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各级海洋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做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海洋观测系统建设,定期开展警戒潮位核定工作(一)完善海洋观测系统建设。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赤潮监测技术规程》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的通告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赤潮监测技术规程》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的通告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赤潮监测技术规程》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5.05.18•【文号】•【施行日期】2005.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赤潮监测技术规程》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的通告国家海洋局批准《赤潮监测技术规程》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

13项标准均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名称和编号分别为:1.《赤潮监测技术规程》,HY/T069-2005(代替《海洋有害藻华(赤潮)监测技术导则》HY/T069-2003);2.《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HY/T076-2005;3.《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技术规程》,HY/T077-2005;4.《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HY/T078-2005;5.《贻贝监测技术规程》,HY/T079-2005;6.《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080-2005;7.《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081-2005;8.《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082-2005;9.《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083-2005;10.《海湾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084-2005;11.《河口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规程》,HY/T085-2005;12.《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指南》,HY/T086-2005;13.《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以上标准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HY/T069-2003《海洋有害藻华(赤潮)监测技术导则》同时废止。

国家海洋局二00五年五月十八日。

国外海洋观测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海洋观测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海洋观测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翟璐;倪国江【摘要】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海洋观测系统建设成为感知海洋的基础性重点建设工程,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灾害防治和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国外先进海洋观测系统建设的现状,从管理体制、观测技术、资料管理及共享机制和预报服务四方面总结其建设的特点,结合我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认为我国海洋观测系统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沿海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技术装备、人才队伍、资料共享和海洋预报方面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期刊名称】《中国渔业经济》【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7页(P33-39)【关键词】海洋观测系统;管理体制;观测技术;资料管理和共享机制;海洋预报服务【作者】翟璐;倪国江【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417海洋观测是关注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的基本途径。

在政府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下,我国海洋观测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海洋观测系统建设起步晚,观测能力仍显薄弱,无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的需求。

为加快提升海洋观测与预报能力,认真总结其管理体制、观测技术、资料管理及共享机制和预报服务等方面的建设特点,借鉴国外先进海洋观测系统建设经验,对于推进“透明海洋”工程海洋观测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海洋观测系统建设概况近几十年,全球海洋观测已从不连续的船基或岸基考察转变成连续原位实时观测。

沿海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发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海洋观测,综合运用卫星、飞机、船舶、水下滑翔器、浮(潜)标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生态、海洋地质、海洋生物资源等进行跨地区、跨部门、长期、连续地观测[1]。

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46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46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46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行业标准的公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0.06.28
•【文号】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46号
•【施行日期】2020.06.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公告
2020年第46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行业
标准的公告
《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现予批准、发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

编号及名称如下:HY/T 0288-2020 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
HY/T 0289-2020 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要求
HY/T 0290-2020 压力式海啸浮标系统技术要求
HY/T 0291-2020 海上失事目标物搜寻预报产品规范
HY/T 0292-2020 近海预报海区划分
HY/T 0293-2020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HY/T 0294-2020 海啸浮标作业规范
HY/T 0295-2020 海绵种属分子鉴定技术规程
HY/T 0296-2020 北极海洋生态系统评价指南
HY/T 0297-2020 海洋灾害风险图编制规范
HY/T 0298-2020 滨海旅游区裂流灾害风险排查技术规程
HY/T 0299-2020 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室内动力环境模型试验方法总则
自然资源部
2020年6月28日。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编制说明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编制说明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2020年 4 月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十一五”以来,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的范围发生了变化,2006年发布的国标《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海洋经济的发展。

标准所依据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修订。

原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进行了对照,而2017年国家统计局对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修订。

新的标准需要在2017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进行修订。

二、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14年2月14 日《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总体方案》发布,提出编制《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承担了该项任务。

标准立项文号(20153536-T-418)。

2.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标准起草组自明确任务之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就成立了由中心领导、部门领导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标准起草组,负责标准的研究与项目推进工作。

(2)标准初稿编制过程标准初稿主要包括确定标准框架、结构与内容,确定分类原则,对相关术语进行定义;研究海洋产业发展最新动态,确定各海洋产业分类依据;编制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代码表等。

(3)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是在初稿基础上,通过对标准定义、原则、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后编制的。

标准征求意见稿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海洋相关术语界定研究、海洋产业分类方法研究、新增海洋产业分类范围研究、编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附录。

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依据国标征求意见稿,编制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调查用标准,并于2014年 6 月-8 月间,向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涉海部委、沿海地方海洋管理机构、局属单位等单位发送“征求意见稿”,其中回函的单位数是27 个。

国家海洋局职能介绍

国家海洋局职能介绍

国家海洋局职能介绍国家海洋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

(一)办公室财务司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政务;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安全、保密、信访、维稳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归口管理新闻发布、公众宣教、政务信息和电子政务工作;负责局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和督办工作;负责局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局机要业务;承担全国人大、政协议案、提案的办理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组织编制部门预决算,监督管理局预算执行、各项经费使用和国有资产;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政策法规和规划司拟订国家海洋战略、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海洋管理有关制度;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事业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主体功能区、海洋信息化等规划;承担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统计、核算、评估及信息发布工作;提出优化海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建议;起草海岸带、海岛、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法律法规草案;承担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局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海域管理司承担海洋开发利用的综合协调,拟订海域使用管理政策与技术规范,编制并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承担海域使用监视监测、论证评估、项目审核、使用权登记、使用金征收等工作,审核和管理海底电缆管道铺设,承担海域界线管理工作。

(四)海岛管理司拟订海岛管理政策与技术规范,编制并实施海岛保护规划,承担海岛使用的论证评估和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登记和使用金征收等工作,承担海岛名称管理有关工作,承担海岛综合调查和监视监测工作。

(五)海洋环境保护司承担海洋环境保护事务的综合协调工作;拟订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和方针政策;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标准、规范;组织开展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与评价,编制国家海洋专项环境信息;拟订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承担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防治工作,承担海洋生态损害的国家索赔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溢油和赤潮应急预案;监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组织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组织开展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拟订海洋技术标准、计量、规范和办法;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5.03.24•【文号】•【施行日期】2015.03.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环境标准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局机关各有关部门:为加强海洋标准信息公开,推动海洋标准化工作,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现将现行有效的77项海洋国家标准和225项行业标准目录印发你们。

请你们通知所属各有关单位,予以贯彻执行。

附件:1.海洋国家标准目录2.海洋行业标准目录3.海洋标准实施意见反馈表4.海洋标准获取途径国家海洋局2015年3月24日附件1海洋国家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 GB 4914-2008(代替GB 4914-1985)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008年10月19日2009年5月1日2 GB/T 12460-2006 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3 GB/T 12462-1990 世界海洋名称代码1990年8月27日1991年6月1日4 GB/T 12763.1-2007(代替GB/T12763.1-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5 GB/T 12763.2-2007(代替GB/T12763.2-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6 GB/T 12763.3-2007(代替GB/T12763.3-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7 GB/T 12763.4-2007(代替GB/T12763.4-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8 GB/T 12763.5-2007(代替GB/T12763.5-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9 GB/T 12763.6-2007(代替GB/T12763.6-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0 GB/T 12763.7-2007(代替GB/T12763.7-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1 GB/T 12763.8-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2007年82008年2(代替GB/T 13909-1992)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月13日月1日12 GB/T 12763.9-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3GB/T 12763.10-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4GB/T 12763.11-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5 GB/T13972-2010(代替GB/T 13972-1992)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1日16 GB/T 14914-2006(代替GB/T 14914-1994)海滨观测规范2006年2月16日2006年8月1日17GB/T 15918-2010(代替GB/T 15918-海洋学综合术语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1995)18 GB/T 15919-2010(代替GB/T 15919-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19 GB/T 15920-2010(代替GB/T 15920-1995)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20 GB/T 15921-2010(代替GB/T 15921-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21 GB/T 17108-2006(代替GB 17108-1997)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22 GB 17378.1-2007(代替GB/T17378.1-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3 GB 17378.2-2007(代替GB/T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4 GB 17378.3-2007(代替GB/T17378.3-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5 GB 17378.4-2007(代替GB/T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6 GB 17378.5-2007(代替GB/T1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7 GB 17378.6-2007(代替GB/T17378.6-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8 G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2007年102008年5(代替GB/T17378.7-1998)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月18日月1日29 GB 17501-1998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1998年10月12日1999年4月1日30 GB/T 17502-2009(代替GB 17502-1998)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31 GB/T 17503-2009(代替GB 17503-1998)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32 GB 17504-1998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1998年10月12日1999年4月1日33 GB/T 17826-1999 海洋生物分类与代码1999年8月11日2000年5月1日34 GB/T 17834-1999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1998年8月24日2000年4月1日35 GB/T 17838-1999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辅助测报规范1999年8月10日2000年2月1日36 GB/T 17839-2011(代替GB/T 17839-1999)警戒潮位核定规范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1日37 GB/T 17923-1999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分析方法1999年12月6日2000年5月1日38 GB/T 18190-2000 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2000年9月27日2001年5月1日39 GB 18420.1-2009(代替GB 18420.1-200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1部分:分级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40 GB/T18420.2-2009(代替GB 18420.2-200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2部分:检验方法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41 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质量2001年82002年3月28日月1日42 GB 18668-2002 海洋沉积物质量2002年3月10日2002年10月1日43 GB/T 19485-2014(代替GB/T 19485-200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年4月1日2014年10月1日44 GB/T 19570-2004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2004年7月26日2005年1月1日45 GB/T 19571-2004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2004年7月26日2005年1月1日46 GB/T 19721.1-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1部分:风暴潮预报和警报发布2005年4月22日2005年11月1日47 GB/T 19721.2-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2部分:海浪预报和警报发布2005年8月9日2006年2月1日48 GB/T 19721.3-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3部分:海冰预报和警报发布2006年6月19日2006年12月1日49 GB/T 19834-2005 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2005年7月15日2006年1月1日50 GB/T 20103-2006 膜分离技术术语2006年2月16日2006年8月1日51 GB/T 20259-2006 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52 GB/T 20260-2006 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53 GB/T 20794-2006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54 GB/T 21247-2007 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2007年10月18日2008年4月1日55 GB/T 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8年10月20日2009年5月1日56 GB/T 23246-2009 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7 GB/T 23247-2009 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8 GB/T 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9 GB/T 24558-2009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60 GB/T 24559-2009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61 GB/T 25054-2010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技术导则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1日62 GB/T 26411-2010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63 GB/T 28058-2011 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2011年12月30日2012年6月1日64 GB/T 29726-2013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3年9月18日2014年1月1日65 GB 30736-2014 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2014年6月9日2015年4月1日66 GB/T 30737-2014海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测定流式细胞测定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7 GB/T 30738-2014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g能谱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8 GB/T 30739-2014海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9 GB/T 30740-2014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0 GB/T 30741-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硫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1 GB/T 30742-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2 GB/T 30743-2014 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3 GB/T 30744-2014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4 GB/T 30745-2014 海域分等定级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5 GB/T 30746-2014 风暴潮防灾减灾技术导则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6 GB 30979-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惰性无机地质材料2014年7月24日2015年6月1日77 GB 30980-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疏浚物2014年7月24日2015年6月1日附件2海洋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 HY/Z 001-1988 海洋仪器产品标准化审查规定1988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2 HY/Z 002-1988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细则1988年3月1989年5月15日1日3 HY/T 004-199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档案分类法1991年7月1日1992年1月1日4 HT/T 006-1991 SBA3-2型台站声学测波仪1991年12月1日1992年7月1日5HY/T 007-1992(ZB Y116-82) 颠倒温度表1982年3月5日1983年1月1日6HY 008-1992(ZB Y188-83) 海洋仪器术语1983年9月22日1984年1月1日7HY/T 011-1992(ZB Y252-84) 抓斗式采泥器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8HY/T 012-1992(ZB Y253-84) 机械式深温计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9HY/T 013-1992(ZB Y254-84) 手摇绞车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10HY 016.1-1992 (ZB Y339.1-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总则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1HY 016.2-1992 (ZB Y339.2-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2HY 016.3-1992 (ZB Y339.3-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贮存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3HY 016.4-1992 (ZB Y339.4-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4HY 016.5-1992 (ZB Y339.5-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贮存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5HY 016.6-1992 (ZB Y339.6-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温度变化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6HY 016.7-1992 (ZB Y339.7-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恒定湿热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7HY 016.8-1992 (ZB Y339.8-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8HY 016.9-1992 (ZB Y339.9-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长霉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9HY 016.10-1992 (ZB Y339.10-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0HY 016.11-1992 (ZB Y339.11-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1HY 016.12-1992 (ZB Y339.12-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2HY 016.13-1992 (ZB Y339.13-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连续冲击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3HY 016.14-1992 (ZB Y339.14-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倾斜和摇摆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4HY 016.15-1992 (ZB Y339.15-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水静压力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5HY/T 017-1992(ZB Y347-85)表层水温表1985年12月12日1986年7月1日26HY/T 018-1992(ZB Y350-85)采水器1985年12月12日1986年7月1日27HY/T 019-1992(ZB A45 001-88)海洋行业标准体系表1989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28HY 021.1-1992(ZB N92 004.1-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低温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29HY 021.2-1992(ZBN92 004.2-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低温贮存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0HY 021.3-1992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湿1988年7月1989年5月(ZB N92 004.3-88)热试验导则27日1日31 HY 021.4-1992(ZB N92 004.4-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2 HY 021.5-1992(ZB N92 004.5-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长霉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3 HY 021.6-1992(ZB N92 004.6-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4 HY 021.7-1992(ZB N92 004.7-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5 HY 021.8-1992(ZB N92 004.8-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6HY 021.9-1992(ZB N92 004.9-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连续冲击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7HY 021.10-1992(ZB N92 004.10-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倾斜和摇摆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8HY 021.11-1992(ZB N92 004.11-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水静压力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9HY/T 022-1992(ZB A24 001-90)中国海洋调查机构代码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0日40HY/T 023-2010(代替HY/T 023-1992)中国海洋站代码 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41HY/T 024-1992(ZB A24 003-90)中国近海海洋调查断面代码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2HY 025-1992(ZB N92 007-90)海洋仪器(设备)水下部件 涂料涂覆技术条件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3HY/T 026-1992 (ZB N92 008-90)海洋仪器(设备)牺牲阳极的保护设计和安装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4HY/T 027-1993 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1993年12月1日 1994年7月1日45HY/T 028-1993 海洋浊度标准液的配制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6HY/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7HY/T 030.2-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著录细则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8HY/T 031-1993 SLC9-2型直读式海流计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9HY/T 032-1994 海洋科学文献分类法1994年01月12日1995年1月1日50 HY/T 033-1994 海洋科学叙词表1994年01月12日1995年1月1日51 HY/T 034.2-1994 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2 HY/T 034.3-1994 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3 HY/T 034.4-1994 电渗析技术脱盐方法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4 HY 034.5-1994电渗析技术用于锅炉给水的处理要求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5 HY/T 036-1994 温度盐度深度综合测量系统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6 HY/T 037.1-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总则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7 HY/T 037.2-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DS14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8 HY/T 037.3-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1-1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9 HY/T 037.4-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F2-1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0 HY/T 037.5-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2-1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1 HY/T 037.6-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资料处理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2 HY/T 038-1995 GTL-D型膜孔径测定仪1995年2月20日1996年1月1日63 HY/T 039-1995 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1995年2月20日1996年1月1日64 HY/T 040-1996 系列采水器1996年9月28日1997年1月1日65HY/T 042-1996(ZB Y191-83)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1996年9月28日1997年1月1日66 HY 044-199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常用消油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1997年1月22日1997年5月1日67 HY/T 045-1999 海洋能源术语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68 HY/T 047-1999 工程海冰技术规范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69 HY/T 048-1999 SYA2-1型实验室盐度计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0 HY/T 049-1999 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4日1999年7月1日71 HY/T 050-1999 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2 HY/T 051-1999 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3 HY/T 053-1999 微孔滤膜2001年1月2日2002年1月1日74 HY/T 054.1-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5 HY/T 054.2-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测试方法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6 HY/T 055-1999 折叠筒式微孔滤膜过滤芯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7 HY/T 056-2010(代替HY/T056-2001)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业务规范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78 HY/T 057-2011(代替HY/T057-200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2011年7月8日2011年12月1日79 HY/T 058-2010(代替HY/T058-2001)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80 HY/T 059-2002 海洋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2002年9月2002年1011日月1日81 HY/T 060-2002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2 HY/T 061-2002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3 HY/T 062-2002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4 HY/T 063-2002 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5 HY/T 064-2002 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6 HY/T 065-2002 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7 HY/T 066-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折叠式过滤器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8 HY/T 067-2002 水处理用玻璃钢罐2002年12月2003年2月30日1日89 HY/T 068-2002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列反渗透设备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90 HY/T 069-2005(代替HY/T 069-2003)赤潮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1 HY 070-2003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2 HY/T 071-2003 表层漂流浮标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3 HY/T 072-2003 卷式超滤技术平板超滤膜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4 HY/T 073-2003 卷式超滤技术卷式超滤元件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5 HY/T 074-2003膜法水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2003年12月24日2004年4月1日96 HY/T 075-2005 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2005年4月18日2005年7月1日97 HY/T 07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8 HY/T 077-2005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9 HY/T 078-2005 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0 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1 HY/T 080-2005 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2 HY/T 081-2005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3 HY/T 082-2005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4 HY/T 083-2005 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5 HY/T 084-2005 海湾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6 HY/T 085-2005 河口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7 HY/T 08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指南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8 HY/T 087-2005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9 HY/T 088.1-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冬装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0 HY/T 088.2-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春秋装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1 HY/T 088.3-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大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2 HY/T 088.4-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夏裤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3 HY/T 088.5-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女裙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4 HY/T 088.6-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长短袖衬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5 HY/T 088.7-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制服面料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6 HY/T 088.8-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男冬夏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7 HY/T 088.9-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女冬夏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8HY/T 088.10-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工作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9HY/T 088.11-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皮鞋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0HY/T 088.12-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领带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1HY/T 088.13-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腰带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2HY/T 088.14-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帽徽、肩徽、领花、领带夹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3HY/T 088.15-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纽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4HY/T 088.16-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肩章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5HY/T 088.17-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工作服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6HY/T 088.18-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防寒服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7 HY/T 089-2005 波浪浮标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28 HY/T 090-2005 压力式波潮仪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29 HY/T 091-2005 极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浮标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0 HY/T 092-2005 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1 HY/T 093-2005 海水营养盐自动分析仪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2 HY/T 094-2006 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2006年2月14日2006年3月1日133 HY/T 095-2007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2007年4月9日2007年5月1日134 HY/T 096-2007 海水溶解氧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5 HY/T 097-2007 硫化物现场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6 HY/T 098-2007 海水pH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7 HY/T 099-2007 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8 HY/T 100-2007 海水浊度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9 HY/T 101-2007 海水声速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40 HY/T 102-2007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41 HY/T 103-2008 中空纤维微孔滤膜装置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2 HY/T 104-2008 陶瓷微孔滤膜组件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3 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4 HY/T 106-2008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5 HY/T 107-2008 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6 HY/T 108-2008 反渗透用能量回收装置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7 HY/T 109-2008 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8 HY/T 110-2008 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9 HY/T 111-2008 料浆状及滤饼状氢氧化镁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0 HY/T 112-2008 超滤膜及其组件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1 HY/T 113-2008 纳滤膜及其元件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2 HY/T 114-2008 纳滤装置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3 HY/T 115-2008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4 HY/T 116-2008蒸馏法海水淡化蒸汽喷射装置通用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5 HY/T 117-2010(代替HY/T117-2008)海洋特别保护区分类分级标准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56 HY/T 118-2010(代替HY/T118-2008)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57 HY/T 119-2008 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2008年7月28日2008年10月1日158 HY/T 120-2008 电去离子膜堆(组件)2008年7月28日2008年10月1日159 HY/T 121-2008 海域使用管理标准体系2008年11月14日2008年12月1日160 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1 HY/T 123-2009 海域使用分类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2 HY/T 124-2009 海籍调查规范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3 HY/T 125-2009 海洋水色光谱仪检测方法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4 HY/T 126-2009 多参数水质仪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5 HY/T 127-2010 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评价指南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6 HY/T 128-2010 海洋经济生物质量风险评价指南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7 HY/T 129-2010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废水排放海域水质影响评价方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8 HY/T 130-2010 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9 HY/T 131-2010 海洋信息化常用术语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0 HY/T 132-2010海洋沉积物与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分析前处理微波消解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1 HY/T 133-2010海水中颗粒物和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系数测量分光光度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2 HY/T 134-2010 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3 HY/T 135-2010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4 HY/T 136-2010 海洋信息元数据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5 HY/T 137-2011 中国海监执法标准体系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6 HY/T 138-201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7 HY/T 139-2011 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8 HY/T 140-2011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规范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79 HY/T 141-2011 海洋仪器海上试验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80 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1 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2 HY/T 144-2011 志愿船自动测报仪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3 HY/T 145-2011 坐底式声学测波仪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4 HY/T 146-2011 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技术规程2011年7月8日2011年12月1日185 HY/T 147.1-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海水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6 HY/T 147.2-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7 HY/T 147.3-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3部分:生物体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8 HY/T 147.4-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4部分:海洋大气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9 HY/T 147.5-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5部分:海洋生态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0 HY/T 147.6-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1 HY/T 147.7-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2 HY/T 148-2013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规范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3 HY/T 149-2013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4 HY/T 150-2013海水中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5 HY/T 151-2013海洋微藻中溶血毒素的检测血细胞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6 HY/T 152-2013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7 HY/T 153-2013 海水、沉积物中致突变性的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8 HY/T 154-2013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划界技术资料要求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9 HY/T 155-2013 海流和潮流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0 HY/T 156-2013 海浪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1 HY/T 157-2013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2 HY/T 158-2013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3 HY/T 159-2013 太阳光度计测量数据校正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4 HY/T 160-2013 海洋经济指标体系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5 HY/T 161-2013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6 HY/T 162-2013 海洋高技术产品分类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7 HY/T 163-2013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测定分散氧化铁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8 HY/T 164-2013 海岸带制图图式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9 HY/T 165-2013 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0 HY/T 166.1-2013离子交换膜第1部分:电驱动膜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1 HY/T 167-2013 大生活用海水应用系统设计规范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2 HY/T 168.1-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3 HY/T 168.2-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4 HY/T 168.3-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5 HY/T 168.4-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4部分:生态塘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6 HY/T 169-2013海水和卤水中溴离子的测定容量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7 HY/T 170-2014海洋动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18 HY/T 171-2014海洋植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19 HY/T 172-2014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0 HY/T 173-2014海水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1 HY/T 174-2014 水下营养盐自动分析仪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2 HY/T 175-2014 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3 HY/T 176-2014 海水中铁细菌的测定MPN法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4 HY/T 177-2014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MPN法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5 HY/T 178-2014海水碱度的测定pH电位滴定法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附件3海洋标准实施意见反馈表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对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及理由填表人工作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联系方式:国家海洋局科技司,郭小勇、王丽华;电话:************;传真:************。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8.01.16•【文号】国海发[2008]2号•【施行日期】2008.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量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8]2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已于2008年1月16日经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一月十六日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海洋工作中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加强海洋行业计量监督管理,促进海洋事业和谐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海洋行业内,建立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检测,使用计量单位和海洋专用计量器具,实施计量认证、能力验证和计量监督管理,以及从事其他海洋计量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海洋专用计量器具是指专门用于海洋行政管理、监测调查、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等海洋业务的计量器具。

第三条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一)制发公报、公文、统计报表;(二)编制涉及海洋数据资料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布海洋环境、灾害预报;(三)制作、发布广告,出版、发行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四)制定海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检定规程;(五)进行海洋调查、观测、监测、监视及海洋环境评价活动;(六)海洋科学研究、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活动;(七)收集、存贮、加工、交流海洋数据资料;(八)出具检定、校准、检测证书和试验数据;(九)国家规定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海洋计量工作是国家计量工作的组成部分,业务上接受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国家海洋局负责监督计量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在海洋工作中的实施,对全国海洋计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制定、发XXX实施海洋计量工作的相关规定。

浅谈海洋观测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海洋观测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作研究≥≥≥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观测预报等海洋生态文明事业的快速发展,海洋观测服务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笔者结合基层一线观测业务的工作经验,对海洋观测业务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海洋观测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海洋观测业务管理的现状海洋观测是人类认知海洋、经略海洋,进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基本手段。

近年来,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海洋观测的综合实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了由岸基(岛屿)观测站、浮标、雷达、飞机、卫星、新增X波段测波雷达、GPS观测以及新建海啸宽频地震台构成的海洋观测网。

海洋站作为岸基基站在海洋观测网的核心枢纽,其主要任务是按时、准确、连续地获取海洋环境资料,为海洋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国防安全等提供服务保障。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海洋观测业务的规章制度,对加强海洋观测业务管理,提高观测水平和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986年国家海洋局颁发了《海洋站测报工作规章制度》,2012年颁发了《海洋站(点)观测业务运行管理规定》,这两个文件是海洋观测业务管理的主要依据。

2012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6月12日国家海洋局颁发了《海洋站(点)观测业务运行管理规定》和《海洋站(点)观测业务检查考核办法》,以此作为海洋站观测业务管理的主要依据,并对观测业务量化评定了标准。

2017年6月7日原国土资源部发布《海洋观测站点管理办法》。

二、海洋观测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站观测要素日趋齐全。

然而,海洋站海洋观测业务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日常业务管理不到位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海洋站工作重心转向海洋环境监测业务,造成顾此失彼,所辖测点数据采集、日常运行维护、自动化观测仪器和观测要素的比对观测、仪器设施的维护管理、安全巡视等日常业务管理有所松懈,观测质量下降。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99.07.02•【文号】国海环发[1999]331号•【施行日期】1999.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发[1999]331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单位:《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经1999年5月21日国家海洋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海洋局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海洋预报系统的整体效益,加强对海洋预报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更好地为沿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遵循建立和完善分工明确、避免重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海洋预报业务体制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于各级海洋预报台和相关业务单位从事的海洋预报工作。

第四条各级海洋预报台应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台特点的实施细则,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海洋预报业务分工第五条国家海洋预报台:(一)负责全球气象资料(GTS),海洋站、浮标、雷达站、航空监测、卫星遥感和传真资料及公共信息网资料的获取、处理、质量控制以及传输。

(二)制作并发布我国近海、邻近洋区和大洋海洋预报、警报以及预报要素的诊断分析产品。

(三)开展为沿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和海上其他活动的专项海洋预报服务和海洋环境条件评价等活动。

(四)对全国的年度海洋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及预测;对重大海洋灾害进行灾情调查、分析评估和预报经验总结,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编制《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五)对全国海洋预报技术进行指导、解释和示范,开展与各级海洋预报台的预报会商。

(六)开展海洋预报业务的科技攻关、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及业务培训,促进海洋预报技术的发展。

新国标《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新国标《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新国标《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工作规划(2016—
2020年)>的通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新国标《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正式发布。

该标准包含了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航运、渔业、海洋科技、海洋旅游等六大类产业,共计三十二个细分行业。

其中,海洋工程包括港口工程、海岸防护工程、海上风电场工程等;海洋资源开发包括海洋矿产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航运包括货运航运、客运航运、船舶修造等;渔业包括水产养殖、捕捞加工、海水养殖等;海洋科技包括海洋观测、海洋环境保护、海
洋技术服务等;海洋旅游包括海岛旅游、海上运动、海滨度假等。

该标准将有助于相关行业规范经营行为、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市
场竞争力,并且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依据。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6.12.09•【文号】国海预字〔2016〕632号•【施行日期】2016.12.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海预字〔2016〕632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现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海洋局2016年12月9日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我国海域面积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海洋灾害多样、频发且损失巨大。

为进一步提升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海洋灾害损失,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根据《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局“十三五”发展与改革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更为扎实国务院先后批准颁布实施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和《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4-2020年)》,国家海洋局制定出台了海洋观测、预警报、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灾情调查、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标准规范和指导意见,把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纳入了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国家海洋局先后成立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和海啸预警中心,并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授权开展了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及全球海洋和海洋气候资料中心中国中心的建设工作。

沿海各级地方海洋部门也相继成立了一批专门的海洋预报减灾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人员队伍规模不断增加,人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为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持续健康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等2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等2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等2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3.05•【文号】自然资源部2024年第11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标准化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等2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等28项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经2024年第1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批准、发布,自2024年6月1日起实施。

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HY/T 0394-2024 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HY/T 0395-2024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区域命名与站位编号规则HY/T 0396-2024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数据集质量控制技术规程HY/T 0397-2024 船载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Y/T 0398-2024 走航式温盐深剖面测量仪观测技术规程HY/T 0399-2024 渤海和黄海海冰卫星遥感监测规范HY/T 0400-2024 无人机机载海洋水色高光谱成像观测系统技术要求HY/T 0401-2024 走航式温盐深剖面测量仪海上试验方法HY/T 0402-2024 基于移动式平台的海洋仪器设备海上试验标准体系HY/T 0403-2024 波浪滑翔器海上试验规范HY/T 0404-2024 潮流能、波浪能发电装置海试过程控制规范HY/T 0405-2024 潮流能发电装置运行技术指标综合评估方法HY/T 0406-2024 振荡体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实验室测试方法HY/T 0407-2024 海洋动力环境观测高频地波雷达发射技术要求HY/T 0408-2024 极地海冰生物检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HY/T 0409-2024 近岸海域水质浮标实时监测技术规范HY/T 0410-2024 蒸馏海水淡化用钛及钛合金热交换管HY/T 0411-2024 箱式脱硫中空纤维膜吸收器HY/T 0412-2024 中空纤维膜吸收器脱硫性能测试方法HY/T 0413-2024 海洋地球物理资料整编技术规范HY/T 0414-2024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整编技术规范HY/T 0415-2024 海底底质资料整编技术规范HY/T 0416-2024 海洋信息通信网地面专网建设技术规范HY/T 0417-2024 海洋信息通信网地面专网运行规范设备巡检HY/T 0418-2024 海洋生态保护综合术语HY/T 0419-2024 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指南HY/T 0420-2024 海洋及相关产业调查技术规范HY/T 0421-2024 浒苔绿潮短期漂移数值预报技术指南自然资源部2024年3月5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单位:根据《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我局对各单位推荐的数百名专家候选人进行了筛选、评议和公示,现将入选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的118名专家名单予以印发。

附件: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国家海洋局2014年7月25日附件: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118人)环境科学与规划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王金坑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徐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4袁涛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5施青松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6龙江平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7黄发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工8王健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9蔡榕硕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10许丽娜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研究员11金永平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2刘云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3胡恩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14马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工15臧家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6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影响院教授级高工17周艳荣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高工18谷朝君辽宁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教授级高工19邵斌北京市劳动与保护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20王伟德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工21吴耀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工22倪士英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教授级高工23蒋欣慰中国水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4施蓓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高工25俞士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高工26陈俊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高工27肖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高工28黄晓琛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高工29曹文志厦门大学教授30赵军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高工3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32费岳军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高工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谢健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影响院教授级高工2余兴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3谭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高工4童万平广西海洋研究所研究员5纪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高工6阮国岭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7项有堂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8单宝田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教授9王菊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10王大志厦门大学教授11张秋丰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研究员12陈武军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工13纪灵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高工14张钒福建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5张晓理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16王年斌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7周燕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工18XXX新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海洋生物与生态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杨圣云厦门大学教授2徐兆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3彭昆仑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教授级高工4陈碧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5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6董婧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7李辉权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8王培刚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教授级高工9黄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0黄秀清国家海洋局东海勘察院院长教授11范航清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究员12严兴洪上海海洋大学教授13薛雄志厦门大学教授14陈全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5阎斌伦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教授16蔡燕红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工17刘克奉天津市水产研究所高工18郑永允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研究员19张澄茂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海洋地质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吴建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2孙永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3李涛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教授级高工4阎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5吴桑云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6黄海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7王建华中山大学教授8陈荣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9谷东起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0张叶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1王庆鲁东大学教授物理海洋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倪勇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教授级高工2刘有刚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教授级高工3黄世昌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教授级高工4姜宏川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研究员5郭佩芳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教授6浙江大学副教授7冯伟忠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高工8冯卫兵河海大学教授9鲍献文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教授10陆永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1蔡树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2娄安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3牟林国家海洋信息中心14李宝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工15曹丛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教授级高工海洋工程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陈国森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2潘新春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教授级高工3于永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4张亦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5张光玉交通部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6胡泽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7王义刚河海大学教授8朱平天津大学研究员9崔克刚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高工10王道儒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雷方辉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高工2任叙合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高工3倪晓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高工4岳来群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中心教授级高工5张春贺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中心研究员6温珍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7闫光庆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8唐志军中石化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教授级高工9刘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高工10薛红梅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高工11李兴春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高工12张明义中石油冀东油田高工13熊亮中海油安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高工——结束——。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技术标准《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组2012年6 月行业技术标准《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最频发的少数国家之一,海洋灾害对沿海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已成为沿海开发规划实施和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

近年来,超强台风、风暴潮、海浪、海冰等灾害频发,海平面持续上升,局部地面沉降量加大,海岸环境变化加速,而我国现行沿海大型工程防御海洋灾害的评价技术标准与海洋灾害风险面临的态势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1年日本“ 3?11”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严重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对海洋灾害的强烈关注。

沿海国家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海洋灾害的防御。

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核电、油气、石化等大型工程和人口密集的滨海城镇,也存在海洋灾害风险考虑不足、特别是海啸灾害风险设防薄弱等诸多问题。

因此,开展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是有效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和减少海洋灾害损失的关键技术方法之一,可为海洋灾害防御决策与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编制《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落实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具体要求,对科学论证和评价沿海大型工程的海洋灾害风险,提出减轻或防御海洋灾害风险的对策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沿海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则》的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和防灾—1—减灾的要求,以保障沿海大型工程生产安全、减轻海洋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为目的,以海啸、风暴潮、海浪、海冰为海洋灾害要素,以成熟、实用的技术方法为依据,以实现业务化评价为运行模式,结合海洋灾害的特点,采取数据资料收集、补充勘察、分析计算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工程的海洋灾害设防技术参数和设防标准,分析判断工程的灾害风险脆弱性,提出预防或减轻海域灾害影响的对策措施。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吴 桐 黄 琛 严竞新 段怡红(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摘 要:在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统一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的保障支撑,自然资源各相关业务涉及的标准体系、标准内容需要有效整合。

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部现有国土、海洋、测绘、地理信息4个标准体系的研究分析,形成对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的有关思考。

关键词: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国土,海洋,测绘,地理信息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3.015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tandard System WU Tong HUANG Chen YAN Jing-xin DUAN Yi-hong(Institute of Surveying Standardization, MNR)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s in-depth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fulfills two unified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coordinating the management of landscapes, forests, lakes and grasses. To achieve this goal, a unified natural resource standard system need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the standard system and standard content need to b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four standard systems on land, oce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matics in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forms the relevant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on natural resources.Keywords: natural resources, standard system, land, oce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matics学术研讨1 引 言根据三定方案,自然资源部统一管理国土、地质、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自然资源相关业务的标准化工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3.01.11•【文号】国海预字〔2013〕25号•【施行日期】2013.01.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预字﹝2013﹞25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信息中心,预报中心,减灾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沿海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工作,提高警戒潮位核定质量,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我局组织编制了《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2013年1月11日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警戒潮位核定工作,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依据《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警戒潮位,是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需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警戒潮位核定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警戒潮位核定应遵循统一管理、科学规范和服务应用的原则,按照《警戒潮位核定规范》(GB/T 17839-2011)等标准实施。

第五条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组织编制、修订警戒潮位核定技术方法。

国家海洋局各海区分局负责监督管理所辖海区警戒潮位核定工作,承担所辖海区警戒潮位核定技术报告的初步审核。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协调同级防汛、水利、测绘、交通、规划、统计等相关部门,收集警戒潮位核定所需的各项基础数据和资料,负责警戒潮位核定成果的报批和归档工作。

第六条国家海洋局负责组建、管理警戒潮位核定技术指导组。

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开展全国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技术咨询、指导及技术报告的审查工作。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承担警戒潮位核定技术指导组日常工作,负责沿海警戒潮位核定成果汇编。

2023年有关海洋信息的国际标准

2023年有关海洋信息的国际标准

2023年有关海洋信息的国际标准海洋信息是指与海洋有关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资料,包括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海洋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各国纷纷制定了与海洋信息相关的国际标准。

202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发布一系列有关海洋信息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海洋观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

一、海洋观测标准1. 海洋数据采集标准海洋数据采集是海洋信息的基础,而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可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2023年将发布包括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多个领域的数据采集标准,规范了海洋数据的采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 海洋水文观测标准海洋水文观测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化可以提高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3年发布的海洋水文观测标准将包括海洋水质监测、潮汐测量、海洋声学观测等内容,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二、海洋科学研究标准1. 海洋地质调查标准海洋地质调查是认识海底地貌、划分地层、研究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基础工作。

2023年将发布海洋地质调查标准,规范了海洋地质调查的方法、技术要求、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促进海洋地质研究的发展。

2. 海洋生物样品采集和处理标准海洋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对于海洋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将发布海洋生物样品采集和处理标准,明确了海洋生物样品采集的方法、样品保存和处理的要求,为海洋生物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海洋工程标准1. 海洋工程勘察标准海洋工程勘察是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其标准化对于保障海洋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023年将发布海洋工程勘察标准,涵盖了海底地形测量、海洋地质勘探、海洋生物调查等内容,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均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3.06.09•【文号】国办发[2013]52号•【施行日期】2013.06.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3〕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6月9日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发〔2013〕15号),设立国家海洋局(副部级),为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局。

一、职能转变(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专项海洋环境预报服务资格认定。

2.取消海洋倾倒废弃物检验单位资质认定。

3.取消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计划审批。

4.取消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审批。

5.取消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核。

6.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省内县际海域界线勘定职责下放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2.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职责。

(三)加强的职责。

1.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完善海洋事务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机制,促进海洋事业发展。

2.加强海上维权执法,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中国海警队伍,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执法流程,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维护海洋秩序和海洋权益。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起草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他海域涉及海域使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学调查、海岛保护等法律法规、规章草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以及海洋事业发展、海洋主体功能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等规划,推动完善海洋事务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海洋局关于批准发布《海洋观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标准体系》等6项海洋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
关于批准发布《海洋观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标准体系》等6项海洋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海洋局批准《海洋观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标准体系》等6项海洋推荐性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

附件:拟发布的6项海洋推荐性行业标准清单
国家海洋局
2016年2月23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
HY/T193-2015
海洋观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标准体系
2016-02-23
2016-06-01
2
HY/T194-2015
海洋灾害公报编制指南2016-02-23
2016-06-01
3
HY/T195-2015
风暴潮漫堤预报技术指南
2016-02-23
2016-06-01
4
HY/T196-2015
海水总溶解无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2016-02-23
2016-06-01
5
HY/T197-2015
海水总碱度的测定敞口式电位滴定法2016-02-23
2016-06-01
6
HY/T198-2015
海水淡化膜用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测定人工浓海水碳酸钙沉积法
2016-02-23
2016-0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