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老挝电力投资的前景和风险分析_虢晓芳

合集下载

老挝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及风险分析

老挝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及风险分析

·承包市场和法规1.主要市场老挝在电站开发、输变电线路、路桥、机场、铁路等市场都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其中铁路和电站工程量较大,目前老挝主要基建和民生项目有中老铁路、南欧江全流域梯级水电站、南俄3水电站、万万高速等。

2.相关法规老挝工贸部负责一般工商业的外商投资(包括企业注册和工业园区开发等),计划投资部负责特许经营和经济特区投资,能源矿产部和公共工程运输部等负责对相应投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

除危及老挝国家安全、严重破坏环境和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投资领域外(具体分为禁止投资、政府专控和专为老挝公民保留的行业),老挝政府鼓励外国企业及个人在其他行业和领域进行投资。

2016年11月,老挝颁布新修订的《投资促进法》,旨在为投资者扩大特许权范围,最大限度提高投资者在老投资的效益。

《投资促进法》规定,投资人为扩大业务而将净利润用于增加投资,增加投资部分获得的净利润将免缴下一财年的利润税。

缺乏资金的投资者,可将本年度资金缺口从下一财年利润中扣除,期限为三年。

·我国企业在老挝承包业务状况近年来,我国赴老挝投资的中资企业加快业务转型,除投资传统的水电站、输变电线路和路桥等项目外,还以BOT方式加大对水电站、矿产、酒店等项目投资,以及推进中老铁路、万万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

我国在老挝承包建设的典型项目有南雷克水电站、洪沙火电站、南俄3水电站、东萨宏水电站、南屯1水电站、500kV骨干电网等项目。

目前在老挝开展工程承包的主要中资企业有中国电建、中水对外、中工国际、葛洲坝、中国路桥、云南建投、云南能投等。

在业务模式探索方面,老挝政府为解决自身财力不足问题,逐步探索和发展公私合营模式,于2018年发布PPP法案草案,并在万象城市停车系统建设中首次尝试PPP 模式的运用。

我国企业在老挝的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中方银行贷款。

贷款主要来自中国银行、老中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

老挝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老挝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老挝企业现状分析报告一、概述老挝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老挝政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报告将对老挝企业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企业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经济环境老挝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但近年来逐渐转向工业和服务业。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老挝积极吸引外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此外,老挝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提升营商环境和吸引外资。

然而,老挝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

三、产业结构老挝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导。

农业包括稻米、咖啡、糖等农产品的种植,采矿业主要集中在锡矿和铜矿。

此外,老挝也逐渐发展起了一些其他领域的产业,如纺织品、制药和旅游业等。

老挝的产业发展还比较薄弱,缺乏高附加值产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

四、企业发展状况老挝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是中小微型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依赖本地市场,面临资源有限和竞争激烈的局面。

同时,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和政府的支持,一些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五、面临的挑战老挝的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市场挑战,老挝的市场规模有限,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需求。

其次是技术挑战,老挝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金融体系不完善和法律法规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六、发展趋势和建议老挝的企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老挝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同时,应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政府还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七、结论老挝的企业现状呈现出发展的潜力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企业对老挝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篇)

企业对老挝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老挝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紧密。

老挝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合作的热门选择。

然而,在经贸合作过程中,我国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企业在老挝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企业对老挝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1. 市场调研不足企业在进入老挝市场前,对当地市场、消费者需求、竞争态势等方面缺乏深入了解,导致产品定位不准确,市场开拓困难。

2. 资金压力较大老挝金融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在当地融资困难,资金压力较大。

3. 法律法规不熟悉老挝法律法规体系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时,容易受到法律风险的影响。

4. 文化差异较大老挝文化、习俗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融入。

5. 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老挝在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相对落后,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需要承担较高的技术和管理风险。

6. 供应链体系不完善老挝供应链体系不完善,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等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三、建议1. 加强市场调研企业在进入老挝市场前,应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消费者需求、竞争态势等方面,为产品定位和市场开拓提供有力支持。

2. 优化融资渠道企业应积极寻求国内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以缓解资金压力。

3. 熟悉法律法规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时,应加强对老挝法律法规的研究,确保业务合规,降低法律风险。

4. 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企业应加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了解老挝文化、习俗,提高团队在当地的社会适应性。

5. 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在老挝投资建厂的风险。

6. 完善供应链体系企业应加强与当地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体系,降低原材料采购和物流运输成本。

7. 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企业应加强与我国政府及老挝政府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为在老挝的投资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老挝电力市场

老挝电力市场

一、区域电力市场情况亚洲电力市场的表现十分强劲。

据BMI估计,2015-2024年,亚洲电力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火力发电仍然是亚洲最主要的发电方式,燃煤发电占比最大。

同时,当前亚洲大多数国家鼓励以新能源发电取代传统火电,预计未来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2015-2024年,亚洲核能发电或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速将超过110%,其中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表现将最为突出。

中短期内,水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5%左右,但在个别国家,比如老挝和柬埔寨,水力发电则表现比较强劲。

二、老挝电力行业SWOT 分析优势:(1)老挝水资源极为丰富,水力发电潜力巨大。

(2)老挝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3)老挝政局稳定、社会秩序好。

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关系长期友好,老挝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持欢迎、鼓励政策。

劣势:(1)老挝银行系统欠发达。

(2)老挝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需要引入大量外籍劳工,同时老挝对外籍劳工进入有严格规定,需要申请指标。

(3)老挝政府腐败现象严重。

(4)缺乏促进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发展的法律框架。

机会:(1)老挝政府鼓励开发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2)老挝周边电力需求旺盛,带动老挝电力出口。

老挝邻近的东南亚各国的电力均面临紧缺,为老挝电力出口创造了机遇。

(3)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带动老挝电力基建项目开发。

威胁:(1)水电、燃煤发电项目开发引发对环境的担忧。

(2)老挝资金不足,需外国投资者带资。

(3)当地电力消费能力有限,电力市场以外需为主,但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大。

(4)老挝财政收入有限,外债负担重。

三、老挝电力行业准入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老挝先后颁布或修改多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外国投资者可以按照"协议联合经营"、与老挝投资者成立"混合企业"和"外国独资企业"等3种方式到老挝投资。

外国人以及其他组织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只享有土地租赁权。

老挝国内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市场明显呈现出供小于求。

老挝的水电市场分析

老挝的水电市场分析

老挝的水电市场分析一、老挝水电资源概况近年来,老挝为了摆脱国家落后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步探索革新开放的政策。

在这一过程中,老挝确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之一,即开发其较为丰富的水电资源,通过向周边国家(包括泰国、越南等)输送(出售)电力来增加其外汇收入。

目前老挝向泰国出售的电力收入已占其全部外汇收入的1/4。

水电业是继纺织业和林业之后老挝的第三大出口创汇产业。

水能资源是老挝的最大资源,全境有20余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最长的湄公河在老挝境内全长1846.8公里,约占湄公河全长的44.4%,落差484米,湄公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全国有60多个水源较好的地方可以兴建水电站。

原苏联和越南的专家测算老挝水能理论储量为2500-350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000-3000万千瓦,老挝湄公河委员会的测算数据略高于此数,认为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5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600亿度。

经过多年发展,电力工业已发展成为老挝具有优势的产业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到2000年全国电站装机容量达64.4万千瓦,与1975年相比增长19倍,其中62.7万千瓦(约98%是水电)。

二、老挝电力供应现状及未来10年的需求老挝2000年全年发电量为1,578.5GWh,发电量比上一年增长35%,电力出口683GWh,比上一年增长44.3%,而电力进口比上一年减少7%,2000年电力需求增长14.4%(648.6GWh),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00年度老挝电力生产的增加和电力进口的减少是因为装机容量60MW的NamLeuk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该水电站是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的,资金是由亚行提供的。

尽管老挝目前国内电力消费水平不是很高,2000年度总电力消耗仅648.6GWH,只有36%的人用上了电,但1995年到2000年平均电力消耗增长15.1%,即61.5GWH,增长速度较快。

按老挝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的预测,未来十年年均电力消耗增长为11.75%,到2010年,老挝国内电力新增需求为1314GWH,几乎是2000年度国内总电力消耗数的两倍。

老挝电力市场投资环境

老挝电力市场投资环境

老挝老挝电力市场投资电力市场投资电力市场投资环境环境老挝概况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

老挝全境雨量充沛,一般年份降水量约为2000毫米。

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老挝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与19个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瑞士、加拿大等35个国家(地区)向老挝提供优惠关税待遇。

主要外贸对象为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加拿大。

老挝出口商品主要以有色金属、农林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进口主要是工业品、加工制成品、建材、日用品及食品、家用电器等。

主要投资国家包括中国、泰国、越南、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

主要援助国及组织有:日本、瑞典、澳大利亚、法国、中国、美国、德国、挪威、泰国及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外援主要用于公路、桥梁、码头、水电站、通讯、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项目。

老挝电力市场概况老挝人口和经济规模有限,本土电力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同时,老挝周边的邻国,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电力紧缺。

客观条件决定了老挝的电力市场比较特殊,电力产业本身不仅仅是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作为出口创汇的来源。

从资源禀赋来看,水电无疑是老挝电力市场发展的重点。

可再生能源虽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如风电和光伏,但并不是电力发展的重点。

——《中国企业投资老挝电力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第一章老挝电力市场发展状况及市场前景预测第一节老挝电力建设发展状况一、老挝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二、老挝电力电源结构三、老挝电网长度和电网等级四、老挝电力在建项目汇总第二节老挝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第三节老挝电力市场需求状况一、老挝GDP总量和经济结构历史发展变化二、老挝人口和重点城市区域分布三、老挝电力消费量和电力消费结构四、老挝电力弹性系数第四节老挝电力市场相关政策一、老挝电力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二、老挝能源电力政策三、老挝电价定价规定四、老挝关于工程承包的相关政策规定......老挝投资环境世界排名:在2013年营商环境排名中,老挝的营商环境排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63位。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的现状与法律风险分析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的现状与法律风险分析

中国矿业在老挝投资的现状与法律风险分析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地在老挝投资。

然而,在中国投资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法律风险。

本文将对中国在老挝矿业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老挝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矿藏较为丰富的是石膏、大理石、磷矿、铜、铁、锡、锰、铅、锑、钨、金、银等。

同时,老挝政府也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外资进入。

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方面的投资也十分活跃。

在老挝,中国企业主要的矿业投资主要是石油、铜、铝、电力等。

如老挝南部金红控股公司的铜矿项目、中骏集团在老挝南部的酸性铝土矿项目、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集团在老挝的水电项目等。

通过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国企业在老挝的矿业投资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老挝的矿业投资领域,往往是中老双方的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按照老挝政府规定的,中方出资比例需要大于老方。

这种方式可以说在老挝矿业投资方面的成功与中国企业的积极拓展有着密切关系。

在中国企业在老挝矿业方面的投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法律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老挝,法律环境相对较为混乱。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如简化投资手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税费等,但一些投资项目需要涉及到国际贸易、土地、采矿权等各个方面,因此会面临着法律上的不确定性。

2. 资源开发时关于环保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老挝矿业开发中触发了矛盾冲突。

在老挝,一些矿业项目对当地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同时,当地居民对采矿、选矿、排渣等项目的噪音、灰尘、废水等环境问题也提出了质疑,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3. 政治环境的不稳定:老挝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

随着老挝加入WTO和推出了吸引外资的政策,老挝在矿业开发中的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外商承包,包括老挝国内外两种投资方式。

因此,当地的政治环境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中国企业也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和掌握政治动向。

4. 财务和商业风险:财务和商业风险对于大部分的国际投资者来说都是最为敏感的部分。

老挝电力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老挝电力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尽快研究和制定乡村电力发展总体规划,对 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建立小型水力发电站,对于那些 没有水力发电条件但又确实非常需要用电的边远地 区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或生物资源发电等形式,以满 足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
— ——从国外进口电力以满足边境地区、边远地区 和老挝国家电网尚未覆盖到的地区的用电需求。
5. 南林河第二水电站 (100 兆瓦,3.74 亿度),耗 资总额达 1.34 亿美元,由私人投资,工程预计在 2010 年完成。
争取在 2010 年前动工的有 9 个项目,发电总功 率达 863 兆瓦(MW),具体项目是:
1. 占巴色省色伽达电站(60 兆瓦,2.01 亿度),耗 资总额达 1.02 亿美元,尚未筹集到资金,工程计划在 2011 年竣工。
2001~2005 年期间,老挝完成了他纳一农黑高压 输电线工程、香恩—沙耶武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南
勒—川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老挝中部—南部高压输 电线路工程、兹汕—空帕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班 纳—阿速波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多个电网工程的建 设。截至 2005 年年底,老挝全国的输电线路全长 19503.5 公里,其中,230 千伏(KV)的高压输电线路 246 公里;连接全国各省各县的 115 千伏(KV)的高压 输电线路长 1112.7 公里;中压输电线路长 8843.3 公 里,低压输电线路长 9 075 公里。为满足工业生产和 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高压、中压和低压电网都得到 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得到了优先发 展。此外,老挝还在边远地区和乡村发展小型水电站、 太阳能电站等,对于尚没有建成永久性电网的边境县 份则从国外进口电力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东南亚纵横 AROUND SOUTHEAST ASIA
2009.7

老挝电力市场现状和趋势浅析

老挝电力市场现状和趋势浅析

老挝电力市场概况一、老挝国家概况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与中国云南相邻,与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交界,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国土面积23.68km2,首都为万象特区。

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

2022年,老挝全国人口753万,国内生产总值157亿美元。

二、老挝电力资源禀赋1.水电老挝境内山川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并主要分布在湄公河干流及其支流上,湄公河是流经缅、老、泰、柬、越五国的国际河流,其上游为中国的澜沧江,流经老挝长度1865km,占总长度44%。

老挝政府预计全国水电开发潜力为26GW,目前已开发水电容量约10GW,预计到2025年将完成12GW水电开发,到2030将完成20GW水电开发。

2.煤电老挝的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在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均有矿床分布,但煤品质不高,以褐煤为主,已开发一座1878MW煤电站,规划开发容量约4GW,但受限于目前的国际融资环境,煤电开发较难实现。

3.新能源老挝南部省份的西侧光照资源最好,年辐射量可达到1899kWh/m2以上,向东和向北逐次递减;老挝的优质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省份的东侧高海拔地区,平均风速可达6m/s-7m/s。

老挝地广人稀,新能源禀赋具备开发的经济性,但目前开发应用较为有限,政府正在筹备相关法规和规划,民间资本也在积极布局。

4.其他老挝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未有探明可采储量,油气全部依靠进口。

地热方面,未有可经济开发的资源,有企业计划进行研究但尚未得出成果。

三、电力市场主要参与方1.政府主管部门老挝能矿部负责老挝电力政策、战略、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管。

2.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及相关企业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是老挝能矿部直属的国有企业,负责统筹管理老挝全国发电、输电、配电及电力进出口,为老挝全国用户提供电力。

老挝国家发电公众公司(EDL-Gen)是由EDL控股的发电企业,是老挝证券交易所首家上市公司,EDL 投资的电站资产由EDL-Gen运营管理。

研究论文: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

研究论文: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

79366 投资决策论文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圉(简称老挝)地处链接亚洲和太平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桥梁的位置,国土分别与中同、泰国、缅甸、越南、束埔寨接壤,湄公河流贯穿其国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1986年老挝政府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紧接着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随后,老挝加入“东盟”和大西洋白南贸易区。

20xx年“七五”计划(20xx年-20xx年)大力提倡吸引外资、拓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商贸往来。

20xx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8个正式成员国。

这一系列举措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外部的条件,使老挝从一个封闭的同家走上了开放、合作、和外部相互交流的道路。

它的经济前进速度稳步加速(近几年一直保持在7%的增长速度),不断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发展本国经济,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投资潜力的新兴投资区域之一,经济不断迈人区域化、国际化。

老挝地广人稀、南由于地缘优势和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相对低廉,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成为中同互联互通战略和大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阵地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老两国商贸往来频繁。

中国自20xx年以来持续保持成为老挝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地位。

一、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的优势1.政治环境稳定,市场经济日趋完善老挝和中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老挝政府鼓励与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的人们交往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

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的执政党,国内政局稳定。

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人民进行革新事业,建设和发展了人民民主制度,领导国会和政府坚定有序的实施对外开放,实现了老挝的和平、独立、民主、统一和繁荣的老挝,成为老挝对外开放的坚实的政治保障。

老挝1986年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紧接着实行了全面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后的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格由市场决定;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合理分配和再分配各种收入。

老挝基本建立了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的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家庭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收入水平,为吸引外资提供了适宜投资的宏观经济环境。

中国电力海外投资分析

中国电力海外投资分析

在风险控制方面,企业制定了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了可能出现的风险及 应对措施。
结论
海外电力投资开发体系的研究对企业开展海外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体系的现状、关键点及案例分析的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首 先,构建海外电力投资开发体系需要政府支持、市场调研、项目策划、立项审 批及实施运营等环节的协同配合。
关键点分析
在海外电力投资开发体系中,有四个关键点值得:
1、市场前景:企业应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长期需求,选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的项目。
2、资源条件:投资项目所需资源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 关键因素。企业应对当地资源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具有优势的项目。
3、合作伙伴的选择:寻找可靠的当地合作伙伴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市 场,降低经营风险。企业应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及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三、合作伙伴
1、政府合作伙伴
中国电力海外投资通常会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通过与目标国家政府签署合作 协议,中国电力企业可以获得更有保障的投资环境。此外,与当地政府合作还 有助于解决诸如土地征用、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例如,中国华电集团在埃 及投资的风电项目,就是在埃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2、企业合作伙伴
股权投资是中国电力海外投资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下,中国电力企业通 过购买、控股或参股海外能源企业的股权,获得相应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能源资源。例如,中国国家电网收购希腊国家电网公司24%的股权,进一步拓 展了其在欧洲的业务范围。
2、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指为某一特定项目筹集资金的投资方式。中国电力企业在海外投资 项目时,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合作,以项目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例如,中国三峡集团 在缅甸投资的水电项目,就采用了项目融资的方式。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摘要】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方面,中国与老挝有着历史上的友好关系,政治互信程度高,有利于投资合作的顺利进行。

老挝地处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中国投资可以帮助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可能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相信中老投资合作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两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中国、老挝、直接投资、优势、劣势、背景介绍、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挝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外资有着较高的依赖度。

中国作为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其在老挝的直接投资逐渐增长。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等领域,为老挝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老挝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法制建设不完善,投资风险较高。

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相对不便利,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既面临着诸多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老挝政治环境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老挝的投资合作有望取得更大的进展。

2. 正文2.1 中国在老挝直接投资的优势在近年来,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优势。

中国在老挝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涉及领域广泛。

中国在老挝的投资涵盖了能源、基础设施、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为老挝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支持。

中老两国在政治关系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合作,相互信任程度高。

这为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合作基础。

老挝的地理位置优越,与中国地缘相近,便利了双方的经贸合作与投资往来。

老挝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提供了成本优势。

老挝政府对外商投资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这也为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老挝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对老挝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对老挝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作者:李好谢敏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12期1986年,老挝推行“革新开放”政策,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2011年“七五”计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老挝政府积极发展经济,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吸引外资,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由于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发展较快,资源丰富,近年来老挝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新兴投资区域之一。

但是,老挝毕竟还是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市场,在向外商提供巨大潜在机会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投资收益的风险因素,值得前往老挝投资经营的企业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

一、老挝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现状自1988年老挝政府颁布素有“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开放的投资法规” --《外资投资法》以来,老政府多次修订或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外国直接投资环境,更好吸引外资的法律、法规。

如1994年修订的《鼓励外资投资法案》、2001颁布的《促进和管理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2009年颁布的《投资促进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中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外商可在老挝建独资、合资企业,享五年免税优惠及放宽外国直接投资领域,简化投资申办手续等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中充分体现出老挝政府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鼓励态度,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法律保障。

由于受特殊政治关系和地缘优势的影响,越南、泰国分别为老挝第一、第二直接投资来源国。

从投资金额来看,中国紧随其后,位列第三,1989-2012年累计投资总额达39.52亿美元,为老挝的第三大直接投资来源国。

从投资项目数来看,中国在老实际投资项目累计801个,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是第一投资来源国越南的两倍。

从直接投资的领域来看,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矿产开发(27%)、电力(25%)两大基础设施建设,总共占到FDI总额的52%,这反映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老挝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需求;此外,农业(12%)、服务业(10%)、手工制作业(8%)作为老挝主要的经济部门,也是吸FDI的重要部门,总共占到FDI的30%。

【精品】老挝赛德2水电站国际工程项目案例浅析

【精品】老挝赛德2水电站国际工程项目案例浅析

老挝赛德2水电站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浅析摘要:老挝赛德2水电站项目是北方国际公司第一次在老挝市场开展承包项目,也是第一次以EPC方式整体承建水电站项目.因此,公司专门成立了老挝赛德2水电站项目经理部,并在项目经理部之下设立了合同管理部、环保外联部和工程部,分别负责项目的对内对外合同管理工作、环境安全和对外联络工作、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工作。

本文从老挝赛德2水电站项目的获取、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的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该水电站的成功实施的原因。

关键字:老挝赛德2水电站;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控制1项目概况老挝赛德2水电站(Xeset2HydropowerPlant)项目位于老挝南部沙拉弯省(Saravan)和泉帕萨克省(Champassa)交界地区的赛德河上,距沙拉弯省会城市沙拉弯市35公里,是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在此河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

项目由汇塔彭(HouayTapoung)河、赛德河跨流域引水工程、赛德2水电站工程、输电线路工程及配套工程四部分组成,工期48个月。

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2×3。

8万千瓦,与已投入运行的赛德1水电站和规划中的赛德3水电站形成梯级开发,年均发电量279.6GWh。

该水电站项目是北方国际公司于2004年3月18日同老挝电力公司签订的EPC总承包项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老挝副总理柏松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项目合同总金额高达1.35亿美元,其中20%由老方业主支付,80%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总承包商北方工业公司提供出口卖信支付,并由老方在运营期分11年归还。

项目于2005年8月8日正式开工,2009年8月7日顺利竣工并移交。

项目建成后,极大缓解了老挝南部四省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期间为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先后受到包括老挝国家总理、副总理及能矿部长在内的多位政府高官的视察,为北方国际在老挝市场的开拓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挝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风险浅析

老挝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风险浅析

收稿日期:2020-7-9作者简介:孙杉,中国进出口银行香港代表处缅甸工作组。

摘 要:电力行业作为老挝支柱产业之一,是老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未来发展与老挝财政和债务可持续密切相关。

目前,老挝电力行业存在装机增长过快、电网发展严重滞后、电力消纳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

投资老挝电力行业时应注意其电力市场发展瓶颈,规避潜在风险,可适时参与电力行业顶层设计,侧重开发电力出口市场,增加老挝电力消纳产业,提高其电力消纳能力。

关键词:老挝电力市场电力消纳行业发展孙杉老挝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风险浅析一、老挝电力行业发展现状老挝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经济以农业、矿产、电力和旅游业为主。

近些年来,老挝政府大力发展电力行业,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收入的主要力量。

(一)电力资源1.水能资源极具潜力老挝全境有20余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老挝最大河流,境内全长1846.8公里(约占湄公河全长的44.4%),落差达484米,老挝大约80%的国土区域在湄公河流域。

老挝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中部可开发规模较小。

目前老挝水电总装机约为4800兆瓦(MW),仅占可开发容量的21%,利用程度较低,开发潜力较大。

2.火电资源主要来源于煤炭老挝工业用煤总储量约为6.4亿吨,目前探明可开采储量为2.26亿吨,主要分布在老挝的西北部,褐煤储量占总储量的90%左右,热量值大致为2000~6500千卡/千克(kcal/kg)。

最大的褐煤矿区在沙耶乌里省的洪沙地区,该地区已建设装机容量为1800MW的火电厂,电力全部输送泰国。

3.新能源开发尚不成熟目前,老挝尚未建立成熟的清洁能源开发的商业模式。

老挝地处内陆山地,季风和台风经山脉阻挡,全境大部分地区风速小于2米/秒,达不到风力发电的要求。

老挝太阳能资源较好,大部分地区太阳辐照度为5500~6500兆焦/平方米(MJ/m 2),小型光伏电力系统已在偏远地区得到应用,但总装机十分有限,约为1.5MW。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的机遇与挑战摘要: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在老挝的南塔省,90%的外商投资都是来自中国。

文章着重分析中国企业在老挝南塔省投资面临着资源丰富、政策优惠、竞争压力小的优势,但同时中国企业又面临着劳动力结构不合理、行政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薄弱的劣势,最后文章提出中国与老挝应该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老挝;南塔省;中国企业;投资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自建交五十余年来,两国保持睦邻友好,商贸往来密切。

随着老挝加入东盟组织和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以及2013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58名成员,老挝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大,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到关键时期。

老挝地处东南亚各国腹地中心,其政治稳定,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量两旺,它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经商的乐土。

虽然,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金额还不算多,但投资增长率已排第一位,尤其是在老挝南塔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中国企业。

根据南塔省的规划和投资局统计,2012年南塔省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项目共有56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为39个,90%的外商投资是来自中国。

1 中国企业到南塔省投资的机遇1.1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南塔省位于老挝的西北部,面积约9,325平方公里,与老挝的博桥省、乌多姆赛省、缅甸及中国云南省接壤。

南塔省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从中国通往泰国的昆曼公路,与老挝的其它省市相比有一定的交通运输优势,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条件。

南塔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有水。

南塔省拥有品味较高的矿产,主要是煤矿、铜矿等,这已经成为吸引许多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的主要行业。

南塔省的闲置土地较多,气候条件良好,农业发达,主要盛产橡胶、香蕉、西瓜、油果等。

中国企业投资者与南塔省当地人合作,采取3+2的投资方法(投资者的资金、设备和种子,当地人的劳动力和土地),进行农业合作。

1.2 政治稳定,政策优惠老挝与中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中老两国的政治关系保持着稳步的发展,为投资者创造和平、安宁的政治环境。

老挝投资风险管理

老挝投资风险管理

老挝投资风险管理【摘要】老挝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投资目标,但其独特的政治、法律、市场和文化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从老挝投资环境概况入手,探讨了老挝投资风险的主要特点,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文化因素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结论部分分析了老挝投资风险管理的挑战,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策略,探讨了未来老挝投资风险管理的展望。

通过对老挝投资风险管理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决策参考,帮助其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老挝市场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老挝投资风险管理、老挝投资环境、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市场环境、文化因素、挑战、策略、展望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关注老挝投资风险管理老挝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老挝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不完善,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存在一定的漏洞。

老挝的市场环境相对落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

老挝的文化因素也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投资者需要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鉴于以上种种因素,投资者需要关注老挝投资风险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回报。

只有充分了解老挝投资环境的特点和风险,投资者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利润。

1.2 老挝投资环境概况老挝政府一直致力于吸引外国投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简化投资程序、扩大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

老挝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政府对外商投资持开放态度,欢迎外国投资者来老挝投资兴业。

2. 正文2.1 老挝投资风险的主要特点1. 政治风险:老挝政治稳定性相对较弱,政府政策和立场可能频繁变化,导致投资者面临政策风险。

特别是在涉及资源开发和土地征用等项目时,政治风险更加突出。

2. 法律风险:老挝的法律体系相对不健全,法律执行力度较弱,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也有待提高。

投资者在老挝可能面临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法律风险。

3. 经济风险:老挝的经济体系较为脆弱,受国际市场变化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3期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Economics University Vol.27,No.3中国企业在老挝电力投资的前景和风险分析虢晓芳1,冷希洛2(1.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1;2.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1)摘要:在云南省桥头堡国家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中国企业在老挝电力行业的投资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机遇和优势,同时也面临很多内外风险。

中国企业要在老挝电力行业成功投资,实现双赢或多赢,国家应该完善相关金融政策;国家和企业构建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应该保证投资团队的专业性;争取老挝政府对电力项目更多的支持;增强劳动力经验交流;尊重老挝文化、宗教、习俗,处理好中老关系。

关键词:电力资源;投资优势;投资风险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55(2012)03-0008-03收稿日期:2012-06-01基金项目:云南省世界经济省级重点学科项目“云南企业对东盟国家的跨国经营研究”(YNZK20120619)作者简介:虢晓芳(1987—),女,湖北荆州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世界经济,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通讯作者简介:冷希洛(1963—),云南昌宁人,经济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资深教授,专业为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国际投资、跨国公司和国际技术经济。

老挝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

与老挝接壤的国家有中国、泰国、越南、柬埔寨和缅甸。

老挝境内约80%为山地和高原,并且多被森林覆盖。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老挝境内最大的河流,流经西部约1,900公里。

老挝与中国自1961年4月25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一直以来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

同时,中国、老挝都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组织成员,该组织是由亚洲开发银行界定并牵头的特定区域的经济合作体,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各个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几年,老挝政府获得的国际无偿援助很多,每年约有4亿美元,中国对老挝也提供了很多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

其中,中国对老挝援建的项目包括公路、桥梁、机场和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类紧急救助、人力资源培训这一类的惠及民生的项目。

中国与老挝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先后签署了贸易、投资保护、旅游、汽车运输等一系列经贸合作文件,并且成立了双边经贸与技术委员会,中老自贸安排也将于2015年实施。

随着老挝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化,外资企业纷纷把握良机,加强和老挝的合作,扩大在老挝的投资,其中水电资源开发这一类的项目已经成为外资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而云南地处老挝与中国交界边境,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更应该把握好这一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好云南省“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这一契机,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一、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的有力条件、机遇和优势(一)老挝投资环境良好自2003年至今,老挝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球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4个百分点。

并且,在全世界遭受金融危机的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0.6%,而老挝依旧获得了GDP 增长率8.0%的可喜成绩。

在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各国经济纷纷下滑,而老挝经济增长速度也依然保持在8.0%。

种种迹象表明老挝的整体投资环境良好,非常适合企业在进行进一步行业环境调查研究之后对其投资。

(二)老挝政府大力支持老挝的电力需求量有增高的趋势,主要是用于加工业、矿石开采业、各类服务行业、城市供电及农村用电发展计划。

根据老挝政府部门的《老挝战略规划》:“集中扩展全国电力供电网,尤其是开发区和边境地区电力网建设;继续调研可以修建大规模水电站的地点。

”老挝政府非常重视本国的水电资源开发,并希望借此为老挝实现摆脱国家贫困和逐步实现工业化提供战略依托。

(三)老挝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很大老挝的河流众多,且河网密集,主要河流有湄公河及其支流、南马河、南汕河和南明河的上游段,水能储备非常地丰富。

经电力勘察设计部门测算,老挝水能理论蕴藏总量约为3,000万千瓦左右,可开发装机容量约为2,500万千瓦左右。

但是,目前老挝已有的国内输配电网络还不够完善,且都独立成块,没有形成统一的电力系统。

南方一些地区在丰期电力盈余,却将电力以4美分的价格贱卖给周边国家;而其它一些地区在丰期缺电,却以5美分的高价从国外购入。

假如国内有统一的电网系统,电源可在地区间调配,则可使老挝全国有充足的电力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电力产业对老挝经济发展更高的贡献。

并且,电力系统的完善,可以使老挝人民的整体利益得以大幅度提升。

在中国对老挝投资的过程中,老挝电力部门也可以获得管理高电压等级电网的经验,带动电源和其他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加老挝国内的就业水平。

因此,电虢晓芳等:中国企业在老挝电力投资的前景和风险分析力合作对于老挝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项目,从而可知,老挝的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是非常大的。

(四)中国的投资实力雄厚中国云南和老挝交界,地缘优势非常大。

云南电网公司自2009年12月6日向老挝送电起,截至2011年4月30日,总计向老挝送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达到了1.1亿千瓦时,实现电费收入649万美元。

其中2011年1-4月,向老挝送电量共4434万千瓦时,实现电费收入276万美元。

2011年12月23日,云南电网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正式签署《云南电网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关于老挝北部115千伏送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这是云南电网公司继通过110千伏和220千伏线路向越南北部送电后,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又一次电力贸易合作。

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签署的这一合同是云南电网公司在次区域国家电网外经贸建设项目中的第一个EPC项目,涉及项目实施中的设计、采购及供应、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该项目开启了云南电网公司对外项目承包的全新模式。

2012年2月14日,云南电网实现向老挝丰沙里无电区域送电,送变电公司首个涉外总承包工程竣工投产,这标志着中老两国电力合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云南电网公司处于云南,拥有次区域合作的地理优势。

在电力工程方面,云南电网公司在高压输网工程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优势。

云南电网公司拥有顶尖的输变电技术,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稳定的后方物质保障,以及成熟的项目管理能力。

凭借这些外部以及内部优势,云南电网公司更应该把握次区域合作的投资机会,进一步加强与老挝方面的电力合作。

(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大中老合作商机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开始,中国与东盟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6个老成员国之间93%的产品实行零关税。

中国对东盟成员国关税平均下降到0.1%,而东盟这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关税平均降到0.6%。

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4个新成员对中国90%的产品,到2015年亦实行零关税。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加快,关税壁垒逐步减少,乃至消除,极大地有利于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实现跨国经营。

很自然,中国企业到老挝电力行业开展跨国经营亦有较好的机遇。

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会给中老双方都带来较大利得。

另外,老挝对一般商品的降税可以享受5年的过渡期,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按贸易协议实施降税并提前享受减税带来的一些好处。

二、中国企业在老挝电力投资的风险分析(一)外部风险一是经济风险。

虽然老挝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老挝目前依然被联合国界定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老挝投资的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指宏观经济风险,例如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的不景气会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传导到电力的消费。

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也会影响投资,包括利率的变动、税收的变动等。

此外,近年来人民币有长期升值压力,境外投资时也就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

二是政治文化风险。

现阶段,老挝的法制法规建设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老挝的很多行业,包括电力行业都还缺乏鼓励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

在实际的国外投资过程中,时常发生政策变化和政府干预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极大地影响投资项目的进展,因此政治环境的局限性需要引起投资方的足够重视。

另外,老挝人民大多数信仰小乘佛教,而在中国,多数人都是信仰大乘佛教。

这一宗教信仰的差距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的发展程度等都有较大的不同。

一些中国的企业进入老挝后由于缺乏对人文环境的考察,引起了一些文化碰撞,使得投资项目进展非常缓慢,有些甚至搁浅。

因此,面对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需要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更加谨慎。

三是技术风险。

在人力资源方面,虽然老挝劳动力成本比国内低,但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尤其是技术劳动力严重不足。

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会使项目不能正常发挥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并且由于当地人文原因,老挝工作时间及强度远低于我国劳工现有工作情况。

同时,老挝劳动社会福利部于1999年3月颁布实施《外籍劳工引进和使用管理决定》。

该决定规定对老挝务工人员在技术方面设定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涉及到我国劳工对外输出的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人员成本,拉长项目周期。

四是市场环境风险。

老挝工业发展比较落后,重工业原材料生产更是有待提高。

由于电力工程建设的特性,需要大量的电缆以及耗材,能否成功地就地取材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及施工时间。

老挝国内目前已有和在建的电源仅占可开发资源的22%,余下的78%的可开发资源虽然签订了谅解备忘录(MOU),却迟迟无法进入建设阶段,这也是由于老挝国内输配电网络还不够完善。

可见,电网基础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挝经济的发展。

在运输方面,由于老挝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发展的原因,没有出海口,至今只有一条铁路。

老挝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陆地运输、水陆运输(湄公河)和航空运输。

由于老挝境内多为山地和高原,陆地运输成本比较大。

另外,湄公河险滩比较多,全年可通航的只有万象以下到宾汉河口附近一段。

大水时小轮可由万象上溯到琅勃拉邦,南乌江下游也可通行小汽艇。

其余河流大多只能通行小木船。

因此,湄公河的运输能力也极其有限。

再加上老挝的航空业也不发达,从而对电力项目建设的物资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将会直接导致电网建设的效率低下,成本增大,项目周期加长。

电力项目运行之后,电费的回收问题也会对企业的整体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

考虑到老挝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偿债能力较低,可能会出现电费回收困难。

另外,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化也会使电力项目的预期收益受到影响。

五是自然环境风险。

例如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都属于自然环境风险,是不可抗力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