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动力学测试卷
物理化学动力学 试题3
物理化学动力学试卷3一、选择题( 共16题26分)1. 2 分(6453)6453除多光子吸收外,一般引起化学反应的光谱,其波长范围应是:(A) 可见光(400 - 800 nm) 及紫外光(150 - 400 nm)(B) X射线(5 - 10-4 nm)(C) 远红外射线(D) 微波及无线电波2. 2 分(6181)6181单原子分子A与双原子分子B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据A(TST)=(k B T/h)[q≠/(q A q B)] 计算A时,q≠为(A) f t3f r2f v3(B) f t3f r2f v4(C) f t3f r3f v3(D) f t3f r3f v23. 2 分(6104)6104在过渡态理论的速率方程中,因数RT /Lh或k B T/h对所有反应都是一样的。
其值约为∶(A) 103 s-1(B) 1013 s(C) 1013 s-1(D) 103 s4. 2 分(6109)6109设气体A和B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f t =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f r= 10。
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T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A) 10-22k B T/h(B) 10-21k B T/h(C) 10-23k B T/h(D) 1023k B T/h5. 下列双分子反应中:(1) Br + Br →Br2(2) CH3CH2OH + CH3COOH →CH3CH2COOCH3+ H2O(3) CH4+ Br2→CH3Br + HBr碰撞理论中方位因子P的相对大小是∶(A) P(1) > P(2) > P(3)(B) P(1) > P(3) > P(2)(C) P(1) < P(2) < P(3)(D) P(1) < P(3) < P(2)6. D+B→产物,从各物理量均以基本单位计算所得之k N ,换算为以mol·dm-3为量纲的k c,它们的关系为:(A) k c =Lk N(B) k c=106L2(C) k c=103Lk N(D) k c=10-3Lk N7. 理想气体反应A + BC[ABC]≠→产物,若设E a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H m$表示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差,则$+ RT(A) E a= ∆≠Hm$+ 2RT(B) E a= ∆≠Hm$+ 3RT(C) E a= ∆≠Hm$- 2RT(D) E a= ∆≠Hm8. 如果碰撞理论正确,则双分子气相反应的指前因子的数量级应当是:(A) 10-8 -10-9 dm3·mol-1·s-1(B) 1023 -1024 dm-3·s-1(C) 1010 -1011 dm3·mol-1·s-1(D) 1010-1011 dm-3·s-19. 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 a和活化焓∆≠H m之间的关系是:(A) E a= ∆≠H m(B) E a= ∆≠H m-RT(C) E a= ∆≠H m+ RT(D) E a= ∆≠H m/ RT10.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 + O3→NO2+ O2NO2+ O →NO + O2在此机理中,NO 是:(A) 总反应的产物(B) 总反应的反应物(C) 催化剂(D) 上述都不是11. 自由基和自由原子与饱和分子间的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在:(A) 0 - 167kJ·mol-1之间(B) 167kJ·mol-1以上(C) 0 - 42kJ·mol-1之间(D) 0kJ·mol-112.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A) -0.6932/k(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D) (2.303/k) lg(1/n)13. 对于反应 A →产物,如果使起始浓度减小一半,其半衰期便缩短一半,则反应级数为:(A) 1 级(B) 2 级(C) 0 级(D) 1.5 级14. 一级反应的浓度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是:(A) c A~t(B) ln c A~t(C) 1/c A~t(D) 以上均不成立15.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A) 比较小(B) 167kJ·mol-1以上(C) 不需要活化能(D) 400kJ·mol-1以上16. 对于基元反应NO2+ NO3→NO + O2+ NO2,可作断论:(A) 一定是二级反应(B) 一定不是二级反应(C) 一定是双分子反应(D) 一定不是双分子反应二、填空题( 共12题24分)17. 2A+B=2C 已知反应某一瞬间, r A=12.72 mol·dm-3·h-1, 则r B=, r C=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动力学1A 一、选择题 1. 连串反应 Ak 1Bk 2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A) 0.3 min (B) 5.0 min (C) 6.93 min (D) ∞ 2. 平行反应 Ak 1B (1); Ak 2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 1为 120 kJ ·mol -1,E 2为 80 kJ ·mol -1,则当在 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A) k 1/k 2= 8.138×10-3 (B) k 1/k 2= 1.228×102(C) k 1/k 2= 1.55×10-5 (D) k 1/k 2= 6.47×104 3. 如果臭氧 (O 3) 分解反应 2O 3→ 3O 2的反应机理是: O 3→ O + O 2 (1) O + O 3→ 2O 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 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3 (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C) kpH2pN2(D) kpH2pN227. 在反应 A k1Bk2C,Ak3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8. [X]0 [Y][Z] 增加 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 s0.10 mol·dm-3 0.10 mol·dm-3 720.20 mol·dm-3 0.10 mol·dm-3 180.20 mol·dm-3 0.05 mol·dm-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n所需要的时间是: ( )(A) -0.6932/k (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 (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 ______________mg。
【免费下载】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动力学2A 一、选择题1. 水溶液反应 Hg + Tl 3+ ─→ 2Hg 2+ + Tl + 的速率方程为r = k [Hg ][Tl 3+]22+22+/[Hg 2+]。
以下关于反应总级数 n 的意见哪个对? ( )(A) n = 1 (B) n = 2 (C) n = 3 (D) 无 n 可言2. 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 的半衰期近似为:(a 表示年) ( )(A) 0.3×10-6 s (B) 2.5 min (C) 5580 a (D) 4.5×109 a3. 某反应物反应掉 7/8 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 3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 )(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4. 1-1 级对峙反应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 1 ,k 2) ( ) (A) t = ln(B) t = 12k k 11221ln kk k k - (C) t =(D) 1121212ln k k k k k +-112121lnk t k k k k =+-5. 一级反应完成 99.9% 所需时间是完成 50% 所需时间的: ( )(A) 2 倍 (B) 5 倍 (C) 10 倍 (D) 20 倍 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 -1,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 ,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 4.5% (B) 90% (C) 11% (D) 50% 7. 均相反应 A + BC +D , A + BE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C]/∆[E] =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下述哪个是其充要条件? ( )(A) (1),(2) 都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B) 反应前 C ,E 浓度为零 (C) (1),(2) 的反应物同是 A ,B (D) (1),(2) 反应总级数相等8. 气相反应 A + 2B ─→ 2C ,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 A 和 p B ,反应开始时并无 C ,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A) p A - p B (B) p - 2p A (C) p - p B (D) 2(p - p A ) - p B 9.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0. 某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mol·dm -3·s -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A B为: ( )(A) 2 级 (B) 1 级 (C) 0 级 (D) 3 级 11. 反应速率的简单碰撞理论中引入了概率因子P ,可表示为反应截面与碰撞截面之比(σ r /σ AB ),于是 ( )(A) P >1 (B) P <1(C) P =1 (D) 不一定二、填空题12. 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 t ,2t ,3t1212,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级数为 _______ 。
化学物理化学与反应动力学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A.烧纸
B.铁生锈
C.水蒸发
10. AB
11. BCD
12. ABC
13. AB
14. BD
15. AB
16. AC
17. AD
18. AB
19. B
20. ABC
三、填空题
1.过渡
2. s^-1
3.零
4.引发
5.平衡
6.左
7.化学键
8.温度
9.一
10.加快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B.灯泡发光
C.碘与淀粉反应
D.酸碱中和反应
8.以下哪些是化学吸附的特点?()
A.不可逆过程
B.强度比物理吸附大
C.不受温度影响
D.可以形成化学键
9.以下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A.温度
B.压力
C.反应物和产物的初始浓度
D.催化剂
10.以下哪些是零级反应的特点?()
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在反应结束时被消耗
D.可以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
16.以下哪些情况下,化学平衡会向左移动?()
A.增加产物浓度
B.减小反应物浓度
C.降低温度(放热反应)
D.移除催化剂
物理化学练习(化学动力学1)
物理化学之动力学(1)练习一、选择题1.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实验 p H 2/kPa p N 2/kPa (-d p 总/d t ) / (Pa ·h -1) 1 13.3 0.133 1.332 26.6 0.133 5.323 53.2 0.0665 10.64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A) kp H 23p N 2(B) kp H 22p N 2(C) kp H 2 p N 2(D) kp H 2 p N 222.[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0.20 mol ·dm -3 0.05 mol ·dm -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 ,[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3.1-1 级对峙反应 12A B kk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 1 ,k 2)(A) t = ln 12k k (B) t = 11221ln k k k k - (C) t =1121212ln k k k k k +-(D) 112121ln k t k k k k =+- 4.气相反应 A + 2B ─→ 2C ,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 A 和 p B ,反应开始时并无 C ,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A) p A - p B(B) p - 2p A(C) p - p B(D) 2(p - p A ) - p B5.连串反应 A k 1B k 2 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A) 0.3 min (B) 5.0 min(C) 6.93 min (D) ∞6.某反应物起始浓度相等的二级反应,k = 0.1 dm 3·mol -1·s -1,c 0= 0.1 mol ·dm -3,当反应率降低 9 倍所需时间为:(A) 200 s(B) 100 s(C) 30 s(D) 3.3 s7.反应 A k 1 B (I);A k 2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 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8.均相反应 A + B k 1 C + D , A + B k 2 E +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 ∆[C]/∆[E] =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力学1A一、选择题1. 连串反应A k1B k2 C 其中k1= 0.1 min-1,k2= 0.2 min-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A,且浓度为1 mol·dm-3,则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A) 0.3 min (B) 5.0 min(C) 6.93 min (D) ∞2. 平行反应A k1 B (1);A k2 D (2),其反应(1)和(2)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为120 kJ·mol-1,E2为80 kJ·mol-1,则当在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A) k1/k2= 8.138×10-3(B) k1/k2= 1.228×102(C) k1/k2= 1.55×10-5(D) k1/k2= 6.47×1043. 如果臭氧(O3) 分解反应2O3→3O2的反应机理是:O3→O + O2(1)O + O3→2O2(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3而言可能是:( )(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2A + B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6. 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 )(A) kp H 23 p N 2(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7. 在反应 A k 1B k 2C ,A k 3 D 中,活化能 E 1> E 2> 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 8. [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0.20 mol·dm-30.05 mol·dm-336对于反应X + 2Y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A) 对X 和Y 均为一级(B) 对X 一级,对Y 零级(C) 对X 二级,对Y 为一级(D) 对X 四级,对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 )(A) -0.6932/k(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______________ mg。
物理化学测验题(动力学)
物理化学测验题〔七〕一、选择题。
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在以下各速率方程所描述的反响中,那一个无法定义其反响级数。
〔 〕〔1〕d HI d H I c t kc c ()()()=⋅22;〔2〕{}d HCl d H Cl c t kc c ()()()=⋅2212;〔3〕{}d HBr d H Br HBr Br 2c tkc c k c c ()()()'()()=⋅+21221;〔4〕{}d CH d C H H 2c t k c c ()()()46122=⋅。
2、对于反响A Y ,如果反响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A 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那么该反响的级数为:〔 〕。
〔1〕零级; 〔2〕一级; 〔3〕二级。
3、 假设某反响的活化能为80 kJ ·mol -1,那么反响温度由20℃增加到30℃,其反响速率系(常)数约为原来的:〔 〕。
( 1 ) 2倍; ( 2 ) 3倍; ( 3 ) 4倍; ( 4 ) 5倍。
4、某一级反响的半衰期在27℃时为5000 s ,在37℃时为1000 s ,那么此反响的活化能为:〔 〕。
( 1 ) 125 kJ ·mol -1; ( 2 ) 519 kJ ·mol -1; ( 3 ) 53.9 kJ ·mol -1; ( 4 ) 62 kJ ·mol -1。
5、低温下,反响 CO(g) + NO 2(g) ==CO 2(g)+ NO(g) 的速率方程是 υ= k {c (NO 2) }2 试问以下机理中,哪个反响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
(1) CO + NO 2 −→−CO 2 + NO ; (2) 2NO 2N 2O 4 〔快〕, N 2O 4 +2CO −→−2CO 2 + 2NO 〔慢〕 ; (3) 2NO 2 −→− 2NO + O 2 〔慢〕, 2CO + O 2 −→−2CO 2 〔快〕 。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动力学一练习习题
物理化学(二)练习1(化学动力学)2014级一、选择题( 共15题)1-1. 反应A k1B (I);Ak2D (II),已知反应I 的活化能E1大于反应II 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的比例?(A) 提高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1-2. 如果某反应的△r H m= 100kJ·mol-1,那么活化能E a将:(A) E a≠100kJ·mol-1(B) E a≥100kJ·mol-1(C) E a≤100kJ·mol-1(D) 都可以1-3. 2A k1产物上述反应对A 为二级,下列何者对时间作图可得一直线,且直线斜率等于速率常数k?(A) 2[A](B) [A]2(C) 1/[A](D) 1/[A]21-4.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A) 成正比(B) 成反比(C) 平方成反比(D) 无关1-5.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 r = k c B(B) r = k c A c B(C) r = k c A(c B)2(D) r = k c A1-6.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10-3(kPa)-1·s-1,如速率常数用k C表示,则k C应为:(A) 3.326 (mol·dm-3)-1·s-1(B) 3.0×10-4 (mol·dm-3)-1·s-1(C) 3326 (mol·dm-3)-1·s-1(D) 3.0×10-7 (mol·dm-3)-1·s-11-7. 均相反应A + B k1C +D , A + Bk2E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C]/∆[E] = k1/k2的关系,∆[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1,k2是反应(1),(2)的速率常数。
物理化学动力学测试卷
B.kA=2 kB= kC
C.kA=1/2 kB= kC
D.kA= kB= 2kC
∵r =-d[A]/dt =-1/2d[B]/dt = d[C]/dt
3、反应 2A—→P 刚好为二级反应,其半寿期……( C )
A.与[A] 0(注:初始浓度)无关 B.与[A] 0 成正比
C.与[A]0 成反比
∵ 二级反应的:t1/2=1/k[A]0
D.0 kJ·mol-1
可见动力学中 P131 页:自由基或原子复合反应的活化能为零。
18、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关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与温度 T 成反比
B.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数密度)成正比
5
C.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数密度)成反比 D.与压力 P 成正比 ∵ 平均自由程公式为:l =kBT/√2πD2p =1/2πD2N,N 是数密度。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三级反应
D.零级反应
2、对元反应 A+2B—→C,若将其速率方程写成下列形式:
-d[A]/dt =kA[A][B]2;-d[B]/dt =kB[A][B]2;d[C]/dt =kC[A][B]2
则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应为……(C)
A.kA= kB= kC
考研物理化学化学动力学模拟试卷1_真题-无答案
考研物理化学(化学动力学)模拟试卷1(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1. 填空题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 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1/3需时间10min,若再消耗1/3还需的时间为______min。
2. 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______。
3. 一级反应以______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速率系数等于直线的______。
4. 某温度T时,一级连串反应起始时仅有A,且k1=12.6 s-1,k2=180 s-1,则cB达到极大值的时间是______。
2.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某反应速率常数k=2.31×10-2s-1.dm3.mol-1,对初始浓度为1.0 mol.dm-3的反应物,其反应的半衰期为( )A. 43.29 sB. 15.0 sC. 30.0 sD. 21.65 s2. 零级反应A→B的半衰期t1/2与A的起始浓度c0及速度常数t的关系为( )A. t1/2=2kc0-1B. t1/2=2kc0C.D.3.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10-2min-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 mol.dm-3,则反应的半衰期t1/2为( )A. 216 minB. 15 minC. 30 minD. 1.08 min4. 在下列各速度方程式所描述的反应中,无法定义其反应级数的是( )A. B.C. D.5. 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 kJ.mol-1,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6. 已知反应:且E2<E3,为有利于产物D的生成,原则上选择(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维持温度不变D. 及时移走副产物G7. 对峙反应当温度一定时由纯A开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起始时A的消耗速度最快B. 反应进行的净速度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之差C. k1/k2的值恒定D.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常数相等8.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 对峙反应B. 平行反应C. 连串反应D. 基元反应9. 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变化的阿伦尼乌斯经验式适用于( )A. 基元反应B. 基元反应和大部分非基元反应C. 对峙反应D. 所有化学反应10. 一个复杂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衡浓度法近似处理的条件是( )A. 反应速度快,迅速达到化学平衡B. 包含可逆反应且很快达到平衡,其后的基元步骤速率慢C. 中间产物的浓度小,第二步反应慢D. 第一步反应快,第二步反应慢11. 对一般化学反应,温度升高时应该是( )A. 活化能明显降低B. 平衡常数一定变大C. 正、逆反应的速度常数成比例变化D. 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12. 化学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是( )A. 反应物通过简单碰撞就能变成产物B. 反应物首先要形成活化络合物,反应速度决定于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分解速度C. 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 引入了方位因子的概念,并认为它与熵变化有关13. 气相反应H2(g)+I2(g)→2HI(g)的速度公式为=k[H2][I2]。
新版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新版-精选.pdf
(A) 0.3 ×10-6 s
(B) 2.5 min
(C) 5580 a
(D) 4.5 ×109 a
3. 某反应物反应掉 7/8 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 3 倍,则该
反应的级数是:
()
(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4. 1-1
级对峙反应 A
k1 k2
B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_______________ s。 19. N 2O5 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在 288 K 时,为 9.67 × 10-6 s-1 , Ea=100.7 kJ· mol-1,
338 K 时,速率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实验测得反应: 2A + B ─→ 2C + D 的速率方程为: r = k [A][B] ,反应
(A) 2
倍
(B) 5
倍
(C) 10
倍
(D) 20
倍
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 33 kJ ·mol-1 ,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 4.5%
(B) 90%
(C) 11%
(D) 50%
1K ,反应速
7. 均相反应 A + B
k1 C + D , A + B
乘以因子 ___________。
14. 2H 2O2(aq)
2H2O(l) + O2(g) 被 I - 催化,已知 Ea(cat) = 56.5 kJ · mol-1 ,
Ea(uncat)=75.3 kJ ·mol-1 , 则 k(I - ) / k(uncat) =_____________。( T=298 K)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物化试卷(一)1. 根据碰撞理论,温度增加反应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 活化能降低(B) 碰撞频率提高(C) 活化分子所占比例增加(D) 碰撞数增加2. 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B) 空间的位阻效应(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D) 分子间的作用力3. 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c(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c(C) 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c(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c4. 设某基元反应在500 K时实验活化能为83.14 kJ/mol,则此反应的临界能为:(A) 81.06 kJ/mol (B) 2.145 kJ/mol(C) 162.1 kJ/mol (D) 4.291 kJ/mol5. 简单碰撞理论中临界能Ec有下列说法:(A) 反应物分子应具有的最低能量(B) 碰撞分子对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C) 反应物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方向上分量的最低阈值(D) Ec就是反应的活化能以上说法正确的是:6. 在过渡态理论的速率方程中,因数 RT /Lh或kBT/h对所有反应都是一样的。
其值约为∶(A) 1000 s-1 (B) s (C) s-1 (D) 1000 s7. 某双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k=Aexp(-Ea/RT),若指前因子的实验值很小。
则说明:( A) 表观活化能很大(B) 活化熵有绝对值较大的负值(C) 活化熵有较大的正值(D) 活化焓有绝对值较大的负值8. 对于气相基元反应,按过渡态理论,不正确的关系式是:(A)Ea=+RT (B)Ea= +nRT(C)Ea=E0+ RT (D)Ea=E0+mRT9. 过渡态理论对活化络合物的假设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为:(A) 是处在鞍点时的分子构型(B) 正逆反应的过渡态不一定相同(C) 存在着与反应物间化学平衡(D) 生成的过渡态不能返回反应始态10. Lindemann 单分子反应机理是假定多原子分子被振动激发后(A) 立即分解(B) 有一时滞(C) 发出辐射(D) 引发链反应11. 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A)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B)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C) 振动模式不同(D) 核自旋跃迁12. 在光的作用下,O2可转变为O3,当1 mol O3生成时,吸收了3.01×个光子,则该反应之总量子效率φ为:(A) φ=1 (B)φ=1.5(C) φ=2 (D) φ=313. 如果碰撞理论正确,则双分子气相反应的指前因子的数量级应当是:(A)(B)(C)(D)14. 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临界能为83.68 kJ/mol,在300 K时活化分子所占的分数是:(A) 6.17× % (B) 6.17× %(C) 2.68× % (D) 2.68× %15. 简单碰撞理论属基元反应速率理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物分子是无相互作用的刚性硬球( B) 反应速率与分子的有效碰撞频率成正比(C) 从理论上完全解决了速率常数的计算问题(D) 反应的判据之一是联线上的相对平动能大于某临界值16. 某反应具有一个有助于反应进行的活化熵,使反应速率常数比 = 0时大1000倍,则反应的实际为:(A) 57.43 J/(K·mol) (B) 25.34 J/(K·mol)(C) 120.2 J/(K·mol) (D) 无法求解17. 298 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Ⅰ)= E(Ⅱ),若速率常数k(Ⅰ)= 10k(Ⅱ),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A) 0.6 J/(K·mol) (B) 10 J/(K·mol)(C) 19 J/(K·mol)(D) 190 J/(K·mol)18. 实验活化能Ea,临界能Ec,势垒Eb,零度活化能E0概念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等,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近似相等,其条件是:(A) E0很小(B) E b很小(C) 温度很低(D) 基态振动频率大19. 稀溶液反应 CH2ICOOH + SCN- ---> CH2(SCN)COOH + I-属动力学控制反应,按照原盐效应,反应速率k与离子强度I的关系为下述哪一种?(A) I 增大 k 变小(B) I 增大 k 不变(C) I 增大 k 变大(D) 无法确定关系20.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2A → C + 3D 这样的基元反应(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或吸热反应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物化试卷(二)1. 对于双分子反应 A + A --> A2,设。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1. 气相反应A + 2B ─> 2C,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A)和 p(B),反应开始时并无 C,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A) p(A)- p(B) (B) p - 2p(A)(C) p - p(B) (D) 2(p - p(A)) - p(B)2.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A) 单分子(B) 双分子(C) 三分子(D) 不能确定3.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0/k,则该反应是:(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三级反应4. 某反应A →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5.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3 级反应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A) 4.5% (B) 90%(C) 11% (D) 50%7.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A) 简单反应(B) 单分子反应(C) 复杂反应(D) 上述都有可能8. 1-1 级对峙反应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k2)(A) t = ln(k1/k2)(B) t =1/(k1-k2)×ln(k1/k2)(C) t = 1/(k1+k2)×ln[2k1/(k1-k2)](D) t= 1/(k1+k2)×ln[k1/(k1-k2)]9.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A) 提高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10.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1.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A) 比较小(B) 167kJ/mol 以上(C) 不需要活化能(D) 400kJ/mol 以上12. 在反应 A B C,A 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13. 反应2A → 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A) 与无关(B) 与成正比(C) 与成反比(D) 与[A]成反比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物得转化率分别达到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t1/2,2t1/2,3t1/2,则反应对此物质得级数为。
2、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1/3需时间10min,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分钟。
3、两个活化能不相同得反应,如果E1<E2,且都在相同得升温区内升温,则(填“>”或“<”或“=”)4、只有一种反应物得二级反应得半衰期与反应得初始浓度得关系为。
5、(浙江大学考研试题)反应A→Y+Z中,反应物A得初始浓度为1mol·dm-3,初始速率为0、01 mol·dm-3·s1,假定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其速率系数k A为,半衰期为。
6、(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反应2A→3B,则之间得关系就是。
7、(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一级反应以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速率系数等于直线得。
8、(浙江大学考研试题)丁二烯得液相聚合反应,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并测得在323K时得速率系数为3、3×102min1,当丁二烯得转化率为80%时,反应时间为。
9.某反应A+B Y+Z,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系数与不加催化剂时正反应速率系数比值,则逆反应速率系数比值____。
10、某复杂反应得表观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得关系为,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得关系为____。
二、单选题:1.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 t = k[O3]2[O2] 或d[O3]/d t = k'[O3]2[O2],那么k 与k'得关系就是:(A) 2k = 3k' ; (B) k = k' ;(C) 3k = 2k' ; (D) ½k= ⅓k' 。
2.有如下简单反应a A + b B dD,已知a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得关系为:(A)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D) 。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动力学2A 一、选择题1. 水溶液反应 Hg 22+ + Tl 3+ ─→ 2Hg 2+ + Tl + 的速率方程为r = k [Hg 22+][Tl 3+]/[Hg 2+]。
以下关于反应总级数 n 的意见哪个对? ( ) (A) n = 1 (B) n = 2 (C) n = 3 (D) 无 n 可言 2. 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 的半衰期近似为:(a 表示年) ( )(A) 0.3×10-6 s (B) 2.5 min (C) 5580 a (D) 4.5×109 a3. 某反应物反应掉 7/8 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 3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 )(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4. 1-1 级对峙反应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 1 ,k 2) ( ) (A) t = ln12k k (B) t =11221ln kk k k - (C) t =1121212ln k k k k k +- (D) 112121ln k t k k k k =+- 5. 一级反应完成 99.9% 所需时间是完成 50% 所需时间的: ( )(A) 2 倍 (B) 5 倍 (C) 10 倍 (D) 20 倍 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 ·mol -1,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 ,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 4.5% (B) 90% (C) 11% (D) 50% 7. 均相反应 A + Bk 1C +D , A + Bk 2E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C]/∆[E]=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下述哪个是其充要条件? ( )(A) (1),(2) 都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B) 反应前 C ,E 浓度为零 (C) (1),(2) 的反应物同是 A ,B (D) (1),(2) 反应总级数相等8. 气相反应 A + 2B ─→ 2C ,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 A 和 p B ,反应开始时并无 C ,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A) p A - p B (B) p - 2p A (C) p - p B (D) 2(p - p A ) - p B 9.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0. 某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mol ·dm -3·s -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 )A B 2(A) 2 级 (B) 1 级 (C) 0 级 (D) 3 级 11. 反应速率的简单碰撞理论中引入了概率因子P ,可表示为反应截面与碰撞截面之比(σ r /σ AB ),于是 ( )(A) P >1 (B) P <1 (C) P =1 (D) 不一定二、填空题12. 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 t 12,2t 12,3t 12,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级数为 _______ 。
化学动力学段考试卷
物理化学 (下) 阶段考试——化学动力学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48分)(A) 一定小于 100 kJ ·mol -1; (B) 一定大于 100 kJ ·mol -1;(C) 可能大于 100 kJ m ·ol -1,也可能小于 100 kJ ·mol -1; (D) 一定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h ,Hg3. 光反应 H 22H 中,Hg 称为: ( (D) )(B) 中间产物; (D) 光敏剂。
D +E → P, 反应温度为 750K , 反应的活化能为1. 有如下简单反应 aA + bB → dD + eE , 已知 a > b > d > e, 则速率常数 k A 、k B 、k D 和 k E 的关系为 ( (C) ) (A) (k A /a) (k B /b)(k D /d) (k E /e)(B) kA (C) k A kB k D kE (D) (k A /a) (k B /b)(k D /d) (k E /e)2. 对于 Δr U m =-100 kJ ·mol -1 的某化学反应,其正反应的活化能应为 (C) ) (A) 催化剂; (C) 引发剂;4. 理想气体双分子反应其有效碰撞分数为 -1100 kJ ?mol ,( (B) )(A) 1.08 ×10-7; (B) 1.79 × 10 -7; (C) 0.179 ; (D) 0.1085. 某反应的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同时,完成 80%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 (B)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3 级反应 6. 对于下述几个在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 CH 2ICOOH + SCN - → CH 2(SCN)COOH + I - 速率常数为 k 1 (2) NH 4+ + CNO - → CO(NH 2)2 速率常数为 k 2若增加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则其反应速率常数会(A) k 1增大, k 2减小, k 3不变; (B) k 1不变, k 2增大, k 3减小;(C) k 1不变, k 2减小, k 3增大; (D) k 1减小, k 2不变, k 3增大。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物得转化率分别达到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t1/2,2t1/2,3t1/2,则反应对此物质得级数为。
2、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1/3需时间10min,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分钟。
3、两个活化能不相同得反应,如果E1”或“<”或“=”)4、只有一种反应物得二级反应得半衰期与反应得初始浓度得关系为。
5、(浙江大学考研试题)反应A→Y+Z中,反应物A得初始浓度为1mol·dm-3,初始速率为0、01 mol·dm-3·s1,假定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其速率系数k A为,半衰期为。
6、(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反应2A→3B,则之间得关系就是。
7、(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一级反应以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速率系数等于直线得。
8、(浙江大学考研试题)丁二烯得液相聚合反应,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并测得在323K时得速率系数为3、3×102mi n1,当丁二烯得转化率为80%时,反应时间为。
9.某反应A+B Y+Z,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系数与不加催化剂时正反应速率系数比值,则逆反应速率系数比值____。
10、某复杂反应得表观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得关系为,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得关系为____。
二、单选题:1.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 t = k[O3]2[O2] 或d[O3]/dt = k'[O3]2[O2],那么k 与k'得关系就是:(A) 2k = 3k' ; (B) k = k' ;(C) 3k = 2k' ; (D) ?k= ?k' 。
2.有如下简单反应a A + b B dD,已知a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得关系为:(A)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D) 。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t 1/2,2t 1/2,3t 1/2,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级数为 。
2.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1/3需时间10min ,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 分钟。
3.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果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内升温,则1ln d k dT2ln d k dT (填“>”或“<”或“=”) 4.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
5.(浙江大学考研试题)反应A →Y+Z 中,反应物A 的初始浓度为1 mol·dm -3,初始速率为0.01 mol·dm -3·s -1,假定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其速率系数k A 为 ,半衰期为 。
6.(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反应2A →3B ,则 之间的关系是 。
7.(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一级反应 以 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速率系数等于直线的 。
8.(浙江大学考研试题)丁二烯的液相聚合反应,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并测得在323K 时的速率系数为3.3×10-2min -1,当丁二烯的转化率为80%时,反应时间为 。
9.某反应A+B Y+Z,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系数'1k 与不加催化剂时正反应速率系数1k 比值'41110k k =,则逆反应速率系数比值'11k k =____。
10.某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11224()2k k k k =,则表观活化能a E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____。
二、单选题: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k '[O 3]2[O 2],那么k 与k '的关系是:(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2k ' ; (D) ½k = ⅓k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得此结论的理由是 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
2.对峙反应 A
B,其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r 正=k1[A]
;逆
反应的速率为: r 逆=k-1[B] ,该对峙反应的净速率可表示为: r= r 正-r 逆
=k1[A]- k-1[B]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k1[A]- k-1[B] 或 k1/ k-1 = [B]/ [A] =K
1
《动力学部分》题库及题解
一、填空题:
1.何为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反应速率只与浓度有关,且组分级数和反应总级数
为零或正整数 ,某反应 A+B=P 为基元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二级 ,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r=k[A][B]
,得此关系
的理由是 基元反应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该反应的分子数为: 二
反应是……( D)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3/2 级反应
∵3/2 级反应的 t = 2/k([A]01/2-[A]1/2/[A]01/2[A]1/2) t1/t 2=2.22≈2
10、若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c0/k,则此反应为……(C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是:测 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 k ,作 lnk~1/T 关系图,通过斜率求
得活化能。
4.某气体反应 A+B—→3C 的速率方程为 r ==kCαACβB,为确定α、β值在常温 下进行实验,当初始压力为 PA,0=102Pa,PB,0=105Pa 时,作反应的 lnPA~t(时间) 图为一直线,当初始压力为 PA,0= PB,0=5×102Pa 时,仍作反应的 lnPA~t 图仍为一 直线,则α= 1 ,β= 0 。(lnc~t 成直线关系的是一级反应)
A.N2 + 3H2—→2NH3 B .CO+NO2—→CO2+NO,r=k[NO2 ]2 C.H2+Cl2—→2HCl,r=k[H2] [Cl2]1/2 D.H++OH-—→H2O,r=k[H+] [OH-] ∵A 四分子同时碰撞的几率几乎为 0。B、C 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均可排除。
16、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C )
A.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εc B.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εc C.互撞分子连心线上的相对平均动能超过εc D.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εc 可见动力学中 P116 页的定义。
17、自由基复合反应的活化能一般在……( D )
A.0~167kJ·mol-1
B.167kJ·mol-1 以上
C.0~42 kJ·mol-1
12、气体分子运动论指出,气体的粘度将……( C )
4
A.随气体密度的平方根而变化; B.随气体密度的降低而降低;
C.与气体的密度无关;
D.随气体密度的降低而增大;
∵粘度系数与气体的密度无关。粘度系数η=m<C>/3√2πD2;当分子分母同乘
自由程 l 时,分母为体积,分子项中有质量 m,可得密度,增在密度,只有增大自由
经验式来衡量,其经验式
的数学表达式为: k=Aexp(-Ea/RT)或 lnk= -Ea/RT+lnA ;从此经验式中可得 出反应速率与二个重要的动力学参量有关,它们分别是 活化能 Ea 和 指前因子 A ,实验测定这二个参量的方法是:测 不同温度为一直线,通过直线的斜率求得 活化能 ,通过直线的 截距可求得 指前因子 。
D.0 kJ·mol-1
可见动力学中 P131 页:自由基或原子复合反应的活化能为零。
18、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关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与温度 T 成反比
B.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数密度)成正比
5
C.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数密度)成反比 D.与压力 P 成正比 ∵ 平均自由程公式为:l =kBT/√2πD2p =1/2πD2N,N 是数密度。
7、如果一个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k/(mol-1·dm3·s-1),当浓度以 molec1·cm-3 为单位表示的速率常数为 k,/(molec-1·cm3·s-1)时,则……( C)
A.k,=1000k/L
B .k,=60k
C.k,=Lk/1000
∵ k/(mol-1·dm3·s-1)= 1000/ L (molec-1·cm3·s-1);
5.何为基元反应 由反应物直接变为产物的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 ,基元反
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符合 质量作用定律 定律。如果反应 2A+B=P 为基
元反应,则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r=k[A]2[B] ,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三级 ,反应的分子数为: 三分子反应
。
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 阿累尼乌斯
4、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悼 1/n 所需的时间是……( B )
A.-0.6932/k
B.(2.303/k) lg[n/n-1]
C.(2.303/n) lg n
D.(2.303/k) lg(1/n)
∵一级反应:t =1/klnc0/c;c0=1,c=1-1/n;lnX=2.303lgX
5、下列反应中活化能最小的为……( A )
。
3.阿累尼乌斯经验式为:k = Aexp(-Ea/RT)或 lnk= -Ea/RT+lnA
;从
式中可以得出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 越慢 。阿累尼乌斯的活化能意义是 对基元
反应有明确的意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平均能量之差 ,此意义适用
于 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都适用?)。实验测定活化能的方法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三级反应
D.零级反应
2、对元反应 A+2B—→C,若将其速率方程写成下列形式:
-d[A]/dt =kA[A][B]2;-d[B]/dt =kB[A][B]2;d[C]/dt =kC[A][B]2
则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应为……(C)
A.kA= kB= kC
8.某物质按一级反应进行分解,已知反应完成 40%所需的时间是 50min,(1)以 s 为单位的速率常数为 1.71×10-4s-1 ;(2)完成 80%反应所需的时间为 9.45 ×103s 。
二、选择题 1、如果某反应中,其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 1/2 所需的时间的 2 倍,
r =-1/2d[A]/dt =k[A][B2] 请回答:①该反应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说明理由;
②试推测能导出与实验速率方程相一致的可能反应历程,并写出导出
速率方程的过程。《动力学》P193
答:是复杂反应,因为速率方程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可能历程为:A+B2—→AB+B 速控步
B+A—→AB
快反应
C.零级反应
D.三级反应
∵ 零级反应:c0-c=kt ,只有零级反应,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才是有限的。 11、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A )
A.mol-1·dm3·s-1
B .s-1
C.mo l -2 ·d m6·s-1
D.(mol·dm-3·s-1)
∵ 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dm-3)1-n·s-1 (n 是反应级数)
3、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所以,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一定是基元反应。 此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程,密度增大一倍,自由程增大一倍,刚好抵消。
13、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CO2 和 H2 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CO2 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比 H2 慢; B.CO2 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比 H2 快
C.CO2 分子的平均动能比 H2 大;
D.CO2 分子的数目比 H2 多。
∵<C>=(8kBT/πm)1/2,m 越大,平均速率越小。平均动能:1/2m<C>2=3/2 kBT。
三、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单分子反应一定是一级反应。 ( × ) ∵不一定,单分子反应的定义有所扩展。 2.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 ) 3.基元反应也可称为简单反应。 ( × ) 4.简单反应的反应级数与其反应的反应分子数相同。(√) 或:简单反应的反应级数与其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不相同。(×) 5.“三分子反应”不一定是三级反应。( √ ) ∵如果是简单反应则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相同,但是对复杂反应中某一步骤
6
反应速率等于速控步反应速率:r =-1/2d[A]/dt =k[A][B2]
2、因为简单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所以基元反应一定是简单反应。此说法对吗? 说明理由。
答:错。 简单反应或复杂反应(计量方程式)是相对于总反应而言的。而基 元反应是相对于反应历程中的某一步骤而言的,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总反应称为简 单反应,所以,简单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如果若干个基元反应构成总反应,则称 为复杂反应。所以,基元反应不一定是简单反应。
的基元反应是三分子反应,但总反应级数不一定为三级。 6.只有零级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才是有限的。( √ ) 7、元反应,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可用 Arrhenius 公式表示。(√) 8、相同反应级数的平行反应,其总速率常数等于各反应的速率常数之和。(×) ∵平行反应中的每个反应不一定是元反应,如当出现 r1=1k[A]2;r=k2[A][B],根
7.速率常数 k 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与 反应级数 有关,某反应的速率公式可表示 为 r = k [A] 2,其速率常数 k 的单位是 (mol·dm-3)1-n·s-1 (n 是反应级数) , 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2 ,对此类级数的反应的速率公式的积分形式为: 1/c=kt+1/c0 ,从此积分式中可得出用 1/c 浓度的倒数 量和 t 时间 量作图 可得直线关系。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较多,如果某反应中,其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的 时间是它消耗 1/2 所需的时间的 2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一级(t =1/klnc0/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