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 地球的形状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 地球的形状课件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 地球形状的知识,及时记录, 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我们的地球是标准的球 形吗?
04
课堂总结
运用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圆的猜测 实验1:模拟行船
实验材料:大球(如篮球等)、船模、桌子。
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思考:这些实验材料用来模拟什么? 模拟地球
模拟平面
模拟船只
实验过程 让船模分别在球面上和在平面上模拟前进和后退,分别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①船在地球仪上航行时视线要 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
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
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三个同学合作,打开手电筒,让正方体和 小球的影子分别投到屏上,观察影子的形状。
注意:手电光和正方体、屏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发现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 ,而用球体模拟地球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圆形或者 圆弧。
实验说明:地球是圆的。
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大多数人还是不 能接受这个观点。
天圆地方
这和人们观察 到的现象基本 相同。天好像 一个穹顶,盖 在地上,大地 是方形的。
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 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 身。
月食时,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动画演示
地球遮挡了太阳 的光线,地球的 影子投射在月球 上,便形成了月 食。
③重点观察桅杆和船身的变化。
②船在桌面上航行时视 线要与桌面保持水平。
实验发现
当船模在球面上模拟时,先 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当船模在平面上模拟时,是一 直都能完整地看到船身的。
实验说明:地球是圆的。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地球的形状》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地球的形状》教学课件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探索
更多的证据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 球是球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真的是“正球体”吗?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 和月球
6.地球的形状
导入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的 船,先看到船的
,再看到 。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实验要求: 1.观察者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速。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体验观察者。 3.小组讨论:观察现象更符合哪种猜想。
下 课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 你是我最大的快乐。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请您阅读此 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 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在 此我深表感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的 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 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赏沿 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 和月球
6.地球的形状
导入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探索
猜测
球形
在海边, 人们 发现远方驶来的 船,先看到船的
,再看到 。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实验要求: 1.观察者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速。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体验观察者。 3.小组讨论:观察现象更符合哪种猜想。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探索
更多的证据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 球是球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真的是“正球体”吗?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 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想一想:哪些现象会让当时的人们觉得大地 不是他们所看到的那样平?
看了视频你会发现,人们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最先 看见的总是船只的桅杆,然后在看见它的船身。而消失 的时候也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没在海平面之 下。
月食过程图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 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 圆形的。
新的猜测
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做了新的猜测……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2.6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 是“球”形的。
不过,对于“球”形的 认识却经历了一个相当 漫长的过程。
聚焦
问题:地球太大了,我们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 和海洋的一部分。但是,在人类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已经 有人知道了地球的形状。
你想知道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吗?
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模 拟对比实验吧!
模拟实验1
用吹鼓的气球 代表我们的地球。
用橡皮代表 上航行的船只。
在气球上和课桌上对比观察船只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看看 是否有所不同。
活动手册
模拟实验2
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出的影子,是否有所不同。
活动手册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一次伟大的验证
虽然有的现象能表面地球是球体,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 这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 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 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 地球是球体?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 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这并没有阻挡住人们探索的 脚步。现在人类已经对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有了正确的认 识,但是,探索的脚步依然 没有停止,人们仍然在不断 的探索和研究,相信在不久 将来,我们会对我们生存的 地球有更深的了解。

教科版(2017)科学三年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8张PPT).ppt

教科版(2017)科学三年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8张PPT).ppt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麦哲伦 2、行星 3、圆 (二)、判断题 1 、 x 2、x 3、 √
方 4、船身 船帆 5、平面 4、 √ 5、 √ 6、 √
(三)、选择题 1 、 A 2 、 A 3 、 B 4、C 5、 A 6 、 A 7 、 B 8、 A (四)、排序题 ③④②①
七、说板书设计
2.出示月食动图,教师讲解月食的形成原理。是谁的影子挡住了太阳的光 线?(预设:地球的影子)。 3.引导:到底是什么样形状的地球能产生圆弧形的影子?(预设:球形) 教师演示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光,乒乓球模拟地球,白色平板模拟月 球表面。
(四)实践证据:麦哲伦环球航海 导语:人们根据生活现象找到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但是还是有很多人 不接受这个观点。只有不断寻求证据,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A. 俯视 B.平时 仰视
4 、古代( )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A. 印度人
B. 中国人 C.埃及人
5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 )形的。
A. 正方形
B. 球形 C.长方形
6、在模拟月食的实验中,小球模拟的是( )
A. 地球 B.太阳 C、月球
7、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可概括为(
)
A. 观察猜测——实践证明——现象推断
B 观察猜测——现象推断——实践证明
C. 现象推测——观察猜测——实践证明
8、很久很久以前,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
A. 方形
B. 圆形
C.球形
(四)、排序题 :按时间顺序将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排序。 ①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 ②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影子是圆形。 按时间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 -3.6《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共10张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 -3.6《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共10张PPT


, 先 看
二、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二、探索:
月食
地球的影子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二、探索:更多的证据
三、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 球是球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真的是“正球体”吗?
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 开,气 球会飞 走,引 导语: 玩过吗 ?请你 也来这 样玩一 玩,想 一想气 球为什 么会飞 出去。 2、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 呢?这 节课我 们就来 研究像 火箭那 样驱动 小车。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 关 5、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力,哪 些地方 需要减 少摩擦 力。 6、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 要这样 的设计 。 7.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 较宽, 行使稳 定。 8、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 用手在 桌面拖 动,说 说你的 感受。
三年级下 册科学 精品课 件 -3.6 《地球 的形状 》 教 科版共1 0张PPT
教科版三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
6.地球的形状
三年级下 册科学 精品课 件 -3.6 《地球 的形状 》 教 科版共1 0张PPT
一、聚焦: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二、探索: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6《地球的形状》(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6《地球的形状》(教学课件)
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D. 无法证明
练一练
二、判断题 6.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船队回到了出发地,这表明大地不
是方形的,也是圆盘子状。( × )
7.在海边观察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古时候人们在海边观望远处驶来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B ),后看到(
这也是地球是球体的有力证据。
),
A.船身;船帆
B.船帆;船身 C.一起看到;一起看到 D. 都不能看到
2.航海家麦哲伦带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 C )。
A.地球上有很多水 B.地球的北极很寒冷 C.地球是圆的 D. 地球是方的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地球的影子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探索
(麦哲伦)
探索
更多的证据
研讨
小结与思考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 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真的是“正 球体”吗?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3.哪位航海家绕地球一周回到出发点,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C )
A.郑和
B.爱迪生
C.麦哲伦
D.哥白尼
4.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体”的是( A )。
A.太阳、月亮是球体,所以地球肯定也是球体
B.麦哲伦航海
是先看到桅杆顶部
D. 以上都不能证明
C.远处驶来的船总
5.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信息是( A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 和月球
6.地球的形状
导入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探索
猜测
球形
在海边, 人们 发现远方驶来的 船,先看到船的
,再看到 。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实验要求: 1.观察者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速。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体验观察者。 3.小组讨论:观察现象更符合哪种猜想。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有哪 些收获呢?
同学们,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课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最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最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麦哲伦航海旅行的故事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 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 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 了出发地,人们开始接受 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研讨
问题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问题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课堂小结
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一开 始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先看到帆顶再看船 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实验,再到了解麦哲 伦的航海旅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地球的形状
你怎么知道地球形状的?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 知道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地球的形状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第6课
聚焦
聚焦问题: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 这是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也是球体,但是在古代人们不这 么认为。那时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 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 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如果地是方的,那不可能出 现上面这样的现象啊!
“地是方的”没办法解释的现象2
现象:在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 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如果地是方的,那不可能出 现上面这样的么不同?
你理解了吗?
模拟实验2
对比观察,有什么不同?
活动手册
把你模拟实验的观察 结果画下来,并推测 一下地球可能的形状。

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3.6地球的形状教科版10

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3.6地球的形状教科版10
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3.6地球的形 状教科 版10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地球的形状
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3.6地球的形 状教科 版10
人们是如何认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 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和人 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但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 测地球可能是球形。在海边,人们 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 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 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模拟实验
船模在球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 船身;在平面上帆顶和船身一起出现。
模拟实验
正方体物体的投影是正方形的; 球体的投影是圆形。
虽然有的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 形的,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 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 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 年后,他的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 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这样,人们才开始接收地球是球形 的观点。
谢谢
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2.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 存而更 加美好 。 3.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 是无与 伦比的 欢乐。 4.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 自夸。 5.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 福是把 自己的 精神力 量奉献 给他人 。 6.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 给这个 世界以 意义。
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 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船模在球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 身;在平面上帆顶和船身一起出现。
正方体物体的投影是正方形的;球 体的投影是圆形。
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形的?
四个阶段: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在公元前5、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斯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念,而亚里士多德则根据月食时月 面出现的圆形地影推论出地球是圆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的眼光探讨地球的形状.16世纪荷兰天 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计算,提出著名的日心学说,为人类了解地球铺平了道路.随后伽利略、 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不断探索,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造卫星的上天,为大 地测量找到新的手段,人们已经知道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极为普通的一颗行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形状)新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形状)新课件

回到以前
回到以前:现在的时间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你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把自 己想象成那个时候的人们。作为古人的你,你正在思考地球的形状,并 且在寻找证据。
室外观 察体验
提出 猜测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是不是与你的 观察相符合?
“地是方的”没办法解释的现象1
现象: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 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
你怎么知道地球形状的?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 知道地球的形状?
聚焦
聚焦问题: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 这是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也是球体,但是在古代人们不这 么认为。那时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 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现在的比例是陆地:海洋=29:71 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哪些好处?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 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
在现代工业中,没有一个工业部门是不用水的。也没有一项工业 不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更多的工业是利用水来冷却设备或产 品,例如钢铁厂等。水还常常用来作为洗涤剂,如漂洗原料或产品, 清洗设备或地面,每个工厂都要利用水的各种作用来维护正常生产, 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水的参与。
麦哲伦航海旅行的故事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 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 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 了出发地,人们开始接受 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研讨
问题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问题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课件

新知讲解
3
麦哲伦船队环球旅行航海线路
新知讲解
麦哲伦
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从西班牙圣罗卡港浩浩荡荡地出发,向
巴西海岸驶去。他们]横渡大西洋来到巴西后,沿南美洲的东岸南下。并于1520年4月到
达圣胡利安港。1520 年8月,一艘船沉没,另一艘船逃跑,剩下的三艘船历尽千辛万苦,
38天后驶进了一片碧波浩瀚、风平浪静的汪洋大海,水手们给它起名叫“太平洋”。横渡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我们分别找材料做模拟实验。 实验1: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驾驶员驾驶帆 船的速度要一 致,不要太快!来自观察者眼睛 要平视观察!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目的:观察“进港和出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材料:橡皮泥、火柴、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猜想:帆船在球体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时看 见的情况则相反。帆船在平面上航行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插一根火柴作为桅杆。 (2)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议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情况。 (3)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 (4)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据此猜测 地球的形状。
新知导入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
天文望远镜
卫星科技
航天科技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 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 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 或不太懂的地方。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 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共同 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麦哲伦航海旅行的故事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 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 3年后,的船队又回到 了出发地,人们开始接受 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研讨
问题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问题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课堂小结
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一开 始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先看到帆顶再看船 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实验,再到了解麦哲 伦的航海旅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地球的形状
你怎么知道地球形状的?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 知道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地球的形状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第6课
聚焦
聚焦问题: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 这是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也是球体,但是在古代人们不这 么认为。那时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 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回到以前
回到以前:现在的时间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你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把自 己想象成那个时候的人们。作为古人的你,你正在思考地球的形状,并 且在寻找证据。
室外观 察体验
提出 猜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课件(2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课件(25页)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和太阳、月球一 样都是一个球体。
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 从一开始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先看 到帆顶再看船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 实验,再到了解麦哲伦的航海旅行,我们知道地球是 一个球体。
课堂练习
(1)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
了他是在( B )上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 )
上移A动。 A.球面 B.平面
C. 两个面都可以的
(2)他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A )。 A.圆的 B.方的 C.都有可能
(3)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A )。 A.球形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
沿着一个方向一直 走,绕球体一周后, 可以回到原点。
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
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人们开始接受地球
是球形的观点。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船模在球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 身;在平面上帆顶和船身一起出现。
正方体物体的投影是正方形的;球体 的投影是圆形。
室外观 察体验
提出 猜测
1、“天圆地方”说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 的。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是不是与你的 观察相符合?
1、“天圆地方”没办法解释的现象(1)
现象: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 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 看到船身。
如果地是方的, 那不可能出现上 面这样的现象啊!

(教科版)3下3.6地球的形状-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PPT课件

(教科版)3下3.6地球的形状-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PPT课件
假说?
06:20
06:20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
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 龟身上。
06:20
盖天说 我国最古老的宇宙学说之一。 当你来到茫茫原野,举目四望,只见天空从四面八方将你 包围,像巨大的半球形盖子笼罩在大地之上。这一景象使人们 产生天在上、地在下的天盖地的宇宙结构观念……
06:20
浑天说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浑天说由
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他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 而是一个圆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就像鸡蛋黄在鸡蛋 内部的位置一样……
06:20
宣夜说 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思想。认为地球漂浮于宇 宙之中,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该理论进一步 认为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的……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非球体
球 体 椭球体















?
........
06:20
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船来的时候为什么桅杆最先出现 ?
06:20
船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船出港时先 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这种现象说 明地球是球形的。
06:20
航天英雄杨利伟
神州飞船遨游天空模拟图
06:20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开始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比较 片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类探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揭开 了地球的神秘面纱。
06:20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想象 想象 天圆地方
推测 推测 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科学探索
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动画演示
科学探索
运用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圆的猜测
思考:这些实验材料用来模拟什么?
实验1: 模拟行船在不同表面的运动
模拟地球 (曲面)
模拟船只
模拟平面
实验材料:地球仪、纸船、桌子。
科学探索
实验方法
让纸船分别在球面上和在平面上模拟前进,观察的同学视 线与球面/桌面相平,分别观察现象。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是圆的,因为 他认为只有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 最完美。
科学探索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 盾,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 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代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 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 上垂悬着。
科学探索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地球的形状
新课聚焦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
新课聚焦
利用天文望远镜、卫星、 航天等现代科学技术已经 证明地球和太阳、月亮一 样都是球体。
目 录
新课聚焦
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 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 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交流研讨
天圆地方
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体的?
海边先看到远处船帆 看月食地球影子是弧形 推测:地球是圆的
确证:地球 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 行,证实地球 是一个球体
拓展提高
查阅相关资料,人类的哪些具体的科技活动能证明地球是圆的?
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聂海胜、费俊龙
尤里·加加林
科学探索
实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可以添加文字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 文本框
②船在桌面上航行时视 线要与桌面保持水平。
③重点观察桅杆和船身的变化。
科学探索
实验发现
当船模在球面上模拟时,先 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当船模在平面上模拟时,是一 直都能完整地看到船身的。
实验说明:地球是圆的。
科学探索
实验2:模拟月食
实验材料:正方体、乒乓球、手电筒、纸板屏
模拟太阳
模拟地球

模拟月球
实验1:模拟行船
实验材料:大球(如篮球等)、船模、桌子。
拓展提高
观 看 视 频
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科学探索
思考:这些实验材料用来模拟什么?
模拟地球
模拟平面
模拟船只
科学探索
实验过程
让船模分别在球面上和在平面上模拟前进和后退,分别观察现象。
科学探索
温馨提示
①船在地球仪上航行时视线要 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猜想 观察
推测 证据
天圆地方
帆船 月食 球体 麦哲伦航海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
赠送教育通用模板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 盾,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 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代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 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拓展提高
张衡的“浑天说”:“浑天如鸡卵, 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 地,犹如卵壳裹黄”。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是圆的,因为 他认为只有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 最完美。
3.6 地球的形状
科学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
新课聚焦
利用天文望远镜、卫星、航天 等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明地球 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球体。
新课聚焦
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 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神舟5号
杨利伟
新课聚焦
思考:这些实验材料用来模拟什么?
拓展提高
观 看 视 频
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
科学探索
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三个同学合作,打开手电筒,让正方体和小球 的影子分别投到屏上,观察影子的形状。
注意:手电光和正方体、屏在同一条直线上
科学探索
实验发现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而 用球体模拟地球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圆形或者圆弧。
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 的科技,古人们是如 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又是怎么知道地球 是一个球体呢?
科学探索
穿越时空,让时间回到很久以前。
如果我们是古 人,当我们站 在大地上时, 你能猜测出地 球可能是什么 形状吗?
科学探索
很久很久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天圆地方
这和人们观察到 的现象基本相同 。天好像一个穹 顶,盖在地上, 大地是方形的。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01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4
02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3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 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
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只有地球是球体,才能先看到船帆。
只有地球是球体,投射到月球上的影 子才能是弧形(圆形)。
交流研讨
天圆地方
确证:地 球是球体
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体的?
海边先看到远处船帆 看月食地球影子是弧形
推测:地 球是圆的
麦哲伦环球航 行,证实地球 是一个球体
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
查阅相关资料,哪些具体的科技活动能证明地球是圆的?
翟志刚,景海 鹏,刘伯明
聂海胜,费俊龙
尤里·加加林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 样,都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在科学探究中,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 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初步经 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实验说明:地球是圆的。
科学探索
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 受这个观点。
1519 年,航海家麦哲 伦带领船队开始朝着一 个方向航行,3 年后他 的船队回到了出发地。 从此人们才开始接受地 球是球体的观点。
拓展提高
观 看 视 频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模拟实验
交流研讨
问题与研讨
科学探索
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的 船,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科学探索
月食时,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科学探索
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动画演示
地球遮挡了太阳的 光线,地球的影子 投射在月球上,便 形成了月食。
科学探索
运用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圆的猜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