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图)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淮河。
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6)太阳能分界线:大兴安岭-北京西-兰州-昆明-折向西北到西藏南部。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高中地理: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一、人口密度界线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二、我国地势阶梯界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我国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③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
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四、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段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为界,南段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六、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七、我国水文界线(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最全归纳秦岭火了中国地理分界线归纳及高清地图
最全归纳秦岭火了中国地理分界线归纳及高清地图中国地理分界线的归纳及高清地图中国地理分界线可以说是中国地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而其中秦岭作为中国地理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秦岭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并附上高清地图,以便读者全面了解秦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一、秦岭的地理位置秦岭是我国的重要山系之一,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起始于甘肃省,沿途贯穿陕西省,最后延伸至河南、山西和重庆。
这片山脉纵横交错,蜿蜒曲折,全长约1,000多公里,东西宽度约3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二、秦岭的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秦岭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高山、峡谷、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山脉峻险,峰峦叠嶂,山势雄伟壮观。
秦岭沿线的峡谷深邃险峻,被誉为“天下峡谷之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秦岭附近还有一些盆地和平原,地势相对平坦,适宜农业和人类生活。
2.气候环境秦岭由于地处中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凉爽干燥,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昼夜温差大。
秦岭山脉有良好的降水条件,年均降水量较大,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秦岭的历史意义1.文化传承秦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时期秦岭一带曾经是诸侯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
秦岭山脉的山洞中还保存有丰富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保护秦岭山脉作为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生物宝库”。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有很多珍稀的濒危动物和植物生活在这里。
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清地图展示在本文的最后,我们为读者提供了一张高清地图,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秦岭的地理分布和位置。
该地图清晰明了,标注了秦岭的范围以及周边的省市,让读者更加了解秦岭在中国地理分界线中的重要性。
(注:由于回答限制,无法提供图片,请见谅)结语:通过对秦岭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历史意义等方面的归纳,并配以高清地图的呈现,相信读者对秦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目录
•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 人口分布界线 •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01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总结词
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
详细描述
这是中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向东经过祁连山,再 向东南至青藏高原东缘。这条界线是地形和地势的重要分界,西侧是高原、山 地,地势高耸,而东侧则是平原、低地,地势较低。
西部高山地区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文化独特, 交通不便。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西部地区
多为高原、山地和荒漠地带,地势复杂、气候条件差,交通 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04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东部季风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包括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 、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区
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 马拉雅山以北,长城以西的地 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 。
西部高山地区
位于喜马拉雅山以西、昆仑山 以北的地区,包括帕米尔高原
和新疆高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
01
02
03
04
东部季风区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以平原 和丘陵为主,农业发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气候干燥,降水较少,以沙漠 和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
详细描述
这些山脉是中国地势阶梯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昆仑山是中国西部的主要山脉,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秦岭 则横贯中国中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则分别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中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这些 山脉不仅是中国地势的重要分界线,还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
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此word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5、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
三、三级阶梯分界线1、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方面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4.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5.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
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高中地理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考试时要分清
高中地理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考试时要分清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知识⼀次涨到底,除了今天头条讲到的重要分界线,我们再来看⼀下中国的其他⼏条重要地理分界线:01: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和北⽅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和北⾯,⽆论是⾃然条件、农业⽣产⽅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民的⽣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个重要地理概念,⽬前已知的最早论述是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提出的。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条东西⾛向的⼭脉——秦岭。
它就像⼀堵“挡风墙”阻⽌冬季冷空⽓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带来的秦岭南北⽓候变化,⼈⽂景观、⽣活习俗等⽅⾯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秦岭以北为我国北⽅。
⼴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向的巨⼤⼭脉,西起⽢肃省临潭县北部的⽩⽯⼭,以迭⼭与昆仑⼭脉分界。
向东经天⽔南部的麦积⼭进⼊陕西。
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北⽀为崤⼭,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中⽀为熊⽿⼭;南⽀为伏⽜⼭。
⼭脉南部⼀⼩部分由陕西延伸⾄湖北省郧县。
秦岭⼭脉全长1600公⾥,南北宽数⼗公⾥⾄⼆三百公⾥,⾯积⼴⼤,⽓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部分。
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条⼤河,全长1252公⾥,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
值得⼀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
在由张相⽂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北抵阴⼭长城。
动物多驯驴良马、⼭⽺;西部多麝⿅犀⽜。
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
”这就是张先⽣对我国北⽅的描绘。
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线”的论述。
第五章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苹果
秦 岭 淮 河 以 -
柿子 北
香蕉 猕猴桃
秦岭—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界 线 。
秦 岭 —— 淮 河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地 理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等温线。 我国的1月均温0℃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等降水量线。 我国的800mm等降水量线。
淮河介绍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 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向东流 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 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全长约 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 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淮河可以分为上 公里 1100 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 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 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洪河口 360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公里 3.1万平方公里 以下至菏泽胡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中 以下至菏泽胡出口中渡为中游, 490公里, 公里 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 15.8万平方公里 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 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 150公里, 公里 上流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 上流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 16.5万平方公里
秦岭与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东西横跨5200千米, 5200千米 东西横跨5200千米,南北纵贯 5500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 5500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 千米 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 例如: 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 例如: 每当初夏时节, 每当初夏时节,南方大地水稻油 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 绿,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西北 草原羊马欢叫,青藏高原仍寒气 草原羊马欢叫, 袭人。 袭人。
4.5要地理分界线及主要分区+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
B.生产方式落后
C.自然条件恶劣
D.住房破旧拥挤
Hale Waihona Puke C 10.关于这个千年古村落,我们应该(
A.改变当地气候,使其更宜居
) B.翻新房舍,让村民回归
C.保留古村落特色,发展旅游业
D.把古村落建成影视基地,发挥经济价值
茶卡盐湖气候湿凉,干旱少雨,含盐量极高,湖底有石盐层,湖面光滑平整能映射天空之景,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图示意茶卡 盐湖位置及“天空之镜”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稻田村落
二. 四大地理区域
(三)西北地区
• 地形:高原和盆地。
• 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畜 牧业生产基地。
新疆牧民传场
塔克拉玛干沙漠
课堂小结
重要地理分界 线及主要分区
秦岭——淮河线
南北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东部暖温带和亚热带
四大地理区域
北 南 西青 方 方 北藏 地 地 地地 区 区 区区
一.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
秦岭以北冬季景观
秦岭以南冬季景观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北上,遇到秦岭抬升,使秦岭以南易形成降水、 秦岭以北降水明显减少;同时,秦岭还可以阻挡冷空气南下,这些都造 成了秦岭南北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
一.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毛泽东在1933年重过江西省瑞金大柏地时,作词《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图左为大柏地在江西省的位置示意图,图右为1929年大柏地作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
B 5.江西省地处我国的( )
中国阶梯分界线及介绍
中国阶梯分界线及介绍中国的⼀、⼆级阶梯界线是昆仑⼭、阿尔⾦⼭、祁连⼭、横断⼭脉的东端;⼆、三级阶梯界线为⼤兴安岭、太⾏⼭、巫⼭、雪峰⼭。
中国阶梯分界线及介绍1分界线中国的⼀、⼆级阶梯界线是昆仑⼭、阿尔⾦⼭、祁连⼭、横断⼭脉的东端;⼆、三级阶梯界线为⼤兴安岭、太⾏⼭、巫⼭、雪峰⼭。
季风区与⾮季风区的界线是⼤兴安岭、阴⼭、贺兰⼭、巴颜喀拉⼭、冈底斯⼭。
该线西北为⾮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段以⼤兴安岭、阴⼭、贺兰⼭、祁连⼭的东端为界,南段⼤致与200毫⽶等降⽔量线重合。
秦岭——淮河⼀线是⼀条综合地理界线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南北⽅分界线,800mm等降⽔量,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旱作⽔⽥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平均⽓温0°C 等温线等。
400mm等降⽔量线还为半湿润半⼲旱、农耕畜牧、暖温带中温带、森林草原、黄⼟⾼原与内蒙古⾼原分界线。
2中国三⼤阶梯中国第⼀阶梯盆地:柴达⽊盆地;青藏⾼原,位于昆仑⼭、祁连⼭之南中国第⼆阶梯内蒙古⾼原,黄⼟⾼原,云贵⾼原。
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
中国第三阶梯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辽东丘陵,⼭东丘陵,东南丘陵,⼤部分海拔在500⽶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陆架(⼤陆向海洋⾃然延伸的部分)。
中国阶梯分界线,有多美?距今6500万年*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碰撞,地球内部的洪荒之⼒让⼤地不断抬升,青藏⾼原隆起。
在青藏⾼原诞⽣的同时,碰撞的威⼒逐渐向外围传导。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意图,星球研究所有修订 | 图⽚来源@Christopher Scotese于是,位于第⼀、第⼆级阶梯边缘的⼭脉也就成为划分三级阶梯的标志。
那么这两条分界线到底是什么?它们如何划分中国?⼜有何独特?让我们从青藏⾼原出发,去审视⼀番。
1⾼原雪⼭与⽂明秘境青藏⾼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是世界上最⾼的⾼原。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上)
界线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 差异所导致。该界线以东、以南地区气候温 暖湿润,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水稻等水生 作物;而该界线以西、以北地区气候寒冷干 燥,水热条件较差,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
旱地作物。
甘蔗种植与甜菜种植界线
甘蔗种植与甜菜种植界线
该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南延伸至横断山脉,再向西至喜马拉雅山脉东麓,这一 线以东、以南地区属于甘蔗种植区,主要种植甘蔗作为糖料作物;以西、以北地区属于
甜菜种植区,主要种植甜菜作为糖料作物。
界线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所导致。该界线以东、以南地区气候温 暖湿润,热量充足,适宜甘蔗的生长;而该界线以西、以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宜甜
菜的生长。
04
人口分界线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界线
总结词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界线是依据人口 密度和地理特征划分的,反映了中国人口分 布的不均衡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华北、华东 、中南和西南等地,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边疆 地区,如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的山区和草原。汉族与少 数民族分布界线大致沿着东经105度附近,从四川盆地向 西延伸至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区。
城市与乡村分布界线
总结词
城市与乡村分布界线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反映,城市主 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的平原地区,而乡村则广 泛分布在其他地区。
东南丘陵与江南丘陵界线
中国东南地区的两大丘陵的分界线
武夷山是东南丘陵和江南丘陵两大丘陵的分界线,也是福建 和江西的省界。该线以东属于东南丘陵,以西属于江南丘陵 。这两大丘陵地区的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 异,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方、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此线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摄氏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此线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摄氏度,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高中地理 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
高中地理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PPT课件
七、地形 11、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
1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3、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 主。关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C )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山东省位于我国的( A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B )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学习指导(二)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3,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比较其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结合图像内容,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的好!
P3 阅读 秦岭-淮河—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 0℃以下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 马 ) 6.饮食习惯:南( 甜 )北( 咸 )
7.工业结构:南( 8.武术专长:南( 9.方言种类:南(
轻 )北( 重 ) 拳 )北( 腿 ) 多 )北( 少 )
结束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以及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
2、在图中找出各个区域划分的界线,看看都经过哪些地区?
3、说出各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自学效果好!
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
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 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 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主要是图)PPT课件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讲师:XXXX
日期:20XX.X月
71
15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 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6
三、中国的地形分界线
17
2、地形区分界线
18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
19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
20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21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22
7
4.广东省与湖南省:南岭。
8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昆仑山脉
9
6.甘肃省与青海省:祁连山脉
10
7.四川省与陕西省:大巴山脉。
11
二、中国的人口分界线
12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 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 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53
54
2.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 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 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55
56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 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 7500℃等值线
57
58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 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 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
1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我国是一个广袤的大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理状况,我们应该先了解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
1. 北京时间线北京时间线是中国标准时间(CST)的基准线。
该线代表了中国最东边的经线120度E,与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时区相差8小时。
北京时间线横跨中国境内,包括东北三省、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和宁夏等地。
它在全国各地的时区标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界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界线是中国的东西分界线,被称为“中国的背脊”。
这条分界线从新疆伊犁河谷一直延伸到河南省的伏牛山。
黄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因为靠近戈壁地带和沙漠地带,所以整个流域比较干旱、贫瘠;而长江流域则地处中国的南方,地理条件较为优越。
3. 中越界线中越界线是中国和越南的边界,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这里的边界相对比较复杂。
它起始于四川省与越南交界处,向东南延伸,穿越云南、广西和海南等省份。
整个界线长约1100公里。
中越界线上的一些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4.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
它位于我国的西部,直接对我国的气候、水文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总面积为24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
高原上还有着很多动植物,是我国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5. “三江分界线”“三江分界线”是我国三江之间的分界线,由新疆、西藏和云南三省交汇处的横断山脉组成。
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山地,是我国海拔较高的地区之一,风景非常美丽。
在这里,云南、广西和贵州三省的三条河流——长江、珠江和怒江从这里分别流向东、南、西三方。
以上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这些界线都是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代表了中国的边界和气候水文。
了解它们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理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些地理界线也代表着我国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和探索。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总结词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详细描述
中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经青藏高原东南缘的 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罗布泊附近折向北东,一直延伸至大
兴安岭北坡。这条线以东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西地区则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总结词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详细描述
中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南麓向西南延伸,经过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而 以西地区则受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较少,以高原、盆地为主。
02
中国地理东西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总结词
中国东西自然地理分界线
详细描述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中国东西部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 过渡带。这条线以东地区,气候湿润,季风影响显著,以丘陵、平原为主;而以西地区则表现为大陆性气候,干 旱少雨,以高原、盆地为主。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总结词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是中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将中国分为温带和亚热带两个气候区。
详细描述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将中 国分为温带和亚热带两个气候区。这条线以南的地区属 于亚热带气候区,以北的地区则属于温带气候区。温带 与亚热带分界线的存在,使得中国南北方在气候、生态 系统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植物 分布方面,温带地区主要分布着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而亚热带地区则主要分布着常绿阔叶林。此外,这条分 界线也是中国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分界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
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
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
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11.我国四大区域分界
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北方地区地势坦荡,耕地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面食为主。
东北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产区。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气候较温暖,降水丰沛,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米饭为主。
南方还有很多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
因此,南方地区有很多的鱼米之乡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在具有灌溉条件的河流附近和绿洲,可以发展种植业和栽培业(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塞外江南”)。
而多数地区由于降水少,只能发展牧业。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场分布地。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牧业为主,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牧场。
主要牲畜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没有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在青藏地区的一些谷地,分布着一些种植业。
那里的特色作物为青稞,它是当地居民传统食品糌粑的原料。
秦岭—淮河分界线口诀!
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
以北为旱地,多用水浇灌;
东北春小麦,作物一熟年;
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
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北河汛斯短;
有冰流量小,水混位变显。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
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
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
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
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植被界以南,绿色为常年;
亚热阔叶林,热带雨林南。
以北温草原,落阔叶广泛;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