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

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经历探索的过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有简算意识。

3.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学习难点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二、学习目标

三、新知探究

1、设计情境,初步感知规律

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算一算,一共贴了多少瓷片?学生列式计算汇报,还有别的算法吗?

(6+4)× 9 这种方法先算?再算?还可以怎么列式? 6×9+4×9 你又是怎么想的?小结:

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是求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所以都等于?(90块)

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他们连接?这样的式子叫等式。

2.观察等式,发现特点。

谁来读一读这个等式?

仔细看一看,除了得数相同,等号的左边和右边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A、相同点:都有6、4、9三个数,都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结果也相同眼力不错,找得很准。

B、不同在哪儿呢?

等式左边3个数怎样计算?(先算6+4的和,再与9相乘。)等式右边3个数又是怎样计算?(先算6乘9和4乘9,也就是将6、4怎么样与9相乘?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什么词?(分别),再把他们的积相加。

C:小结:同学们概括能力很强。这道等式很有特点。

相同是等号的左右两边都用了同样的3个数,都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结果也相同。

不同是运算顺序不同,

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

右边是:将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

3、猜想验证,揭示规律:

左右两个式子相等,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如果换3个数进行同样的运算,结果还会相等吗?(相等)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猜想过后还要验证。先猜想,再验证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A:请看黑板: 18 12 3

几个数?照样子写写看,左边可以写成:(18+12)×3 (将18与12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3相乘)

右边呢?18×3+12×3 (将18、12数分别与3相乘,再将乘积相加)。

两个式子的结果相同吗?我们得算一算!哦,果真相等。所以,这两道式子之间也可以用等号连接。

B、举一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请同桌两人合作,再举例看看。

先看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合作,先共同商量好三个数字,

(2)左边的同学写左边算式,右边同学写右边算式,并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3)互相看一看,得数相等吗?

C、汇报研究结果。板书例子

4、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象黑板上这样的式子能举得完吗?(板书省略号)

虽然咱们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四人一组互相说说)

(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最后将积相加。)

同学们真善于总结。

5、用字母表示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6、强调分配率的意义,总结概念,正反都可用。

四、我们发现了这么重要的乘法分配律,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1.两题中自己选择一题计算:

(62+38)×88 62×88+38×88

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80+4)×25 34×72+34×28

3.36×3口算怎样算?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道理吗?

五、巩固新知

1、判断

2、填空

3、拓展应用

六、总结

七、作业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如果改成减法,是不是也同样适用呢?举例验证教学反思:

1、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解读教材,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通过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为学生解决问题和男女生比赛等的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验证、归纳,初步了解感知规律,再次通过练习、描述、完善认识,达到对规律的理解,建立模型,最后又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化认识认识规律,丰富规律的内涵。2、充分体现寻找规律、描述规律、应用规律、发展规律的过程。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传统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拓展为“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学生从对规律的初步了解、深入理解到应用和拓展,是一个从琐碎到整合,正表述到逆表述,从单一到开放,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其间培养了学生从“猜想与验证”等探究的方法。

3、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从新课的学习开始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学生会认为只要应用乘法分配律就能使所有的计算都变得简便。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就是要得到一个整十整百数,这样才叫简

便。而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内涵——改变原来式子的运算顺序,结果

不变。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了第(3)组两种情况,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不是简便计算,是两个相等算式之间的结构特征,只有当数据比较特殊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改变计算顺序,使原先的计算变得简便。这种科学的辩证思想的建立,对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是十分有利的。其次,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个经典的教学内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学习目标是并运用性质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实际应用。设计环节是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感知——猜想——验证——总结——应用。注重学生在发现、感悟、体验数学规律的过程上,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